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考二轮复习专题3 收入与分配教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高考二轮复习专题3 收入与分配教案

考点一 个人收入的分配 ‎1.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a)‎ 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2.我国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因、意义和地位(b)‎ ‎(1)原因:实行按劳分配,是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 ‎①前提:生产资料公有制。‎ ‎②物质基础: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③直接原因: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 ‎(2)意义:①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②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从而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 ‎③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3)地位:按劳分配在我国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 ‎3.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b)‎ ‎(1)生产要素:劳动、技术、资本、管理、‎ 土地等要素,按生产要素分配适用于任何经济形式。‎ ‎(2)意义:①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 ‎②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 ‎③有利于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推动经济发展。‎ ‎4.收入分配公平的含义(b)‎ 收入分配公平,要求收入分配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大,要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5.实现社会公平的制度保证和重要举措(c)‎ ‎(1)制度保证 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 ‎(2)重要举措 ‎①增加居民收入,着重保护劳动所得,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 ‎②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要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的问题。‎ 思维拓展 (1)初次分配是国民收入在物质生产领域内的分配。表现为:劳动报酬、企业收入、政府收入。‎ ‎(2)再分配是在初次分配的基础上,在全社会范围继续进行的分配。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 ‎6.兼顾效率与公平(c)‎ 二者关系 ‎①一致性。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②对立性。效率与公平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二者又存在矛盾 正确处理 ‎①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 ‎②既要反对平均主义,也要防止收入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也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 易错点1 凡是工资收入都是按劳分配收入 纠错 在公有制经济中的工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收入,在私营和外资企业中的工资收入属于按劳动要素分配所得。‎ 易错点2 存款和债券的利息、股票投资收入等各种生产要素分配收入属于再分配 纠错 初次分配是指企业单位内部的分配;再分配是指政府通过税收、政策、法律等措施实施的分配过程。存款和债券的利息、股票投资收入等各种生产要素分配收入属于初次分配。‎ 易错点3 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消除收入差距,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纠错 实现收入分配公平,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需要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并不是消除收入差距。‎ 命题点1 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典例1 (2016·浙江4月选考)下表为近三年浙江省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状况,出现这些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 收入增长率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可支配收入年增长率(%)‎ ‎9.6‎ ‎8.9‎ ‎8.2‎ 工资性收入年增长率(%)‎ ‎9.2‎ ‎8.0‎ ‎7.0‎ 财产性收入年增长率(%)‎ ‎1.4‎ ‎6.9‎ ‎12.9‎ 注:财产性收入是指运作家庭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和不动产(如车辆、收藏品等)所获得的收入。‎ ‎①居民收入增速下降 ②劳动报酬在再分配中比重提高 ③经济增长速度放缓 ④居民投资渠道增加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D 解析 ①不是居民收入增长变化的原因,排除;②表述错误;材料中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增长率和工资性收入年增长率均呈下降趋势,可折射出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③当选;财产性收入年增长较快,表明居民投资渠道增加,④当选;故本题选D。‎ 命题点2 收入分配公平的含义 典例2 (2017年杭州市高三期末)“十三五”‎ 规划纲要指出,要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困难地区的财政支持力度,推动经济加快发展、人民生活明显改善。这说明(  )‎ ‎①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②收入分配公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③初次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④再分配更加突出效率,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 A 解析 推动经济加快发展、人民生活明显改善,说明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①符合题意;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困难地区的财政支持力度,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②当选;题中体现了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③④与题意不符,排除。故本题选A。‎ ‎ 初次分配与再分配的区分 ‎(1)初次分配主要是指企业单位内部的分配,如劳动者得到的工资报酬,土地所有者得到地租,个人投资理财所得收入等都属于初次分配范畴。‎ ‎(2)再分配是指在初次分配的基础上,政府通过税收、政策、法律等措施,调节各收入主体之间现金或实物的分配过程,也是对要素收入再次调节的过程。‎ 命题点3 实现社会公平的制度保证和重要举措 典例3 (2017·浙江11月选考)下表为2013—2016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部分数据。从这些数据中可以看出(  )‎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速(%)‎ ‎8.1‎ ‎8.0‎ ‎7.4‎ ‎6.3‎ 人均GDP实际增速(%)‎ ‎7.2‎ ‎6.8‎ ‎6.4‎ ‎6.1‎ A.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基本同步 B.劳动报酬增长和经济发展基本同步 C.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有所提高 D.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有所提高 答案 A 解析 表格数据显示,2013—2016年,我国居民收入增速高于GDP的增速,说明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基本同步,A当选;B、C、D与题意不符,排除。‎ 命题感悟:本考点常考的命题角度是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实现社会公平的制度保证和重要措施、兼顾效率与公平。实现社会公平的制度保证和重要措施常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 ‎1.判断 ‎(1)某集团的机器人车间里,每条流水线配有8台机器人作业,这些机器人几乎承担了车间的全部生产。从生产要素角度看,这些机器人属于资本要素。(  )‎ 答案 T。‎ ‎(2)国家连续提高离退休人员养老金,这是属于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环节。(  )‎ 答案 F。提高离退休人员养老金,这是属于国民收入的再分配环节。‎ ‎(3)农民在土地流转中获得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 答案 T。‎ ‎(4)(2015·浙江10月选考)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平是提高效率的物质前提。(  )‎ 答案 F。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 ‎2.‎2017年6月1日起,山东上调月最低工资标准,各地区分别调整为1 810元、1 640元、1 470元(去年分别为1 710元、1 550元、1 390元),小时最低工资标准调整为18.1元、16.4元、14.7元,平均增幅5.8%。上调最低工资标准(  )‎ ‎①是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的重要举措 ②是通过再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 ③有利于让低收入者更好地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 ④有利于消除收入分配差距,促进社会公平 A.②③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 C 解析 上调最低工资标准是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比重的重要举措,有利于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更好地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故①③符合题意;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属于初次分配而不是再分配,②错误;收入分配公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大,不等于消除差距,④错误。故选C。‎ ‎3.(2016年杭州市高三期中联考)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即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方式是(  )‎ A.按生产要素分配 B.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 C.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D.按劳分配 答案 D 解析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方式,D当选;其他选项与题意不符,排除。‎ ‎4.‎‎2016年10月21日 ‎,国务院发布《关于激发重点群体活力带动城乡居民增收的实施意见》,要求瞄准技能人才、新型职业农民、科技人员等增收潜力大、带动能力强的七大群体,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在发展中调整收入分配结构,推出差别化收入分配激励政策。这一政策(  )‎ A.激励了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B.体现了再分配注重公平的重大举措 C.兼顾了收入分配中的效率与公平 D.提高了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答案 A 解析 材料中“瞄准技能人才、新型职业农民、科技人员”差别化收入分配激励政策,体现了要激励各生产要素发挥其作用,A入选;B、C、D材料未体现,排除。‎ ‎5.2017年浙江省再次上调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同时,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由每人每月的120元提高到135元。这一措施有利于(  )‎ ‎①坚持按劳分配原则 ②增加劳动报酬 ③促进收入分配公平 ④改善人民生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D 解析 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会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有利于缩小人们的收入差距,维护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和谐,改善人民生活,故③④符合题意;①②说法错误,上调退休人员养老金待遇属于社会保障,体现的是再分配,排除。本题答案选D。‎ ‎6.不同行业对年终奖的满意水平相差很大。外商独资企业的年终奖满意度水平最高,其次是合资企业,再次是民营企业,国有企业职工对年终奖的满意水平最低,它们之间差距甚大。这表明(  )‎ ‎①在初次分配中要兼顾效率与公平 ②我国开始出现两极分化 ③要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④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 A.①③ B.③④‎ C.②④ D.②③‎ 答案 A 解析 年终奖都是由企业发放,应该属于初次分配,不同行业对年终奖的满意水平相差很大,说明要兼顾效率与公平,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范围内,①③入选;我国的贫富差距拉大,但没有出现两极分化,②排除;题干中不同性质企业年终奖有较大差距,但并未涉及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④排除。‎ ‎7.“中国梦”是“强国梦”“富民梦”。有人认为:“强国富民目标应通过提高经济效率,增加社会财富来实现。”‎ 请你运用效率与公平关系的知识,对这一观点加以评析。‎ 答案 (1)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 ‎(2)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实现强国富民必须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率、增加社会财富。‎ ‎(3)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实现强国富民目标,还必须注重公平分配,只有这样才能维护劳动者权益,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率的积极性,保持社会生机和活力。‎ 考点二 财政与税收 ‎1.财政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b)‎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1)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财政与民生问题)‎ ‎(2)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财政与基础设施工程)‎ ‎(3)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财政与宏观调控)‎ ‎2.财政收入的渠道及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b)‎ ‎(1)渠道:税收收入(最重要的来源)、利润收入、债务收入以及其他收入。‎ ‎(2)主要因素:财政收入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是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 ‎3.财政支出的主要用途(a)‎ 按具体用途,可以分为经济建设支出,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支出,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债务支出五大类。‎ ‎4.财政收入和支出关系的三种情况(a)‎ ‎(1)财政收支平衡:当年的财政收入等于支出,或收入大于支出略有盈余,或支出大于收入略有赤字。‎ ‎(2)财政盈余:当年的财政收入大于财政支出的部分。‎ ‎(3)财政赤字:当年的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的部分。‎ ‎5.税收的基本特征(a)‎ 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这些特征是税收区别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的主要标志。‎ ‎6.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b)‎ 增值税 个人所得税 含义 是以生产经营中的增值额为征税对象的一种税 是国家对个人所得征收的一种税 征税对象 生产经营中的增值额 个人所得额 税率 比例税率 实行超额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 作用 可以避免对一个经营额重复征税,也可以防止前一生产经营环节企业的偷漏税行为 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 ‎7.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c)‎ ‎(1)在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2)国家的兴旺发达、繁荣富强与每个公民息息相关,国家各项职能的实现,必须以社会各界缴纳的各种税收作为物质基础。‎ ‎(3)每个公民在享受国家提供的各种服务的同时,必须承担义务,自觉诚信纳税。‎ ‎8.违反税法的行为及应承担的法律责任(a)‎ ‎(1)违反税法的行为:主要有偷税、欠税、骗税和抗税。‎ ‎(2)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税务机关在追缴税款的同时,要加收滞纳金甚至并处罚款,触犯刑法的还要由司法部门追究其刑事责任。‎ 易错点1 面对通货膨胀国家应实行上调银行利率的紧缩性财政政策 纠错 通货膨胀要给经济“降温”,上调银行利率属于紧缩性的货币政策。‎ 易错点2 实行税收优惠政策违反了税收的固定性 纠错 税收固定性是指征税对象、税率由税法规定,不能随意改变。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可以更改。‎ 易错点3 财政赤字对经济发展有弊无利 纠错 财政赤字必须控制在一定限度内,否则会导致社会总需求和社会总供给的不平衡,从而引发通货膨胀。适度的财政赤字对经济发展还是有利的,国家可以通过发行国债,增加财政收入,扩大投资,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命题点1 财政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 典例1 (2016·浙江10月选考)2015年中央安排财政赤字1.5万亿元,2016年提高到2.18万亿元。这意味着我国(  )‎ ‎①社会总需求增长 ②社会总供给下降 ③国债规模扩大 ④信贷总量缩小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答案 D 解析 财政赤字的增加意味着政府的支出增多,国债规模将扩大,这会增加社会总需求,①③‎ 符合题意;②不符合题意;④与题意无关。故本题选D。‎ 命题点2 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 典例2 (2015·浙江10月选考)2012年以来,我国财政收入总量持续增长,而增速下降。产生这一现象的基础性因素是(  )‎ A.经济发展状况 B.分配政策调整 C.企业所得税减免 D.营业税改增值税 答案 A 解析 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A当选;B、C、D不是基础性因素,排除。‎ 命题点3 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 典例3 (2016·浙江4月选考)国务院决定,自‎2016年5月1日起,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并提出“营改增”要确保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以推动产业转型、结构优化。这一改革(  )‎ ‎①有利于增加财政收入,实现国家职能 ②通过运用财政政策,调节宏观经济 ③有利于避免重复征税,降低生产成本 ④通过调节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答案 B 解析 “营改增”有利于降低企业税负,但在一定程度上会减少国家收入,①与题意不符;④是征收个人所得税的意义,与题意不符。‎ 命题感悟:本考点常考的命题角度是财政的作用、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本考点常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也能考查判断题。‎ ‎1.判断 ‎(1)(2017·浙江11月选考)国家合理的分配政策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  )‎ 答案 F。经济的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 ‎(2)某商户用伪造、变造账簿和记账凭证,进行虚假纳税申报属于骗税行为。(  )‎ 答案 F。伪造、变造账簿和记账凭证,进行虚假纳税申报属于偷税行为。‎ ‎(3)实行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良种补贴等政策有助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 答案 F。采取上述政策是发挥财政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与社会保障体系无关。‎ ‎(4)美籍教师在我国学校任教的工资收入超过起征点的部分要向我国缴纳个人所得税。(  )‎ 答案 T。‎ ‎2.国务院确定实施2018~2020年棚改攻坚计划,再改造各类棚户区1 500万套,近5 000万人又将“俱欢颜”。这主要体现国家财政的作用是(  )‎ A.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 B.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 C.促进社会公平和改善人民生活 D.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答案 C 解析 国家加大棚户区改造的财政投入主要体现国家财政促进社会公平和改善人民生活的作用,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均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3.2017年湖南省财政厅拨出专项资金,重点支持能源与资源、现代装备、新材料、节能减排、新医药等领域的重大科技支撑与自主创新项目。这表明(  )‎ A.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B.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C.财政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 D.湖南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答案 A 解析 材料表明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A符合题意;B、D不符合题意;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C错误。‎ ‎4.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将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生活服务业纳入试点范围。“营改增”是我国目前推出的最重要的税制改革,也是最大的一项减税计划。营业税改增值税有利于(  )‎ ‎①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 ②避免重复征税 ③调节个人收入,实现社会公平 ④促进社会分工,加速产业升级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答案 B 解析 营业税改增值税主要是为了避免重复征税,降低企业负担,还为了促进社会分工,产业优化升级,②④符合题意;营业税改增值税并不能增加财政收入,①排除;③是个人所得税的意义,不符合题意。故选B。‎ ‎5.(2016·金华十校高三调研)为了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公平,我国充分发挥个人所得税在经济调节等方面的作用。个人所得税(  )‎ ‎①是国家对增值所得征收的税 ②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③征收有利于促进生产专业化 ④是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 D 解析 个人所得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增值税只对增值额征税,不仅可以避免对一个经营额重复征税,而且可以防止前一生产经营环节企业的偷漏税行为。它有利于促进生产的专业化和体现公平竞争,也有利于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所以本题②④正确;①③强调的是增值税。选D。‎ ‎6.“你有情,我有情,依法诚信纳税献真情;你出力,我出力,促进民生发展齐努力;你受益,我受益,共享和谐社会最美丽。”这条税收宣传短信告诉我们(  )‎ ‎①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②税务机关依法征税,纳税人依法纳税 ③公民要自觉履行依法纳税的基本义务 ④公民要积极关注国家对税收的征管和使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这条税收宣传短信告诉我们,我国的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公民要自觉履行纳税义务,故①③符合题意;②④与题意主旨不符,故排除。答案选B。‎ ‎7.我国的财政收入中80%来自税收,而我们所缴纳的每100元税款中就有17.6元用于发展教育事业,有14.7元用于能源、交通等基础建设,有8.7元用于改善治安状况,有3.7元用于资助他人,还有用于国防、科学技术研究等等,作为纳税人,我们享受到了纳税所带来的文明、安宁和幸福的生活。因此,在税收面前,我们要树立责任意识和主人翁意识。‎ 运用经济生活中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材料,概括我国税收的作用。‎ ‎(2)谈谈在税收面前,我们要树立责任意识和主人翁意识的认识。‎ 答案 (1)税收是我国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来源(或筹集财政收入最普遍形式,或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国家通过税收组织财政收入,为自身的发展提供物质保障;同时政府利用税收为社会和公民提供各种服务。‎ ‎(2)①在我国,税收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国家的兴旺发达、繁荣富强,民族的振兴与每个公民息息相关,国家各项职能的实现,必须以社会各界缴纳的各种税收作为物质基础。②因此,公民要承担义务,自觉诚信纳税。同时,要增强自己的主人翁意识,以积极的姿态关注国家税收的征管和使用,对贪污和浪费国家资财的行为进行批评和检举,以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专题强化练 一、判断题 ‎1.我国的分配制度是由生产资料公有制决定的。(  )‎ 答案 F。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制度。‎ ‎2.张某在自己承包的土地上通过“科学种田提单产”取得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所得。(  )‎ 答案 T。‎ ‎3.国家调整公务员的工资水平有利于初次分配更加合理。(  )‎ 答案 F。国家调整公务员的工资水平有利于再分配更加公平。‎ ‎4.(2017·嘉兴市高三测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是实现公平的保证。(  )‎ 答案 F。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 ‎5.政府偿还国债的主要资金来源是国有企业上缴的利润。(  )‎ 答案 F。政府偿还国债的主要资金来源是国家税收收入。‎ ‎6.(2017·3月稽阳高三模拟)我国对个人所得适用超额累进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  )‎ 答案 F。我国对个人所得税,按应税项目不同,分别实行超额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 ‎7.分配政策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  )‎ 答案 F。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 ‎8.(2017·浙江余姚中学高三期中)税收都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所以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 答案 F。在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二、选择题 ‎9.(2017·湖州期末)甲是某国企的员工,收入主要是工资和奖金;乙是私营企业主;丙是某独资外企的技术人员;丁承包本村土地进行种植获取收入。下列关于他们收入方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和乙是按劳分配 B.甲和丁是按生产要素分配 C.丙和丁是按劳分配 D.乙和丙是按生产要素分配 答案 D 解析 甲、丁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所得,乙、丙的收入是按生产要素所得,故D说法正确。‎ ‎10.李克强总理指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发展经济的重要推手,是收入分配改革和促进社会公平的切入点,有利于形成合理的分配格局,这是因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 ‎①为创业创新者提供更加公平的机会 ②尊重了劳动、知识、人才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所获得的收入 ③能有效地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 ④可以提高劳动报酬在再分配中的比重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答案 A 解析 “双创”是尊重了劳动、知识、人才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所获得的收入,鼓励人们通过创业创新获得合理的收入,让所有人都有公平竞争的机会和上升的通道,故①②符合题意;收入分配公平要求有效地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故排除③;可以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故④错误。答案选A。‎ ‎11.(2017·浙江11月选考)小刘与朋友共同出资设立了A公司,其中小刘出资额为10万元人民币。三个月后,经半数以上股东同意,小刘以11万元人民币的价格将自己的全部股权转让给了老张。一年后,A公司因经营不善依法破产。据此可判断(  )‎ ‎①A公司是有限责任公司 ②小刘转让所得应缴纳增值税 ③老张对A公司的债务清偿责任不超过10万元人民币 ④小刘转让所得属于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收入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 C 解析 我国公司的法定形式有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股权的出让应当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题中小刘的股权转让给老张经半数以上股东同意,说明A公司是有限责任公司,①符合题意;增值税是以生产经营中的增值额为征税对象的一种税,小刘转让所得不用缴纳增值税,②错误;A公司是有限责任公司,老张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③错误;小刘转让股权所得属于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获得的收入,④当选。故本题选C。‎ ‎12.在新华网举行的“今年两会,你最关心的话题”调查中,“收入分配”问题位居榜首。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下列体现“初次分配要注重公平”的措施是(  )‎ ‎①建立最低工资保障制度 ②强化税收调节,整顿不合理的分配秩序 ③增加财政支出,减少税收 ④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B 解析 建立最低工资保障制度和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都属于初次分配要注重公平的措施,①④符合题意;②③是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重要举措,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 ‎13.“如果我们把社会财富比做一块蛋糕,那么制作好蛋糕固然重要,而切好蛋糕同样值得重视。”这说明(  )‎ A.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B.要处理好集体与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 C.要注重生产和积累的关系 D.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社会保障之间的关系 答案 A 解析 制作好蛋糕强调要提高效率,而切好蛋糕强调的是要促进公平,说明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14.(2016·舟山市田家炳中学开学考)某企业原来效益很好,后因分配上不断向高层管理人员倾斜,导致普通员工积极性下降,企业效益下滑。这说明(  )‎ A.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 B.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 C.效率与公平没有一致性 D.效率与公平不存在矛盾 答案 B 解析 题干中企业效益之所以下滑,是因为企业分配上不断向高层管理人员倾斜,导致普通员工积极性下降,这说明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B符合题意。A与题意不符。C、D说法错误,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二者也存在着矛盾。‎ ‎15.近年来,我国在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除学费的基础上,又对农村寄宿制学生推出了营养餐计划。农村寄宿制学生能享受到“免费的午餐”,这说明财政(  )‎ A.能凭借政治权力分配社会资源 B.具有维护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作用 C.能促进城乡教育资源均衡分配 D.能缩小社会收入差距,提高人民收入水平 答案 B 解析 农村寄宿制学生能享受到“免费的午餐”,这说明财政具有维护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作用,B符合题意。A、D不符合题意;C中的“教育资源均衡分配”是错误的。‎ ‎16.2017年某省财政筹集资金1.56亿元,对纳入国家和省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的18个市、县(市、区)给予资金补助。增加财政支持力度(  )‎ ‎①有助于改善人民生活 ②有助于促进资源合理配置 ‎③可促使经济平稳运行 ④有助于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答案 A 解析 增加城镇化试点的财政支持力度,能够进一步改善城乡居民的生活,促使资源在城乡之间合理流动,①②入选;③在材料中没有体现,不选;增加财政支持力度,与增加财政收入没有直接的、必然的关系,④排除。‎ ‎17.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经济形势专家座谈会,强调“宏观经济政策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适度扩大总需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下列做法与这一财政政策相一致的是(  )‎ ‎①降低出口关税 ②降低存贷款利率 ③减发国债 ④扩大财政支出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答案 B 解析 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减少税收,降低失业率,刺激总需求,属于积极的财政政策,①④符合题意;②属于货币政策;减发国债属于紧缩性财政政策,③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B。‎ ‎18.为保持财政收入稳步增长,最根本的是(  )‎ A.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增加社会财富 B.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增加财政收入 C.保持财政收支平衡,实现社会总供求平衡 D.强化公民的纳税意识,稳定财政收入 答案 A 解析 保持财政收入的稳步增长,最根本的是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增加社会财富,故A正确;分配政策是影响财政收入的重要因素,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最重要来源,但不是根本因素,故B、D不符合题意;保持财政收支平衡,实现社会总供求平衡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但不能保持财政收入的稳步增长,排除C。‎ ‎19.PPP模式是指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共同进行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共担风险,共享收益。我国政府积极推广这一模式,能够(  )‎ ‎①避免政府投资的市场风险 ②激发社会资本投资活力 ③提高财政资金的利用效率 ④确保公有资产优势地位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C 解析 “避免”风险,说法错误,排除①;题中举措是要引进社会资本进入,与公有资产的优势地位没有关系,④排除;②③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C。‎ ‎20.‎2017年2月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降低和规范涉企收费,这一新做法有利于(  )‎ ‎①减少国家财政收入 ②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③降低企业的税负 ④激发市场活力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国务院决定降低和规范涉企收费,是为了减轻企业负担,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激发市场活力,而不是为了减少国家财政收入,②④符合题意,①不符合题意;国务院这一新决定是为了降低和规范涉企收费,而不是降低企业的税负,③不符合题意,答案为B。‎ ‎21.(2016·浙江诸暨中学高三月考)针对一些地方的工商管理部门随意增加收费,加重个体工商户创业成本的问题,有专家呼吁将“费”改“税”,这样可减轻个体工商户的负担。这是因为(  )‎ A.税收具有强制性 B.税收具有固定性 C.税收具有无偿性 D.税收金额比收费低 答案 B 解析 税收具有固定性,工商管理部门不能随意增加,故B当选;A、C、D都不是“费”改“税”的原因,排除。‎ ‎22.税制改革是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而结构性减税将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下列结构性减税对经济影响的传导中,正确的是(  )‎ ‎①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减轻居民税收负担→初次分配更加合理 ②推进资源税改革→提高资源开采和作用成本→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③健全和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调节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公平 ④营业税改增值税→国家财政收入增加→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C 解析 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属于再分配而不是初次分配,故①说法错误;营业税改增值税不一定会使国家财政收入增加,故④说法错误;推进资源税改革,提高资源开采和作用成本,有利于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故②正确;健全和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调节收入分配,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故③正确;本题答案选C。‎ ‎23.自营改增试点全面推开以来,全国截至2016年10月底累计减税965亿元,加上前期试点行业和原增值税行业通过营改增的减税额,全年减税总规模已超过5 000亿元。这是因为,营改增(  )‎ ‎①能够避免对一个经营额重复征税 ②属于紧缩性的财政政策 ③能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拉动 ④属于扩张性的货币政策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答案 D 解析 营业税改增值税,能够达到减税的作用,这是因为增值税只对增值额部分收税,①入选;通过减税,能够扩大企业的国内需求,③入选;减少税收是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不是货币政策,②④排除。故答案选D。‎ 三、综合题 ‎24.某省人大常委会组织的“收入分配差距”‎ 调研结果表明,目前我国分配领域问题突出。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分配比重过小。城乡、地区和行业收入差距大: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大,东、中、西部职工工资相差数倍,不同行业收入差距惊人。电力、电信、金融、石油等垄断行业职工的平均工资是其他行业职工平均工资的2~3倍。行业内部普通员工和高管薪酬差距达到几十倍甚至上百倍。‎ 结合材料,运用收入与分配的有关知识,请你为缩小收入差距,促进分配公平建言献策。‎ 答案 (1)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促进分配公平提供制度保障。‎ ‎(2)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3)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发挥财政和税收的作用,整顿分配秩序。‎ ‎(4)统筹城乡、区域发展,深化垄断行业收入分配改革,缩小收入差距。‎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收入与分配的有关知识,问题指向为缩小收入差距,促进分配公平建言献策,措施建议类题目。回答时要注意从材料中寻找有效信息并与教材知识点结合起来。‎ ‎25.近些年,随着医保制度不断健全,政府投入逐年增加,保障水平稳步提高,人民群众基本医疗权益得到有力保障,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有所缓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有所减少,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公平起到了重要作用,赢得了群众的广泛拥护,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 阅读以上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材料,谈谈我国国家财政的作用。‎ ‎(2)“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在低收入人群中较为突出,请就如何增加低收入者的收入列举两条措施。‎ 答案 (1)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材料中国家财政通过对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加大对医疗方面的投入,保障和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促进了社会的稳定和谐。‎ ‎(2)①大力发展经济,增加就业机会。②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促进收入分配公平。③发挥财政和税收作用。(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第(1)问材料中国家财政通过对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加大对医疗方面的投入,保障和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促进了社会的稳定和谐,体现了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第(2)问分析时需要抓住“低收入者”这个主体,可以从大力发展经济,增加就业机会;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促进收入分配公平;发挥财政和税收作用等角度组织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