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三第九课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教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三第九课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教案

第九课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理知识体系 明目标学法 ‎1.理解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与文化强国的关系。‎ ‎2.结合具体事例,明确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表现和意义。‎ ‎3.明确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和主要内容,全面把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措施。‎ ‎4.正确区分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明确大力发展文化事业的意义。‎ 考点一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系统知识—学扎实]‎ ‎1.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具体阐释 内涵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基本要求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要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不断创新;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不断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2.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1)原因: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这个路径,是由我国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和党的性质宗旨决定的,是由继承和创新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要求决定的,是由我国文化自身发展规律和人民群众根本意愿决定的,是由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现实需要决定的。‎ ‎(2)基本要求:‎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促繁荣。‎ ‎(3)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关键: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为此,需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3.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含义、表现及要求 ‎(1)含义 文化自觉 是对文化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 文化自信 来自于对时代发展潮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深刻把握,来自于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 ‎(2)表现 这种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表现为对中华文化发展前途充满信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充满信心、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充满信心。‎ ‎(3)要求 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社会主义文化,最重要的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4.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举措 ‎(1)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2)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3)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前进,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为此,需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4)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5.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自信的重要阐述 ‎(1)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 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 ‎(2)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5 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细解题点—考清楚]‎ 结合我国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从文化素养的角度考查文化自信 ‎[例1] (2017·江苏高考)‎2016年11月30日,我国的“二十四节气”获批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对此有人认为,“二十四节气在今天的作用已经微乎其微,意义不大。”如果请你反驳这种观点,下列可能用到的关键词最合适的一组是(  )‎ A.文化平等 文化差异 文化交融 B.文化影响 文化传承 文化自信 C.文化借鉴 文化包容 文化繁荣 D.文化传播 文化市场 文化自觉 ‎[解析] “二十四节气”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二十四节气”获批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有利于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有利于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承,有利于增强文化自信,B项应入选。A项中“文化差异 文化交融”、C项中“文化借鉴 文化包容”、D项中“文化市场 文化自觉”均对反驳题中观点无益。‎ ‎[答案] B ‎[例2] (2016·全国卷Ⅲ)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治疗疟疾新方法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是中国本土培养的科学家首次获诺贝尔奖。‎ 疟疾是威胁人类生命的一大顽疾,困扰了人类几千年。20世纪60年代末,治疗疟疾的常用药物——氯喹或奎宁的药效已经减弱,疟疾的发病率再次升高。为了找到新型抗疟药物,中国政府启动了研制治疗疟疾药物的“523项目”,中医研究院成立以屠呦呦为组长的科研组参加研究工作。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屠呦呦小组与全国7个省市、30多个单位的科研人员协同合作,经过数百次试验、无数次失败,并从《肘后备急方》等传统中草药文献中获得灵感、汲取智慧,最终使用乙醚从青蒿中提取了疗效高的青蒿素,开创了治疗疟疾新方法,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世界卫生组织将青蒿素和相关药剂列入其基本药品目录,以青蒿素为基础的复方药物已经成为疟疾的标准治疗药物。‎ 屠呦呦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是中医中药走向世界的一项荣誉。它属于科研团队中的每一个人,属于中国科学家群体。用现代科学手段不断认识中医药,是我们一代代科研工作者的责任。‎ 在世界各国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为什么要坚定中华文化自信?请列举两条理由。‎ ‎[解析] 属于原因类试题,坚定文化自信,需要从增强文化软实力、文化交流中要坚持的原则来说明;还可以联系时政知识“文化自信有利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来谈意义。‎ ‎[答案] ‎ 中华文化越来越成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坚定文化自信,是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建设文化强国的必要条件。坚定文化自信,才能以我为主,在国际交流中借鉴吸收各国文化的优秀成果。坚定文化自信,才能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素养解读]‎ 文化自信,是继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之后,中国极为重视的第四个自信。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因此,高考复习中非常有必要引导学生加强对文化自信的理解和关注。‎ 让中国人“自信”的“文化”,包括三个层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老一辈革命家和老一代共产党人在革命年代留下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培育形成的革命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过关训练—练全面]‎ ‎1.时下网络文学、网络音乐、网络剧、微电影、网络演出、网络动漫等新兴文艺类型层出不穷,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同时,专家提出,百花竞放、蓬勃发展的网络文艺在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责无旁贷。对此我们的正确理解是(  )‎ ‎①我们应该大力发展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 ②我们必须增强辨别不同性质文化能力,自觉抵制网络文化 ③建设文化强国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④促进传统文艺与网络文艺创新性融合是文化建设的方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B “百花竞放、蓬勃发展的网络文艺在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责无旁贷”这说明我们应该大力发展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①正确;我们“自觉抵制网络文化”的观点错误,②不选;材料表明建设文化强国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③正确;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文化建设的方向,④错误,故本题答案应为B项。‎ ‎2.我国是文化古国、文化大国,但还不是文化强国。要大力实施“文化兴国”战略,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就必须(  )‎ ‎①把文化建设作为我国当前的中心工作 ②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③尊重文化多样性,全面吸收西方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 ④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选D 我国当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①说法错误;③中“全面吸收西方文化”说法错误;②④均有利于“文化兴国”战略的实施,符合题目要求。‎ ‎3.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前进,需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下列关于增强我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条件表述正确的是(  )‎ ‎①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文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我们的文化创造提供了宝贵资源 ‎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我们的文化创造提供了科学指导 ④对文化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为我们的文化创造提供了思想基础 A.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①④‎ 解析:选A 优秀文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①表述错误;对文化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是文化自觉的体现,而不是增强我们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条件,排除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我们增强文化自觉和自信的条件,②③正确,故选A项。‎ ‎4.皖南某古镇依托自身悠久的民间文化,形成了以特色民俗文化为内容、以传统建筑和自然生态环境为载体、以原汁原味为亮点的民俗文化旅游经济圈,逐渐走出了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发展之路。这启示我们要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必须(  )‎ ‎①依托天然的自然资源,延续地方传统习俗和民俗 ‎ ‎②增强自身文化生命力,提高地方文化的创造活力 ‎ ‎③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抓住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 ‎ ‎④认同自身文化的价值,注重对本地优秀文化的传承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选D 地方传统习俗和民俗不一定都是正确的,延续地方传统习俗和民俗的说法不准确,①不选;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必须增强自身文化生命力,提高地方文化的创造活力,②正确;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与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没有直接关联,③不选;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必须认同自身文化的价值,注重对本地优秀文化的传承,④正确,故本题答案为D项。‎ 考点二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系统知识—学扎实]‎ ‎1.识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2.把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 ‎(1)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必须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必须大力发展科学事业。‎ ‎(3)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要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 ‎3.理清——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地位、目的和要求 ‎(1)地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亿万人民参加文化建设的伟大实践。‎ ‎(2)目的:通过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互爱互助、见义勇为的社会风尚。‎ ‎(3)要求: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为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文明风尚身体力行,做新时期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播者,是当代中国青年成长、成才的必然选择。‎ ‎4.掌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 ‎(1)把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作为根本目标,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2)大力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开展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培育文明风尚。‎ ‎(3)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应用分析—想明白]‎ ‎[热点] 某地政府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重视文化建设,针对在文化生活中出现的“娱乐化”“低俗化”等现象,坚持以建设共有精神家园为目标,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设立学习讲堂、民风廊、励志廊等,开展各种文化活动,促进了当地文化向更高精神层面的跃升;加大文化惠民工程的投入力度,让群众享有更多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挖掘红色文化、民族风情等资源,发展特色文化产业。‎ 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谈谈材料对建设共有精神家园的启示。‎ ‎[分析] (1)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提升文化审美品位。‎ ‎(2)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培育良好文化环境。‎ ‎(3)大力发展文化事业,丰富文化生活。‎ ‎(4)发展文化产业,为人民提供丰富多样的文化产品。‎ ‎[细解题点—考清楚]‎ 以文物保护为载体,考查文化传承和文化事业 ‎[例1] (2016·北京高考)“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一件经历过战争的铁器,诉说着推动历史前进的必然和偶然;“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云满故城”‎ ‎,一幅古旧的画卷,描绘出凄清荒凉的六朝时景,令后人触目伤怀……文物是无言的百科全书,承载着珍贵的历史信息。加强文物保护、管理和利用(  )‎ ‎①可以给文物保护部门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 ②是推动我国文化事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 ③有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④能够使国家占据世界文化发展的制高点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 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文物是无言的百科全书,承载着珍贵的历史信息”。加强文物保护、管理和利用是我国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的一项重要内容,②符合题意;该做法有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③符合题意;加强文物保护、管理和利用不是为了提高经济效益,主要是为了社会效益,①排除;“能够使国家占据世界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说法错误,④不选。‎ ‎[答案] C ‎[知识拓展] 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关系 文化事业 文化产业 生产目的 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文化产业的主要活动是为市场生产商品,以市场需要为转移,满足人民群众一般性的文化消费需求 特征 创造性和公益性,不以营利为目的 消遣性、娱乐性、益智性和营利性 关系 ‎①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是文化建设的两个轮子,是构成文化生产力的两个方面,缺一不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 ‎②文化产业以文化事业为基础,文化事业以文化产业为支撑。‎ ‎③文化产业为国家创造物质财富,使国家有更多的物力和财力支持文化事业 依托具体事例,考查精神文明建设 ‎[例2] (2014·江苏高考)某地首创一种实名制、免费发放的文化惠民卡,市民持卡可以看电影、看演出、买书,只要在签约商户进行文化消费,就可以享受折扣、积分、奖励等多项优惠。文化惠民卡的发放能够(  )‎ ‎①降低文化消费的成本 ②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③提高文化产品的质量 ④调动人们文化消费意愿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 由材料中“免费发放的文化惠民卡”“可以享受折扣……多项优惠”等关键信息,可知①④正确;②中“全面提高”夸大了文化惠民卡的作用,不选;题干中没有涉及文化产品质量的提高,③不选。‎ ‎[答案] B ‎[知识拓展] 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 ‎(1)为什么要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 从文化的作用看 ‎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②优秀文化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从人民群众的地位看 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从文化建设的目的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2)如何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①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鼓励文化创新,营造有利于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的环境。②坚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加大投入力度,加强社区和乡村文化设施建设。③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④开展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 ‎[过关训练—练全面]‎ ‎1.近年来,我国把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繁荣群众文化生活作为一项民生工程,不断加大文化事业投入力度,努力满足群众文化需求。举办农民文化艺术节有利于(  )‎ ‎①丰富广大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展示农村文化建设成果 ‎②推动农村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为文化发展提供物质基础 ‎③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基础 ‎④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形成文明健康的社会风尚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选D “举办农民文化艺术节”有利于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①④符合题意;生产力发展是文化发展的物质基础,②说法错误;经济是文化的基础,③说法错误。‎ ‎2.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影视作品开始“走出去”。然而在激烈的文化竞争中,中国影视作品“走出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要想让更多的影视产品走出国门,我们应该(  )‎ ‎①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提高文化软实力 ②大力引进西方有巨大影响力的文化产品 ③坚持以经济效益第一、社会效益第二的原则发展文化产业 ④发展教育、科技和文化事业,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解析:选A 中华文化“走出去”需要提高文化软实力,增强文化的竞争力,也需要通过提高人的素质进行文化创新,①④符合题意;②说法不可取,西方有巨大影响力的文化产品不一定适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同时材料中的方向是“走出国门”,而这里是引进来,与题意不符;③错误,发展文化产业时要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3.校园文化建设,为校园增添了文化气息,营造了团结、和谐、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为学生发挥才能提供了平台。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是基于(  )‎ ‎①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文化能影响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③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重在建设,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培育“四有”公民 ④大力发展健康、有益的校园文化是保障公民享有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选C 优秀文化能影响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不能说文化能影响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①不选;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所以要重视校园文化建设,②正确;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重在建设,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培育“四有”公民,③正确;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才是保障公民享有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④错误,故本题答案应为C。‎ ‎4.公益众筹在技术上创新了做慈善的方式,但公益的根本永远在于人。如果全社会的人都秉持爱心、善心,无论是用何种方式,善心都会惠及他人,净化心灵,沉淀浮躁。公益众筹(  )‎ ‎①丰富了精神文明建设的途径 ②提高了人们的科学文化素养 ③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④注重道德实践引领社会思潮 A.①④ B.②④‎ C.②③ D.①③‎ 解析:选D 通过材料中对“公益众筹”的描述可以看出,公益众筹丰富了精神文明建设的形式,有利于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养,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共识,①③符合题意;公益众筹涉及不到科学文化修养,‎ ‎②不选;思想引领实践,④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D。‎ ‎ 一、单项选择题 ‎1.20世纪初,正是有了马克思主义思想文化在中国的传播,才有了中国共产党,才有了中国革命的新面貌。这一史实启示我们,当前在进行文化强国的建设中,必须(  )‎ ‎①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②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 ‎③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 ④紧紧抓住思想道德建设这个中心环节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选A 由题干中的关键信息“马克思主义思想文化”“中国共产党”可知,①②符合题意;③④与题意不符,故选A项。‎ ‎2.近年来,越来越多制作精良、创意新鲜的公益广告,走进人们的视野。它们的主题不尽相同,有提倡节约环保类的,有构建和谐社会类的……但共同的是,公益广告中的正能量为化解社会戾气开具了“良方”。这表明优秀文化(  )‎ ‎①引领社会风尚,决定社会发展 ②传播社会文明,提供精神力量 ③弘扬核心价值,营造良好氛围 ④坚持多元指导,突出主流意识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选B ①错误,优秀文化不能决定社会发展;④错误,文化建设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指导思想不能多元化。②③正确,故选B项。‎ ‎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前进,需要(  )‎ ‎①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②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③汲取和借鉴世界各民族的一切文化 ④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选D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需要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①④符合题意;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而不是民族精神,②错误;汲取和借鉴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而不是一切文化,③错误。‎ ‎4.习近平总书记在“7·‎26”‎重要讲话中指出,全党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胜利前进。文化自信,就是要对中华文化充满自信。中华文化自信的底气在于(  )‎ ‎①中华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③中华文化比其他民族文化更优越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强大生命力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选D 任何文化都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①是从文化共性的角度讲的,排除;文化自信源于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②体现了对中华文化价值的认可,入选;中华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在地位上是平等的,都是人类的宝贵精神财富,③观点错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有强大生命力体现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与发展前途充满信心,④入选。‎ ‎5.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基本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国际交流合作格局。在新时期,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提高质量水平,助力做强中国教育。做强中国教育是基于(  )‎ ‎①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 ②教育对人有教化和培育的作用 ③教育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 ④教育肩负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A.②③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解析:选D 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而非重要手段,①表述错误;教育产业不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③表述错误;做强中国教育是基于教育肩负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对人有教化和培育的作用,②④符合题意。‎ ‎6.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社会主义文化,最重要的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挥实践、推动工作。这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 ‎①科学地回答了当今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 ②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 ③作为完整的理论体系,是永恒的真理 ④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解析:选A ③中的“永恒的真理”说法错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建设文化强国的指导思想,不是目标,④错误;①②正确,故选A项。‎ ‎7.不断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需要政府更好地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下列措施符合政府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的是(  )‎ ‎①加大文化投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 ②把握文化发展方向,督促企业发展文化事业 ③挖掘传统文化,推动传统文化的创新 ④增强服务意识,始终把文化发展放在首位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选C 材料中强调了政府的作用,所以政府要加大文化投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维护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政府要挖掘传统文化,推动传统文化的创新,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①③正确;②错误,因为文化事业的发展主体是政府,企业要发展文化产业;④不选,因为我国当前要把经济建设放在首位。‎ ‎8.对于当前收视率颇高的真人秀节目中出现的“靠明星博收视率”和“炫富、作秀”现象,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出通知,要求真人秀节目关注普通群众,不能把节目变成拼明星和炫富的场所,不能助长社会浮躁心态和颓废萎靡之风。这表明(  )‎ ‎①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②应为人民大众提供健康有益的文化产品 ③人们的文化需求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的特点 ④文化发展要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选D ①③与材料主旨不符;针对当代文化生活中令人忧虑的现象,国家出台相关政策加以引导与管理,这是发展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大众文化的要求与体现,也说明文化发展要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②④当选。‎ ‎9.到2020年,我国将基本建成覆盖城乡、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有利于(  )‎ ‎①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②保障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 ③发展先进文化,取缔落后文化 ④传播和普及各种文化思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A 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保障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的正确做法,①②符合题意;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能等同于发展先进文化,③错误;我们要传播的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文化思想而不是各种文化思想,④错误。‎ ‎10.在当前流动社会的影响下,广大农村的留守儿童成为“精神孤独的长跑者”,他们有很多困惑,却没人可以交流;他们渴望亲情,却没有可以倾诉的对象,忍受着与其年龄极不相符的孤单、无助。要让更多阳光照进留守儿童的精神世界,应该(  )‎ ‎①发展农村经济,满足留守儿童的物质需求 ‎②提高社会关注度,开展爱心陪伴关护活动 ‎③发展农村教育,提高留守儿童的文化修养 ‎④加强亲子沟通,及时疏导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C 本题强调的是广大农村的留守儿童成为“精神孤独的长跑者”,这就需要提高社会关注度,开展爱心陪伴关护活动;加强亲子沟通,及时疏导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②④符合题意;①中的“物质需求”,③中的“文化修养”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项。‎ ‎11.重庆巫溪县牵手民间环保组织“北京地球村”,创办了“乐和书院”,建设了“乐和家园”,对于巫溪农民来说,这是他们参与重塑自身生活生产方式的一场文化变革。巫溪县创办“乐和书院”,建设“乐和家园”(  )‎ ‎①表明人民群众是文化创作的主体 ②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大众文化的发展 ③是创建群众性精神文明活动的形式 ④能够促进各种思想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解析:选B 材料中并未体现文化创作,①与题意不符;创办“乐和书院”,建设“乐和家园”属于创建群众性精神文明活动的形式,可以促进社会主义大众文化的发展,②③当选;此活动可以促进优秀思想文化的交流与传播,④错在“各种思想文化”上。‎ ‎12.2017年“3·‎5”‎学雷锋日前夕,中宣部命名了第三批50个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和50名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举办该活动(  )‎ ‎①有利于激发志愿服务热情,深化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③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④有助于引导人们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选B “中宣部命名了第三批50个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和50名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有利于激发志愿服务热情,深化精神文明创建活动,①符合题意;50个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和50名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都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典型,④符合题意;培育“四有”公民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②排除;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③说法错误。‎ 二、简析题 ‎13.山东省在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注重引入国学经典,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价值,并赋予时代精神。各街道村庄将国学经典名言、故事彩绘雕刻到各街巷楼院墙,有的还将国学经典故事改编成百姓乐见的短剧组织巡回演出。各中小学在每年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以及儿童节、国庆节等节日,广泛开展国学经典展演等活动。‎ 结合材料,说明山东省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如何体现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表现,属于基础知识考查。要联系材料依据教材内容作答。‎ 答案:①引入国学经典,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价值,赋予时代精神,体现了对中华传统文化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遵循文化发展规律,树立起高度的文化自觉。‎ ‎②采取形式多样的弘扬国学经典的活动,让人们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的肯定,树立起高度的文化自信。‎ ‎③材料中一系列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体现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14.仁爱孝悌,传承祖宗古训;重学尚贤,突出文脉相继;科普教化,增强村民素养;民俗表演,彰显文化底蕴;白话故事,凝聚价值取向;热歌劲舞,展现时代气息,意在满足村民的多样化需求,引领乡村核心价值理念的文化礼堂在浙江遍地开花。面对快节奏生活对乡村的影响,文化礼堂以休闲娱乐文化活动让人放松心境;面对开放社会给乡村带来的人伦文化的负面冲击和价值冲突,文化礼堂起到了价值重建和引领的重要作用。乡村价值引领是文化礼堂建设的关键,它能让村民在此精神家园里丰富精神生活,构筑精神支柱,坚守乡村的精气神。‎ 运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有关知识,阐述乡村文化礼堂建设的意义。‎ 解析:本题考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属于意义类试题,注意限定的知识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包括其根本任务、对教育、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等意义。答题时一定要遵循从“小”到“大”的原则,避免缺漏要点。‎ 答案: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培育“四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乡村文化礼堂建设有利于培育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素质,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②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乡村文化礼堂是村民教育、农技普及和农村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阵地,丰富了村民的精神生活。‎ ‎③文化礼堂建设推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有利于培育乡村文明风尚。‎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