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04 发布 |
- 37.5 KB |
- 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高考政治二轮复习专题11回头练11作业
1.2017年,国家频繁出台租房政策,其中引起大家广泛讨论的就是“租购同权”。对此有分析人士认为:“对于一个对自有住房有着长期偏好的国家而言,‘租购同权’正在调整的,不仅仅是住房制度、居住权利,更有全社会的理念。”下列最符合这一论述的唯物史观道理是 A.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就能促进社会的发展 B.创新推动社会制度的变革和人类思维的发展 C.社会意识会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 D.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解析:“对于一个对自有住房有着长期偏好的国家而言,‘租购同权’正在调整的,不仅仅是住房制度、居住权利,更有全社会的理念。”说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会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C项符合题意;A项说法过于绝对;B、D两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本题答案选C。 2.哲学史上有一种“奇怪”的现象,无论中国还是西方,早就有了关于自然界的丰富的唯物主义思想,但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唯物主义世界观总体上来说并没有贯彻到社会历史的理论领域中去。造成这种“奇怪”现象的原因有 ①自然界的规律是外化的,社会发展规律是深藏的 ②以往哲学多认为社会历史由人的主观意志决定 ③以往哲学多忽视了人们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原因 ④以往哲学家没能摆脱历史条件和实践水平的限制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由于社会历史是人们活动的结果,而人的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因此,以往哲学往往认为社会历史是由人的主观意志决定的,忽视了人们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原因,而陷入唯心主义泥潭,②③正确;规律隐藏在现象背后,并通过现象表现出来,①说法有误;人的认识不可能摆脱历史条件和实践水平的限制,④表述有误。故本题答案选B。 3.漫画《土豪》(作者:谢正库)告诉人们 A.社会意识都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B.语言的变化决定社会存在的变化 C.社会意识的变化滞后于社会存在的变化 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解析:漫画反映了新版《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将“土豪”一词的解释根据现实情况进行了丰富和完善,A项符合题意;B、C两项说法错误;D项说法正确但与题意不符。故本题答案选A。 4.《滕王阁序》中的“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是《卷珠帘》歌名的由来。这首歌的意境是:美人对镜画完红妆,把珠帘卷起来,静静地等待她的心上人归来。这一意境透露了快捷时代的现代人呼唤“慢生活”的内心世界。这表明 ①社会心理源于人们内心的需要 ②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③社会心态是社会生活的意识方面 ④社会意识的产生有其物质原因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解析:这一意境透露了快捷时代的现代人呼唤“慢生活”的内心世界。这表明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的产生有其物质原因,②④符合题意;①说法错误,排除;③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 5.当前,我国总体上实现小康,人民对物质文化社会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已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说明 ①任何社会意识的产生都有其物质原因 ②党完成了认识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任务 ③上层建筑应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状况 ④我国社会基本矛盾出现新的阶段性特征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党的十九大根据我国社会在新的发展阶段的特点,提出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论断,说明任何社会意识的产生都有其物质原因,我国社会基本矛盾出现新的阶段性特征,①④ 符合题意;社会主要矛盾的转移,说明党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进一步深化,而不是完成了认识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任务,②说法错误;社会主要矛盾体现的是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不是上层建筑应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状况,③与题意不符。故本题答案选B。 6.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反腐倡廉建设的根本要求。当前,我国正处在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处于各种矛盾的凸显期,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必须以优良的党风政风作保证。这里体现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是 A.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B.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C.意识形态具有相对独立性 D.社会基本矛盾是客观的、无法解决的 解析:本题考查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反腐倡廉属于上层建筑领域,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体现了其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B、C两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D项说法错误,矛盾是客观的,是可以解决的。故本题答案选A。 7.2018年我国将进一步加快推进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水平有望上涨。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①坚持了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②目的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③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变革 ④符合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属于生产关系的调整,目的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是为了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坚持了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①②正确且符合题意;③说法错误,错在“根本变革”;④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 8.2017年9月27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强调,央企重组整合不是简单合并,而是深化改革,要以此为契机深化内部改革和机制创新,促进央企提质增效,推动行业结构优化,实现经济转型升级。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把握机遇积极促成事物的飞跃 ②调整经济基础中与上层建筑不相适应的部分 ③量变必然引发质变,事物在新质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 ④自觉遵循人类经济活动的规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要以此为契机深化内部改革和机制创新,促进央企提质增效,推动行业结构优化,实现经济转型升级”,启示我们要把握机遇,积极促成事物的飞跃,①符合题意;“ 央企重组整合不是简单合并,而是深化改革”,启示我们在央企改革中要自觉遵循人类经济活动的规律,按规律办事,④符合题意;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所以要调整上层建筑中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以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②观点错误;量变是质变的前提,但不是有了量变就会有质变,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才会发生质变,③观点错误。故本题答案选B。 9.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之所以能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是因为 A.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不可逆转的 B.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C.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非对抗性的 D.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解析: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可以通过社会主义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加以解决。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C项符合题意;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D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A项错误;B项说法正确但不是原因。故本题答案选C。 10.梁启超认为,“历史者英雄之舞台也,舍英雄几无历史”;“大人物心理之动进稍易其轨,而全部历史可以改观”。梁启超的观点 ①承认了伟大人物对社会历史发展的影响 ②否认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③正确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 ④否认了实践的社会性 A.①②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解析: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③观点未体现,①②④正确且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B。 唐太宗引古人语:“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据此完成11~12题。 11.材料中的话体现了历史观中的哲理是 A.违背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B.肯定了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C.违背了人民群众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D.肯定了必须同人民群众实践相结合 解析: 唐太宗的话正确地认识到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B项与材料相符;A、C两项表述错误;D项与材料联系不密切。故本题答案选B。 12.材料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 A.坚信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B.珍惜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 C.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为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奋斗 D.加强与人民群众的联系 解析:材料反映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树立群众观点,走群众路线,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表述不准确。故本题答案选C。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7年3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经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民法总则第一条开宗明义规定:“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制定本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民事法典编纂的全过程,作为设计民事法典、倡导社会公德、弘扬传统美德、强化规则意识、增强道德约束、倡导契约精神,维护公序良俗的精神引领,使民事法典成为民事主体在从事民事活动时的内在戒律和外在约束。2017年10月1日,《民法总则》正式施行。 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的原理,说明我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写入《民法总则》的理由。 解析:本题答题的知识范围明确,即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的相关知识。回答本题首先表明其原理,即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发展,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推动作用;然后说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民事关系的协调和解决必将推动国家和社会治理的良性发展即可。 答案: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发展,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推动作用。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写入民法总则,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的;用来引领民事关系的协调和解决,是我国社会经济、民事关系的发展的客观要求;必将推动国家和社会治理的良性发展。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7年7月1日,我们迎来了香港回归20周年纪念日。回归20年来,在中央政府和祖国内地的大力支持下,香港特别行政区充分发挥“一国两制”的制度优势,保持香港社会经济政治大局稳定,推动各项事业向前发展,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功。实践充分证明,“一国两制”不仅是解决历史遗留的香港问题的最佳方案,也是香港回归后保持长期繁荣稳定的最佳制度安排。坚定不移推进“一国两制” 事业,是包括香港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符合国家和民族根本利益,符合香港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20年来,香港仍然保持东西方文化交融的特色,保持开放包容的形象,仍然得到不同肤色人们的青睐。近10年在香港居住的法国人翻了一番,总数达到2.5万人,香港已成为全亚洲最大的法国社群聚居地。喜欢浪漫的法国人如此钟爱香港,也是显示香港魅力的一个例证。香港中西文化荟萃,承担起中西文化融合的工作,对世界不同民族的融合会有很大借鉴、帮助作用。 风雨兼程二十载,浓墨重彩谱华章。在“一国两制”的基本国策下,二十年来,久别重聚的中华儿女始终坚守着民族团结统一之根本,香港这颗璀璨的东方明珠也愈加焕发出耀眼夺目的光彩。 结合材料,运用寻觅社会的真谛的知识,说明“一国两制”方针在香港取得成功的原因。 解析:回答本题,可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有积极的推动作用。香港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决定了要实行“一国两制”,“一国两制”有利于香港的整体发展和长远发展;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要适合经济基础的发展状况,“一国两制”是充分考虑香港经济基础状况作出的顶层设计,是解决香港回归后的最佳制度、最佳方案;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一国两制”方针是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作出的价值选择,它符合国家和民族根本利益等角度进行说明。 答案: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一国两制”充分考虑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解决了历史遗留的香港问题,确保香港回归后保持长期繁荣稳定,有利于香港的整体发展和长远发展。②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一国两制”是充分考虑香港经济基础状况作出顶层制度设计,不仅解决了历史遗留的香港问题,也能确保香港回归后保持长期繁荣稳定,因而是解决香港回归后的最佳制度、最佳方案。③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我们要坚持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一国两制”方针是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作出的价值选择。它符合国家和民族根本利益,符合香港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