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04 发布 |
- 37.5 KB |
- 2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政治】湖南省师大附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解析版)
湖南省师大附中2019-2020学年 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 1.荀子认为,“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这一观点体现了 A.事物的变化是从量变开始的 B.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C.人在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D.任何事物的运动都是有规律的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规律的普遍性、规律的客观性、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AB:试题未体现事物的变化是从量变开始的,也未体现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AB错误。C:人在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C错误。D:天、地、君子等有常道、有常数、有常体,即一切事物的变化都有其规律,D正确且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 2.有科学家研究认为,没有证据表明伟大的作家或者演说家更经常使用他们的左侧大脑,或者一侧大脑的神经细胞更加丰富。事实上,所有大脑区域的连接才使人类能够从事创造性或者逻辑性活动。这一研究活动 ①遵循了物质决定意识的哲学道理 ②佐证了意识是人脑所特有的机能 ③是发挥意识创造性的能动性活动 ④承认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的产物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C 【解析】这一研究活动用客观事实来验证“伟大的作家或者演说家经常使用他们的左侧大脑,或者一侧大脑的神经细胞更加丰富”的意识是否正确,这遵循了物质决定意识的哲学道理,①正确;这一研究活动及结果并不能说明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②不选;这一研究活动揭示了人类能够从事创造性或逻辑性活动的原因,是对事物本质及规律的认识,体现了这一活动是发挥意识创造性的能动性活动,③正确;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在材料中并没有体现,④不选,故本题答案选择C。 3.有哲人说:“你的心态就是你真正的主人”,乐观向上、心态阳光,即便一时身处困境,仍有“竹杖芒鞋轻胜马”的旷达,在茫茫暗夜中亦能读出星星指引的方向。材料蕴含的哲理是: A.意识在特定条件下控制着客观对象 B.意识在本质上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C.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D.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控作用 【答案】D 【解析】A错误,物质决定意识;B不合题意,题意主旨强调的是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控作用,而不是讲意识的内容和本质;C不合题意,材料主旨不体现该项;D正确,“你的心态就是你真正的主人”,乐观向上、心态阳光,即便一时身处困境,仍有“竹杖芒鞋轻胜马”的旷达,在茫茫暗夜中亦能读出星星指引的方向。这蕴含的哲理是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控作用;故选D。 4.最早,西医外科手术都是在没有麻醉的情况下进行的,这给病人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风险。一代又一代的医生尝试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实现“刀下无痛”,但效果都很有限。直到化学止痛剂一氧化二氮和乙醚的成功使用,医学才真正进入了无痛手术时代。材料说明 ①实践是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 ②实践是客观见之于主观的活动 ③人的实践活动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 ④科学实验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实践的特点、实践的基本形式、实践是认识的基础。①:直到化学止痛剂一氧化二氮和乙醚的发现、成功使用和推广,医学才真正进入无痛手术时代,体现了体现实践是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①正确。②: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②错误。③:一代又一代的医生尝试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实现“刀下无痛”,但效果都很有限,这说明人的实践活动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③符合题意。④: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④错误。本题选B。 5.在卫星出现前,各国每年因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不可估量。随着卫星减灾系统的建立完善,防灾减灾的效能日益增大。实时获取的各类卫星图片,实现了对台风、暴丽、大雾、地震、火灾、旱灾、沙尘暴等自然灾害及突发事件的有效监测。这说明 ①卫星技术的运用提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能力 ②卫星技术决定着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与强度 ③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④人们可以改变规律减少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 A.②④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答案】B 【解析】①③符合题意,“随着卫星减灾系统的建立完善,防灾减灾的效能日益增大”表明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卫星技术的运用提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能力;同时说明人的意识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②说法错误,自然地理背景决定着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与强度,而不是卫星技术决定;④说法错误,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我们不能改变规律。故选:B。 6.面对网络民主的发展,有人担心地提出“真理会在不明真相的网民的热议中走失”。这句话的错误在于它没有认识到 A.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 B.真理都是有条件的 C.真理是对客观对象的反映 D.真理都是具体的 【答案】A 【解析】客观性是真理的最基本的属性。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每个人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不同,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但是,其中只能有一种正确的认识,即真理只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有人担心地提出“真理会在不明真相的网民的热议中走失”。这句话的错误在于它没有认识到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A适合题意;其他选项均不合题意,排除。 7.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九大党章修正案已经将其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中把“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在一起,确立其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指导地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①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会有多种不同的真理性认识 ②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先导 ③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④原有真理在新的实践过程中常常被推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创新、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①: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的真理性认识有且只有一个,①错误。②③:随着我们进入社会主义新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应运而生,并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重要组成部分被载入我国宪法,成为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的指导思想,这表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先导,推动着社会发展。②③正确。④:真理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不断超越自身的过程,而非一个不断推翻自己的过程,④错误。故本题选C。 8.2013年8月,(十万个为什么》第六版出版,开放性、探索性是其突出亮点.对于科学界没有定论的问题,该书汇集了多家观点,以引导读者进一步思考。在一些问题上不设标准答案,其合理性在于对复杂事物的认识 ①往往是一个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的过程 ②是一个不断克服片面性甚至错误的过程 ③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永无定论的过程 ④往往是一个在实践基础上推翻和超越已确定的真理的过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解析】对于科学界没有定论的问题,该书在一些问题上不设标准答案是因为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①②符合题意,选A。③选项中“永无定论”观点错误。④选项中“推翻已确定的真理”观点本身也错误。故本题选A。 9.人们从美食中体味深厚的文化意蕴,表明 ①物质的东西与观念的东西总是融合在一起 ②物质的东西与观念的东西统一于人的实践 ③物质的东西与观念的东西没有固定界限和本质差别 ④物质的东西与观念的东西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解析】①错误,“总是融合在一起”说法错误,过于绝对;②④符合题意,人们从美食中体味深厚的文化意蕴,表明物质的东西与观念的东西统一于人的实践;物质的东西与观念的东西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③错误,物质的东西与观念的东西有固定界限和本质差别;故选:C。 10.物联网通过信息传感设备将各种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物品的自动识别、定位、跟踪、控制和信息的互换、共享。近年来,物联网技术发展迅速,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经济和社会生活。这进一步佐证了 ①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主观愿望创造事物之间的联系 ②人们能够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 ③人为事物的联系因具有“人化”的特点而具有主观性 ④联系具有普遍性,万事万物之间的联系多种多样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解析】物联网的发展,表明人们在联系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但是①说法错误,不能根据愿望创造联系,联系具有客观性;③说法错误,联系就与实践的关系分为自在事物联系和人为事物联系,二者都是客观的,都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②④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入选。答案选C。 11.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著名管理学家西蒙说:“管理就是决策。”我国一位著名企业家总结自身经验时说:“在一个企业内,如果投资占一分,科技占三分,管理则占六分。”采用科学管理能够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这说明 ①自在事物的联系落后于人为事物的联系 ②人为事物的联系独立于自在事物的联系 ③统筹全局能实现整体利益的最大化 ④系统具有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特征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联系的客观性、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系统的特征。①:无论自在事物的联系还是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二者无优劣之分,无先进和落后之别,①错误。②:人为事物的联系并不是独立于自在事物的联系,②错误。③④ :在企业内部,采用科学管理,从整体着眼安排企业的布局,会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说明了统筹全局能实现整体利益的最大化,系统具有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特征,③④正确。故本题选D。 12.整体和部分是相对的,是紧跟着范围的改变而改变的。整体是大的范围,部分是小的范围。当将一个范围或环节当成整体或部分,那么经常有:整体是部分,部分是整体。对此,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①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就是大和小的关系 ②同一事物的整体和部分有条件地转化 ③整体和部分的存在是有条件和相对的 ④整体和部分的关系随条件变化而变化 A.②③ B.①④ C.①③ D.③④ 【答案】D 【解析】①错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不是大和小的关系;②错误,整体和部分是相对的,是跟着范围的改变而改变,这表明整体和部分的存在是有条件和相对的;③④正确,当将一个范围或环节当成整体或部分,那么经常有:整体是部分,部分是整体,这表明整体和部分的存在是有条件和相对的,整体和部分的关系随条件变化而变化。故选:D。 13.“在静止状态,无论怎么解决公正的问题,贫困的人口总不可能摆脱拮据的状况。只有在发展和进步的状态,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们的困难。”这是因为 A.发展是一种前进上升性的运动 B.没有规律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 C.静止状态不可能发生任何变化 D.任何事物都处于发展过程之中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相对静止、规律的普遍性、发展的普遍性、发展的前进性。A:题意强调的是只有发展进步了,我们才有条件从根本上解决人们的困难。这种观点的理论根据就是发展是一种前进上升性的运动,A符合题意。B:“没有规律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B排除。C:静止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C错误。D:“任何事物都处于发展过程之中”说法正确,但相较于A,不能准确反映题意,D排除。故本题选A。 14.“别说村官官小,大权不比市长少。”“村官”虽处治理的“神经末梢”,却管理着国家惠农物资的发放、拆迁、补偿等工作,这其中“村官”可“插手”的机会可不少,若对“村官”监管不到位,很容易滋生腐败。这说明 ①量变总会引起质变,要防止小官巨贪 ②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要防止积小贪成巨贪 ③联系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要加强监管 ④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就是发展,要防微杜渐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B 【解析】题中事物说明,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要防止积小贪成巨贪,同时说明联系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要加强监管,②③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才会发生质变,并不是量变总会引起质变;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并不一定是发展,①④选项观点错误,排除;故选B。 15.为摆脱传统电视的桎梏,创维集团抓住机遇,创新立命,改革升级,成功推出AIoT电视创维55E33A,这款电视能和海量智能家电相匹配,在家庭生活中分分钟可以变身家庭智控枢纽。大至空调、冰箱,小至台灯、插座,用户通过创维55E33A电视皆可控制它们。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量变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②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创新成功的基础 ③创造条件,实现了事物之间新的联系 ④寻求突破,才能促进事物的“扬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D 【解析】①:材料没有体现量变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①与题意不符。②:尊重客观规律是创新成功的基础,②观点错误。③④:创维集团的发展历程说明创造条件,实现了事物之间新的联系,寻求突破,才能促进事物的“扬弃”,③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 16.鸡蛋是市民餐桌上一道不可或缺的美食。近年来,林下散养绿壳鸡蛋成为新宠,价格明显高于普通鸡蛋。很多消费者认为绿壳鸡蛋营养价值高,有保健功效,贵点无所谓。但营养学专家指岀,蛋壳颜色与鸡的种类有关,与饲养环境和营养价值并无关系。下列评述合理的是 ①绿壳鸡蛋的颜色根源于鸡的内在遗传因素,不由外部环境决定 ②鸡蛋营养价值与蛋壳颜色无本质联系,人们不能臆造客观联系 ③消费者对绿壳鸡蛋营养价值的真理性认识是其价值实现的前提 ④消费者关于绿壳鸡蛋的观念佐证了经验层面的认识是不可靠的 A.③④ B.①② C.②④ D.①③ 【答案】B 【解析】结合材料中的信息“蛋壳颜色与鸡的种类有关,与饲养环境和营养价值并无关系”可知:绿壳鸡蛋的颜色根源于鸡的内在遗传因素,不由外部环境决定;鸡蛋营养价值与蛋壳颜色无本质联系,人们不能臆造客观联系,故①②可选。事物价值是在满足主体需要的过程中实现的,无论人们是主动认识到绿壳鸡蛋的营养价值,还是并未认识到绿壳鸡蛋的营养价值,只要消费了绿壳鸡蛋,绿壳鸡蛋的价值客观上就得以实现了,可见,“消费者对绿壳鸡蛋营养价值的真理性认识是其价值实现的前提”并不成立,且材料主题是揭示人们对绿壳鸡蛋营养价值的误解,并非强调获得了真理性认识,故③不选。并非所有经验层面的认识都是不可靠的,④犯了“以偏概全”的逻辑性错误,不选。故选B。 17.有人曾问:湘西在哪里?湘西在沈从文的书里,在宋祖英的歌里,在黄永玉的画里,在芬芳的酒鬼酒里。沈从文、宋祖英、黄永玉、酒鬼酒是湘西的“四张名片”。这段话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①具体分析矛盾特殊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 ②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 ③正确认识事物应坚持共性与个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④整体离不开部分,要着眼于事物的各个构成要素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C 【解析】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①不选;湘西的普遍性特征要通过特殊的“四张名片”体现出来,这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②正确;书、歌、画、酒都是特殊的,但这其中有着对湘西共同特征的表述,这说明我们正确认识事物应坚持共性与个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③正确;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再研究事物的部分,④说法有误。 18.发展核电是满足人类能源需求、减少碳排放的重要途径。据报道,目前全球共有核电站近500座,核能发电量已占全球发电总量的16%。但美国三里岛、苏联切尔诺贝利、日本福岛等核电站先后发生核泄漏等严重事故并引发灾难,使核电的发展受到严峻挑战。面对核电生产与安全的矛盾,人们应当 ①正视现实,认识到矛盾的斗争性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②完善设施,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稳妥发展核电 ③未雨绸缪,防止意外的因素导致矛盾同一性向斗争性转化 ④重树信心,相信能够通过不断完善技术手段确保核安全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解析】①说法错误,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与动力。②符合题意,因核电产业可能引发问题,人类应当完善设施,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稳妥发展核电。③不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转化。④符合题意,面对核电生产与安全的矛盾,人们应当重树信心,相信能够通过不断完善技术手段确保核安全。故选C。 19.M中学不惟分数论英雄,而是努力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在鼓励学生勤奋学习的同时,设置道德之星、体育之星、科技创新之星、艺术之星、劳动之星等奖项,有针对性的评价学生,从而营造了“人人有才、个个成才”的校园文化氛围。该校的评价实践表明 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解决矛盾的关键,是科学评价学生的前提 ②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科学评价是学生成长进步的根据 ③矛盾特殊原理是学校因材施教、培养人才的重要哲学依据 ④矛盾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学生的个性通过不同的评价来表现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A 【解析】该校在评价学生时做到有针对性地评价,努力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体现了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此选项①③符合题意;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矛盾有外部矛盾和内部矛盾之分,所以事物的发展是内因与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其中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学生成长进步的根据在于学生自己的努力,而不是外部的评价,因此选项②错误,不选;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所以选项④表述有误,不选;故选A。 20.“先试点后推广”是我国推进改革的一个成功做法,一项改革特别是重大改革,先在局部试点探索,取得经验、达成共识后,再把试点的经验和做法推广开来,这样的改革比较稳当。“先试点后推广”的辩证法依据是 ①矛盾的个性与共性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相互转化 ②矛盾的共性寓于个性之中 ③矛盾的个性表现共性并优于共性 ④矛盾的个性在事物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A 【解析】③错误,矛盾的普遍性(共性)与特殊性(个性)各有其特点,不能片面强调谁优于谁。④错误,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我们要抓重点、抓关键,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先试点再推广,体现了由特殊到普遍再到特殊“的工作方法,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共性)寓于特殊性(个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体现出来,普遍性与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故①②正确。故选A。 21.2014年3月2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巴黎出席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拿破仑说过,中国是一头沉睡的狮子,当这头睡狮醒来时,世界都会为之发抖。习近平主席强调,中国这头狮子已经醒了,但这是一只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实现中国梦给世界带来的是机遇不是威胁,是和平不是动荡,是进步不是倒退。从哲学方法论看,这里强调的是 ①以全面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不要“盲人摸象”“刻舟求剑” ②以辩证否定的观点看问题,要“吐故纳新”,不要“厚古薄今” ③以实践的观点看问题,要“事必躬亲”,不要“纸上谈兵” ④以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要“和而不同”,不要“同而不和”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解析】两人都把中国比喻成狮子,但拿破仑把中国看成是具有威慑力的狮子,而习近平把中国看成是和平的狮子。这就是说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要看到事物发展的各个方面,故①观点正确,②③与题意不符。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在一定条件下,向自己相反的方向转化,要正确看待中国的力量,要一分为二的看问题。故④与题意相符。故选B。 22.很多公共资源具有所有权主体不明确的特征,如果个体都专注于追求自身利益而过度使用公共资源,最终就会引发冲突,损害所有人的利益,这一理论被称为“公地悲剧”。过度捕捞的渔业资源及污染严重的河流和空气都是“公地悲剧”的典型例子。从哲学角度看,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冲突是引发“公地悲剧”的主要原因 ②“公地悲剧”的根源在于没有把量变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③承认“公地悲剧”问题的客观性是正确解决冲突的关键 ④解决“公地悲剧”要以尊重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为基础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B 【解析】①: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主要矛盾是事物发展的主要原因,因此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冲突是引发“公地悲剧”的主要原因的观点是正确的,①符合题意。②“公地悲剧”的根源在于矛盾,②观点错误。③: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冲突的关键,③观点错误。④:事物的运动发展要遵循客观规律,因此解决“公地悲剧”要以尊重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为基础,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 23.近年来,中国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技术创新成果,形成了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高速铁路技术体系,并正在成为高铁技术输出国。中国高铁的发展历程表明 ①创新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生产力发展 ②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人类思维的变革 ③创新就是对既往的否定和对现实的肯定 ④创新的过程是一个“扬弃”的过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树立创新意识、创新的作用。①:中国步入高铁时代,并成为高铁技术输出国,创新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①正确。②:材料未涉及生产关系和人类思维,②与题意不符。③:创新是在吸收的基础上发展,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③错误。④:辩证的否定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辩证的否定实质是扬弃,故创新的过程必定是扬弃的过程,④正确。故本题选B。 24.“新杂技”诞生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法国,它在继承传统杂技的基础上,借鉴了歌剧、诗歌、舞蹈等艺术形式,融合了灯光、激光等高科技元素,从重“难度技巧”转向重“创意”,大大增强了杂技的观赏性与艺术性,使得新杂技在欧美迅速兴起,并传到中国。新杂技的出现说明 ①理论基础上的实践活动是文艺创新的源泉和基础 ②运用联系的方法有助于开展创造性思维活动和实践活动 ③发挥主动能动性从外部改造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④对事物的肯定理解同时包含否定的理解能推动实践创新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解析】①表述错误,应该是实践是理论的基础;②符合题意,“新杂技”在继承传统杂技的基础上,借鉴了歌剧、诗歌、舞蹈等艺术形式,融合了灯光、激光等高科技元素,从重“难度技巧”转向重“创意”,体现了运用联系的方法有助于开展创造性思维活动和实战活动;③表述错误,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④符合题意,“新杂技”在继承传统杂技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体现了对事物的肯定理解同时包含否定的理解能推动实践创新。故选:C。 25.哲学史上有一种“奇怪”的现象,无论中国还是西方,早就有了关于自然界的丰富的唯物主义思想,但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唯物主义世界观总体上说来并没有贯彻到社会历史的理论领域中去。造成这种“奇怪”现象的原因有 ①自然界的规律是外化的,社会发展规律是深藏的 ②以往哲学多认为社会历史由人的主观意志决定 ③以往哲学多忽视了人们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原因 ④以往哲学家没能摆脱历史条件和实践水平的限制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解析】①错误,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稳定联系,无论是自然界的规律还是社会发展规律都是看不到的;②③符合题意,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唯物主义世界观总体上说来并没有贯彻到社会历史的理论领域中去。造成这种“奇怪”现象的原因有以往哲学多认为社会历史由人的主观意志决定、以往哲学多忽视了人们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原因;④错误,任何时代的哲学家都不能摆脱历史条件和实践水平的限制。故选:B。 26.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关注发展质量,增加民生福祉,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在城市形象宣传中,“幸福”“活力”“生态”等成了常见的宣传语。这说明 A.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 B.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C.语言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 D.社会意识具有直接现实性 【答案】A 【解析】A符合题意,材料中,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关注发展质量,增加民生福祉,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在城市形象宣传中,“幸福”“活力”“生态”等成了常见的宣传语,说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B不合题意,材料强调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而没有涉及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C表述错误,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而语言属于社会意识;D表述错误,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社会意识没有直接现实性;故选:A。 27.“要深刻认识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性,深人群众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和办法,深入研究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规律和特点,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拉近与群众的思想感情距离,不断提高为人民服务的实际本领。”这是基于 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实践的主体 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 ③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 ④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是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①③:材料强调了人民群众的地位和作用,说明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实践的主体,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①③正确且符合题意。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而不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②错误。④:尊重客观规律是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的前提,④错误。故本题选B。 28.我国正在全面推进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的改革。“三权分置”改革实施的重点是在法律和实施办法上清晰界定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之间的权利关系,建立健全土地产权制度和利用制度。从哲学角度看,这表明 ①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②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③“三权分置”是人民利益与农村经济发展规律内在统一的要求 ④实践基础上的制度创新是改革的先导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A 【解析】我国正在全面推进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的改革,是在改革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① 项符合题意;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符合农民的利益,是人民利益与农村经济发展规律内在统一的要求,③项符合题意;农村土地改革不属于上层建筑范畴,②项不合题意;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改革的先导,而不是制度创新,④表述错误。故本题选A。 29.在创建美好城市的过程中,人们以前对老旧基础设施一律拆除,今天却有了新的处理方式。如上海江南造船厂的老厂房被改造成世博会展馆,英国的电话亭被改造成微型图书馆、美术馆,美国芝加哥的空中铁路被改造成空中花园,荷兰的旧水塔被改造成舒适方便的别墅。人们这种处理方式变化的哲学依据在于 ①观念创新可以促进事物价值的转换与创造 ②观念创新为事物价值转换提供了根本途径 ③事物价值的转换取决于认识的发展性 ④事物价值的转换依赖于事物属性的多样性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C 【解析】人们处理问题方式的变化反映的是观念的创新促使事物价值的转换,变废为宝,但能否变废为宝,关键是事物的属性,故题肢①④符合题意;题肢②说法错误,因为事物价值的转换根本途径是实践,故排除;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利用来源于客观事物的属性与规律,题肢③是唯心主义观点,排除;故选C。 30.紫砂壶温润自然、质朴典雅,有君子之风,为喜欢寄情于物的古代文人所青睐。一些文人还主动地参与壶形设计、壶身书画篆刻创作等环节,并为其著书立说,进一步丰富了紫砂壶文化,推动了紫砂壶盛行。这说明 ①紫砂壶的自然属性是其承载人文意蕴的基础 ②紫砂壶与文人创作相结合实现了其价值增值 ③古代文人的青睐创造了紫砂壶新的文化特质 ④文人创作完成了对紫砂壶从肯定到否定的转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解析】①②符合题意,紫砂茶壶温润自然、质朴典雅,有君子之风,为喜欢寄情于物的古代文人所青睐。一些文人还主动地参与壶形设计、壶身书画篆刻创作等环节,并为其著书立说,进一步丰富了紫砂壶文化,推动了紫砂壶盛行。这说明紫砂壶的自然属性是其承载人文意蕴的基础,紫砂壶与文人创作相结合实现了其价值增值;④ 不合题意,材料不能表明文人创作完成了对紫砂壶从肯定到否定的转化;③说法错误,应该是社会实践创造了紫砂壶新的文化特质。故选:A。 31.脑机接口技术是人机接口新的发展方向,它不需要肌肉组织参与,可以直接从大脑提取特定的脑神经信号,并翻译成控制命令来控制计算机或者机器人等外部设备。尽管脑机接口技术尚不成熟,但已经引发伦理方面的担忧:如果人的内心可以被读取,那么隐私如何保护?如果这技术用于治疗研究,那么如何确保对象“知情同意”?如果这技术用于“人类增强”、创造“超人”,那么如何维护社会公平?这说明 ①科技创新应遵循基本的伦理原则和法律规范 ②科技成果的价值在于符合人的需要 ③科学研究应寻求真理性与价值性的统一 ④科技这把“双刃剑”不可避免地对人造成伤害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正确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标准。①③:尽管脑机接口技术尚不成熟,但已经引发伦理方面的担忧,这说明科技创新应遵循基本的伦理原则和法律规范,也说明科学研究应寻求真理性与价值性的统一,①③符合题意。②:科技成果的价值在于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符合人类的根本利益,而不是符合人的需要,②错误。④:只要人类科学规范,站在人类最根本的利益上发明和使用科学技术,是可以避免科技对人造成伤害的,④错误。故本题选B。 32.“时代楷模”钟扬长期致力于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率领团队在青藏高原为国家种子库收集了数千万颗植物种子;钟扬援藏16年,足迹遍布西藏最偏远、最艰苦的地区,长期的高原工作让他积劳成疾,不幸逝世。钟扬的事迹启示我们 ①人生价值是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的 ②人生价值的实现取决于正确价值观的引领 ③在价值选择的基础上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 ④在劳动中创造价值,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B 【解析】②:人生价值的实现取决于正确价值观的引领的观点把价值观的作用夸大,②观点错误。③:价值判断是价值选择的基础,③观点错误。①④ :钟扬的事迹说明人生价值的实现离不开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人生价值是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的,同时说明我们要在在劳动中创造价值,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①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 二、非选择题 3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经过新中国70年的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进入新时代,制度定型正当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党和人民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奋斗、创造、积累的,是符合我国国情、顺应时代潮流、充满生命力的制度体系。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领导人民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为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民族团结、社会安宁、国家统一提供了有力保障。 实践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是能够持续推动拥有近14亿人口大国进步和发展、确保拥有5000多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而实现伟大复兴的制度和治理体系。 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要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运用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加以说明。 【答案】(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形成发展的,是符合我国国情、顺应时代潮流、充满生命力的制度体系。 (2)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正确的认识对实践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要重视科学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能够持续推动中国的进步和发展,确保中华民族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而实现伟大复兴。 【解析】本题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为话题设置试题情境,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特定及作用为材料,从《生活与哲学》的知识角度设置问题,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材料与知识的整合能力,考查考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题要求考生运用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说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要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知识限定比较具体,属于微观考查。考生可先回顾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的相关知识,主要两个层次:实践的决定作用、认识的反作用。考生运用这些知识要点结合材料分析,形成答案要点。① 实践的决定作用角度:联想主干知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形成发展的,是符合我国国情、顺应时代潮流、充满生命力的制度体系。 ②认识的反作用角度:联想主干知识: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正确的认识对实践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要重视科学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能够持续推动中国的进步和发展,确保中华民族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而实现伟大复兴。 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中美拥有广泛的共同利益,两国之间的差异和分歧也十分明显。随着中美彼此之间交往的日益密切、利益的日渐交融,疑虑、矛盾甚至摩擦.也会随之而来。这并不奇怪,也并不可怕,关键是如何看待、如何判断、如何处理。 2019年10月10日至11日在华盛顿举行的新一轮中美经贸高级别磋商,中美经贸磋商团队在两国元首重要共识指导下,就共同关心的经贸问题进行了坦诚、高效、建设性的讨论。双方在农业、知识产权保护、汇率、金融服务、扩大贸易合作、技术转让、争端解决等领域取得实质性进展。双方讨论了后续磋商安排,同意共同朝最终达成协议的方向努力。积极向好的信息说明,中美双方共识的一面在上升,合作的意愿更突出。 当前,美国国内似乎蔓延着一股对华“示强即政治正确”的情绪,已经对中美关系造成损害,或许这种不幸状况还会持续一段时间。但我们坚信,美国对华政策最终会回到理性务实轨道。 请运用矛盾的观点,说明如何看待中美关系的发展。 【答案】(1)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双方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相互转化。中美拥有广泛的共同利益,两国之间的差异和分歧也十分明显,“关键是如何看待、如何判断、如何处理”,处理得当,能促进中美关系的发展。(2)矛盾普遍性原理要求我们勇于承认矛盾,揭露矛盾,积极寻找解决矛盾的方法,中美两国有着明显的差异和分歧,处理中美关系要直面双方的分歧。(3)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中美关系,合作是主流,要善于把握重点和主流,中美双方共识的一面在上升,合作的意愿更突出,我们也坚信,美国对华政策最终会回到理性务实轨道。(4)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启迪我们处理中美关系时应在统一中看到对立,在对立中把握统一,中美经贸磋商团队就共同关心的经贸问题进行讨论、磋商,促使中美关系回到健康发展的轨道。 【解析】本题以中美关系为话题设置试题情境,以中美经贸磋商为材料,从《生活与哲学》的知识角度设置问题,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阅读材料分析材料、描述阐释事物、探究论证问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题要求考生运用矛盾的观点,说明如何看待中美关系的发展。知识限定比较具体,属于微观考查。考生可先回顾矛盾的观点的相关知识,然后结合试题设问与试题情境圈定知识要点:矛盾的含义、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考生运用这些知识要点结合材料分析,形成答案要点。①矛盾的含义角度:联想主干知识: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双方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中美拥有广泛的共同利益,两国之间的差异和分歧也十分明显,“关键是如何看待、如何判断、如何处理”,处理得当,能促进中美关系的发展。 ②矛盾的普遍性角度:联想主干知识:矛盾普遍性原理要求我们勇于承认矛盾,揭露矛盾,积极寻找解决矛盾的方法。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中美两国有着明显的差异和分歧,处理中美关系要直面双方的分歧,促进中美关系良性发展。 ③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角度:联想主干知识: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中美关系,合作是主流,要善于把握重点和主流,中美双方共识的一面在上升,合作的意愿更突出,我们也坚信,美国对华政策最终会回到理性务实轨道。 ④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角度:联想主干知识: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启迪我们处理中美关系时应在统一中看到对立,在对立中把握统一。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中美经贸磋商团队就共同关心的经贸问题进行讨论、磋商,促使中美关系回到健康发展的轨道。 3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耗资1200亿元的港珠澳大桥,于2009年动工建设,数万名建设者在伶仃洋外海苦战9年,多少荆棘风雨,多少酸甜苦辣。 林鸣主持建设的岛隧工程是世界上唯一的深埋沉管隧道,设计施工均无成熟经验可以借鉴。仅在岛隧沉管设计项目中,林鸣和他的团队面对国外技术封锁,苦心研究,创新65项核心技术,获得100多项发明专利,填补世界多项技术空白。港珠澳大桥第一次合龙后,接口16公分的偏差巳经能保证海底隧道滴水不漏,林鸣却不顾众人反对,要求返工,重新对接。林鸣的“合格”标准,比国际上最严格的标准更严苛;林鸣的“显微镜”,将项目上每一个人都看作“走钢丝”的人,每一道程序都要做到“零质量隐患”,凝聚出一支优质高效的建设团队。 林鸣说“我只是一名普通的中国建设者,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是我建筑生涯的尖端梦想。我想,如果每个行业都能做一两个世界尖端梦,那么我们的国家就能更好地实现中国梦。” 运用价值观的知识,说明林鸣是如何实现人生价值的。 【答案】(1)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林鸣时刻以一名普通的中国建设者的身份为实现自己的尖端梦想而努力,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 (2)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林鸣积极投身大桥建设,忍受荆棘风雨、酸甜苦辣,始终奋战在大桥建设第一线。 (3)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项目上每一个人都看作“走钢丝”的人,每一道程序都要做到“零质量隐患”,凝聚出一支优质高效的建设团队,林鸣作为团队的一员与团队共同奋战,取得项目建设的圆满成功。 (4)实现人生价值,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有正确价值观的指引。苦战9年,面对国外技术封锁,苦心研究,坚持创新创造,取得一系列科研成果,填补世界多项技术空白,解决了项目建设的难题。 【解析】本题以港珠澳大桥为话题设置试题情境,以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的建设者林鸣和他的团队的艰苦奋战的经历为材料,从《生活与哲学》的知识角度设置问题,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阅读材料获取信息、描述阐释事物、探究论证问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题要求考生运用价值观的知识,说明林鸣是如何实现人生价值的。知识限定比较具体,属于微观考查。考生可先回顾价值观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可知解答本题的知识要点是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人生价值的创造与实现,其中人生价值的创造与实现涉及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考生运用这些知识要点结合材料分析,形成答案要点。①价值观的导向作用角度:联想主干知识: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林鸣时刻以一名普通的中国建设者的身份为实现自己的尖端梦想而努力,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 ②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角度:联想主干知识: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林鸣积极投身大桥建设,忍受荆棘风雨、酸甜苦辣,始终奋战在大桥建设第一线。 ③ 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角度:联想主干知识: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项目上每一个人都看作“走钢丝”的人,每一道程序都要做到“零质量隐患”,凝聚出一支优质高效的建设团队,林鸣作为团队的一员与团队共同奋战,取得项目建设的圆满成功。 ④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角度:联想主干知识:实现人生价值,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有正确价值观的指引。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苦战9年,面对国外技术封锁,苦心研究,坚持创新创造,取得一系列科研成果,填补世界多项技术空白,解决了项目建设的难题。 3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随着我国进入新时代,经济结构深刻变革、利益格局深刻调整、社会结构深刻变动,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外延大为拓展,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迫切需要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要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社会治理要求各类主体协商合作、共同参与,即社会治理要“共建”“共治”,社会治理服务全体社会成员的公共利益和公共价值,要求政府、市场和社会所创造的公共价值为社会全体成员所共有,即社会治理的“共享”。 坚持人民当家作主,紧紧依靠人民推动国家发展是我国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创新社会治理理念思路、体制机制、方法手段,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的原因。 【答案】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就会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反之,就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又一基本规律。要求我们尊重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树立改革创新的意识。随着我国进入新时代,经济结构深刻变革、利益格局深刻调整、社会结构深刻变动,需要坚持和完善社会治理制度,创新社会治理理念思路、体制机制、方法手段,完善社会治理体系,不断调整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经济基础发展的方面和环节,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 【解析】本题以社会治理为话题设置试题情境,以社会治理格局的完善为材料,从《生活与哲学》的知识角度设置问题,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分析综合演绎归纳的思维能力,考查考生描述阐释事物、探究论证问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的原因。知识限定比较具体,属于微观考查。考生可先回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的相关知识,然后运用这一知识要点结合材料分析,形成答案要点。知识角度:联想主干知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就会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反之,就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表明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又一基本规律。要求我们尊重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树立改革创新的意识。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随着我国进入新时代,经济结构深刻变革、利益格局深刻调整、社会结构深刻变动,需要坚持和完善社会治理制度,创新社会治理理念思路、体制机制、方法手段,完善社会治理体系,不断调整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经济基础发展的方面和环节,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