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阶段检测试题(无答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阶段检测试题(无答案)

‎【2019最新】精选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阶段检测试题(无答案)‎ 一、选择题(共40题,合计60分。请把最佳答案填写在的答卷的相应位置)‎ ‎1.孔雀开屏,不是为了让其他的鸟儿欣赏它美丽的羽毛;蝴蝶翩翩起舞,不是为了展示其舞姿供他人欣赏;蜜蜂筑造蜂房,也不是为了展现建筑艺术的精巧。只有人才会为了自己和他人的精神愉悦,去从事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这说明 A.文化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 B.文化是人的唯一素养 C.文化是一种社会力量 D.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 ‎2.近年来,我国建设了一批以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为依托的生态文化和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开展了“创建绿色家园,建富裕新村”等活动,人们的生态文明观念得到了进一步加强。这表明 ‎①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②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3.美国著名学者马克斯·‎ - 15 - / 15‎ 韦伯在其著作《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指出,中国没有产生资本主义,是因为中国缺乏新教伦理所包含的资本主义精神。该观点强调了 A.文化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B.文化对个人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C.文化决定社会发展的方向 D.文化都具有意识形态性质 ‎4.××市大型水上实景艺术表演《蒙山沂水》室外版,为海内外游客提供了精美绝伦的沂蒙印象,也为全市人民奉献了丰富的文化大餐。对展示临沂丰富的文化资源、促进临沂文旅结合、把临沂打造成旅游目的地城市,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这表明 A.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相互影响 B.文化的价值在于能否创造经济价值 C.优秀文化是一种物质力量,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D.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 ‎5.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政策的一个明显特点,就是在向发展中国家输出“新经济”、“高科技”时,将文化渗透于其中,竭力推销自己的价值观,企图削弱和取代别国的民族文化,以推行强权政治。这体现了 A.国际文化交流中充满霸权主义色彩 B.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C.不同民族的文化具有强弱优劣之分 D.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所决定 - 15 - / 15‎ ‎6.某市要求利用城市广场、社区文化活动资源广泛开展群众性创建活动和社会文明实践活动,营造人人讲文明、处处见文明的良好社会环境,不断提升市民的文明素质。该市这样做是因为 A.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B.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而持久的 C.文化决定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D.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7.泰坦尼克号(铁达尼号)沉没一百周年之际,3D版泰坦尼克号上映,得到了海内外众多影迷的热切期盼。虽然泰坦尼克号沉没已是100年前的事了,但电影中凄美的爱情故事至今仍然感动了全世界的影迷。说明 ‎ A.不同的地域,有地域文化的差异 B.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持久深远的 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D.文化是改造社会的强大的物质力量 ‎8.网络文化的发展,正在悄无声息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由此可见 A.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有形的、强制的 B.人总能得到思想的启示、精神的享受 C.人总要生活在一定的文化氛围中 D.文化影响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是潜移默化的 ‎9.按照国际标准,当一个国家和地区每百户居民汽车拥有量达到20辆以上时,就进入汽车社会。我国将可能从数量上进入汽车社会行列。“行人第一,脚踏车第二,汽车最后”,这一发达国家普遍遵循的道路原则,值得我们借鉴。汽车社会需要健康的汽车文化,这是因为 - 15 - / 15‎ ‎①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 ②文化决定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③健康的文化能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养 ④健康的文化是个人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0.中国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研究中心成立揭牌仪式在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举行。历史留给我们的千姿百态的古村落正迅速消亡,保护刻不容缓。从文化角度看,保护古村落是因为 ‎①它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②有利于维护和展现文化多样性 ③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④对文化传承与发展有重要意义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11.旨在传播中华传统文化、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的“文化中国·名家讲坛”系列活动,在美国华盛顿××区的马里兰大学开讲,受到当地中国学子与侨胞的欢迎。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性在于 ‎①有利于吸收各国文化成果 ②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 ‎③有利于促进世界文化的发展 ④有利于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趋同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12.在“入世十周年”的座谈会上,一位企业家讲了这样一个小尴尬:为了增进与客户的感情,感恩节这一天,他给世界各地的客户都发邮件表示感谢,没想到回复的特别少,一位希腊的客户干脆告诉他,他们根本不过感恩节。由此可见 - 15 - / 15‎ A.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B.应当认同和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 C.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 D.经济往来离不开对其他民族文化的了解 ‎13.每年春节假期,各地举行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文化活动,共贺春节。由此可见,传统文化 A.产生于过去,打上了历史的烙印 B.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 C.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D.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标志 ‎14.中华传统文化中所提倡的和谐、和睦、和为贵、和气生财、和衷共济、政通人和、和而不同、和平共处、家和万事兴,是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的基本特征。这启示我们 A.传统文化是优秀文化,应全部继承和发扬 B.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继续保持和发扬 C.传统文化对社会和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应继承和发扬 D.对于传统文化中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自觉地加以取缔 ‎15.文化的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决定文化发展方向的因素是 A.思想运动 B.科学技术的进步 C.文化传承 D.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 15 - / 15‎ ‎16.《非诚勿扰》是江苏卫视一档适应现代生活节奏的大型恋爱交友节目,其互动形式完全突破传统的交友方式,体现新时代男女的恋爱观、婚姻观、金钱观等价值取向。江苏卫视通过其强大的媒体优势及节目创新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也成为商家必争的优质电视广告宣传载体。这说明 ‎①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②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 ‎③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 ④电视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7.当前,革命历史题材创作成为一种文化时尚,不过,对“红色经典”的改编必须坚守一个基本的前提,那就是尊重原作的基本内涵、时代背景、主要情节,在此基础上,实现精神视野的拓展与艺术观念的更新。这要求创作者在改编“红色经典”时,必须处理好 A.借鉴与融合的关系 B.吸收与传播的关系 C.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D.改造与继承的关系 徐悲鸿擅长素描、油画、中国画,并把西方艺术手法融入中国画当中,创造了新颖而独特的风格。他的素描、油画则渗入了中国画的韵味,因此他的作品融古今中外技法于一炉,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典范。据此完成18~19题。‎ ‎18.上述材料表明,文化创新的过程是 ‎①改造传统文化,创造新文化的过程 ②“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的过程 ③不同民族文化之间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过程 ④开展文化合作,消灭文化差异的过程 - 15 - / 15‎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9.徐悲鸿文化创新的做法对我们的启示是 ‎①抛开传统文化,积极进行文化创新 ②坚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 ‎③坚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④推崇外来文化,根本否定传统文化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0.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育部、国家语委、中央文明办共同实施“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开展中华古代经典及现当代优秀诗文的诵读、书写、讲解,是对广大群众尤其是青少年进行思想和文化教育的重要途径。诵读传统文化中的经典,是“回溯源头、传承命脉”的需要,是继承传统的一种必要方式。从文化发展的角度看,强调要“诵读经典”,是因为 A.文化只有在继承的基础上才能发展 B.文化只能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C.只要继承了传统就必定能实现发展 D.只有发展才体现继承 ‎21.数字技术改变的不仅仅是传统出版业,它还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数字印刷、微博互动、5D电影、会跳舞的机器人……人们从这些数字产品中感受到了数字技术的魅力。这表明科技进步是 ‎①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②推动大众传媒发展的动力 ‎③文化创新的主要内容 ④促进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 15 - / 15‎ ‎22.这两个月,湖南卫视的《爸爸去哪儿》通过其强大的媒体优势及节目创新,不仅为东家带来高收视率和广告高收入,而且掀起一场全社会的亲子教育大讨论,很多家长都在反思并纠正自己的家庭教育方式、内容和行为。这说明 ‎①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②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③文化创新能够引导社会实践的发展 ④电视台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3.白族舞蹈家杨丽萍历时两年深入采风创作的舞蹈《云南映象》风靡全国,巡演将近两百场。对此,下列说法最贴切的是 A.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B.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C.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文化创新 D.采风是一种实践性的活动 ‎24.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留给世界的印象从来都不是抽象的,它往往建立在一些非常具体的事物上,比如我们输出的物质类、精神类产品,甚至包括我们每个中国人的言谈举止。下列观点与上述材料的含义相近的是 A.人们的思想道德文化修养与民族自尊密切相关 B.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深深影响着世界文化 C.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 D.一个民族的自尊和自信要依赖一定的物质条件作为基础 ‎25.第五届世界儒学大会暨年度孔子文化奖颁奖典礼在位于孔子故里的山东曲阜孔子研究院隆重举行。来自美国、澳大利亚、奥地利、日本、韩国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20余位儒学研究专家参加。开展这一活动有利于 - 15 - / 15‎ ‎①使中华文化成为世界的主流性文化 ②中华文化和世界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③消除世界文化的差异进而实现统一 ④整个世界文化的借鉴、交流与融合 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②④‎ ‎26.有人认为:“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文化发展始终与经济的发展亦步亦趋。”上述观点 A.没有看到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的独立性 ‎ B. 承认了文化对经济的决定作用 C.肯定了文化有其自身的独立性  D.否定了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27.第九届园博会在北京举行。锦绣谷以“化腐朽为神奇”的效果,成为北京园林特色的典型代表。锦绣谷的设计采用加拿大维多利亚市布查特花园“植物造景”的设计理念,景观设计取自 “燕京八景”,利用丰富的景观造型,艺术地再现了晴雪、叠翠、趵突、晓月、秋波、春荫、夕照、烟树的景观。这一设计遵循的原则是 A.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B.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C.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D.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28.法国艺术家贝纳尔创作的装置艺术作品,通过64张占卜牌随机抽取法文字母,不规则地布置电子元件的位置,以闪烁的字母重现“在世界里诞生,又孕育出世界”的字样。该作品的创作灵感来自于中国的典籍《易经》,立意于中国古老的龟甲,使其看起来既像闪烁的星空,又像刻满中国古老文字的龟甲。这件作品的构思体现了 - 15 - / 15‎ ‎①中华文化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②中西文化相互渗透与借鉴 ‎③文化是世界的,要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 ‎④要尊重文化差异,才能使不同文化同步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9.“每逢佳节倍思亲”。在中国,尤其在春节来临之际,离家在外的游子眼中往往只有一个目标—回到故乡,回到亲人身边。这说明 ‎①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 ②文化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③传统文化具有民族性 ④传统习俗具有相对稳定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班级: 姓名: 座位号: ‎ ‎30.《菜根谭》说“势利纷华,不近者为洁,近之而不染者尤洁。”从文化角度讲,君子能“近之而不染”是因为 A.文化影响是消极被动、无目的地接受的 B.文化修养是自觉形成的 ‎ C.文化对人的影响潜移默化的 D.文化是实践的产物 ‎31. 第六届非洲工艺品博览会在尼日利亚首都举办,代表中国首次参加的南京工艺品剪纸、云锦、秦淮彩灯等在现场大受欢迎,销售火爆。这说明 A.文化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B.世界各国都认同中华民族的文化 C.民族文化的个性要通过共性表现出来 D.不同文化间的交流能够促进文化创新 ‎32.全国首届微艺术季在武汉落下帷幕。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70余位来自全国各地的艺术家在“微艺术”这一概念下创作了200余幅作品。“微艺术”也是第一次以正式独立的形态被大家所关。下列对“微艺术”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具有发展性,不受时代的影响 ②具有创新性,是作者在实践基础上的创新 ‎③具有客观性,不受作者主观因素的制约 ‎ - 15 - / 15‎ ‎④具有继承性,需要汲取传统文化的精华 A. ‎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33.莫言是首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莫言曾说:“我的作品是中国文学,也是世界文学的一部分;我的文学表现了中国人民的生活,表现了几千年中国独特的文化和风情。”这表明 ‎ ‎①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②继承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根基 ‎③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渐趋同一 ④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4.中国有众多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拥有独特的历史文化街区。这些历史文化街区需要被开发,否则就容易被破坏,就容易覆盖上厚厚的历史尘埃。但这些历史文化街区需要有文化的开发、有继承的开发,没有文化的开发、没有继承的开发,就是糟蹋。这一观点体现了 A.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B.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 C.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D.“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必要性 ‎35.调查显示,得到公众广泛认同的大学校训,有清华大学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和复旦大学的“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等。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援引中华古籍中的经世格言。由此可见 A.中华古籍记载的传统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精华 - 15 - / 15‎ B.中国传统思想决定着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发展 C.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 D.优秀的传统文化容易得到本民族人民的认同 ‎36.“如果你想领先别人,就学汉语吧。”这是美国《时代周刊》的话语。近年来,世界各国对汉语学习的需求急剧增长,于是,承担汉语国际推广、传播中国文化使命的公益机构——孔子学院应运而生。这表明 ‎①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②中华文化已成为当今世界最有影响力的文化 ‎③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④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7.在世界文化中,最能使人们深刻感受到世界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的是 ‎①建筑艺术 ②民族节日 ③语言文字 ④文化遗产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38.台湾作家龙应台说:“人本是散落的珠子,随地乱滚,文化就是那根柔弱又强韧的细丝,将珠子串起来成为社会……”下列各项能印证这句话的是 A. 两岸三地在台湾北港朝天宫举行拜渴妈祖活动 B. 中国成功将“嫦娥三号”探测器发射升空 C. 第五届中国对外投资合作洽谈会在北京举行 D. 我国第四个南极科考站“泰山站”完成主体封顶 ‎39.湖南卫视推出了内地首档亲子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它在借鉴韩国原版节目的基础上融人中国传统文化中孝老敬亲的理念,播出后受到了观众的一致好评。这说明 ‎①电视节目的创作应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②优秀的文化产品能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 ③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④‎ - 15 - / 15‎ 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40.央视公益广告《有爱就有责任》很简短,却内涵深厚。作品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挖掘外词Family的内涵:Family=Father and mather I love you!将外词字母幻化成人物角色,演绎了一个孩子在家庭中成长的故事。这启示我们文化创新 ‎①要注重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借鉴融合 ②要立足于传统文化这一根基 ‎③要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时代精神 ④要反对文化渗透,捍卫文化主权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①③‎ 二、非选择题(两大题,共八问,合计40分)‎ ‎41.(18分)材料一:节能减排,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中不可回避的问题。为提高全民节能减排意识和能力,由中央17个部门联合举办“节能减排全民行动”系列活动;中央电视台为加强“节能减排全民行动”的宣传,推出了“节能减排我行动”等多个系列报道,努力营造一种全民参与节能减排的文化氛围。‎ 材料二:近年来,我国出版领域认真总结成功经验,进一步创新走出去的方式和途径,打造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优秀产品和知名品牌,增强在国际出版市场的竞争力,这也是落实中央提出的“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努力推出更多思想性、知识性、可读性有机统一的精品力作,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所取得的成果。‎ ‎(1)材料一体现了文化生活的哪些道理?(6分)‎ - 15 - / 15‎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出版领域进一步增强在国际出版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性。(6分)‎ ‎(3)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分析文化出版领域为什么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6分)‎ ‎42.(22分)材料一:春节是中国的传统佳节,随着历史上大批华人向海外的迁徙以及中华传统文明的辐射,春节在世界上越来越走红。春节的“走红”,与近年来中国经济的崛起和社会稳健发展息息相关。春节所蕴涵的祥和、和谐之美,反映了人类对美好未来的热切渴望。‎ 材料二:温家宝说:“一些政治家可以在谈判桌上争得面红耳赤,但他们并不一定了解彼此的历史,我决不做这样自以为是的政治家。只有了解和尊重一个国家的历史、人民的创造,才能奠定与这个国家友谊的基础。”‎ 材料三:大众传媒以其“无处不在处处在,无时不有时时有”的普及机制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对人类的社会环境、生活方式、思维模式、价值观念、文化结构、教育发展、精神世界等方面产生巨大影响。‎ 材料四:2013年1月5日,以“文化创新战略:创意与科技”为主题的2013第十届中国文化产业新年论坛在北京大学开幕。本届论坛探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融合文化创意与科技创新,实现“文化强国”和“美丽中国”的庄严使命。‎ ‎(1)结合材料一,分析中国春节能够成为世界性节日的原因。(6分)‎ - 15 - / 15‎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多样性的相关知识,说明合格的政治家应怎样促进中外文化交流。(4分)‎ ‎(3)结合材料三,说明大众传媒在文化交流传播中的特点和作用。(4分)‎ ‎(4)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的作用的有关知识,谈谈我国为什么高度重视文化创意与科技创新。(4分)‎ ‎(5)结合材料四,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知识,请为我国的文化创意与科技创新提两条条合理化建议。(4分)‎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案 - 15 - / 15‎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