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河南省南阳市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政治】河南省南阳市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解析版)

河南省南阳市一中2019-2020学年 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 ‎1.2019年4月15日傍晚18时许,法国有着800多年历史的巴黎圣母院发生大火,整座建筑损毁严重。面对人类古老文明遭受如此破坏,人们不可避免的思考:如何正确处理人与历史的关系?人们能否提前发出准确的预警,把灾害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这表明 ‎①哲学思想的产生,离不开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②对自然灾害的认识和思考,是哲学思想的根源 ‎③人们的实践活动是为了适应哲学发展的需要 ‎④哲学思想产生于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D ‎【解析】①④:材料中“面对人类古老文明遭受如此破坏,人们不可避免地思考:如何正确处理人与历史的关系?人们能否提前发出准确的预警,把灾害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这表明哲学思想的产生离不开对实践的追问和思考,哲学思想产生于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①④符合题意。②:社会实践是哲学思想的根源,②说法错误。③:哲学发展是适应实践活动的需要,③说法错误。故本题选D。‎ ‎2.达尔文的进化论不仅是生物学上的革命,还带来了哲学上的革命。它沉重打击了上帝创造物种的神创论,摧毁了各种唯心的目的论和物种论,并为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提供了科学依据。上述事实说明 ‎①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总和 ‎②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③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④离开具体科学知识,哲学就会缺乏生机与活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解析】达尔文的进化论沉重打击了上帝创造物种的神创论,摧毁了各种唯心的目的论和物种论,并为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提供了科学依据。这一事实说明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离开具体科学知识,哲学就会缺乏生机与活力,②④‎ 项符合题意;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不是具体科学的总和,①项说法错误;③项说法正确但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C。‎ ‎3.从远古开始,人们就把“天”作为人类智慧追索的对象,诗人屈原提出“天问”。下列关于“天向”的回答中,具有唯物主义倾向的是 ‎①立天地者,水也;成天地者,气也 ‎ ‎②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③天地万物都是“绝对精神”的产物 ‎ ‎④“天为阳,地为阴”“天圆地方”‎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A ‎【解析】①②:从远古开始,人们就把“天”作为人类智慧追索的对象,诗人屈原提出“天问”。在关于“天向”的回答中,①②具有唯物主义倾向。③:天地万物都是“绝对精神”的产物,③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④:“天为阳,地为阴”、“天圆地方”是中国古代人们根据经验所得出的对天、地的认识,具有朴素的辩证法色彩,没有唯物主义倾向,④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A。‎ ‎4.目前,有些地方政府部门为装点门面,标榜自己工作的信息化、现代化,强推政务APP。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泛滥的政务新媒体已成为移动互联时代一种新的形式主义。下列观点与其在本质上一致的是 A.未有这事,先有这理 ‎ B.存在就是被感知 C.天地之变,阴阳之化 ‎ D.气者,理之依也 ‎【答案】B ‎【解析】A:形式主义在本质上属于主观唯心主义,A中的观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不合题意。B:存在就是被感知属于主观唯心主义,B符合题意。C:天地之变,阴阳之化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C不合题意。D:气者,理之依也,这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D不合题意。故本题选B。‎ ‎5.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求是》杂志2019年第1期发表重要文章《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中国共产党人之所以将辩证唯物主义作为自己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因为辩证唯物主义:‎ ‎①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②把握了时代脉搏和任务,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③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④在社会历史研究领域坚持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A ‎【解析】①:中国共产党人之所以将辩证唯物主义作为自己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原因之一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全部理论都来自实践、又经过实践的反复检验(被实践证实为科学的),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愿望),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①入选。②:辩证唯物主义反映了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任务和要求,把握了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脉搏,总结和概括了工人运动实践的成果,是时代精神的精华,而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和中华民族先锋队,必然要将辩证唯物主义作为自己的世界观和方法论,②入选。③:任何哲学都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因而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③不选。④: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共同构成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史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研究领域坚持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设问的主体是辩证唯物主义,④表述不当,不选。故本题答案为A。‎ ‎6.2018年5月4日,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深刻揭示了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在当今时代依然有着强大生命力。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 A.是社会变革的先导,可以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 B.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 C.是科学的世界观,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具体方法 D.源于人们在实践中深入地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相关知识。马克思主义哲学深刻揭示了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在当今时代依然有着强大生命力。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B项正确;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通过实践才能转化为物质力量,A项中的“直接转化”说法错误,排除;马克思主义哲学只能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一般的方法论指导,不能提供具体的方法指导,C项中的“提供具体方法”说法错误,排除;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内的所有哲学都源于人们在实践中深入地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其他哲学的共性,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今时代依然有着强大生命力的原因,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7.2019年1月21日,习近平在中央党校会议强调:“领导干部要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学懂弄通做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掌握贯穿其中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其依据是 ‎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对以往旧哲学的概括、总结和升华 ‎②中国共产党人要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 ‎③马克思主义哲学能帮助干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理想信念 ‎④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能指导我国的社会建设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D ‎【解析】习近平之所以要求领导干部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懂弄通做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能帮助干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理想信念,能指导我国的社会建设,③④项符合题意;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以往旧哲学进行了批判性地继承,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①项说法错误;材料强调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依据,不体现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②项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D。‎ ‎8.2018年3月14日,著名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去世,享年76岁。他在世时回答公众提出的“您觉得我们死后,意识上哪里去了?”问题时说,“我觉得大脑就像计算机,意识就像是软件程序。你关了电脑,程序也就终止运行了。”从意识的角度看,霍金的回答反映了:‎ ‎①一切物质的反应特性是人类意识产生的源泉 ‎②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想象 ‎③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 ‎④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C ‎【解析】③④:题中霍金的说法大脑就像计算机,意识就像是软件程序,关掉电脑,程序终止,说明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同时说明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③④符合题意。①: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是人类是产生的物质基础,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物质是人类意识产生的源泉,而不是一切物质的反应特性,①说法错误。②‎ ‎: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而不是主观想象,②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 ‎9.《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七十八条规定:“人民法院认定证人证言,可以通过对证人的智力状况、品德、知识、经验、法律意识和专业技能等的综合分析作出判断。”之所以这样规定,是因为 A.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 ‎ B.意识是主观的也是不真实的 C.主观与客观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 D.意识的内容和形式是主观的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意识活动的特点、意识的内容。A:人民法院认定证人证言,可以通过对证人的智力状况、品德、知识、经验、法律意识和专业技能等的综合分析作出判断。”之所以这样规定,是因为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A正确。B:错在“不真实的”,B排除。C:主观与客观有时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有时不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C错误。D: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D错误。故本题选A。‎ ‎10.李克强用“骑自行车”来比喻中国经济的发展方向:“稳”不意味着不动,“不动就会像骑自行车,会摔下来,所以我们要稳中求进,稳中有为。”这说明 A.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 ‎ B.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C.运动和物质是不可分割的 ‎ D.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 ‎【答案】B ‎【解析】B:“稳中求进,稳中有为”其中的“稳”就是相对静止,“进”就是说明事物是绝对运动的,“稳中求进”说明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是统一的,B符合题意。A:材料强调事物发展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不体现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A与题意不符。C:材料强调的是运动和静止的关系,不是运动和物质的关系,C与题意不符。D:“稳中求进”说明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是统一的,不体现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D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B。‎ ‎11.电影《我们诞生在中国》讲述了中国珍稀野生动物的暖心成长与生命轮回的故事。导演陆川说,希望通过这部电影,唤起人们尊重自然、尊重野生动物、尊重生命的自觉。材料表明 ‎①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其内容是客观的 ‎ ‎②意识具有目的性,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 ‎③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更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④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意识的本质、意识的能动作用。①:电影《我们诞生在中国》的拍摄体现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其内容是中国珍稀野生动物的客观成长过程,①正确且符合题意。‎ ‎②:拍电影是有目的的,为了唤起人们尊重自然、尊重野生动物、尊重生命的自觉体现了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②符合题意。③:材料未涉及意识的起源,也就没体现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更是社会发展的产物,③不符合题意。④:材料未反映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有调节和控制作用,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 ‎12.2019年3月11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坚决纠正机械式做法,明确规定“三个不得”,着力解决重“痕”不重“绩”、留“迹”不留“心”的现象。这种只重“痕迹”的做法 ‎①忽视了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②犯了经验主义的错误 ‎③犯了形而上学的错误 ‎④违背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要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经验主义与形而上学、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①:重“痕迹”的做法不是忽视了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而是错误地发挥了主观能动性,①错误。‎ ‎②:机械式、重“痕”不重“绩”、留“迹”不留“心”、只重“痕迹”的做法并不是从自己的经验出发,而是一味地追求形式,是典型的形式主义而不是经验主义,②错误。③:机械式做法,重“痕”不重“绩”、留“迹”不留“心”,是形式主义的表现,犯了形而上学的错误,③符合题意。④:重“痕迹”的做法一味地只重外在,不重实质地从形式出发,违背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要求,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 ‎13.二氧化碳是一个典型的“双面间谍”:一方面它能帮助土壤固碳,另一方面又会加剧温室效应。它究竟“是正是邪”,成为一道困扰全球变化研究领域多年的难题。南京农业大学邹建文课题组通过研究,揭示了陆地生态系统碳氮过程对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升高的响应强度及其驱动机制,认为二氧化碳在大气中还是扮演者“反角”。对此,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①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人类可以正确认识客观事物 ‎②人们对二氧化碳的认识印证了物质和意识的不可分 ‎③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完备的认识工具,推动了认识的发展 ‎④认识具有上升性,人类对二氧化碳的认识在实践中不断深化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的上升性。①:邹建文课题组通过研究,揭示了陆地生态系统碳氮过程对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升高的响应强度及其驱动机制,认为二氧化碳在大气中还是扮演着“反角”,这说明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人类可以正确认识客观事物,①符合题意。②:意识依赖于物质,但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说明物质独立于意识之外,②错误。③:材料未涉及实践的作用,也就没有体现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完备的认识工具,推动了认识的发展,③不符合题意。④:二氧化碳究竟“是正是邪”,成为一道困扰全球变化研究领域多年的难题,这一难题现被邹建文课题组通过研究,又被向前推进,这说明认识具有上升性,人类对二氧化碳的认识在实践中不断深化,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 ‎14.“如果用小圆代表你们学到的知识,用大圆代表我学到的知识,那么大圆的面积是多一点,但两圆之外的空白都是我们的无知面。圆越大其圆周接触的无知面就越多。”下列对这一名言的解读正确的是 ‎①意识与物质不具有同一性 ‎②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是圆圈式的循环运动,圆圈外的事物无法认识 ‎③我们应正确地认识自己 ‎④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D ‎【解析】①:该观点属于不可知论,①排除。②: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是圆圈式的循环运动的观点否认了认识的上升性,圆圈外的事物无法认识的观点属于不可知论,②错误。③④:如果用大圆代表自己学到的知识,那么大圆的面积会多一点,但圆越大其圆周接触的无知面就更多,这告诉我们应该正确地认识自己,也说明了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③④‎ 选项正确。故本题选D。‎ ‎15.庄子语:“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这句话启示我们 ‎①客观事物是复杂变化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需要一个过程 ‎②认识受到知识水平、思维能力及具体的实践水平等条件限制 ‎③开拓创新,突破认识对象的制约,真理才能不断超越本身 ‎④勇于探索和实践,不囿于已有认识,推动认识的深化和发展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影响认识的因素的相关知识。庄子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井底的青蛙,不可能和它们谈论大海,是因为受到生活空间的限制;夏天的虫子,不可能跟它们谈论冰冻,是因为受到生活时间的限制;乡曲之士,不可能跟它们谈论大道,是因为受到教养的束缚。这启示我们认识受到知识水平、思维能力及具体的实践水平等条件限制,要勇于探索和实践,不囿于已有认识,推动认识的深化和发展,②④正确;客观事物是复杂多变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需要一个过程,①说法正确但没有体现,排除;③中的“突破认识对象的制约”说法错误,排除。故本题选B。‎ ‎16.有人说,世上本无对错,看问题的角度不同,答案不同而已。从哲学上看,该观点 ‎①忽视了真理和谬误的界限不容混淆 ‎ ‎②承认真理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范畴 ‎③否认了不同主体存在认识共同的可能性 ‎④看到了认识受人们立场、观点和方法等不同的影响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B ‎【解析】①④:认为“世上本无对错”是错误的,是因为真理和谬误具有明确的界限,二者不可混淆,①符合题意。“看问题的角度不同,答案不同而已”说明看到了认识具有主体差异性,④符合题意。②:世上本无对错混淆了真理与谬误的界限,没有承认真理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范畴,②不合题意。③:看问题的角度不同,答案不同而已看到了认识具有主体差异性,但没有否认不同主体存在认识共同的可能性,③不合题意。故本题选B。‎ ‎17.著名画家齐白石家道贫寒,少时读书一年,牧牛砍柴之余读书习画。齐白石主张艺术“妙在似与不似之间”:衰年变法,形成独特的大写意国画风格,开红花墨叶一派;篆法一变再变,印风雄奇恣肆,为近现代印风嬗变期代表人物;其书法广临碑帖,历宗何绍基、李北海、金冬心、郑板桥诸家,尤以篆、行书见长;诗不求工,无意唐宋,师法自然,书写性灵,别具一格。其画印书诗人称四绝。这表明艺术创作 ‎ ‎①是对对象的再现与创造相统一的过程 ‎②是把艺术观念转变为现实艺术作品的根本途径 ‎③具有与物质生产实践同样的规律与特点 ‎④是按照创作者的意图改造对象世界的观念活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解析】①②:从著名画家齐白石的成才过程可以看出,艺术创作是在社会实践中对对象的再现与创造相统一的过程,是把艺术观念转变为现实艺术作品的根本途径,①②符合题意。③:艺术创作更加强调意识能动作用,但是物质生产实践活动侧重于直接现实性,③错误。④:艺术创作是一种实践活动,而非单纯的观念活动,④错误。故本题选A。‎ ‎18.爱因斯坦又说对了!除了引力透镜效应、弱等效原理、引力波,他提出的黑洞预言如今也被天文学家借助“事件视界望远镜”拍摄到的照片所证实。这让人不禁感叹:他真是一个从未来世界穿越而来的天才物理学家。由此可见 ‎①科学家的预言可以摆脱客观条件的制约 ‎②思想的高度影响认识世界的广度和深度 ‎③科学天才的认识活动更具有直接现实性 ‎④现代科技能够提升人们探究世界的能力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实践的特征、实践是认识的基础。①:科学家的预言不能摆脱客观条件的制约,①错误。②④:黑洞预言如今也被天文学家借助“事件视界望远镜”拍摄到的照片所证实,说明思想的高度影响认识世界的广度和深度,现代科技能够提升人们探究世界的能力,②④符合题意。③: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认识活动不具有直接现实性,③错误。故本题选D。‎ ‎19.有人说茶品之有味,有人说茶索然无味;有人说茶品乃甜,有人说茶品乃涩。也有人说茶之味,乃凭茶叶之好坏;但是还有人说,味,乃由心生,心若党苦,茶必苦,心若觉甜,茶,必饮之有味。不同的人对品茶有不同的感受,是因为 ‎①实践可以促进谬误与真理相互转化 ‎②不同的生活实践是不同认识产生的根源 ‎③人们的认识因知识结构、所处环境等因素的不同而不同 ‎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C ‎【解析】②③:不同的人对品茶有不同的感受,是因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的来源,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每个人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不同,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②③符合题意。①:真理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①不是本题原因,排除。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④说法正确但不是不同的人对品茶有不同的感受的原因,排除。故本题选C。‎ ‎20.物理学家格拉塞有一次喝啤酒时,将几块小鸡骨丢入啤酒杯里,啤酒的气泡显示了鸡骨沉落的轨迹。受此启发,他经过不断试验,发现带电高能粒子在穿越液态氢时,同样出现一串气泡。他由此发明了“气泡室”,成功探测出高能粒子的运行轨迹,并因此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这一事例表明 ‎①间接联系比直接联系更能激发人的创新意识 ‎ ‎②世界并不缺乏联系,缺乏的是善于发现联系的创新意识 ‎③正确意识是认识和利用事物之间联系的前提 ‎ ‎④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在主客观条件相互作用下形成的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D ‎【解析】间接联系和直接联系对于激发人的创新意识都很重要,①说法错误;题中事例表明创新意识的重要性,强调要善于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同时说明联系的发生需要在主客观条件相互作用下形成,②④选项观点正确;创新意识不是认识和利用事物之间联系的前提,③说法错误,故排除。故选D。‎ ‎21.云南普洱茶性寒味甘、带有苦味,但将其与广东未成熟的青柑去果肉相结合,经特殊工艺加工而成的柑普茶却入口甘醇、香甜,有独特的花香味和陈香味,使保健作用更加突出,深得消费者喜爱。这表明 ‎①自在事物的联系不因人力而改变其客观性 ‎②事物的属性因条件的变化而具有不确定性 ‎③要善于把握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④把握联系的多样性有助于事物价值的实现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D ‎【解析】云南普洱茶与广东未成熟的青柑去果肉相结合,经特殊工艺加工而成的柑普茶却入口甘醇、香甜,有独特的花香味和陈香味,使保健作用更加突出,深得消费者喜爱。这表明要善于把握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把握联系的多样性有助于事物价值的实现,③④项符合题意;材料不体现自在事物的联系不因人力而改变其客观性,①项与题意不符;事物的属性是本身固有的,不会因条件的变化而改变,②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D。‎ ‎22.诺贝尔经济学家萨缪尔森认为,对个体来说正确的事,对总体而言未必正确。比如一家企业通过低价策略能实现盈利,但若所有企业一起打“价格战”,最终大家都没钱赚。这就是所谓的“合成谬误”。为了避免“合成谬误”‎ ‎①要充分发挥局部作用,推动整体发展 ‎②要坚持创新性思维,摒弃经验思维 ‎③不能忽视整体对局部的制约作用 ‎④要善于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D ‎【解析】③④:对个体来说正确的事,对总体而言未必正确,避免这类“合成谬误”,需要把掌握联系的多样性,要善于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也不能忽视整体对局部的制约作用,③④符合题意。①:材料强调的是要立足于整体,并非强调部分的作用,①不符合题意。②:对经验要辩证看待,“摒弃经验思维”说法错误,②错误。故本题选D。‎ ‎23.谈古喻今,习近平总书记与青年谈心时善于引用名言隽句来表情达意。下列习近平所引用的名言隽句与其哲理对应正确的有 ‎①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②看似寻常最崎岖,成如容易却艰辛—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③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④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初之深—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意识的能动作用、联系的普遍性、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矛盾的特殊性①:“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意思是说立志成为圣人,砥砺精进,就有可能成为圣人,立志成为贤人,就有可能成为贤人,体现了意识具有能动作用,①正确。②:“看似寻常最崎岖,成如容易却艰辛”意思是说看上去似乎很平常,其实最为奇特突出,完成的似乎很容易,其实却充满艰辛,体现了矛盾双方对立统一的关系,要一分为二地看问题,②错误。③:“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意思是说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毕竟是不够完善的。如果想要深入理解其中的道理,必须要亲自实践才行,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③错误。④:“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初之深”意思是说凿井的人从挖很浅的土坑开始,而成极深的井,喻指从极细微的积累开始,只要坚持不懈,必然成就事业,体现了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④正确。故本题选B。‎ ‎24.“零和游戏”是指如果我们把赢棋计算为“+1分”,把输棋计算为“-1分”,那么,这两人得分之和就是1+(-1)=0。游戏者有输有赢,一方所赢正是另一方所输,游戏的总成绩永远是零。从唯物辩证法角度看,“零和游戏”‎ ‎①只反映了该事物数量的变化,忽视了事物的发展 ‎②是对事物未来发展趋势理论和规律的的正确总结 ‎③缺乏辩证思维,片面地看待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④反映事物内部要素此消彼长、优化组合的整体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零和游戏”没有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没有整体观念,因此做不到互利共赢,①③入选,不选④;②错在“正确总结”,不选。故选B。‎ ‎25.下列古语与“新故相推,日升不滞”这句话体现的哲理一致的是 ‎①中流击水,奋楫者进      ‎ ‎②千钧之力,聚于涓埃 ‎ ‎③荣枯相代而弥见其新     ‎ ‎④逝者如斯,不舍昼夜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D ‎【解析】“新故相推,日升不滞”意思是指新的事物不断地接替旧的事物的位置,新的事物的出现永不间断,表明了事物是不断运动变化发展的,新事物终究要取代旧事物;①:“中流击水,奋楫者进”意思是河流中最湍急的地方,奋力地用楫划船的人才会向前进,强调发挥主观能动性,而没有涉及事物是不断运动变化发展的,①不符合题意。②:“千钧之力,聚于涓埃”意思是巨大的力量,是由微小的力量组成的,强调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而没有涉及事物是不断运动变化发展的,②不符合题意。③:“荣枯相代而弥见其新”意思是繁华落尽相互取代,却很少见到繁华,说明事物是不断运动变化发展的,③符合题意。④:“逝者如斯,不舍昼夜”形容时间像流水一样不停地流逝,一去不复返,说明事物是不断运动变化发展的,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 二、非选择题 ‎2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抓扶贫开发,中央有明确部署,各地政府一是要紧紧扭住发展这个促使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第一要务,立足资源、市场、人文旅游等优势,因地制宜找准发展路子,既不能一味等靠、无所作为,也不能“捡进篮子都是菜”,因发展心切而违背规律、盲目蛮干,甚至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二是要紧紧扭住包括就业、教育、医疗、文化、住房在内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这个基本保障,编织一张兜住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安全网,坚决守住威线。三是要紧紧扭住教育这个脱贫致富的根本之策,再穷不能穷教育,再穷不能穷孩子,务必把义务教育搞好,确保贫困家庭的孩子也能受到良好的教育,不要让孩子们输在起跑线上。‎ 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唯物论知识,分析说明习总书记要求各地政府如何抓好精准扶贫工作。‎ ‎【答案】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各地的精准扶贫要立足资源、市场、人文旅游等优势,因地制宜找准发展路子体现这一点。②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反作用,正确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要重视发挥意识的指导作用。通过制定正确的发展路子去实现发展。③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意志为转移的,人们只有按客观规律办事,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取得成功。各地的发展不能违背规律、盲目蛮干。④把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精准扶贫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解析】本题以精准扶贫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哲学生活》的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物质与意识的关系、一切从实际出发、规律的客观性、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的关系等知识点的把握,着重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要注意把握考查的知识范围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识”,设问是“分析说明习书记如何要求各地政府抓好精准扶贫工作”。其次分析该材料和设问,根据材料联系课本知识整合答案。具体可从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反作用,正确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要重视发挥意识的指导作用;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意志为转移的,人们只有按客观规律办事;把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的角度回答即可。注意结合材料,理论联系实际。‎ ‎27.文化是不同国家和民族沟通心灵和情感的桥梁纽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近年来,我国在对外文化传播过程中,把握并顺应国际传播发展的必然趋势,利用对象国资源,充分考虑其文化传统、消费习惯、审美标准,推出了越来越多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化精品。‎ 结合材料,说明我国在对外文化传播过程中的做法是如何体现规律的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关系的方法论要求的。‎ ‎【答案】①我国在对外文化传播过程中顺应国际传播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尊重客观规律的表现。‎ ‎②在把握规律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对象国的资源条件,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表现。‎ ‎③我国在对外文化传播过程中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推出了越来越多的文化精品。‎ ‎【解析】本题以我国在对外文化传播过程中的好做法为背景组织设问,检测学生对哲学中规律相关知识的掌握,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培育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核心素养。‎ 设问要求结合材料,说明我国在对外文化传播过程中的做法是如何体现规律的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关系的方法论要求的。本题知识限定明确,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题目类型体现类,问题指向我国对外文化传播。体现类的题目要对材料信息进行梳理概括,总结针对理论的相关信息,关于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首先,要明确基本理论包括三个层面,即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二者的结合,知识上不能有所遗漏;其次,材料与理论一一对应即可,即我国在对外文化传播过程中顺应国际传播发展的必然趋势,体现尊重客观规律;在把握规律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对象国的资源和条件,体现发挥主观能动性;我国在对外文化传播过程中推出了越来越多的文化精品是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的结果。‎ ‎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8年5月2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以下简称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成果发布会”。20世纪20年代起,“古史辨派”以现代方法重新梳理了古文献和史书,对于古书记载上古史的真实性提出质疑。学术界一直深信不疑的五千年文明体系产生动摇,国外学者甚至提出“中国文化西来说”。2001年,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正式开始,经过长期考古调查和发掘实例,提出了中国进入文明社会的突出特征,为中华文明5000年历史提供了有力证据,填补了世界文明史上非常重要的空白;揭示了各地方文明在彼此竞争、相对独立的发展过程中又相互交流、借鉴,逐渐显现出“一体化”趋势,从中孕育出共同文化积淀、心理认同、礼制传统,奠定了中华文明绵延不断发展的基础,成为中华民族和多民族统一国家形成的原因和源头;同时还发现中原地区的青铜冶炼技术源自中亚地区,但在勤劳智慧的先民手中发扬光大,发展成为日后独一无二、光辉灿烂的青铜文化……‎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对丰富人们对中华文明起源的认知、增强人们的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结合材料,运用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加以说明。‎ ‎【答案】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的动力。通过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人们获得了对中华文明新的认识,丰富了对中华文明起源的认知。②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所取得的成果,为中华文明5000年历史提供了有力证据,有力地驳斥了“中国文化西来说”。③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认识促进实践发展。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揭示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特征,发展了对中华文明起源的认知激发了中华儿女的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 ‎【解析】本题以中华文明起源为话题设置试题情境,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为材料,从《生活与哲学》的知识角度设置问题,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分析综合演绎归纳的思维能力,考查考生描述阐释事物、探究论证问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加以说明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对丰富人们对中华文明起源的认知、增强人们的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知识限定比较具体,属于微观考查。从材料可以看出,通过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人们获得了对中华文明新的认识,丰富了对中华文明起源的认知。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所取得的成果,为中华文明5000年历史提供了有力证据,有力地驳斥了“中国文化西来说”。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揭示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特征,发展了对中华文明起源的认知,激发了中华儿女的文化自信,‎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可运用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等方面,对该问题加以说明。‎ ‎2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 近年来,我国充分利用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活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华民族传统节庆、国家公祭仪式等增强人民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意识,不断充实着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运用艺术形式和新媒体,以理服人、以文化人、以情感人,生动传播爱国主义精神,唱响爱国主义旋律;在广大青少年中开展深入、持久、生动的爱国主义宣传教育,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广大青少年心中牢牢扎根,培养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让爱国主义精神代代相传、发扬光大。‎ 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本质就是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只有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的统一,爱国主义才是鲜活的、真实的。当代中国的发展,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爱国主义追求的民族富强和人民幸福,必须依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也需要爱国主义精神的有力支撑。面对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唯有将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紧密相连,我们才能拥有无坚不摧的力量,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昂扬奋进。‎ 只有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爱国主义才是鲜活的、真实的。运用联系的观点对此加以分析。‎ ‎【答案】①联系具有普遍性(或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当代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割裂了爱国与爱党、爱社会主义的联系,爱国主义就只是口号,不是现实的。‎ ‎②联系具有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要求我们从事物的固有联系中把握事物。中国的发展,与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的联系是客观的,不能人为割断和否定。只有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的统一,在党的领导下,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爱国主义才是鲜活的、真实的。‎ ‎③联系具有多样性,正确认识事物要把握本质联系。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本质就是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只有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的统一,才能把握爱国主义本质,爱国主义才是鲜活的、真实的。‎ ‎【解析】本题以爱国主义精神为话题设置试题情境,以爱国主义精神对中国民族生存发展的影响以及爱国主义教育为材料,从《生活与哲学》的知识角度设置问题,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阅读材料分析材料的能力,考查考生描述阐释事物、探究论证问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题要求考生运用联系的观点对“只有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爱国主义才是鲜活的、真实的。”加以分析。知识限定比较具体,属于微观考查。考生可先回顾联系观的相关知识,主要有:联系的含义、联系的普遍性、联系的客观性、联系的多样性、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系统优化的方法。结合试题设问与试题情境圈定解答本题的知识角度:联系的普遍性、联系的客观性、联系的多样性,考生运用这些知识要点结合材料分析,形成答案要点。①联系的普遍性角度:联想主干知识:联系具有普遍性(或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当代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割裂了爱国与爱党、爱社会主义的联系,爱国主义就只是口号,不是现实的。‎ ‎②联系的客观性角度:联想主干知识:联系具有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要求我们从事物的固有联系中把握事物。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中国的发展,与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的联系是客观的,不能人为割断和否定。只有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的统一,在党的领导下,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爱国主义才是鲜活的、真实的。‎ ‎③联系的多样性角度:联想主干知识:联系具有多样性,正确认识事物要把握本质联系。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本质就是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只有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的统一,才能把握爱国主义本质,爱国主义才是鲜活的、真实的。‎ ‎30.大国竞争的背后,是科技实力的较量,这是新时代我们所面临国际环境的一个重要特点,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向世界科技强国迈进必须跨越的门槛,潘建伟和他的团队从1997年开始从事量子态的隐形传输,拉开了量子通信研究的序幕,以坚强的毅力,一步一个脚印,攻克一个又一个难关。2018年7月,潘建伟和他的团队在国际上首次实现18个光量子比特的纠缠,刷新了所有物理体系中最大纠缠态制备的世界纪录。潘建伟和他的团队在这二十多年里成功演绎了量子通信、量子计算从追随到赶超的精彩故事。‎ 从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角度,分析潘建伟和他的团队在量子通信领域从追随到赶超的历程。‎ ‎【答案】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要重视量的积累。潘建伟和他的团队一步一个脚印,不断攻克难关。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潘建伟和他的团队首次实现18个光量子比特的纠缠,刷新世界纪录。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潘建伟和他的团队在量子通信领域不断探索,实现超越。)‎ ‎【解析】本题以潘建伟和他的团队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哲学生活》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这一知识点的把握,着重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要注意把握考查的知识范围是“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知识”,设问是“分析潘建伟和他的团队在量子通信领城从追随到赶超的历程”。其次分析该材料和设问,根据材料联系课本知识整合答案。具体可从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要重视量的积累;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的角度回答即可。注意结合材料,理论联系实际。‎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