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04 发布 |
- 37.5 KB |
- 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A版练习:必修4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练案35
练案[35] 必修四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妙 一、选择题 1.江南水乡,园林遍布,以“多方胜景,咫尺山林”独特设计名誉四方,其设计源自江南风景中的曲径流水、雕窗额匾、楹联书画……置身于其中,“雨醒诗梦来樵叶,风裁书声出藕花”的江南情怀油然而生。材料蕴含的哲理是( B ) A.江南情怀是主观存在的客观影像 B.江南情怀是水乡风土人情的产物 C.江南情怀对园林设计活动起决定作用 D.江南情怀源于园林设计者的智慧 [解析] 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置身于江南水乡,“雨醒诗梦来樵叶,风裁书声出藕花”的江南情怀油然而生,这体现了江南情怀是水乡风土人情的产物,江南情怀作为意识,是江南水乡风土人情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B正确且符合题意;A错误;江南情怀对园林设计活动起重要而不是决定作用,C错误;江南情怀源于园林设计者的实践,D错误。故选B。 2.焦虑是由于情绪或心理上产生内在冲突,进而引发非理性的忧虑或恐惧感受。焦虑情绪的来源,除了与对压抑感受的心理防御机制有关外,还与人的大脑内部构成存在一定关联。当一个人面对的问题资源超出现有能解决它的资源时,焦虑感就会降临。这表明( C ) ①人脑特殊的结构是焦虑产生的根源 ②一切情绪感受都来自于客观世界的刺激 ③情绪的产生离不开人体的生理活动 ④不可控的未知因素导致焦虑无法避免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 包括焦虑在内的情绪均属于意识的范畴,其产生与人脑的特殊结构以及人的生理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其产生的根源依然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故②③正确,①错误。并非所有人都不能有效应对“不可控的未知因素”,故④中“不可避免”的说法否认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3.“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北宋词人宋祁运用拟人手法,着一“闹”字,将烂漫的大好春光描绘得活灵活现,呼之欲出。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B ) A.杏花开放的动态画面突出了实践的客观性 B.“闹”字的运用突显了诗人的主动创造性 C.诗的意境创造是诗人自身主体意识的产物 D.诗句引发的美好情感源于读者的丰富想象 [解析] 北宋词人宋祁运用拟人手法,一个“闹” 字,将烂漫的大好春光描绘得活灵活现,呼之欲出,体现了意识的主动创造性,B符合题意;杏花开放的动态画面突出了意识的能动性而不是实践的客观性,A与题意不符;诗的意境创造是客观存在的能动反映,是社会实践的产物,而不是诗人自身主体意识的产物,C错误;诗句引发的美好情感源于客观存在,而不是源于读者的丰富想象,D错误。故选B。 4.“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王昌龄的这首《采莲曲》,似乎可以让我们闻到荷花的清香,窥见采莲女的妩媚、品出采莲女歌声的悠扬,让人沉浸在清新、生动的采莲意境中。这首唐诗所营造的意境是诗人( B ) ①对采莲场面的艺术性加工 ②内心世界的物化场景 ③对采莲活动的创造性描写 ④主观想象的智慧源泉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王昌龄在《采莲曲》中营造的意境是诗人对采莲场面的艺术性加工,是对采莲活动的创造性描写,①③正确;意境是采莲场景在人脑中的能动反映,②错误;诗人营造的采莲意境来源于人们采莲的社会实践活动,④错误。故选B。 5.2019年,国家环保督察组对A省进行了督察。督察组指出,A省一些市县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热衷于搞速效政绩工程,结果是鼓了钱袋毁了生态。A省某些县市的做法( B ) ①没有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 ②属于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本本主义 ③没有坚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④做到了主观与客观具体的统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A省一些市县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热衷于搞速效政绩工程,结果是鼓了钱袋毁了生态,这说明该县没有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没有坚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故①③正确;本本主义是指不对具体事物进行调查研究,只是生搬硬套现成原则、概念来处理问题的思想作风,可见,A县的做法没体现本本主义,故②不符合题意;材料中的做法,违背了一切从实际出发,没有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统一,故④错误。故选B。 6.下图漫画启示我们( C ) A.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B.把握事物联系的普遍性 C.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D.对同一事物可以有不同认识 [解析] 据漫画可知,工程的实际造价比预算少得多,说明主观与客观之间的差距过大,启示我们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C符合题意;材料中的预算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结果,所以A不合题意;漫画主旨没有体现联系的普遍性,B不合题意;漫画没有体现对同一事物可以有不同的认识,D不合题意。答案选C。 7.2019年以来,我国货币政策继续保持稳健中性的基调。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强调,在宏观大局的变化中把握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充分考虑经济金融形势和外部环境的新变化,做好预调微调,但也要把握好度。这一决策体现的哲理是( A ) ①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②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有促进作用 ③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④坚持客观和主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 充分考虑经济金融形势和外部环境的新变化,做好预调微调,这表明政策的制定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故①③符合题意;②错误,意识有正误之分,正确的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有促进作用;④错误,坚持主观和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故选A。 8.美国《新科学家》杂志发布的一项研究成果中,研究者第一次实现了用电击大脑单独区域的方式将意识关闭。这个发现表明有可能是一种被称作“屏状核”的地方,将分散的大脑功能组合在了一起,进而产生了思想、知觉和情感。这让我们对困扰了科学家和哲学家上千年的一个问题——意识是怎么产生的,有了更进一步的解释。这进一步佐证了( B ) ①意识活动是通过人脑对外界刺激的一系列反射活动实现的 ②物质和意识不可分割,意识依赖于物质 ③意识是人脑的产物,人脑的机能 ④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意识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人脑产生的,但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不能说是人脑的产物,③错误;材料体现的是通过对大脑的研究进一步佐证了意识的产生,有了更进一步的解释,没有体现物质和意识的关系,②与题意无关;材料体现了意识活动是通过人脑对外界刺激的一系列反射活动实现的,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①④适合题意。故选B。 9.物联网向人们展示了这样一幅生活图景:通过在物体上植入各种微感应芯片使其智能化,然后借助无线网络,实现人与物体的“对话”,物体和物体的“交流”,使生活中任何物品都变得“有感觉、有思想”。这说明( B ) ①人的意识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 ②人们通过科技可以使物体具备意识功能 ③科技的发展使人与物的界限日益模糊 ④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事物固有的属性改造世界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 意识是人类特有的,物没有意识,②说法错误;人具有物没有的功能,人与物有严格的界限,③说法错误;物联网向人们展示的生活图景表明人的意识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事物固有的属性改造世界,①④符合题意。故选B。 10.“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下列对这一诗句理解正确的是( B ) ①“桥上的风景”是诗人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②“你成为别人的风景”是诗人的一种纯主观想象 ③“明月装饰风景”体现了诗人意识的能动性 ④“你装饰别人的梦”说明意识具有直接现实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②错误,“你成为别人的风景”是诗人对客观存在的反映。④错误,直接现实性是实践的特点。这首诗中“桥上的风景”是诗人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明月装饰风景”体现了诗人意识的能动性;故①③入选。故选B。 11.颜色是物品的一种属性,却被赋予了各种文化含义,会引起人们强烈的情感反应。红色很受国人欢迎,代表着吉祥和好运。也有很多人喜欢蓝色,认为这是一个平静又引人幻想的词语,让人联想到天空、大海、爱情、忧伤、无限。人们对颜色的“情感反应”( D ) ①意味着颜色是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的,具有客观性 ②是主体对于客体的能动的反映,具有自觉选择性 ③是客观事物对于主体的积极意义,具有主动创造性 ④包含着人对自身和外部世界关系的理解,具有差异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 人们对颜色的“情感反应”属于意识的范畴,不具有客观性的特点。故排除①。③错误,人们对颜色的“情感反应”不是哲学上讲述的价值的含义,故表述客观事物对于主体的积极意义是错误的。题目中,人们对颜色的“情感反应”是主体对于客体的能动的反映,具有自觉选择性,包含着人对自身和外部世界关系的理解,具有差异性;故②④入选。选故D。 12.作为伟大的建党精神,“红船精神”贯穿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历程。大力弘扬“红船精神”,就要深入梳理“红船精神”的精神力量,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中国故事。从哲学上看,之所以要弘扬“红船精神”,是因为( B ) ①人的意识在实践中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 ②意识不同就会导致人们实践的结果不同 ③物质的东西与精神的东西统一于人的实践 ④人的意识能够影响实践发展的趋势和结果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 “红船精神”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不断取得胜利,表明人的意识能够在实践中转化为物质的力量,同时表明意识能够影响实践发展的趋势和结果,①④符合题意;②夸大了意识的作用;“红船精神”是意识层面的东西,材料没有强调物质的东西,③不符合题意。故选B。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X县县委县政府也明确提出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X阳”的规划。X县现有滩涂面积广阔,生物多样性程度高,滩涂资源潜力大。根据资源条件,县委县政府提出其滩涂开发重点应放在种植业、水产养殖业、、港口工业和旅游业等方面,在开发过程中要尊重和保护生物多样性,并重视“两带”“三区”“八大基地”项目建设。 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相关知识,分析X县委县政府建设“美丽X阳”开发滩涂的做法。 [答案] ①物质决定意识,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X县县委和县政府立足本县滩涂的资源条件提出了相关产业发展规划,体现了从实际出发的要求。②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县委县政府提出建设“美丽X阳”的规划对开发滩涂发挥了积极的指导作用。③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要求我们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否则受到规律的惩罚。县委县政府要求在开发过程中要尊重和保护生物多样性说明了这一点。 [解析] 本题考查辩证唯物论的相关知识,设问指向X县委县政府建设“美丽X阳”开发滩涂的做法。解答时首先明确考查的知识范围是唯物论,主要包括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规律的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然后调动运用上述知识,结合X县委县政府为建设“美丽X阳”开发滩涂的做法进行分析。注意解答哲学题要按照世界观、方法论和材料分析的顺序答题。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精神在哪里? 在这一个个覆盖着国旗的小小的棺椁里,在盛大阅兵式中那一位位头发花白的老兵的深情敬礼里,在大国脊梁隐姓埋名的奉献里,在林俊德院士生命最后的冲锋里,在李小文院士的布鞋里,在“中国量子之父”潘建伟的眼泪里,在南仁东倾尽一生打造的“天眼”里,在那枚小小的写着中国芯的芯片里,在几代中国人的拼搏和坚守里,在平民英雄的英勇无畏里,在平凡人的真善美里! 每一个中国人,传递和传播中国精神,把中国精神安放内心,把中国精神付诸行为,把中国精神讲给孩子,把中国精神视为使命,因为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唯有推崇国之精神,才能化为国之力量,才能谱写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篇章。 结合材料,运用意识能动作用的知识,说明“中国精神”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作用。 [答案] 意识是对物质的能动反映,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中国精神”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强大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中国精神”能够坚定中国人民的理想信念,激发斗志,增强战胜困难的信心和毅力。“中国精神”鼓舞中国人民勇于奉献、恪尽职守、脚踏实地,不怕艰难、坚韧不拔,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 [解析] 本题属于意义类的解答题。考生在分析说明时,首先要注意的是本题的知识限定是意识的能动作用的知识,因此考生首先要分析说明意识能动作用是什么,然后可以从人能动地改造世界两个角度进行具体的分析说明中国精神的作用即可。具体地说就是中国精神对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提供精神动力,能够调动人民的热情,鼓舞斗志参与现代化建设。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