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04 发布 |
- 37.5 KB |
- 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浙江省诸暨市牌头中学2017届高三政治专题练习:《经济生活与哲学生活》判断题
《生活与哲学》判断题(对的打√,错的对×,写在序号前) 诸暨市牌头中学 1.哲学就是世界观或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科学。(错) 2.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错) 3.世界观与方法论相互决定,相互体现。 4.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总和。(错) 5.哲学是具体科学的基础,具体科学指导哲学。(错) 6.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错) 7.哲学可以使人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人生。(错) 8.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错) 9.哲学对社会变革具有决定作用。 10.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和根本出发点是群众路线。(错) 11.物质就是桌子、椅子、黑板„„(错) 12.物质和意识哪个是本原的问题,就是哲学基本问题。(错) 13.追求物质利益就是唯物主义,强调精神文明就是唯心主义。(错) 14.旧哲学是唯心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物论。(错) 15.唯物主义是世界观,辩证法是方法论。(错) 16.唯物主义是正确的,唯心主义是错误的。错) 17.人脑是意识的源泉。(错) 18.意识是主观存在的主观映像。(错) 19.意识的内容和形式都是客观的。(错) 20.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错) 21.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错) 22.运动是相对有条件的,静止是绝对无条件的。(错) 23.规律是事物本身固有的联系,它在人的意识之外独立存在着。(对) 24.规律是客观的,是永恒不变的。(错) 25.是否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办事情取得成功的决定性因素。(错) 26.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和改造规律。(错) 27.规律是客观的,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是成功的前提,违背规律必将受到规律的惩罚。(对) 28.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错) 29.亲身实践是获得知识的惟一途径。(错) 30.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主要标准。(错) 31.人们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追求真理。(错) 32.有用的就是真理。 33.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对 34.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对) 35.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相互联系,(错) 36.人们可以根据已有的客观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对) 37.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错) 38.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对) 39.所有事物的整体功能都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错) 40.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对整体具有决定作用。(对) 41.没有质变就没有发展,(对)所有的质变都是发展。(错) 42.量变都能引起质变。(错) 43.凡是新出现的事物都是新事物。(错) 44.任何事物都存在两个方面,(对)都具有其优点和缺点。(错) 45.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对) 46.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是是否承认联系。(错) 47.矛盾具有普遍性,这一观点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8.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对) 49.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体现了多数与少数、整体与部分的关系。(错) 50.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并通过普遍性表现出来。(错) 51.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决定的。(错) 52.坚持两点论就是看到矛盾的对立统一,坚持重点论就是抓主要矛盾。(错) 53.只有创新,才能彻底否定旧事物,实现事物的发展。(错) 54.不固守书本、敢想敢干就是创新精神。(错) 55、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对) 56.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始终是不可分的。社会存在依赖于社会意识。(错) 57.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因而社会意识能够决定社会存在。 58.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观点。(对) 59.社会生活在本质是实践。(对) 60.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知识分子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错) 61.生产力一定要适应生产关系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错) 62.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 之间的矛盾。错 63.社会历史的主体有时是人民群众,有时是少数英雄人物。(错) 64.价值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错) 65.只有正确的价值观才对人们的行为有导向作用。错) 66.价值观对人生与社会起着重大的指导作用和促进作用。(错) 67.先进人物只贡献不索取,因而人生价值大。(错) 68.评价人生价值,首先看他在物质方面的贡献,其次看他在精神方面的贡献。(错) 69.对一个人的价值评价主要是看社会对他的承认程度和他从社会获取的多少。(错) 70.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是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对) 《经济生活》判断题集锦(对的打√,错的对×,写在序号前)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 1、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是商品。(√ 2、货币的本质是商品。( × 3、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4、纸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 5、价格是由价值和供求决定的。(× 6、如果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就会引发物价上涨。(√ 7、当出现通货膨胀,政府可以通过降低银行存贷款利率等经济手段进行宏观调控。(× 8、气候、时间、习俗等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的(√ 9、等价交换原则贯彻在商品交换的全过程,体现在每次商品交换中。(× 10、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与社会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 11、人民币的币值与外汇(如美元汇率)成反比,与本币汇率成正比。 √ 12、商品价格是在市场中形成的。( √ 13、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可以提高商品的价值量,增加收益,使之在市场竞争中处于 有利地位。(× 14、优质商品价格高,说明商品质量决定价格。( × 15、价格变化可以促进生产规模的扩大。(× 16、一种商品价格上涨,其替代品的需求量有可能会减少,其互补品的需求量有可能会增× 17、“物以稀为贵”的现象是指商品供不应求,“货多不值钱”的现象是指商品供过于求。(√ 18、消费时追求与众不同、标新立异的效果,是攀比心理的反映,是不健康的。(× 19、适度消费要求我们避免盲目跟风和情绪化消费,要重视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相结合。(× 20、绿色消费的核心是可持续性消费,主旨是保护消费者健康和节约资源。(√ 21、恩格尔系数是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越小则生活水平越高,消费结构越合理× 22、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存资料消费逐渐被发展资料、享受资料消费所以取代。(× 23、商品交换的基础是商品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 × 24、物价变动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量影响较大,因此,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对人民生活水平 影响很大。(× 25、消费的前提和基础是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此外,消费还受未来收入预期和人们收入差距 的影响。(× 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 26、生产和消费是互为动力的。(√ 27、消费是生产的动力,有利于提高了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积极性。(√ 28、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归根到底要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 29、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和混合所有制经济。( × 30、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属于民营经济,是以私有制和雇佣劳动为基础的。(× 31、外资经济就是指外国投资者在我国大陆设立的独资企业以及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经 营企业。(× 32、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33、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处于主导地位,表现在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34、随着国有经济战略性布局调整,非公有制经济在一般性竞争行业中逐步上升到主体(× 35、公司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可以向社会公开募股集资。( × 36、公司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在表决时按一股一票原则进行(× 37、上市公司的财务必须向全社会公开,以保障广大股民合法利益。(√ 38、企业信誉和形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是在长期努力中形成的。( √ 39、企业的经营规模越大,经济效益越好。( × 40、劳动是人类文明进步发展的源泉,就业是民生之本,解决就业的关键在政府。(× 41、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前提和基础,履行劳动者义务是维护劳动者 权益的重要依据。(×) 42、提高银行的存款利率,储户的实际收益必然增加。(× 43、债券和股票都是有价证券,都必然给投资者带来利息收益。(× 44、商业保险是避免风险的有效途径,因此和社会保险一样,是居民的重要投资方式。(× 45、股票代表其持有者对股份公司的所有权,改变股东身份,要么等待公司破产清盘,要么 将股票转让或出售。(√ 46、存款业务是商业银行的主体业务,是商业银行营利的主要来源。(× ) 47、存款利息的计算方法是本金×利息率。(× 48、当前的“考公务员热”,从一个侧面说明劳动者要树立职业平等观。(√ 49、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是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 √ 50、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变革,必须改革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改革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不相适应的部分。(× 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 51、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 52、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是生产资料公有制。(×) 53、在我国,合法的劳动收入都实行按劳分配。(×) 54、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 55、收入分配的公平,主要表现在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努力消除社会成员之间收入的差 距。(× 56、收入差距不能过大,就是要求居民收入能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57、效率是公平的保证,公平是提高效率的物质前提,二者是完全一致的。( × 58、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要求倡导回报社会,努力实现同步富裕。( × 59、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形成合理的分配格局提 供了物质保证。(× 60、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因此,我国当前要倡导“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 61、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62、通货膨胀情况下,必须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刺激总需求增长;通货紧缩情况下,必须 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抑制总需求(× 63、国民经济平稳运行要求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保持一致。(× 64、财政收入根本上由国家的分配政策决定。(× 65、财政收支平衡要求财政收支相等,财政赤字就是财政收大于支,财政盈余就是财政支大 于收。(× 66、财政收支平衡比财政赤字、财政盈余,更有利于促进经济协调发展。(× 67、税收的无偿性是其强制性的保障,而税收的强制性和无偿性又决定了它必须具有固定性(× 68、税收的基本特征是税收区别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的主要标志。(√ 69、税收具有固定性,一旦确定就不能改变。(× 70、个人所得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 手段。(√ 71、我国税收的性质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72、纳税人有意违反税法规定用欺骗、隐瞒等方式不缴或少缴应纳税款的行为,就是骗税(× 73、“纳税人”意识就是指公民要有自觉依法纳税的观念。(× 74、财政收入越多,越有利于发挥国家宏观调控作用,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75、国家财政投入能源、交通运输、水利等基础设施行业,说明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 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第四单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76、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作用的经济就是市场经济。(× 77、形成以法律为支撑,道德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 (√ 78、坚持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 79、出现通货膨胀现象时,国家可以通过提高银行存贷款利率、存款准备金率等财政政策, 对国民经济进行调节。(× 80、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应该是以经济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段。(√ 81、财政和货币政策是国家在宏观调控中最常用的行政手段。(× 82、在价值规律的自发调节下,为了自身的眼前利益或不正当利益,进行各种不正当经济行 为,集中体现了市场调节的盲目性。(× 8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包括,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 84、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统筹兼顾,核心立场是发展,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85、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 × 86、扩大内需就是指扩大消费需求,促进经济增长更多依靠消费拉动。( × 87、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 88、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 √ 89、许多商品(如汽车、计算机),虽然品牌是某国的,其实是许多国家共同协作完成的, 这体现了贸易的全球化。 × 90、现阶段,经济全球化实质上由跨国公司主导的,促进了资金、技术、人力和商品等在全 球范围内的流动,推动了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 × 91、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另一方面又加剧世界经济 发展的不平衡和不稳定,给发展中国家构成极大威胁。 (√ 92、世界贸易组织最重要的原则是公平竞争和公平贸易原则。( × ) 93、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要求我们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起来,也就是把扩 大进口和扩大出口结合起来。 ( × 94、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基点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对外开放必须立足于自身发展的基础 上。(√ 95、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 96、世界贸易组织是世界上最大的多边贸易组织,是为成员国提供解决贸易摩擦和冲突的场 所。√ 97、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筹区域发展,就是要促进各地区同步发展。(× 98、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劳务、技术、人口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其主要表现是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和技术全球化。(× 99、实施“引进来”战略是我国对外开放新阶段的重大举措。(× 100、由于经济全球化以发展中国家带来极大的威胁,所以我们要把限制外来竞争,保护民 族工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