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四物质运动与意识作用(1)知识专题突破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四物质运动与意识作用(1)知识专题突破

本学案复习要以物质与意识的关系为主线。重点理解一个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两个意义: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三对概念:哲学和世界观;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物质和意识;四大关系: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物质与运动的关系;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同时联系其他知识注意把握物质与实践的关系;物质与社会存在的关系;意识与认识的关系;意识与社会意识、价值观的关系;一切从实际出发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关系。‎ ‎                   ‎ 考向一 意识的本质 ‎1.(2011·全国卷)医学临床实践表明,人的思维活动的灵活多变性与其大脑的“扣带前回”区域相关联,有人喜欢“钻牛角尖”往往与该区域的“换档装置”出现故障有关。这进一步佐证了(  )‎ ‎①意识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是由人脑决定的 ②意识是人脑加工改造的产物,其本质是大脑的机能 ③人脑是意识形成的物质基础 ④人脑是思维活动的生理基础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D 解析 科学研究的事实证明了意识活动离不开人脑,所以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基础,是思维活动的生理基础,③④正确。从意识的本质看,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是人脑的机能。意识离不开人脑,但并不等于人脑可以决定意识的内容和形式;意识离不开人脑的加工改造,但不是大脑的机能;所以①②说法均不准确。‎ 考向二 意识的能动作用 ‎2.(2016·全国甲卷)《韩非子·说林上》记载:一年春天,管仲跟随齐桓公去打仗,冬天返回时迷失了路。管仲说:“老马之智可用也。”于是,他们让老马在前面走,军队在后面跟着,果然顺利地找到了返回的路。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①老马的识途功能的客观实在性取决于人的发现 ‎②正确认识老马识途的功能是解决迷路问题的关键 ‎③用老马找到返回的路体现了人的意识活动的能动性 ‎④老马之“智”与人之“智”归根到底都源于实践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C 解析 老马识途的功能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①错误;知道老马识途并跟老马找到返回的路,这是具体分析老马识途的功能、发挥人意识能动性的体现,答案为C;人之“智”源于实践,但意识是人特有的,④错误。‎ 考向三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3.(2016·全国丙卷)中国旧体诗多以中原及周边地区的生活为题材。进入近代,随着人员交往、文化交流的增多,中国旧体诗出现了反映西方社会生活的内容,如“地冷宜亲火,楼高可摘星”反映伦敦的阴冷气候和城市风貌;“开函喜动色,分明是君容”‎ 反映照片给远方亲人带来的喜悦。从中国旧体诗内容的变化可以看出(  )‎ ‎①意识内容的变化本质上是人的反映方式的变化 ②没有被反映者就不可能有任何意识的内容 ③有什么样的意识内容就有什么样的反映对象 ④意识内容的变化根源于社会生活实践的变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C 解析 随着人员交往、文化交流的增多,中国旧体诗出现了反映西方社会生活的内容,这表明意识的内容是客观存在,意识的变化源于客观实际的变化,答案为C;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内容的变化本质是客观存在的变化,①错误;③是颠倒物质与意识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 考向四 规律的普遍性 ‎4.(2014·全国Ⅱ)地球上生物细胞的直接能源为三磷酸腺苷。最近,研究人员将含磷陨石放置在模拟的早期地球环境中与酸性流质物等进行反应,产生了原始的、可供生命使用的能量源——三磷酸腺苷分子的早期形式,该发现为解开地球上的无机环境如何进化出最初的生命物质这一生命起源之谜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上述试验进一步证明(  )‎ ‎①无生命物质和生命物质具有共同的基础和本质 ‎②无生命物质向生命物质的转变是无条件的、必然的 ‎③无生命物质和生命物质的规律具有同样的表现形式 ‎④无生命物质向生命物质进化的规律是能够被认识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①无生命物质和生命物质具有共同的基础和本质,即物质,考查的知识点是世界的本质问题,符合题意;②无生命物质向生命物质的转变应是有条件的,表述错误;③“具有同样的表现形式”表述错误;④符合题意。故选B。‎ 考向五 规律的客观性与主观能动性 ‎5.2016年12月,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讲话强调,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上述论断包含的哲学方法论是(  )‎ ‎①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②以创新意识作为实践的出发点 ③从一般到个别、再到一般的认识方法 ④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遵循客观规律结合起来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①说法正确,材料中“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体现了这一点;②说法错误,主观的创新意识不能作为实践的出发点;③‎ 说法错误,我们认识事物的顺序应该是先从个别,再到一般,再回到个别,也就是由特殊到普遍再到特殊的顺序;④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故答案选B。‎ 感悟 意识的能动作用是全国卷考查的重点。‎ 从命题内容上看,考查的重点有:意识的概念及能动作用、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原理及方法论。‎ 从考查形式上看,选择题和主观题都有,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在复习备考中应注意:(1)大与小结合掌握知识。大就是系统把握唯物论的知识体系,小就是准确掌握各个概念、观点等具体知识的内容。(2)注意我国各项重大决策的出台过程、科技研究领域取得的重大成果、人类改造和利用自然的典型事件(航天科技发展)等时政热点,多角度加强对其研究和解析。(3)注意对引言类选择题、漫画类选择题、辨析论证类主观题的专项训练,形成解答的基本思路或方法。‎ ‎1.哲学的内涵 内涵 注意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日常生活中零散的世界观并不是哲学 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并非所有的哲学都是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具体科学发展是哲学发展的基础,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思维拓展] 几组概念的比较 ‎(1)世界观与方法论 联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区别:世界观主要说明世界是什么,方法论则是从我们应该怎么办的角度思考问题。‎ ‎(2)物质的具体形态和物质 区别:二者具有物质共同特性——客观实在性,另一方面又具有自己的个别特性。‎ 联系:物质只能存在于物质具体形态之中,没有物质的具体形态,就没有物质,所以二者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特殊的关系。‎ ‎(3)客观实在和客观存在 区别:客观实在是指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实实在在存在着,相对于意识来讲它是第一性的东西,不包括精神、意识现象。而客观存在相对于主观而言,它既可以指具体的物质形态,也可以指具体的思想,也就是说客观存在的东西除了物质现象之外,还有精神、意识现象。‎ 联系:“客观实在”是一种“客观存在”;“客观存在”不仅包括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物质现象,还包括不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精神、意识现象。‎ ‎2.区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两大阵营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概念 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 世界的本原是意识,意识决定物质 基本形态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近代形而上学 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 主要区别 认为世界的本质是一种或几种物质的具体形态,如水、火、气、土等 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但缺少辩证法思想,自然观是唯物的,但社会历史观是唯心的 不仅承认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而且还承认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认为世界是由人的主观精神决定的 认为世界是由客观精神决定的 代表人物 王夫之 狄德罗 马克思 王守仁 老子 经典观点 气者,理之依也 自然界是由数目无穷、性质不同的异质元素构成的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心外无物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分歧 物质和意识究竟谁决定谁,是对哲学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 根本分歧 物质和意识谁是世界的本原 ‎                   ‎ 提醒 ①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是根本对立的,从根本观点上看,唯物主义是正确的,唯心主义是错误的,这里一定要注意是“从根本观点上看”。②既不能对所有的唯物主义一律提倡,也不能对所有的唯心主义全盘否定。③不能把追求物质满足看成是唯物主义,也不能把追求精神满足看成是唯心主义。④不能认为一切唯心主义者都是不可知论者,都否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 ‎1.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2016·江苏高考,25②)‎ 提示 ×。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认为哲学是凌驾于具体科学之上的“科学之科学”是错误的。‎ ‎2.有什么样的方法论就有什么样的世界观。(  )(2015·海南高考,21②)‎ 提示 ×。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3.以哲学指导实践就不会犯错误。(  )(2014·广东高考,33D)‎ 提示 ×。哲学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以非科学的哲学指导实践会犯错误。‎ ‎4.哲学源于对世界的惊异。(  )(2013·天津高考,7D)‎ 提示 ×。哲学源于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5.世界观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2013·广东高考,33D)‎ 提示 ×。哲学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6.哲学是包罗万象、凌驾于一切科学之上的科学。(  )(2012·上海高考,‎17A)‎ 提示 ×。哲学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哲学不是包罗万象的和凌驾于一切科学之上的。‎ 预测一 结合科学研究的重大发现,考查哲学的基本问题 例1 ‎2017年5月3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教授宣布,研究团队构建了世界首台超越早期经典计算机的单光子量子计算机。这进一步佐证了(  )‎ A.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B.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 C.意识是人脑活动的产物 D.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有调节作用 答案 A 解析 B、D不符合题意,C表述错误。‎ 变式1 “太空快递小哥”已到达,天宫二号请签收!于‎2017年4月20日19时41分发射成功的天舟一号,经过一天多的飞行,在22日12时23‎ 分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顺利完成自动交会对接。这说明(  )‎ ‎①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人们可利用客观规律为人类造福 ③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④发展就是事物自身的运动和变化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A 解析 材料说明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①正确;②当选,材料表明人们可利用客观规律为人类造福;③不选,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不符合题意;④不选,发展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不是自身的运动和变化。故本题答案选A。‎ 预测二 结合经典文化,考查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 例2 在人类追求智慧的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哲学派别。下列说法中能体现哲学两大基本派别的根本分歧的是(  )‎ ‎①“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与“物是观念的集合” ②“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与“天不变,道亦不变” ③“气者,理之依也”与“理生万物” ④“原子是世界的本原”与“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哲学基本派别的内容。哲学两大基本派别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二者的根本分歧在于物质和意识谁是世界的本原,③④正确且符合题意;①都是唯心主义观点;②是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不符合题意,均应排除。故答案选C。‎ 变式2 一些刑侦人员在办案过程中,先确定嫌疑人有罪,然后把嫌疑人作案的过程和可能出现的罪证构想出来,再去查找人证物证,这称为“疑罪从有”。以下与“疑罪从有”体现的哲学观点最一致的是(  )‎ ‎①两不立,则一不可见;一不可见,则两之用息 ②意志是一切存在和运动的根源 ③经验是世界的最终构成要素 ④一天一地,并生万物,万物之生,俱得一气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主观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疑罪从有”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表现,意志、经验是意识的形式,②③符合题意;①为辩证法思想,④为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不选。本题答案选C。‎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