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版】福建省福州市第八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查政治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解析版】福建省福州市第八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查政治试题

www.ks5u.com 福建省福州市第八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查 政治试题 ‎ ‎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下列各题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选出。共32题,每题1.5分,共48分。 ‎ ‎1.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在一般情况下,下列选项中与图中曲线DD′反映的变动关系相一致的是 ‎①X轴为通货膨胀率 Y轴为商品价格 ‎ ‎②X轴为企业利润 Y轴为该公司股票价格 ‎ ‎③X轴为人民币汇率 Y轴为出口商品价格 ‎ ‎④X轴为居民家庭收入 Y轴为恩格尔系数 ‎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答案】D ‎【考点定位】通货膨胀率、价格、汇率、股票。‎ ‎【名师点睛】解答本题应首先看懂图中曲线反映的是正相关关系,在此基础上分别分析选项中的关系,找出相一致的,排除不一致的。‎ ‎2.近几年来,网络成为人们的购物新渠道。网店与实体店相比,价格较低,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网店所占比重越来越高。如果经济发展水平用E表示,互联网需求用I表示、价格用Pl表示,实体店需求用R表示、价格用P2表示。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能正确表达经济发展水平提高的条件下网店与实体店竞争发展趋势的是 ‎ A.①→③→② B.④→①→② C.②→③→① D.②→④→③ ‎ ‎【答案】C ‎【解析】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网店所占比重越来越高,表明互联网需求增加,②应排在首位;互联网价格相对实体店较低,会导致需求增加,③‎ 应排在第二位;网店与实体店是互为替代品,网店需求增加,实体店的需求会减少,①应排最后;价格需求反向变,排除反映价格需求正向变的④;故本题答案选C。‎ ‎【考点定位】价格变动的影响。‎ ‎【名师点睛】解答本题可首先结合所学知识:价格需求反向变,排除④;然后再运用价格变动的影响的相关知识分析图像得出正确答案。‎ ‎3.2015年12月1日,国家货币基金组织执董会批准中国人民币加入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新货币篮子已于2016年10月1日正式生效。人民币已被认定为可自由使用货币,与美元、欧元、日元和英镑一道构成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人民币入篮有利于 ‎①中国深化金融改革,推动经济发展 ②完善国际货币体系,维护全球金融稳定 ‎ ‎③我国外贸企业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④增强人民币的国际市场购买力。‎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答案】A ‎【考点定位】外汇和汇率。‎ ‎【名师点睛】本题属于时政题,考查考生提取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理解人民币国际化的含义及人民币纳入SDR货币篮子的意义,要平时多关注国家、国际大事,提高联系实际的能力。‎ ‎4.2015年版第五套人民币100元纸币于2015年11月12日起采用新版替换旧版的方式发行。新版人民币提高了机读性能,采用了先进的公众防伪技术,使公众更易于识别真伪。新版100元纸币发行后,与同面额流通人民币等值流通。新版人民币的发行 ‎①能更好地保护持币人利益 ②没有改变人民币发行量 ‎ ‎③使百元纸币的购买力不变 ④会改变货币流通速度 ‎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 ‎【答案】A ‎【考点定位】货币的知识。‎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从材料中获取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对题中材料进行详细解读,针对每一部分信息提炼对应教材的相关理论即可,并排除错误选项,从而选出正确选项。‎ ‎5.许鲜网是一家从线上到线下,从虚拟到实体的鲜果“O2O”电商网站,它提出“从树上到舌尖,不超过6小时的极致体验”的经营方式,客户通过该网站在线预订,次日到店自提,商家确保水果新鲜。这种经营方式有利于 ‎①提高消费质量,满足消费需求 ②形成规模优势,实现规模效应 ③发挥网络高效便捷优势,降低经营成本 ④减少商品流通中间环节,增加商品价值。‎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答案】B ‎【解析】“从树上到舌尖,不超过6小时的极致体验”的经营方式,有利于提高消费质量,满足消费需求,①正确且符合题意;“客户通过该网站在线预订,次日到店自提”有利于发挥网络高效便捷优势,降低经营成本,③正确且符合题意;②在材料中未体现,应排除;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④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B。‎ ‎【考点定位】企业的生产与经营。‎ ‎【名师点睛】解答本题可从材料中提取关键信息“从树上到舌尖,不超过6小时的极致体验”和客户通过该网站在线预订,次日到店自提”,可选出正确答案并排除无关题肢和错误题肢。‎ ‎6.全要素生产率是指在各种生产要素投入水平既定的条件下,所达到的额外生产效率。比如,某个工厂劳动力、资本等所有生产要素投入都没变,正常情况下产出保持不变,如果产出增长了3%,这多出来的3%就是全要素生产率。要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必须 ‎①加大资本投入力度,扩大生产规模 ②加强科学管理,优化配置生产要素 ③加大科研力度,采用新工艺、新技术 ④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推进股份制改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答案】C ‎【解析】全要素生产率指在各种生产要素投入水平既定的条件下,所达到的额外生产效率,全要素生产率强调劳动力、资本等所有生产要素投入都没变,加大资本投入力度与全要素生产率相矛盾,应排除;④与全要素生产率无关,应排除;加强科学管理,优化配置生产要素,加大科研力度,采用新工艺、新技术都能提高全要素生产率,②③正确且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C。‎ ‎【考点定位】劳动生产率。‎ ‎【名师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准确理解全要素生产率的概念,主要是抓住“劳动力、资本等所有生产要素投入都没变”这一有效信息来排除不一致的选项和无关选项,从而选出正确答案。‎ ‎7.农民张某一家年收入23 000元,其中承包耕地获得收入15 200元,入股村办企业分红收入4 000元,农闲时到私营企业打零工收入3 000元,种粮补贴、医疗报销等转移性收入800元。材料中张某一家的收入分配方式分别是 ‎①承包耕地所获得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所得 ②入股村办企业分红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所得 ③打零工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 ④种粮补贴、医疗报销等转移性收入属于初次分配所得 ‎ ‎【答案】B ‎【考点定位】我国的分配制度。‎ ‎【名师点睛】‎ ‎①区分:按劳分配范围:公有制经济。‎ 按生产要素分配范围:任何经济形式。‎ ‎②工资的分配性质:‎ A、公有制企业(国有企业、集体经济)的工人工资: 按劳分配。‎ B、公务员工资:按劳分配。‎ C、私营、外资企业的工人工资:按劳动要素分配。‎ ‎③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形式:‎ A、按劳动要素分配:私营、外资企业的劳动者所获得的工资、奖金、津贴。‎ B、按资本要素分配:a私营企业主收入,b利息,股息,债券,股票收入等。‎ C、按技术要素分配:技术取得的收入(技术入股、专利使用、技术转让的收入)。‎ D、按管理要素分配:企业的管理人才的收入。‎ E、按土地要素分配:土地、房屋的租金和转让金。‎ F、按信息要素分配:信息工作者提供信息。‎ ‎8.为解决国有企业在布局结构和体制机制等方面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甘肃省选择部分符合条件的省属国有企业开展员工持股试点。员工持股主要采取增资扩股、出资新设等方式,员工有“真金白银”投入,企业增加资本金规模。让国有企业员工持股:‎ ‎①是通过实现股权多元化打造独立的市场经营主体的重要途径 ②有利于推动不同所有制经济与较高的社会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③是优化资本布局,增强国有经济整体功能和效率的重要举措 ④是鼓励不同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缩小收入差距的内在要求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 ‎【答案】B ‎【考点定位】我国的分配制度。‎ ‎【名师点睛】解答本题最快的方法为排误法,即排除题肢本身说法错误的选项,即可得出正确答案,这样既节省了答题时间,又提高了答题效率,但前提是对教材知识的准确识记和理解,本题难度不大。‎ ‎2015年8月13日湖北省出台《关于深化省管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的实施方案》,启动该省国企负责人薪酬改革。该方案规定国企高管应根据经营业绩获得适当的薪酬,标志着国企负责人薪酬及职务待遇管理进入务实阶段。据此回答9--10题。‎ ‎9.《关于深化省管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的实施方案》的实施有利于 ‎①促进效率与公平的统一 ②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③消除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公平 ④完善分配体制机制,规范分配秩序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 ‎【答案】D ‎【解析】《关于深化省管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的实施方案》的实施,有利于完善分配体制机制,规范分配秩序,有利于实现公平,调动劳动者提高经济效率的积极性,从而促进效率与公平的统一,①④正确且符合题意;实施国企高管限薪与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无关,应排除②;这一方案的实施只能缩小而不能消除收入差距,③说法错误,错在“消除”;故本题答案选D。‎ ‎【考点定位】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名师点睛】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的影响:如果分配方式有利于调动人们生产的积极性,就会提高效率,促进生产的发展;反之,则会降低效率,阻碍生产的发展。‎ ‎10.国企高管的改革,乃至国企的改革,其方向何在一直充满争议。是去行政化,取消高管们行政级别的同时保留其优厚的薪资激励,还是去企业化的待遇,但保留高管们的高官待遇?对改革产生争论是因为 ‎①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 ②事物本质的暴露和展现需要一个过程 ③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认识是不同的 ④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①④ ‎ ‎【答案】B ‎【考点定位】意识的本质、认识的反复性。‎ ‎【名师点睛】认识具有反复性:‎ 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认识具有反复性的原因:从认识的主体来看,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到主观条件的限制;受不同的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生理素质等条件的限制。从认识的客体来看,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也有一个过程。所以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11.“卡尔多·希克斯改进”是经济学家提出的一个描述收入分配和资源配置状态的经济模型,旨在确立一项衡量经济政策和行为成功与否的标准。其特点是,在一种变革中,获益者得到的利益足以弥补利益受损失者的损失。它要求一项经济政策能够从长远提高全社会的效率。下列事项中,符合“卡尔多·希克斯改进”的是 ‎ ‎①国家扩大营改增范围,财政收入有所减少,但部分企业经济效益因此提高 ②市政府向社会购买养老服务,政府收入减少,但社会公益事业得到更好发展 ③国家完善初次分配中个人所得税税制,中低收入者收入增加,但高收入者缴税增多 ④某地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企业近期利润可能减少,但劳动者收入可能提高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答案】D ‎【解析】“卡尔多·希克斯改进”要求一项经济政策能够从长远提高全社会的效率,国家扩大营改增范围,财政收入有所减少,但部分企业经济效益因此提高和某地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企业近期利润可能减少,但劳动者收入可能提高符合“卡尔多·希克斯改进”,①④正确且符合题意;“市政府向社会购买养老服务”不是政府收入而是支出减少,并且②强调的是社会公益事业发展而不是效率的提高,应排除;个人所得税税制属于再分配而不是初次分配,③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D。‎ ‎【考点定位】收入分配和资源配置。‎ ‎【名师点睛】解答本题最快的方法为排误法,即排除题肢本身说法错误的选项,即可得出正确答案,这样既节省了答题时间,又提高了答题效率,但前提是对教材知识的准确识记和理解,本题要注意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区别、财政收入和支出的区别,本题难度不大。‎ ‎12.我国政府肩负着宏观调控的重任,为保障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经常会打出“组合拳”。针对我国经济下行压力,下列政策、措施最有可能成为“组合拳”的是 A.增加税收 扩大国债发行规模 提高存贷款利率 ‎ B.紧缩性财政政策 降低税率 提高存贷款利率 ‎ C.减少国债发行规模 降低存贷款利率 增加经济建设支出 D.积极的财政政策 增加货币发行量 降低存贷款利率 ‎ ‎【答案】D ‎【考点定位】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名师点睛】解答本题要注意组合拳各种手段组合在一块的时候,必须目标一致,扩张性财政政策与宽松货币政策结合,紧缩性财政政策与适度从紧货币政策结合。‎ ‎13.2016年,国家稳定和完善宏观经济政策,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下列属于合理财政措施的有 ‎ ‎①适度提高财政赤字率→扩大国债发行规模→投资增加→刺激经济增长 ‎②推行资源税从价计征→新能源取代传统能源→经济结构升级→经济增长 ‎③降低央行存款准备金率→增加市场货币流通量→刺激消费→经济发展 ‎④推进结构性改革→全面实施营改增→企业税负减轻→经济转型升级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 ‎【答案】C ‎【解析】推行资源税从价计征,并不能使新能源取代传统能源,②说法错误;降低央行存款准备金率属于货币的政策而不是财政措施,降低央行存款准备金率,增加市场货币流通量,是为了刺激社会总需求而非消费,③说法错误;①④正确且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C。‎ ‎【考点定位】财政的作用。‎ ‎【名师点睛】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区别:‎ 货币政策是由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的,主要是通过利率、存款准备金率等的变动调节经济,主要解决的是货币流动性的问题;财政政策是由国家财政部制定的,通过税收、国债等变动调节资金,实现资源配置等。两个政策都可以调节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实现供求平衡促进经济发展,稳定就业等。‎ ‎14.下列与“物之生也,若聚若驰,无动而不变,无时而不移”蕴涵的哲理相同的是 ‎ A.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B.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C.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清  D.气者,理之依也 ‎ ‎【答案】A ‎【考点定位】物质是运动变化的。‎ ‎【名师点睛】本题属于引文型选择题,它是依据引文作为背景设置。此类选择题一般综合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有关知识进行领悟的能力,充分体现人文精神和素质教育的要求。作为考查的知识点本身并不难,但对考生理解能力上的要求却较高。解答引文型选选择题应注意准确获取引文的有效信息,认真读懂引文的中心意思或主旨。 第二步要将材料信息与所学知识进行准确迁移。第三步利用做选择题的常规方法,对照干肢关系来解题。‎ ‎15.一位老师在自己的教育博客中写道:“大树有参天入云的梦想,小草有贴地行走的心愿,每一朵百合都应该有自己的春天。”下列做法中能体现这位教师教育思想的是 ‎①从实际出发,不拔苗助长 ②重点培养,鼓励优秀生脱颖而出 ③尊重个性,不搞“一刀切” ‎ ‎④注重实践,鼓励学生学以致用。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答案】C ‎【解析】材料中这位教师教育思想强调的是因材施教,从唯物论角度体现的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从辩证法角度体现了矛具有特殊性,坚持具体问题问题具体分析,①③正确且符合题意;②④说法正确但都不符合题意,均应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 ‎【考点定位】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名师点睛】一切从实际出发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关系:‎ ‎1、区别:‎ ‎(1)含义不同: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把客观存在的实际事物作为根本出发点;实事求是,就是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从客观实际出发,从中引 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做到按客观规律办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地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2)所属的范畴不同: 一切从实际出发属于唯物论的范畴;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属于唯物辩证法的范畴。‎ ‎(3)原理依据不同: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理依据是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理依据是矛盾的特殊性。  2、联系: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基础,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必须如实地反映认识事物的矛盾。同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深化。一般在实际工作中,既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也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 ‎16.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新常态之“新”,意味着不同以往;新常态之“常”,意味着相对稳定。针对经济“新常态”的特点,我国调整了发展经济的举措,以促进国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这体现的哲理有 ‎①坚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②事物的发展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 ‎③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④规律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被人们认识和改造。‎ A.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①④ ‎ ‎【答案】A ‎【考点定位】运动和静止的关系、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从材料中获取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属于体现类试题。体现类的题目需要对题中材料进行详细解读,针对每一部分信息提炼对应教材的相关理论即可,解答时排除错误选项和无关选项,得出正确选项。‎ ‎17.塞卡病毒被认为可能造成大批婴儿脑发育不全。世界卫生组织2月1日宣布,将塞卡病毒及小头症列为全球紧急公共卫生事件,国际社会应当协调应对。国家卫计委称,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已成功研制该病毒的核酸测试剂,掌握塞卡病毒的检测方法,并将与外交、商务、质检、公安、旅游等部门合作,进一步做好疫情防范和应对准备工作。这说明 ‎①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人为地建立新联系 ②人们可以把握规律提高活动的预见性 ③事物是普遍联系的,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④人们可以根据需要发挥能动性。 ‎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②‎ ‎【答案】C ‎【考点定位】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名师点睛】联系的观点是高考常考点,关注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正确区分整体和部分的联系,坚持系统优化方法,结合材料背景所涉及的内容,做到理论和实际相结合。‎ ‎18.2015年新修订的《中小学生守则》,保留了2004年守则中仍具时代价值、体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内容,如热爱祖国、诚实守信等。增加了新时期学生成长发展中学校、社会和家庭高度关注的内容,如文明绿色上网等。从方法论看,守则的修订 ‎①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②坚持了解放思想与突破规律相结合 ③坚持了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④坚持了客观与主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答案】B ‎【解析】2015年新修订的《中小学生守则》,保留了2004年守则中仍具时代价值,增加了新时期学生成长发展中学校、社会和家庭高度关注的内容,坚持了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①③正确且符合题意;规律是客观的,不能突破,②说法错误;应是坚持主观和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④颠倒了主客观的关系,是错误的;故本题答案选B。‎ ‎【考点定位】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名师点睛】解答本题最快的方法为排误法,即排除题肢本身说法错误的选项,即可得出正确答案,这样既节省了答题时间,又提高了答题效率,但前提是对教材知识的准确识记和理解,本题难度不大。‎ ‎19.美国当地时间2016年2月11日上午10点30分,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在华盛顿特区国家媒体中心宣布:人类首次直接探测到了引力波。引力波像其它的波一样,携带着能量和信息,能够让我们回望宇宙大爆炸最初瞬间,检验宇宙大爆炸理论的正确与否。这说明 ‎①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③认识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④人们可利用客观规律为人类造福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 ‎【答案】D ‎【考点定位】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规律的客观性。‎ ‎【名师点睛】‎ 本题为理解型选择题,本题难度适中,可以采用释理法解题,就是依据材料提供的事例,对接教材中的相关知识点,题干与题肢之间体现的事理相一致的就选。要特别注意挖掘材料中隐含的意思,对材料进行完整、准确的理解。‎ ‎20.针对因病残贫困占53.6%的严峻现实,Y市特别制定出台了贫困人口慢性病救治办法、集中供养贫困对象具体保障办法以及贫困人口教助兜底管理办法,对无法依靠产业扶持和就业帮助脱贫的贫困家庭实行政策性保障兜底,解决他们的基本生活问题,交出了精准扶贫的合格答卷。这说明 ‎①树立创新意识,创新工作机制能为精准扶贫提供有力支撑 ②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精准扶贫要注意因户施策、因人施策 ③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政策性保障在精准扶贫中起主导作用 ④必须转变扶贫观念,搞好精准扶贫的关键是完善救助机制。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答案】A ‎【解析】对无法依靠产业扶持和就业帮助脱贫的贫困家庭实行政策性保障兜底,表明精准扶贫要注意因户施策、因人施策,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②正确且符合题意;Y市特别制定出台了关于贫困人口的三个办法,创新工作机制能为精准扶贫提供有力支撑,体现了树立创新意识,①正确且符合题意;主要矛盾起决定作用,而矛盾的主要方面起主导作用,③说法错误;完善救助机制不是搞好精准扶贫的关键,④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A。‎ ‎【考点定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树立创新意识。‎ ‎【名师点睛】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哲学依据:矛盾的特殊性。‎ ‎(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含义:是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3)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地位: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4)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重要性: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21.梅花与兰、竹、菊并称为“四君子”;还与松、竹并称为“岁寒三友”;中华文化有谓“春兰,夏荷,秋菊,冬梅”。梅以它的高洁、坚强、谦虚的品格,给人以立志奋发的激励。宋代诗人王安石著有《梅花》一诗: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下列选项与此诗句“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蕴含的哲理相一致的是 ‎①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②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③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④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 ‎【答案】C ‎【考点定位】矛盾的特殊性。‎ ‎【名师点睛】近年来,在政治高考试题中,以古文诗词为材料的试题占据了相当的部分.以古文诗词命题,考查的不仅是同学们的文学功底,更是考查大家对政治知识的理解和应运,充分体现了学科间知识的交融.做好这类题目,需要有一定的文学功底,能阅读理解题好题干中古文诗词所表达的意思,同时也需要对已有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排查,从中抽取出符合题意的知识点加以分析对照.可见,这类型题目在高考中是算难度较高的题型,但通过同学们有意识的去整理、储备以往书本练习考试中出现的同类型题目也能做到熟能生巧,提高答题正确率。‎ ‎22.房地产市场有其自身的规律,中国国土面积辽阔,有特大城市和中小城市、小城镇,情况各异,所以我们要强化地方政府合理调控房地产市场的责任,因地制宜,分城施策。这说明,调控房地产市场应坚持 ‎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②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 ‎③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④客观与主观具体历史的统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答案】A ‎【考点定位】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考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考生在分析题肢的时候,要结合材料进行思考,排除题肢中和材料无关的和错误的题肢,剩下的就是正确的选项了。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的理解和把握,本题难度适中。‎ ‎23.“精准扶贫”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精准扶贫”的关键在于“精准”,这意味着扶贫工作要 ‎①从扶贫对象的实际出发制定扶贫措施 ②抓住时机,促成扶贫工作的精准飞跃 ③具体分析造成扶贫对象贫困的具体原因 ④将扶贫力度与贫困户的自立自强相结合。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 ‎【答案】B ‎【解析】“精准扶贫”的关键在于“精准”,这意味着扶贫工作要从扶贫对象的实际出发制定扶贫措施,要具体分析造成扶贫对象贫困的具体原因,①③正确且符合题意;②④说法正确但与“精准”无关,应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 ‎【考点定位】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名师点睛】解答本题要抓住““精准””这一关键信息,从唯物论角度可从一切从实际出发分析;从辩证法角度可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角度来分析,并由此可排除无关的题肢。‎ ‎24.教育部决定自1999年起高校不再直接招收儿科专业本科生。“二孩”政策出台后,“儿科医生荒”更加凸显。为此,2016年2月,国家卫计委和教育部宣布,将恢复儿科专业本科生招生。这一政策的变化说明 A.事物在不同阶段特性不同,政策也需要因时而进行调整 ‎ B.事物处于变化发展的过程,政策应该根据主观需要调整 ‎ C.事物都具有共同本质特征,政策调整必须保持相对稳定 D.事物的范围和场合的变化,政策调整就具有了不确定性 ‎ ‎【答案】A ‎【解析】从不再直接招收儿科专业本科生到恢复儿科专业本科生招生,这一政策的变化说明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的过程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政策也需要因时而进行调整A正确且符合题意;应是政策应该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而调整,B说法错误,错在“根据主观需要调整”;同类事物才有共同的本质特征,C说法太绝对;材料强调政策调整而不是政策调整就具有了不确定性,应排除D;故本题答案选A。‎ ‎【考点定位】矛盾的特殊性。‎ ‎【名师点睛】矛盾的特殊性:‎ ‎(1)矛盾的特殊性含义: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2)矛盾的特殊性的表现: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的过程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 ‎(3)方法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5.李政道说,科学与艺术是一枚硬币的两面,连接它们的是创造力;福楼拜说,“科学与艺术“从山麓分手,又在山顶汇合”。从哲学上看,这两句话都强调了 A.任何事物之间都相互联系     B.矛盾的双方既对立又统一 ‎ C.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矛盾   D.矛盾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 ‎ ‎【答案】B ‎【考点定位】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名师点睛】联系是普遍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任何事物之间都相互联系;矛盾是普遍的,事事矛盾,并不是指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矛盾,解答本题可由此首先排除错误选项,然后材料主旨,这两句话都强调了科学与艺术既对立统一的关系,从而选出正确答案,排除无关选项。‎ ‎26.以机器人产业为标志的“智能制造”,极有可能是下一轮科技革命的“奇点”,但是当智能机器人越来越多地进入职场,人们开始担忧它会带来大量的失业人口,增加社会的不稳定性,由此可知,我们对机器人及其产业发展应持的正确观点是 ‎①坚持全面看问题,既要重视技术发展也要关注社会发展 ②坚持前进性与曲折性统一,既要鼓励发展也要迎接挑战 ③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统一,既要引入职场也要严控数量 ④坚持量变与质变统一,既要推广机器换人也要避免失业。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答案】A ‎【考点定位】矛盾的普遍性、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名词点击】机器换人, 是推动传统制造业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一项重要举措。是以现代化、自动化的装备提升传统产业,推动技术红利替代人口红利,成为新的产业优化升级和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之源。对于技术进步、提升劳动力素质、提高企业生产效率、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工业转变发展方式等具有重要意义。‎ ‎27.2015年4月,国务院印发的《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首次提出了生态流量这一概念,指出要将生态流量(水位)作为流域水量调度的重要参考,加强江河湖库水量调度管理,维持河湖基本生态用水需求,重点保障枯水期生态基流。材料表明 ‎①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在主客观条件相互作用下形成的 ②要尊重联系的客观性,把握事物存在的条件 ③人们能从事物的固有联系中把握和改造事物 ④善于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有助于推动事物发展。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答案】C ‎【解析】《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首次提出了生态流量这一概念,指出要将生态流量(水位)作为流域水量调度的重要参考,这是统筹保护水质、水量和水生态的重要举措,将有力推进水环境改善,②④正确且符合题意;①③在材料中都未体现,均应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 ‎【考点定位】联系的客观性。‎ ‎【名词点击】是指水流区域内保持生态环境所需要的水流流量,一般在建设水坝的时候有最小生态流量的要求,是维持下游生物生存生态平衡的最小的水流量。‎ ‎28.放开“单独二孩”是我国生育政策的重大调整完善,顺应了群众期盼,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专家表示,放开“单独二孩”可调节人口结构,缓解人口老龄化,不会导致人口暴涨。这说明 ‎ ‎①联系是普遍的,任意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 ②联系是客观的,但人们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创造联系 ③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注意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④联系是多样的,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 ‎【答案】D ‎【解析】联系是普遍的,但并不意味着任意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①说法错误;联系是客观的,但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而不是自身需要,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②说法错误;③④正确且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D。‎ ‎【考点定位】联系的多样性、系统优化的方法。‎ ‎【名师点睛】解答本题最快的方法为排误法,即排除题肢本身说法错误的选项,即可得出正确答案,这样既节省了答题时间,又提高了答题效率,但前提是对教材知识的准确识记和理解,本题难度不大。‎ ‎29.“屠呦呦发现了青蒿素,这种药品有效降低了疟疾患者的死亡率。”“对人类福祉的改善是无可估量的”。这段颁奖词表明 A.遵循社会发展规律是正确进行价值选择的前提和基础 ‎ B.对社会的贡献是评判一个人的价值的主要着眼点 ‎ C.全面提高个人素质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关键 ‎ D.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答案】B ‎【考点定位】人的价值。‎ ‎【名师点睛】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归根结底是看他的贡献。人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但最根本的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评价一个人的价值的大小,就是看他为社会、为人民贡献了什么。‎ ‎30.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劳动力减少的情况已经不同程度地影响到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为此,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五中全会出台了“全面二孩政策”。从唯物史观看,“全面二孩政策”的提出体现了 ‎①中国共产党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②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③上层建筑必须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④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动力。‎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 ‎【答案】C ‎【解析】根据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劳动力减少的情况已经不同程度地影响到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中国共产党提出“全面二孩政策”,表明中国共产党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也体现了上层建筑必须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①③正确且符合题意;②说法正确但属于唯物论,与设问的知识范围不符,应排除;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而不是根本动力,④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C。‎ ‎【考点定位】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名师点睛】解答本题可用排除法:解答本题的关键要注意设问的知识范围是“从唯物史观看”,可由此排除与其知识范围不符的题肢,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可由此排除错误题肢。‎ ‎31.针对生育率长期走低、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的现实,2015年12月1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8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修改《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决定,修改后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明确国家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子女。新法于2016年1月1日施行。新法的修改体现的认识社会和价值选择的道理是 ‎①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要求 ②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 ‎ ‎③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④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要遵循社会发展规律。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答案】C ‎【考点定位】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从材料中获取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属于体现类试题。体现类的题目需要对题中材料进行详细解读,针对每一部分信息提炼对应教材的相关理论即可,解答时排除错误选项和无关选项,从而得出正确答案。‎ ‎32.近期,国家再推出一批简政放权改革措施,舍政府小利,成市场大利,让市场活力更大释放。国家采取“舍政府小利,成市场大利”的措施中蕴含的哲学思维有: ‎ ‎①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 ②矛盾双方对立统一的关系 ③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辩证关系 ④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B ‎【考点定位】矛盾的含义、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辩证关系。‎ ‎【名师点睛】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是高考考核目标与要求之一,我们应学会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和核心信息,对其进行分析整合,从而得到正确的答案。本题难度适中。‎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33.2016年是长征胜利80周年。红军长征不仅锤炼了伟大的党和伟大的人民军队,还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长征精神作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体现,是党领导全国人民不断前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竭动力源泉;弘扬长征精神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长征是人类精神的丰碑,体现了不屈不挠、勇于牺牲的精神品质和伟大情怀,长征精神产生于中国又影响世界,是崇尚正义、追求进步的人类的共同财富。长征与长征精神是我国现代史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软实力和世界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长征路线和长征文化的开发,对于让后人铭记历史、让世界了解中国,都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 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说明为什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弘扬长征精神具有伟大的现实意义。(9分)‎ ‎【答案】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产生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 3分)。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和继承性。长征精神作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体现,传承和弘扬着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是崇尚正义,追求进步的人类的共同财富(或答:是人类精神的丰碑,对人类文明具有独特贡献。( 3分)③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先进的社会意识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长征精神是党领导全国人民不断开拓进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 3分)‎ ‎【考点定位】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 ‎【名师点睛】做哲学主观题一定要仔细审清考查的知识范围,看是唯物论、认识论、辩证法还是历史唯物主义,还要通过设问明确是“一材一理”还是“一材多理”,“一材一理”是结合每一点原理内容及其对应的方法论去分析说明材料,“一材多理”是用每个原理名称及其对应的方法论去分析材料,因此,需要了解哲学每块的具体知识,清楚把握每个具体知识。同时,我们要善于分析材料,逐层分析,具体思路是:原理+方法论+材料分析。‎ ‎34.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要充分估计世界经济调整的曲折性,更要看到经济全球化进程不会改变。面对国际需求总体偏弱,各国产业间竞争日益激烈,贸易摩擦形势严峻的局面,宁波的外贸企业在实现内部的结构性调整的同时,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优势,稳步发展传统市场,加快开拓新兴市场,依托品牌影响和科技支撑,加快从“宁波制造”向“宁波智造”转变,为宁波经济发展起到了出口的支撑作用。‎ 运用矛盾同一性观点,阐明在对外贸易中坚持独立自主与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9分)‎ ‎【答案】①在对外贸易中,独立自主与经济全球化是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 (3分)。 ②一方面,独立自主与经济全球化相互依赖。坚持独立自主必须看到经济全球化进程不会改变,必须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各种机遇,并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促进对外贸易(3分)。 ③另一方面,独立自主与经济全球化是相互贯通的,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独立自主不是闭关自守,盲目排外,而是以自己的发展作为根本基点,参与到经济全球化中去,并在参与中发展对外贸易(3分)。‎ ‎【解析】本题要求考生运用矛盾同一性观点,阐明在对外贸易中坚持独立自主与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本题的知识范围是矛盾同一性观点,问题指向是对外贸易中坚持独立自主与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具体解答本题考生可分别从同一性的含义和两种表现的角度并结合材料来分析说明在对外贸易中坚持独立自主与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 ‎【考点定位】矛盾同一性。 ‎ ‎【名师点睛】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表现在:‎ 第一,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第二,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 第三,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35. 创新既是我国实现“双中高”的重要支撑,也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和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的重要依托。‎ 材料一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这是由于技术创新不仅能够用同样的资源生产质优、价廉、适销的商品,而且能够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打造国家核心竞争力。‎ 材料二 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必须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创新机制,部署推进一批体现国家战略意图的重大科技项目和工程,形成一批既利当前、更惠长远的新产业领域和经济增长点 ‎(1)结合材料一并运用有关经济知识,说明技术创新是如何推动经济发展的?(7分)‎ ‎(2)结合材料二并运用有关经济知识,说明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为什么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创新机制”?(9分)‎ ‎【答案】(1)①技术创新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生产出质优、价廉符合社会需要的适销对路的商品(3分);②技术创新能够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增强产品竞争力,增强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2分);③技术创新能够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抓住新技术革命的机遇,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2分)。‎ ‎(2)①创新要以企业为主体,是由于企业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加者,是国民经济的细胞。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向社会提供商品或服务的经济组织。企业要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离不开创新;②创新要以市场为导向,这是由于市场能够通过价格涨落比较及时、准确、灵敏地反映供求关系的变化,传递供求信息,实现资源配置;③商品生产者在价格杠杆的作用下,通过创新能够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资源的有效利用(9分)。‎ ‎ (2)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二并运用有关经济知识,说明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为什么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创新机制”,本题考查经济生活的知识,问题指向是说明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为什么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创新机制”,属于原因类主观题,具体解答本题考生可结合设问中的“题眼”:“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创新机制”,从企业的地位、含义、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的角度来分析说明。‎ ‎【考点定位】企业的经营与发展、企业的地位、含义、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 ‎【名师点睛】“原因”类设问在解题过程中,应该注意分析的角度,常用的分析角度主要有以下几个:‎ 一是联系课本分析原因。我们看到一个“原因”类设问,第一个应该想到的问题就是课本上关于这个问题具体有哪些内容?联系课本是分析原因的最基本的角度,很多问题通过联系课本内容就能够得到解决的。‎ 二是联系材料分析原因。材料中往往蕴含着解决“原因”类设问的有关信息,如材料反映出来的问题,材料体现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等,均可作为我们分析原因的依据,我们在答题过程中应对材料加以充分重视。‎ 三是联系主体分析原因。一个“原因”类设问一定牵涉到一定的主体,而特定的主体的相关知识经常作为一些“原因”类设问的答案出现的。本题就属于第三种情况。‎ ‎36.高凤林,中国航天科技集团高级技师,中国十大高技能人才楷模,焊接工艺专家,先后攻克96项航天领域焊接技术难关,为“神五”至“神十”的成功发射做出了突出贡献。0.16毫米,是火箭发动机上一个焊点的宽度。0.1秒,是完成焊接时间允许的误差,否则零部件会瞬间被烧穿或是被漏焊,将造成数百万元的经济损失。35年来,从高质量的操作,到解决生产中的难题,再到创新生产工艺,高凤林不断攀越焊接技术的高峰。高凤林三十五年的品质坚守,诠释了大国工匠的精神实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造业高速增长、雄冠全球,但高能耗、低技术、低创新、低附加值让“中国制造”难以真正扬眉吐气。随着劳动力成本的持续上升,中国制造业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我们需要弘扬工匠精神,带动我国制造业发展,推动我国从“制造大国”变为“制造强国”。 有人认为,劳动者和企业只要精益求精、注重细节,我国就能建成“制造强国”。请运用联系的相关知识对这一观点予以评析。(9分) 【答案】①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有助于提高我国的产品质量,提高我国的制造水平和竞争力。②整体离不开部分,部分影响整体。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有利于在全社会倡导一种“做专、做精、做细、做实”的作风,推动我国从“制造大国”变为“制造强国”。 ③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建设“制造强国”是一个系统工程,既要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又离不开国家和社会等方面的深化改革和科技创新。(9分)‎ ‎【解析】有人认为,劳动者和企业只要精益求精、注重细节,我国就能建成“制造强国”。本题要求考生运用联系的相关知识对这一观点予以评析,本题考查联系的相关知识,属于评析类主观题,具体解答本题考生可首先肯定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有利于我国从“制造大国”变为“制造强国”‎ ‎,并从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整体和部分关系角度并结合材料来分析说明理由;可从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来补充说明建设“制造强国”离不开国家和社会等方面的深化改革和科技创新;对该题进行总结:建设“制造强国”是一个系统工程,既要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又离不开国家和社会等方面的深化改革和科技创新。‎ ‎【考点定位】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名师点睛】本题属于条件残缺型辨析题,其特点:题目中的观点是正确的,但不全面, 需要补充内容或其他的理由。这类观点的逻辑是,结论要成立必须要由试题中所给的这个前提作依据,因为这个前提本身是没有错误的。而存在的缺陷是没有看到结论要成立还需要其他的条件。此类题的解题方法:首先,肯定命题的正确性,运用教材知识来分析说明理由。其次,补充其他因素和条件,就是要补充题目中观点的成立需要的但并没有完全给出来的条件,并且要有针对性地进行补充说明。最后,对该题进行总结。‎ ‎37.自2012年以来,“机器换人”已成为浙江省推进工业转型、经济提升的战略举措。‎ 材料一 表 2009~2011年浙江用工缺口和人均工资成本 ‎ ‎ 注:2011年和2014年浙江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降幅分别为3.8%、6.7%。‎ 材料二 为了推进“机器换人”战略,2014年浙江S市确定十家企业作为试点,提供700万元的财政补助,尝到了甜头的企业形成了强大的示范带动效应。同时该市启动了宣传推广“机器换人”活动,通过大数据引擎及时汇总并发布全省实施“机器换人”企业的相关数据。2015年春节后,该市绝大多数企业主动咨询“机器换人”的相关政策及服务,实现了“要我换”到“我要换”的转变。‎ 根据材料一、二,指出相关企业“要我换”到“我要换”的转变是如何体现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的。(9分)‎ ‎【答案】①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人均工资成本增加及招工难等新问题的出现,使得S市相关企业机器换人意识提升。②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大数据引擎的使用及时提供了“机器换人”企业的相关信息,促进了S市相关企业对“机器换人”的认识。③实践锻炼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试点企业在“机器换人”的实践中尝到了甜头,形成了强大的示范带动效应,从而提高了相关企业实施“机器换人”的自觉性。 (9分)‎ ‎【考点定位】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名师点睛】本题属于体现类主观题,此类试题在高考试题中考查频率最高,是难度适宜的题型,它立足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可分四步:第一,通过设问明确设问指向,包括主体指向和知识指向。第二,依据指向,明确知识内容。第三,依据知识内容,对材料进行分析。第四,结合材料分析,对知识内容进行取舍,作答。‎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