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专用2021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5课文化创新课件必修3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山东专用2021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5课文化创新课件必修3

文化生活 必修 3 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第五课 文化创新 01 课 前 预 习 案 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   民族文化   社会实践   文化创造活力   人民群众   社会实践   取其精华   时代精神   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守旧主义   历史虚无主义   1 .文化创新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离开社会实践。 (    ) 2 .发展先进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 (    ) 3 .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是推动文化发展的根本途径。 (    ) 4 .借鉴外国文化,必须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 (    ) 5 .文化创新来自作者灵感,文化工作者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    ) 6 .一味推崇外来文化,否认本民族文化,这是典型的民族虚无主义思想。 (    ) ×   ×   ×   √   ×   √   1 .近几年来,很多新词由于能够 “ 淋漓尽致、言简意赅 ” 地表达网友对一些社会现象的感叹或期望,而迅速在网络上走红。这表明 (    ) A .文化创新是文化发展的根源 B .文化创新来源于作者的灵感 C .文化创新的动力是推陈出新 D .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的需要 答案   D 2 .茂腔是山东独特的地方戏曲。由茂腔经典剧目 《 墙头记 》 改编制作而成的茂腔动漫剧,既具有浓郁的民俗风情又不乏时尚元素,深受观众喜爱。材料反映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    ) A .中华文化呈现着多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 B .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 C .科技进步是实现传统文化创新的根本动力 D .不同地方文化存在着共性和普遍发展规律 答案   B 3 . 2017 年山东省作协继续深入开展 “ 深入生活、扎根人民 ” 文学主题年活动。开展这一主题活动是因为 (    ) ①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②文化的实质是人民的根本经济利益 ③文艺工作者应向人民群众虚心学习 ④文艺工作者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答案   C 4 .邓小平强调,绝不能要求马克思为解决他去世之后上百年、几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答案。列宁同样也不能承担为他去世以后五十年、一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答案的任务。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必须根据现在的情况,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主要表明了 (    ) A .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B .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 C .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D .文化创新需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答案   C 5 .中医药典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的生存环境、生活方式和体质特点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照搬中医药典籍已不能完全解决现代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研究新情况的基础上吸收传统中医药典籍中的有益成分,不断创新发展中医药文化。这体现了 (    ) A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B .我们既要继承传统,又要推陈出新 C .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D .文化创新能够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答案   B 6 .在 “ 中医现代化 ” 的口号下,有人把改造传统中医、简单模仿西医当成中医现代化的方向。可是,失去了传统文化依托的中医,就如同离开了土壤的大树,只有枯萎和死亡。这表明发展中医 (    ) A .需要中西文化之间的交流、融合 B .要反对 “ 民族虚无主义 ” 和 “ 历史虚无主义 ” C .需要体现时代精神 D .要接受新文化和外来文化 答案   B 1 . 文化创新的必要性 (1) 文化创新是文化发展的实质。 (2) 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 02 课 堂 探 究 案 考点一 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 2 . 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1)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离开了社会实践,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人们就不能进行有价值的文化创造。 (2)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①社会实践中不断出现新情况,提出新问题,需要文化不断创新。 ②社会实践的发展,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资源,准备了更加充足的条件。 [ 提醒 ]  文化创新的源泉是人民群众所从事的社会实践,文化创新的渊源是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中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两者不可混为一谈。 重难点 3 . 文化创新的意义 (1) 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 (2) 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 (3) 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4 . 文化创新的主体 (1) 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人民群众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 (2) 文化创新必须关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理解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日益增长的需求。文化创造者应该自觉地投身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当中,坚定地走与人民群众实践相结合的道路,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才能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文化作品。 1 . (2016 · 全国卷 Ⅲ · 19) 2015 年,新版 《 辞海 》 编辑委员会宣布将在推出纸质版 《 辞海 》 的同时,推出适用于各种阅读终端的电子版和网络版。这一做法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    ) ① 文化创新要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需求 ②有价值的文化创造源于文化传播载体的变革 ③文化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凝聚力的保证 ④信息技术推动文化生产和消费方式的变革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B   考向一 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 解析  “ 《 辞海 》 电子版和网络版的推出 ” 这一文化创新,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立足于信息社会人们网上阅读的新需求, ①④ 符合题意。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是社会实践, ② 错误;文化创新不一定能够保证文化富有生机和凝聚力, ③ 说法不妥,排除。 《 辞海 》 是中国最大的综合性辞典。 《 辞海 》 是以字带词,兼有字典、语文词典和百科词典功能的大型综合性辞典。辞海二字源于陕西汉中著名的汉代石崖摩刻 《 石门颂 》 。皇皇巨著 《 辞海 》 是一个世纪、几代学人千锤百炼的结晶。 《 辞海 》 最早的策划、启动始于 1915 年。时中华书局创办人陆费逵先生决心编纂集中国单字、语词兼百科于一体的综合性大辞典,其宏博气势,令人钦敬。并取 “ 海纳百川 ” 之意,将书名定为 《 辞海 》 。 2 . (2015 · 山东卷 · 30) 如图中的 “ 雷风侠 ” ,是一个既有雷锋形象特征,又有雷锋精神内核的动漫形象,是作者为传播正能量,借鉴经典动漫形象元素进行的创新设计,赢得了青少年的喜爱。 “ 雷风侠 ” 动漫形象创作的成功,给我们的启示是 (    ) ① 文化创新的主体要有文化自觉和担当 ②体制机制创新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 ③文化创新要广泛地引进和吸收外国文化 ④文化创新要着眼于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B   考向二 文化创新的主体 解析  “ 雷风侠 ” 是作者为传播正能量设计的,体现了作者有文化自觉和担当, ① 符合题意;借鉴经典动漫形象元素进行的创新设计,赢得了青少年的喜爱,体现了文化创新要着眼于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④ 符合题意;材料涉及文化内容与形式的创新,不是体制的创新, ② 与材料不符;文化创新要广泛地引进和吸收外国的优秀文化成果, ③ 说法错误。 “ 文化自觉 ” 是费孝通先生于 1997 年在北大第二届社会文化人类学高级研讨班上的概念,其主要有三层内蕴: 1 、文化自觉建立在对 ‘ 根 ’ 的找寻与继承上。 2 、建立在对 ‘ 真 ’ 的批判与发展上。 3 、对发展趋向的规律把握与持续指引上。这种文化自觉是对文化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这种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表现为对中华文化的发展前途充满信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充满信心、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充满信心。 [ 易错练 ] 1 .有一位艺术家说过: “ 艺术是喜新厌旧的,任何重复必然会使人产生疲倦。 ” 这句话对艺术工作者的启迪是 (    ) A .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 B .实现文化创新就要抛弃一切旧的文艺形式 C .促进民族文化繁荣是艺术创作的根本目的 D .实现文化创新就要避免出现任何与过去重复的东西 A   解析  文化创新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故 B 、 D 错误;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故 C 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创新对艺术的重要性, A 正确。 [ 提醒 ]  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但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是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2 . “ 一滴水,尚思源;一粒米,报涌泉。 ” 某主流媒体推出系列公益广告,将传统民谣、蔚县剪纸、杨柳青年画等中国元素注入其中,传递了积极向上的价值理念。这些公益广告 (    ) ① 体现了民族文化和时代精神的结合 ②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③有助于构建先进文化,抵制落后文化 ④说明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不竭源泉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A   解析  回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 “ 中国元素注入其中 ”“ 积极向上的价值理念 ” 等题眼信息,由此可知 ①③ 符合题意; ② 中 “ 经济效益 ” 与题意无关,排除;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④ 表述错误。 [ 提醒 ]  文化创新的源泉是社会实践,根基是传统文化,渊源是一切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中的优秀成果,主体是人民群众。 [ 模拟练 ] 3 . (2019 · 河北邯郸入学检测 ) 民俗与文化的融合,在互联网上找到了合适的节点。光明网推出的 “ 网络中国节 ” 围绕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和重阳等 7 个中国传统节日、不断推出包括直播、互动游戏、专题、网评等形式在内的一系列文化产品,增强了青年群体的家国情怀。从中我们可以感悟到 (    ) ① 文化创新来源于人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  ②创新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传承和发展 ③传播手段的创新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前提 ④借助现代科技有利于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财富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C   解析  光明网推出 “ 网络中国节 ” ,并创新推出直播、互动游戏等形式在内的一系列文化产品,运用现代科技促进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②④ 符合题意;文化创新来源于社会实践, ① 说法错误;传播手段的创新有利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但不是前提, ③ 说法错误。 4 . (2019 · 广西河池模拟 ) 文化遗产、文物包括考古成果的保护,最重要的就是让它 “ 活 ” 起来,把古人的知识、文化、智慧融入人们的现代生活中。这是因为 (    ) ① 文化创新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 ②文化交流能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③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 ④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D   解析  ① 错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 ② 说法与题意无关,排除;文化遗产、文物包括考古成果的保护,最重要的就是让它 “ 活 ” 起来,把古人的知识、文化、智慧融入人们的现代生活中。这是因为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 ③④ 正确。 1 . 文化创新与继承的关系 (1) 继承是创新的必要前提。对一个民族和国家来说,如果漠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其民族文化的创新,就会失去根基。 (2) 创新是继承的必然要求。文化创新表现在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 (3) 文化创新的过程,既是一个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又是一个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对传统文化 “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 , “ 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 。 考点二 文化创新的途径 2 . 文化创新与借鉴、融合的关系 (1) 文化创新的过程,既是一个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流、融合的过程,又是一个借鉴、汲取人类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发展民族文化的过程。不同民族文化之间交流、借鉴与融合,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 (2) 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3 . 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 4 . 文化创新的基本要求 重难点 根本途径 立足于社会实践 基本途径 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反对错 误倾向 反对 “ 守旧主义 ” 和 “ 历史虚无主义 ” 反对 “ 民族虚无主义 ” 和 “ 封闭主义 ” 创造主体 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落脚点 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努力铸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 1 . (2018 · 全国卷 Ⅰ · 20) 近年来,某市发掘传统中医药文化资源,坚持 “ 以药立市 ” ,大力推动现代中医药产业发展,现已建有全国规模最大的中药材交易市场,形成了涵盖中药材种植,中药研发、生产、流通,中医药文化传播的现代中医药产业体系。该市大力发展现代中医药产业的文化意义在于 (    ) ① 创新传统中医药文化的基本理念 ②开创了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新局面  ③推动传统中医药文化创造性转化 ④促进中医药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发展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D   考向 文化创新的途径 解析  ③④ 符合题意:该市大力发展现代中医药产业,有利于继承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有利于推动文化与经济融合。 ① 错误:中医药文化的基本理念是不变的。 ② 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开创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新局面。 《 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 》 指出,要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 “ 创造性转化 ” 需要创新传播模式,通过网络媒体等构筑互动、多元、立体的传播路径;创新传播方式,多进行时尚、动感、有趣的传播,让人们在形象化、深刻化感知中,爱上传统文化;创新传播理念,立足传统传播,也要多进行观念拓展,想方设法让传统文化 “ 活 ” 起来。经过诸如此类的扬弃、拓展,传统文化就能在更多层面,广泛流传。 2 . (2016 · 全国卷 Ⅰ · 19) 陕西省地方戏 “ 华阴老腔 ” 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声腔刚直高亢、磅礴豪迈,却因表演形式单调难以吸引观众,面临传承危机。 2016 年,华阴老腔演出团队与摇滚歌手合作,将传统民族音乐与现代摇滚音乐相结合,在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联袂演唱 《 华阴老腔一声喊 》 ,引起巨大反响。 “ 华阴老腔 ” 焕发新的生机给我们的启示有 (    ) ① 优秀传统文化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 ②满足人民大众需要的优秀传统文化才有强大的生命力 ③与现代流行文化融合是优秀传统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④传播手段与传播形式的创新是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前提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A   解析  本题的题眼是 “ 将传统民族音乐与现代摇滚音乐相结合 ”“ 引起巨大反响 ” 。由题眼可知, “ 华阴老腔 ” 能够焕发新的生机是因为其不断创新,将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相结合,满足了人民大众的需要,故 ①② 符合题意;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③ 说法错误;认同并理解优秀传统文化是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前提,传播手段与传播形式的创新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要求, ④ 说法错误。 华阴老腔系明末清初陕西省华阴县泉店村张家户族的家族戏,只传本姓本族,不传外人。其声腔具有刚直高亢、磅礴豪迈的气魄,听起来颇有关西大汉咏唱大江东去之慨;落音又引进渭水船工号子曲调,采用一人唱众人帮合的拖腔,民间俗称为拉波;伴奏音乐不用唢呐,独设檀板的拍板节奏,均构成了该剧种的独有之长,使其富有突出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世代流传,久演不衰。该剧种目前处于行将消亡的濒危状态,迫切需要长期保护。 [ 易错练 ] 1 .印度佛教自汉代传入我国后,便与中国固有文化相互影响和融合。在隋唐,外来佛教适应中国的文化习俗,演变为以禅宗为代表的中国化佛教,形成中华文化儒、释、道并存的格局;至宋后,传统儒学吸收佛教的有益成果,衍生出新儒学即宋明理学,使以儒家为主导的中华文化发展到新的高度。这一史实表明 (    ) ① 中华文化具有极大的包容性 ②不同文化的融合导致文化差异性的消失 ③学习借鉴外来文化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④文化交流借鉴是推动文化发展的根本途径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C   解析  传统儒学吸收佛教的有益成果,衍生出宋明理学,体现了 ① ;不同民族文化交流会使世界文化更加丰富多彩,不会使文化差异性消失, ② 说法错误; “ 吸收佛教的有益成果 ”“ 以儒家为主导 ” 说明 ③ 正确;推动文化发展的根本途径是立足于社会实践而不是文化交流借鉴, ④ 说法错误。 [ 提醒 ]  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立足于社会实践;基本途径是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2 .好莱坞电影 《 功夫熊猫 》 的文化元素多半是中国的,功夫是中国的,熊猫是中国的,场景是中国的,但熊猫阿宝怎么看都不像中国的大侠。这告诉我们 (    ) ① 文化符号比文化精神更重要 ②繁荣我国文化应借鉴好莱坞的文化创新理念  ③繁荣我国文化的关键是继承我国的传统文化 ④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B   解析  审题时抓住 “ 文化元素多半是中国的 ”“ 不像中国的大侠 ” 等有效的 “ 题眼 ” 信息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 功夫熊猫 》 中的文化元素多半是中国的,但熊猫阿宝怎么看都不像中国的大侠,这体现了 《 功夫熊猫 》 中的文化元素既有中国的,又有世界的,同时说明了 《 功夫熊猫 》 创作是在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了文化创新,故 ②④ 当选;文化符号与文化精神都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因素, ① 表述错误;繁荣我国文化的关键是创新, ③ 观点错误。 [ 提醒 ]  推动文化发展,基础在继承,关键在创新。 [ 模拟练 ] 3 . (2019 · 河南洛阳联考 ) 传统节日诞生于农耕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相应的社会规范习俗,本身就具有动态发展特点,如果想要让其活在当下,就需要对其进行创新性发展,赋予其时代特色。由此可见 (    ) ① 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是文化创新的根基 ②传统节日源于社会实践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③文化创新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体现时代精神 ④传统节日源于时代,可以超越时代的限制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C   解析  材料强调传统文化应与时俱进,赋予时代内涵,因而 ②③ 表述正确,符合题意; ① 与题干主旨不符; ④ 中 “ 超越时代的限制 ” 表述错误。 4 . (2019 · 河北邯郸入学检测 ) 2018 年 5 月 4 ~ 5 日,中国民族交响乐原创歌剧 《 莫高窟 》 亮相北京天桥剧院。 《 莫高窟 》 将意大利歌剧唱法和中国民族唱法相结合,通过中国特色民族交响乐器伴奏,在中国戏曲 “ 紧拉慢唱 ” 演唱形式中植入丰富多彩的节奏及和声变化,创造出一种全新的宣叙调艺术。可见,歌剧 《 莫高窟 》 在创作中坚持 (    ) ① 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②在多样中求同,在交流中化异 ③古为今用,中西合璧 ④在竞争中合作,在借鉴中创新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B   解析  《 莫高窟 》 将意大利歌剧唱法和中国民族唱法相结合,通过中国特色民族交响乐器伴奏,在中国戏曲 “ 紧拉慢唱 ” 演唱形式中植入丰富多彩的节奏及和声变化,创造出一种全新的宣叙调艺术,坚持古为今用、中西合璧,做到了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①③ 符合题意;文化具有多样性, “ 化异 ” 的说法是错误的, ② 不选;材料没有体现文化的竞争,排除 ④ 。 03 主观大题 分步突破 [ 典例 ]   (2016 · 全国卷 Ⅲ · 39 · 节选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治疗疟疾新方法而获得 2015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是中国本土培养的科学家首次获诺贝尔奖。 文化继承与发展 疟疾是威胁人类生命的一大顽疾,困扰了人类几千年。 20 世纪 60 年代末,治疗疟疾的常用药物 —— 氯喹或奎宁的药效已经减弱,疟疾的发病率再次升高。为了找到新型抗疟药物,中国政府启动了研制治疗疟疾药物的 “ 523 项目 ” ,中医研究院成立以屠呦呦为组长的科研组参加研究工作。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屠呦呦小组与全国 7 个省市、 30 多个单位的科研人员协同合作,经过数百次试验、无数次失败,并从 《 肘后备急方 》 等传统中草药文献中获得灵感、汲取智慧,最终使用乙醚从青蒿中提取了疗效高的青蒿素,开创了治疗疟疾新方法,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世界卫生组织将青蒿素和相关药剂列入其基本药品目录,以青蒿素为基础的复方药物已经成为疟疾的标准治疗药物。 屠呦呦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是中医中药走向世界的一项荣誉。它属于科研团队中的每一个人,属于中国科学家群体。用现代科学手段不断认识中医药,是我们一代代科研工作者的责任。 结合文化生活的知识,谈谈屠呦呦团队的发现对于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启示。 (10 分 ) [ 规范解答 ] 第一步:分点审设问,确保答题方向不跑偏 知识限定 文化生活 设问方式 启示类 内容限定 对于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启示 第二步:分层析材料,确保答题要点对且全 1 .先将材料分层 第 1 层 从开始到 “ 首次获诺贝尔奖 ” 第 2 层 从 “ 疟疾是威胁人类生命的一大顽疾 ” 到 “ 标准治疗药物 ” 第 3 层 从 “ 屠呦呦说 ” 到最后 2 .再抓材料关键词句对接知识 关键词句 逐步推导 · 对接知识 第 1 层 对设问的问题来说属于无效信息 第 2 层关键词句:疟疾的发病率再次升高、参加研究工作、从 《 肘后备急方 》 等传统中草药文献 由关键词 “ 疟疾的发病率再次升高、参加研究工作 ”→ 立足于社会实践 由关键词 “ 从 《 肘后备急方 》 等传统中草药文献 ”→ 继承传统文化 第 3 层关键词句:中医中药走向世界的一项荣誉、现代科学手段不断认识中医药 由关键词 “ 中医中药走向世界的一项荣誉 ”→ 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由关键词 “ 现代科学手段不断认识中医药 ”→ 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第三步:采用术语+材料,确保答案条理又规范 立足于实践,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4 分 ) 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掘其当代价值; (3 分 ) 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增强其世界影响力。 (3 分 ) 04 备考锦囊 热点聚焦 1 .为什么要坚持文化创新 [ 点拨 ]   文化发展的实质+文化创新的必要性+文化创新的意义+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 ………………………………………………………………………… ◎ [ 答题要素 ]   (1) 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 (2) 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 (3) 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4) 站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不断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 2 .如何实现文化创新 [ 点拨 ]   根本途径+基本途径+基本要求+人民群众+内容要求+克服错误倾向。 [ 答题要素 ]   (1) 根本途径:立足于社会实践。 (2) 基本途径: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3) 基本要求:处理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4) 发挥人民群众的作用:关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理解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从人民群众的实践中汲取营养。 (5) 内容要求: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和传播手段创新。 (6) 克服错误倾向:克服 “ 守旧主义 ”“ 封闭主义 ” 和 “ 民族虚无主义 ”“ 历史虚无主义 ” 错误倾向。 面向群众 繁荣文艺 [ 背景材料 ] 材料一  十九大报告指出: “ 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进行无愧于时代的文艺创造。 ” 材料二  文艺工作者应具有人民创造历史的视野,从人民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不断进行生活和艺术的积累,不断进行美的发现和创造。 ………………………………………………………………………… ◎ [ 命题视角 ] 1 . “ 文生于情,情生于身之所历。 ” 在路上心中才会有时代,在基层心中才会有群众,在现场心中才会有感动。只有那些愿意深入基层,肯花一番脚力、眼力、脑力和笔力的新闻工作者,才能锤炼出好的文风,写出好的作品。可见 (    ) ① 只有亲身经历才能创作出感人的作品 ②好的新闻作品必须源于人民群众的生活 ③新闻工作者应以人民的需求为创作导向 ④好的文化作品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   C 2 . 纵观近百年的中国文学史,乡土文学取得了巨大成就。 20 世纪初期,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激烈碰撞,科举制度取消,知识分子几乎失去政治参与的机会,他们从乡村涌入大都市,对乡土的眷恋和关怀式批判,成为文学表达的主流方向,逐步形成了以鲁迅 《 故乡 》 为代表的中国乡土文学。四十年代后,赵树理 《 小二黑结婚 》 为代表的乡土文学作品开始反映中国革命和建设进程。八九十年代,乡土小说开始品评知青生活,反思乡土文化,产生了 《 平凡的世界 》《 白鹿原 》《 蛙 》 等著名作品。 21 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城镇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商业文明、都市文明崛起,田园式乡土生活人群逐渐减少,乡土文学渐入低潮。但也要看到,新媒体的发展、网络文学的出现,中国文学将迎来新的繁荣。 结合乡土文学的兴衰和所学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文学创作者应该如何为繁荣发展中国文学作出贡献。 答案   ①立足于人民的伟大实践,从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创作满足人民群众需求的文学作品。②自觉坚守艺术理想,不断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正确的创作方向。③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中国风貌,让国外民众加深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和理解。④利用现代传媒,运用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创新文艺形态,不断推出适应时代发展的人民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