- 2021-09-04 发布 |
- 37.5 KB |
- 2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届高考政治(必修1)一轮复习讲义:第8课+财政与税收
第八课 财政与税收 课前自我把脉 1.财政用于民生方面的支出,强化财政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2015·福建高考·32②] 2.财政收支与经济总量正相关(×)[2015·天津高考·5A] 3.国企上缴利润比例提高有利于增强政府宏观调控的能力(√)[2014·重庆高考·4②] 4.提高职工工资水平有利于增加财政收入(×)[2014·课标全国卷Ⅰ·16C] 5.税率与税收收入按相反方向变动(×)[2014·上海高考·19④] 6.“营改增”可以拓宽财政收入来源(×)[2013·四川高考·2①] [提示] 1.财政用于民生方面的支出,能够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 2.财政收支要根据不同的经济形势进行调节,与经济总量并不总是正相关。 3.国企上缴利润比例提高,意味着国家财政收入增加,这有利于增强政府宏观调控能力。 4.职工工资增加,可能会导致国家财政收入减少。 5.税率与税收收入增长,先是同方向变动,达到一定程度后,又是反方向变动。 6.“营改增”短期内会造成财政收入减少。 考点一 国家财政 知识精讲 1.全面理解财政 含义 国家的收入与支出 特点 主体是国家,依据是政治权力 实质 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 内容 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 运作 通过国家预算和国家决算来运作 作用 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特别提醒 国家预算和国家决算 (1)国家预算 ① 预算含义:由政府提出并经过法定程序审查批准的国家年度基本收支计划称作国家预算。预算是国家的基本财政计划,是国家财政的主要环节。 ②预算内容:包括财政收入和支出,即国家参与社会分配的两个方面。 ③预算的地位:国家财政实现的途径。 (2)国家决算:上一年度国家预算执行结果的会计报告,称作国家决算。 2.对比理解财政三大作用 作用 表现 联系实际 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促进教育公平,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与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社会保障类材料 促进资源合理配置 通过财政支持某些行业、地区建设 工程建设类材料 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 通过财政政策实现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基本平衡 财政政策、税率调整等材料 知识延伸 全面理解社会保障 (1)含义:社会保障是保障人民生活、调节社会分配的一项基本制度,是指国家和社会通过立法对国民收入进行分配和再分配,对社会成员特别是生活有特殊困难的人们的基本生活权利给予保障的社会安全制度。 (2)内容: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是基础,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重点,慈善事业、商业保险是补充。 (3)意义:社会保障是社会安定的重要保证。 (4)我国做法: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全面构建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健全充分体现了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3.财政政策 (1)含义 财政政策是指国家通过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调节社会总需求和社会总供给,以实现社会经济目标的具体措施。 (2)分类 扩张性财政政策 紧缩性财政政策 稳健的财政政策 实施 条件 在经济增长滞缓、经济运行主要受需求不足制约时 在经济过热、物价上涨、经济的正常运行受供给能力制约时 经济平稳运行,没有明显的通胀或紧缩的迹象 措施 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减少税收 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 控制赤字规模,调整结构,推进改革,增收节支 目的 刺激总需求增长,降低失业率,拉动经济增长 抑制总需求,稳定物价,给经济“降温” 稳定经济发展态势,实现经济平稳运行 联系 具体采取哪种政策,必须依据当时的客观经济运行状况,国家通过财政收入和支出控制经济运行 知识拓展 对比理解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区 别 内 容 有关财政收入和支出的政策,如税收的变动、发行国库券、保护价收购粮食等 和银行有关的一系列政策,如存贷款利率及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 制 定 者 国家财政部门制定,必须经全国人大或其常委会通过 中国人民银行直接制定,经国务院批准 联系 二者都是经济政策,都属于宏观调控的重要方式;在一般条件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相互配合起作用的 4.财政收入的来源及其影响因素 (1)财政收入的四大来源 税收收入 财政收入最普遍的形式、最重要的来源,征收面最广、最稳定可靠 利润收入 国企税后利润上缴部分、参股企业分红 债务收入 债券、借款,一般不统计在财政收入内 其他收入 收费、罚款、公用事业收入中上缴国家的部分 (2)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 ①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二者是根与叶、源与流的关系。只有经济不断发展,才能保证国家财政收入持续增长。 ②分配政策 分配状况 结果 要求 财政 过多 直接减少企业和个人收入,不利于企业生产扩大和个人购买力的增加,最终不利于财政收入增加 国家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既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又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财政 过少 直接影响国家职能的有效发挥,降低财政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最终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和个人收入的增加 特别提醒 合理确定财政收入比例 财政收入既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国家应该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合理确定财政收入的比例。 5.财政支出及财政收支状况比较 (1)财政支出的分类:按用途分为经济建设支出,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支出,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债务支出。它反映了国家财力使用的方向和目标。 (2)财政收支状况 财政收 支平衡 当年的财政收入大于支出略有盈余,或支出大于收入略有赤字 财政盈余 当年的财政收入大于财政支出的部分 财政赤字 当年的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的部分 特别提醒 ①在国家财政预算和决算中,收入和支出相等是最理想的状态,它表明国家筹集的财政资金得到了最充分的利用。但是,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制约,财政收支完全相等的情况几乎不存在。 ②正确认识财政赤字 一般说来,出现赤字,意味着财政支出要靠借债来维持,可能引发通货膨胀。但是,在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经济增长滞缓,一部分经济资源未被利用,经济发展主要受需求不足制约时,国家应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财政支出规模,相对减少国家财政收入,保持适度的财政赤字,以平衡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调整经济结构,缓解就业问题,增加税收,拉动经济增长,保持社会稳定。 易错纠偏 易错点一:不能准确区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提醒 判定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具体方法 判定 依据 判定方法 主体 实施主体是国家就是财政政策;实施主体是中国人民银行就是货币政策 手段 通过财政和税收调节属于财政政策;通过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以及汇率来调节,则属于货币政策 [2014·浙江高考]2010年后,我国光伏产业的产能严重过剩。这与全球光伏市场需求不足和国家光伏产业补贴政策等有关。从经济学上讲,国家光伏产业补贴政策属于( ) A.财政政策 B.货币政策 C.税收政策 D.价格政策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财政政策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运用能力。近年来,我国光伏产业产能严重过剩,既有需求不足的因素,也有国家对光伏产业进行财政补贴的因素。国家对光伏产业的补贴政策属于财政政策,A符合题意。B、C、D均与题意不符。 易错点二:财政赤字对经济发展有弊无利 提醒 财政赤字必须控制在一定限度内,否则会导致社会总需求和社会总供给的不平衡,从而引发通货膨胀。适度的财政赤字对经济发展还是有利的,国家可以通过发行国债,增加财政收入,扩大投资,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2015年我国拟安排财政赤字1.62万亿元,比去年预算增加2700亿元,创建国以来最高赤字规模,赤字率(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从去年的2.1%提高到2.3%。结合下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注:一般认为,如果财政赤字率高达3%或债务依存度占60%,则认为财政赤字风险达到警戒线水平。 ①大规模的财政赤字减少了财政红利 ②节能环保、科技研发支出的增加旨在促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③在经济放缓、出口下滑背景下,增加民生领域支出有助于扩大内需 ④财政赤字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创造财政红利 A.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对财政赤字的理解。一般认为,如果财政赤字率达3%,则认为财政赤字风险达到警戒线水平。我国赤字率为2.3%,所以不影响财政赤字带来的发展红利,①说法错误。财政支出如果没有用到民生领域,就无法促进社会公平,④说法错误。②③说法正确,应入选。 固本随练 1.[2015·江苏南通一模]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下列体现财政这一作用的选项是( ) A.2014年我国债券市场共发行人民币债券11万亿元 B.2014年财政部安排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378亿元 C.国家对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已累计投资2103.6亿元 D.中央财政下拨2014年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资金1193亿元 答案 C 解析 正确理解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是对投资大、风险大等基础设施的投资,促进资源合理配置,因此C正确;发行债券属于筹集资金形成财政收入,A不选;B和D属于财政对社会公平、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作用,不选。 2.[2016·广东汕头模拟]目前,世界经济发展正处于艰难复苏的状态,我国经济发展又迎来新常态。因此,我国政府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右图中,反映实行积极财政政策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 A 解析 本题是坐标轴类试题,要明确曲线的含义。甲指的是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有赤字;乙指的是财政支出等于财政收入;丙指的是财政支出小于财政收入,有盈余;丁指的是财政支出略小于财政收入。积极的财政政策表现为减少税收,增加支出,适当扩大国债的发行规模,故甲符合要求,本题选A。 3.[2015·东北三省三校二模]科技人才是国家人才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技创新的关键因素。提高科技进步贡献率,有效提升我国综合创新能力,必须激励科技人才创新创业,为此应该( ) ①发挥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主导作用 ②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③运用市场机制缩小社会收入分配差距 ④加大财政支持科技创新的力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答案 C 解析 激励科技人才创新创业,需要发挥政府的作用,但政府不能在资源配置中起主导作用,故排除①。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可以提高科技人才创新创业的积极性,②可入选。加强宏观调控缩小社会收入分配差距,与激励科技人才创新创业没有直接联系,故排除③。通过加大财政支持科技创新的力度,正确地发挥了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④可入选。 4.[2016·四川绵阳诊断]国务院近日印发了《关于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决定》,改革的内容涉及预算编制、执行、 公开和监督等各个方面。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有利于( ) ①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加速释放改革红利 ②加强预算执行管理,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③加大政府投资力度,促进经济平稳运行 ④规范地方债务管理,减轻地方财政负担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A 解析 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有利于建立现代财政制度,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财政资金的利用率,故选A项。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既不是加大政府投资力度,也不是为了减轻地方财政负担,排除含有③④的选项。 5.[2015·山东济南期末]对下图解析正确的是( ) 2014年某市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和居民收入增长情况 A.该市国内生产总值与居民收入保持了同步增长 B.该市财政收入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增长而增长 C.该市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收入差距已基本消除 D.该市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是财政收入增长的基础 答案 D 解析 题图显示国内生产总值与居民收入的增速不一样,不能说保持了同步增长,A错误;B观点错误、财政收入随着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而增长;只从增速得不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消除的结论,排除C;经济发展水平是财政收入的基础,D正确。 考向聚焦 动态发布 命题特点 2015·福建卷·32 2015·天津卷·5 2015·课标全国卷Ⅰ·38(2) 2014·重庆卷·2 2014·课标全国卷Ⅱ·16 2014·重庆卷·4 2014·安徽卷·38(3) …… 本考点主要结合时政热点来考查财政的作用,考查学生对国家政策的理解,选择题与非选择题形式都出现的频率较高 命题点1 财政政策 例1 [2013·广东高考]在开放型经济中,因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扩张性财政政策可能带来通货膨胀的压力。其传导路径正确的是 ( ) →→→ A.①→②→③→④ B.③→①→④→② C.③→④→①→② D.④→③→①→②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财政政策、财政的作用。扩张性财政政策,表现为增加财政支出,尤其是增加经济建设支出,从而使生产扩张,投资需求增加,进而对原材料需求增加,而题干中指出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所以进口成本上升,生产成本增加。正确的传导路径为③→④→①→②,故选C。A、B、D均与题意不符,排除。 命题点2 财政的作用 例2 [2015·福建高考]立国之道,惟在富民。近年来,某省财政用于教育、社会保障与就业、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等民生方面的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逐年增长,2014年达到75.6%。这些支出( ) ①能够有效促进财政收支平衡 ②强化财政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 ③有助于实现宏观调控的目标 ④能够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国家财政的作用、宏观调控等知识,旨在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材料只提到了财政支出,没有体现财政收支关系,所以不选①。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②说法错误。我国宏观调控的目标是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该省财政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与就业等民生方面的支出体现了财政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因此③④正确,答案选D项。 例3 [2014·重庆高考]结合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目标价格制度违背了市场供求规律 B.补贴生产者避免了农产品价格的下跌 C.补贴低收入消费者发挥了财政改善民生的功能 D.目标价格制度使农产品价格在目标区间内波动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价值规律、我国财政的作用。A错误,目标价格制度是遵循市场供求规律的宏观调控。B错误,农产品价格的下跌是由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农产品供过于求造成的,补贴生产者并不能避免农产品价格的下跌。财政是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物质保障,C正确且切题,故选C。D错误,目标价格制度是在价格波动太大时对生产者或消费者进行补贴,并不是这一制度使农产品价格在目标区间内波动。 例4 [2014·安徽高考]近年来,全国各地积极开展“书香中国万里行”“书法进课堂”等文化活动,有力地推进了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材料 财政助力文化 为了保障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活动顺利开展,文化部、教育部等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如实施文化消费补贴制度,培育文化消费需求,扩大文化消费规模;继续扩大各类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政府采购,加大对文化人才培养的投入力度。 结合材料,分析国家财政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答案 国家财政通过实施文化消费补贴等,为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文化生活提供了物质保障。国家财政通过继续扩大各类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政府采购,加大对文化人才培养的投入力度等,促进了资源的合理配置。国家财政通过培育文化消费需求,扩大文化消费规模等,促进了国民经济平稳运行,推动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解析 本题知识指向明确,试题难度不大。考生围绕财政作用的三个方面结合材料进行对应分析即可。 命题点3 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 例5 财政转移支付是指一国政府为了实现各地公共服务水平的均等化而实行的一种财政资金转移或财政平衡制度。完成下题。 [2014·课标全国卷Ⅰ]要加大对民族省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关键是要增加财政收入。在我国当前情况下,增加财政收入的合理措施是( ) A.大幅度提高税率 B.大力发展实体经济 C.提高职工工资水平 D.扩大资本市场规模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二者是根与叶、源与流的关系。增加财政收入的合理措施是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故选B。 例6 [2015·天津高考]根据《经济生活》知识,结合下图能够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财政收支与经济总量正相关 B.财政赤字是经济发展中的必然现象 C.紧缩性财政政策是政府抑制经济过热的手段 D.经济总量提高是财政收入增加的基础 答案 D 解析 只有经济总量提高,财政收支才会增加,A项观点错误,排除;D项观点正确;B项观点错误;C项观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 命题点4 财政赤字 例7 [2015·北京高考]未来几年我国财政收入将由高速增长转向中低速增长,财政支出会呈刚性增长,财政管理要求更规范科学。这种“财政新常态”意味着在保证财政收支大致平衡的前提下,适度增加财政赤字规模。下列政策不会导致财政赤字增加的是( ) A.扩大以营业税改增值税为重点的结构性减税政策适用范围 B.清理、规范、取消多项行政事业性的收费项目 C.加大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政府投资力度 D.盘活政府部门资金存量,提高财政资金运转效率 答案 D 解析 本题属于逆向思维题。扩大营改增适用范围,会减少国家财政收入,在财政支出呈刚性增长的情况下会扩大财政赤字,A不符合题目要求;清理、规范、取消多项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会减少国家财政收入,扩大财政赤字规模,B不选;C中加大政府投资力度会增加国家财政支出,在财政收入一定的情况下可能会导致财政赤字,不选;盘活政府已有的资金存量,提高财政资金运转效率,不会导致财政赤字的增加,D入选。 随堂高考 1.[2014·重庆高考]国有企业上缴利润比例逐年提高(如图所示),这将进一步增强国家财政实力。国有企业上缴利润比例提高( ) ①有利于增强国有企业控制力 ②有利于增强政府宏观调控的能力 ③是改善国民收入分配的重要举措 ④目的是促进非公经济公平参与市场竞争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收入分配等。随着国有企业上缴利润比例的提高,国家的财政实力逐步增强,这有利于增强政府宏观调控的能力,②符合题意;国家的财政实力增强,有利于国民收入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③符合题意,故选C。①错误,国有企业上缴利润比例提高,会减少企业自身收入,不利于增强国有企业控制力;④不符合题意,题干未涉及非公经济公平参与市场竞争。 2.[2014·山东高考]2004~201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连续11年发布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坚持实行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良种补贴等政策。这些补贴政策的实行有助于( ) A.缩小收入差距,实现城乡居民同步富裕 B.提高粮食市场价格,扩大粮食种植规模 C.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农民的基本生活 D.增加种粮农民收入,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国家财政的知识。材料中中共中央、国务院连续11年发布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坚持实行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良种补贴等政策,这些政策有利于增加种粮农民收入,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D符合题意,故选D。A“同步富裕”说法错误,排除。本题考查的是实行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良种补贴等政策的意义,B、C不符合题意,均排除。 3.[2013·课标全国卷Ⅱ]财政政策是我国重要的宏观调控手段。2013年我国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安排财政赤字1.2万亿元。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适度的财政赤字可以( ) A.扩大社会总需求,促进经济增长 B.减轻企业的税负,改善经济结构 C.优化预算的结构,完善社会保障 D.增加社会总供给,扩大居民消费 答案 A 解析 本题以我国实施的财政政策为背景,以适度的财政赤字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积极的财政政策的理解。财政赤字即国家的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的部分,国家扩大财政支出在市场形成社会总需求,从而促进经济增长,拉动生产,故A项正确;B项中税负的减少不是财政赤字造成的结果,故排除;C项与题目无关,舍去;D项错误,增加社会总供给,是扩大财政收入,也与题目不符,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A。 4.[2012·广东高考]对下图解析正确的是( ) A.该省财政收入是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增长而增长的 B.该省地区生产总值应与居民收入水平保持同步增长 C.该省财政收入快速增长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基础 D.该省财政收入的比重过大不利于个人购买力的增加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国家财政方面的内容。财政收入随经济发展而增长,排除A。B观点错误,居民收入水平应随经济的发展、生产总值的增加而增长。C说法错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是财政收入增长的基础,而不是与此相反。D项符合题意。 5.[2015·课标全国卷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财政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巨大作用,财政预算的编制和管理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材料 2013年我国GDP增速为7.7%,2014年为7.4%。2015年我国GDP增长目标调低为7%。面对经济下行的压力,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对积极的财政政策做了加力增效的部署,其中,2015年财政预算拟安排财政赤字1.62万亿元,比去年增加2700亿元,赤字率从去年的2.1%提高到2.3%。(财政赤字率指财政赤字与GDP之比。国际上财政赤字率安全警戒线为3%。) 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现阶段我国增加财政赤字的合理性,并说明应该如何用好财政赤字资金。 答案 财政赤字是积极财政政策的具体手段,在经济下行压力下,增加财政赤字能够扩大财政支出,刺激社会总需求;我国目前财政赤字率虽然在提高,但低于3%的警戒线,是适度的、安全的。 优化赤字资金支出结构,引导经济转型升级;加强赤字资金管理,提高使用效率;遵循财政分配原则,维护赤字资金支出的公平性。 解析 本题要求分析增加财政赤字的合理性,并进一步说明如何用好财政赤字资金。本题设问符合我国目前的经济形势。回答第一小问应该看清“合理性” 的要求,说明财政赤字对于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切忌答出财政赤字的消极作用来。第二小问具有较强的发散性,要求根据我国经济建设的实际,正确使用财政赤字资金,有较强的时政性。 考点二 征税与纳税 知识精讲 1.税收的本质与基本特征 (1)税收的本质:从本质上看,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即税收本质上是一种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 图示如下: (2)对比把握税收的三个基本特征 强制性 无偿性 固定性 区别 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强制征税。两个“必须”:纳税人必须依法纳税,税务机关必须依法征税 国家取得税收收入,既不需要返还给纳税人,也不需要对纳税人直接付出任何代价 预先规定了征税对象和税率,不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不能随意改变 联系 三者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税收的无偿性要求它具有强制性,强制性是无偿性的保障;强制性和无偿性又决定了它必须具有固定性。三者缺一不可,共同成为税收区别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的主要标志,图示为: 特别提醒 税收具有强制性,并不意味着纳税人不享有对纳税机关监督的权利;税收具有无偿性,并不意味着国家对纳税人不提供相应服务;税收的固定性并不代表征税对象、税率固定不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税收也要发生相应的变化,但必须经国家有关部门的批准。 2.税收的种类 (1)增值税 征税对象 生产经营中的增值额 纳税人 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 计税方法 增值税=销售额×税率-进货额×税率 作用 不仅可以避免对一个经营额重复征税,而且可以防止前一生产经营环节企业的偷漏税行为 (2)个人所得税 征税对象 个人所得,包括11大项 纳税人 在我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满一年,从我国境内外取得所得的个人 在我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在境内居住不满一年,从我国境内取得所得的个人 税率 超额累进税率:个人工资、薪金所得税税率由3%到45%共7级 比例税率:劳务报酬所得,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等适用20%的比例税率 特点 实行超额累进税率,所得越高税率越高,所得越低税率越低 作用 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 知识拓展 税收的作用 税收除了是组织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外,还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国家通过税种的设置以及在税目、税率、减免税等方面的规定,可以调节社会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促进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3.依法纳税 (1)必要性 ①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②国家各项职能的实现,必须以社会各界缴纳的各种税收作为物质基础。 ③公民在享受国家提供的各种服务的同时,必须承担义务,自觉诚信纳税。 (2)四种违反税法的行为 定义 手段 偷税 纳税人有意违反税法规定,用欺骗、隐瞒等方式不缴或少缴应纳税款的行为 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和记账凭证,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等 欠税 纳税人超过税务机关规定的纳税期限,没有按时缴纳而拖欠税款的行为 拖延 骗税 纳税人用欺骗方法获得国家税收优惠的行为 虚列出口货物数量、虚报出口货物价格等手段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虚报自然灾害,骗取税收减免 抗税 纳税人以暴力、威胁等手段拒不缴纳税款的行为 威胁、围攻、殴打税务人员等 相同点 ①都是违反税法的行为 ②都要受到法律的处罚和制裁 (3)全面理解纳税人意识 ①义务意识:自觉履行依法纳税的义务,诚信纳税。 ②权利意识:增强对国家公职人员及公共权力的监督意识,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关注国家对税收的征管和使用,对贪污和浪费国家资财的行为进行批评和检举,以维护人民和国家的利益。 知识拓展 纳税人与负税人 纳税人是指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是由国家税法规定的;负税人是指最终负担税款的单位和个人,是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所形成的。纳税人不一定是负税人。每个公民不一定都是直接的纳税人,但作为消费者都是实际的负税人,都为增加国家财政收入作出了贡献。 特别提醒 理解“纳税人”的几个误区 误区一:纳税人即征税对象。征税对象是征税所指向的客体,征税对象可以是商品、所得财产,也可以是资源、行为等。纳税人是缴纳税款的主体。二者是客体与主体的关系。 误区二:纳税人只能是城乡居民。纳税人是税法上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纳税人既可以是自然人(城乡居民),也可以是法人。 误区三:商品价格都包含税收成本,所有消费者都是纳税人。对有些商品,国家是免税的,并非所有商品都包含税收成本。即使购买包含税收成本的商品,消费者也只是负税人(即税款的实际承担者),而不是纳税人。 易错纠偏 易错点一:税收的种类 提醒 我国的税收主要有流转税、所得税、资源税、财产税、行为税等。流转税是以商品交换中的交易额和劳务收入额为征税对象的税种;所得税是以各种所得额为征税对象的税种;资源税是以开发和利用特定的自然资源为征税对象的税种;财产税是以纳税人拥有或支配的财产为征税对象的税种;行为税是以纳税人的某些特定行为为征税对象的税种。 [2012·海南高考]2011年末,我国开始进行“营业税改增值税”的试点,试点行业选择了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在税种上,营业税、增值税分别属于( ) A.流转税、流转税 B.流转税、行为税 C.流转税、财产税 D.所得税、流转税 答案 A 解析 营业税、增值税都属于流转税,故A项符合题意。 易错点二:不能区分偷税与骗税 提醒 偷税和骗税的区别主要在于其目的。如果采取欺骗、隐瞒等方式是为了不缴或少缴应纳税款的,则属于偷税行为;如果采取欺骗、隐瞒等方式是为了骗取国家税收(减免、退税等)优惠,则属于骗税行为。 [2015·北京通州区摸底]下面漫画(作者:尹正义)揭露的是( ) A.偷税行为 B.欠税行为 C.骗税行为 D.抗税行为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依法纳税的知识。漫画中的纳税人绕过“税”这个门,属于明显的偷税行为,A正确,B、C、D排除。 固本随练 1.[2016·江苏泰州模拟]根据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我国确立了“税收法定”的原则,税收法定的实质就是把政府征税的权力关进“法律的笼子里”。材料表明( ) A.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的特征 B.税收具有强制性、固定性的特征 C.税收是实现国家职能的基础 D.税收是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答案 B 解析 把政府征税的权力关进“法律的笼子里”,旨在说明国家在征税之前就以法律形式,预先规定征税对象和税率,国家依法凭借政治权力征税,故选B项。题中未说明税收的无偿性,舍去A项。C、D两项与题意无关。 2.[2016·四川宜宾二诊]环境税,也称生态税、绿色税,主要是针对污染、破坏环境的特定行为而征收的税种。国家通过征收环境税,最有可能引起的连锁反应是( ) A.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减少企业利润→引导企业实现低排放→建设生态文明 B.增加消费者经济负担→提高消费水平→养成文明消费习惯→改善生态环境 C.引导企业实现低排放→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增加企业利润→建设生态文明 D.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增加消费者经济负担→监督企业低排放→改善生态环境 答案 A 解析 征收环境税会增加企业生产成本,减少企业利润,引导企业加大环保力度,实现低排放,促进生态文明建设,A正确;征收环境税会增加消费者的经济负担,因此会降低消费水平,B错误;征收环境税是引导企业实现低排放,会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C错误;征收环境税不会起到让消费者监督企业低排放的作用,D不选。 3.[2016·佛山禅城区调研]中国政府正在考虑投资1000亿元人民币,建设众多充电站并形成网络式分布,并对环保型汽车(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也实行免税政策,并且要求一些政府部门采购环保汽车。这些做法将对环保型汽车的生产带来积极影响,其合理的传导路径是( ) ①生产成本降低 ②供给增加 ③扩大生产规模 ④需求增加 ⑤税收负担减轻 A.①→③→②→④ B.⑤→④→③→② C.⑤→①→③→② D.④→①→③→② 答案 C 解析 对环保型汽车实行免税政策,能够减轻相关企业的税收负担,⑤应放在第一个位置;企业的负担减轻了,有利于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①放在第二个位置;企业的生产成本降低,利润增加,就会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供给,故C正确。 4.下面漫画(作者:白淑珍)旨在强调我国社会主义税收的( ) ①使用方向 ②征收来源 ③基本特征 ④构成部分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税收的性质和作用。漫画体现了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强调了税收的征收来源和使用方向,①②正确且符合题意。税收的基本特征和构成部分在漫画中没有体现,排除③④。 5.[2015·江苏南通一模]随着互联经济的飞速发展,如何对电子商务进行税收征管,成为税务机关和有关专家关注的问题,也是社会各界关心的热点。有人认为,加强税收征管会使卖家失去价格优势,不利于培养新的消费热点。这种观点( ) A.错误,税收具有强制性的特征 B.错误,依法纳税是公民应尽的义务 C.正确,纳税增加了运行成本 D.正确,征税不利于促进新兴产业发展 答案 B 解析 题意中的“加强税收征管会使卖家失去价格优势,不利于培养新的消费热点”明显是错误的,只能从A、B中选一个,排除C、D;这种观点之所以是错误的不是因为税收的强制性特征,而是依法纳税是公民的义务,因此B正确。 考向聚焦 动态发布 命题特点 2015·江苏卷·8 2015·重庆卷·5 2014·上海卷·19 2014·课标全国卷Ⅱ·13 2014·四川卷·4 …… 税收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高考中经常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税收的种类 命题点1 “营改增”的意义 例1 [2013·四川高考]S市是我国营业税改为增值税的试点城市。截止2012底,该市共有15.9万户企业纳入“营改增”试点范围,其中九成企业税负减轻。2013年1月,国务院决定选择交通运输业和6个现代服务业在全国推广“营改增”。“营改增”的积极效应是 ( ) ①优化国家税种结构,拓宽财政收入来源 ②降低企业税收成本,增强企业发展能力 ③促进第三产业发展,有益经济结构调整 ④完善国家财税制度,强化财政支出约束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C 解析 “营改增”的积极效应,注意是“积极”,“营改增”的初衷就是减轻企业税负,让企业轻装上阵,通过国家的宏观调控手段(经济手段中的财税政策),有目的有指向有针对的对部分行业进行结构调整,②③正确。 命题点2 有关个人所得税的知识 例2 [2012·重庆高考]根据下图,甲乙两方案相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甲方案有利于B家庭,有利于增加国家税收收入 ②乙方案有利于A家庭,有利于增加国家税收收入 ③甲方案有利于B家庭,有利于缩小家庭收入差距 ④乙方案有利于A家庭,有利于缩小家庭收入差距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税收方面的知识,甲方案国家税收为145元,乙方案则为30+75=105元,故①说法正确,②说法错误。甲方案让家庭收入少者缴税,多者反而不缴税,不利于缩小家庭收入差距,故③说法错误。乙方案让家庭收入多者多缴税,少者少缴税,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故④说法正确。①④切题。 命题点3 税收的作用 例3 [2014·课标全国卷Ⅱ]2013年12月,财政部公布了《2014年关税实施方案》,宣布对760多种进口商品实施低于最惠国税率的年度进口暂定税率。作为世界最大的外汇储备国,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我国降低进口关税能( ) ①改善国际收支结构 ②鼓励企业海外投资 ③刺激居民消费需求 ④缩小居民收入差距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税收的作用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税收作为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关税能够有效地调节进口和出口,在我国外汇储备过多的条件下,降低进口关税,能够推动国际收支的相对平衡,①可选。由于进口关税降低,进口商品价格也会相应降低,能够刺激居民的消费需求,③可选。②④与材料没有直接关系。 例4 [2015·江苏高考]2015年5月10日起,卷烟批发环节从价税税率由5%提高到11%,并按照每支0.005元加征从量税。此举有利于( ) ①规范市场秩序,提高经济效率 ②调节个人收入,实现社会公平 ③减少香烟销售,倡导绿色消费 ④增加财政收入,优化资源配置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D 解析 税收是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提高卷烟消费税,能够增加财政收入,优化资源配置,故选④;卷烟消费税提高,香烟价格就会提高,需求便会减少,这有利于人们绿色消费,故选③;规范市场秩序需要完善市场规则和诚信体系,①与提高卷烟消费税无关;个人所得税调节个人收入,②与题意不符。 命题点4 纳税人与负税人的区别 例5 [2014·四川高考]纳税人是直接向税务机关缴纳税款的单位或个人,负税人是实际负担税款的单位或个人。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①李先生交纳1200元个人所得税——李先生既是纳税人也是负税人 ②某连锁商店交纳8500元营业税——该商店既是纳税人也是负税人 ③张女士购买一套680元(含消费税)的化妆品——张女士是负税人但不是纳税人 ④某公司购买一台66000元(含增值税)的机床——该公司是纳税人但不是负税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税收的有关知识,旨在考查记忆和理解知识的能力。根据题目中纳税人和负税人的含义,运用排除法即可选出答案。某连锁商店缴纳8500元营业税——商店是纳税人,不是负税人,消费者是负税人;某公司购买一台66000元(含增值税)的机床——公司既是纳税人也是负税人,故②④错误,排除。①③正确,选B项。 随堂高考 1.[2015·重庆高考] 某同学为了研究烟草消费税的控烟效果,选择了基本条件相似的甲乙两地进行比较。甲地在T时点进行了提高烟草消费税的试点,乙地未进行试点。由下图可以推断出( ) ①T时点后,甲地政府税收收入将减少 ②T时点后,甲乙两地香烟价格都将上升 ③加税预期会增加T时点前甲地的香烟销量 ④提高消费税引起甲地香烟销售下降的量约为X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税收的影响的有关知识。甲乙两地条件基本相似,因此,若都不进行消费税试点,销量曲线将重合,甲地进行了消费税试点,将会带来③④中的结果,故D项正确。消费税提高,烟草销量减少,甲地政府税收收入不一定会减少,①观点错误;T时点后,甲地香烟价格上涨,乙地香烟价格不变,②观点错误。正确答案为D项。 2.[2014·北京高考]“自动稳定器”是一种经济调节机制,具有自动稳定宏观经济运行的功能:在经济繁荣时会自动抑制经济增长,在经济衰退时会自动促进经济增长。下列选项能够体现“自动稳定器”功能的是( ) A.税务总局实施部分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降低企业税负 B.因经济繁荣职工收入提高,个人所得税税率进入更高等级 C.政府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促进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D.中央银行为应对经济下行,降低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 答案 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特别是经济手段,本题立意非常新颖。“自动稳定器”的关键在于“自动”,四个选项中能达到自动这一效果的只有B项,即“个人所得税”的自动调节,因此B项是正确的。A、C、D三项是国家根据不同的经济形势作出的相应政策。 3.[2014·上海高考]《论语》中鲁哀公问孔子学生有若,荒年收成不好,国库又不足,怎么办?有若建议将税收从20%减到10%;哀公道:20%税收尚且不够,减到10%,国库不更少了吗?有若回答:百姓足,国库岂能不足?百姓不足,国库能足吗?有若观点给我们的启发有( ) ①税收收入并非必然与税率按同一方向增长或下跌 ②减轻百姓税负,可能促进经济增长从而增加国家税收 ③要根据经济发展的状况,兼顾国家和百姓利益安排税收 ④税率与税收收入、经济增长、百姓收入按相反方向变动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税收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理解相关经济现象的能力。材料显示,降低税率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和增加居民收入,从而增加税收,这说明税率下降税收不一定减少,①②正确;材料中鲁哀公的观点把国家利益与百姓利益看作是对立的,有若则认识到了通过合理安排税收可以把二者统一起来,③正确;④观点错误,在国民收入一定的情况下,税率与税收按相同方向变动,然而税率提高可能使经济发展受到抑制、居民收入减少。 4.[2013·重庆高考]国家在餐饮行业推行刮奖发票,消费者就餐后索要发票就有中奖可能,若餐馆拒绝开具发票,可向税务机关举报。关于刮奖发票,正确判断是( ) A.推行刮奖发票的主要目的是促进消费 B.对无需报账的就餐者可以不开具发票 C.提供刮奖发票可显著增强餐馆竞争力 D.索要和提供餐饮发票利于减少税收流失 答案 D 解析 推行刮奖发票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鼓励消费者在就餐后索要发票,这将督促餐饮企业及时缴纳税款,有利于防止其偷漏税行为,从而减少税收流失,促进国家税款足额入库,A错误,D应选;不管是否需要,消费者都应主动索要发票,这既间接为国家税收作了贡献,也是自己维权的依据,B错误;提供发票意味着必须缴税,这并不能显著增强餐馆竞争力,C排除。 5.[2013·北京高考]下表是2011年北京市部分经济指标的年度增长率。 根据表中数据可以推出2011年北京市 ( ) A.财政收入高于财政支出,出现财政盈余 B.个人所得税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上升 C.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速过快抑制了财政收入增长 D.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增长抑制了个人所得税增长 答案 B 解析 虽然财政收入占比高于财政支出,但并不意味着财政收入高于财政支出,出现财政盈余,A说法片面;从图表可以看出个人所得税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上升,B正确;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会对财政支出造成影响,但不会抑制财政收入的增长,故C错误;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增长会促进而不是抑制个人所得税增长,故D说法错误。 6.[2015·课标全国卷Ⅱ]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税收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材料一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落实“税收法定原则”。2015年3月,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明确“税种的设立、税率的确定和税收征收管理等税收基本制度”只能由法律规定。 材料二 2014年10月《国务院关于扶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提出要“认真落实已经出台的支持小型微型企业税收优惠政策”。2015年3月,国家税务总局出台十大措施确保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落实。 数据显示,2015年一季度,全国享受企业所得税减半征收政策的小微企业有216万户,受惠面在90%以上,减税51亿元;享受暂免征收增值税和营业税政策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共有2700万户,减税189亿元。 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当前对小微企业实施税收优惠的理由。 答案 小微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其健康发展能吸纳大量就业,促进经济发展;小微企业发展面临税负较重、融资难融资贵等困难;税收优惠可降低小微企业负担,有利于其生存与发展;引导和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解析 本题考查非公有制经济的知识、国家对小微企业实施税收优惠的理由,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通过分析材料,从小微企业的地位与作用、小微企业在发展中面临的诸多困难和发展小微企业的意义等角度分析政府对小微企业实施税收优惠的理由。小微企业属非公有制经济,可联系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作用,国家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政策回答。 [学法指导·悟一悟] 一|个人所得税的计算 个人所得税是对个人所得征收的一种税,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是:扣除基数(目前我国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为3500元),分段计算。即第一步,用个人所得总额减去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得出应纳税所得额;第二步,根据应纳税所得额,对照个人所得税税率分段计算,加总求和。 [考题示范] 1.[2015·北京房山区期末]某工程师月工资7300元,个税起征点是3500元。根据下面的超额累进税率,他需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为( ) 级别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1 不超过1500元的部分 3 2 超过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 10 3 超过4500元至9000元的部分 20 …… …… …… A.275元 B.280元 C.349元 D.1160元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个人所得税的计算。该工程师应缴纳所得税的工资数额是7300-3500=3800(元);1500×3%=45(元);(3800-1500)×10%=230(元),合计230+45=275(元)。 二|增值税的计算 增值税是以生产经营中的增值额为征税对象的一种税。其计算方法有两种:一是本企业商品销售额乘以税率,减去上一经营环节已纳税金;二是直接用企业增值额乘以税率。 [考题示范] 2.[2016·郴州质监]某公司2015年需要缴纳营业税,该公司2015年度收支及纳税情况如下表: 营业收入 成本 营业税率 200万元 120万元 3% 假设2016年1月开始该公司所在省实行税制改革,该公司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税率为3%。预计2016年该公司营业收入增加10%,产品增值额150万元,则该公司2016年缴纳的税收比2015年( ) A.多1.5万元 B.少1.5万元 C.少6000元 D.多6000元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增值税、营业税的计算。营业税按生产经营中的营业额征收,2015年该公司应纳营业税200×3%=6(万元)。2016年该省实施税制改革后,该公司应缴纳增值税,税率为3%,增值税是按生产经营中的增值额征收,则该公司需纳税150×3%=4.5(万元)。与2015年相比,该公司少纳税1.5万元,B项正确。 三|拉弗曲线 一般情况下,税率越高,政府的税收就越多;但税率的提高超过一定程度时,企业的经营成本提高,投资减少,收入减少,即税基减少,描绘这种税收与税率关系的曲线叫作拉弗曲线。 [考题示范] 3.[2011·福建高考]“拉弗曲线”(见如图)描述了税率和税收的关系。它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税收政策必须考虑企业和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②A点是我国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最佳税率选择 ③确定税率应充分考虑企业产品的价值和竞争力 ④税率超过了一定的范围将导致税收收入的下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④ D.③④ 答案 C 解析 “拉弗曲线”反映的是一般情况下,税率越高,政府的税收就越多,但税率的提高超过一定的限度时,企业的 经营成本提高,投资减少,收入减少,反而导致政府的税收减少。这启示我们,确定税率必须考虑企业、劳动者的积极性,如果税率超过一定的限度,将导致税收收入的下降,必须把税率确定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①④符合题意;A点反映了税收收入达到最高,但不一定就是最佳的宏观调控时机,②错误;③观点正确,但图表没有反映产品的价值和竞争力。 [答题术语·背一背] 一|常见设问角度 高考对该内容的考查经常与收入分配、提高居民消费水平、企业的发展、宏观调控、促进社会公平等知识结合。复习时注意以下设问角度: (1)材料体现了我国财政的哪些作用? (2)为什么要加强公共财政向民生倾斜、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3)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简要分析结构性减税对我国经济生活的影响。 (4)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意义。 (5)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阐述某政府加大民生领域投入,促进社会建设的重要性。 二|必背答题术语 (1)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2)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3)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4)税收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 (5)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 (6)实行结构性减税能够优化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分配关系,推动企业发展。 (7)实行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可以避免对同一经营额重复征税,也可以防止前一生产经营环节企业的偷漏税行为。 (8)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提高,有利于扩大中等收入比重,缩小社会收入差距,提高社会整体消费水平。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