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04 发布 |
- 37.5 KB |
- 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政治二轮复习专题十四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考点三求索真理的历程习题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1 考点三 求索真理的历程 问题导思 知识梳理 1.实践的含义是什 么?特点有哪些? (1)含义:实践是人们改造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2)特点:实践具有②客观物质性、能动性和社会③历史性 2.为什么说实践是 认识的基础? 实践是认识的④来源,是认识发展的⑤动力,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⑥ 唯一标准,是认识的目的 3.真理的含义及特 点。 (1)含义:真理是标志⑦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 事物及其规律的⑧正确反映 (2)特点:真理是⑨客观的、有⑩条件的、⑪具体的 4.为什么说追求真 理是一个过程? (1)反复性: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 往要经过从⑫实践到认识,再从⑬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2)⑭无限性: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 程 (3)上升性:人的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表明,从实践到认识、从 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⑮波浪式前进或⑯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1.全面把握实践的特点 客观物 质性 这是实践活动与人 的认识活动的区别 所在 ①实践的基本要素——主体、对象和手段都是客观的 ②实践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是受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制 约的 能动性 这是实践活动与动 物本能活动的区别 所在 ①实践是人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 ②在改造自然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中,人创造出自然中 原来没有的新的物质生活资料 ③在改造社会的过程中,人创造出新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 社会历 史性 这是实践活动与孤 立的个人活动的区 ①任何实践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必然带有一定 的社会的烙印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2 别所在 ②人的实践活动是历史的发展着的。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 上,实践活动的内容、形式、规模和水平是各不相同的 2.如何理解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 (1)真理形式上是主观的,但不是纯粹主观的认识,因为真理的内容及其检验标准是客观的, 客观性是真理最基本的属性。 (2)受反映角度等因素影响,人们可以对同一事物形成多种不同认识,但特定角度的真理性 认识只有一个。 1.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实践活动。 纠错 人类的活动包括认识世界的活动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只有改造世界的活动才是实践。 2.真理是永恒不变的。 纠错 真理不是永恒不变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 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已经被证实的真理需要在新的实践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完善 和发展。 实践的特点 例 1 (2016·浙江 4 月选考)马克思说:“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 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之前已经在自己头脑中把它建成了。”这表明,人的实践 活动具有( ) ①能动性 ②客观物质性 ③目的性 ④社会历史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根据马克思的论述,建筑师在建房前就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以观念的形式建成 了,说明实践具有能动性,是人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故①③符合题意;②④在材料中未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3 体现,排除。故本题选 B。 变式训练 1 “世界无车日”至今已走过 15 个年头,其倡导的环保理念深入人心。当这个 理念化为人们自觉保护环境的行动时就会对全球节能减排事业作出巨大贡献。这说明( ) ①实践是人们在认识指导下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②实践是改造主观世界的能动性活动 ③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④实践是人类对环境的适 应性活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材料中的做法说明任何实践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必然带有一定社会的烙 印。人的实践活动是历史的发展着的,即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①③符合题意;实践是以客 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②错误;实践是人类特有的活动,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④ 错误。故选 B。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例 2 (2015·浙江 10 月选考)自从塑料被广泛使用以后,“白色污染”一直困扰着人类。 最近,中美研究人员通过科学实验发现,黄粉虫可以吞食和完全降解塑料,他们还从黄粉虫 体内分离出靠聚苯乙烯生存的细菌。这项研究对治理“白色污染”具有重要意义。由此可见 ( ) A.科学实验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B.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D.实践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 答案 C 解析 材料中指出这项研究对治理“白色污染”具有重要意义,说明实践是认识的目的,故 C 当选;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A 观点错误;B、D 与题意无关,排除。 [方法点拨] 区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四项内容,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强调的是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强调的是 认识的动态发展是由实践推动的;“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强调的是实践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4 能够把主观与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和对照;“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强调的是认识要回到 实践中去,服务于实践。 变式训练 2 “造烛为求明,求知为运用,学而不用如同耕地不播种,终无收获”,该论断 是在强调( ) 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B.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D.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答案 B 解析 学而不用,如同耕地不播种,终无收获,说明实践是认识的目的,故 B 符合题意;材 料未涉及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 准,故 A、C、D 均不符合题意。 [命题感悟] 本考点的常考命题是实践的特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 和上升性,命题主要以选择题为主,也可以以综合题的形式考查。 一、判断题(正确的填写 T,错误的填写 F。) 1.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 提示 F。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2.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 提示 T。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 3.认识的无限性表明,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循环过程。 提示 F。认识的无限性表明,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二、选择题 4.(2016·绍兴期末)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要把他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而不能按照 今天的标准来要求。这是因为实践具有( ) A.客观物质性 B.社会历史性 C.能动性 D.直接现实性 答案 B 解析 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对历史人物进行评价,说明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故 B 当选;A、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5 C、D 与题意不符,排除。 5.“事非经过不知难。”这句话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A.实践是认识的根本目的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检验认识的唯一标准 D.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答案 D 解析 “事非经过不知难”的意思是没有亲身经历过的事情,就不知道它的艰难,所以体现 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D 符合题意,A、B、C 不符合题意。 6.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率不断提高,经济发展中的人口红利不断消减,2016 年起我国开始 全面实施二孩政策。这表明( ) ①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③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④真理不断 被超越和否定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 C 解析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率不断提高,经济发展中的人口红利不断消减,2016 年起我国 开始全面实施二孩政策。这表明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②③符合题 意;实践的直接现实性材料没有体现,①不符合题意;经过实践反复检验的真理没有被否定 和推翻,④说法错误。故选 C。 7.(2016·温州期末)近些年来,关于“曹操墓”的真假之辩不绝于耳,大有胜负不分伯仲 之势。“曹操墓”的真假看来还需要考古实践的进一步检验。这是因为( ) A.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B.实践具有能动性 C.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D.实践具有把主观与客观连接起来的特点 答案 D 解析 要检验一种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只有把主观与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和 对照,才能检验主观认识与客观事物是否相符合,故 D 当选。 8.中国首次太空授课活动成功举行,“神舟十号”航天员在“天宫一号”展示了失重环境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6 下的物理现象。地面上的单摆运动在太空中竟然成为神奇的圆周运动,这表明( ) ①人们可以突破客观规律的限制 ②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③真理是主观与客观、认识 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④世界是不可知的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地面上的单摆运动在太空中竟然成为神奇的圆周运动,体现了真理都是具体的有条件 的,都是有一定的适用范围的,真理是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②③ 符合题意;①错误,发挥主观能动性要受到客观规律的制约;④是一种不可知论的观点,说 法错误。故选 B。 9.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 ) ①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②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认 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③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④真 理之川从他的错误之沟渠中通过——真理和谬误是相伴而行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D 解析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①不正确;野火烧不尽,春风吹 又生——新事物不可战胜,②说法错误;③④对应正确。故本题正确答案选 D。 10.十年前,科学家只把几十种基因突变与疾病挂上钩,现在已经把三千种左右基因突变与 疾病对上号,但要搞清楚所有基因突变与疾病的关系尚需时日。这是因为( ) ①认识总要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 ②实践总要受到主观条件的限制 ③认识对象的本质 的暴露与展现有一个过程 ④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答案 D 解析 要搞清楚所有基因突变与疾病的关系尚需时日,说明认识具有反复性,认识要受到主 客观条件的限制和制约,认识对象的本质暴露和展现也需要一个过程,这就使得人们的认识 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经历复杂长期的过程,①③正确;②④都是从实践的角度来说明的, 不符合题意。故选 D。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7 11.下列图中,能正确反映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循环过程的有( )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 B 解析 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过程是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过程,而不是 简单的循环,故②③正确,①④错误。答案选 B。 三、综合题 12.(2016·温州期末)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问题导向和科学 思维,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的战略思想和战略布局。“四个全面”是在中国“发展起来之后”,更加注重发展和治理系 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的必然选择,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认识, 是我们党治国理政方略与时俱进的新创造、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新飞跃。 结合材料,从求索真理的历程角度,分析“四个全面”战略蕴含的哲理。 答案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四个全面”战略针对中国“发展起来之后”实践提出,坚 持问题导向,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的动力。 (2)认识具有无限性和上升性。中国“发展起来之后”实践,对中国的发展和治理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四个全面”战略正是我们党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认识,体现了追求真 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解析 回答本题,首先明确求索真理的历程的知识范围,主要包括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真理 是 客 观 的 、 具 体 的 有 条 件 的 , 追 求 真 理 是 一 个 过 程 。 再 结 合 材 料 分 析 说 明 。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8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