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04 发布 |
- 37.5 KB |
- 1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A版人教版文档:必修4第3单元第10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教案
第十课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最新考纲] 1.辩证的否定观:辩证否定;形而上学的否定观。2.唯物辩证法与创新意识: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创新的社会作用。 考点1| 辩证的否定观 (对应学生用书第249页) 全国卷5年1考 命题揭秘导航 2014·卷Ⅰ·20,4分 本考点以热点材料、成语、俗语、警句、漫画等为背景,主要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对辩证否定观的理解和运用等。复习时,既要通过对比明确两种否定观的区别,又要系统把握辩证否定观的相关知识;注意关注传统文化继承、各个领域推进创新的热点时政。 [识记—基础知识梳理] 1.辩证的否定观 (1)含义:辩证的否定,是①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 (2)作用:辩证的否定是②联系的环节和③发展的环节。 (3)实质: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④“扬弃”。 (4)方法论:树立创新意识。 2.形而上学的否定观 (1)观点:否定就是一事物对另一事物的排拒或毁灭,是借助于⑤外力作用实现的事物的变化。 (2)特点:或者简单地⑥肯定一切,或者简单地⑦否定一切。 提醒 辩证否定观的内容蕴含着辩证法的基本思想,即联系观点、发展观点、全面观点、矛盾观点。 解题金手指 本考点的知识,主要考查对辩证否定观具体内容的理解,包括分析现实生活中的典型事例和剖析各种引言中的内涵指向等。 [理解—重点难点探究] 辩证否定观和形而上学的否定观 [问题导引] 很多中国的古语中蕴含着一定的哲学思想,如下列的传统文化中的古语: (1)是就是,不是就不是。 (2)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3)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4)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上述古语中,体现出辩证否定观和形而上学否定观的分别是哪一句? [提示] 第(1)句体现形而上学的否定观,第(4)句体现辩证否定观。 [规律总结] 1.细化区分辩证的否定观和形而上学的否定观 辩证的否定观 形而上学的否定观 否定的 动力 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双方斗争的结果,是通过事物内部矛盾进行的自我否定 否定是外力强加给事物的,是外力作用的结果,是主观任意的否定 否定与 肯定的 关系 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是既克服又保留,否定中包含着肯定,肯定中包含着否定 把否定与肯定绝对地割裂,主张要么肯定一切,要么否定一切 否定同发 展和联系 的关系 否定是发展的环节和联系的环节 否定是发展的中断 2.辩证否定与联系、发展的关系 (1)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是实现新事物产生和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体现出新事物和旧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联系。 (2)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新事物产生于旧事物,它总是吸取、保留和改造旧事物中积极的因素作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体现出新事物战胜旧事物——发展。 [应用—对点强化训练] 命题点 对比辩证否定观与形而上学否定观 (2017·河北省承德期末)世界第一款数码相机由柯达的工程师在1975年发明,但柯达管理层没有继续研发并利用数码技术更新传统业务,而是想竭力保住自己在传统胶卷业务的长期垄断地位。后来,正是在数码技术的冲击下,柯达最终破产。柯达的教训告诉我们( ) 【导学号:97300180】 ①实现对自身的否定需要树立创新意识 ②要敢于挑战传统,破除已有思想观念 ③事物只有在辩证否定中才会不断发展 ④外部矛盾是实现自身否定的最大障碍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A [并非所有的已有思想观念都要破除,故②错误;自身否定过程中更大的障碍应该是内部矛盾,故④错误;柯达的教训就是没有通过创新而不断向前发展,固守原来成果而不能进行辩证否定,故①③正确。] 考点2| 唯物辩证法与创新意识 (对应学生用书第250页) 全国卷5年5考 命题揭秘导航 2017·卷Ⅱ·22,4分 2017·卷Ⅱ·40(1)(3),12分 2017·卷Ⅲ·20,4分 2016·卷Ⅱ·21,4分 2013·卷Ⅰ·23,4分 本考点主要结合具体材料或背景,考查对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创新的社会作用的理解;选择题和主观题兼顾。复习时,在把握自身具体知识的基础上,要注意其与辩证否定观、发展、社会改革等知识的联系,密切关注我国各项创新的实施和成果。 [识记—基础知识梳理] 1.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 (1)依据:世界是永不停息地①变化发展的。 (2)内容: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形式都是从它的②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③批判的、④革命的和⑤创新的。 (3)要求: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 提醒 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扬弃”;辩证法的本质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 2.创新的社会作用 (1)推动社会⑥生产力的发展:创新更新了人们的生产工具,促进了生产技术的进步,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开辟了更广阔的劳动对象,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推动⑦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 (3)推动⑧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和⑩理论指导下的实践创新,在推动科技发展的同时,也使得人类认识的对象和范围日趋广阔,使得人类思维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 提醒 哲学上关于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有两处界定:即真正的哲学和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解题金手指 (1)知识点“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主要结合典型材料,去分析推动创新的原因和要求。 (2)知识点“创新的社会作用”,主要结合具体事例,分析创新在各种领域的具体体现或创新的积极结果。 [理解—重点难点探究] 创新的依据和要求 [问题导引] 中国高铁在发展过程中,有效推进了土木工程、动车组系统、运行控制系统的技术创新和服务管理模式的创新。通过系统创新,中国高铁在赢得国民信任的同时,也逐渐赢得了国际信誉。截至2014年底,中国高铁运营总里程超过一万六千千米。 上述材料体现出创新在哪个方面的现实作用? [提示] 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规律总结] 1.创新的理论依据 (1)唯物论的角度:坚持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坚持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的统一。 (2)辩证法的角度: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辩证否定是发展的环节,是实现事物发展的根本途径,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辩证法按其本质来说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要求我们要树立创新意识。 (3)认识论的角度:整个世界在空间和时间上都是无限的,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人们应当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深化认识、扩展认识、把认识向前推移,在实践中认识和发展真理。 2.创新的现实原因 3.创新的哲学要求 (1)坚持辩证否定观,以“扬弃”的态度对待新、旧事物的关系,做到肯定与否定的结合、克服与保留的结合。 (2)坚持革命批判精神,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 (3)推动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文化和思维等各个具体领域的创新,在实践基础上进行理论创新,在理论指导下进行实践创新。 [应用—对点强化训练] 命题点1 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 1.[真题体验](2016·全国卷Ⅱ·21)某市打造北斗卫星导航功能型平台,初步建成智能公交应用、高精度位置服务等六大应用系统和产业技术创新基地等,部署完成了78 275台北斗终端,产品商业性开发应用取得显著成效,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也在应用中得到进一步完善。这表明( ) ①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科技创新价值的重要体现 ②不断发展的社会需要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动力 ③科技创新以思想观念的创新为先导 ④科技创新总是通过吸收、改造传统技术而实现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A [题干没有指向思想观念的创新,故③偏离题意;④错误,创新不一定就是通过吸收、改造传统技术来实现;对产业技术创新等进行产品商业性开发,体现出将科技创新的价值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故①正确;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应用中得到进一步完善,体现出社会需要对科技创新的推动作用,故②正确。] 2.[真题体验][2017·全国卷Ⅱ·40(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胸怀科技报国的梦想,奋战在科技创新的最前沿,取得了世界一流成果,被称为创新中国的科技领航者。潘建伟率领科研团队在十多年的时间内使我国在量子通信领域从跟随者变成世界的领跑者;王晓东对乙肝病毒的新发现,为未来相关药物研发打开新大门;赖远明带领科研团队成功破解青藏铁路修建中冻土如何“保冷”这一被称为“无法攻克的世界性难题”;鲁先平历经14年创新创业成功研制中国首个用于治疗淋巴癌的原创化学药“西达本胺”,在这一领域实现与国际先进水平并跑和部分领 跑……他们的创新实践是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诠释。鲁先平将原创新药的研发形容为“走钢丝”。潘建伟说:“科学研究一定不能惧怕失败”。王晓东将“不只是填补国内空白,而是获取人类知识的创新”作为自己的事业追求。做事挑剔、追求完美的赖远明用“要想成功,就必须坚持”概括他的创新经验。 运用“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的知识并结合材料,分析科技领航者实现科技创新的主体原因。 【解析】 本题给定的知识范围是“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答题的角度是“原因”,围绕的主题是“科技领航者实现科技创新的主体原因” 。科技领航者的创新实践,表明了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理解,其本质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具体分析主体原因,则要概括科技领航者的言论、追求和经验,从中提炼出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奋力创新的勇气、坚持不懈的毅力、追求完美的精神。 【答案】 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理解。按其本质来说,辩证法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 坚持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追踪世界科技前沿、奋力创新的勇气;坚持不懈、攻坚克难的毅力;追求卓越和完美的精神。 高考失分点:不能对创新的要求或措施作出准确的理论判定 提示:创新不是否定以往的思想意识,而是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创新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不能过分强调某一方式的重要性;创新意识很重要,但不能将其夸大化。 [纠正训练1] 一项对全球21个国家的调查显示,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排名第一,想象能力却排倒数第一,创造力排倒数第五。当前,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提高青少年的创新意识成为教育改革的重大课题,也是建立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进步的灵魂 ②树立创新意识是推动认识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③树立创新意识要求我们敢于质疑权威,否定一切 ④树立创新意识是辩证否定观和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的要求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A [实践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分别是认识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②错误;③不符合辩证否定观。] 3.[高考预测]新形势下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必须以党章为根本遵循,坚持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组织路线、群众路线,着力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着力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要实现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必须( ) ①坚持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 ②做到对既往的否定和对现实的肯定 ③把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统一起来 ④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现有理论和制度的限制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C [对既往和现实都要做到肯定与否定的统一,故②错误;敢于突破的是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而不是突破现有理论和制度的限制,故④错误;①③观点分别从辩证否定观和革命批判精神角度正确提出了党的发展的措施,故符合题意。] 命题点2 创新的社会作用 4.[真题体验](2017·全国卷Ⅲ·20)2016年10月,习近平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当今世界,网络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全面融入社会生产生活。要强化互联网思维,利用互联网扁平化、交互式、快捷性优势,推进政府决策科学化、社会治理精准化、公共服务高效化。强化互联网思维的依据是( ) ①互联网思维决定了网络时代社会形态的性质和面貌 ②互联网思维适应了网络时代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③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水平是衡量社会意识先进与否的主要尺度 ④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变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C [互联网思维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适应了网络时代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需要,②正确。网络信息技术全面融入社会生产生活,推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变革,④正确。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形态的性质和面貌,①错误。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水平不能作为衡量社会意识先进与否的主要尺度,③错误。] 高考失分点:不能正确理解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提示:实践创新是理论创新等各项创新的基础,实践创新决定理论创新等。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理论创新可以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在实践基础上进行理论创新,在理论指导下进行实践创新。 [纠正训练2] 回顾新世纪以来我国的改革开放历程,可以看到,无论是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还是其他方面的创新,我们每前进一步,都是以理论上的创新为前提的。这说明( ) A.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B.理论创新决定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 C.理论创新对社会发展和变革具有决定性作用 D.只要有理论上的创新,就会带来社会的发展和变革 A [题干材料强调理论创新的作用,A符合题意;B、C中的“决定”、D中的“只要……就”夸大了理论创新的作用。] 5.[高考预测]多年来,中国坚持创新驱动战略,不断提升自身的科学技术水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神舟飞天创造“中国高度”,蛟龙潜海成就“中国深度”,高铁飞驰跑出“中国速度”,北斗导航展现“中国精度”……不仅有力推动了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也给世界人民带来福祉。这说明科技创新 ( ) 【导学号:97300181】 ①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发展方向 ②对社会的发展进步产生深刻影响 ③是生产力中最核心的实体要素 ④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C [决定社会性质和发展方向的是生产方式,故①错误;生产力中最核心的实体要素应该是劳动者,故③错误;②④分别正确指出了科技创新对社会发展、国家发展的积极作用,故符合题意。] [热点聚焦] 推动科技发展 实施创新驱动 (对应学生用书第253页) [新闻点击] 材料一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①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强化战略科技力量。深化科技体制改革,②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③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支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任务,④是加强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关键环节。⑤要在中央顶层设计推进和地方积极贯彻落实下,全面提速科技成果技术转移转化体系建设。 材料二 2017年11月5日19时45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第二十四、二十五颗北斗导航卫星。这两颗卫星属于中圆地球轨道卫星,是我国北斗三号第一、二颗组网卫星,⑥开启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全球组网的新时代。从此次任务起,我国迎来新一轮北斗组网卫星高密度发射。⑦2018年前后,将发射18颗北斗三号组网卫星,覆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2020年左右,将完成30多颗组网卫星发射,实现全球服务能力。 [信息提取] ①树立创新意识,积极推动创新。 ②根据事物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③通过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④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要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⑤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结合起来。 ⑥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要抓住时机促成质变。 ⑦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要重视量的积累,为质变创造条件。 [思维发散] 问题一:运用创新意识和社会进步的相关知识,分析我国加强科技创新的原因。 分析:①辩证否定观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通过科技创新推动社会的发展。②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密切关注科技领域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开拓新境界。③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可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科技的每一次进步都是通过创新实现的,迎接未来科技的挑战最重要的是要坚持创新、勇于创新。 问题二:结合材料,运用创新意识和社会进步的相关知识,分析如何通过创新实现我国更好的发展。 分析:①坚持辩证否定观,做到发扬和抛弃的结合,克服消极因素,保留合理因素,增添新的因素。②坚持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用批判性思维去分析现实问题,做到肯定与否定的结合。③树立创新意识,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破除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实的思想观念。④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⑤通过创新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我国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推动公民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命题猜想]————————————————————————————— 猜想1 我国科研人员自行研发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其最大的创新在于把导航与通信紧密地结合起来,同时具备定位与文字通信功能。“北斗”的发展和完善将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材料主要表明( ) A.科学技术的进步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B.科学研究应树立创新意识,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C.科学理论能够正确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 D.科学实验是人类思维在认识和改造社会中创造性的表现 A [题干中“北斗”的发展和完善将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说明科学技术的进步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A符合题意。B、C说法正确,但均与题意不符。D说法错误,科学实验是实践的基本形式之一,是科研工作者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按照一定目的运用特殊手段和设施,去探索事物规律性的活动。] 猜想2 60年来,中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已经成为中国具有战略意义的高科技产业,形成了富有成效的航天系统工程管理体制和机制,建立了完整配套的科研生产创新体系,造就了一支素质高、技术精的人才队伍。材料说明( ) ①事物在任何时候都是向前发展的 ②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联系和发展的环节 ③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④事物的发展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 A.②③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D [中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也是一个前后相继历史联系的辩证否定过程,故②④符合题意。事物的变化有前进的、向上的,也有倒退的、向下的,只有前进的、向上的变化才是发展,①说法错误。③材料未体现。] 猜想3 当前,全球机器人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期,产品在教育陪护、医疗康复、危险环境等领域的应用持续拓展,已广泛应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越来越多地取代人类从事各种体力劳动和简单重复劳动。不久的将来,劳动者将会从中解放出来,专门从事脑力劳动、创意劳动等。随着研发技术的突破,水下机器人、极地科考机器人、核工业机器人等新产品不断涌现,人类在更大范围内和更深程度上认识世界成为可能。总之,机器人的研发和广泛应用能够有力地推动一个民族的进步。 机器人的研发和广泛应用对民族进步起到了推动作用。结合材料,运用创新推动生产力和人类思维发展的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解析】 一是注意知识范围,即创新的作用的具体知识;二是从生产力发展和人类思维发展两个角度分析具体作用;三是结合材料信息来组织答案,将理论与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 【答案】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机器人的研发和广泛应用,更新了人们的生产工具,促进了生产技术的进步,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开辟了更广阔的劳动对象,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创新推动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使得人类认识的对象和范围日趋广阔,提高了人类思维能力和水平。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