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备考艺体生百日突围系列专题10哲学思想与唯物论、认识论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政治备考艺体生百日突围系列专题10哲学思想与唯物论、认识论含解析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1 专题 10 哲学思想与唯物论、认识论 一、基础理论 1.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 (思考富有哲理的事例,感悟) 哲学的本义是爱智慧、智慧之学。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抽象和概括,对具体科学的发展有巨大的指导作用。 2.哲学的基本问题 (1)思维与存在(意识与物质)的关系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它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思维和存 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 性的问题(划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标准)。 (2)唯物主义的 3 种形态及其基本观点? 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 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 B、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在总结自然科学成就的基础上,认为原子是世界的 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从而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它克服了朴素唯物主义物质 观直观猜测的缺陷,有了科学的根据,并用这种物质观批判宗教唯心主义,具有历史的进步意 义。 C、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地 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 利益。 (3)唯心主义的 2 种形态及其基本观点? A、主观唯心主义基本观点---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 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第一性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 B、客观唯心主义基本观点---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 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3.真正的哲学凝聚了时代精神的精华,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二、理论归纳 辩证唯物论: 1.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 (1)物质决定意识原理及其方法论: 【原理】:物质决定意识 【方法论】: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原理及其方法论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2 【原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 的发展。 【方法论】:要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 2.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 (1)规律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及其方法论: 【原理】: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是普遍的;规 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方法论】: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而不能违背规律。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 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2)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相统一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 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 【方法论】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的时候,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 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1.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 (1)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原理及其方法论: 【原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方法论】:要求坚持实践第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认识反作用于实践的原理及其方法论 【原理】: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理论对实践活动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 错误的认识对实践活动有阻碍作用。 【方法论】:要求我们要树立正确的认识,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 2.真理的条件性与客观性原理及其方法论 【原理】: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的适用条件和范围;任何真理 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方法论】:在探索真理的过程中,错误在所难免,要正确对待错误。 3.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原理及其方法论 【原理】: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认识具有上升性:从 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 【方法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三、易错易混知识点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3 1.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思考和追问。(提醒: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哲学智慧 的产生离不开人们的思考) 2.哲学可以使人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提醒:真正的哲学可以使人们正确地看待 自然、社会和人生。或:正确的哲学或科学的哲学才能使人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 3.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自然界的根本看法。(提醒:片面。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自然界、 人类社会、人的思维)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 4.世界观揭示了事物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提醒:哲学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5.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科学。(提醒:哲学可能是科学的,也可能是非科学的。) 6.世界观和方法论相互决定、相互体现。(提醒:不是相互决定,只能是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不能是方法论决定世界观。也不是相互体现,而是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7.科学的世界观决定了科学的方法论,二者构成了哲学。(提醒:哲学不一定是由科学的世界 观和科学的方法论构成的。错误的世界观经过系统化和理论化也构成哲学,只不过这种哲学是 错误的哲学) 8.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提醒:不一定是科学的关系) 9.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总和。(提醒:哲学不是具体科学的简单相加。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 和总结。) 10.哲学与具体科学是整体与部分、多数与少数的关系。(提醒:哲学与具体科学是共性与个性、 普遍性与特殊性、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 11.哲学的基本问题就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提醒:二者不能等同。哲学的基本问题 是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而不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物质和意识的辩 证关系包括以下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物质决定意识,二是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1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其在现实生活中表现为客观与主观的关系。(提 醒:思维和存在的关系现实生活中表现应为主观与客观的关系。) 13.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依据。(提醒:哲学基本问题还为划分可知论 和不可知论提供依据。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依据。) 14.哲学的基本派别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提醒:哲学的基本派别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15.追求物质利益就是唯物主义,崇尚精神生活就是唯心主义。(提醒:应弄清唯物主义和唯心 主义各自的根本观点,不可把哲学中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庸俗化。) 16.任何哲学都是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提醒:任何哲学都是时代精神的升华和总结, 只有真正的哲学才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17.任何哲学都可以成为这一时代社会变革的先导。(提醒:只有真正的哲学才能成为社会变革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4 的先导) 18.哲学直接作用于社会制度,引起社会形态的变化。(提醒:哲学通过人民的社会实践间接作 用于社会制度,引起社会形态的变化。) 19.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直接吸收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而形成的。(提醒:马哲 对上述两者不是简单的直接吸收,而是批判继承和发展。) 20.物质决定意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首要的和基本的问题。(提醒:实践的观点才是。) 21.承认物质决定意识就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提醒:承认物质决定意识是唯物主义,但不 一定是辩证唯物主义。) 22.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和根本出发点是群众路线。(提醒: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和根本出发点是实 事求是。毛泽东思想的基本观点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23.物质是标志客观存在的范畴。(提醒: “客观存在”应为“客观实在”。) 24.不能正确理解客观实在和客观存在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提醒:(1)区别:客观实在是对世 界万事万物和现象共同特性的抽象和概括,相对于意识来说,它是第一性的东西,不包括精神、 意识现象。客观存在是相对于主观而言的,它既可以指具体的物质形态,也可以指具体的思想。 客观存在的东西除了物质现象之外,还有精神、意识现象。(2)联系:客观实在是一种客观存在。 客观存在不仅包括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物质现象,还包括不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精神、意识现象。) 25.作为客观实在的物质是独立存在着的。(提醒:作为客观实在的物质存在于物质的具体形态 中,并通过具体形态表现出来。) 26.哲学上讲的物质与自然科学中的物质是一回事。(提醒:自然科学中的物质除了具有共同的 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以外,还有自己的个别特性。哲学上讲的物质是以自然科学中的物质 为基础;而自然科学中的物质的特征,又不断验证着哲学物质概念的正确性。它们之间是共性 和个性、一般和特殊的关系。) 27.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使事物处于显著的变化之中。(提醒: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 性,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不一定是显著的变化。) 28.混淆物质的“唯一特性”与物质的“根本属性”。 (提醒: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而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运动。) 29.运动是有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相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绝对的。(提醒:运动是 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30.不能正确理解相对主义和诡辩论。(提醒:相对主义,是一种形而上学、唯心主义的哲学学 说。它的主要特征是片面地夸大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抹煞其确定的规定性,取消事物之 间的界限,从而根本否定事物的客观存在。在认识论方面,相对主义夸大人们的认识的相对性, 把相对和绝对完全割裂开来,否认相对中有绝对,否认客观的是非标准。相对主义是诡辩论的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5 认识基础,成为进行诡辩最应手的工具。) 31.夸大相对静止,否认绝对运动是相对主义和诡辩论思想。(提醒:夸大相对静止,否认绝对 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 32.自然界及其规律是客观的,社会发展规律和人的思维规律是主观的。(提醒:任何规律都是 客观的。) 33.规律有好坏之分,是永恒不变的、无条件的。(提醒:规律是客观的、物质的,没有好坏之 分,当客观物质发生变化时,规律也会发生变化;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有条件的,要在运 动中把握规律。) 34.人们可以发现,认识和利用规律,也可以制定,废除,创造,消灭和改变规律。(提醒:规 律本身是客观的,规律不可以制定,废除,创造,消灭和改变) 35.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总是统一的。(提醒:应该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 性统一起来,但二者并不总是统一的。) 36.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和改造规律。(提醒:人可以认识规律,但不能改造规律) 37.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和基础。(提醒:颠倒了二者的关系。) 38.离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就不能按客观规律办事,是否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办事情取得成功的决 定性因素。(提醒:离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就不能认识和利用规律,就不能按规律办事;是 否尊重客观规律才是取得成功的决定因素或关键) 39.意识是大脑的机能。(提醒: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40.有了人脑就一定有意识。(提醒:有了人脑就不等于有了意识,因为,意识的内容并不来源 于人脑,而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人只有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客观存在通过实践作 用于人脑,人脑才会形成意识,意识根源于客观存在而不是人脑,所以,有了人脑不一定就有 意识。) 41.意识的本质是客观实在在大脑中的反应 。(提醒:“客观实在”应为“客观存在”,“大 脑”应为“人脑”,“反应”应为“反映”) 42.正确的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错误的意识、神话、传说是人创造出来的。(提醒: 无论是正确意识还是错误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43.意识的内容是主观的,形式是客观的。(提醒: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44.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提醒:不同的意识有不同的反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 45.意识的能动作用表现在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意识对物质起反作用。(提醒:“意识是物质的 反映”应为“意识能反映物质”。“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强调物质决定意识。) 46.物质与意识不可分离,相互依赖。(提醒:不能理解为相互依赖,意识依赖于物质,但物质 是独立于意识之外而存在的。)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6 47.精神的力量可以派生出物质的力量。(提醒: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派生物。) 48.意识形式的差异性决定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的多样性。(提醒:认为意识决定存在,是唯心 主义观点。) 49.意识具有科学预见性。(提醒:正确意识具有科学预见性。) 50.正确的意识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提醒:客观实际是出发点) 51.物质和意识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提醒: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因此, 物质和意识相互影响是正确的。但物质的决定作用是第一位的,因此相互制约不正确。类似的 错误提法还有“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相互制约”、“实践和认识相互制约”、“社会存在和 社会意识相互制约”。) 52.意识离不开物质,物质也离不开意识,两者相互依存。(提醒:物质可以脱离意识而存在, 并非相互依存) 53.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使客观符合主观。(提醒:应为“使主观符合客 观”) 54.只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想问题,办事情就能取得成功。(提醒:要在尊重客观规律、正 视客观条件的基础上、正确而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想问题、办事情才可能取得成功。) 55.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提醒: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56.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提醒:生产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57.实践是有意识的、有目的的活动,盲目的实践是不存在的。(提醒:任何实践都是有意识的、 有目的的活动,没有意识参与的实践是不存在的,但这并不意味着盲目的实践不存在。) 58.实践既是一种客观活动,又是一种主观活动。(提醒:实践是主观性和客观性相统一的活动。 不能把实践的主观性和客观性割裂开来。) 59.实践是社会性的活动,单个人的实践活动是不存在的。(提醒:实践具有社会性,孤立的活 动是不存在的。实践的社会性排斥的只是孤立的活动,并不排斥单个人的活动;同时,个人的 活动也不排斥实践的社会性。) 60.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之一。(提醒: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认识的途径有实践和间接经验。) 61.错误认识不是来源于实践,正确认识才来源于实践。(提醒:不论认识正确与否,都来源于 实践。) 62.实践是认识的重要来源,认识发展的唯一动力和唯一途径,要获得认识就要亲自参加实践。 (提醒: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获得认识的途径包括实践和间接经验。) 63.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提 醒:实践才是唯一标准。)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7 64.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直接现实性改造活动。(提醒:实践是主体对客体的直接现实性改造活 动。) 65.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提醒:真理才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 66.主观认识是对客观现实的正确反映。(提醒:正确的认识才是对客观现实的正确反映。) 67.对同一确定的对象,正确的认识可能不止一个。(提醒:对同一确定的对象,只能有一种正 确的认识。) 68.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所以真理是客观的。(提醒:真理的客观性是指真理反映的内 容是客观的,但真理的形式是主观的) 69.任何真理都是客观与主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提醒:任何真理都是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 历史的统一。) 70.真理是客观的,所以是无条件的。(提醒:真理都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 件和范围,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真理的客观性强调的是,在真理 所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内,它是正确的。) 71.原有的真理性认识常常在新的实践活动中被推翻。(提醒:那些经过实践反复检验的、已经 确定的真理并没有被推翻,而是不断向前发展。) 72.真理是永恒不变的,世界上存在终极真理。(提醒:世界上没有永恒的真理,也不存在终极 真理,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73.认识的根本任务就是指导实践。(提醒:实践是认识的根本目的,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 识才是认识的根本任务。) 74.认识的发展具有与认识主体无关的客观规律性。(提醒:认识的发展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 认识的水平与程度与认识主体的认识能力有密切关系。) 75.把理性认识回到实践中去,指导实践,意味着认识过程的结束。(提醒:一次完整的认识过 程结束了,并不等于人类的认识到此结束了,人类认识还要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深化、发展。) 76.认识的反复性表明,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提醒:认识的无限性表明,追求真 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注意反复性和无限性的区别。) 77.只有正确的认识才能对事物的发展起作用。(提醒:正确的认识起积极作用,错误的认识起 消极作用。) 四、高考真题再现 1.(2016 年高考江苏卷)爱因斯坦说:“哲学的推广必须以科学成果为基础。可是哲学一经建立 并广泛被人们接受之后它们又常常促使科学的进一步发展,指示科学从许多可能的道路中选择 一条路。”这句话说明 ①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②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8 ③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方法论指导 ④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解析】本题材料体现的是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正确的说法是①③;②的说法是错误的, 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认为哲学是凌驾于具体科学之上的“科学之科学”是错误的;④的说 法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选 B。 2.(2016 上海单科卷 22)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也是关于方法论的学说。世界观和方法论 的关系是: A.世界观践行方法论 B.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C.世界观反映方法论 D.方法论指导世界观 【答案】B 【解析】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反映世界,有什么用的世界观就会有什么样的方法论,故 B 是对两者关系的正确理解;ACD 说法错误。故选 B。 3.(2016 年全国高考全国 2 卷 22)在长征途中,毛泽东非常重视情报工作,及时掌握敌方的部 署与动向,根据敌我双方力量的变化,寻找敌方薄弱环节,灵活调动军队,四渡赤水,终于摆 脱了敌兵的围追堵截。毛泽东用兵如神的奥秘在于 ①重视调查研究,依据不断变化的情况决定军事部署 ②把对战争规律的真理性认识作为军事行动的出发点 ③善于在瞬息万变的战场形势中掌握和利用战争规律 ④认识到红军将士的主观能动性在战争中起决定性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 ③④ 【答案】B 4.(2016 年全国高考全国 2 卷 23)《韩非子·说林上》记载:一年春天,管仲跟随齐桓公去打 仗,冬天返回时迷失了路。管仲说:“老马之智可用也。”于是,他们让老马在前面走,军队在 后面跟着,果然顺利地找到了返回的路。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①老马的识图功能的客观实在性取决于人的发现 ②正确认识老马识途的功能是解决迷路问 题的关键 ③用老马找到返回的路体现了人的意识活动的能动性④老马之“智”与人之“智”归根到底都 源于实践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9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C 【解析】管仲之所以能够利用老马识途,找到返回的道路,是对老马的功能具有正确的认识, 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结果,故②③符合题意;老马识途的功能是客观存在的,不取决于人的发现, 故①说法错误;马不能进行实践活动,老马识途是动物本能体现,故④说法错误。故选 C。 5.(2016 年全国高考全国 3 卷 23)中国旧体诗多以中原及周边地区的生活为题材。进入近代, 随着人员交往、文化交流的增多,中国旧体诗出现了反映西方社会的内容,如“地冷宜亲火, 楼高可摘星”反映伦敦的阴冷气候和城市风貌:“开函喜动色,分明是君容”反映照片给远方亲 人带来的喜悦。从中国旧体诗内容的变化可以看出 ①意识内容的变化本质是人的反映方式的变化 ②没有被反映着就不可能有任何意识的内容 ③有什么样的意识内容就有什么样的反映对象 ④意识内容的变化根源于社会生活实践的变 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6.(2016 年全国高考全国 1 卷 20)习近平强调,要从推动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推进国家治 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增强国家软实力的战略高度,把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作为一项重 大而紧迫的任务切实抓好。重视智库建设的认识论依据是 ①脑力劳动者的认识活动越来越具有直接现实性 ②任何具体的认识主体总是具有自身的局限 性 ③不同认识主体相互取长补短有利于发现真理 ④得到不同认识主体认同的知识才具有真理 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解析】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①说法是错误的;新型智库建设说明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和 方法不同,每个人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不同,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 同的认识,人的认识具有反复性,要与时俱进,检验和发展真理,②③适合题意;真理是标志 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④是错误的;故本题 答案选 C。 7.(2016 年全国高考全国 2 卷 20)1708 年,清政府组织传教士绘制中国地图,历经 10 年成功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10 绘制的《皇舆全览图》已达到很高的科学水平,却一直被作为密件珍藏于内府。反之,参加测 绘的传教士把资料带回西方后整理发表,使西方在相当长一个时期内对中国地理的了解超过中 国人。可见,《皇舆全览图》价值的实现 ①以对其价值的真理性认识为前提 ②取决于其科学内容适用范围的扩大 ③受到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的制约 ④以其科学内涵的不断发展为条件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 ③④. 【答案】B 8.(2016 年全国高考江苏卷 28)信息科学在高速发展,但信息安全举步维艰,量子通信是迄 今唯一被严格证明为无条件安全的通信方式。十多年来潘建伟团队一直在为此努力并取得重大 突破,已经为 60 周年国庆阅兵等国家重要政治活动提供了信息安全保障。材料说明 ①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 ②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③实践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 ④真理的内容和形式具有客观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解析】通读材料,获取关键信息为“量子通信被证明为无条件安全的通信方式”“潘建伟团队 一直在努力并取得突破”“为国庆阅兵提供信息安全保障”,研究这些信息,比对选项,发现只 和实践有关,没有体现和真理有关的知识点,故排除②④,确定正确答案为 B。 9.(2016 年全国高考浙江卷 29)2015 年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幅达到近几十年来的新高, 这再次引起人们对全球变暖问题的担忧。有研究指出,二氧化碳浓度的暴增,部分可能是厄尔 尼诺现象造成的,但主要是人类活动中二氧化碳的持续排放导致的。这表明 ①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 ②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 ③人类在自然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④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通联系的有机整体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D 【解析】通读材料和选项后,发现③的说法错误,因为虽然规律是客观的,但人们在客观规模 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排除 BC,则②为必选。材料指出二氧化碳 的暴增,可能是厄尔尼诺现象造成的,主要是人类活动的二氧化碳持续排放导致,这体现了世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11 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整体,④符合材料。而材料并没有体现①,故正确答案是 D。 10.(2016 年全国高考北京卷 27)针对学生群体中的“拖延症”现象,某校学生“创客”社团 设计了一款手机应用软件,该软件具有如下功能: 同学们从哲学角度对这一设计进行讨论,下列分析合理的有 ①“目标”强调意识的目的性,能使我心无旁骛,抓紧时间 ②“任务拆分”把整体分解成部分,避免因为任务庞大而畏难不前 ③ “量化评估”创造了新的规律,督促我有条不紊地完成任务 ④“同伴激励”强调外部矛盾的作用更为重要,大家会因此不甘落后 A.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11.(2016 年全国高考江苏卷 26)俗话说:“人闲百病生。”医学研究表明,适度的紧张有益 于健康激素的分泌,这种激素能增强身体的免疫力,抵御外界的不良刺激和疾病的侵袭。这说 明 A.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变化之中 B.没有人脑就不可能有人类意识的产生 C.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控制作用 D.物质是能够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答案】C 【解析】“紧张”是一种心理反映,属于意识范畴,“适度的紧张有益于健康激素的分泌,能 增强身体的免疫力”这说明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控制作用,故 C 项说法正确;ABD 的说法虽然没有错误,但和材料主旨不符合,故本题答案选择 C。 12.(2016 年高考上海卷 24)曾几何时,崇山峻岭原始森林变成了延绵不绝的“光头山”。四 川人民经过十几年的苦心经营,再现了满目苍翠的浩瀚林海,简称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生态屏 障的建成折射出当地人民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12 A.秉承绿色生态理念,发挥人定胜天的气概 B.把握事物发展规律,预见生态变化的趋势 C.保护生态环境的活动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 D.在尊重客观规律基础上努力改造生态环境 【答案】D 【解析】四川人民经过苦心经营,建成了长江上游的生态屏障,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也 是人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规律利用规律的结果, D 项符合题意;“人定胜天”的理念是唯心 主义的观点,故 A 理解错误;材料没有体现预见发展变化的趋势,故 B 和题意不符;材料强调 人们的实践活动获得了成功,不是强调人们的实践活动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C 项不选。故选 D。 五、一试身手 1.数学家怀特海在《科学与近代世界》一书的序言中说:“时代思潮是由社会的有教养阶层中实 际占统治地位的宇宙观所产生的。人类活动中如科学、美学、伦理学都可能产生宇宙观,而又 受宇宙观的影响。……哲学的功用是缓慢的,思想往往要潜伏好几个世纪,然后人类几乎是突 然间发现它们已经在习惯中体现出来了。”这一段话体现了 ①各门具体科学要以哲学为基础,随着哲学的发展而发展 ②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说,对研究各门具体科学有指导作用 ③哲学和各门具体科学的关系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④哲学以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并随着具体科学的发展而发展 A.②③ B.②④ C.①② D.①③ 【答案】B 2.2016 年 9 月 15 日,台风“莫兰蒂”在福建厦门登陆。对于这次台风,我省气象学家对台风 的登陆地点、经过路线等做山了准确预测,把灾害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从哲学的基本问题看, 这主要体现了 A.思维与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 B.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 C.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D.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问题 【答案】D 【解析】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具体内容为思维与存在谁为第一性的问题、 思维与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材料描述人们可以准确预测台风的登陆时间与地点,这说明 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D 符合题意;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而不是“辩 证关系问题”,A 不符合题意;材料未体现思维和存在谁为第一性的问题,也没有体现哲学与世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13 界观、方法论的关系,故排除 BC;故选 D。 3.2016 年 9 月,中国现在要不要建大型对撞机的问题在国内引起广泛争议,丘成桐、杨振宁等 大师级科学家相继”发声”论战,成为舆论热点。正反双方的论战 ①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没有客观的评价标准 ②既要解放思想,又要实事求是 ③有利于人们克服认识的片而性,促进认识的发展 ④表明真理和谬误有不可跨越的鸿沟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4.2016 年 8 月我国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但重大事故多发,不容乐观。安全生产“红线” 意识不牢固,往往造成安全事故多发。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安全意识不牢固成为安全事 故多发的重要原因。这表明 ①意识影响实践发展的过程和结果 ②意识决定了实践发展的方向和进程 ③意识是解决实践中的各种矛盾的必要条件 ④意识促进了实践结果向好的方向转化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A 【解析】题肢②中将意识对实践的能动作用夸大为决定作用的说法是错误的,故排除;题肢④ 说法错误,因为正确意识促进了实践结果向好的方向转化,题意是错误意识的阻碍作用,故排 除;题肢①③说法准确而且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 A。 5.2016 年 2 月 l1 日,美国科学家宣布第一次直接探测到引力波的存在。至此,爱因斯坦广义 相对论中的所有预言被一一验证。几百年来,天文学的发现主要用电磁光谱的测量,这次人类 利用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探测到引力波,首次聆听“宇宙’,开启了探索宇宙的一个新窗口。 这告诉我们 ①建立在科学理论基础上的理性推测是可靠的 ②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是人类揭示宇宙之谜的重要条件 ③认识工具的发展推动了认识的深化发展 ④实践随着认识的发展而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B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14 6.下图是 2016 年里约奥运会会徽,它由三个连在一起的抽象人形手腿相连,组成了里约著名 的面包山形象。会徽体现了里约的特色和这座城市多样的文化,展示了热情友好的里约人和这 座美丽的上帝之城。里约奥运会会徽. ①渗透着作者的主观意识 ②是意识的派生物 ③以客观存在的事物为原型 ④源于作者的丰富想象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A 【解析】意识具有能动性。材料中的“会徽体现了里约的特色和这座城市多样的文化,展示了 热情友好的里约人和这座美丽的上帝之城”,体现了该设计渗透着作者的主观意识,但是依然是 对客观存在的反映,以客观存在的事物为原型,选 A;②不选, 因为该会徽是人们设计的产物, 不是意识的派生物;④不选, 该设计源于客观存在。 7.2016 年 11 月 18 日,国窖 1573 窖泥和沪州老窖酒曲窖泥和酒曲中的微生物菌群搭载神州十 一号,接受了 33 天的太空考验顺利返回,相关太空实验成果将为酿酒微生物的空间科学研究翻 开新篇章。这表明 ①科学实验以获得真理性认识为目的 ②实践水平的提高推动认识的发展 ③科学实验是有目的地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 ④实践是事物发展的源泉与动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解析】科学实验也是实践,实践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并不是以获得真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15 理性认识为目的,①错误;材料表明航天技术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推动相关方面的科学研究,推 动认识的发展,②正确;科学实验的成果是为了更好地推动实践的发展,其实验本身也是有目 的地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③正确;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与动力,④错误,故本题答案选择 C。 8.2016 年 2 月 11 日,美国科学家宣布,他们通过引力波探测器(使用的是激光和反射器)在 人类历史上首次直接探测到了引力波,第一次“听”到宇宙的“声音”,从而验证了爱因斯坦的 广义相对论。材料佐证了 ①认识与实践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 ②经过实践检验的认识才能成为真理 ③认识总是来源于实践并能指导实践 ④认识工具的进步推动人类认识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B 9.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 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这是实施“单独二孩”政策之后的 又一次人口政策调整。这一调整体现了 ①事物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②真理与谬误往往相伴而行 ③没有实践的检验就不会有正确认识的产生 ④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D 10.坚持唯物主义是做任何事情取得成功的前提。虽然人们都懂得达一道理,但在实际工作中 却总有人犯唯心主义的错误,如“一点论”、从愿望出发等。下列能说明一些人犯唯心主义错误 原因的是 ①行动中犯形而上学错误,滑入唯心主义 ②主观主义思想严重,实际就是唯心主义 ③唯心主义的影响导致一些人世界观错误 ④一些人没有把世界观和方法论统一起来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16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解析】 “唯心主义的影响导致一些人世界观错误”是结果不是原因,故排除题肢③;题肢④ 说法错误,因为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故排除。题肢①②是犯下唯心主义错 误的原因,故答案选 A。 11.2016 年 2 月 11 日,LIGO 宣布人类首次探测到引力波,证实了爱因斯坦 100 年前所作的预 测,但引力波带来的认知革命绝不止于此。每次人类获得新的观测工具时,都会发现意想不到 的东西,引力波探测器必然会推动物理学进一步发展。材料进一步佐证 ①实践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这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因素 ②探索世界规律的科学实验活动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③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④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的事物,而没有不能认识的事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D 【解析】题肢①说法错误,因为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发展的根本因素是实践,不是认识工具, 故排除题肢②说法错误,因为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故排除;题肢③④说法正 确且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 D。 12.福建地处东南沿海,濒临太平洋,台风影响频繁。2016 年 9 月第十四号台风“莫兰蒂”所 带来的狂风暴雨给福建带来严重影响。近年来,随着对台风研究取得的长足进步,使福建台风 防范工作站上新台阶,也为福建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重大贡献。这表明 A.人类可以改造规律趋利避害 B. 尊重和顺从自然是防灾减灾的根本出路 C.发挥主观能动性就可以防灾减灾 D. 气候变化虽然复杂但有其内在规律 【答案】D 【解析】近年来,随着对台风研究取得的长足进步,使福建台风防范工作站上新台阶,也为福 建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重大贡献,这表明气候变化虽然复杂但有其内在规律,人们可以认识和 利用规律,D 正确且符合题意;规律是客观的,不能改造,A 说法错误;B 说法错误,错在“根 本出路”;C 夸大了主观能动性的作用,说法太绝对;故本题答案选 D。 13.近几年,地震活跃频繁。对此,有关专家指出:“地球其实一直处于‘震动’状态,‘震动’ 是地球的常态。”从现有研究水平来看,根据已有的历史地震资料进行中长期的地震预报是完全 可能是的。该材料蕴含的哲理是 ①运动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②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③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④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17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14.“十二五”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瞻远瞩,郑 重提出了经济新常态的科学判断,清晰勾勒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有力促进了我国经济社 会发展,“十二五”规划蓝图变成了生动的发展现实。从中可以看出 ①意识对人们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②意识的东西能够转化为物质的东西 ③意识的东西能够派生出物质的东西 ④尊重规律的客观性是改造规律的基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A 【解析】“十二五”规划蓝图变成了生动的发展现实,这体现了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意识的东 西能够转化为物质的东西,故①②符合题意。物质决定意识,物质并不是意识的派生物,故题 肢③错误。规律是客观的,不能改造,故题肢④错误。故本题答案选 A。 15.一直以来,人体干细胞被认为是单向地从不成熟细胞发展为专门的成熟细胞,生长过程不 可逆转。然而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成熟的、专门的细胞可以重新编程,成为未成熟的细胞, 进而发育成人体的所有组织,这有望为人类提供诊断和治疗疾病的新方法。上述材料表明 ①人们对细胞生长规律的认识是不断深化、发展的 ②人们可以认识和改变细胞生长规律,使之造福人类 ③只有认识规律,才能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利用规律 ④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医学研究事业成功的前提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解析】人体干细胞都被认为是单向地从不成熟细胞发展为专门的成熟细胞,生长过程不可逆 转。可是最新研究发现可以,故体现了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①适合题意;人们可 以认识和利用规律,但人们可以改变细胞生长规律,使之造福人类的观点是错误的,②错误; 在遵循事物规律的基础上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医学研究事业成功的前提,③适合题意,④是 错误的;故本题正确答案为 B。 16.德国科学家曾在 1929 年预言外尔费米子的存在,但科学家们始终无法在实验中观测到这种 粒子。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团队经过多年努力,利用光源同步辐射光束照射 TaAs 晶体,使得外尔 费米子第一次展现在科学家面前,外尔费米子的发现有望解决当前电子器件小型化和多功能化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18 所面临的能耗问题。外尔费米子的发现佐证 ①科学发现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证实人们预言的真实性 ②人类的认识水平是制约科学技术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③先进科研设备延伸了人类认识器官,能推动科学发展 ④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D 17. 2016 年 5 月 26 日,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证实,发现首例“无敌细菌”病例。“无敌 细菌”对现阶段全部抗生素都具有耐药性,滥用抗生素是导致“无敌细菌”出现的主要原因。 这一发现表明 ①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③人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 ④改造世界比认识世界重要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A 【解析】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发现滥用抗生素是导致“无敌细菌”出现的主要原因,这一 发现表明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之物,只有尚未认识之物,①②正确且 符合题意;个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而整个人类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所以不能简单地说“人 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③说法错误;材料强调的认识世界而未涉及改造世界,应排除④;故本 题答案选 A。 18.曾几何时,崇山峻岭原始森林变成了延绵不绝的“光头山”。四川人民经过十几年的苦心经 营,再现了满目苍翠的浩瀚林海,简称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生态屏障的建成折射出当地人民 A.秉承绿色生态理念,发挥人定胜天的气概 B.把握事物发展规律,预见生态变化的趋势 C.保护生态环境的活动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 D.在尊重客观规律基础上努力改造生态环境 【答案】D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19 19.2016 年 8 月 21 日,中国女排在先失一局的不利情况下顽强拼搏,时隔 12 后第三次取得 奥运冠军,“女排精神”再次奏响中国时代最强音。女排精神是 20 世纪 80 年代中国女排夺得五 连冠之后的经验总结,“无私奉献、团结协作、艰苦创业、自强不息”是女排精神的基本内涵。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处于百废待又充满希望的状态。1986 年中国女排实现历史性的五连冠, 向国人和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国民族崛起的信心和能力,全社会掀起了一股学习中国女排的热潮。 因此,女排精神从一开始就超出了体育竞技范围,对各行各业的劳动者起到了激励、感召和促 进作用。 当前,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仍然充满风险和挑战。我们要大力弘扬女排精神,使之成为全 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 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结合材料,请运用《把握思维的奥妙》的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女排精神”的认识。(12 分) 【答案】①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应。女排精神是 20 世纪 80 年代中国女排夺得五连冠之后的经 验总结体现了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②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女排精 神“无私奉献、团结协作、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基本内涵体现了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 主动地,有选择的,不是客观世界有什么就反映什么。意识不仅能反映现象,还能把握女排精 神的实质和基本内涵。③意识对改造客观事物的发展具有指导作用。弘扬女排精神,为实现中 国梦不懈奋斗体现了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④意识对人体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 和控制作用。不管过去还是当前,女排精神都对各行各业的劳动者起到了激励、感召和促进作 用体现了高昂的精神催人向上,使人奋进。⑤因此,我们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 努力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当前,我们要大力弘扬女排精神,用正确的 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促进实践的发展。(任意四点即可,每个要点 3 分,共 12 分) 20.2016 年 5 月 17 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在对坚持以马克 思主义为指导的问题上,绝大部分同志认识是清醒的、态度是坚定的。同时,社会上也存在一 些模糊甚至错误的认识。有的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中国现在搞的不是马克思主义;实际 工作中,在有的领域中马克思主义被边缘化、空泛化、标签化,在一些学科中“失语”、教材中 “失踪”、论坛上“失声”。这种状况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20 请运用真理的相关知识分析材料中的现象。(8 分) 【答案】①真理是客观的,人们对同一确定对象的正确认识只有一个,坚持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在对待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问题上,有赞同,也有反对,但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即坚持马 克思主义为指导。②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的观点和将马克思主义 边缘化、标签化的做法没有做到主管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是错误的。③ 真理与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在探索真理的过程中,错误是难免的,我们要坚持真理,反对 和修正谬误。在认识马克思主义的知道作用上,社会上存在的一些模糊甚至错误的认识是正常 的,我们要克服这些错误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为知道。④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中国革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证明,要取得成功,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作用,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的观点和将马克思主义边缘化、标签化的做法是错误和危险的。 ⑤追求真理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方法、思维能力、知识水哦平等 因素的不同,使得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会有所不同,甚至发生错误。由于一些同志的思想观点、 知识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了对马克思主义持不同的意见和建议,更我们要在事件中检验和 发展真理。(任意四点即可,每个要点 2 分,共 8 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