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三第6课我们的中华文化学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三第6课我们的中华文化学案

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第6课 中华文化 ‎【高考考点】 ‎ ‎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2.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3.中国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 ‎【学习过程】‎ 一、精华回放 文化创新—意义—途径——(怎样?)‎ 二、合作自学:(我们是学习的主人,虚心求教,善于质疑,学会交流,懂得分享)‎ ‎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见证、表现、原因)‎ ‎2.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含义、意义)‎ ‎3.中国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关系)‎ 三、质疑解惑 简要列出组内自学的疑点,在黑板列出或告诉老师。‎ 四、互动探究 上海世博会是文化世博。中国馆的建筑设计凸显汉字、京剧、中国红和水墨画等中国元素,政体布局体现了中华文化悠久的的“和谐”思想;国家馆馆内用高科技手段向观众展示古代四大发明、《清明上河图》等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的精华;安徽馆一徽派建筑标志性元素“马头墙、小青瓦而为外墙装饰,馆内通过徽剧、黄梅戏,凤阳花鼓”等民间艺术的展示,让观众领略新安文化‘皖江文化和淮河文化的质感。‎ 分析说明其中蕴含的中华文化特征。‎ 五、迁移运用 ‎ 易错易混:‎ ‎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是文字与史学典籍。‎ ‎2.汉字的发明,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3.中华文化长期走在世界前列。‎ ‎4.我国不同区域的文化长期交流、借鉴、吸收,已完全融合。‎ ‎5.中华各民族的文化只具有各自的民族特征。‎ ‎6.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源远流长、绵延不绝、博大精深。 ‎ ‎7.中华文化是中国这一古老土地上孕育的文明,因此各地区文化都是相同的。 ‎ ‎8.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得益于汉字和史学典籍的延续。‎ 单选题 ‎1.(2017·江苏)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扁鹊提出了“望、闻、问、切”的诊疗方法,奠定了中医临床诊断和治疗的基础。此后,中医药在不断汲取世界文明成果、丰富发展自己的同时,也逐步传播到世界各地。目前,世界卫生组织成员中已有 103 个认可使用针灸。这充分说明 A.中华文化兼收并蓄、源远流长 B.文化交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C.文化多样性是人类进步的动力 D.中医药是中华文明的集中体现 ‎2.(2016·天津卷·10)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的独特之处,在于把哲学观念与历史文脉融入砖石草木之中,使建筑成为中华文化传承的视觉象征。例如为世人所称道的苏州园林,“虽未人作,宛自天成”,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精神追求。这印证了 ‎①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②园林建筑是文化的物质载体 ‎③文化的传承依赖于传统建筑的保护 ④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A.①② B.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3.(2015·江苏单科,21)旗袍,源自满族旗人的长袍,后融合了旗袍马甲和文明新装的特点,并结合了西式裙装的配伍形式,被视为20世纪中国女装的典型代表和中西交融的设计典范。材料表明:‎ ‎①各民族文化既有个性也有共性  ②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的特征 ‎ ‎③民族服饰是民族文化的集中表达 ④不同文化在借鉴吸收中逐渐趋同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2015·北京文综,27)“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之际,打开尘封的英雄家书,依然能读到民族的硝烟和苦难,读到英雄对家人的思念和牵挂,读到英雄慷慨殉国的悲壮和毅然。英雄家书:‎ ‎①激发了人们的爱国情感,是一种巨大的物质力量 ②蕴含着深厚的家国情怀,能滋养人们的精神世界 ‎③凝聚着不屈的民族精神,反映了民族的价值追求 ④根源于多元的大众文化,反映了人们的文化需求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中国珠算是以算盘为工具进行数字计算的一种方法,被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珠算伴随中国人经历了1 800多年的历史,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曾表示:“由中国发明的算盘,就是世界上最早的计算机。”这充分显示出中华文化 A.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B.革故鼎新、推陈出新 C.融汇中西、纵贯古今 D.薪火相传、海纳百川 ‎6.“时代到处是惊涛骇浪,你埋下头,甘心做沉默的砥柱;一穷二白的年代,你挺起胸,成为国家最大的财富。你的人生,正如深海中的潜艇,无声,但有无穷的力量。”这是对2014感动中国人物第一位:隐姓埋名30年的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的颁奖词。从文化生活角度,材料说明 ‎①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具有无穷的魅力 ②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 ③爱国主义是推动中华民族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 ④自强不息精神是鞭策中华儿女开拓进取的永恒精神力量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7‎ ‎.《记住乡愁》开篇之作《培田村——敬畏之心不可无》呈现了连城培田深厚的客家文化传统,片中展示的对天地、祖先、圣贤的敬畏之心和浓浓的乡愁,引发了海内外华人观众强烈的共鸣。这种共鸣 A.显示了中华文化具有极大的包容性 B.是推动中华文化发展的动力 C.是对中华文化认同感与归属感的反映 D.彰显了中华文化强大生命力 ‎8.孔子学院被誉为“中国最好最妙的出口产品”,妙就妙在中方不唱“独角戏”,而与外方共唱“二人转”:我方主导、民间运作、中外合作、互利互享,中外高校、中小学“结对”办学,中方院长、外方院长携力推进,“融入外国主流”。可见,孔子学院的成功是基于 ‎①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中华文化和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 ‎②保持文化的民族特色是提升文化竞争力的前提和基础 ‎③促进中华文化传播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原则 ‎④我国综合国力的持续增强和随之带来的软实力的提升 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探究:①悠久的“和谐”思想,上下五千年文明的精华等,说明中华文化历史悠久、一脉相承,体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征。②丰富的中国元素,独特的徽派建筑,多样的民间艺术等,说明中华文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体现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特征。③各种文化和谐共处,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或“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