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04 发布 |
- 37.5 KB |
- 1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一第3课多彩的消费讲练测学案
【考纲细化考题预测】——考纲解读细化面向高考 考纲 考纲细化 考题预测 描述几种消费心理;比较消费行为的差异;辨析消费观念的变化,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1.消费及其类型:影响消费的因素;消费类型;消费结构 2.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消费心理;消费行为 本部分考题主要集中于收入与消费的关系、消费结构、消费心理、消费原则等内容,试题类型既包括选择题,也包括一定量的非选择题,难度一般不大,学生在复习时应重点把握收入水平与消费结构,特别是与恩格尔系数的关系;从收入水平、消费心理、消费原则等角度全面分析“名牌现象”。 复习过程中关注热点:①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人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分析这些变化的原因和意义。②结合生活中的具体事例,说明消费者应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及意义。 【每课知识网络】 【融汇贯通】 理顺一条主线:立足于人民生活水平这条主线分析影响消费的因素以及消费的作用。 突破两个难点: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货币、物价,收入、分配与消费的关系。 把握三个重点:货币的本质与职能;价格变动对生产与生活的影响;影响消费的因素。 该讲立足消费这一核心,阐明了影响消费的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客观因素就是收入和物价。主观因素是指消费心理和消费观念。从单元角度看,必须明确货币与消费的关系、汇率变动与消费的关系、物价与消费的关系。重点在于明确价格与消费的相互影响。从整个教材看,立足社会再生产的四个环节,分析消费与生产、消费与分配、消费与居民生活、消费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系。 【直击真题剖析高考】——真题感受体会命题方向 2017年高考试题 1.(2017年高考江苏卷政治5) 当前,消费需求日益呈现新变化和新趋势,人们更加偏好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等领域的消费。据统计,2016年1月至11月,体育服务业、健康服务业和养老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分别增长24. 4%、16. 4% 和17. 1%。材料表明 A.第三产业已成为我国主导产业 B.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处于支配地位 C.人们的收入水平得到大幅提高 D.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消费不断增加 【答案】D 【名师点睛】在平常的习题练习中,考生经常把消费的类型弄混。消费的类型主要分为二大类,一类是按照消费的方式来划分的,可分为钱货两清消费、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另一类是按照消费的目的来划分的,可分为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考生必须认真理解好这种划分的依据是什么,再记熟这二种类型的具体内容,这样就不易混淆了。 2.(2017年高考北京卷政治39)(10分)近几年,外卖成为人们的用餐新宠,某青年打算开办一家外卖餐厅,为此进行市场调研。 (1)为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弹性及其主要影响因素,该青年应该关注下面消费者调查问卷中的问题_______和______,你选择这两个问题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消费者调查问卷 ①您的职业是 口在校学生 口在校人员 口离退休人员 口其他 ②选择外卖时,您可以接受的最远距离是 口< 1千米 口<3千米 口<5千米 口不考虑距离远近 ③外卖平台或店家进行的价格促销活动,会影响你的消费选择吗? 口影响很大 口有一些影响 口没有影响 ④您得到外卖商家信息的主要途径是 口外卖平台的推销 口朋友卷介绍 口纸质宣传单 口看到过实体店铺 口其他 (2)分析图16的调查结果,据此你认为该青年在开办餐厅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2分) (3)除了进行消费者一方的调研外,你认为该青年还需要理解哪些方面的信息:(4分) 【答案】(1)①③通过问题③可直接判断价格对需求的影响;通过问题①得到用户类别信息,并推测各类别用户的收入水平,结合①③两个问题可以估计收入水平对需求弹性的影响。 (2)距离的远近是消费者选择外卖时考虑的重要因素;互联网是消费者获得外卖商家信息的主要渠道。该青年应该在消费者群体集中的区域内选址;加强对消费者的线上宣传和促销。 (3)市场竞争情况,生产成本信息等方面。 【名师点睛】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 (1)需求定律/需求法则:一般情况下,价格与需求量的变化呈反方向变动,即价格下跌,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价格上涨,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 (2)需求弹性理论:不同商品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3 )相关商品价格的变动会影响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在可以相互替代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会导致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在有互补关系的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不仅使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也会使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 2016年高考试题 1.(2016年高考全国3卷文综政治13)时下出现了一个新的消费群体——试客。这一群体在购物前先从网络上索取相关商家的免费试用品,经过仔细试用并与其他使用者相互交流后才决定是否购买。试客的购买行为 A.是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 B.是求异心理主导的消费 C.是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 D.是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 【答案】D 【考点定位】消费心理的表现 【名师点睛】本题要学会区分四种消费心理,1.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消费是否应该从众,要做具体分析。盲目从众不可取。2.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特点是与众不同,标新立异。过分标新立异不提倡。 3.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这种消费心理不健康。4.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特点是讲究实惠,根据需要。是一种理性消费。本题要结合材料,进行分析。 2015年各地高考试题 1(2015年高考安徽文综政治1)出境游作为一种大众消费,其需求量(Q)受出境游价格(P)、居民收入(M)等因素影响。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图中能正确反映P与Q、M与Q关系的图形有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答案】B 【解析】一般情况下,价格上涨,人们会减少对它的需求,价格下跌,人们会增加对它的需求,据此可以判断题肢①正确,题肢②错误;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收入增加,消费越多,故题肢④正确,题肢③错误。故答案选B。 【考点定位】价格变动对需求的影响、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 【名师点睛】回答本类型的试题要注意以下几步:判断供求、找准变量、分析方向。解答此类试题一般按照“三步走”的方法。 (1)第一步,解读题干文字信息,准确把握题意。结合文字背景,明确曲线呈现的原因,以及曲线表达的主旨。(2)第二步,将曲线信息转化为文字信息,复合型曲线可以拆分为单曲线,明确曲线表达的经济信息。(3)第三步,对比文字信息、曲线信息和题肢选项,找出正确答案。 2(2015年高考上海政治17)2014年我国内地公民出境游首次突破1亿人次,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境客源市场。出国旅游趋势热的根本原因是人们( ) A.受从众心理影响 B.追求生活质量 C.收入水平提高 D.闲暇时间增加 【答案】C 【考点定位】影响消费的因素 【名师点睛】本题以出国旅游热为背景考查影响消费的因素,经济生活角度如果考查根本原因都会选择经济的发展、收入的提高。解答时注意认真审题,到底是根本原因,还是直接原因或主观原因,而且要注意根据影响消费的因素提出提高消费水平的措施,理论和措施做到一一对应。 3(2015年高考浙江政治24)“双十一购物狂欢节”那天,不少商家推出购500元商品返还280元购物券的活动,很多消费者为了获得购物券而凑足购买500元的商品。狂欢之后,一些消费者发现“凑单”购买的许多商品是自己不需要的。这些消费者的购买行为 A.是求异心理引发的,不值得提倡 B.是攀比心理引发的,并不可取 C.违背了理性消费的原则 D.违背了适度消费的原则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为了获得购物券而购买许多自己不需要的商品,并不是求异心理而引发的消费,故排除。B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是为了获得购物券而购买商品,并不是受到周围人的影响,不是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故排除。C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消费者在进行消费的时候,应该避免盲从,理性消费,题中行为违背了理性消费的原则,故入选。D 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目事例并没有涉及消费超出了自己的收入水平,故排除。 【考点定位】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名师点睛】解答本题,需要对材料信息进行准确定位,题中凑单购买行为,没有涉及购买的商品是否标新立异,是否与别人攀比,超出了自己的承受范围和收入水平,所有并不是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也不是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也没有违背适度消费的原则,解答本题的关键点在于,题目大量的信息在表述为获得购物券凑单购买自己不需要的商品,学生很容忽略题干开头的“双十一购物狂欢节”这个信息,其他后边大量信息的表述都是在这个大背景之下展开的,实际上凡是参与购买活动的人都是陷于商家的引导之中,盲目从众的不理性行为,违背了理性消费的原则。 4.(2015年高考安徽文综政治3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消费引领中国制造 近年来,伴随着收入水平提高,中国消费者有了更多的选择。以往“你有,我有,人人有”的跟风式消费观逐渐转变,国外的高品质产品越来越多地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话语权的愈益凸显,既对中国制造业提出了挑战,也引领中国制造业加速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1)根据材料一,分析其中体现的经济生活道理。(8分) 【答案】(1)收入水平的提高给消费者带来了更多的选择,体现了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以往跟风式的消费现象逐渐转变,体现了消费者转变观念,避免盲目盲从、理性消费。消费者对中国制造业的挑战和引领,体现了消费反作用于生产,对生产具有导向作用。 【考点定位】影响消费的因素、生产和消费的关系。 【名师点睛】体现类的解答题,设问中有“体现了什么”“怎样体现”“如何体现”等字眼,“体现类”题的设问方式通常为“分析XX体现的XX道理、”“分析XX是怎样体现XX道理的”、“分析XX是如何做到XX(理论化)要求的”的标志性字眼。“体现类”题对考生的要求是:抽象出设问指定的材料内容所联系的理论知识,实现材料内容与相关知识的正确联结,并将其以书面的形式表达出来。解答这类题目可采用“定点—透联—作答”的三步解答法,具体的解题思路是定点、透联、作答。 【聚焦考点突破核心】——课堂讲解重点难点突破 考点一 消费及其类型 【归纳总结】 1.全面认识影响消费的因素 因素 关系 措施 收入 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 当前可支配收入 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不断提高人们的收入水平,坚持和完善我国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未来收入预期 保持经济平稳运行,搞好就业,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收入差距 加强宏观调控,维护社会公平,落实分配政策 生产 生产决定消费 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我国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 物价 物价影响人们的购买力 通过经济手段加强宏观调控,稳定物价 消费 观念 影响消费水平与习惯 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知识拓展】 消费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1)消费与生产:消费的发展促进生产的发展。消费是生产的最终目的和动力;新的消费需求,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具有导向作用;新的消费热点会带动一个相关产业的出现和成长;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并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2)消费与经济发展方式:消费、出口、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要想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必须坚持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3)消费观念与经济发展:引导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倡导保护环境,绿色消费,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消费与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刺激消费,提高居民消费水平,有利于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推动全面小康社会建设。 2.消费类型 (1)按消费对象的不同:有形商品消费和劳务消费。 (2)按交易方式的不同:钱货两清的消费、贷款消费、租赁消费。 (3)按照消费的目的不同: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其中生存资料消费是最基本的消费。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的消费将逐渐增加。 3.消费结构 (1)消费结构,反映人们各类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 (2)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总额/家庭或个人消费支出总额×100%。 恩格尔系数过大,必然影响其他消费支出,特别是影响发展资料、享受资料的增加,限制消费层次和消费质量的提高。恩格尔系数减小,通常表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 【易错警示】 1.居民收入水平高,不一定其消费水平也高,因为消费水平的高低还要受到物价水平、消费观念、生产水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2.居民收入水平不是影响消费水平高低的根本决定因素,根本因素(或叫决定因素)是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所以,提高居民消费水平的根本途径是发展经济,保持国民经济稳定增长。 3.不断提高我国居民消费水平。 (1)提高人们消费水平的根本途径是经济的发展、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主要途径是增加居民收入。 (2)国家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宏观调控、稳定物价,大力发展经济,缩小收入差距。 (3)企业要考虑自己产品的性能、质量、外观、包装,以及购买方式、商店位置、服务态度、售后维修与保养情况等因素,为消费者提供物美价廉的商品。 (4)个人要通过诚实劳动,努力增加收入,同时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4.缩小收入差距会提高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原因。 低收入者的消费倾向高(低收入者的收入用于消费的比例一般高于高收入者),增加低收入者的收入有助于提高整个社会的消费水平。当然,这个结论是就总体而言的,并非针对某个具体个人而言。 5.不能认为随着经济的发展,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会取代生存资料消费。只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存资料消费所占比重会变小(但绝对值会变大)生存资料消费不可能被取代。 6.贷款消费不一定是过度超前消费。贷款消费是不是过度超前消费,关键在于消费者在借贷时是否充分科学地考虑了自己的收入预期,如果借贷是建立在自己的收入能力或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范围内的,那么,这种贷款消费就是适度超前消费。 7.贷款消费与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并不矛盾。 (1)只要一个人当前的贷款数量不超过自己将来的偿还能力,他的消费依然是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2)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作为一种精神,其实质是提高消费资料的利用效率,不要浪费资源,并不是抑制消费。因此,二者并不矛盾。 8.不能把租赁消费看成是不划算的奢侈消费。因为消费者对租赁商品的消费次数很有限,如果购买更不划算,而且也是一种浪费。只不过租赁消费时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及需要,不一定非求高档昂贵就可以了。 9.食品支出在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下降,不表明食品支出绝对货币数量减少,表明的是消费结构更加合理,这是讲在一般情况下。 10.消费结构的合理性与不合理性,要具体分析。首先得看个人或家庭的实际需要,比如家有病人且常年治疗费用较多与全家人都健康的,其消费结构就应该不同;家庭成员的年龄构成不同,其消费结构也应不同,等等。其次要看收入水平。其三要在动态中把握其合理性,如社会发展、家庭变化、物价变化等等。消费结构的合理性问题不可一概而论。 11.消费结构合理并不一定消费水平高,但消费水平高的消费结构一定合理。 12.恩格尔系数高低反映的是生活水平的高低,不反映收入水平的高低。恩格尔系数大生活水平低,恩格尔系数小则生活水平高。 13.消费水平对消费结构的影响 (1)消费水平对食品支出比重的影响:一般而言,消费水平较低,则食品支出比重较高;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食品支出比重有逐渐下降的趋势。 (2)消费水平对耐用消费品支出比重的影响:消费水平较低时,耐用消费品支出比重较低;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耐用消费品支出比重有所上升,但上升到一定程度以后就不再同步变化。 (3)消费水平对住房、医疗、交通、通信、劳务等支出的影响:这几项支出比重都有随消费水平的提高而上升的趋势。 14.不能认为“物价越低,越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物价总水平是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价格下降,购买力增强,有利于提高消费水平;如果物价持续低迷,出现通货紧缩,就会影响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使得企业效益下降,城乡居民的收入减少,从而从根本上影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水平从根本上是受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的,而不是取决于物价水平。 15.恩格尔系数、消费结构与消费水平的内在联系。 (1)消费结构是各种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恩格尔系数是反映食品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恩格尔系数减少,反映消费结构改善、消费水平提高。 (2)消费结构是消费水平的反映和体现,随着经济发展、收入增加,消费结构优化升级。消费结构升级的总趋势是基本生存资料消费的比重逐步下降,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消费的比重逐步提高。 (3)消费结构和消费水平是对一国一定阶段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增长的反映,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有反作用,必须优化消费结构,提高消费水平,为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典题探究】 【例1】阿里巴巴集团披露的数据称,截至12日零时,2016天猫“双11”全球狂欢节交易额定格在1207.48亿元,无线交易额占比达到82%。在迈入“千亿时代”的同时,也刷新了单日全球零售的历史记录。作为新兴业态,电子商务模式对居民消费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下列对该商务模式影响传递路径分析正确的是 A. 居民收入增加——消费观念转变——流通环节减少——促进居民消费 B. 流通环节减少——商品价格下降——商品流通成本降低——促进居民消费 C. 消费观念转变——商品价格下降——流通环节减少——促进居民消费 D. 流通环节减少——商品流通成本降低——商品价格下降——促进居民消费 【答案】D 【解析】此题考查价格变动的影响及影响消费的因素的相关知识,属于传导型试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判断能力,解题关键是正确理解题意。电子商务模式的兴起,使得居民可以在网上进行购物,减少以往消费中的复杂的流通环节,流通成本随之下降;成本的减少使得相关商品的价格也会下降,刺激居民对于商品的需求,增加居民的消费。故B错误,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电子商务并没有增加居民收入,故A不符合题意;居民消费观念的转变并不能引起商品价格的下降,故C表述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从影响消费的因素认识如何提高人民的消费水平 (1)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提高消费水平最根本的途径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居民收入;政府要完善分配制度,促进收入分配公平,初次分配与再分配领域都要注重公平:统筹区域和城乡协调发展,缩小差距,提高社会总体消费水平;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提升居民的消费信心。作为个人,要通过自己的知识和劳动,增加个人收入。 (2)政府要加强国家宏观调控,综合运用多种手段,保持供需平衡,保持物价稳定。 特别提示:用全面的观点理解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很多,除收入和物价水平外,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家庭人口数量和结构、社会福利制度等都对居民消费水平有重要影响。 【变式精练】 1.中国的电子商务市场正在赶超美国,而在这个市场中占有主导地位的公司就是阿里巴巴集团。2016年,阿里巴巴旗下两个平台的总交易额突破人民币1.1万亿人民币(约合1,7100亿美元)。每年的11月11号,以天猫、京东为代表的大型电子商务网站,一般套利用这一天来进行一些大规模的打折促销活动,该活动已经成为中国互联网最大规模的商业活动。这说明 ①生产经营方式的变化决定了消费的方式和水平的变化 ②受求实心理主导,网络团购是值得提倡的理性消费 ③网络团购减少了流通中的货币量,方便了消费者购物 ④价格不仅影响消费水平,也会影响消费方式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生产决定消费、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的理解。此题注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运用和理解,解答此题首先要注意审清题意,其次把握好设问,最后采用排除法,把不符合题意的选项排除掉。材料表明以天猫、京东为代表的大型电子商务网站,在“双11” 进行一些大规模的打折促销活动,引发购买狂潮,这说明了生产经营方式的变化决定了消费的方式和水平的变化,也说明了价格不仅影响消费水平,也会影响消费方式,①④正确;求实心理是指讲究实惠,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商品,网购不一定是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同时材料也没有涉及网络团购,网络团购也不一定是理性消费,②错误;网络团购不能减少流通中的货币量,③错误。故选D。 2.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有利于实现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下列选项的序号从图中的上排M开始,按下图所示方向,正确的是 ①工资收入提高 ②生产供给增加 ③消费需求增加 ④劳动需求增加 A. ④①②③ B. ④①③ C. ①③④② D. ①③②④ 【答案】D 3.2016年1~6月份,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6138亿元,同比增长10.3%。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34249亿元,同比增长10.2%;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1889亿元,同比增长11%;汽车、建筑及装潢材料分别同比增长7.7%和15.6%。由此可推断出 ①我国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②我国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升 ③我国居民消费行为日渐理性 ④我国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解析】材料表明我国社会消费品、城乡消费品零售总额、高档商品消费同比增长,可看出我国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升,也反映出我国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②④正确;材料中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率高于城镇,反映了我国居民收入差距呈缩小趋势,①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消费心理日趋理性,③不符合题意。故本题正确答案选C。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影响消费的因素。 【知识拓展】从影响消费的因素认识如何提高人民的消费水平 (1)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提高消费水平最根本的途径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居民收入;政府要完善分配制度,促进收入分配公平,初次分配与再分配领域都要注重公平;统筹区域和城乡协调发展,缩小差距,提高社会总体消费水平;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提升居民的消费信心。作为个人,要通过自己的知识和劳动,增加个人收入。 (2)政府要加强国家宏观调控,综合运用多种手段,保持供需平衡,保持物价稳定。 考点二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归纳总结】 1.消费心理 消费心理的表现 特点 评价 从众消费心理 仿效性、重复性、盲目性 优点:健康的、合理的从众心理可以带动某一产业的发展 弊端:不健康的、不合理的从众心理误导经济发展,对个人生活不利 态度: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盲目从众不可取 求异消费心理 标新立异 优点:展示个性,可以推动新工艺和新产品的出现 弊端:代价大,社会不认可 态度:过分标新立异,不值得提倡 攀比消费心理 夸耀性、盲目性 弊端:不实用,对个人生活不利 态度:不健康的心理,不值得提倡 求实消费心理 符合实际讲究实惠 优点:理智的消费,对个人生活和社会都有利 态度:大力提倡 2.正确理解消费原则 原则 要求 反对 注意 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之内进行消费。消费要与国情及家庭收入相适应,合理进行消费 超前消费和过度节俭,手里有多少钱就花多少钱 既不属于超前消费,也不属于滞后消费,而是一种贴近实际的适度消费 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理性消费,健康消费 跟风随大流,情绪化消费,只重物质消费,忽视精神消费 有利于促进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保持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以保护消费者健康和节约资源为主旨,实现可持续性消费 破坏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杀鸡取卵 核心是可持续性消费,有利于推动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做到戒奢从俭 铺张浪费,骄奢淫逸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我们提倡的一种精神,而不是一种具体的消费方式。更不是要抑制消费 【方法技巧】正确认识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的关系 (1)区别:消费行为是一种有目的的、满足消费需求的活动。消费心理是指贯穿消费活动全过程的思维活动的总和,包括求实心理、攀比心理、求异心理和从众心理等。 (2)联系:消费心理影响制约消费行为,消费行为是消费心理的表现。消费心理贯穿于消费者消费活动的全过程,并规定着消费行为的方向性和目的性。 【易错警示】 1.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不是一回事。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区别:消费心理是指贯穿消费活动全过程的思维活动的总和,消费行为是一种有目的的,满足消费需要的活动。联系:消费心理影响和制约消费行为,消费行为是消费心理的表现。消费心理贯穿于消费者的消费活动的全过程,并规定着消费行为的方向性和目的性。 2.同一个消费行为不一定只是由一种消费心理引发的,也可能是多个消费心理共同作用的结果。 3.不能认为从众心理、求异心理和攀比心理都是不正确的。除了攀比心理是不健康的之外,对从众和求异心理都应辩证分析,不能简单否定。 4.消费完全是消费者的个人行为吗? 消费行为受消费心理的支配和影响,人的消费心理是经济、社会、文化等客观因素和个人性格、爱好、兴趣等主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所以,个人的消费行为既是个人意志的体现,也是社会客观条件在消费上的反映。 5.消费心理的形成是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1)客观因素: ①经济因素:主要指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程度。 ②社会因素:个人不能脱离社会而存在,个人消费会受社会整体消费因素的影响。 ③文化因素: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 客观因素对消费者消费心理的影响是基础性的。 (2)主观因素:主要包括个人性格、爱好、兴趣等。 6.从众心理与攀比心理的区别。 (1)实质不同:从众心理的实质是“从”,消费者受到别人的意见和行为的影响,出现“随大流”的现象;攀比心理的实质是“攀”和“比””,低收入阶层的消费者模仿高收入阶层的消费方式。 (2)目的不同:从众心理不是为了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而是缺乏主见的表现;攀比心理的目的是炫耀。 (3)态度不同:从众心理消费可以“从”,但不能盲从;攀比是不健康的消费心理,不能“攀”和“比”。 消费心理具有复杂性,自然条件、社会环境、个人经历都会影响个人的消费心理,现实生活中,往往是多种心理综合影响消费行为。 7.什么是“合理消费”? 合理消费包括消费水平的合理和消费结构的合理。消费水平的合理是要求消费者的消费支出应与自身的收入相适应,与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不过度超前消费,不抑制消费;消费结构的合理,就是要求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协调发展,要合乎科学,有利于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合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8.不能认为“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会限制消费。因为“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并不抑制消费,只是反对铺张浪费,是提倡合理利用资源更好满足个人成长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同时,还要明确,随着生产的发展和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具体内容不是一成不变的,但这种精神永远都不会过时。 9.量入为出的消费与信贷消费,无优劣之分。要看国家经济运行情况和每个人(或家庭)的收入及预期情况。如果经济运行及预期不太理想,家庭收入不稳定,未来收入预期不看好时,适宜采用量入为出的消费,而当个人收入稳定且预期收入较好时,则可采用信贷消费。 10.“现代是提倡个性化的社会,从众没什么意义”你如何看待? 此观点是片面的。提倡个性化必须要与社会相适应,不能违背社会基本的规范,从众不是没有任何意义,从众心理的消费往往能够引发对某种商品或风格的追求,健康合理的从众心理可以带动某一产业的发展,如绿色消费带动绿色产业的发展。从众是否就应反对呢?这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盲目从众是不可取的。 【典题探究】 【例2】(2016年高考全国3卷)时下出现了一个新的消费群体——试客。这一群体在购物前先从网络上索取相关商家的免费试用品,经过仔细试用并与其他使用者相互交流后才决定是否购买。试客的购买行为 A.是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 B.是求异心理主导的消费 C.是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 D.是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 【答案】D 【变式精练】 4.随着自媒体的发展,社交网络营销得到了越来越多企业的重视和认可,企业投入到社交网络广告的经费在不断增加。据统计,2016年第一季度微博广告收入达到6. 47亿元,同比增长31%。企业不断增加社交网络广告经费投入是基于 ①广告能增加商品价值,提高企业利润 ②广告能利用消费心理,引导消费者行为 ③广告能促进销售,实现商品价值 ④增加广告投入能降低生产成本,扩大价格优势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5.近年来我国重点推进6大领域消费:扩大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消费,促进绿色消费, 稳定住房消费,升级旅游休闲消费,提升教育文体消费,鼓励养老健康家政消费。其中,住房消费、旅游休闲消费、教育文体消费,按照消费目的分别属于 A. 钱货两淸消费 租赁消费 享受资料消费 B. 生活资料消费 享受资料消费 发展资料消费 C. 发展资料消费 享受资料消费 钱货两淸消费 D. 生存资料消费 享受资料消费 发展资料消费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消费的类型按照消费的目的,生活消费可分成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住房消费、旅游休闲消费、教育文体消费,按照消费目的分别属于生存资料消费、享受资料消费和发展资料消费,D正确且符合题意;其它选项错误;故本题答案选D。 6.目前,中国消费者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奢侈品消费群体,每年消费的奢侈品数量约占世界奢侈品购买总数的35%。国内一些人对洋品牌一见钟情,对国内品牌不屑一顾,认为外国的产品就是比中国的强。国外一些厂商利用中国消费者盲目崇洋“买贵不买贱”的心理大赚一笔。对此,我们应当 ①培育求实心理,坚持理性消费 ②克服求异心理,坚持勤俭节约 ②克服攀比心理,坚持适度消费 ④坚持量入为出,逐步减少消费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①③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树立正确消费观的知识。根据材料中的国外一些厂商利用中国消费者盲目崇洋“买贵不买贱”的心理大赚一笔的语言,这启示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选项②说法错误,因为求异心理并不是一种错误的消费心理,我们只是反对的是过分的求异,故排除;选项④说法错误,错在减少消费,故排除。故本题答案选D。 【点睛】高考试题对消费心理的考查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辨别材料中某些人的行为体现了什么消费心理;二是对某一消费心理进行评价;三是企业应该如何利用消费者的消费心理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