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04 发布 |
- 37.5 KB |
- 2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高考政治二轮复习:复习方法与指导——揭秘阅卷细则教你答题规范课件(27张)
模块五 考前增分策略 专题 14 揭秘阅卷细则 教你答题规范 评分细则研读 ↘ 例 1 (2018· 全国 Ⅱ , 3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13 ~ 2017 年全国公共财政收入与税收 收入 ( 图中 12.92 为原卷数据,应为 12.91 ;图中 15.23 为原卷数据,应为 15.22—— 编者注 ) 资料来源:《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3 ~ 2017 年 ) 材料二 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国家实施了全面推行营改增等内容的降税减负政策,截至 2017 年底累计减税超过 2 万亿元。 2018 年 3 月,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进一步为企业降税减负,全年要再减税 8 000 亿元。 近两年,国家在为企业降税减负的同时,财政收入继续稳定增长, 2016 年财政收入比上年增长 4.8%( 原卷如此。应为 4.5%—— 编者注 ) , 2017 年比上年增长 7.4%( 同口径 ) 。 (1) 简要说明材料一包含的经济信息。 (4 分 ) (2) 结合材料,分析企业税负降低与财政收入增长之间的经济联系。 (10 分 ) 答案及评分细则 (1) 近 5 年财政收入与税收收入均逐年增长 ( 上升 )(2 分 ) ;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绝大比重 ( 占比最大、主要来源 )(2 分 )( 占重要地位 1 分 )( 说税收收入和财政收入正相关,随着财政收入的增长税收收入不断增加不给分 ) 。 (2) ① 降低税负,能增加企业所得 ( 收入、利润、效益 2 分,降成本、降税负 1 分 ) ,扩大生产规模 ( 扩大再投资、扩大生产、增加生产 )( 两点都答 3 分,答其中一点 2 分 ) 。 ② 能激发企业活力 ( 积极性、动力、新动能、热情、信心,但必须明确是企业 )(1 分 ) ,促进转型升级 ( 转方式调结构,提质增效,产品结构升级或产品升级 )(1 分 ) ,提高生产效率 ( 劳动生产率 )(1 分 ) 。 ③ 能激励创新创业 ( 科技投入、双创,答就业不给分 )(1 分 ) ,扶持小微企业发展 ( 促进企业发展,无小微亦可 )(1 分 ) 。最终能够扩大税收来源和规模 ( 增加企业数目、数量 ) ,增加财政收入 (1 分 )( 无替代 ) 。 例 2 (2018· 全国 Ⅱ , 3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 “ 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 ” 十九大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 “ 党必须保证国家的立法、司法、行政、监察机关,经济、文化组织和人民团体积极主动地、独立负责地、协调一致地工作。党必须加强对工会、共产主义青年团、妇女联合会等群团组织的领导,使它们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充分发挥作用。 ” 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为什么要 “ 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 。 (12 分 ) 答案及评分细则 (1) 坚持党的领导是党的性质决定的 (2 分 )( 两个先锋队 1 分 ) ,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1 分 ) ,是中国人民的正确选择 (1 分 ) 。 (2) 党具有与时俱进 ( 很强、提高 ) 的执政能力 ( 治理能力现代化 )(2 分 ) ,只有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才能保证将党的意志贯彻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2 分 )( 立法、司法能协调一致,工会、共青团协调一致可替换;国家机关协调一致可替换;总揽全局、协调各方 1 分,平稳运行 1 分,保证正常履职 1 分 ) (3)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2 分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关键、根本特征可替换 ) ,只有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才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 分 )( 中国梦 2 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 分,繁荣富强、全面小康、现代化 1 分,以人民为中心、三好、共同富裕 1 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1 分 ) 。 例 3 (2017· 全国 Ⅰ , 4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 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 ” 2017 年春节期间,大型文化类竞赛节目《中国诗词大会》在中央电视台播出,成为陪伴人们欢度新春佳节的一道文化大餐。 《中国诗词大会》节目组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紧紧抓住受众的中国诗词文化情结,在赛制和表现形式等方面大胆创新。比赛诗词涵盖《诗经》、楚辞、唐宋诗词、毛泽东诗词等,主要选自中小学教材,聚焦爱国、仁义、友善等主题。参赛选手来自各行各业,有学生、教师,有工人、农民、公务员,有海外华人、外国留学生。嘉宾现场点评,或分析诗词的深刻内涵,或发掘诗词的道德价值,或讲述诗词背后的历史 故事。赛会设置竞猜、 “ 飞花令 ” 等环节,启用水舞台、大屏幕展示等舞美设计,应用新媒体互动、多屏传播等技术手段,打造出一场全民参与的诗词文化盛宴。节目的播出,引起强烈反响,总收视观众超过 11 亿人次,引发新一轮中国诗词热。 (1) 《中国诗词大会》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成功案例,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其成功的原因。 (10 分 ) (2) 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历史主体的知识,说明在传承发展中华优秀文化中如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12 分 ) (3) 请就学校如何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两条建议。 (4 分 ) 答案及评分细则 (1) ① 选择艺术价值高、影响大、代表性强的诗词,集中展示中国诗词的魅力。 (3 分 ) 此给分点主要说明诗词大会节目取得成功的原因在于所选诗词内容的精品性 ( 代替:该节目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 先进健康有益的文化 / 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给 1 分;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给 1 分 ) 。如考生有类似的表述,可酌情给 2 分。 ② 重视发掘诗词的深刻文化内涵,引导人们向美向善。 (3 分 ) 此给分点主要说明诗词大会节目取得成功的原因在于所选诗词作品的文化内涵 ( 民族精神、道德价值 1 分 ) 和价值取向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 分 ) 。如考生有类似的表述,可酌情给 2 分。 ③ 运用现代传播技术手段,注重互动性和趣味性,增强吸引力、感染力。 (2 分 ) 此给分点主要说明诗词大会节目取得成功的原因在于其传播方式的新颖性、生动性。如考生有类似的表述,可酌情给 1 分。如大众传媒、现代科技等给 1 分;文化创新不给分。 ④ 激发民众内心的诗词文化情结,引导民众广泛参与 ( 以人民为中心、导向、立足、面向人民 ) 。 (2 分 ) 此给分点主要说明诗词大会节目取得成功的原因在于能激发民众的文化认同感和参与热情。如考生有类似的表述,可酌情给 1 分。文化自信不给分。 (2) ① 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和历史的创造者。 (4 分 )( 写到其中一个均能得 4 分 ) ② 树立人民是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体的意识。 (2 分 ) 答到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或发挥人民的主体力量 ( 作用 ) 与文化结合,可给 2 分。 只答到人民的主体地位或发挥人民的主体力量 ( 作用 )/ 坚持群众观点、群众路线 (1 分 ) 。 ③ 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内涵和现实价值。 关键词: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或者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 把人民群众的需求、社会发展的需要与文化发展结合起来,可给 3 分。 人民利益 / 人民立场 / 人民群众+文化发展 2 分。 ④ 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加以传承发展 / 社会实践中实现,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 / 享受文化成果。 (3) 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实践活动;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站、微信公众号。 以下为替代答案: 编制教材,列为必修科目;开展专题讲座;开展阅读经典名著教学等。 ( 课程 ) 组织知识竞赛;召开主题班会;举办文化节、诗词大会;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等活动。 ( 活动 ) 运用大众传媒、新媒体技术进行宣传。 ( 传播手段 ) 加大宣传、营造氛围、培养意识,未写具体建议可给 1 分。 阅卷老师提醒 ↘ 1. 不能够得分的试卷通常有以下几种情况: (1) 学生答卷有某一点创新,但有明显的知识性错误,论证思路混乱,未按题意作进一步分析。 (2) 学生答卷有创新意识,也能够自圆其说,但不符合党和国家大政方针、思想路线,甚至有反动言论,阅卷领导小组规定:坚决不给分。 (3) 学生答卷凌乱,亳无整洁可言,虽然有少数正确的说法,但逻辑性差,叙述东拉西扯,学生答卷大多与参考答案南辕北辙、相距万里的,也决不给分。 (4) 学生答卷书写模糊,涂改很多,虽然有一些叙述与参考答案略微相同或相似,但有多数难以辨认,也不能给分。 2. 对学生而言:好的答卷必须有好的开头和完满的结尾。 (1) 好的开头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 学生的论述直奔主题,不拖泥带水,不顾左右而言他。 ② 学生的论述与参考答案的推理分析思路基本相符,无干扰阅卷老师阅卷情绪的跳跃性、非连续性的推理、归纳和概括。 ③ 学生答卷中的关键词与参考答案中的关键词相同或者多数相似,意思相同或相近。 ④ 学生答案在论证过程中,理由充分、分析透彻、措辞到位,一看就觉得是 “ 非等闲之辈 ” 。 (2) 好的结尾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 与开头和答题要求相一致,结论中肯,有创新性。 ② 分析顺其自然、水到渠成,不是牵强附会、言不由衷的虚假陈词。 ③ 无逻辑错误和知识性错误,对程度性 “ 副词 ” 的使用和表述恰到好处,既不夸大也不缩小,既不重复论证也不随心所欲。 ④ 结论与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一致,没有离奇的表述,也没有过度的渲染。 阅卷老师建议 ↘ 1. 要注意字迹清晰漂亮,卷面整洁规范,赢得阅卷老师的印象分。阅卷进入三四天,答案早已烂熟于心,所以阅卷老师速度基本达到每份试卷仅需 3 ~ 4 秒。通常在试卷显示的一瞬间,对试卷就有了第一印象,给高分还是给低分,潜意识中已经确定。因此,要想得高分,第一印象很重要,因为老师第一眼看到的不是答案而是文字,学生书写整洁,心情自然舒畅,也就更有耐心去寻找更多的得分点。 2. 高考评卷主要采取 “ 踩点给分 ” ,有点把 “ 问答题 ” 变成 “ 填空题 ” 的味道,所以学生只要主干知识能答出来,就会在平均分之上。因此,在答题时要去繁从简,突出主要考点,在答案的内容组织方面做到三要:面要宽,点要全,话要精。即答题思路要正确,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怎么答,不要答非所问;分析问题要从多角度展开,不要在一个点上重复啰嗦个没完;语言要简洁精练,不要拖泥带水,不要胡编乱造,尽量用学科语言作答,以提高得分率。 3. 答题一定要采用 “ 观点统帅材料 ” 的方式,把关键词放在前面,材料分析放在关键词之后,切忌先分析材料,后得出结论,以免阅卷老师没有耐心,忽略了关键词,给出较低的分数。同时,反对照抄材料和照本宣科。前者完全照抄材料,不加提炼,不能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或关键词用于作答。后者则是生搬硬套,完全不理会题目的具体要求,不注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紧扣题意进行回答,只是一味的照搬课本或以前做过的类似题目的答案,结果由于针对性不强,得分不高。 4. 要摒弃投机取巧心理。有的学生大段大段地照抄材料,有的甚至把选择题里的几个选项搬到主观题中,以为多少可以得点分;还有的甚至在考卷上写一些讨好或调侃阅卷老师的话,作诗画画者亦有之,但是这除了可以博阅卷老师一笑,给阅卷老师带来短暂的轻松之外,真的没有其他任何实际意义了。 答题规范要求 ↘ 要想提高主观题的得分率,答案必须做到 “ 外在美 ” 与 “ 内在美 ” 的统一。 “ 外在美 ” 就是表述结构清晰、层次分明、格式规范、美观大方; “ 内在美 ” 就是政治学科术语表述准确、完整、严谨,思路清晰,表达流畅,符合逻辑,做到知识性与逻辑性、思想性的统一。 1. 政治术语的恰当运用。 要使用政治学科专业术语进行答题,而不能使用生活化语言答题。教材中基本概念、基本原理都要用专业术语,如:经济生活中通货膨胀、通货紧缩、价值规律等;哲学中的物质、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量变、质变、认识、实践、人生价值等等;政治生活中的国家职能、国体、政体、共和制、民主权利、依法治国、国家利益、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等。 2. 语言表述要准确。 使用政治学科专业术语答题时一定要做到科学、严谨、准确。例如人民民主专政不能写成人民专政,宗教信仰自由不能写成宗教自由,对人民负责原则不能写成对人负责原则等。 3. 思路要清晰。 使用专业术语答题时要注意文字叙述的逻辑性、条理性和完善性。既要做到语言精炼,又要答全要点,这样才能使自己的答案和参考答案接近一致。 例如: “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制造矛盾越多越能推动事物发展。 ” 本题的用意有二:一是考查考生对矛盾概念以及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原理的掌握和理解,同时利用对该题的辨析, 考查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二是希望引导学生注重对书本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的学习和掌握。此题要求学生紧紧地抓住矛盾概念,运用所学的辩证法基本知识和原理,对之进行层层分析。在辨析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思维的清晰: “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这里的矛盾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这种矛盾不同于逻辑矛盾,也不同于人为制造的矛盾,人为制造的矛盾不能推动事物发展。 ” 考生若能从这几个方面思考的话,那么就很少失分,反之则较多失分。 4. 字体规范。 字迹要工整,以行楷为主。字的大小以宋体四号为最佳。尽量杜绝漫画和美术上应用的特殊字体。 5. 注意答案分层。 每一个知识点都要用合适的符号,如: ①②③④ 等分开,让批阅试卷的老师能清楚地发现知识点。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