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04 发布 |
- 37.5 KB |
- 8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一轮复习人教A版江苏专版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教案
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理知识体系 明高考趋向 考查内容 联系的客观性、联系的多样性、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是近五年全国卷高频考点。 材料设置 多以体现五大发展理念的新提法、生活中的科学发现、技术运用、古诗词等作为背景材料进行考查。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漫画、图示、领导人讲话等多样化的背景材料屡有呈现。 题型设计 全国卷对本课的考查以选择题居多,多为体现类设问;主观题以小切口对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进行深化考查。 考点一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基本知识—理清楚] 1.认识——唯物辩证法的相关知识 总特征 联系的观点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不与任何事物相联系的事物是没有的 正是由于事物的普遍联系,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才构成了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联系是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矛盾是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所以,矛盾是联系的根本内容、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源泉,矛盾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发展的观点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绝对静止的事物是没有的 实质与核心 矛盾的观点 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唯物辩证法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 唯物辩证法 与形而上学的分歧 主张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根本分歧: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形而上学 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2.把握——联系的三个基本特征 特征 含义 表现 方法论 普遍性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①事物之间: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②事物内部: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③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客观性 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事物的联系就其与实践的关系来说,可以分为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二者都是客观的 ①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②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多样性 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 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原因和结果的联系等 要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方法技巧] 侧重点法区分联系的三特征 特征 侧重点 联系的普遍性 强调的是不存在孤立的事物 联系的客观性 强调联系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联系的多样性 强调的是联系具有不同的形式 3.理解——“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的哲学依据 唯物论 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认识论 人类认识是不断发展的 辩证法 是联系多样性和矛盾特殊性的要求 澄清错误认识 1.联系是普遍的,不存在孤立的事物,联系又是有条件的,并非任何事物之间都有联系。 2.自在事物的联系在人类产生之前就存在,不能认为人类能够创造自在事物的联系。 3.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但不能认为其具有主观性,自在事物与人为事物都是客观的。 4.联系具有多样性,既有多变的联系,也有稳定的联系。不能认为稳定的联系不存在。 基础巩固训练 1.据报道,老年痴呆现已成为心脏病、癌症、中风之后,导致老人死亡的“第四大杀手”。专家警告:“无所事事,终日饱食,可导致弃用性大脑痴呆!”这告诉我们( ) A.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有联系 B.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 C.事物之间的联系具有多样性 D.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实践的产物 解析:选B 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有条件的,A项错误;“无所事事,终日饱食,可导致弃用性大脑痴呆”,体现了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B项正确;C、D两项与题意不符。 2.下面图片是两种体育用品商标图案。小胡同学喜欢“耐克”不喜欢“特步”,并不是因为“耐克”是进口品牌,“特步”为国产品牌,而是因为“特步”像叉(错),“耐克”像钩(对),从而会对考试产生不同的影响。小胡同学的这种想法错在( ) A.否认了联系的条件性 B.否认了联系的多样性 C.否认了联系的普遍性 D.否认了联系的客观性 解析:选D 题干中小胡同学认为“特步”像叉(错),“耐克” 像钩(对),从而会对考试产生不同的影响,这是一种主观臆造的联系,抹杀了联系的客观性,D项入选;A、B、C三项均与题意不符。 3.科技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图片告诉我们( ) ①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事物间有利联系 ②人们根据自身的需要不断建立新的联系 ③人为事物的联系不断取代自在事物的联系 ④科技的进步不断改变着联系的具体形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选B 科技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图片告诉我们科技的进步,互联网不断改变着联系的具体形式,联系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事物间有利联系,①④正确且符合题意;联系是客观的,人们不能根据自身的需要不断建立新的联系,②说法错误;无论是自在事物的联系还是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③说法错误。 [哲学思维—多强化] 理解到分析的升华 [热点] 2017年9月20日,经国务院审批,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安全工作的实施意见》。“十三五”时期,①国家文物局将推动文物保护实现“两个转变”:②由注重抢救性保护向抢救性与预防性保护并重转变,③由注重文物本体保护向文物本体与周边环境、文化生态的整体保护转变,同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确保文物安全。 [分析] ①体现了联系具有客观性,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起新的联系。 ②体现了联系具有多样性,克服了只注重眼前联系而忽视长远联系的做法。 ③体现了联系具有普遍性,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的做法。 知识到能力的升级 1.(2017·江苏高考)有研究发现,在黑夜翻耕的土壤中,仅有2%的野草种子日后会发芽,但如果在白天翻耕,发芽率高达80%。进一步研究发现,绝大多数野草种子在被翻出土后的数小时内,如果没有受到光线的刺激,就难以发芽。材料表明( ) A.人为事物联系是主观的 B.新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C.事物的联系是有条件的 D.新事物存在不完善的地方 解析:选C 光线照射对野草种子发芽的影响,体现了事物的联系是有条件的,C项符合题意。A项违背了联系的客观性,说法错误。B、D两项与题意不符。 2.(2015·江苏高考)如图漫画“运土”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A.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B.要注重量的积累以促成质变 C.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D.要坚持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解析:选A 回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漫画寓意。漫画中的这个人装满了一车土,但切断了运土的道路,这样是无法把事情办成的,说明事物之间是有密切联系的,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A项符合漫画主旨,当选。 3.(2015·全国卷Ⅱ)“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对苏轼的《琴诗》理解正确的是( ) ①琴声是人的活动的产物,具有鲜明的“人化”特点 ②琴声来自于琴与指之间的相互作用,与人的主观世界无关 ③琴、指、琴声以及三者之间的联系都具有客观实在性 ④只要指与琴发生相互作用,就能产生美妙的音乐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B 本题要求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谈谈对苏轼的《琴诗》的理解。首先,琴声是人为事物,具有鲜明的“人化”特点,①正确;②否认了人的主观世界对琴声的感受与影响,排除;琴、指、琴声三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③正确;美妙的音乐离不开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④只看到了指与琴的关系,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排除。 4.2017年8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驻吉布提保障基地部队进驻营区仪式在基地营区举行。这标志着我国首个海外保障基地建成和投入使用,将更好地履行在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护航以及开展人道主义救援等国际义务。这表明( ) ①事物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②人为事物的联系可以随着人的意志而转移 ③人们能根据事物固有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④要搞好局部,用局部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选A 我国首个海外保障基地建成和投入使用,将使我国更好地履行国际义务,这表明事物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人们能根据事物固有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①③符合题意;人为事物的联系也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②错误;材料没有体现整体与部分的关系,④不选。 [应用分析—调用准] 命题角度:依据类哲学题目 [典例]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中国诗词自产生以来,经过历朝历代几千年的传承和发展,历史积淀十分丰厚,文化内涵丰富绚丽。中国诗词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审美方式、生活智慧和价值取向,提升中国人的文化素养和生活品位,涵养民族气节,孕育民族品格。 中国古诗词也曾被冷落而沉寂。 中国人的诗心一直在,但需要被激活。央视《中国诗词大会》契合社会中蕴藏着的对传统文化的需求,同时,改变以往文化传播中的说教口吻,借助新媒体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技巧,将传统文化和大众喜闻乐见的综艺形式结合起来,把诗词的内涵和魅力发挥到极致,因此,男女老少都陶醉其中。 “中国人的诗心一直在,但需要被激活”。结合材料运用联系的客观性和多样性的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审答规范] 第一步:依据设问定知识 本题设问的知识限定语为“联系的客观性和多样性”。这一知识点限定明确具体。 第二步:细审材料选精准 第三步:知材对接组答案(采用知识+材料形成答案) 联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又是多种多样的。中国诗词存在于中国历史的始终,并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等,涵养着中华民族,“中国人的诗心一直在”这是客观的;由于中国诗词曾被冷落而沉寂,中国诗词与中国人的原有联系淡化了,需要我们把握原有联系的中间环节,寻找新的联系方式,重新激活中国人的诗心,以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更好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大题增分专练 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这是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的历史性战略选择,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雄安新区规划范围涉及河北省雄县、容城、安新3县及周边部分区域,地处北京、天津、保定腹地,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捷通畅、生态环境优良、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现有开发程度较低,发展空间充裕,具备高起点高标准开发建设的基本条件;对于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新模式,调整优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培育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结合材料,运用生活与哲学的知识,分析说明雄安新区的规划是如何体现联系特点的? 解析:本题考查联系的特点,考查对材料信息的有效解读。解答可从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和多样性角度出发,寻找材料信息与这几个特点的对应。 答案:①联系具有普遍性,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雄安新区的规划从地理位置、基本条件以及定位都体现出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②联系具有客观性,河北省雄县、容城、安新3县及周边部分区域的地理位置本身位于北京、天津、保定腹地,同时,具备高起点高标准开发建设的基本条件,规划建立雄安新区体现了在把握事物固有联系的基础上,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③联系具有多样性,雄安新区的规划,不仅要考虑现有的自然条件,还要考虑各种社会环境,既要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还要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新模式等,这体现了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要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考点二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基本知识—理清楚] 1.把握——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 整体 部分 区别 含义 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从数量上看它是一 部分是事物的局部或发展的各个阶段,从数量上看它是多 地位 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 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联系 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部分 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方法论 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 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特别提醒] 整体功能与部分功能的三种情况 (1)构成整体的部分单独存在时,只具有其自身的功能,甚至连自身原有的功能也会丧失,如离开人体的手不再具有手的功能,不能活动,不能抓取。 (2)当各部分以有序、合理、优化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就会产生部分所没有的新的整体功能,整体的功能就会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 (3)当部分以无序、欠佳的结构形成整体时,各部分原有的功能得不到发挥,力量削弱,甚至相互抵消,使整体功能小于各部分功能之和。 2.掌握——系统的基本特征和系统优化方法 系统的基本特征 系统优化方法 实践方面 认识方面 整体性 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具有它的每一个要素都不能单独具有的功能 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重视整体的功能 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从整体出发,把各个部分、各个要素联系起来考察,统筹考虑,优化组合,形成关于这一事物的完整准确的认识 有序性 系统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关性有一定的规则,而不是杂乱无章的,系统的各要素总是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方向发生作用 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使各要素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方向发生作用 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系统内部各要素的有序结合使整体的功能具有了趋向强化的特征,整体的功能不是部分的简单相加,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力求实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澄清错误认识 1.并非整体功能总是大于部分功能之和。只有当部分以有序、合理的结构构成整体时,整体功能才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2.不能认为部分的变化推动整体的发展,只有部分的发展才能推动整体的发展。 3.着眼于全局有利于获得真理性认识,但不能认为着眼于全局的认识就是真理性认识。要获得真理性认识,除着眼于事物的整体外,还要将各个部分、各个要素联系起来,统筹考虑,优化组合。 4.办事情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而非局部利益,因为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具有它的每一个要素都不能单独具有的功能。 基础巩固训练 1.现代家居设计中,最能体现设计感的往往是部分而非整体,一个“点睛之笔”的创意设计往往能让人眼前一亮,并能迅速提升整个居室的层级。这表明( ) A.整体和部分相互区别,整体统率着部分,部分服从整体 B.整体与部分相互制约,关键部分的功能会影响整体的功能 C.整体和部分相互转化,关键部分会发挥整体的功能与效果 D.整体与部分相互联系,部分的作用往往大于整体的作用 解析:选B “点睛之笔”的创意提升整个居室的层级,表明关键部分的功能会影响整体的功能,B项与之符合;C、D两项错误;A项强调整体对部分的重要性,与题意不符。 2.快的打车利用大数据智能调度订单,使乘客和司机的需求有效匹配起来,不仅方便了乘客的出行,提高了出租车的运行效率,也缓解了城市运力的紧张。这表明( ) A.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 B.事物的联系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C.优化结构可以更好地发挥整体功能 D.立足部分能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 解析:选C 材料中快的打车利用大数据智能调度订单的优点表明优化结构可以更好地发挥整体功能,C项正确;联系具有客观性、条件性,并非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事物的联系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A、B两项错误;立足整体,实现最优目标,D项错误。 3.2017年2月24日,习近平在北京城市规划建设和北京冬奥会筹办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城市规划要把握好战略定位、空间格局、要素配置,坚持城乡统筹,落实“多规合一”,形成一本规划、一张蓝图,着力提升首都核心功能,不断朝着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的目标前进。这要求我们( ) ①搞好关键部分,发挥其对整体发展的决定作用 ②坚持综合的思维方式,统筹好各个部分和要素 ③搞好局部,使局部在整体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④坚持系统优化的观点,注重城市规划的整体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选D 城市规划要把握好战略定位、空间格局、要素配置,坚持城乡统筹,这要求坚持综合思维方式,②当选;落实“多规合一”,形成一本规划、一张蓝图,这意味着要着眼于整体,④当选;关键部分并非一定对整体起决定作用,①错误;整体起主导作用,③ 错误。 [哲学思维—多强化] 理解到分析的升华 [热点] “①家是国的家,国是家的国。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②有了强的国,才有富的家。我爱我的国,我爱我的家。”2017年央视春晚舞台上,《国家》这首歌曲打动了海内外亿万观众的心。③人与人的组合建设了一个家,家与家的组合成就了一个国,家庭的幸福就是国家的幸福。 [分析] ①体现了整体和部分是辩证统一的,要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 ②体现了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到部分,要树立全局观念。 ③体现了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要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知识到能力的升级 1.(2016·江苏高考)如图漫画启示我们办事情要( ) A.不断解放思想 B.树立全局观念 C.重视部分的作用 D.发挥主观能动性 解析:选B 本题的题眼是“只顾一头”“启示我们”。漫画中有两只猴子,一只猴子坐在凳子的一端力图去接树上的猴子递过来的东西,但是却只顾接东西忽视了凳子的另一端,这讽刺一些人只顾部分,不顾全局,最终必然导致失败,启示我们做事情要树立全局观念,故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均不符合漫画主旨,排除。 2.(2013·江苏高考)“幸福指数”是一个综合的主体感受反应的集束指标,其中单一元素的突进,也许在提升幸福感上的作用并不明显,而某单一元素的塌陷却常会给幸福感带来滑坡效应。 这表明( ) ①整体与部分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②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③关键部分一定条件下对整体起决定作用 ④部分的变化推动整体的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解析:选B 本题考查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意在考查考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幸福指数”是一个综合集束指标,某单一元素的塌陷常会给幸福感带来滑坡效应,体现了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也说明关键部分一定条件下对整体起决定作用,①③正确。当部分以合理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② 错误。部分的变化不一定推动整体的发展,④错误。 3.美国IBM公司对智慧城市基本特征的界定是:智能传感设备将城市公共设施物联成网,物联网与互联网系统完全对接融合,政府和企业在此之上进行科技和业务的创新应用,城市的各个关键系统和参与者进行和谐高效地协作。智慧城市建设应该( ) ①统筹全局,搞好局部,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 ②立足整体,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③尊重实际,把握条件,创造自在事物的联系 ④积极主动,改造规律,在原有联系基础上建立新的联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A 材料中美国IBM公司对智慧城市基本特征的界定体现了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说明城市建设应该统筹全局,搞好局部,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要立足整体,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①②正确。人不能创造自在事物的联系,③错误。规律是客观的,不能被改造,④表述错误。 4.2017年9月5日上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新兴市场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话会上指出,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面临相似的发展任务,深化务实合作,发挥互补优势,能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积极效应,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开展南南合作,携手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培育联动发展链条,实现联合自强。上述论断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 ①部分以合理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就具有了全新的功能 ②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在一定条件下对整体起决定作用 ③部分决定整体,重视部分,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发展 ④要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把各要素联系起来,优化组合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选B “深化务实合作,发挥互补优势,能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积极效应。携手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培育联动发展链条,实现联合自强”体现了部分以合理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就具有了全新的功能,要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把各要素联系起来,优化组合,①④符合题意。②说法正确,但与题意无关。整体决定部分,整体统率着部分,整体居于主导地位,③表述错误。 [应用分析—调用准] 命题角度:应用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类哲学题目 [典例] (2017·天津高考·节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习近平指出,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发展空间十分广阔,要积极推进养老服务业制度、标准、设施、人才队伍建设,完善相关规划和扶持政策。 材料 “幸福9号”取自“幸福就好”的谐音,是某企业打造的一种养老新模式。它通过“互联网+养老”发展养老服务业,依托网上商城、居家养老服务店、老人乐园三大平台,线上和线下相结合,构建了一个基于互联网的养老产业生态链,提供衣、食、用、行、康、乐等服务,全面满足老年人需求,使他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充实、精彩。 用唯物辩证法联系观的知识,分析“幸福9号”养老模式的构建。 [审答规范] 第一步:依据设问定知识 本题设问的知识限定语为“唯物辩证法联系观”。这一知识点包括:联系的普遍性、联系的客观性、联系的多样性、整体和部分、系统优化方法。 第二步:细审材料选精准 第三步:知材对接组答案(采用知识+材料形成答案) ①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幸福9号”养老模式将互联网与养老联系起来,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为老年人提供衣、食、用、行等全方位服务,体现了联系的普遍性和多样性。这种联系虽然是人们在实践活动中建立的人为事物的联系,但仍然具有客观性。②整体与部分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幸福9号”立足整体,搭建三大平台,构建养老产业生态链,体现了整体和部分的有机统一。(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幸福9号”依托三大平台构建的产业生态链,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把各个部分、各个要素联系起来统筹考虑,体现了系统优化的方法) 大题增分专练 (2014·江苏高考·节选)在外出旅游时,我们既会看到文人墨客的题字、题诗,也会看到游人“到此一游”式的涂鸦。 有人认为“到此一游” 式的涂鸦只是个人行为,微不足道。然而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当今社会,一个公民的个人行为往往会被快速传播,无限放大,从而影响世人对国家形象的直观印象。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知识,说明每一个中国公民都要用自身的正能量为国家形象增光添彩。 解析:考查的是唯物辩证法的知识。每个公民用自身的正能量为国家形象增光添彩,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局部与整体的关系,需要从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特别是从用局部发展带动整体发展这一角度结合材料进行分析。 答案:整体和部分是辩证统一的,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这要求我们要重视局部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每个公民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国家的整体形象,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为国家精神文明建设承担起应有的责任。 [课时跟踪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 1.分享经济是“互联网+”背景下诞生的一种全新商业模式,即利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整合重构闲置资源,降低消费者购买成本,并最终打破原有的商业规则。通过分享、协作方式搞创业,如搭顺风车、百度外卖等,成本小、更灵活。从分享经济模式中,我们可以悟出( ) ①联系是客观的,但我们可以改变事物原有状态、创建新联系 ②联系是具体的,应善于具体分析和把握与事物相关的各种条件 ③联系是多样的,应该打破事物的本质联系以丰富事物发展形式 ④联系是普遍的,但事物联系的方式随着人的主观需要的变化而变化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解析:选A 分享经济利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整合重构闲置资源,体现了人们可以改变事物原有状态、创建新联系,①符合题意;分享经济通过打破原有的商业规则,通过分享、协作方式搞创业,体现了人们善于具体分析和把握与事物相关的各种条件,②符合题意;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本质的联系,不能打破,③错误;联系是客观的,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能随着人的主观需要的变化而变化,④错误。 2.有人研究发现,汉字中表达人体器官的字,大多会有“月”字旁——肝、脾、肺、胃、肾、胆……,“胖”属于正常状态;表达不健康的情况会用——病、療、疗、疡、疮、疯……所以,“瘦”是病,得治!这种思想方法( ) ①否认了联系具有客观性 ②纯属主观猜测,没有科学依据 ③是与辩证法根本对立的 ④坚持了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A.②④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解析:选B 本题结合汉字的构成思维,考查哲学原理,“胖”属于正常状态,“瘦”是病,得治,属于胡乱联系,否认了联系具有客观性,是一种主观猜测和瞎想,是形而上学的观点,①③符合题意,排除④。材料中的思想方法,是一种主观推理,纯属主观猜测的说法过于绝对,②不符合题意。 3.在为庆祝中英两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45周年而录制的庆祝视频中,英国外交大臣鲍里斯·约翰逊特意强调“英国是中国在欧洲的最大投资目的地”“过去五年中国赴英游客数量翻番”“伦敦是世界上中国留学生最多的一座城市”“希望两国未来能促进更好的合作”。这些观点( ) A.强调了中英联系的客观性 B.忽略了中英联系的条件性 C.体现了中英联系的多样性 D.看到了部分对整体的重要影响 解析:选C 题目中,中英两国建交45周年,英国大使强调“英国是中国在欧洲的最大投资目的地”“过去五年中国赴英游客数量翻番”“伦敦是世界上中国留学生最多的一座城市”“希望两国未来能促进更好的合作”。这些观点充分证明了中英联系的多样性。故C项入选,其他选项表述与题意不符。 4.民间有“印堂发黑,乃凶兆也”的说法。中医认为,印堂是人体几条重要经脉的汇集之处,如果印堂呈现其他颜色,往往意味着相关脏腑出现不同程度的病变。从哲学上看,这表明( ) A.事物的联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B.人们对同一事物有着相反理解 C.人为事物的联系独立于人的意识 D.整体具有部分所没有的功能 解析:选A 中医认为相关脏腑出现不同程度的病变而导致印堂呈现了其他颜色,这表明事物的联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A项正确;B项说法不科学;材料中“印堂发黑,乃凶兆也”是主观臆造的联系,不是哲学上所说的人为事物的联系;脏腑出现病变而导致印堂呈现其他颜色属于自在事物的联系,材料中不涉及人为事物的联系的问题,C项不选;整体具有部分所没有的功能在材料中没有体现,D项不选。 5.随着高铁的发展,中国城市经济带的效应将显著增强,其中包括以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群”。继长三角、珠三角的“一小时生活圈”后,全中国的“一日生活圈”也在悄然成型。高铁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将重写我国的经济版图。这说明( ) ①人们利用事物固有联系建立符合人类自身需求的联系 ②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建立在人类正确认识基础之上的 ③事物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构成事物的发展 ④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建立在自在事物联系基础上的再创造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选C 高铁带来的城市群和经济生活圈,是人们利用事物固有联系建立符合人类自身需求联系的体现,故①符合题意;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在事物固有联系基础上建立的新联系,②错误,④正确;材料未体现事物各要素之间相互制约,故③不符合题意。 6.自2017年7月9日起,宝鸡至兰州高铁正式开通运营。宝兰高铁运营后与兰新高铁强强联手,形成新丝绸之路上的高速通道。使得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将通过这条丝路高铁,快速往来直达各地,显著提高亚欧大陆桥铁路通道运输能力。由此可以看出( ) ①人们可以依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起新的具体联系 ②人的意识能将自在事物的联系变为人为事物的联系 ③改变事物的状态就能建立起有利于事物发展的联系 ④事物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事物的变化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选B 宝鸡至兰州高铁开通运营后会显著提高亚欧大陆桥铁路通道运输能力,这表明人们可以依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起新的具体联系,①正确;联系是客观的,将自在事物联系改变为人为事物的联系观点错误,②不选;“改变事物的状态就能建立起有利于事物发展的联系”说法绝对,③不选;宝兰高铁运营后与兰新高铁强强联手,形成新丝绸之路上的高速通道,这表明事物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事物的变化发展,④正确。 7.最新研究成果表明:增加睡眠具有很高的货币价值。研究者通过分析健康与睡眠的相关数据,发现平均每周睡眠量增加一个小时会使工资在短期内上升1.3%、在长期内上升5%。当然,这些工资增长并不全是由睡眠直接引起的,如果你周围的工作者因睡得好而稍稍提高了效率,那可能会让你也更有工作效率。这说明( ) ①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同等重要,都是不可或缺的 ②联系是多样的,要注意分析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 ③联系是普遍的,要发挥睡眠对收入增加的决定性作用 ④规律是客观的,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解析:选D 不能说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哪一个更重要,也不能说同等重要,要看具体情况,①不选;睡眠与工作状态有关,又间接与货币价值有关,这说明联系是多样的,要注意分析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②正确;睡眠对收入增加不会起决定性作用,③ 不选;材料对睡眠与货币价值之间关系的研究表明规律是客观的,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④正确。 8.各地在实行“河长制”过程中,做到一段一长,分段负责,又以全局观念统领,从全流域出发,统筹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系统推进河湖保护和生态环境整体改善。材料说明( ) ①坚持全面的观点,综合把握主流和支流 ②关键部分的功能有时会决定整体的功能 ③要树立全局观念,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 ④主观能动性在实践的发展中有重要作用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选B 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不体现矛盾主次方面,①不符合题意。题干并没有强调关键部分的作用,②不符合题意。以全局观念统领,系统推进河湖保护和生态环境整体改善,强调了要树立全局观念,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③正确。做到一段一长,分段负责等,体现了发挥主观能动性,有利于推进河湖保护,④正确。 9.2017年7月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深化粤港澳合作 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的签署仪式,协议强调要充分发挥三地比较优势,创新完善合作体制机制,加强政策和规划协调对接,推动粤港澳间双向合作,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同发展,助力广东省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这体现( ) A.立足整体,发挥整体统率作用 B.搞好局部,用局部推动整体发展 C.创造条件,建立自在事物联系 D.坚持创新,否定现存事物间联系 解析:选B 题干中“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同发展,助力广东省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强调搞好局部,用局部推动整体发展,B项正确,排除A项;题干中没有涉及自在事物联系和否定现存事物间联系,C、D两项不选。 10.“外差效应”是指一个经济活动产生的收益不仅限于自身,还大面积地惠及其他经济单位的经济活动效应。例如,我们以很大优惠力度拿下某国的高铁建设项目,不仅是卖机车,还卖线路、桥梁涵洞设备、牵引供电设备、通信信号设备等衍生品;不仅是卖产品,还卖技术、管理体系、服务、金融、高铁标准。正所谓“二流的企业卖产品,一流的企业卖标准”。在开始时“赔本”抢市场的钱,迟早会赚回来。“外差效应”的经贸智慧( ) ①正确把握了联系的多样性 ②体现了经济规律的作用是客观的 ③创造了人为事物的客观联系 ④坚持了系统的整体性和优化趋向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选B 联系具有多样性,要求我们要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既要把握事物的内部条件,也要把握事物的外部条件,而“外差效应” 作为一个经济活动产生的收益不仅限于自身,还大面积地惠及其他经济单位的经济活动效应,说明“外差效应”的经贸智慧在于正确把握了事物联系的多样性,①符合题意;在开始时“赔本”抢市场的钱,迟早会赚回来,说明作为一流的企业既考虑该经济活动本身,也考虑到与之相关的经济效益,坚持了系统的整体性和优化趋向,④符合题意;材料体现了人们利用“外差效应”生产经营,并没有体现经济规律和联系的客观性,故②③与题意无关。 11.唐代韩愈读书用的是“提要钩玄”法。他说:“记事者必提其要,篆言者必钩其玄。”读一本书,要善于把握各部分的内在逻辑,从而提出纲要,钩出精义。这体现了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 ) ①着眼于事物的每一个要素 ②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 ③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④用分析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选C 由“要善于把握各部分的内在逻辑”可知,②③符合题意;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①错误;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④错误。 12.有人说,“1+1=2”是数学,“1+1>2”是哲学。从哲学视角理解“1+1>2”,其合理解释是( ) A.组织协调好已有的要素,能使整体的功能得到更大的发挥 B.用系统优化的方法,能使各要素的功能得到最大的发挥 C.用批判性思维怀疑一切、推翻一切,可以开拓出崭新境界 D.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创新推动人类思维的发展 解析:选A 实现1+1>2的理想效果即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实现整体功能的最大化,B项不选,A项正确;C项是形而上学错误的否定观;D项与材料无关。 二、简析题 13.网络改变世界,科技成就未来。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7年12月3日至5日,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举行,大会的主题是“发展数字经济促进开放共享——携手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发展数字经济促进开放共享”,是精准把握互联网规律具有全球视野的中国理念;提出“携手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则彰显出网络空间治理的中国主张、中国智慧和中国担当。 互联网所具备的开放性,注定网络“共享”必然事关全球,中国一直是推进全球互联网“共治”的践行者;中国互联网发展离不开全球互联网的发展,全球互联网发展更离不开中国的参与。 结合材料,运用联系观知识说明中国怎样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解析: 解读设问,关于联系观包含的观点包括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系统优化等核心观点。上述观点在本题都可以加以运用,解答的观点在于能够精准地实现与材料的对接,同时注意措施类的题目语言侧重于方法论,最后要回扣设问和材料,对应上述理论,组织语言,分别分析具体的措施。 答案:①联系是普遍的,要坚持联系的观点。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各国互联网方面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以及互联网对世界的影响。②联系是客观的,人们能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借助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等平台推动建立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③联系具有多样性。要分析和把握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建设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④整体与部分是辩证统一的,要立足整体,搞好部分。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需要中国智慧、中国担当。 三、探究题 14.2017年7月7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二次峰会(G20)在德国汉堡举行。2011年戛纳峰会的主要议题是欧债危机、世界经济复苏与增长、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等;2016年杭州峰会的主题是“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2017年峰会的主要议题是确保经济稳定性、改善可持续性、负责任地发展。 每次峰会都直面当前世界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努力为世界经济发展寻找方案,开辟道路。本次峰会同样提出要发挥各国优势,加强在重大全球性问题上的沟通和协调,加强各领域的务实合作。 世界经济的复苏与增长需要各国发挥自身的优势,加强协调与合作。结合材料,运用整体与部分的知识论证其合理性。 解析:本题要求考生运用整体与部分的知识,论证“世界经济的复苏与增长需要各国发挥自身的优势,加强协调与合作”的合理性,属于应用原理解释实际问题的题目。回答时既要答出整体的重要性,也要答出部分的作用,用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引领实际问题,即原理加材料组织答案即可。 答案:整体与部分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整体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要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各国加强协调、合作是立足人类发展的大局,整合了各国共同诉求的需要。 另一方面,部分影响整体,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要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只有发挥好各国自身的优势,才能推动世界经济整体的复苏和增长。 第八课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理知识体系 明高考趋向 考查内容 量变与质变状态是近五年全国卷高频考点,发展的实质、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在地方卷中多有考查。 材料设置 多以我国宏观经济等形势的变化为背景,考查发展的量变与质变状态;以漫画、领导人的讲话、经济社会各方面的变化等为背景,考查发展的实质、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 题型设计 全国卷对本课的考查以选择题为主,多联系其他知识点,以理解类试题进行考查;地方卷中选择题与主观题以体现类、意义类和启示类试题为主。 考点一 发展的概念、前进性与曲折性 [基本知识—理清楚] 1.理解——发展的普遍性和实质 发展的普遍性 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认识都是发展的,发展具有普遍性 发展的实质 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图示发展的普遍性、实质及与运动、变化的关系 2.把握——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 比较 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区 别 从新事物自身看 新事物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 新事物的发展总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 从旧事物来看 旧事物违背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最终会走向灭亡 旧事物在开始时往往比较强大,总是顽强抵抗和极力扼杀新事物 从社会历史领域看 新事物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反映了社会进步的基本要求,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 人们对新事物的认识有一个过程 联系 (原理内容)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发展中有曲折,在曲折中发展,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是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 方法论 我们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对未来充满信心,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促使其成长、壮大,还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勇敢地面对挫折与考验 3.区分——事物发展的总趋势、道路、途径 类别 内 容 总趋势 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这是指事物发展的全过程的总体方向,不是指事物发展的各个阶段的方向,更不是指每一步的方向 道路 事物发展的道路是迂回曲折的,事物发展的各个具体阶段和每一步的方向可能是前进的,也可能是停滞的,甚至是倒退的 途径 一切新事物发展的途径都是在前进中有曲折,在曲折中向前进。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是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的过程 澄清错误认识 1.任何发展都是变化,但并非任何变化都是发展,只有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变化才是发展。 2.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事物的发展具有前进性和上升性,并非周而复始的循环。 3.新事物的力量并非总是强大的,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但道路是曲折的。新事物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弱点和不完善的地方,旧事物在开始时往往比较强大。 4.以新形式出现的事物,不一定是新事物。新事物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判定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志在于是否与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相符合,并非是形式的新旧或出现时间的先后。 基础巩固训练 1.曾几何时,全家一起看电视,是中国家庭最常见的休闲方式。今天,越来越多的观众选择在碎片时间里个性化收看,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电视等互联终端,打破了传统电视的市场垄断。这表明( ) ①事物常常在变化和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 ②多样性的联系有利于事物不断向前发展 ③事物间的联系推动着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④摆脱与过去事物的联系才能实现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解析:选D 材料中强调了在以前的时候,全家一起看电视是常见的休闲方式,但是现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电视等互联终端,打破了传统电视的市场垄断,体现了事物是变化发展的,事物常常在变化和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事物间的联系推动着事物的变化和发展,①③正确;②强调了联系的多样性,但是材料强调了联系的普遍性;④错误,实现事物的发展不能摆脱与过去的联系,事物是处于前后相继的联系之中的。 2.中国古典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北宋王安石在《元日》中“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的诗句为人们耳熟能详。下列选项中,与其蕴含相同哲理的诗句是( ) A.预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觉陈——清 赵翼《论诗五首·其一》 B.画图临出秦川景,亲到长安有几人——金 元好问《论诗三十首》 C.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唐 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一》 D.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清 阮元《吴兴杂诗》 解析:选A 本题设问为与材料蕴含哲理相同的诗句,要与材料密切结合。材料体现了发展的观点,A项体现了发展的观点,正确。B项体现了实践与认识的关系,错误。C项体现的是透过现象看本质,错误。D项体现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错误。 3.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9月经济数据中,生产者物价指数(PPI)同比转正,结束了54个月的下降趋势。PPI转正是供给侧改革的成果,供给侧改革鲜明地引导了去产能、调结构的升级发展,为宏观经济注入了新动能,带来了新活力。材料体现了( ) ①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②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③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④事物的变化发展引起联系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解析:选C 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故不选④;整体功能并不一定大于部分功能之和,②错误。①③符合题意,故选C项。 [哲学思维—多强化] 理解到分析的升华 [热点] 习近平总书记在部署经济工作中,使用了“新常态”这个提法,为中国经济的未来确立了新的历史坐标。①新常态是指事物发展由原来的状态,转入到一种新的、稳定持续的正常状态。②正确对待新常态,必须走出经济发展上的狂热躁动和高速偏好,准确认识形势,顺应经济社会规律,立足科学发展,推动转型升级。③同时高度重视和防范各种风险,早作谋划,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尽可能减少其负面影响。 [分析] ①体现了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 ②要求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 ③的依据在于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要正视前进道路上的困难。 知识到能力的升级 1.(2015·江苏高考)底线思维能力,就是客观地设定最低目标,立足最低点,争取最大期望值的一种积极的思维能力。下列选项中能体现底线思维的是( ) ①尊重经验、崇尚权威 ②无所畏惧、勇往直前 ③居安思危、知难而进 ④有备无患、未雨绸缪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选D 由底线思维能力的定义可以看出,底线思维要求我们在立足最低目标的基础上,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思想,③④符合这一思想,当选。“尊重经验、崇尚权威”犯了主观主义、经验主义错误,不符合底线思维,①排除;②强调了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不符合底线思维,排除。 2.感觉累的时候,也许你正处于人生的上坡路。坚持走下去,你就会发现到达了人生的另一个高度。下列理解最符合材料的是( ) A.新事物发展的道路必然是曲折的 B.过犹不及,要善于把握火候和分寸 C.事物始终处于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中 D.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解析:选D A项中“必然”表述过于绝对;B项与题意无关;C项中“始终”表述不准确;材料体现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D项正确。 3.“共享单车”是指企业与政府合作,在校园、地铁站点、公交站点、居民区、商业区、公共服务区等提供自行车单车共享服务,是共享经济的一种新形态。与此同时,各地也不断曝光出一些公车私用、破译密码解锁、乱停乱放、拆卸扔弃等现象。由此可见( ) ①共享单车的成长过程受旧习惯势力的阻挠 ②充分实现共享单车的价值取决于人的素质 ③共享单车的发展需要趋利避害与扬长避短 ④ 把握共享单车的本质应抓住事物主要矛盾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选A ②错误,事物的价值是指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积极功能和属性。④错误,题目告诉我们要分清主流与支流。题目中,针对共享单车问题,告诉我们共享单车的成长过程受旧习惯势力的阻挠,共享单车的发展需要趋利避害与扬长避短。故①③入选。 [应用分析—调用准] 命题角度:依据类哲学题目 [典例] 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新的重要进展,为我国持续、和谐发展点赞! 材料 长期以来,我国的扶贫开发以项目扶贫为主要形式,以工程实施为重要载体,这些做法在扶贫开发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伴随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新时期扶贫工作暴露出一些问题,突出表现就是精准度不够导致减贫效率不高。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实施脱贫攻坚工程,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分类扶持贫困家庭,探索对贫困人口实行资产收益扶持制度”。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表示,要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今年再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 000万以上,完成异地扶贫搬迁340万人。精准扶贫要取得好成效,最终要靠求真务实、狠抓落实。 结合材料,运用发展观的有关知识,阐释从“项目扶贫”转变到“精准扶贫”的哲学依据。 [审答规范] 第一步:依据设问定知识 本题知识的知识限定语为“发展观”。这一知识点包括:发展的普遍性和实质、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第二步:细审材料选精准 第三步:知材对接组答案(采用知识+材料形成答案) 人类社会是发展的,伴随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步入新常态。人的认识也是发展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对扶贫工作的认识也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对扶贫工作从“项目扶贫”转变到“精准扶贫”体现了发展的实质。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在扶贫工作的道路上不是一帆风顺的,但是我们知道扶贫工作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前途是光明的,解决好从“项目扶贫”转变到“精准扶贫”的工作。 大题增分专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深切缅怀革命先驱,弘扬伟大的孙中山精神,开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纪元。 材料 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以来,中华文明经历了百年的不堪,外敌入侵、军阀混战,民不聊生。在那个风雨如晦的年代,中华民族从未屈服,无数仁人志士前仆后继,探求救国救民的道路,进行可歌可泣的抗争。1911年,在孙中山先生领导和影响下,辛亥革命取得巨大成功,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但是,由于受历史条件等多方面的限制,中国并没有能够实现完全意义上的民族独立。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孙中山先生的遗志,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英勇奋斗、继续前进,付出巨大牺牲,最终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今天,我们要开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局面,必须进行长期不懈的艰苦努力,时刻准备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以不畏艰险、攻坚克难的勇气,以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锐气,不断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推向前进。 结合材料,运用“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原理,分析“开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局面,必须进行长期不懈的艰苦努力”的理由。 解析:本题知识限定明确,考查事物发展的途径。需要从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既要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充满信心,又要准备应对挑战、风险、阻力与矛盾。答案的组织要做到观点与材料的统一。 答案:①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②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新中国是在旧中国的母体中孕育,具有旧中国所不具有的优越性和强大的生命力。从辛亥革命的成功到新中国的建立到开创民族复兴的新局面,符合中国社会发展的规律,在全体中华人民的努力下,我们坚信中国的发展与强大是不可阻挡的。③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从民主革命到社会主义建设,每一个历史时期都面临巨大的挑战和困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挫折的过程,中国人民要坚定信心,勇于克服困难,以不畏艰险、攻坚克难的勇气,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锐气,不断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推向前进。 考点二 发展的状态与发展的观点 [基本知识—理清楚] 1.把握——发展的量变和质变状态 含义 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变化过程中两种不同的状态 ①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 ② 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转变,是一种根本的、显著的变化 关系及方法论 2.理解——发展的观点 普遍性及实质 发展具有普遍性,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原因 事物的内部矛盾(即内因)是事物自身运动的源泉和动力,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部矛盾(即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第二位的原因。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途径 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状态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规律 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根本途径 辩证否定是发展的环节,是实现新事物的产生和促使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 澄清错误认识 1.不能将事物发展的状态混同事物发展的途径。事物发展的状态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是事物发展的途径。 2.不能认为质变一定是由事物的内部结构变化引起的,质变可以通过事物内部结构引起,但数量的增减也能够引起质变。 3.并非任何事物的量变引起的质变都是发展,质变有上升的、前进的,也有下降的、倒退的,前进上升的质变才是发展。 4.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不是事物变化发展的终结。事物的发展是从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循环往复,不断前进。 5.并非离开了人的主观能动性,量变就不会引起质变。量变是质变的基础,量变达到一定程度一定会引起质变。认为量变引起质变离不开人的主观能动性,这是夸大主观能动性的唯意志主义。 基础巩固训练 1.下列名言蕴含的哲理与漫画一致的是( ) A.凡益之道,与时偕行 B.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 C.山积而高,泽积而长 D.见骥一毛,不知其状;见画一色,不知其美 解析:选C 漫画蕴含的哲理在于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答案为C项;A、B两项体现的是主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发展的观点,D项强调整体的重要性,均不当选。 2.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制度创新是永恒的课题。修订党规党纪不能贪大求全,也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要遵循正确方向,一步一步向前迈进。这是因为事物的发展( ) ①要在质变基础上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 ②要通过量的积累为实现质变创造条件 ③总是处在平衡和不显著的变化过程中 ④总要经历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解析:选D 材料中的“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要遵循正确方向,一步一步向前迈进”是因为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总要经历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要通过量的积累为实现质变创造条件,②④符合题意;①不符合题意;事物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③错误。 3.心理学上认为:“儿童必须以与内在资源相匹配的速度处理各种问题。”也就是说,“过早”会造成失衡。在适当防御机制发展出来之前就让孩子独立,过早撤除关爱,很可能形成“假性独立”:看似坚强无畏,实则迷茫脆弱,同时伴有人际关系方面的困难。这一结果警示家长们,培养儿童的独立性应( ) A.坚持从实际出发,独立越晚越好 B.重视内因的作用,防止近墨者黑 C.把握适度的原则,防止适得其反 D.坚持联系的观点,防止因循守旧 解析:选C 我们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但并非越晚越好,A项错误;内因的作用不是材料中强调的重点,B项错误;根据材料中两次提出“过早”,即应坚持适度原则,防止适得其反,符合材料,C项正确;材料体现了联系的观点,但是未体现因循守旧的教育观念,D项不符合题意。 [哲学思维—多强化] 理解到分析的升华 [热点] ①如果说中国制造过去三十年的发展,主要是依赖于资源、资本和劳动力等物质的力量;未来的中国制造,更多需要智慧、创新等精神的力量。②中国制造必须要走向“中国智造”,实现中国制造升级。③我国的制造业在当前面临着多种危机和多重困境,但这更要求我们看到希望、增强自信、保持乐观、寻求突破,以“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的豁达,④在发展的过程中把握新机遇,在竞争的格局中占领制高点。作为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⑤《中国制造2025》告别了大干快上式的“赶英超美”,循序渐进式的“徐徐图之”,中国制造强国梦更有盼头。 [分析] ①说明人类社会是发展的,发展具有普遍性;事物的发展是有规律的。 ②原因在于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③体现了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迂回的;依据是新事物战胜旧事物是不可抗拒的规律,新事物战胜旧事物必然要经历曲折的过程。 ④⑤处体现了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要求我们要重视量的积累,并不失时机地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 知识到能力的升级 1.(2013·江苏高考)智齿是人的第三大臼齿,用于切割食物。 现代人的饮食比古人的软,也更容易咀嚼,颚部因此变小,智齿往往长不出来。 有科学家认为,智齿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最终消失。 这一现象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 A.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B.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 C.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D.外部矛盾有时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解析:选A 本题考查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意在考查考生的分析理解能力。“智齿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最终消失”体现了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A项正确。题干体现的是变化、发展,没有体现联系,B项不选。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C项错误。内部矛盾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D项错误。 2.2017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开幕,习近平在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我们完全有信心、有能力把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优势和特点充分发挥出来,为人类政治文明进步作出充满中国智慧的贡献。”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 A.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B.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与存在方式 C.要对事物的发展前途充满必胜信心 D.一切事物的成长都不是一帆风顺的 解析:选C “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与存在方式”在材料中没有体现,A、B两项不选;“我们完全有信心、有能力把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优势和特点充分发挥出来”这说明我们要对事物的发展前途充满必胜信心,C项正确;“一切事物的成长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在材料中没有体现,D项不选。 3.2017年9月29日中午,长征二号丙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将三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圆满成功!“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月球探测为代表的里程碑式成就,22颗北斗导航卫星,近150颗各种类型的在轨卫星,累计发射251次、成功率超过96%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以及基于这些空间技术不断提升的科学探测能力和研究水平,无不显示出中国航天大国的称誉已是名副其实。材料说明( ) A.抓住机遇就能促进事物的质变 B.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状态是前进的 C.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D.新事物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 解析:选C “近150颗各种类型的在轨卫星,累计发射226次……无不显示出中国航天大国的称誉已是名副其实”,这说明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C项正确;A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事物发展的状态是量变和质变,事物发展的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B项错误;材料并未强调新事物的发展过程,D项不符合题意。 4.细胞时刻从外界环境摄入所需要的物质和能量,把它们转化为自身的原生质或贮存于原生质中的食物。同时细胞又不断把原生质和贮存的食物大分子降解成小分子,释放出能量,以维持细胞的生命过程。细胞的上述新陈代谢过程蕴含的哲理是( ) ①事物的发展是肯定与否定的统一 ②辩证否定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③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联结 ④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推动事物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C 细胞时刻从外界环境摄入所需要的物质和能量,把它们转化为自身的原生质或贮存于原生质中的食物,另一方面又不断把原生质和贮存的食物大分子降解成小分子,释放出能量,以维持细胞的生命过程,可见,细胞的新陈代谢的过程表明了辩证否定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推动事物发展,②④入选。①③在题目中没有体现。 [应用分析—调用准] 命题角度一:依据类哲学题目 [典例] (2015·山东高考·节选)社会主义道德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公务员为群众办好每一件事,商家为消费者提供货真价实的商品,你看见需要帮助的人就热心搭把手……我们应该积极行动起来,每个人担负起一份道德责任,就会将社会的道德水准托起一分,涓涓细流汇成大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就会早日实现。 结合材料,运用量变和质变的关系原理,诠释个人积极践行社会主义道德的重要意义。 [审答规范] 第一步:依据设问定知识 本题设问的知识限定语为“量变和质变的关系”。这一知识点包括: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要做好量的积累;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要果断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当我们要保持事物性质不变时,必须坚持适度的原则。 第二步:细审材料选精准 第三步:知材对接组答案(采用知识+材料形成答案)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这就要求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重视量的积累,只有每个人都积极践行社会主义道德,才能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创造条件;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这就要求我们在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积极促成质变,每个人都应该勇于承担道德责任,不断促进社会道德水准的提高,争取早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命题角度二:应用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类哲学题目 [典例]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央视节目《朗读者》选用精美的文字,用最平实的情感读出文字背后的价值,自2017年2月开播以来,火爆荧屏,好评如潮。 《朗读者》节目在创意之初就确立了一个思想,即它不应该是一个传统的名家朗诵会,而是要把朗读者的情感、写作者的思想和观众的理解和谐统一起来,因而设计了“访谈+朗读+轻解析”的模式,根据每期确定的主题,选择经典文字进行朗读,让文学中的“情感”成为联接人与人之间的桥梁。 作为一个完全原创的节目,没有任何可以借鉴的模式,其艰辛程度可想而知,节目制作人董卿坦言:“ 我其实做好了心理准备,做制作人比单纯做主持人要辛苦、要操心,劳心劳力,但是它的辛苦程度还是超出了我的想象。”但就算再辛苦,董卿也并未动摇自己的决心,为此,创作团队多方拜访名家探求节目设计方案,还邀请英国的模式研发团队、国内的专家学者进行多轮论证。《朗读者》节目从酝酿到完成花了一年多的时间,终于带给观众一场关于文学与情感“碰撞”的盛宴,引发了观众强烈的共鸣。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的知识,分析《朗读者》节目的创作过程。 [审答规范] 第一步:依据设问定知识 本题设问的知识限定语为“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这一知识点包括:发展的普遍性及实质、发展的原因、发展的途径、发展的状态、发展的规律、发展的根本途径。 第二步:细审材料选精准 第三步:知材对接组答案(采用知识+材料形成答案) ①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要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节目创作团队采取区别传统朗诵会的模式,设计了“访谈+朗读+轻解析”的模式,坚持了发展的观点。②事物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创作团队多方拜访名家探求节目设计方案,邀请英国的模式研发团队、国内的专家学者进行多轮论证,经过一年多的潜心筹备,实现该节目质的飞跃。③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面对创作的艰辛,创作团队决心不动摇,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创作团队终于带给观众一场关于文学与情感“碰撞”的盛宴。 大题增分专练 从神舟一号无人飞船到神舟五号载人飞船,中国航天实现了历史性跨越。从一人到多人,再到太空行走与科研,中国航天实现了第二次跨越。“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的太空之吻,又揭开了中国航天空间站研究的新步伐。2017年9月23日,在稳定运行5个月后,天舟一号寿终正寝,它完成了所有既定任务,按计划受控脱离轨道坠入大气层。可以说,在这十几年间,中国的载人航天工程按照既定的步伐步步向前。而在这一步步的脚步当中,中国的航天人都付出了艰辛的努力。 结合材料,说明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是如何体现量变与质变关系原理的。 解析:本题的指向性很明确,解答时,一是要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二是要与量变和质变关系原理相对接,做到理论与材料的有机统一。 答案:① 从无人飞船到载人飞船、从一人到多人、再到空间站的建立,体现了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②中国航天一步一步地发展,体现了事物的发展是由量变到质变,再在新质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到新的质变的发展过程。 [课时跟踪检测](对应配套卷P349) 一、单项选择题 1.城市建设要加强对城市的空间立体性、平面协调性、风貌整体性、文脉延续性等方面的规划和管控,留住城市特有的地域环境、文化特色、建筑风格等“基因”。规划经过批准后要严格执行,一茬接一茬干下去,防止出现换一届领导,改一次规划的现象。这需要我们( ) ①明确发展的永恒性,推动城市健康有序发展 ②把握发展的阶段性,促进城市发展质的飞跃 ③承认发展的连续性,把握城市发展基因的文脉 ④包容发展的曲折性,走城市迂回发展的道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选A 材料表明城市发展要加强规划和管控,规划批准后要严格执行下去,不能换一届领导,改一次规划,这强调的是发展的永恒性和连续性,①③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量变与质变的关系,②不选。④中“迂回发展”说法错误。 2.1935年,无产阶级战士方志敏曾描绘过令他心驰神往的“理想中国”:“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欢歌将代替了悲叹……富裕将代替了贫穷……”祖国今天的繁荣富强印证了方志敏的预言。下列名句与方志敏的“理想中国”蕴含的哲理最为接近的是( ) A.你把周围的人看作天使,你就生活在天堂 B.人性最深切的需求也就是渴望别人的赞赏 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D.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解析:选C 方志敏的“理想中国”体现了事物是不断运动、变化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故C项表述与“理想中国”蕴含的哲理最为接近。A项表述的是意识的能动作用。B项体现了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D项属于形而上学的观点。 3.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要求全体党员干部必须以身作则,模范遵守党章党规,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坚持率先垂范、以上率下,为全党全社会做出示范。在作风建设方面要明确“长堤溃蚁穴,君子慎其微”。下列与“长堤溃蚁穴,君子慎其微”蕴含哲理相似的是( ) ①禁微则易,救末者难 ②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③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 ④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选A “长堤溃蚁穴,君子慎其微”,蕴含的哲理是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①的意思是抑制不良之事于萌芽阶段很容易,到酿成大祸时再来挽救就很困难了,体现了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符合题意;②的意思是这两句诗苦思了三年才得写出,吟出不禁双泪长流,体现了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符合题意;③比喻不管遇到什么险恶的情况,都信心十足,毫不动摇,体现了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的调节和控制作用,排除;④的意思是文章是传之千古的事业,而其中甘苦得失只有作者自己知道,体现了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④排除。 4.2017年新年前夕,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的新年贺词引国内外媒体高度关注,习主席在贺词中提到:“新故相推,日升不滞”。下列古语与这句话体现的哲理一致的是( ) ①千钧之力,聚于涓埃 ②荣枯相代而弥见其新 ③中流击水,奋楫者进 ④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选D “新故相推,日升不滞”意思是指新的事物不断地接替旧的事物的位置,新的事物的出现永不间断,表明了事物是不断运动变化发展的,新事物终究要取代旧事物。故②④体现的哲理与题意相符。①体现了量变与质变的关系。③体现了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5.2017年1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发表的演讲中指出:“中国经济要发展,就要敢于到世界市场的汪洋大海中去游泳,如果永远不敢到大海中去经风雨、见世面,总有一天会在大海中溺水而亡。所以,中国勇敢迈向了世界市场。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呛过水,遇到过漩涡,遇到过风浪,但我们在游泳中学会了游泳,这是正确的战略抉择”。这表明,中国经济的发展( ) A.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 B.状态是前进中有曲折的 C.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 D.途径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解析:选D 中国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呛过水,遇到过漩涡,遇到过风浪,但在游泳中学会了游泳,这表明中国经济发展的途径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答案为D项;A、C两项不是对材料信息的全面理解;事物发展的状态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B项错误。 6.有时,做事情没有机遇是不行的,但是有的人在机遇面前却瞻前顾后、畏缩不前,最终贻误时机、前功尽弃。这种做法的错误在于不懂得( ) A.促进事物的发展离不开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B.事物的发展最终是要通过质变实现的 C.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受主观能动性的制约 D.事物的量变达到一定的程度必然会引起质变 解析:选B “瞻前顾后、畏缩不前”也是发挥了主观能动性的,A项与题意不符;C项观点错误;题目强调的是质变的重要性,D项不选;B项符合题意,入选。 7.“手里攥一千个线头,针眼一次只能穿过一条。”这句话启示我们( ) A.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B.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 C.做好量的积累,不能急于求成 D.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和飞跃 解析:选C 题干中“针眼一次只能穿过一条”,强调不能急于求成,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观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8.微公益,顾名思义,就是从微不足道的公益事情着手,强调积少成多,从而达到行小善聚大爱的社会公益效果。下列选项与微公益蕴含哲理一致的是( ) ①乐极生悲,否极泰来 ②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③聚沙成塔,集腋成裘 ④一叶知秋,见微知著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选C 微公益实现的效果体现了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②③蕴含了这一道理。①体现矛盾双方的转化。④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之间的关系。 9.2017年2月13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说,对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来说,加强自律关键是在私底下、无人时、细微处能否做到慎独慎微,始终心存敬畏、手握戒尺,增强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始终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矩。下列与“慎独慎微”哲学寓意相近的观点是( ) ①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唐·李商隐《忆梅》 ②不矜细行,终累大德。——《尚书》 ③被之僮僮,夙夜在公。——《诗经·召南·采蘩》 ④一人传虚,万人传实。——汉·王符《潜夫论·贤难》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选D “慎独慎微”蕴含的哲理是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②④符合题意;①体现的是意识的能动性,③蕴含的是爱国为公的思想,均不当选。 10.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对做好“三农” 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坚持新发展理念,把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主线,培育发展新动能。会议强调,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首先要把农业结构调好调顺调优。从发展的角度看,这是因为( ) ①农业发展的必要准备是调整好农业的内部结构 ②推动农业结构调整,有利于实现农业质的发展 ③农业的发展是从推动农业实现质的飞跃开始的 ④矛盾具有特殊性,应具体看待农业的结构调整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选A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之所以要把农业结构调好调顺调优,这是因为结构的调整是量变引起质变的一种形式,①②符合题意;农业的发展是从量变开始,③错误;④不符合设问的知识限定“发展的角度”。 11.2017年是香港回归20周年。作为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一国两制”在实践中取得了巨大成功,但是,“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践遇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前进道路并不平坦。由此可以看出( ) A.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有一个不断上升的过程 B.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 C.必须抓住机遇才能够实现事物的飞跃发展 D.做事情需要做好量的积累,才能赢得主动 解析:选B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有一个不断上升的过程”在材料中没有体现,A项不选;“一国两制”取得成功,但在实践中遇到一些困难,这说明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B项正确;抓住机遇促进事物的飞跃发展不是材料要体现的,C项不选;“要做好量的积累”在材料中没有体现,D项不选。 12.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们面对的是世界经济和贸易增速7年来最低,国内结构性问题突出、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多重困难。中国人民有勇气、有智慧、有能力,中国经济有潜力、有韧性、有优势,中国的发展前景一定会更好。从发展观看这是因为( ) ①中国经济的发展是客观历史基础和现实物质条件向前运行的必然趋势 ②中国人民的勇气、智慧和能力必然战胜发展中面临的种种困难和挫折 ③中国人民有勇气、智慧和能力想方设法,用好内外条件,去战胜内外困难 ④中国正在深化的各种改革措施,可以推动中国经济实现发展的质变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 选D 结合材料从发展观上看中国的发展前景一定会更好,是因为中国人民有勇气、有智慧、有能力通过深化各种改革措施,战胜内外困难,③④符合题意。①与题意无关,②绝对化了。 二、简析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共享经济的理念起源于2008年的美国硅谷,通过互联网作为媒介,整合线下的社会资源,各自以不同的方式付出和受益,共同获得经济红利。2016年被称为“共享单车元年”,以OFO、摩拜单车为首的创业公司吸引了大量的媒体关注和资本青睐。经过近一年的搏杀,2017年,共享单车迎来了高速发展期。北京市副市长程红说,“以前老百姓出行的‘最后一公里’,公共汽车怎么也延伸不了,政府配置的自行车推广缓慢。现在共享单车来了,老百姓出行很方便。这就是模式创新,用市场的办法解决了政府多年解决不了的问题。” 共享单车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暴露了很多负面问题。据调查发现,共享单车乱停放现象较为严重,有扔倒在路边、停放到楼道内、占用盲道、占用公共自行车车桩位置等。此外,诸如硬件损坏、二维码损毁、车胎损坏、刹车失灵、链条坏了等现象也较为常见。18.34%的消费者遇到过车辆硬件损坏的问题,11.99%遇到过车辆被上私锁,10.38%遇到过二维码被涂鸦的问题。 结合材料,运用发展观的知识,谈谈该如何看待共享单车的发展。 解析:本题考查发展观的知识,设问指向如何看待共享单车的发展。解答时首先明确发展观包括:发展的普遍性及实质、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量变与质变的关系;然后调动运用上述知识,结合共享单车的发展进行分析,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答案:①共享单车符合共享经济发展的潮流,符合市场发展规律,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发展前途,我们应用心呵护其发展壮大。②共享单车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共享单车有利于解决老百姓出行难的问题,发展迅猛,同时也暴露出很多负面问题,我们应该有迎接挑战的心理准备。③共享单车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做好经验积累,促进相关管理制度的逐步完善,促进其服务质量的飞跃发展。 14.2017年9月3日至5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在福建厦门举行。至此,金砖合作已经步入第二个“黄金十年”。 10年前,金砖合作兴起于世界格局深刻调整变革之际。10年当中,历经国际金融危机等重大挑战和外界的种种怀疑,金砖合作的脚步却越来越稳健,金砖的“成色”越来越高,砖与砖之间的黏合度越来越强。10年来,金砖国家一直是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也成为全球治理变革进程的重要推动者和引领者。厦门会晤将推动金砖国家进一步加强团结协作,贡献金砖智慧、提出金砖方案,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总特征的有关知识,分析金砖合作的10年历程。 解析:首先分析设问:“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是联系和发展,也就是用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分析问题。然后结合对材料的分析主要涉及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和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等知识。 答案:①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金砖国家,作为整个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合作的加强,在拉动世界经济增长,推动和引领全球治理变革中发挥着重要作用。②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10年来,金砖国家的粘合度越来越强,“成色”越来越高,是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③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金砖国家的合作符合世界人民的利益和事物发展的规律,尽管在发展中遭遇了挫折,但一定会发展的更好。 第九课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理知识体系 明高考趋向 考查内容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近五年全国卷高频考点;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偶有考查,在地方卷中呈现频率较高。 材料设置 多以改革与经济社会发展事例考查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以生态文明建设等考查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以漫画、引文、生活实例等考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题型设计 全国卷对本课的考查选择题与主观题均有涉及,选择题以体现类、依据类设问居多;主观题从小切口以体现说明、措施角度考查对矛盾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考点一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基本知识—理清楚] 1.理解——哲学意义上的矛盾 (1)概念:矛盾就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2)“两个不能”准确理解矛盾概念 ①不能将对立和统一分别理解为矛盾的双方,对立和统一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矛盾双方是指事物的两个因素,两个因素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即矛盾。 ②不能把矛盾概念等同于具体矛盾,二者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2.理清——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 同一性(统一属性) 斗争性(对立属性) 含义 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 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 体现 ①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②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 口诀法巧辨 相互依赖:“你离不开我,我离不开你”; 相互贯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相互转化:“你变成我,我变成你” 相互排斥:“你离开我,我离开你”; 相互对立:“你不是我,我不是你” 联系 ①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②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③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事物运动、变化和发展 方法论 ①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这种转化可能是有利的,也可能是不利的,应促进有利转化,防止不利转化;②矛盾双方的对立性和统一性不可分割,我们应当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 澄清错误认识 1.矛盾双方是既对立又统一的,不能认为是先对立后统一。 2.发挥主观能动性并非矛盾转化的必要条件,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可能是主观条件,也可能是客观条件。 3.不是矛盾双方的同一性推动事物的变化和发展,而是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基础巩固训练 1.(2017·江苏高考)下列选项与漫画(作者:曹开翔)蕴含的哲理相符的是( ) A.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B.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C.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D.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解析:选D 漫画说明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D项蕴含哲理与之相同。A项强调量的积累的重要性,B项强调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C项强调人的理想目标,均与漫画蕴含的哲理不同。 2.放风筝时,人们手中的线是对迎风飞行的风筝的约束,如果风筝挣断了人们手中牵着它的线,风筝就会摔到地面上,因此必要的约束也是一种保护。此观点说明( ) ①矛盾双方具有同一性,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 ②矛盾双方具有斗争性,要在统一中把握对立 ③联系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要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④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矛盾,要坚持对立统一的观点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解析:选B “放风筝时,人们手中的线是对风筝的约束,……约束也是一种保护”,这说明矛盾双方具有同一性,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①正确;“如果风筝挣断了人们手中牵着它的线,风筝就会摔到地面上”,说明风筝离不开线的牵绊,联系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要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③正确;材料讲的是线与风筝的联系,没强调矛盾双方的斗争性,②排除;并非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矛盾,④错误。 3.根据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中央出台“供给侧”改革政策,既要淘汰过剩产能,创新供给;又要根据消费调整生产,让生产更好地满足消费需求。这体现的哲理有( ) ①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②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是事物的存在方式 ③承认、分析、揭露矛盾是解决问题的前提 ④把握对立和统一是处理一切矛盾的关键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解析:选B 生产与需求的矛盾是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正是这一矛盾的存在,才促使了“供给侧”改革政策的提出,因此材料体现了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作用,①③符合题意。②说法错误,事物的存在方式是运动;④说法错误,处理一切矛盾的关键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哲学思维—多强化] 理解到分析的升华 [热点] 在“互联网+”的风口上,互联网与制造业的融合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有人认为,①目前中国“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大多依靠“用免费拉人气、用刷单求上位、用低价抢市场、用爆款搏利润”,忽略了技术和质量这个根本,而制造业更需要踏实专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其实,②“互联网+”与传统的“工匠精神”并不矛盾,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提高生产制造的自动化、信息化水平,而且能够拉近用户和制造商的距离。从用户的需求、体验出发,继而提升技术水平和精准程度,产品的功能和质量都有可能跨出一大步。③真正的融合不是彻底的取代或颠覆,而是在冲击和适应的过程中彼此影响、各取所需、取长补短,最终实现相互的促进和提升。 [分析] ①体现了矛盾的斗争性,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 ②体现了矛盾的同一性,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 ③表明矛盾的对立统一推动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知识到能力的升级 1.“小确幸”一词的意思是微小而确实的幸福:摸摸口袋,发现居然有钱;电话响了,拿起听筒发现是刚才想念的人;你打算买的东西恰好降价了……但人生中除了享受“ 小确幸”,还应去博取高追求实现后带来的“大欢喜”。其中蕴含的哲理是( ) ①由“小确幸”到“大欢喜”体现了向对立面转化的趋势 ②当“小确幸”变为“大欢喜”说明同一性和斗争性发生了转化 ③“小确幸”和“大欢喜”作为矛盾双方各占人生的一定比例 ④人生和其他事物一样在对立与统一的关系中变化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选B 矛盾就是对立统一,其同一性和斗争性是同时具有的,转化的说法不准确,排除②。对立统一指的是矛盾双方的属性和趋势,而非双方各占人生的一定比例,排除③。故选B项。 2.如图漫画说明( ) ①矛盾的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 ②矛盾的斗争性与同一性不可分割 ③矛盾的斗争性为同一性所制约 ④矛盾的斗争性推动着事物的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选C ①说法错误,矛盾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故排除;④说法错误,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故排除;“吵架需要两个人”强调矛盾双方的对立,“停止吵架只需要一个人”,强调了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说明斗争性离不开同一性,并为同一性所制约,故②③正确。 3.老子《道德经》里说:“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下列名句与“夫唯病病,是以不病”体现的哲理相同的是( ) ①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②白玉微瑕,瑕不掩瑜 ③尚和去同,执两用中 ④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选C “夫唯病病,是以不病”体现了矛盾对立统一的观点,“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体现了矛盾统一的观点,符合题意,①④正确;“白玉微瑕,瑕不掩瑜”体现了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了事物的性质,②不符合题意;“尚和去同”强调矛盾的同一性是斗争性的基础,矛盾双方要在同一性的前提基础上进行相互转化,“执两用中”是指做事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适宜的办法,③不符合题意。 [应用分析—调用准] 命题角度一:应用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类哲学题目 [典例] (2013·江苏高考·节选)城镇化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中国。 今天,中国的城镇人口已经超过了农村人口,“农耕社会,乡土中国”逐渐转变为“工业社会,城市中国”。城镇化加快了中国农村现代化的进程,一个全新的城市文明时代似乎正在悄然到来。 在城镇化的浪潮中,大批村庄被合并,许多富有特色的传统村落不断消失。 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描绘的那种“一片冬麦,一片高粱,十里荷塘,十里果香”的田园景象日益不再。 有人伤感地说:“不要问我从哪里来,因为我已经没有故乡。” 运用矛盾基本属性的知识,说明如何认识城镇化进程中城市文明与乡村文明的关系。 [审答规范] 第一步:依据设问定知识 本题设问的知识限定语为“矛盾基本属性”。这一知识点包括:矛盾就是对立统一,斗争性与同一性是矛盾固有的基本属性等。 第二步:细审材料选精准 第三步:知材对接组答案(采用知识+材料形成答案) ①矛盾就是对立统一,斗争性与同一性是矛盾固有的基本属性。②城市文明和乡村文明不同,二者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理念上都存在着差异,各有特点。③城市文明和乡村文明相互依赖、相互贯通。城市文明需要在乡村文明中获得有益的滋养;而乡村文明同样需要借助城市文明更新、发展和完善。④我们在城镇化进程中应将推进城市文明和呵护乡村文明有机统一起来。 命题角度二:辨析、评价类哲学题目 [典例]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历史上的国家治理,总体来说,是礼治和法治的结合,是礼法并治。 礼治即表现在国家治理中体现出的文化精神。中国自古就重视文化立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精神警戒,“百善孝为先,家和万事兴”的齐家之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治国之道,“仁义礼智信”的基本价值,“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奋进态度等,对中国古代治国理政以及全体中国人的人格言行影响深远。 在礼治之下,中国历史上也发展出了与其相应的法制,有法制体系,规范社会治理的各个方面。例如监察制度,唐朝就有“四善二十七最”“六察法” 等,对官员的监察和考核进行详细严格规定。中国历史上治理较好的时期,都是那些文化较昌明开放的时代,比如“文景之治”“贞观之治”等;当文化精神比较衰退保守的时候,便出现社会治理和制度的相对颓废。 所以,今天在全社会大力倡导法治的同时,也应注意到,“徒法不足以自行”“隆礼至法则国有常”,应大力加强礼治,注重夯实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结合材料,运用矛盾基本属性的知识评析在现代国家治理中“徒法不足以自行”的合理性。 [审答规范] 第一步:根据观点先定论 设问要求运用矛盾基本属性的知识评析在现代国家治理中“徒法不足以自行”的合理性。显然属于正确型评析类试题。 第二步:围绕观点选知识 第三步:知材对接组答案(采用知识+材料形成答案) ①斗争性与同一性是矛盾固有的基本属性。礼治和法治作为国家治理的两个方面,既存在斗争性,又存在同一性,是对立统一关系。②礼治和法治相互依赖、相互贯通。单纯的法治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文化昌明开放有利于国家治理,文化精神衰退则国家治理相对颓废。因此,在国家治理中应当重视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③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我们要全面地看问题,在礼治与法治的对立中把握统一,“隆礼至法则国有常”,共同推进国家治理的现代化。 大题增分专练 材料 在快节奏的生活环境下,民众需要的是轻松的娱乐感,而不是“枯燥”的文化沉重感,所以产生了娱乐至上、文化至下的尴尬景象。而丢了娱乐精神、不能与时俱进的传统文化,即便内涵再丰富,也很可能会被遗忘在历史的长河里。 《中国诗词大会》热播后,有评论说:“(该节目)用现代最流行的方式去介绍古老中国的文化之美,用‘新瓶装老酒’的方式让更多人被中国悠远的传统文化迷醉,让每个人真正在传统文化的又一春里找到我们心底的文化自信。” 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的对立统一关系原理说明在文化节目发展过程中应该如何处理娱乐与传统文化传承的关系。 解析: 此题知识限定明确,考查矛盾及其基本属性。娱乐与传统文化传承是矛盾双方,回答时要从矛盾的含义,矛盾的同一性、斗争性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联系材料思考并组织答案。 答案:①矛盾即对立统一,矛盾的斗争性与同一性是矛盾的基本属性。②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在文化节目发展过程中,娱乐强调的是轻松愉悦,而文化传承强调的是文化的继承发展,两者各有侧重。③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丢了娱乐精神,不能与时俱进的传统文化,即使内涵再丰富,也很可能会被遗忘在历史的长河中,因此,促进娱乐形式与传承传统文化内容的互补,可以促进文化节目的发展。④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不断运动、变化、发展。在文化节目发展过程中,我们既要把握娱乐性与传承传统文化的对立性,又要看到二者的同一性,坚持娱乐形式与传承传统文化内容的统一,用现代最流行的方式去介绍古老中国的文化之美。 考点二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基本知识—理清楚] 1.理清——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关系 世界观原理 方法论 矛盾的普遍性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即事事有矛盾;矛盾贯穿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时时有矛盾 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矛盾的特殊性 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表现: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阶段有不同的矛盾;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即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二者相互联结: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 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要遵循从特殊到普遍,再由普遍到特殊的认识规律,并掌握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的科学工作方法 2.掌握——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表现 3.理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前提 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这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唯物论基础和前提 关键 对不同事物的矛盾、同一事物的不同阶段的特点和同一矛盾的不同方面作具体分析 重要条件 要在运动中把握事物的矛盾,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关注点 在分析每一个具体矛盾时,“事事”“时时”注意它的特殊性,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反对错误 反对“一刀切”“一风吹”的工作方法和教条主义 澄清错误认识 1.矛盾具有普遍性,但并非是永远不能解决的。承认矛盾,揭露矛盾,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和矛盾分析的方法,可以正确地分析和解决矛盾。 2.不是矛盾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而是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矛盾的特殊性包含普遍性。 3.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而非整体与部分、多数与少数的关系。 基础巩固训练 1.2017年8月30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推一批具备复制条件的支持创新改革举措,为创新发展营造更好环境。这一决定是基于( ) A.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 B.矛盾特殊性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 C.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联结 D.承认矛盾普遍性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解析:选C 矛盾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不是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A项错误;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B项错误;“推出一批具备复制条件的支持创新改革举措”这是要把“特殊性”转化为“普遍性”,这一决定是基于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联结,C项正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解决问题的关键,D项错误。 2.开展“以房养老”在国外一些国家已有成熟的做法。目前,国务院借鉴国际经验,提出开展这方面的试点,目的是探索符合国情、满足老年人不同需要、供老年人自主选择的养老保险产品,扩大养老服务供给方式。这一做法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 ①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是我们解决问题的关键 ②坚持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③矛盾的斗争性存在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其所制约 ④离开了对国际经验的借鉴就不能正确认识事物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 解析:选C “目的是探索符合国情、满足老年人不同需要、供老年人自主选择的养老保险产品,扩大养老服务供给方式”说明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是我们解决问题的关键,坚持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①②符合题意。③不符合题意,④说法不科学。 3.秦始皇陵内所有兵马俑的身子都非常相似,它们的脚几乎都是几块泥巴粗制滥造,但兵马俑的各异脸型却生动地展现了它们赫赫军威以及气吐山河的霸王之气。这说明,当时的匠人( ) ①利用矛盾的特殊性把不同的兵马俑区别开来 ②立足关键部分的前提下选择最佳制作方案 ③通过共性化的制作使兵马俑栩栩如生 ④看到了兵马俑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选B ②错误,在立足整体的前提下选择最佳制作方案,而不是立足关键部分;③错误,通过个性化的制作使兵马俑栩栩如生;①④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应选。 [哲学思维—多强化] 理解到分析的升华 [热点] 近几年来,关于圆明园复建的争议此起彼伏。如何保护和开发已废弃或濒临倒塌的遗迹,是摆在世界各国面前的共同课题。欧洲国家的普遍做法是,①坚持“修旧如旧”的原则,②根据不同遗迹的特点,对这些遗迹重新设计及施工,使其在得到拯救的同时,又能让人身临其境,成为人们学习和娱乐的场所。如荷兰马斯特里赫特老城的“教堂书店”、巴黎政治学院依托修建修道院建成的兰斯本科学院校区等都是非常成功的案例。③这些使遗迹重新焕发青春的方法,值得众多文明古国借鉴。 [分析] ①坚持了矛盾的普遍性。 ②体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依据矛盾具有特殊性。 ①②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联结,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 ③是基于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转化。 知识到能力的升级 1.(2017·江苏高考)风筝在我国已经有2 000多年的历史,最初用于军事,到了唐代中期逐渐转向娱乐。后来,人们又将神话故事、吉祥寓意等表现在风筝上,使风筝成为了一门艺术。现在,风筝艺术在我国仍然很受欢迎,并形成了以山东潍坊风筝、北京风筝、江苏南通风筝等为代表的风筝流派。从材料中可以看出( ) ①事物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②事物的发展变化是有规律可循的 ③事物变化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④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选B 风筝艺术在我国形成了以潍坊风筝、北京风筝、南通风筝等为代表的流派,体现了事物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①符合题意。风筝“最初用于军事,到了唐代中期逐渐转向娱乐。后来,人们又将神话故事、吉祥寓意等表现在风筝上,使风筝成为了一门艺术”,表明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④符合题意。②③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2.(2016·江苏高考)有研究表明,与眼睛相比,耳朵在分辨模式的微弱变化上具有独特的能力,据此发展起来的数据声音化技术,能帮助科学家们检测癌细胞,并探测来自太空的粒子。这蕴含的哲理是( ) A.不同的事物各有其不同的特点 B.矛盾贯穿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C.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有其特殊性 D.同一事物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矛盾 解析:选A 本题的题眼是“耳朵与眼睛相比,在分辨模式上具有独特的能力”。由题眼可知,材料体现了不同的事物各有其不同的特点,故A项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矛盾的特殊性,不是普遍性,故B项排除。材料强调的是两种不同事物的区别,没有反映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和同一事物在不同阶段的不同矛盾,故C、D两项排除。 3.(2014·江苏高考)步入大数据时代,人们越来越关注数据的存储问题。有研究表明,用于即时访问的“热数据”,最好用闪存;而那些即时性不强,人们又经常使用的“温数据”则应保存在磁盘里;用于长期存档的“冷数据”就适合用专用磁带记录。材料体现的哲理是( ) A.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B.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C.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D.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解析:选D “热数据”“温数据”“冷数据”要用不同的工具来存储,体现了矛盾的特殊性,故选D项。材料没有涉及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主次矛盾的转化,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 4.为缓解“放学早、下班晚”导致的部分家长接孩子难的问题,某市2017年春季学期开始,所有小学实行“弹性离校”制度,为全市小学生免费提供延时照顾服务。这一做法说明( ) A.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B.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 C.要立足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住事物的主流 D.要坚持对立统一观点,着重把握主要矛盾 解析:选A 为缓解“放学早、下班晚”导致的部分家长接孩子难的问题,某市2017年春季学期开始,所有小学实行“弹性离校”制度,为全市小学生免费提供延时照顾服务。这一做法说明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A项符合题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B项错误;C、D两项材料没有体现,排除。 [应用分析—调用准] 命题角度一:应用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类哲学题目 [典例] 三年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完成了“三年见成效”的主要目标任务,成为推动安徽崛起的重要增长极。 示范区在承接生物、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过程中,创新机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不断探索科学承接、绿色承接和创新承接的新途径、新模式。示范区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占安徽省的比重近八成,已成为安徽经济发展的“领跑者”。 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分析示范区承接战略性新兴产业转移做法的正确性。 [审答规范] 第一步:依据设问定知识 设问明确要求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这一知识点包括:二者相互联结,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二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第二步:细审材料选精准 ①示范区通过探索承接战略性新兴产业转移的新途径、新模式→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 ②示范区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占安徽省的比重近八成,已成为安徽经济发展的“领跑者”→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要做到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第三步:知材对接组答案(采用知识+材料形成答案)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要做到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示范区通过探索承接战略性新兴产业转移的新途径、新模式,总结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经验,指导其他地区承接战略性新兴产业转移,不断提高我国经济发展水平。 命题角度二:辨析、评价类哲学题目 [典例] 什寒村曾是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最贫困村之一,这里海拔高、温度低、昼夜温差大,橡胶、槟榔等常规作物无法种植。琼州县委、县政府根据什寒村当地民俗特色,深入挖掘黎苗文化内涵,通过旅游扶贫试点,促进什寒村的产业融合和创新。2015年1月至11月份,什寒乡村旅游接待游客5.7万人次,同比增长26.67%,实现旅游收入726.46万元。乡村旅游的多业态发展,有效增加了农民收入,琼州县什寒村的扶贫“翻身仗”是海南精准扶贫的缩影。 有人据此认为:“在精准扶贫的道路上,成功者的经验是前进着的路标。”请运用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相关知识辨析该观点。 [审答规范] 第一步:根据观点先定论 依据所要求评析的观点可知,本题属于正误混杂型试题。 第二步:围绕观点选知识 1.找出合理点,并寻找恰当依据 2.分析错误点,并寻找恰当依据 3.补充不全点,链接有关知识 在探索精准扶贫的道路上,要实现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第三步:知材对接组答案(采用知识+材料形成答案) 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矛盾的共性与个性的关系。矛盾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在精准扶贫中,各地都有其共同特点和普遍规律,学习和借鉴成功者的扶贫经验是有道理的。②矛盾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在精准扶贫中学习和借鉴成功者的扶贫经验的同时,更要立足本地实际,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自身特色,保证精准扶贫的正确方向。 因此,在探索精准扶贫的道路上,要实现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该辩题是片面的。 大题增分专练 在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儒家文化所推崇的仁者爱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思想,不仅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对解决人类的 “现代病”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但对于儒家传统文化,也有人认为,它是在长期的封建制度、皇权统治下发展起来的,它所倡导的“三纲五常”和“忠”“孝”等思想,几千年来一直为中国封建专制统治提供理论阐释、支撑和服务,现已落后于时代,如果不顾时代的变迁来推崇儒家文化,会导致封建主义沉渣泛起,阻碍中国现代化进程。 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特殊性的相关知识,谈谈我们应如何正确认识儒家文化的社会价值。 解析:本题指定要用矛盾特殊性的相关知识,首先要调动矛盾特殊性的表现及其方法论的知识。其次要联系材料从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阶段中有不同的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各有其特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等角度加以分析。 答案:①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阶段中有不同的矛盾。儒家传统文化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表现。②同一矛盾的两个方面各有其特殊性。我们既要看到儒家文化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积极作用,又要看到它包含着封建主义的糟粕。③矛盾的特殊性要求我们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诸如对“忠”“孝”的思想要具体对待,不能愚“忠”愚“孝”。 考点三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基本知识—理清楚] 1.理清——主次矛盾与矛盾的主次方面 主次矛盾 矛盾的主次方面 世界观原理 区别 主要矛盾在复杂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 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次要矛盾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 矛盾的次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 联系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 法 论 想问题、办事情,要着重把握重点,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又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处理次要矛盾 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全面,又要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 [特别提醒] 三方法巧妙区分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 (1)概念法 主次矛盾之分在于在复杂事物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因此,主次矛盾适用于通过做事情促进事物发展;矛盾主次方面的区别在于对事物的性质所起的作用不同,故适用于分析事物。 (2)图示法 (3)关键词法:区分二者的一些重点词语 比较 点睛之词 主要矛盾 “抓重点”“抓中心”“抓关键”“突出任务”“核心问题”“放在首要地位”等 矛盾主要方面 “抓主流”“辨方向”“识大局”(分析形势)“判断性质”“占主体”等 2.把握——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两点论 重点论 含义 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 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 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 认识某一矛盾 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 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反对 一点论 均衡论 联系 辩证法的两点论是有重点的两点论,重点论是看到两点中的重点,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理论依据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 3.掌握——矛盾分析法 澄清错误认识 1.系统优化是重要的思想方法,但只有矛盾分析法才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2.不能认为事物的性质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而是主要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 3.主次矛盾的关系原理要求我们抓重点,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矛盾主次方面的关系原理要求我们抓主流,不忽视支流。不能将二者混淆。 4.重点解决体制性障碍和深层次矛盾,全面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体制创新,把握的不是矛盾主次方面的辩证统一,而是既要抓住主要矛盾,又不忽视次要矛盾。 基础巩固训练 1.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这体现的哲理是( ) ①任何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 ②主要矛盾对事物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③整体在事物发展中统率着部分 ④矛盾的性质是由矛盾主要方面决定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选A 题干中“第一动力”“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等信息,前者体现抓主要矛盾,后者体现联系的观点,①②正确;题干中没有涉及整体与部分的关系,③不选;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④错误。 2.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形势总体是好的,同时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矛盾仍然突出,国际环境和国内经济运行又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针对中国经济“新常态”,2018年有望继续保持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上述材料对我国经济形势的分析( ) ①既坚持了两点论,又坚持了重点论 ②既看到了主要矛盾,又看到了次要矛盾 ③既看到了矛盾的主要方面,又看到了矛盾的次要方面 ④既坚持了矛盾的客观性,又坚持了矛盾的斗争性 A.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解析:选B 我国经济发展形势总体是好的,同时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矛盾仍然突出,国际环境和国内经济运行又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这体现了矛盾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既坚持了两点论,又坚持了重点论,既看到了矛盾的主要方面,又看到了矛盾的次要方面,故①③符合题意;②④材料没有体现,排除。 3.面对当前一二线城市楼市过热、三四线城市去库存缓慢的现状,各地必须全面分析和准确掌握各自城市的楼市特点,坚持因地制宜、分城施策的调控原则,从供需两端入手精准调控。这样做的辩证法依据是( ) ①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②真理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③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解决矛盾的关键 ④在矛盾普遍性指导下把握矛盾特殊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D 各地必须全面分析和准确把握各自城市的楼市特点,坚持因地制宜、分城施策,这是因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重要,在矛盾普遍性指导下把握矛盾特殊性,③④符合题意;①与材料中心不符,②与设问知识限定不符。 [哲学思维—多强化] 理解到分析的升华 [热点] 2017年9月14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统计局介绍8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时指出,①总的看,中国经济运行仍处在合理区间,以服务业为主导、新业态加快涌现的结构优化更趋明显。就业、节能降耗等指标好于预期。同时,②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下行压力和困难依然不小,改革措施充分见效还需一个过程。总之,①我们对中国经济充满信心,②对面临的挑战也不掉以轻心。 [分析] ①体现了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 ②体现了矛盾的主次方面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①②要求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知识到能力的升级 1.(2017·江苏高考)在古希腊时期,由造成的“毕达哥拉斯悖论”,以及“芝诺悖论”中对“无穷”的理解,引发了“第一次数学危机”,其正面结果之一是引入了无理数,导致数的概念的扩大。这主要体现的哲理是( ) A.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转化 B.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矛盾的次要方面 C.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D.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中处于支配地位 解析:选C “第一次数学危机”引入了无理数,导致数的概念的扩大,这表明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C项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主次矛盾的相互转化及主要矛盾的支配地位,A、D两项与题意不符。矛盾的主次方面既相互依赖又相互排斥,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矛盾的主要方面支配矛盾的次要方面,B项说法错误。 2.(2015·江苏高考)足球改革是我国体育改革的突破口,发展足球运动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并纳入全面深化改革的大格局中进行顶层设计和制度改革。由此可见( ) A.系统优化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B.改革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C.主要矛盾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 D.抓住主流是解决矛盾的关键 解析:选C 本题的题眼是“足球改革是我国体育改革的突破口……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这是从解决问题的角度来说的,体现了集中力量抓主要矛盾,故C项当选;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排除A项;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排除B项;抓主流强调的是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排除D项。 3.(2013·江苏高考)下图漫画《如此修理》给人们的哲学启示是( ) A.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B.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C.要着重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 D.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解析:选C 本题考查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漫画,“如此修理”治标不治本,讽刺了办事情主次不分,启示我们解决问题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C项正确,D项不选。A、B两项与漫画主旨不符。 4.我国为根治荒漠化开出了“中国药方”,概括起来就是政府主导和民众参与相结合、人工治理和自然修复相结合、法律约束和政策激励相结合、重点突破和面上推进相结合、讲求科学和艰苦奋斗相结合、治理生态和改善民生相结合。这表明( ) ①系统基本特征是稳定性、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②实现系统优化要求用综合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 ③要抓住主要矛盾,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④规律是客观的,违背客观规律必然会受到惩罚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选C ①错误,系统基本特征是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④在题目中没有体现。题目中,我国荒漠化治理的药方表明实现系统优化要求用综合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要抓住主要矛盾,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②③入选。 [应用分析—调用准] 命题角度一:依据类哲学题目 [典例]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我们今天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继承传统文化,是一个选择的过程。中华传统文化固然是宝库,但其中也不乏糟粕。若不注重选择和把关,难免就会出现泥沙俱下、鱼目混珠的现象。继承传统文化,不是一哄而上地全盘接受,而是一个扬弃的过程:正如鲁迅先生提到的“拿来主义”,我们对于传统文化,要理性地思考,有选择地拿来,在占有中挑选,在挑选中创新。 结合材料,运用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知识,分析“继承传统文化,是一个选择的过程。” [审答规范] 第一步:依据设问定知识 本题设问的知识限定语为“两点论和重点论”。这一知识点包括:两点论、重点论、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矛盾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 第二步:细审材料选精准 第三步:知材对接组答案(采用知识+材料形成答案) ①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②面对传统文化,一方面要坚持两点论,全面认识传统文化,既要看到其中的精华,又要看到其中的糟粕。③另一方面要把握两点中的重点,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吸收传统文化中优秀的成分,不能一哄而上地全盘接受。 命题角度二:辨析、评价类哲学题目 [典例] (2016·江苏高考·节选)什么是好电影,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电影经常出现“叫好”和“叫座”的矛盾,有些电影的艺术价值很高,但是票房却遭到冷遇;有些电影过度关注“眼球效应”,缺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样立得住的文化内核,虽获得高票房,却是“低口碑”。 有人认为,只要能“叫座”的电影就是好电影。请运用矛盾的观点对此加以评析。 [审答规范] 第一步:根据观点先定论 设问要求运用矛盾的观点评析只要能“叫座”的电影就是好电影。显然属于正误混杂型评析类试题。 第二步:围绕观点选知识 第三步:知材对接组答案(采用知识+材料形成答案) “叫座”与“叫好”是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叫座”固然重要,但离开“叫好”,“叫座”将不能持续,好电影应该既“叫座”又“叫好”。在“叫座”与“叫好”两个方面中,“叫好”体现了电影的艺术性与思想性,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题中观点不仅割裂了矛盾双方的依存关系,也颠倒了主次。我们必须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大题增分专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战狼2》不断刷新国产电影票房纪录,成为最热门话题。片尾一幕“中国公民:当你在海外遭遇危险,不要放弃!请记住,在你身后,有一个强大的祖国!”常常使影院掌声雷动。它的成功从侧面反映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增强。作为大众文化的电影,下面是有代表性的网友评价: “龙的传人”:这部叫好又叫座的影片是讲好中国故事的典范。它唤醒了社会的正气与勇气,激发了国人的自豪感和归属感,看到了非洲人民的可爱和战争的残酷,传递出爱国主义情怀和呼唤和平理念! “北方的狼”:《金刚狼3》国内公映时,制片方特别提示:小学生及学龄前儿童应在家长陪同下观看。《战狼2》则没有做到,而是过于直接的血腥暴力、刀刺屠杀等场面,对未成年人产生负面精神影响。这启发中国电影人追求票房时,也要在对未成年人成长护航的细节上更加精细用心。 结合网友观点,谈谈对作为大众文化的《战狼2》电影的评价如何“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解析:本题要求考生谈谈对作为大众文化的《战狼2》电影的评价如何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首先从矛盾的主要方面的作用的角度说明,影片成为讲好中国故事的典范,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了它叫好又叫座;其次,从矛盾的次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要求我们不忽视支流的影响的角度说明这部影片的一些细节对未成年人造成不良影响;最后,从对其点评方面分析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反对“一点论”和“均衡论”。 答案:①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要求我们抓住主流。这部影片成为讲好中国故事的典范,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了它叫好又叫座。② 矛盾的次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要求我们不忽视支流的影响。这部影片的一些细节对未成年人造成不良影响,需要电影人不能忽视。③对作为大众文化的《战狼2》电影的评价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反对“一点论”和“均衡论”。 [课时跟踪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 1.2017年1月1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席“共商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高级别会议时,提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他指出“和美之美,在于合异”,国家间要交流互鉴,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下面与“和美之美,在于合异”蕴含哲理相近的是( ) A.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 B.才得顺风河又转,世间哪有称心时 C.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D.莫嫌海角天涯远,但肯摇鞭有到时 解析:选C “和美之美,在于合异”体现的是同一性以斗争性为前提和基础,答案为C;A项体现的是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B项体现的是矛盾的普遍性,D项表明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均不当选。 2.《扁担》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①矛盾的斗争性是同一性的前提 ②矛盾双方相互依赖 ③事物的联系是有条件的 ④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对生活充满信心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解析:选B 材料中扁担两头的重物是矛盾双方,二者相互依赖,同时图中语句对扁担存在着爱怜就不要卸去另一头重物,说明事物的联系是有条件的,②③正确;①强调了斗争性,材料强调了同一性,不选;④强调了发展的观点,与材料无关。 3.习近平用“亲”“清”两字阐明了新型政商关系。对领导干部而言,“亲”就是要坦荡真诚同民营企业接触交往,帮助解决实际困难。“清”就是清白纯洁,不搞权钱交易。但有人认为,要想做到“亲”就不可能做到“清”;同样,要想做到“清”就不可能真正“亲”。该观点错在没有看到( ) ①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②矛盾双方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可以实现相互转化 ③承认矛盾、分析矛盾、揭露矛盾是解决问题的前提 ④把握对立和统一是处理一切矛盾的关键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A 题目中,有人认为,要想做到“亲”就不可能做到“清”;同样,要想做到“清”就不可能真正“亲”。该观点错在没有看到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矛盾双方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可以实现相互转化。①②入选。③与题意无关。④错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处理一切矛盾的关键。 4.如图漫画《普遍方法》(赵汀阳)( ) ①否定了矛盾的特殊性 ②否定了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 ③讽刺了一些人没有尊重规律 ④坚持用普遍性指导特殊性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解析:选A 漫画中的某人用钓鱼的方法去捉鸟,没有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否定了矛盾的特殊性,也讽刺了一些人没有尊重规律,①③正确且符合题意;②④与漫画寓意不符,应排除。 5.人脸识别技术是通过摄像设备采集人脸图像,根据图像的几何特征、相对位置等信息,来确定图像所属人身份的一种生物识别技术。该技术可广泛应用于安防、医疗、教育、金融等多个领域。人脸识别技术的可行性在于( ) A.矛盾具有普遍性 B.矛盾具有特殊性 C.矛盾具有斗争性 D.矛盾具有同一性 解析:选B “通过摄像设备采集人脸图像,根据图像的几何特征、相对位置等信息,来确定图像所属人身份的一种生物识别技术”说明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即矛盾具有特殊性,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均不选。 6.为创新农村金融服务,2017年2月5日农业部在《关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支持有条件的市县尽快建立担保机构,研究制定差异化担保费用;稳步推进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探索开展大型农机具、农业生产设施抵押贷款试点。《意见》相关内容体现的唯物辩证法观点有( ) ①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②善于抓住农村金融发展的重点 ③把握好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④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选B 抓住关键词“有条件的”“差异化”,体现①;抓住“试点”,体现④,②③与材料内容无直接关系。 7.2017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有专家表示雄安新区将成为支撑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核心基点,有力促进京津冀一体化发展。一幅“ 南深圳、东浦东、北雄安”的开放发展宏图已跃然纸上,对于优化全国城市发展整体格局具有重要意义。雄安新区的设立( ) ①体现了认识到矛盾的普遍存在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②表明要把握主要矛盾,抓好推动事物发展的关键因素 ③是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具有一子落定满盘皆活的系统效应 ④说明部分功能之和可以大于整体功能,要注重优化要素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选B 雄安新区是支撑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核心基点,有力促进京津冀一体化发展,这是抓主要矛盾的体现,②当选;“南深圳、东浦东、北雄安”的开放发展宏图是运用系统优化方法的体现,③当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①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整体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④不当选。 8.张高丽在2017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启动仪式上强调,要大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围绕经济竞争力的核心关键、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国家安全的重大挑战,强化基础研究和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重大突破。可见,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 ①必须发挥关键部分对整体发展的推动作用 ②必须抓住各领域中处于支配地位的矛盾 ③必须重视共性原则在各领域中的具体运用 ④善于抓住主流促进事物发展的质的飞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A 从材料不难看出,要大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必须抓住各个领域的主要矛盾,也就是要抓住各个领域的重点和关键,还要发挥关键部分对整体发展的推动作用,①②入选;③④表述正确但与题意不符合。 9.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建立了独立自主的社会主义国家;邓小平带领中国人民改革开放,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毛泽东和邓小平的历史功绩为今天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树立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说明( ) ①新事物与旧事物之间存在着发展环节和联系环节的纵向变化过程 ②在矛盾中居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 ③居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引导事物发展的趋势和方向 ④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 选B 毛泽东和邓小平的历史功绩为今天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说明主要矛盾引导事物发展的趋势和方向,同时说明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选③④。辩证否定既是发展的环节,又是联系的环节,新事物战胜旧事物不仅仅是纵向的变化过程,①错误。题干没有涉及矛盾的主要方面,②不选。 10.继共享单车之后,共享汽车在一些一线城市开始出现,因为具有价格低廉等特点,而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但其缺点也很明显,如车辆较少,取车、停车不太方便,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刮蹭或其他事故,责任难以认定等,这也让人们对这一新业态产生疑惑。面对这一疑惑,我们应( ) ①分清主流和支流,抓住主流,但不能忽视支流 ②看到新事物在对旧事物的辩证否定中实现飞跃 ③抓住重点,但也要重视解决次要矛盾 ④看到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选B 题干材料不体现辩证否定,②排除;共享汽车既有优点,又有缺点,这是矛盾的主次方面而不是主次矛盾,③排除。①④正确,故选B项。 11.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在总体上厘清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因素,既要结合供给侧也要关注需求端,但主要在供给侧。从哲学的角度看,“主要在供给侧”是( ) A.抓住主要矛盾的体现 B.分清主流和支流的需要 C.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D.事物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解析:选B 供给侧和需求端是矛盾的双方,从哲学的角度看,“主要在供给侧”是分清主流和支流的需要,B项符合题意;其他选项没有体现,排除。 12.无方言不足以亲乡邦,无共同语不足以行天下。《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强调,既要“大力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又要“保护传承方言文化”,两者并行不悖,才能真正留住文化发展的脉络。这一论述的哲学依据是( ) 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②关键部分的功能甚至对整体功能起决定作用 ③认识矛盾的特殊性就能把握矛盾问题的精髓 ④矛盾的对立统一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选B “大力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与“保护传承方言文化”,两者并行不悖,其哲学依据在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矛盾的对立统一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①④入选。②与题意无关,③错误,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指事物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二、简析题 13.文化是产业,文化也是事业,文化有经济效益,也有社会效益。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许多文化产品要通过市场实现价值,当然不能完全不考虑经济效益。然而,同社会效益相比,经济效益是第二位的,当两个效益、两种价值发生矛盾时,经济效益要服从社会效益,市场价值要服从社会价值。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谈谈你对文艺作品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关系的理解。 解析:一是注意知识范围,即运用对立统一的知识分析问题,要点明两种效益是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二是注意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是矛盾的两个方面,要运用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的知识来分析问题。 答案:①任何事物都包含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文艺作品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对文艺作品,既要看到其经济效益,又要重视其社会效益。 ②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有主次之分,要着重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要把文艺作品的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③正确认识和处理文艺作品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三、探究题 14.2017年12月3日,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开幕。此次大会以“发展数字经济 促进开放共享——携手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主题。本次大会上,人工智能成为热门话题。 请运用矛盾观的知识对材料中的观点进行综合评价。 解析:本题的知识限定是矛盾观,要求对材料中智能机器人的影响进行综合评价,评价时要一分为二,既看到智能机器人广泛使用对我国就业产生的冲击,也要看到其积极作用,要作具体分析。从短期看,智能机器人的使用将给我国就业带来冲击;从长远看,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应鼓励、支持我国智能机器人的发展。 答案:①矛盾具有普遍性。要求我们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坚持一分为二地看问题。(也可用:矛盾即对立统一。要求一分为二的看问题)既要看到智能机器人广泛使用对我国就业产生一定的冲击,也要看到其积极作用。②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于使用智能机器人在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等方面的积极影响与对就业的消极作用要作具体分析。③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看问题要抓住主流。从短期看,智能机器人的使用给我国就业带来冲击;从长远看,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应当鼓励、支持我国智能机器人的发展。 第十课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理知识体系 明高考趋向 考查内容 辩证的否定、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创新的社会作用是近五年全国卷高频考点。 材料设置 多以五大发展理念、科技创新、互联网等作为背景材料进行考查。漫画、贴近生活的微观事例也作为背景材料在地方卷中出现。 题型设计 全国卷对本课的考查形式既有选择题,也有主观题。设问方式多为原因依据类,考查对辩证的否定、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的理解以及对创新社会作用的区分。 考点一 辩证否定观 [基本知识—理清楚] 1.理解——辩证否定观 是什么 含义 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 特点 是发展的环节、联系的环节 实质 “扬弃” 为什么 ①任何事物内部都包含着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肯定方面是事物中维持其存在,保持其性质和现状的方面;否定方面是事物中促使其灭亡和向其他事物转化的方面 ②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既相互依存又相互排斥,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当肯定方面处于矛盾的主要方面时,事物维持其原有的性质和自身的存在。当否定方面上升为主要方面,并战胜了肯定方面时,事物的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实现事物自身的否定,旧事物变成了新事物 2.理清——辩证否定观与形而上学的否定观的区别 辩证否定观 形而上学否定观 否定的动力 事物自身的否定 外力的否定 否定同发展和联系的关系 否定是联系和发展的环节 把否定看成联系和发展的中断和停止 否定与肯定的关系 实质是“扬弃”,即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 要么肯定一切,要么否定一切 澄清错误认识 1.新常态不是新事物对旧事物的根本否定,而是新事物对旧事物的辩证否定。 2.辩证的否定不是事物之间相互的否定,而是事物自身的否定。 3.创新并非对既往的否定和对现实的肯定,而是既肯定又否定,实质是“扬弃”。 基础巩固训练 1.能否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对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意义重大。“如果你从肯定开始,必将以问题告终;如果你从问题开始,必将以肯定结束。”英国哲学家培根的这句话表明( ) A.应当扬弃旧事物中的合理因素 B.应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 C.应在否定一切中推动事物的发展 D.应在肯定一切中推动事物的发展 解析:选B 培根的话主要强调对自身既要肯定又要否定,要坚持辩证的否定观,B项正确;A项对“扬弃”的理解错误,辩证的否定应是否定旧事物中不合理的因素,肯定旧事物中合理的因素;C、D两项明显错误。 2.为贯彻落实国家“互联网+”行动计划,某市积极探索创新“互联网与交通”融合发展之路。通过创新实现约租车与巡游出租车的共同发展,巡游出租车主要提供基本服务,约租车可以发挥其灵活、高效的优势,弥补巡游出租汽车供应的不足,成为巡游出租汽车的有益补充。这一创新历程表明( ) A.创新是新出现的事物战胜旧事物 B.创新的过程必定是“扬弃”的过程 C.创新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D.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解析:选B A项错误,新出现的事物不一定是新事物。C项错误,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D项错误,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题中材料约租车的出现与发展表明创新的过程必定是“扬弃”的过程,答案为B项。 3.1975年著名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以数学计算的方法证明,黑洞由于质量巨大,进入其边界的物体都会被其吞噬而永远无法逃逸。在后来的国际学术会议上,霍金当众推翻了自己赖以成名的这一黑洞理论,新的结论是:由崩溃的星球形成的黑洞其实不会吞噬和消灭一切物质,而会保留被吞噬物体的些微痕迹,最后以残破的形式“吐”出来。霍金的认识过程坚持了( ) A.量变是质变的必然结果的思想 B.创新促进思维方式变化的思想 C.辩证的否定观 D.彻底否定的形而上学观点 解析:选C 霍金是著名物理学家,他的一个著名理论就是黑洞理论,起初他认为,黑洞会吞噬一切,后来他认为由崩溃的星球形成的黑洞不会吞噬和消灭一切物质,而会有“些微痕迹”不会吞噬,他坚持了既肯定又否定的思想,也就是坚持了辩证的否定观,选C项;A项错误,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霍金的新理论是一个创新,但并没有引起思维方式的变化,B项不选;霍金并没有完全推翻自己的思想,D项不选。 [哲学思维—多强化] 理解到分析的升华 [热点] 2017年9月22日,以“老字号引领新生活”为主题的第十一届中华老字号博览会在上海展览中心举办。①老字号的生命力就在于创新。博览会上,处处可见各行业老字号领军企业的风采,而这背后,是企业的不断创新不懈努力。②老字号除了结构创新、制度创新以外,更重要的是文化创新。博览会成了发挥品牌引领作用,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弘扬工匠精神的重要舞台。③老字号的文化创新有继承问题,也有融合问题,就是在继承老字号蕴涵的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融合现代优秀的文化,如“包装文化”“广告文化”和“经营理念”等,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形成传统文化——现代文化相融合的文化链。本届博览会宣布引入电商平台京东商城,这意味着④电子商务已被越来越多老字号重视和运用,线上与线下联动,有望为老字号注入发展新活力。 [分析] ①④处表明辩证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树立创新意识是老字号保持生命力的重要原因; ②处说明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能推动老字号的发展; ③处的原因在于辩证否定是联系的环节、发展的环节,其实质是扬弃。继承自身蕴涵的优秀传统文化是老字号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要克服传统文化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保留传统文化中积极合理的因素,做到扬弃。 知识到能力的升级 1.在北京的胡同、百工坊博物馆,深藏着很多身怀绝技的手工艺大师,他们不断转变观念,将传统文化体验、国际流行的私人定制等概念引入到工艺品的制作中,为传统手工艺注入了新活力。这些手工艺大师们的做法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要树立辩证的否定观 ②要坚持共性与个性相统一 ③创新推动社会制度的变革 ④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选A 手工艺大师的行为是不断创新的表现,体现了辩证否定观,①符合题意;手工艺大师看到了国际流行的私人定制与传统工艺制作的共性,坚持了共性与个性的统一,②符合题意;③在材料中没有体现,舍去;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④说法错误。 2.信息时代,人们只需轻点手机屏幕,便可诉说心曲、互道衷肠,传统的家书日渐式微。2017年春节,某市文明网开展了“一封见字如面的微家书”网络文明传播活动,邀请广大市民、网友一起写家书、聊家书、晒家书。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看,“微家书”形式( ) ①运用现代科技,突破了传统家书的形式 ②是传统家书文化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③在对传统家书的肯定中同时包含了否定 ④颠覆了传统家书纸质书写的内容和形式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解析:选A 与传统家书相比,“微家书”形式是借助网络诉说心曲、互道衷肠,突破了传统家书的形式,这是对传统家书的辩证否定,①③正确;②是对二者关系的错误理解,④是形而上学的否定观,均不当选。 3.德国著名思想家、作家歌德说过:“聪明的年轻人以为,如果承认已经被别人承认过的真理,就会使自己丧失独创性,这是极大的错误。”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创新需要否定别人承认过的真理 ②创新需要“扬弃”,开拓新境界 ③创新就是独创,独创就是创新 ④创新要研究新情况,与时俱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选D ①说法错误,创新不是单纯地否定真理,这是对材料的误解,故排除。创新就是发扬那些先进、正确的,抛弃那些过时、错误的理论,这就是扬弃,故②说法正确。③说法不科学,创新需要独创,但是也需要借鉴,吸收合理的经验,独创就是创新的说法过于武断,故排除。④是创新的一个方法论要求,就是不断研究新情况,做到与时俱进。 [应用分析—调用准] 命题角度一:依据类哲学题目 [典例] (2012·全国卷·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中医药文化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瑰宝。从龙脑樟树中提取的龙脑具有极高药用价值和保健功能。《寿域神方》记载:“治头脑疼痛,龙脑一钱,纸卷做拈,烧烟熏鼻,吐出痰涎即愈。”唐代医药典籍称龙脑“为百药之先,万物中香无出其右者”。 不知从何时起,龙脑樟树在我国“销声匿迹”了,我国所需龙脑不得不长期依赖进口。 1988年我国发现了一棵野生龙脑樟树! 科研人员以此为契机创立了专业研发中心和实验室。他们深入研究中医药典籍中有关龙脑的资料,利用现代科技成功培育了万亩龙脑樟原料林,改变了原料生产完全依赖自然的状况;研制了我国第一套天然龙脑工业化提取成套设备,改进了传统龙脑提取方法,开发了新产品;建立了中国第一个龙脑樟资源基因库,积累并保存了大量珍贵的数据;通过电视、网络等着力打造中医药文化品牌。 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否定观分析为什么科研人员能够成功开发龙脑。 [审答规范] 第一步:依据设问定知识 本题设问的知识限定语为“辩证否定观”。这一知识点包括:辩证否定的含义、辩证否定的特点、辩证否定的实质、辩证否定的方法论。 第二步:细审材料选精准 第三步:知材对接组答案(采用知识+材料形成答案) 辩证的否定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辩证的否定观要求立足实践、不断创新。科研人员批判继承传统中医药文化,克服传统龙脑生产的局限性,创新发展思路,开发新产品,从而取得成功。 命题角度二:辨析、评价类哲学题目 [典例] (2017·江苏高考·节选)社区是我们共同生活的家园。传统社区是一种“熟人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血缘、地缘、感情为纽带,身边都是亲人、熟人,人情交往密切。随着社会变迁和生活节奏加快,社区已近乎一个“陌生人社会”,个人权利得到更多尊重的同时,人与人之间的界限也越来越分明,居民之间缺乏必要的互助和互动,甚至出现“对门不相识”的状况。 如今,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共享已逐渐成为时代潮流,这为建设新型“熟人社区”提供了新思路。社区通过建设“云平台”,公示政府公共服务政策、社区业务办理流程、活动通知等,实现信息共享。此外,还在“云平台”上专设“邻里互助”“邻里商圈”等专栏,使玩具、图书等闲置物品顺利置换,实现物品共享;私人厨房、书房、车位临时出借,实现空间共享。基层党组织、居委会还通过“云平台”与居民加强互动交流,实现共同治理……共享、共治使得“邻里之间不再陌生”成为可能。 结合上述材料,展望共享社区的未来,有人说,“共享是一种向传统的回归”。请运用一个最恰当的哲学道理评析上述观点。 [审答规范] 第一步:根据观点先定论 设问要求运用一个最恰当的哲学道理评析上述观点,结合对材料的分析,考查的知识点是辩证否定观,属于正误混杂型试题。 第二步:围绕观点选知识 第三步:知材对接组答案(采用知识+材料形成答案) 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共享社区吸收、保留了传统社区中的积极因素作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从这个角度说,共享是一种向传统的回归。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共享社区改造了传统社区中的消极因素,增添了社区中所没有的现代因素,从这个角度说,共享不是简单的回归。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其实质是扬弃,共享是社区建设向更高层次的创新发展。 大题增分专练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全党全国人民的行动指南和思想武器,是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运用辩证否定观的知识,结合材料,谈谈你对“继承和发展”的理解。 解析:本题设问的知识范围是辩证否定,解题时抓住设问中“继承和发展”,前者强调辩证否定是联系的环节,后者强调辩证否定是发展的环节,在此基础上强调辩证的否定实质就是“扬弃”。 答案:①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等思想作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基础;②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增了与时俱进、具有新时代特色的内容;③辩证的否定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实质就是“扬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保留了仍具有时代价值的内容,又新增了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内容。 考点二 唯物辩证法与创新意识 [基本知识—理清楚] 1.识记——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 依据 世界是永不停息地变化发展的 内容 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 要求 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 2.理解——创新的相关知识 是什么 (内容) ①创新包括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及其他创新 ②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理论创新是指导,制度创新是保障,科技创新是动力,文化创新是智力支持。它们相互促进,密不可分 为什么 (哲学依据) 唯物论 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客观实际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我们必须发扬创新精神 ②坚持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这要求我们坚持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的统一,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认识论 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辩证法 ①事物是不断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只有创新,才能实现事物的发展 ②辩证否定是发展的环节,是实现发展的根本途径,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 ③辩证法的本质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辩证法的革命精神和批判性思维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突破成规陈说,善于提出新问题,开拓新境界 怎么办(基本要求) ①创新的基本要求:一是要有科学理论的指导;二是要从实际出发;三是提出新的创意,解决新的问题 ②青年学生要增强自身的创新能力,关键是要培养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要善于发现问题;要敢于超越;要积累知识,把握已知规律;要经得起实践的考验 3.把握——创新的社会作用 作用 表 现 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经济角度) 创新更新了人们的生产工具,促进了生产技术的进步,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开辟了更广阔的劳动对象,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政治角度) 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 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文化角度) 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和理论指导下的实践创新,在推动科技发展的同时,也使得人类认识的对象和范围日趋广阔,使得人类思维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人类文化的发展是通过创新实现的 澄清错误认识 1.丰富的专业知识不是创新思维的源泉,丰富的实践经验不一定促进思维创新,创新思维的源泉是社会实践,丰富的生活经验对创新具有重要意义,但非必然。 2.并非只有理论创新才能推动社会发展,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制度创新是保障,科技创新是动力,文化创新是智力支持。 3.创造性思维不能检验和发展真理,只有实践才能检验和发展真理。 4.制度属于意识范畴,制度创新不能决定着事物发展的进程,主要矛盾对事物发展进程起决定作用。 5.创新不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变革的先导,但非根本动力。 基础巩固训练 1.国际顶级期刊《科学》发表中国科学家题为《制备复制缺陷的活流感病毒疫苗》的研究进展,称发明了人工控制病毒复制从而将病毒直接转化为疫苗的技术。该技术可以做包括艾滋病、SARS和埃博拉出血热等几乎任意致命性病毒的疫苗和治疗性生物技术药物。这一发现颠覆了病毒疫苗研发的理念,实现了活病毒疫苗的重大突破。这一重大突破( ) ①告诉我们探索事物真相是科学实验活动的目的 ②说明病毒和疫苗是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 ③推翻了已有认识创造性地揭示了活性疫苗的本质 ④启示我们对现存事物只能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解析:选C ①表述错误,科学实验活动的目的在于更好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③ 表述错误,人们获得新的认识不一定必须推翻已有的认识。这一发现颠覆了病毒疫苗研发的理念,实现了活病毒疫苗的重大突破。这一重大突破说明病毒和疫苗是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启示我们对现存事物只能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故②④入选。 2.中国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技术创新成果,形成了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高速铁路技术体系。今天,中国已步入高铁时代,并正在成为高铁技术输出国。中国高铁的发展历程表明( ) ①创新就是对既往的否定和对现实的肯定 ②创新的过程必定是“扬弃”的过程 ③创新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生产力发展 ④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人类思维的变革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选B 创新是“扬弃”,是既肯定又否定,故①错误,②正确;从材料看,中国通过创新,取得了技术成果和生产力发展,而未涉及生产关系和人类思维的变革,故③正确,④不符合题意。 3.精准扶贫,需要创新扶贫方式,面对缺资金无技能的贫困户,马庄村村两委在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采取自愿入股的办法,组织贫困户用争取到的资金投资蘑菇厂、建设蘑菇大棚。大棚由蘑菇厂管理,入股的贫困户年底分红,有一定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还可以到蘑菇厂打工,这样把“死钱”变为了“活钱”,即使贫困户能够持续获得收入,也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把“死钱”变为了“活钱”创新扶贫模式,体现了( ) ①创新能够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②创新能够推动生产关系的变革 ③事物是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 ④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和外部相互作用的否定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选A 创新扶贫模式本身就是生产关系变革的体现,它能够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不是推动生产关系的变革,①正确,②排除;“死钱”变为了“活钱”的扶贫体现了联系,这说明事物是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③正确;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不是事物自身和外部相互作用的否定,④排除。 [哲学思维—多强化] 理解到分析的升华 [热点] 为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首部国内聚焦医疗改革话题的影片《你若安好》于2017年10月17日上映。①该片描绘了医患关系和基层医生收入等当下社会热点话题,故事的刻画不再回避矛盾甚至是失败,以真实感化人心。 ②弘扬社会正能量,讴歌英模人物,是主旋律影片不变的基调 。但随着中国电影内容生产的多元化,主旋律影片的艺术手法却在不断变化、更新。③影片摒弃概念化与程式化,取而代之的是平实、接地气,甚至“小清新”的叙事风格。镜头对准这群扎根基层的人,折射出的既是一批人的选择,也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医疗改革的发展成果。 [分析] ①体现了树立创新意识要求立足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②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影片创新了主旋律影片拍摄的艺术手法。 ③体现了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要求我们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破除旧观念,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 知识到能力的升级 1.(2015·江苏高考)中国高铁在发展过程中,有效推进了土木工程、动车组系统、运行控制系统的技术创新和服务管理模式的创新。通过系统创新,中国高铁在赢得国民信任的同时,也逐渐赢得了国际信誉。截至2014年底,中国高铁运营总里程超过一万六千公里。材料体现的哲理是( ) ①要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 ②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 ③新事物的力量总是强大的 ④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A 本题的题眼是“有效推进了土木工程、动车组系统、运行控制系统的技术创新和服务管理模式的创新”“中国高铁运营总里程”。根据题眼,可以分析出材料体现了联系的观点、系统优化的方法,体现了创新的重要成果,故①②符合题意;新事物的力量一开始是弱小的,发展过程中也不一定总是强大的,③错误;④不是材料所反映的道理,排除。 2.谁牵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谁走好了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①想问题、办事情要善于抓重点 ②树立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 ③认识到事物是在曲折中向前发展的 ④事物总处在渐进和不显著的变化之中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选A 材料旨在强调科技创新的重要,是占领先机、赢得优势的关键,这启示我们要抓住主要矛盾,树立创新意识,①②正确;③与材料中心无关;④是否定质变和发展的错误观点。 3.2017年8月4日,我国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超高速无线通信技术首次在高铁上成功进行了演示。该技术采用高频谱标准,能够拥有高速移动性能和高带宽传输,以及稳定的切换性能。这一技术不仅可以应用在高铁和地铁上,还可以用来解决偏远农村地区的无线宽带上网问题,更可以跟随高铁技术一起走出国门。这表明( ) ①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②创新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 ③创新推动思维方式的转变 ④创新推动生产关系的变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选A 这一创新技术可以应用在高铁和地铁上,这表明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①正确;这一创新技术还可以用来解决偏远农村地区的无线宽带上网问题,这表明创新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②正确;创新推动思维方式的转变、创新推动生产关系的变革在材料中没有体现,③④不选。 [应用分析—调用准] 命题角度一:依据类哲学题目 [典例] (2017·全国卷Ⅱ·节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胸怀科技报国的梦想,奋战在科技创新的最前沿,取得了世界一流成果,被称为创新中国的科技领航者。潘建伟率领科研团队在十多年的时间内使我国在量子通信领域从跟随者变成世界的领跑者;王晓东对乙肝病毒的新发现,为未来相关药物研发打开新大门;赖远明带领科研团队成功破解青藏铁路修建中冻土如何“保冷”这一被称为“无法攻克的世界性难题”;鲁先平历经14年创新创业成功研制中国首个用于治疗淋巴癌的原创化学药“西达本胺”,在这一领域实现与国际先进水平并跑和部分领跑……他们的创新实践是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诠释。鲁先平将原创新药的研发形容为“走钢丝”。潘建伟说:“科学研究一定不能惧怕失败”。王晓东将“不只是填补国内空白,而是获取人类知识的创新”作为自己的事业追求。做事挑剔、追求完美的赖远明用“要想成功,就必须坚持”概括他的创新经验。 运用“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的知识并结合材料,分析科技领航者实现科技创新的主要原因。 [审答规范] 第一步:依据设问定知识 本题设问的知识限定语为“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这一知识点包括: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的基本内涵、辩证法的本质、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的关系。 第二步:细审材料选精准 第三步:知材对接组答案(采用知识+材料形成答案) 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理解。按其本质来说,辩证法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 坚持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追踪世界科技前沿、奋力创新的勇气;坚持不懈、攻坚克难的毅力;追求卓越和完美的精神。 命题角度二:应用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类哲学题目 [典例] (2015·安徽高考·节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互联网+”激活中国制造 当前,中国制造业创新能力不足、产能过剩等问题突出,亟须实现由低端向高端转型升级。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与现代制造业深度融合,促使中国制造包含更多中国创造元素,实现制造业由大变强的历史跨越。 材料是如何体现“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的? [审答规范] 第一步:依据设问定知识 本题设问的知识限定语为“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这一知识点包括:辩证法革命批判精神的基本内涵、辩证法的本质、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的关系。 第二步:细审材料选精准 第三步:知材对接组答案(采用知识+材料形成答案) 辩证法的本质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突破旧的发展模式,提出和推动“互联网+”行动计划,促进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积极利用“互联网+”提升创造力,建设制造强国。 大题增分专练 最近,英国科学家利用废绿茶水等,开发出一种既像皮革又像纺织物但重量极轻的面料,称之为“茶衣”,这种面料已用于制作衬衣、夹克衫、女装、鞋子等。业内人士认为,该面料具有创新和可持续特点,发展前景看好,有可能成为未来纺织业发展的新趋势。“茶衣”的面世,源于英国纤维学家苏占丽一次同生物学家交谈时萌发的灵感,即利用微生物可循环生成纤维素,进而生成类似纺织品的服装面料,可以实现“废物”利用,满足人类可持续发展需要。这一构想,突破了以往科学家对菌生纤维素材料研究的极限,使用与过去完全不同的菌生纤维素材料。最终,她通过与材料专家合作获得了成功。 结合材料和“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知识,说明科学家为什么能成功开发出“茶衣”。 解析:设问是原因类试题,科学家能成功开发出“茶衣”在于其坚持了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 答案:①辩证法的本质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茶衣”开发坚持了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②科学家敢于突破菌生纤维素材料研究的旧思维限制,使用与过去完全不同的菌生纤维素材料;注重研究人类可持续发展需要,敢于寻找废物利用的新思路,从而取得成功。 [课时跟踪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 1.习近平在谈到“制度自信”问题时说,“我们全面深化改革,是要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好;我们说坚定制度自信,不是要故步自封,而是要不断革除体制机制弊端,让我们的制度成熟而持久”。这主要表明( ) ①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真理与谬误有明确的界限 ②真理都是具体的,人们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③发展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必须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④辩证的否定是自身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 A.②④ B.①③ C.①② D.③④ 解析:选A 我们说坚定制度自信,不是要故步自封,而是要不断革除体制机制弊端,让我们的制度成熟而持久”。这主要表明真理都是具体的,人们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辩证的否定是自身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②④正确;①不符合题意;③错误。 2.2017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个化蛹成蝶的转型升级过程,既充满希望又伴随阵痛……”。从哲学角度看,“化蛹成蝶”的过程是( ) ①从实践中获得正确认识的过程 ②从普遍性中概括出特殊性的过程 ③既肯定又否定的扬弃过程 ④曲折中创新发展的过程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选D 化蛹成蝶的转型升级过程,既充满希望又伴随阵痛,这是辩证否定的过程,也是创新的过程,③④正确;①不为材料所反映;应从特殊性中概括普遍性,②错误。 3.考虑到一些色盲驾驶者无法识别红绿灯,某设计师将圆形的红绿灯进行了一下小的修改,在保持原有颜色的基础上,改变指示灯的形状,将红灯变成三角形,绿灯变成方形,黄灯则保持圆形不变。这样,只要能识别出亮着的灯的形状,色盲人群即可判断此时是停是走了。这一事例说明( ) ①正确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创新的首要环节 ②创新是对既有理论和实践的突破 ③专业知识和辩证思维是创新的源泉 ④丰富的实践经验必然促进思维创新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选A “考虑到一些色盲驾驶者无法识别红绿灯,某设计师改变指示灯的形状,以方便色盲人出行” ,这一事例说明正确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创新的首要环节,同时也说明创新是对既有理论和实践的突破,①②符合题意;专业知识和辩证思维对于创新非常重要,但创新源于社会实践,③错误;丰富的实践经验有利于促进创新,不是必然促进创新,④错误。 4.“传承不泥古,创新不离宗。”中医药界相关专家在谈到屠呦呦荣获中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时表示,中医药原创思维与现代科技结合,将照亮原创性成果的前路,将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将引领世界生命科学的发展,为中国式办法解决世界医学难题作出贡献。材料蕴含的唯物辩证法道理有( ) ①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紧密联系着 ②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③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 ④人们对各种事物的认识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选A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③错误;“传承不泥古,创新不离宗”,①当选;由“将照亮原创性成果的前路,将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将引领世界生命科学的发展”等信息,可知②当选;④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5.面对第三方支付机构、互联网公司、电商平台对传统银行核心业务的挑战,传统银行的危机意识不断增强,并正以积极姿态迎接挑战。为此,传统银行要( ) ①注重研究新情况,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 ②在创新的基础上继承传统,推动传统银行业务发展 ③解放思想,放弃传统,打造传统银行新业态 ④树立创新意识,促进银行业转型升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选B 传统银行应对挑战,需要树立创新意识,①④正确;创新要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②错误;放弃传统是形而上学否定观的错误观点,③不当选。 6.2017年2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开发布《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文件提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个长期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还可能会经历阵痛,甚至付出一些代价,但在方向性问题上不能出太大的偏差,不能犯颠覆性错误,改革底线不能失守。上述政策的哲学依据是( ) ①坚持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 ②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 ③重视量的积累为质变创造条件 ④实践是认识的唯一途径和动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 选A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个长期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这是因为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③当选;不能犯颠覆性错误,改革底线不能失守,这是因为辩证法的本质是革命的、批判的、创新的,①当选;②与材料无关;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而非唯一途径,④错误。 7.中共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提出:“党的各级组织要旗帜鲜明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担当,为敢于负责的干部负责,建立容错纠错机制,宽容干部在工作中特别是改革创新中的失误。”这一机制有利于党员干部( ) ①根据个人的想法自主决策,勇于担当 ②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履行法定职责 ③不畏艰难曲折,敢于犯错,大胆作为 ④研究新情况,寻找新思路,开拓新境界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选D “党的各级组织要旗帜鲜明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担当,为敢于负责的干部负责,建立容错纠错机制,宽容干部在工作中特别是改革创新中的失误。”这一机制有利于党员干部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履行法定职责,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②④符合题意;根据个人的想法自主决策没有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唯心主义的表现,①错误;“敢于犯错,大胆作为”说法错误,排除③。 8.在召开的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人工智能成为焦点。百度、阿里巴巴、科大讯飞等公司纷纷发布了自己的人工智能产品。人工智能技术正席卷全球,改造着各行各业。人工智能技术( ) A.拓展了劳动对象,创造了新的物质存在 B.提高了记忆效率,突破了人脑记忆规律 C.创新了劳动工具,促进了人类实践的发展 D.调整了生产关系,推动了社会制度的变革 解析:选C 材料旨在强调人工智能对各行各业的影响,这是创新促进生产力发展的体现,答案为C项;这一技术并未创造新的物质存在,A项错误;B项是否定规律客观性的错误观点;D项与材料无关。 9.历史经验表明,经济危机往往孕育着新的科技革命。1857年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电气革命,推动人类社会从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1929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电子革命,推动人类社会从电气时代进入电子时代。由此证明( ) ①科技革命是摆脱社会危机的根本出路 ②科学技术是社会形态更替的根本标志 ③社会实践的需要是科技发展的强大动力 ④科技创新能够推动社会经济跨越式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D “经济危机往往孕育着新的科技革命”,说明社会实践的需要是科技发展的强大动力,③正确;电气革命推动人类社会从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电子革命推动人类社会从电气时代进入电子时代,说明科技创新能够推动社会经济跨越式发展,即创新可以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④正确;①②错误。 10.在治国理政实践中,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形成了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由此可见( ) ①创新是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②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先导 ③党的理论创新以社会实践为基础 ④只要创新就能推动事物向前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选C 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创新并不是,①不选;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说明②正确;在治国理政实践中,形成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这体现了党的理论创新以社会实践为基础,③正确;“只要创新就能推动事物向前发展”观点绝对,④不选。 11.从儿童时期开始,我们接受的教育大多是“非黑即白”:只有标准答案是对的,其他答案则不被允许和接受。长此以往使得我们只求被动接受“标准答案”,不敢尝试新事物。这给我们的反思是( ) A.应善于寻找新思路,适度否定现存一切事物 B.要以创新思维指导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C.推动教育的发展应创造思维活动的客观规律 D.需在实践中推翻真理,实现真理的自我超越 解析:选B 题干中“‘标准答案’,不敢尝试新事物”等,给我们的反思就是要重视儿童创新思维的培养,B项正确;A项中“否定现存一切事物”表述错误;规律是客观的,C项错误;真理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不能用“推翻”,D项错误。 12.理论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创新是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永恒主题。如果不能及时研究、提出、运用新思想、新理念、新办法,理论就会苍白无力,哲学社会科学就会“肌无力”。这是因为( ) ①观念创新是事物功能转换的根本途径 ②创新就是对既往的否定和对现实的肯定 ③辩证法的本质是革命的、批判的和创新的 ④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推动人类思维的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D 观念创新有利于事物功能转换,但不是根本途径,①错误;创新对即往的即有肯定也有否定,②错误;③④符合题意,入选。 二、简析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华民族的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民族文化的兴盛。我们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秉持客观科学礼敬的态度,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用时代精神激活优秀传统文化生命力,推动中华文化现代化。我国传统文化典籍浩如烟海,把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经典选取出来进行准确通俗的解读,对于推动传统文化普及传播很有必要。要服务当代、面向未来,精心组织编撰一批传统文化经典,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进行大众化阐释,让其中的精华闪亮起来,帮助人们更好地领略传统文化经典的魅力。 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否定观知识,分析对传统文化经典进行大众化阐释对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意义。 解析: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否定观知识,分析对传统文化经典进行大众化阐释对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意义,属于意义类的解答题。考生在分析说明时,要注意本题的知识限定是辩证否定观,因此考生应从辩证否定是联系和发展的环节、辩证否定的实质、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等角度回答。 答案:①辩证否定是联系的环节、发展的环节。对传统文化经典进行大众化阐释,有利于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发展传统文化,促进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 ②辩证法的实质是“扬弃”。 对传统文化经典进行大众化阐释,有利于肯定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成分,否定过时的消极的内容,从而促进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 ③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对传统文化经典进行大众化阐释,有利于剔除传统文化落后的东西,开拓文化发展新境界,促进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 三、探究题 14.创新,新时代的关键词。大众汽车公司曾一度积压了100多万辆汽车,尽管它把产品价格降到了成本以下,仍然销不出去。在严峻的局势面前,该公司决定:将100多万辆汽车全部实行有奖销售,把每辆10 000美元的售价分成10 000张面额为1美元的奖券,中奖者可得一辆汽车。该公司四处设售票网点,到处张贴“买张试试吧,祝君走运”之类的促销广告。这一出奇的促销方式,犹如一强大的磁场,有力地抓住了人们“兴许自己一张奖券还真能买一辆汽车,即便是运气不佳,损失一美元也无所谓”的消费心理,100多万辆汽车的奖券在3个月内便被抢购一空。 (1)请运用哲学的相关知识分析,为什么说“创新是新时代的关键词”? (2)有人认为,创新是对既有理论的否定。请你对这一观点加以评析。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说明问题的能力以及辨别事物性质的能力。回答第(1)问时必须说明创新对时代的作用;回答第(2)问时必须把题目进行分解,先要说明什么是辩证的否定,再说明创新是什么,最后得出正确的结论。 答案:(1)之所以说创新是新时代的关键词,是因为创新是唯物辩证法的否定观和革命批判精神的根本要求。创新能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创新能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能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2)①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它既不是简单地肯定一切,也不是简单地否定一切,而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克服的是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保留的是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因此,创新对既有理论的否定是一种辩证的否定,要求人们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吸取原有理论中合理的东西,而不是完全抛弃或绝对否定。②创新不仅是对既有理论的突破,也是对实践的突破。它要求人们要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开拓新境界。因此,题中的观点是片面的。 顺应新时代 实现新发展 一、教材体系要点存储清——重视知识提纲的整理 二、材料信息要点获取全——做题注重材料分析 [材料]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①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②这一重大政治论断深刻揭示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国内和国际多个维度进行科学考量得出的正确结论,为制定党和国家大政方针、长远战略提供了重要依据,为我们准确把握新时代发展的新要求提供了重要依据和实践遵循。③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表述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我国现阶段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最新理论成果,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创新,为新时代党和国家全局工作提供了理论指引,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贡献了智慧,必将引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辟发展新境界,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展现出更加强大的生命力。 ④面对新矛盾、新课题, 要求我们在紧紧扭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不动摇、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练获取信息] ①处体现了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我们要善于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②处说明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们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③处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要求我们坚持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④处说明矛盾具有普遍性,我们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典例] (2016·全国卷Ⅱ·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省花垣县十八洞村考察扶贫工作,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的重要思想和要求。 十八洞村是由4个寨子合并而成的贫困村,村民生活困难,观念相对保守,存在“等靠要”思想,同村不同心。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思想和要求,强力推进精准扶贫工作,花垣县派出扶贫工作队进驻十八洞村。工作队和村党支部、村委会开办“道德讲堂”,评选明理尚德星级示范户,组织参观考察和学习培训,培育村民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激活精准扶贫内生动力;根据当地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和民族文化资源,精准发展特色支柱产业,如猕猴桃种植、黄牛养殖、乡村旅游、劳务经济和苗绣;精准识别贫困人口542人,摸索出资金跟着穷人走,穷人跟着能人(合作社)走,能人(合作社)跟着产业走,产业跟着市场走的扶贫路径,取得了显著成效,2015年全村人均收入3 580元。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先后报道了十八洞村精准扶贫经验。 2015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提出“实施精准扶贫方略”。 十八洞村扶贫实践是贯彻精准扶贫思想的成功案例,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加以说明。 一、审题要“准” (1)确定知识范围与题型:本题知识限定明确,为“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知识,题型为说明类题目,应当遵循“基本原理+具体做法”的答题模式。 (2)答案源于哪里:一是依托教材中“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具体表述,二是结合成功案例的具体内容,也就是十八洞村怎样做到精准扶贫的。 (3)答什么,答多少:首先阐述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主要内容及其方法论要求,然后分析材料中十八洞村怎样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指导下取得精准扶贫成功的。 二、找点要“细” (1)教材语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包含普遍性。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材料语言:“根据当地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和民族文化资源”得出结合当地实际;“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思想和要求”得出贯彻精准扶贫思想,“开办道德讲堂,评选明理尚德星级示范户”得出精神扶贫先行;“精准发展特色支柱产业”得出精准选择扶贫产业;“精准识别贫困人口542人”得出精准扶贫对象;“取得了显著成效”得出检验了精准扶贫思想的正确性;“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先后报道了十八洞村精准扶贫经验”得出重要借鉴。 三、答题要“范” [参考答案]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包含普遍性。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十八洞村贯彻精准扶贫思想,结合当地实际,精神脱贫先行,精准识别贫困人口、精准选择和建设支柱产业,取得显著扶贫成效;创造性地探索出精准扶贫的宝贵经验,验证了精准扶贫思想的正确性,为其他地区精准扶贫提供重要借鉴。 [错因警醒] (1)死套教材知识,设问明确限定为“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故考生在答题时将这一原理的内容及其方法论要求全部罗列,没有明确材料的中心意思——通过十八洞村精准扶贫这一成功案例(特殊性)来总结推广精准扶贫经验(普遍性),即强调二者的相互联结,不涉及相互转化的问题,故未对该知识进行合理取舍,导致答题时费时费力,却得分低下。 (2)答题靠习惯性思维,对于哲学类习题考生在答题中过分强调哲学基本原理的运用和阐述,忽视对材料的分析,答案只是简单罗列了教材中基本原理,没有结合材料对原理的具体运用作进一步的阐述和论证,造成答题侧重点跑偏,大大降低了该题的得分效果。 (3)忽视材料信息的挖掘和运用,对于材料中阐述的十八洞村精准扶贫的指导思想,对象、当地实际情况、发展方向、具体措施、扶贫效果和影响视而不见,不做具体分析,只是简单的将教材的基本原理与材料中表面肤浅的内容进行简单的组合,造成答案组织不完整,导致失分。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五年来,我国取得了十个方面的伟大成就,同时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们工作中还存在许多不足,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做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两个重大判断,并提出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14条基本方略。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材料体现的矛盾的观点。 解析:知识限定是“矛盾的观点”,首先在头脑中梳理出矛盾的全部原理,再结合材料进行筛选。本题主要涉及矛盾的普遍性原理、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将原理与材料相结合,组织答案即可。 答案:①矛盾具有普遍性,要求我们一分为二看问题。我们既要看到近五年的伟大成绩,也要认识到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②矛盾的特殊性原理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同一事物在不同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矛盾,社会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要求我们也要与时俱进坚持新时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14条方略。 [单元综合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 1.近些年中医养生风生水起。《内经》云:“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中医养生遵循的唯物辩证法道理有( ) ①事物的发展是周而复始的循环 ②事物之间具有多种多样的联系 ③任何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 ④发展的过程是一事物否定另一事物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选C 事物的发展就是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而不是周而复始的循环,①错误;发展的过程是事物自我否定,④错误;②③正确。 2.当前亚欧地区总体保持和平稳定,但各种传统和非传统安全挑战依然突出,其中恐怖主义活动是各国面对的共同挑战。世界各国需要携手加强反恐合作,构建真正开放、包容的社会。各国联合反恐表明( ) A.整体统率着部分,部分服从整体 B.整体功能总是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C.部分对整体总是起决定作用 D.部分的作用往往大于整体的作用 解析:选A 题干中“世界各国需要携手加强反恐合作,构建真正开放、包容的社会”,强调要立足整体,A项正确;B、C、D三项观点都是不正确的,不选。 3.我国明确提出,到2020年年底前,全面完成全国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勘界定标,基本建立生态保护红线制度。在生态保护与开发中找到相对平衡点,就红线达成一致。要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是因为( ) ①事物间的联系可以推动发展 ②保护和开发是相互促进的 ③ 事物的量变必会引起质变 ④保护和开发是对立统一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选B 保护和开发是对立统一的,过度的开发不利于生态保护,②错误。③中“必会”错误。①④正确,答案选B项。 4.“全面深化改革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部署,不是某个领域某个方面的单项改革”。当前,改革步入深水区和攻坚期,“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习近平就如何认识深改各方关系、打好深改攻坚战,做出了一系列精辟论述。由此可见( ) ①认识是不断克服谬误逐步接近真理的上升过程,要不断深化认识 ②认识与实践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要在实践的基础上超越真理 ③整体与部分辩证统一要树立改革全局观和战略思维 ④理清和处理多种关系,要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D “全面深化改革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部署,不是某个领域某个方面的单项改革”,说明整体与部分辩证统一要树立改革全局观和战略思维,③正确;改革步入深水区和攻坚期,“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表明理清和处理多种关系,要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④正确;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不同时期的认识不存在真理与谬误的比较,①错误;②“超越真理”错误。 5.《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1卷中说,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这一观点旨在强调( ) ①只有充分发挥要素的功能才能实现最优目标 ②善于制造矛盾,积极寻找正确方法解决矛盾 ③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④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比问题本身更为重要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选B 过河是一项系统工程,而桥(船)就是关键的要素,应充分发挥其功能属性,才能解决问题,①符合题意;“制造矛盾”说法不妥,排除②;材料未体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排除③;材料强调了方法的重要性,④符合题意。 6.书法是中国艺术的奇葩。唐代书法家孙过庭曾把学书法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初学分布,务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这一过程体现了( ) ①事物发展是一个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 ②事物发展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③事物发展的方向是曲折的、迂回的 ④事物发展是一个不断“扬弃”的过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C 题中材料强调了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发展不是事物的循环往复,①错误;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③错误;②④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 7.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材料中要求的哲学依据是( ) ①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发展具有普遍性 ②对每一种既成形式的理解应坚持暂时性和永恒性相结合 ③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面貌 ④创造条件促成质变,才能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选B 对每一种既成形式应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②错误;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们在生产活动中形成的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面貌,③错误。①④是材料中要求的依据。 8.中国制造的升级正处在发展关键节点上,瞻前顾后、畏缩不前不仅不能前进,而且可能前功尽弃,只有迎难而上、勇攀高峰,才能柳暗花明、风光无限。这启示我们( ) ①面对前进中的困难,要对未来充满信心 ②必须果断抓住时机实现中国的飞跃和发展 ③要重视量的积累,积极推动事物的质变 ④发挥顽强拼搏精神对事物发展的决定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解析:选A “瞻前顾后、畏缩不前不仅不能前进,而且可能前功尽弃,只有迎难而上、勇攀高峰,才能柳暗花明、风光无限”启示我们面对前进中的困难,要对未来充满信心,①当选;中国制造的升级正处在发展关键节点上,只有迎难而上、勇攀高峰,才能柳暗花明、风光无限,启示我们必须果断抓住时机实现中国的飞跃和发展,②当选;材料未涉及重视量的积累,③不当选;④错在“决定作用”。 9.共享单车以其便捷、环保的出行方式,迅速在城市走红。但是随着投放量的增大,也在遭遇着“成长的烦恼”,随意停放、盗毁严重等问题日益显现。对此正确的认识有( ) ①共享单车是新生事物,应鼓励和支持其发展 ②共享单车使用中存在诸多问题,应阻止其发展 ③共享单车的发展道路是曲折的,要有思想准备 ④能否发展共享单车要以人们的需求作为出发点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选A 共享单车是新生事物,应鼓励和支持其发展,但共享单车的发展道路是曲折的,要有思想准备,准备走曲折的道路,①③正确;②错误;④中“以人们的需求作为出发点”错误。 10.2015年12月联合国巴黎气候变化大会通过《巴黎协定》要求,各国以“自主贡献”的方式参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发达国家继续带头减排,并对发展中国家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提供资金、技术和能力建设的支持。协定坚持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这一原则体现的唯物辩证法道理是( ) ①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了事物的性质 ②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③任何事物都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统一 ④只有把握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联结,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D “协定坚持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体现了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联结,做到了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统一,③④符合题意,①②与题意不符。 11.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在党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确保到二O二O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要打赢这场攻坚战,就必须( ) ①坚持精准扶贫,分析致贫的具体原因 ②精神脱贫先行,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 ③创新脱贫思路,发挥创新观念改造贫困地区的作用 ④因地制宜,找到脱贫的一般方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A 题干中“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为此必须要分析致贫的具体原因,精准扶贫,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①②正确;③中“创新脱贫思路”不符合题意,不选;④中“一般方法”表述不准确。 12.在股民中流传着这样一则故事:某证券公司的散户几乎人人赔钱,只有门口看自行车的老太太赚了个盆满钵满,于是大家纷纷向她讨教炒股秘籍。她说:“门口的自行车就是我炒股的‘秘籍’,自行车少、股市萧条的时候我就买股票,自行车多、人人都抢着买股票的时候我就清仓。”这启示我们( ) ①要研究新情况,寻找新思路 ②要打破思维定式,培养创造性思维 ③创新源于问题,要制造矛盾促进创新 ④面对困难,要敢于承认矛盾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A “股市萧条的时候我就买股票,自行车多、人人都抢着买股票的时候我就清仓”,启示我们要研究新情况,寻找新思路,①正确;别人都不买股票时她买,别人抢着买时她清仓,这启示我们要打破思维定式,培养创造性思维,②正确;我们要解决矛盾促进创新,“制造矛盾促进创新”观点错误,③不选;材料是强调如何解决矛盾而不是强调要敢于承认矛盾,④不选。 二、简析题 13.为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促进戏曲传承发展,中宣部、教育部、财政部、文化部2017年8月7日出台《关于戏曲进校园的实施意见》。提出总体目标,2017年,在试点基础上,有条件的省区市大中小学以及中央部委所属高校争取实现所有学生免费欣赏1场优秀戏曲演出。2018年,戏曲进校园活动蓬勃开展,戏曲教育丰富多样,争取实现全国所有大中小学每个学生每年免费欣赏1场优秀戏曲演出。2020年,戏曲进校园实现常态化、机制化、普及化,基本实现全覆盖。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知识分析《关于戏曲进校园的实施意见》提出的总体目标。 解析:设问的知识范围是辩证法,解题时在分析《关于戏曲进校园的实施意见》提出总体目标的基础上,准确调动所学辩证法知识,如:学生免费欣赏1场优秀戏曲演出可以在试点基础上推广,体现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戏曲教育可以采取丰富多样的形式,体现联系多样性;量变和质变的关系等。 答案:①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学生免费欣赏1场优秀戏曲演出可以在试点基础上推广。②联系具有多样性,要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戏曲进校园活动蓬勃开展,戏曲教育可以采取丰富多样的形式。③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戏曲进校园是步骤逐渐实施,直到戏曲进校园实现常态化、机制化、普及化,基本实现全覆盖。 14.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步伐的逐步加快,绿色增长理念日渐深入人心。绿色增长的实质是一种区别于传统粗放增长的新的增长模式,其目的是实现可持续增长,走出一条环保与经济协调发展之路。 为此,实现绿色增长,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护环境,实现两者之间的协调发展;将环境保护类指标纳入考核范围,通过强化环境保护类指标的考核,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在全球绿色低碳发展的大背景下,适应大势,不断淘汰“高消耗、高污染、高排放”企业,努力实现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 (1)实现绿色增长的要求是如何体现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的? (2)结合所学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各举一例说明如何推进绿色增长理念进一步深入人心? 解析:第(1)问,解题时结合对材料的分析,要处理好经济和环境的联系,实现协调发展,体现了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多样的,我们要坚持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实现绿色增长,要适应全球大势要求,这体现了我们要树立全局观念,实现整体最优目标;实现绿色增长,要搞好环境保护类指标的考核,体现了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等角度进行说明。第(2)问属于开放性试题,考生可从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质变和量变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重视量的积累,要从点滴小事做起,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等角度说明如何推进绿色增长理念进一步深入人心。 答案:(1)①事物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多样的,我们要坚持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实现绿色增长,要处理好经济和环境的联系,实现协调发展。②整体和部分是辩证统一的,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部分,要求我们既要树立全局观念,实现最优目标。实现绿色增长,要适应全球大势要求,实现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③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要求我们要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实现绿色增长,要搞好环境保护类指标的考核,以此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2)①世界是运动变化发展的,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举例: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②质变和量变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重视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举例:节水节电,从点滴小事做起,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