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A版训练检测:必修四第四单元第十一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训练检测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A版训练检测:必修四第四单元第十一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训练检测

第四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第十一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 ‎                  ‎ ‎[题组一 基础小题]‎ ‎1.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催生着人们观念的更新。“笑不露齿,行不摆裙”的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矜持因素,被时下“想唱就唱,我最闪亮”的观念所取代,当代青年更倾向于张扬个性,展示自我。这表明(  )‎ A.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B.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C.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起促进作用 D.理论创新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答案 B 解析 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催生着人们观念的更新。这表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B正确;A材料未体现;C应该是正确的、科学的社会意识;D与材料主旨内容不符。‎ ‎2.“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这一带有浓郁中国特色的传统民族节日自纳入国家法定节假日后,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有人说,这有利于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有利于培育民族情感和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表明(  )‎ A.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能动的反作用 B.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不断变化 C.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影响和制约着社会存在 D.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所以不受社会规律的制约 答案 A 解析 题目表明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能动的反作用。故A项入选。B项材料中没有体现。C项表述错误,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影响作用。D项表述错误,‎ 社会意识受社会规律的制约。‎ ‎3.近年来,税务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部署要求,打出了一系列减税“组合拳”,以税收“减”法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这体现的唯物史观道理有(  )‎ A.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 B.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 C.生产方式中,生产力是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 D.生产方式的变革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 答案 A 解析 税制改革属于生产关系的调整,有利于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A正确;税制改革不属于上层建筑,B不选;C、D与题意不符。‎ ‎4.政府机构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这说明(  )‎ A.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 B.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 C.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就能促进生产力发展 D.经济基础一定要适合上层建筑状况 答案 B 解析 政治体制改革属于上层建筑改革,排除A、C;上层建筑要适合经济基础,B正确,D错误。‎ ‎5.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使更多事项在网上办理,必须到现场办的也要力争做到“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让百姓少跑腿、信息多跑路。解决办事难、办事慢、办事繁的问题。这种做法的哲学依据在于(  )‎ ‎①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实践的主体 ②人民群众的满意度是检验政府工作成效的标准 ③人民群众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④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变革和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①④‎ 答案 D 解析 政府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让百姓少跑腿、信息多跑路。‎ 解决办事难、办事慢、办事繁的问题。这种做法体现了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变革和发展的决定性力量,①④正确;②不属于哲学依据,排除;③说法错误,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6.2019年我国将继续推进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水平有望继续上涨。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 ‎①坚持了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②目的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③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变革 ④符合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答案 A 解析 ③表述错误,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不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性变革。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属于生产关系的调整,与上层建筑无关,故④不选。通过深化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其目的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其具体的做法坚持了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故①②入选。‎ ‎[题组二 高考小题]‎ ‎7.(2018·天津高考)“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是党中央根据国际国内环境变化,特别是我国发展条件和发展阶段变化做出的重大判断。基于这一判断,党中央进行重大战略部署,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对于引领我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上述材料表明(  )‎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②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 ③价值选择是价值判断的基础 ④社会经济的发展取决于生产关系的调整 A.②④ B.①② C.③④ D.①③‎ 答案 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是党中央根据国际国内环境变化,特别是我国发展条件和发展阶段变化做出的重大判断,这表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①正确;党中央推出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对于引领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具有重要意义,这表明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②正确;③说法错误,价值选择是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做出的;④中的“取决于”说法错误。‎ ‎8.(2018·江苏高考)2018年4月,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开幕式演讲中指出,“中国40年改革开放给人们提供了许多弥足珍贵的启示,‎ 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振兴,就必须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这段讲话蕴含的哲理是(  )‎ A.必须尊重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B.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C.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的状况 D.生产力是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 答案 A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题干材料“必须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可引申为必须尊重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A符合题意;材料未涉及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B不符合题意;材料未体现经济基础,C不符合题意;材料未体现生产力,D不符合题意。‎ ‎9.(2018·海南高考)‎2018年4月13日,习近平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海南要牢固树立和全面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上先行一步,为全面生态文明建设作出表率,这一论述包含的哲学道理有(  )‎ ‎①社会意识的变革往往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②先进的社会意识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 ③社会意识的变化与社会存在的变化具有同步性 ④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相互融合,没有确定的界限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A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社会意识的反作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把握牢固树立和全面践行绿水青山理念的原因。海南要牢固树立和全面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上先行一步。这说明社会意识的变革往往是社会变革的先导,先进的社会意识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①②正确;③说法错误,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④说法错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是有明确的界限的。‎ ‎10.(2018·海南高考)2016年2月,国务院移动客户端正式上线。通过客户端人们发现:大量的公文和数据变成了明快易读的图表说明;“政策红包你抢到了吗”“这些新规将影响你我的生活”——这样的政策信息更接地气;“我向总理说句话”起到了汇民意、聚民智的作用。国务院移动客户端上线得到网民的热议和好评,从中得到的启示有(  )‎ ‎①实践只要符合群众愿望,就能获得成功 ②通过网络听取群众意见,才能作出正确决策 ③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实践,就会得到人民群众支持 ④与时俱进地贯彻群众路线,才能更好地维护群众利益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人民群众、群众路线。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注意设问要求“启示”。国务院移动客户端上线得到网民的热议和好评,说明这一做法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实践,做到了与时俱进,维护了群众利益。因此,得到了人民群众支持,③④正确;①说法太绝对;材料不涉及正确决策,②排除。‎ ‎11.(2018·浙江高考)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宪法,确定为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的指导思想,对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具有规范、引领、推动和保障作用。这表明(  )‎ ‎①物质生活资料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的最主要内容 ②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③适合先进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推动社会进步 ④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 B 解析 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宪法,对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具有规范、引领、推动和保障作用。这表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同时说明适合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推动社会进步,②③④正确;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①说法不科学。‎ ‎12.(2017·全国卷Ⅲ)2016年10月,习近平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当今世界,网络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全面融入社会生产生活。要强化互联网思维,利用互联网扁平化、交互式、快捷性优势,推进政府决策科学化、社会治理精准化、公共服务高效化。强化互联网思维的依据是(  )‎ ‎①互联网思维决定了网络时代社会形态的性质和面貌 ‎②互联网思维适应了网络时代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③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水平是衡量社会意识先进与否的主要尺度 ④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变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C 解析 互联网思维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适应了网络时代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需要。网络信息技术全面融入社会生产生活,推动了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变革。故②④正确;①错误,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形态的性质和面貌;③错误,衡量一种社会意识先进与否,要看其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是否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故选C。‎ ‎13.(2017·全国卷Ⅲ)“爆竹声中一岁除”是传承千百年的中国春节习俗,然而2017年春节期间,许多人选择少放甚至不放烟花爆竹,北京、上海等许多城市的烟花爆竹燃放量较往年大幅减少,空气质量明显改善。在从“放”到“少放”或“不放”的变化中,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绿色环保过春节正成为“新年俗”。年俗的这种变化表明(  )‎ ‎①社会意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自主变化的 ②社会意识可以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 ③社会意识的变化总是滞后于社会存在的变化 ④社会意识的变化归根到底是社会存在变化的反映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C 解析 ②④符合题意,从“放”到“少放”或“不放”这种年俗的变化,是人们观念的变化,说明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也说明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可以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①错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自主变化,而是会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逐渐发生变化。③错误,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也可能先于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 ‎14.(2017·江苏高考)截至2016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1.7%。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经常上网看看,潜潜水、聊聊天、发发声,了解群众所思所愿,收集好想法好建议,积极回应网民关切、解疑释惑。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要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 ②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③要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权益 ④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①③正确,题干材料表达的是领导干部要坚持走群众路线,到群众中去,启示我们要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保障人民群众的权益。②④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15.(2016·江苏高考)某地作为全国33个农村土地改革试点地区之一,正在逐步完成从“确权到人”到“确权到户”的制度转变,从而更好地让集体土地入市流转,使农户更好地分享工业化收益。这一做法表明(  )‎ A.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经济基础 B.上层建筑必须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C.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状况 D.改革的目的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经济基础,故A项错误。促进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是改革的性质,故D项错误。“确权”主要是明确农村农业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和使用权,属于生产关系的调整而不是上层建筑的调整,C项正确,B项错误。‎ ‎16.(2015·全国卷Ⅰ)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从唯物史观看,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  )‎ ‎①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上层建筑改革的必然要求 ②不断解决社会基本矛盾、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 ‎③对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的认识由自发到自觉转变的标志 ④我国上层建筑对于经济基础由不适应走向适应的标志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A 解析 “依法治国”属于上层建筑领域内的变革,其直接影响是适合经济基础的变化,解决社会基本矛盾中的存在问题,从而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①②‎ 符合题目要求;我国对社会基本矛盾的认识早已进入自觉的状态,③表述错误;从总体来说,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是相适应的,④中的“由不适应走向适应”说法不正确,排除。故本题答案为A。‎ ‎[题组三 模拟小题]‎ ‎17.(2019·赣州月考)老龄化、独一代、流动时代、“指尖”社会……当这些元素叠加,我们看到的不仅有“空巢老人”“异地养老”的心酸与烦恼,还有现代节奏下两代人相处模式的变化与挑战。或许我们无力改变“分离两地”的状态,也无必要重拾“几代同堂”的方式,但我们可以经常与父母联系,让父母感受子女的存在,获得精神上的慰藉。这告诉我们(  )‎ ‎①任何社会意识的产生都有其物质原因 ②社会意识的变化独立于社会存在的变化 ③社会意识应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 ④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不同时代有不同时代的相处模式,说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应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①③符合题意,入选;②说法错误,社会意识不能独立于社会存在而变化;④在材料中未涉及,排除。‎ ‎18.(2018·广西钦州模拟)就推进“厕所革命”,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努力补齐这块影响群众生活品质的短板”。中国国家旅游局近日提出从2018年至2020年,全国计划新建、改扩建旅游厕所6.4万座,正所谓:“小厕所、大民生”“小康不小康,厕所算一桩”。从唯物史观角度看(  )‎ ‎①“厕所革命”体现了人民群众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②“厕所革命”的指示具有相对独立性 ③推进“厕所革命”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 ④“厕所革命”体现了从“实践—认识—实践”的认识秩序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设问要求是唯物史观,④属于认识论,故排除;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努力补齐这块影响群众生活品质的短板”。从唯物史观角度看,这一指示具有相对独立性,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②③正确;①说法错误,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19.(2019·四川成都七中高三零诊)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将组建四大新机构;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设立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自然生态监管机构;组建退役军人管理保障机构;组建国家、省、市、县监察委员会。我国组建这些新机构的哲学依据是(  )‎ A.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推动作用 B.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具有决定作用 C.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状况 D.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的状况 答案 D 解析 新机构的组建属于上层建筑,不属于生产关系,D正确,排除C;A应该是正确的、科学的社会意识;B材料未体现。‎ ‎20.(2019·河南开封定位考试)新个税法将于‎2019年1月1日起全面施行。此次税改的亮点不只是将起征点由3500元上调至5000元,还首次引入专项附加扣除概念,明确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普通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赡养老人支出6项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的具体范围和标准。此次个税法调整的哲学依据有(  )‎ ‎①坚持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②调节个人收入,促进社会公平 ③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④调整上层建筑以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与完善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答案 C 解析 ①符合题意,个税法根据客观实际的变化进行调整,体现了坚持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②不是哲学依据,不符合题意。③表述错误,生产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④符合题意,法律属于上层建筑,个税法的调整体现了调整上层建筑以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与完善。故选C。‎ ‎21.(2019·安徽合肥六校测试)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统筹做好各项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使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显著提升。从唯物史观看,党中央重视民生是因为(  )‎ ‎①人民群众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②社会历史是由人的实践活动构成的,‎ 是人民创造的 ③坚持群众观点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 ④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观点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答案 C 解析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社会历史是由人的实践活动构成的,每个人都是历史活动的参与者,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坚持群众观点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所以要关注民生,故②③正确;①错误,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而非人民群众;④错误,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观点,而非群众观点。故本题答案为C。‎ ‎22.(2018·河北衡水质检)在十九大报告中,“人民”二字一共出现了203次,直抵人心,激发共鸣。“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不变的心系人民的初心和情怀。从哲学上看,这是因为(  )‎ ‎①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②人民群众是一切社会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 ③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 ④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A 解析 通过材料可以看出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①③符合题意;②说法错误,人民群众的实践是社会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④说法错误,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23.(2018·江西九江检测)让我们一起聆听习近平主席五年以来的新年贺词:‎ 时间 这个声音在唤起我们心中的力量 ‎2014年 让老百姓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还有大量工作要做 ‎2015年 让农村贫困人口、城市困难群众等所有需要帮助的人们都能生活得到保障 ‎2016年 让几千万农村贫困人口生活好起来,是我心中的牵挂 ‎2017年 最牵挂的还是困难群众 ‎2018年 我了解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就是教育、就业、收入、社保、医疗等方面的事情 ‎“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始终贯穿其中。从唯物史观角度看,这是因为(  )‎ ‎①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②群众观点是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 ③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④对人民群众利益的价值选择是价值判断的基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习近平主席五年以来的新年贺词中,“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始终贯穿其中。从唯物史观角度看,这是因为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①③正确;②说法错误,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④说法错误,价值判断是价值选择的基础。‎ ‎24.(2019·山西榆社中学联考)2018年下半年,我国顺应企业和群众呼声,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清理各类证明事项,更多清除群众和企业办事烦恼,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好评。我们从材料中可以得到的启示有(  )‎ ‎①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实践,才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 ②实践只要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就能够获得成功 ③与时俱进地贯彻群众路线,才能更好地维护群众利益 ④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要按群众的意愿进行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A 解析 我国顺应企业和群众呼声,深化“放管服”改革,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好评,说明尊重社会发展规律的实践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可,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①③符合题意。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有合理的,也有不合理的,该观点绝对化,②不选。材料没有体现人民群众在社会变革中的作用,④与题意无关。故本题答案为A。‎ ‎[题组一 基础大题]‎ ‎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制度的构建有自己的逻辑:就国家转型与现代国家建构所面临的基础和任务来看,西方面临的是如何使高度的分散性整合为内在的一体化,而中国面临的是如何使传统的大一统国家在现代化转型中延续为一体化的现代国家。仅此一点就足以决定中国的国家转型与现代制度建构,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法只能在中国内部寻找,无论如何不能照搬西方的逻辑,而必须充分把握中国自己的逻辑。‎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史观的知识,说明为什么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法只能在中国内部寻找。‎ 答案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我国面临的问题决定了我国不可能进行西方式的改革,而需要从自身实际出发;②上层建筑要符合经济基础,我国国家转型与现代国家建构要符合我国的经济基础,如果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就会阻碍经济的发展,因此解决我国问题的方法需要从内部寻找;③社会主义社会里,解决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的途径是改革,改革不是彻底的革命,而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强大动力,我国通过改革促进国家转型与现代国家建构。‎ 解析 解答本题,关键在于明确中国与西方存在巨大的差异。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看,这是由我国的社会存在决定的,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是符合改革方向的。将知识和材料结合作答即可。‎ ‎[题组二 高考大题]‎ ‎26.(2018·全国卷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我国改革开始于农村,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是我国农村改革的主要发源地。我国农村改革始终是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的。‎ 材料一 1978年冬,小岗村的18户村民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在一纸大包干的“秘密契约”上按下鲜红的手印,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改革如同释放了魔力,次年,小岗村迎来大丰收,粮食总产达13.3万斤,一举结束20余年吃国家救济粮的历史,并首次归还国家贷款800元。进入新时代,小岗村大力推进土地“三权分置”改革,‎ 完成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成立集体资产股份合作社并颁发股权证,实现了村民“户户包田”到“人人持股”的转变,2017年,小岗村集体收入突破820万元,农村人均收入比2012年增长70%以上。‎ 材料二 为发展农村生产力,满足广大农民摆脱贫困、过上富裕生活的期盼,党中央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农业改革发展的文件。如1982年发布《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明确肯定“包干到户”等形式的责任制的社会主义性质;1991年颁发《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把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主的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确立为我国农村的一项基本经营制度;2016年制定《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推进“三权分置”改革;2018年出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指导农村改革发展不断深入。‎ 小岗村的改革发展实践证明,唯改革才有出路,改革要常讲常新,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原理加以说明。‎ 答案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适合生产力状况的生产关系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不适合生产力状况的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在社会主义社会,改革是解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解放生产力的基本方式,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小岗村进行“大包干”改革、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和土地流转,发展集体股份经济,不断破除阻碍农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和经营机制弊端,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经济发展。‎ 解析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属于教材基础知识,考生在熟记知识的基础上,结合材料,对小岗村改革发展的实践展开论述即可。‎ ‎[题组三 模拟大题]‎ ‎27.(2018·福建质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坚持党的领导是深化国家机构改革的根本保证。改革开放40年以来,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国家机构改革,实现了从计划经济条件下的机构职能体系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机构职能体系的重大转变。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还比较突出。为了适应时代要求,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2018年2月,中共中央提出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建议;同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对国家机构改革作出决定,设立国家监察委员会,调整国务院组成部门,新组建生态环境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部门,更加关注民生、为民谋利。‎ ‎(1)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相关知识,说明为什么要根据时代发展要求深化国家机构改革。‎ ‎(2)请写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民生领域取得的一项成就及其影响。‎ 答案 (1)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新时代面临新矛盾,需要深化。②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深化国家机构改革,能够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 ‎(2)(示例)我国基本医疗保险覆盖城乡人群13亿人,实现病有所医。‎ 解析 第(1)问,知识限定为“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事件限定为“根据时代发展要求深化国家机构改革”,角度限定为“为什么”。解答本问,关键是看到题中“国家机构”“改革”两个核心词,从而考虑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角度进行分析即可。第(2)问,属于开放性试题,要注意改革开放以来这一时限要求、民生领域这一领域限定、成就及其影响这一角度限定。‎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