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宁夏银川唐徕回民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政治】宁夏银川唐徕回民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宁夏银川唐徕回民中学2019-2020学年 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 ‎1.2020年5月21日是联合国确定的首个“国际茶日”。世界主栽茶树分属两个变种:中国种和阿萨姆种。我国科学家通过对中国种茶树基因的研究,破解了世界上分布最广的中国种茶树的全基因组信息,发现中国种茶树基因组组装完整性和质量高于同类其他植物的组装水平,从基因组层面系统解开了茶叶中富含独特风味物质之谜。这一发现体现出 ‎①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规律 ‎③用综合的思维方式促进系统优化 ④人类能够基于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我国汉代哲学家王充说:“人未生无所知,其死归无知之本,何能有知乎?……形须气而成,气须形而知。天下无独燃之火,世间安得有无体独存之精?”这一观点 ‎①认为意识依赖于物质,是唯物主义的 ‎ ‎②揭示了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正确反映 ‎③否认了意识与物质的同一性,属于不可知论 ‎④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中国古代哲学讲天人合一、物我同一。受此影响,文学艺术创作者们往往借景抒怀、托物言志,将自然人化。比如,松、竹、梅被人们称作“岁寒三友”,被视为正直忠勇、刚毅坚韧等美好德行的化身。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哲学对人们认识世界的活动有指导作用 ②人们能够把文化力量转变成物质力量 ‎③自然景物成为人们情感表达的文化载体 ④自然事物的属性是意识能动创造的产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哲学家康德从科学立场出发,认为人没有办法证明自己能够做到使主观符合客观,所有声称使思维符合客观的观点,都是消极的和独断的观点。事实上,人的认识,都是设法使客观符合主观的认识条件。科学发现,就是人一手拿着鞭子,一手拿着尺子拷问的结果。因此康德主张,人的理性要为自然界立法。下列观点与康德的观点相近的是 ‎①太虚不能无气,气不能不聚而为万物 ‎②人要按照主观的内在本性去规定和改造客观世界 ‎③万一山河大地都陷了,毕竟理却在这里 ‎④“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万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基因编辑婴儿”“人工智能作恶”……科技的进步在给人类带来健康、方便、快捷的同时,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问题。为此,人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从哲学与技术伦理的角度对科学发展进行反思,希望科学技术真正造福人类。由此可见 ‎①否认哲学对具体科学研究指导作用的看法是错误的 ‎②离开具体科学知识,哲学就会干涸和枯萎 ‎③具体科学需要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④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与总结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6.现代医学研究证明,月亮的圆缺变化影响者我们的身体:人在月缺时气血较虚,月圆时气血比较旺盛,月亮的盈亏变化与人体脏腑功能、气血盛衰息息相关。因此养生时一定要利用好这种变化,及时调整不同时段的养生重点。这一研究结论佐证了 ‎①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②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③主观能动性是养生质量的依据 ④客观存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一直以来,人体干细胞被认为是单向地从不成熟细胞发展为专门的成熟细胞,生长过程不可逆转然而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成熟的、专门的细胞可以重新编程,成为未成熟的细胞,进而发育成人体的所有组织,这有望为人类提供诊断和治疗疾病的新方法。上述材料表明 ‎①人们对细胞生长规律的认识是不断深化、发展的 ‎②人们可以创造细胞生长的规律,使之造福人类 ‎③只有认识规律,才能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利用规律 ‎④发挥主观能动性是保证医学研究事业成功的前提和基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从航天飞船到腕间精致的手表,高科技陶瓷以耐高温、高硬度等特性,运用到社会生产生活的各领域,促进人类进步和发展。但追根溯源,这样的高科技材料却是来自于泥土,来自于大地。这印证了 ‎①人可以通过改变事物的特性创造出新的价值 ‎ ‎②人为事物联系建立在自在事物联系的基础上 ‎③把握联系的普遍性是创造客观实在的前提 ‎④事物的不同特征是由人的不同需要决定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许多人认为城市洒水车晴天作业是正常的,雨天作业则是“浪费资源”,“多此一举”“纯属作秀”。但有环卫部门回应,其实洒水车一直都是晴、雨两用的。晴天,主要是为了降尘、降温,增加空气湿度,提高空气清洁度;雨天,洒水车会利用雨势冲洗掉路面上的顽渍,并且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细菌的滋生。这说明 ‎①雨天洒水是否属于浪费取决于人们“信”与“不信”‎ ‎②眼见不一定为实,只有实践才能获得正确认识 ‎ ‎③人们的认识会受到各种主、客观条件的制约 ‎④要善于在实践中深化认识,检验和发展真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某乡镇地处大山深处,是个无公路、无自来水、无电灯照明、无财政收入、无政府办公场所的“五无乡镇”,人们的生产生活条件十分艰苦。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该镇干部群众齐心协力,发挥“滴水穿石”的奋斗精神,在绝壁上修路、在大山中谋发展,成功实现了整体脱贫。这表明 ‎①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就一定有质变的发生 ‎ ‎②精神的力量能够在实践中转化为物质力量 ‎③持续进行量的积累必然引起事物质的飞跃 ‎ ‎④坚持不懈奋斗能改变事物变化的必然趋势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1.下侧漫画《“跟”》主要讽刺了 ‎①脱离客观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现象 ‎ ‎②只看到前进性而忽视曲折性的现象 ‎③不能坚持从自身实际出发的现象 ‎ ‎④缺乏理性分析的经验主义现象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110年前,詹天佑在北京和张家口之间主持修建了第一条中国人自己建设的铁路——京张铁路。2019年12月,京张高铁又用最新的技术和理念,重走同一条路线。智能化的京张高铁,首次采用了中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时速350公里,两条铁路,跨越百年相遇,其间是一代代中国铁路人的探索与突破。材料说明了 ‎①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③新事物总是以旧事物作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④探索是实现京张铁路到京张高铁突破的源泉和动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同仁堂、全聚德、张小泉、老凤祥……纵观这些传承百年的中华老字号,勇于创新是它们走到今天的共有特质。再老也要有新的特色,再新也不能丢了老味道。守正创新、“倚老卖老”是中华老字号赓续传承坚持的原则。由此可见 ‎①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引起事物的质变 ‎②要正确把握事物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之间的关系 ‎③守正创新既对立又统一,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④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是紧密联系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4.为解决市民生活垃圾分类的烦恼,首款人工智能垃圾分类APP“阿拉去分类”于日前正式上线运行。该APP通过采集大量垃圾图片,配以高优化的计算模型,在自动识别率上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准,市民通过手机拍张照片就可以立即自动识别并告知具体的垃圾种类。其中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①现实生活的需要推动了创新能力不断发展 ‎②人工智能之智源自于对社会规律的正确认识 ‎③发挥主观能动性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 ‎④人们的理念能够通过社会实践变成现实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5.实现到 2020 年让 7000 ‎ 多万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的既定目标,时间十分紧迫、任务相当繁重。致贫原因的多样性决定了脱贫手段的差异性,要采取产业精准扶贫一批、移民搬迁安置一批、低保兜底脱贫一批、医疗救助扶持一批等“四个一批”措施,坚决打赢这场攻坚战。根据材料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①脱贫的手段差异,说明了事物在绝对运动中保持相对静止 ‎ ‎②致贫的原因多样,印证了事物的联系具有多样性和条件性 ‎ ‎③脱贫的任务艰巨,要求坚信前途光明,重视量变的积累 ‎ ‎④脱贫的时间紧迫,必须超越历史条件,创新扶贫的路径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16.我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率领团队研究在海边滩涂等盐碱地生长的特殊水稻,被媒体称为“海水稻”。部分专家认为该项研究与“海水”无关,利用“海水”宣传是“浮夸和误导”,会产生海水稻是能在海水中生长的水稻,东海渤海将成为米粮川等误读,丢了科研工作者应该有的严谨客观。从上述两种观点中我们可以认识到 ‎ ‎①认为取名关系到科研的成败,这是形而上学的观点 ‎②浮夸会阻碍科研的发展,这是意识反作用的表现 ‎③争吵不能判断对错,实践才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④双方的辩论能加强对真理的认识,这是认识反复性的表现 A.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17.杭州一名小学生在作文中指出,吴承恩撰写的《西游记》有一个很大的“知识漏洞”,那就是遍布于西域各国的菜名竟然绝大多数是“中餐”,而且主要还都是吴承恩老家的江淮美食,其中米饭、蘑菇、木耳、豆腐、面筋、芋头、萝卜几乎是师徒四人每顿必点菜品。这从一个方面说明 ‎①意识在本质上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 ‎②意识的内容主要取决于人们的反映方式 ‎③意识反映的主动创造性带来内容的多样性 ‎ ‎④意识的内容根源于人们的社会生活实践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8.1G打电话,2G发短信,3G看图片、听音乐,4G在线直播……每一代通信技术都在前一代的基础上不断演进,但5G并不是在4G基础上的简单改变,5G打破了信息传输的空间限制,能够实现的应用场景不受想象力限制。依靠更高速率、更大连接、更低时延的特性,5G不仅解决人与人的通信问题,而且能实现人与物、物与物的万物互联。在5G网络中,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以及无人驾驶、远程医疗、智能家居等,将真正走向成熟应用,极大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5G通信技术的出现和应用表明 ‎①事物发展取决于人类认识的深化 ②人的实践活动是历史的发展着的 ‎③技术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④人为事物的联系由主观意识创造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9.全面小康是五位-体全面进步的小康,要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任何一个方面发展滞后,都会影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材料反映了 ‎①部分区别于整体,整体的状况不一定影响部分 ‎②整体处于统率地位,立足整体树立全局观念 ‎③整体由部分构成,整体功能存在于各部分之中 ‎④部分影响整体,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观察大国经济,不能局限于一时之得失,必须看全局、辩大势。既要准确看待局部数据升降之“形”,也要准确把握经济总体向好之“势”,方能明晰方向,坚定信心。面对美方挥舞关税大棒并不断极限施压,中国经济增速看似放缓,但6.3%的增速依然居世界主要经济体前列,中国经济稳中有进,长期向好的大势没有变。这告诉我们要 ‎①着眼于事物的整体,用综合的思维方式分析经济向好之“势”‎ ‎②对未来经济充满信心,在“形”与“势”的统一中把握对立 ‎③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善于从经济“形”中把握“势”‎ ‎④立足于局部数据升降之“形”,推动经济发展的向好之“势”‎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1.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时下,“地摊经济”成为家喻户晓的热词,成为保民生、保就业的重要抓手。然而其不足之处也不容小觑,比如占道经营扰乱交通,假冒伪劣难以追查,消费纠纷维权困难等。因此,寻求“地摊经济”的“抓”与“放”之间最合适的平衡点,是对城市治理能力的极大考验。材料体现的辩证法道理有 ‎①“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 ‎②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既相互联结又相互分离 ‎③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 ‎④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是辩证统一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2.第二曲线理论认为,一切事物的发展都逃不开第一曲线,所以需要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另辟蹊径,一次次跃过那些由成功铺设的“陷阱”,力争在第一曲线到达巅峰之前,找到二次腾飞的第二曲线,并在第一曲线达到顶点前开始增长,才能实现永续增长,如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在第一曲线的基础上必然上升到第二曲线 ‎②事物发展的趋势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③符合发展波浪式前进和螺旋式上升的总趋势 ‎ ‎④从第一曲线到第二曲线是一次辩证否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3.最新研究显示,当我们压力大时就喜欢吃辣味食物,这是因为辣椒中的辣椒素能刺激口腔神经末梢,大脑便释放出可以使人偷快的物质----内啡肽。香蕉中富含的镁元素,可以缓解紧张情绪。这表明 ‎①联系具有普遍性,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②要立足于局部,发挥部分对整体的决定作用 ‎③联系具有客观性,可以根据需要建立新的联系 ‎④联系具有多样性,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4.我国古人很早就形成了天下观,家国情怀是几千年来扎根在中国人内心深处的精神元素。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国情怀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既有不同的表现又能一脉相承,这是因为 ‎①不同时期家国情怀的具体内涵是当时社会生活的反映 ‎②一脉相承的家国情怀包含着不同时期家国情怀的特征 ‎③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实践推动着家国情怀的内容不断丰富和发展 ‎④不同时期的社会实践与该时期的家国情怀都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5.2020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调研指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时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决贯彻党中央关于疫情防控的决策部署,坚决贯彻“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坚决把疫情扩散蔓延势头遏制住。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①事物的发展是由量变和质变交替决定的 ‎②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规律结合起来 ‎③坚定的信心和高昂的斗志是科学防治的前提 ‎④要在矛盾普遍性原理指导下分析解决具体矛盾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6.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指出,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全党全社会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劳动教育。从唯物史观看,加强劳动教育是因为 ‎①人类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②劳动者是一切物质精神财富创造的源泉 ‎③劳动是衡量人全面发展程度的根本尺度 ④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和社会发展的基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7. 当前我国养老服务不断涌现新的需求,特别是2.49亿老年人和4000万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及其家庭照护需求日渐增多,而现有养老护理从业人员远不能满足需求。对此,人社部、民政部联合颁布《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2019年版)》,对增加职业技能要求、放宽入职条件、拓宽职业空间、缩短晋级时间等方面做了相应修改,确保到2022年底前培养培训200万名养老护理员。从价值的角度看,这表明 ‎①价值主体及其需要是在实践中发展变化的 ‎②价值客体及其属性决定了价值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③价值标准根据主体需要调整才能保证其科学性 ‎④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必须坚持人民利益至上原则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8.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内涵的认识不断发展,从“公有制为主体、其他经济成分为补充”,发展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再发展到十九届四中全会把“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上升为基本经济制度。我国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内涵认识的深化 ‎①是对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关系的正确认识 ‎②遵循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 ‎③正确分析了我国社会主义上层建筑变化发展的状况 ‎④体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能推动社会的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29.绿道(Greenway)广义上讲是为低碳、绿色交通生活方式提供载体的活动空间,狭义上讲以绿化为标志、满足人们休闲、运动等功能需求的慢行道路系统。具有世界级水准的武汉东湖绿道串起武汉东湖磨山、听涛、落雁等诸多景区的东湖绿,足以让你体味大武汉城市喧嚣外的那份宁静。有人形容“怡然东湖畔,行吟山水间。”城市绿道 ‎①是城市记忆中的新事物,实现了新事物与旧事物的相互转化 ‎②使城市生活与湖光山色形成有机联系,提升了城市的整体功能 ‎③满足了市民休闲需要,说明事物的价值在于对客体需要的满足 ‎④提升了城市的幸福指数,体现了城市规划中的人文关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0.2020年5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强调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将政府投资、产业结构、互联网等方面的管理措施全部纳入其中,自此,“全国一张清单”的格局已经初步形成,实现“单外无单,一单尽列”。材料体现的哲学道理有 ‎①调整生产关系,适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②调整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③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主体差异性 ④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1.“离婚太冲动,30天内可撤回;孩子给游戏大额充值,可退款;借一万还十万、网贷被套路,不用怕…”5月2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一部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特点、反映人民意愿的民法典,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完备的民事法治保障。这体现了 ‎①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相互依赖,民法典草案的出台有其现实原因 ‎②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完善民法典草案利于经济繁荣 ‎③法治的完善是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有利于助推中国梦的实现 ‎④正确的价值选择要立足于真理和规律,站在人民群众的根本立场上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32.2020年5月3日在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寄语新时代青年强调:“中国青年要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坚定理想信念,站稳人民立场,练就过硬本领,投身强国伟业。” 这给我们的人生启示是 ‎①坚定理想信念是青年青春出彩的根本路径 ②实现人生价值离不开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 ‎③要脚踏实地汲取营养,仰望星空向上生长 ④价值选择正确性依赖于价值判断的合理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材料分析题(共52分)‎ ‎33.阅渎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从辩证唯物论角度说明,为什么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材料一 某班学生利用暑假积极开展了“走进故宫,感受传统文化”的主题实践活动。同学们走进博物馆,了解故宫的建筑布局、装饰内涵、历史故事、艺术价值等,领悟“故官博物院”的深刻内涵。活动结束后,同学们立志“弘文化,传精神,立自信”“担当责任,光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此次实践活动实现了学校教育与博物馆教育的完美结合。‎ 材料二 2020年正值紫禁城建成600周年。然而,受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故宫博物院也于1月25日起闭馆。2020年4月,故宫博物院决定进行网络直播,邀请大家一起“云游”安静的故宫,让观众在家就能感受故宫的美。仅4月5日上午的直播,各网络平台合计的播放量已破亿。隆宗门匾额上的箭头、文渊阁黑色琉璃瓦顶的寓意......各种典故说头,网友们听得津津有味,纷纷为这次直播活动点赞,更有海外网友前来打卡,字里行间溢出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满满的自豪与骄傲。‎ ‎(1)结合材料一,运用认识论的有关知识,说明“走进故宫,感受文化”主题实践活动对学生成长的作用。(12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知识,说明2020年疫情期间故宫直播的正确性。(12分)‎ ‎3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材料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瑰宝。在新冠肺炎治疗过程中,中医药发挥了重要作用。江苏、山西两省重视采用中西医结合、突出中医药特色的治疗方案,截至5月16日,两省取得了全省“零病亡”“治愈率100%”的显著效果,在全国“战疫”中交出了出色成绩单。全国中医药专家深入发掘古代经典名方,结合临床实践,形成了中医药和中西结合治疗新冠肺炎的诊疗方案,受到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和积极评价。‎ ‎2019年10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公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充分发挥中医药防病治病的独特优势和作用,为建设健康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1)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否定观,谈谈你对“守正创新”的理解。(10分)‎ ‎(2)请从唯物辩证法矛盾观的角度就如何“守正创新”提出三条方法论建议。(6分)‎ 参考答案 ‎1-5.ABBCA 6-10.ABADC 11-12.DADBC 16-20.ABBCB ‎21-25.BDBAC 26-30.BBCCB 31-32.BD ‎33.(12分)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实际,必须树立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观念。‎ ‎②意识具有能动作用,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意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是正确的价值理念。对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③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这要求我们遵循观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力事。建设美丽中国,树立尊車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就是尊重规律,改造世界,造福人民和子孙后代。‎ ‎34.(1)(12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发展动力和目的,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我们要树立实践第一的观念,勇于实践。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课堂与社会结合起来,能够丰富文化知识,领略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激发创造财富、促进社会变革的理想信念,能够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坚定的意志和自觉的行动,创造美好的生活,促进全面发展。‎ ‎(2)(12分)①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应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②在疫情的特殊时期,采用直播的方式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符合疫情期间社会需要。③“直播”满足了疫情期间人民的文化需求,丰富了人民的精神生活,有利于增强文化自信,激发爱国主义精神,共抗疫情。‎ ‎35.(1)(10分)①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是事物发展和联系的环节,实质是“扬弃”。②中医药发展坚持辩证否定观,首先要恪守正道,克服传统中医药中的过时消极因素,吸取保留传统中医药中的积极合理因素;其次要明于创新,积极探索中医药发展的新思想新方法,进一步推进中医药现代化。‎ ‎(6分)①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充分发挥中医药防病治病的独特优势。‎ ‎②坚持一分为二观点,正确处理守正与创新的关系,正确处理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④正确处理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善于把握主流。中医药在治病防病方面,既有优势也有不足。‎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