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04 发布 |
- 37.5 KB |
- 1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政治卷·2018届安徽省涡阳县第一中学高三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解析版)
安徽省涡阳县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2分,共60分。) 1. 韩国歌曲《江南Style》走红全球,为演唱这首歌的PSY带来了丰厚的收入。收入主要来自下载、唱片、演唱会、广告。其中下载收入约200万人民币。歌迷们下载《江南Style》,必须缴纳一定的下载费用。这里下载的《江南Style》( ) A. 是商品,因为它满足了歌迷欣赏歌曲的要求 B. 不是商品,因为它尽管是劳动产品,但没有用于交换 C. 是商品,因为它既是劳动产品,又用于交换 D. 不是商品,因为他仅有使用价值而没有价值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题中江南style是劳动产品,而且用于交换,故是商品,故C入选。江南style是商品,故排除BD。满足歌迷的要求是商品的使用价值,具有使用价值的不一定是商品,故排除A。解答本题要注意把握商品的的概念,即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既要是劳动产品,又要用于交换,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考点:本题考查商品的概念 2. 2016年5月22日,张老板用银行按揭贷款的方式买了一套78万元的新房,首付现金34万元,在15年内付清银行贷款44万元和利息10万元,在这一购房过程中,利息10万元,首付34万元,房价78万元,分别体现的货币职能是( ) A. 贮藏手段、支付手段、流通手段。 B. 价值尺度、支付手段、流通手段。 C. 支付手段、流通手段、贮藏手段。 D. 支付手段、流通手段、价值尺度。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教材基础知识的理解能力。货币的职能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标价、值多少钱是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最终支付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是流通手段职能;随着赊账买卖出现的是支付手段;在国际上购买商品是世界货币。利息10万元,首付34万元,房价78万元,体现的货币职能是支付手段,流通手段和价值尺度,D适合题意。 考点:货币的职能 3. 2014年5月23日,1美元兑人民币6.168 1元;10月23日,1美元兑人民币6.119 3元。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美元对人民币汇率的这一变化对我国经济可能产生的影响有( ) ①出国留学费用会增加 ②出口企业竞争力下降 ③进口外国产品增多 ④抑制我国的对外投资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B 【解析】与2014年5月23日相比,10月23日,1美元兑人民币减少,这说明人民币升值。人民币升值有利于该国进口,不利于该国出口;利于该国对外投资,不利于该国吸引外资;能提高该国企业或居民的国际购买力,不利于该国扩大外需;利于该国偿还外债,不利于该国收回外债;能提高该国国际地位,但会加大该国的国际金融风险。人民币升值会减少出国留学费用,题肢①说法错误;人民币升值,同样数量的人民币能够兑换更多的美元,有利于我国对外投资,题肢④说法错误;题肢②③正确表达了人民币升值后的影响,故本题答案选B。 【考点定位】汇率变动的影响 【名师点睛】汇率变动的影响(以人民币升值为例):有利于该国进口,不利于该国出口;利于该国对外投资,不利于该国吸引外资;能提高该国企业或居民的国际购买力,不利于该国扩大外需;利于该国偿还外债,不利于该国收回外债;能提高该国国际地位,但会加大该国的国际金融风险。 4. 2015年某企业生产甲商品10万件,单价为22元;2016年该企业通过技术革新,劳动 生产效率提高了20%,并推动行业劳动生产效率提高10%。假设其他条件不变,2016年该企业生产的甲商品的价值量和价值总量分别是( ) A. 20元、264万元 B. 22元、240万元 C. 20元、240万元 D. 22元、264万元 【答案】C 【解析】根据题目,2015年该商品的单价为22元,2016 年生产该商品的行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10%,故单位商品价值量此时为22÷(1+10%)=20元,然后计算出2016年生产的产品的总件数为10×(1+20%)=12万件,故价值总量为20×12=240万元,故C选项入选。其他选项计算错误。 5. 价格变动通常会引起商品需 求量的变化,右图反映的是价格变动对A、B两种商品需求量的影响.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 A商品可能是生活必需品,B商品可能是高档耐用品 B. B商品价格上涨不会导致消费者对其需求量大幅下降 C. A商品需求弹性大,B商品需求弹性小 D. A商品的生产者会扩大生产,B商品生产者会减少生产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不同商品,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不同,高档耐用品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较大,生活必需品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较小,故A可能是生活必需品,B可能是高档耐用品,A正确;一般来讲,商品价格上涨,人们对其需求量会减少,但生活必需品的需求量不会因价格上涨而大幅减少,故B错误。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弹性小,高档耐用品的需求弹性大,CD错误。 考点:考查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 点评:看懂坐标图中价格的变化趋势,结合价格变动对生活和生产的影响的相关知识进行回答,该知识点是考试的重点内容之一,要熟练掌握。 6. 2015年上半年,受多种因素影响,我国进口西服价格降幅较大。如果用P1表示国产西服的价格,用Q1表示国产西服的需求量,用P2表示进口西服的价格,用Q2表示进口西服的需求量。如果其他因素不变,下列图表能够正确反映本次进口西服价格变动的影响的是( )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答案】B 【解析】价格需求反向变,进口西服价格P2降幅较大,进口西服的需求量Q2增加,③正确且符合题意;应排除④;我国进口西服和国产西服互为替代品,其他因素不变,国产西服的价格未变,进口西服的需求量增加会使国产西服需求减少,②正确且符合题意;应排除①;故本题答案选B。 【考点定位】价格变动的影响。 【名师点睛】做经济生活的曲线图题,首先要确定横轴和纵轴各代表什么,然后根据所学知识确定是正比还是反比曲线,如果是由自身价格引起的变化是一条曲线,如果是由其他因素导致的变化是两条曲线。箭头向外表示增加,箭头向内表示减少。具体解法是“审清题意、变成文字,采用排除法”。 7.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少居民纷纷利用“十一”长假外出旅游。这里的旅游消费属于( ) ①劳务消费 ②有形商品消费 ③发展资料消费 ④享受资料消费 ⑤租赁消费 A. ①③⑤ B. ②⑤ C. ①④ D. ③④⑤ 【答案】C 【解析】按消费的目的不同划分:生活消费可以分成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题目中中的旅游消费属于劳务消费与享受资料消费。故①④选项入选。②错误,属于无形商品。③错误,排除。⑤错误,属于钱货两清的消费。选C。 8. 扩大居民消费必须使居民“有更多钱花”、 “有钱花得舒心”、“有钱更敢花”,与之相对应的有效措施是:( ) ①促进就业 ②提高恩格尔系数 ③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④扩大社会养老保险覆盖面 A. ④-③-① B. ①-③-④ C. ①-④-③ D. ②-④-③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有更多钱花”反映了增加人民收入的问题,因此应促进就业,对应措施是①;“有钱更敢花”反映了消除人们消费的顾虑,应完善社会保障体系,④正确且符合题意;“有钱花得舒心”主要反映了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应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对应措施是③;①—④—③正确且符合题意;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C。 【点睛】 1、根本因素是:国家的经济展水平。 2、主要因素:居民收入。①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们的可支配收入越多,对各种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量就越大。②居民消费水平也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如果预期收入高,消费水平可能就高;反之,人们就会节制当前的消费。③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联系。人们的收入差距过大,总体消费水平会降低;反之,收入差距缩小,会使总体消费水平提高。 3、重要因素:物价物价变动影响人们的购买力。 4、主观因素:消费观念、消费心理。 9.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人瘦尚可肥,人俗不可医。”从苏东坡的这首诗中,我们得到的启示是( ) A. 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B. 避免盲从,讲究实惠 C. 精神消费可以取代物质消费 D. 坚持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相协调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苏东坡的这首诗的意思是生活不仅要有肉,还要有竹子,肉是满足自身的生存需要,属于物质消费,而竹子则更倾向于文人的一种精神消费,竹子象征着文人的气节,四个选项中,A,B不符合题意,C选项表述错误,说法过于绝对,因此选D 考点: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生首先得对诗的大意有一定理解,在此基础上进行判断,这对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作出要求,考生平时要多加训练。 10. 习近平总书记在东北调研时提出,“推进国有企业改革,要有利于国有资本保值增值,有利于提高国有经济竞争力,有利于放大国有资本功能。”国有企业改革坚持这“三个有利于”标准,有利于( ) ①促进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 ②保证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③更好地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④为各种所有制经济提供法律保护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国有企业改革坚持这“三个有利于”标准,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有利于促进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①③正确且符合题意;应是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②说法错误;④在材料中未体现,应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 【考点定位】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名师点睛】①社会主义经济即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经济中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包括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它们不是社会主义经济。非公有制经济属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组成部分,并非社会主义经济。 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 ③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就全国而言,并非每个地方、每个行业都占主体地位。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并非国有资产。 ④公有制与非公有制地市场经济中的地位是平等的,体现平等竞争,国家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开公平公正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依法监管各种所有制经济。但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不平等的,公有制是主体,非公有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11. 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向社会提供商品和服务的经济组织。下列属于企业的是( ) ①中国科技大学 ②中国农业银行 ③中国作家协会 ④中国邮政集团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题目中,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向社会提供商品和服务的经济组织。故根据其表述可以推断出中国农业银行与中国邮政集团属于企业。故②④选项入选。①③选项错误,排除。选C。 12. “各种正当职业的劳动者,都是创造社会财富所必需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这种认识反映的是( ) A. 职业平等观 B. 竞争就业观 C. 自主择业观 D. 多种方式就业观 【答案】A 【解析】略 13. 有人说:“投资理财,不要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也有人说:“投资理财,不要把鸡蛋放在太多的篮子里。”这两种观点都强调( ) A. 应分散投资,组合投资 B. 投资具有风险性 C. 投资都是为了获得收益 D. 应集中投资,争取收益最大化 【答案】B 【解析】“投资理财,不要把鸡蛋帮放在一个篮子里。”表明应分散投资,组合投资。“投资理财,不要把鸡蛋放在太多的篮子里。”表明应集中投资。正是因为投资具有风险才产生这两种观点,不论是分散投资还是集中投资都是为了降低投资的风险,答案为B。 14. 小微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科技创新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我国小微企业遭遇一系列已严重影响生存与发展的困难,具体可概括为“两高两难两门”:成本高、税负高;用工难、融资难;玻璃门、弹簧门。下列哪些企业融资方式有利于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 ) ①增加储蓄存款 ②获得银行贷款 ③发行企业债券 ④降低企业税负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增加储蓄存款与解决小微企业的融资困难没有直接关系,故排除题肢①;降低企业的税负能够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但是与融资困难的解决无关,故排除。加大对小微企业的贷款力度、发行企业债券均可以解决小微企业的融资问题,故本题答案选B。 考点:投资和融资 15. 农民王某把自己承包的土地按每亩1000元转租给了某农民专业合作社,自己在专业合作社上班,每月工资2500元。材料中王某的各种收入体现的分配方式分别是( ) A. 按资本要素分配 按劳分配 B. 按生产要素分配 按劳动要素分配 C. 按土地要素分配 按生产要素分配 D. 按生产要素分配 按劳分配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收人分配方式。每亩1000元转租给了某农民专业合作社中的1000元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每月工资2500元属于按劳分配,故本题答案选D。 【点睛】选择题解题方法之条件排除法:设问一般要求说明在什么条件下,才能得出题干中的结论,或者要得出题干中的结论,需要题肢中的哪些条件。考生要注意排除以必要条件代替充要条件、表述太绝对、不符合或夸大事实的题肢。 16. 随着浙江自8月1日起上调最低工资标准,进入2014年以来,全国上调最低工资标准的地区已有17个,提高最低工资标准( ) ①属于初次分配措施 ②属于再分配措施 ③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 ④是公平的物质前提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②选项错误,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属于初次分配而不是再分配。④选项错误,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题目中,随着浙江自8月1日起上调最低工资标准,进入2014年以来,全国上调最低工资标准的地区已有17个,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属于初次分配措施,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故①③选项入选。选C。 点睛:初次分配和再分配 (1)初次分配是在物质生产部门进行的分配,国民收入经过初次分配被分为三部分:国家财政收入、企业基金、员工劳动报酬;再分配是指在初次分配的基础上,政府通过财政、税收等措施,调节各收入主体之间收入分配的过程。 (2)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与公平,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 17. 北宋司马光对于财政税收曾提到:“善治财者,养其所自来,而收其所有余。故用之不竭,而上下交足也。不善治财者反此。”所谓“养其所自来”就是培养财税源。司马光的论述中蕴含的经济学道理有( ) ①税收要“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②制定合理的社会总财富分配政策才能利国利民 ③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 ④保持财政收支平衡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点睛: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 经济发展水平 分配政策 不同点 地位 基础性因素 重要因素 关系 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收入是根与叶、源与流的关系 对财政收入产生重要影响、直接影响 措施 只有加快经济发展,大力增加社会财富总量,才能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的持续增长 国家应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既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又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相同点 二者都是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 18.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根本上靠劳动、靠劳动者创造。这是因为( ) ①劳动是人类文明进步发展的源泉 ②劳动能生产出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③劳动者在生产力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④劳动者的劳动是体力和脑力的支出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依靠劳动与劳动者,表明了劳动与劳动者的重要作用,①②③表述正确且符合题意;④是对劳动的形式及内涵的解释,与题干不构成因果关系。 19. 当前,消费呈现出个性化、多样化的趋势。为适应这一变化,不少企业积极实施“私人定制”经营策略。这体现了( ) A. 生产决定消费 B. 生产刺激消费 C. 消费引导生产 D. 消费决定生产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具有重要的反作用,消费能够形成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消费呈现出个性化、多样化的趋势。为适应这一变化,不少企业积极实施“私人定制”经营策略。这体现了消费引导生产。答案为C 考点:本题考查消费反作用于生产 20. 大多市场风险是可以提高保险手段化解的。以食品安全责任险为例,企业投保后一旦出现问题,保险公司可以按约及时补偿受害人,同时保险公司“连餐馆用啥碗都管”,有利于督促企业安全管理。食品安全责任险 ①是社会保险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发挥了商业保险的经济补偿功能 ③是政府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方式 ④促进食品企业提高产品质量,诚信经营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投资理财的选择。商业保险是规避风险的一种投资理财方式,企业投保后一旦出现问题, 保险公司可以按约及时补偿受害人,发挥了商业保险的经济补偿功能;保险公司“连餐馆用啥洗碗都管”有利于督促食品企业提高产品质量,诚信经营。答案为C 21. 中国人民银行于2015年5月11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这会( ) ①减少存款利息 ②降低贷款成本 ③抑制物价上涨 ④刺激生活消费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是央行积极货币政策的内容,商业银行的存贷款利率一般也随之下调,通常用于经济增长放缓、内需不旺的时期。因为存贷款利率的下降,意味着居民的存款利息收益和生产者的贷款成本下降,这会刺激消费与投资的增长,从而扩大需求,拉动经济增长。③与题干措施无关,故排除。 22. 某企业年初自有资本400万元,银行贷款100万元,当年贷款的年利率为8%,企业的毛利润率(毛利润/总资产)为10%,则企业的年净利润为 A 29.2万元 B 32万元 C 39.2万元 D 42万元 【答案】D 【解析】根据公式,毛利润/总资产=毛利润率;可以得出毛利润/(400+100)=10%,故可以计算出毛利润=50万元。然后再计算出年净利润为50万元-100×8%=42万元 故选D。 23. 在谈到某些图书的价格时,有人认为:“每一份的品质都是由每一份的成本堆积起来的,没有真正物美价廉的东西。”这一观点蕴含的经济道理是 A. 图书的价格由其价值决定,它一定要等于其价值 B. 图书的价格由其价值决定,它一定要反映其价值 C. 图书的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它不会等于其价值 D. 图书的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但它不会偏离价值 【答案】B ..................... 24. 通货膨胀是指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物价总水平持续上涨的现象。当一国的通货膨胀率持续以两位数的水平变化时,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 A. 居民的生活质量提升 B. 百姓的储蓄意愿明显降低 C. 生产者投资欲望减弱 D. 工薪阶层处于有利的地位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材料中对通货膨胀的描述可以看出,通货膨胀率持续以两位数的水平变化时,物价全面而持续的上升,货币的购买力降低,货币贬值,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不利于生活质量提升,A、D是错误的;此时百姓的储蓄意愿明显降低,B 适合题意;通货膨胀意味着经济过热,生产者投资欲望增强,C是错误的;故本题答案选B。 考点:通货膨胀的影响 25. 纳税人是直接向税务机关缴纳税款的单位或个人,负税人是实际负担税款的单位或个人。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①李先生交纳1200元个人所得税-----李先生既是纳税人也是负税人 ②某连锁商店交纳8500元营业税-----该商店既是纳税人也是负税人 ③张女士购买一套680元(含消费税)的化妆品----张女士是负税人但不是纳税人 ④某公司购买一台66000元(含增值税)的机床-----该公司是纳税人但不是负税人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纳税人是直接向税务机关缴纳税款的单位或个人,负税人是实际负担税款的单位或个人,个人所得税是国家对个人所得征收的一种税,故①符合题意;营业税的纳税人是经营者,负税人是消费者,故②不符合题意;消费税的纳税人是经营者,负税人是消费者,故③符合题意;增值税的纳税人与负税人相同,故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B。 【考点定位】纳税人与负税人 【解题技巧】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解题的一般思路:审题干:①审设问,明确设问的指向性和规定性,搞清楚要选的内容,即题意,以及要选的知识点范围;②审主体,明确要选的主体是谁;③审材料,抓住关键的字、词、句,进一步明确题意、主体、范围。 对照题肢:通过回忆相关知识,逐个对照题肢,寻找题肢与题干一致的的选项。 排除:凡与题干所要求的知识点不相符的选项就排除,即第一次排除。如果通过第一排除后,只剩一个选项,这个选项则为应选选项。如果剩2个以上的选项,则要进入第二次排除,即择优。 择优:在第一次排除后,对剩下的选项进行“择优录取”,将其中最符合题目要求 (题意、范围、主体) 的选项选出来作为应选选项。 26. 2014年6月30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个人所得税法的修改。决定从今年9月1日起,个税起征点从现行的2000元提高到3500元。上调个税起征点有利于 A. 刺激居民消费,促进经济增长 B. 扩大就业,改善各阶层生活福利 C. 增加国家税收,完善分配制度 D. 调节个人收入,消除收入差距 【答案】A 【解析】上调个税起征点与就业无关,排除B;上调个税起征点会减少国家税收,C错误;上调个税起征点有利于调节个人收入、实现社会公平,但不能消除收入差距,D错误;答案为A。 27. 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先后调整印花税、出口退税、增值税等税种的税率。这表明税收具有________的特征。( ) A. 强制性 B. 无偿性 C. 固定性 D. 灵活性 【答案】C 【解析】题目中,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先后调整印花税、出口退税、增值税等税种的税率。这表明税收具有固定性的特征。故C选项入选。A、B选项没有体现。D选项错误,排除。 点睛:正确理解税收的三个基本特征及其关系 强制性 无偿性 固定性 区别 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强制征税,纳税人必须依法纳税 国家取得税收收入,既不需要返还给纳税人,也不需要对纳税人直接付出任何代价 国家在征税之前就以法律的形式,预先规定了征税对象和税率,不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不能随意改变 联系 税收的无偿性要求它具有强制性,税收的强制性是无偿性的保障;税收的无偿性和强制性又决定了税收的固定性 28. 经济平稳运行要求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保持基本平衡,在经济运行主要受需求不足制约时,政府可以采取( ) A. 扩张性财政政策,增加支出 B. 紧缩性财政政策,减少支出 C. 扩张性财政政策,增加税收 D. 紧缩性财政政策,减少税收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当经济增长滞缓,经济运行主要受需求不足制约时,政府可以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即通过增加财政支出,减少税收,拉动经济增长,故选项A正确;选项B和D为紧缩性财政政策,适合经济过热,故排除;选项C说法错误,应该是减少税收,故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 考点:财政的政策 29. 我国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 ( ) ①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②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 ③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④国有经济对国民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就全国而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二是,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发挥主导主用,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竞争力。①②③正确。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而非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④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体现。 30. 在劳动争议中,权益受侵犯的经常是青年农民工、女工、私营企业职工,争议的内容经常是劳动工资无保证、超时劳动无报酬、社会保险无人管、劳动安全无保障,解决争议时经常是劳动者缺乏维权的依据。劳动者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依据是( ) A. 履行劳动者义务 B. 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 C. 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 D. 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 【答案】B 【解析】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依据。故B选项入选。A选项错误,自觉履行劳动者的义务,是获得权利、维护权益的基础。C、D选项表述与题意无关。 31. 材料一 以下是北京某大学2014年即将毕业的学生就择业问题发表的看法。 同学甲:我要根据自身专业特长、兴趣爱好和能力找份自己满意的工作。 同学乙:我想考公务员,因为工作比较稳定、也更体面。 同学丙:只要留在北京,什么工作都可以。 材料二 当前我国“用工难”和“就业难”问题并存,“两难”问题困扰着政府、企业和劳动者。能否清除认知障碍,平衡利益矛盾,决定着政府、企业和劳动者能否和谐共“舞”。 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就“两难”问题的解决,谈谈政府、企业和劳动者应如何做。 【答案】①政府应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的就业政策,坚持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②企业应当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为职工提供良好的就业机会和就业环境;③劳动者应当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努力学习,提高自身技能和素质。 【解析】本题以我国的劳动与就业问题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对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本题要求考生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就“两难”问题的解决,谈谈政府、企业和劳动者应如何做。本题考生在作答的时候注意题目的要求,即分别从三个角度进行分析作答。首先,从政府方面着重考虑应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的就业政策等方面进行分析;其次,从企业的角度,着重从企业社会责任的担当方面考虑;最后,从劳动者个人的角度说明劳动者应当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努力学习,提高自身技能和素质。 32. 材料 阿里巴巴集团创立于 1999 年,是一间提供电子商务在线交易平台的公司,它改变了传统商务模式,为商家和消费者之间提供一站式服务通过打造新的生意方式创造了一个截然不同的现代商务世界;通过不断创新整合现代网络信息技术,为集团未来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通过绩效评估的公司管理系统,旗下公司“天猫”整合数千家品牌商、生产商,提供 100%品质保证的商品,7 天无理由退货的售后服务;在国际交易市场上设有全球批发交易平台,成为全球首家拥有超过 800 万网商的电子商务网站,被传媒界誉为“真正的世界级品牌”。 结合上述材料说明阿里集团是怎样被传媒界誉为“真正的世界品牌”的? 【答案】①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改进营销方式,变传统商务模式为现代化的电子商务模式,成功的经营策略为公司盈利创造了巨大的潜力。 ②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通过创新整合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形成竞 争优势,提高公司竞争力。 ③提高产品的质量与服务水平,品质的保证和完善、优质的服务为公司树立良好的信誉与形象,赢得品牌的市场信赖。 ④采用科学管理模式,完善公司员工激励机制,通过绩效评估的管理方式,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了人力资源的优势。 ⑤要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积极设立国际交易平台,开展全球电子商务活动,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提升品牌的国际影响力。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并未限定学生答题所用知识的具体范围,解答本题需要学生认真分析材料及设问的具体要求,从中找出答题的突破点。本题的实质是考查学生对影响企业经营的因素这一知识点理解与记忆。解答时抓住材料关键词“改变了传统商务模式”“创新整合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售后服务”“全球批发交易平台”,然后调动正确的经营战略、自主创新能力形成竞争优势、信誉与形象、“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等知识进行分析。 考点:企业经营与发展 33. 统计显示:中国富有群体持有的现金水平很高,大约占他们个人全部财富的71%,而全球平均水平是34.6%;中国不到0.5%的家庭拥有全国个人财富的60%以上。即使在这些富有的群体内部,也有大约70%的财富掌握在资产超过50万美元的家庭手中。地区收入差异更加明显,上海市的人均年收入是西部落后地区的10倍以上。 请运用“收入与分配”的知识为解决材料所反映的经济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答案】(1)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提供重要的制度保障。 (2)增加居民收入,着重保护劳动所得,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3)再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的问题。要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调节过高收入,清理规范隐性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努力缩小城乡、区域、行业收入分配差距。 (4)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社会公平的逐步实现只有在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率、增加社会财富的基础上才有可能。(若回答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兼顾效率与公平也可酌情给分) 【解析】本题以我国收入分配有较大的差距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对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本题要求考生运用“收入与分配”的知识为解决材料所反映的经济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解答本题着重从四个方面进行分析,首先从我国的当前的分配制度入手,即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其次,从初次分配与再分配两个角度分别进行说明;最后,从)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的角度说明社会公平的逐步实现只有在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率、增加社会财富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即可。 34. 为了保障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活动顺利开展,文化部、教育部等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如实施文化消费补贴制度,培育文化消费需求,扩大文化消费规模;继续扩大各类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政府采购,加大对文化人才培养的投入力度。 结合材料,运用财政作用的知识,分析国家财政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答案】(1)国家财政通过实施文化消费补贴等,为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提供了物质保障。(2)国家财政通过继续扩大各类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政府采购、加大对文化人才培养的投入力度,促进了资源的合理配置。(3)国家财政通过培育文化消费需求、扩大文化消费规模等,促进了国民经济平稳运行,推动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解析】本题以为了保障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活动顺利开展,文化部、教育部等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对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财政作用的知识,分析国家财政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本题考查的是财政的作用。故考生作答时只需要根据材料的表述,从中提取出关键性的信息表述,然后结合相关知识进行分析即可。本题着重考查了财政的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提供了物质保障、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及促进了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