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榆林市二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政治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陕西省榆林市二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政治试题

榆林二中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 高二年级政治试题 命题人: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答案。)‎ ‎1.自然界变化万千,社会错综复杂,常常令人倍感困惑。但是,拥有“智慧之学”的人,常常身在绝境,却能自在、愉快地欣赏大自然,拥有“行至水穷处,坐看去起时”的人生境界。‎ A. 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 B.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科学世界观 C. 哲学学习使我们获得成功人生 D. 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世界 ‎【答案】D ‎【解析】‎ ‎【详解】A:材料没体现哲学的产生,A与题意不符。‎ B: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但不一定是科学的,B错误。‎ C:学习哲学只是对人生有指导作用,但不是决定作用,选项过于绝对,C错误。‎ D:拥有“智慧之学”的人,指的是懂哲学、用哲学的人,他们能够在错综复杂的社会乱象中闲看潮起潮落、花谢花开,这是因为哲学对我们的人生具有指导作用,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的更好的艺术,D正确。‎ 故本题选D。‎ ‎2.在中国古代“家国一体”的社会组织结构中,人们重视家庭的团聚、国家的统一、社会的和谐。受其影响,中国传统哲学有着浓厚的“尚圆”思维,讲究圆满、圆融、圆通,花好月圆、团团圆圆等也成为普通中国人的美好追求。由此可见()‎ ‎①传统文化对社会变革有深刻影响 ‎②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③哲学可以指导人们正确改造世界 ‎④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传统文化的影响、哲学的起源、哲学的任务。①:材料中并没有体现传统文化对社会变革的影响,①不符合题意。‎ ‎②:“尚圆”思维存在于普遍中国人的心中,“圆”成为普遍中国人的美好追求,这说明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②正确。‎ ‎③:正确的哲学才可以指导人们正确改造世界,③错误。‎ ‎④:中国传统哲学的“尚圆”思维是从中国古代“家国一体”的社会组织结构中发展出来的,这说明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④正确。‎ 故本题选C。‎ ‎【点睛】哲学源于生活,源于对实践的追问和思考,不能源于“思想”“观念”“意识”等主观的东西。哲学也有正误之分,不能认为哲学都能正确地指导人们改造世界。‎ ‎3.“少年安能长少年,海波尚变为桑田”,“死生有命,富贵在天”,“望梅止渴;心灵手巧”,“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因材施教”上述的观点各体现了(  )‎ A. 形而上学的观点,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客观唯心主义,一切从实际出发 B. 运动具有绝对性,客观唯心主义,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一切从实际出发 C. 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客观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观点,运动具有绝对性 D. 形而上学观点,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运动具有绝对性,客观唯心主义 ‎【答案】B ‎【解析】‎ ‎【详解】B:“少年安能长少年,海波尚变为桑田”的意思是人的一生少年时光怎能长久呢,即便是浪涛翻滚的大海也有变为农田的那一刻,说明运动是绝对的;“死生有命,富贵在天”指万事皆由天命注定,是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望梅止渴;心灵手巧”体现意识对人的生理活动的调节和控制作用,即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因材施教”体现的是一切从实际出发,B选项的顺序正确。‎ ACD:选项ACD均错误,排除。‎ 故本题选B。‎ ‎4.下列选项能够正确反映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演进顺序的是 ‎①未有此气,己有此理 ‎ ‎②原子是世界的本原 ‎③气者,理之依也 ‎ ‎④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A. ①→④→② B. ③→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①→③‎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主观唯心主义,与题意不符,排除;‎ ‎②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 ‎③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 ‎④辩证唯物主义; ‎ 根据唯物主义发展的三个基本形态,可以作出如下排序:③→②→④ ‎ 故选:B。‎ ‎5.朱熹小时候就问其父亲“天上有何物”;陆九渊三四岁时就问父亲“天地有没有尽头”,并为此废寝忘食地思索;波普尔八岁时就在思考“空间是无限的还是有限的”。这些人后来成为大思想家,与他们从小善于思考不无关系。这说明(  )‎ A. 哲学源于人们对自然万物的惊讶 B.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C. 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D. 哲学的任务就是对现存的东西提出质疑 ‎【答案】C ‎【解析】‎ ‎【详解】C:这些人后来成为大思想家,与他们从小善于思考不无关系。这说明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C符合题意。‎ A:哲学源于人们对自然万物的惊讶的说法错误,不选。‎ B:选项B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D:哲学的任务是指导人们正确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D错误。‎ 故本题选C。‎ ‎6.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 A. 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问题 B.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C. 具体科学和哲学的关系问题 D.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答案】D ‎【解析】‎ ‎【详解】A: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A与题意不符。‎ B:哲学的基本问题不是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而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B与题意不符。‎ C:哲学的基本问题不是具体科学和哲学的关系问题,而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C与题意不符。‎ D: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D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7.暗物质被比作“笼罩在21世纪物理学天空中的乌云”,它由万有引力定律证实存在.却从未被直接观测到。我国成功发射首颗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目前,“悟空”用它的“火眼金睛”,开始寻觅宇宙“幽灵”暗物质并成功获取首批科学探测数据。这表明()‎ ‎①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发挥主观能性是利用规律的前提 ‎③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④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人们通过科研实践活动可以探测到暗物质存在的证据,说明世界是可知的,人类可以正确认识事物及其本质,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之物,故选项①③符合题意;选项②说法错误,发挥主观能性是利用规律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前提,排除;选项④不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而不是改造世界,排除。故本题选B。‎ ‎【点睛】用比较法区别哲学的基本问题和哲学的基本派别:‎ ‎(1)含义不同。①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或者说思维和存在谁决定谁的问题;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也就是思维到底能否正确反映存在的问题。②‎ 哲学的基本派别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2)划分标准不同。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只是涉及思维和存在谁决定谁的问题,也就是这二者关系的第一方面内容。如果认为存在决定思维,就是唯物主义,反之则属于唯心主义。‎ ‎(3)外延不同:哲学基本问题的外延大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划分标准。‎ ‎8.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是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  )‎ A. 对物质和意识关系的不同回答 B. 对思维和存在辩证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 C. 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 D. 对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 ‎【答案】C ‎【解析】‎ ‎【详解】C: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所以正确答案为C;‎ ABD:A、B、D均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哲学基本问题 (1)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2)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由于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哲学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9.知廉明耻,是做人最基本的道德规范。“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这句古语蕴含的哲理是 A. 联系是普遍的和无条件的 B. 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C. 先知后行重在知 D. 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 ‎【答案】B ‎【解析】‎ ‎【详解】B:“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是指大凡不廉洁的人没有什么东西不拿, 不知羞耻的人没有什么事不做,这体现了世界观决定方法论,B适合题意。‎ A:联系是普遍的,但是有条件的,A是错误的。‎ C:实践是认识的基础,C是错误的。‎ D:材料没有体现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D排除。‎ 故本题答案选B。‎ ‎10.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顺应时代发展,集中全党智慧,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反映了()‎ ‎①哲学家们是真理的发现者 ‎②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③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 ‎④科学理论是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也表明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②③正确且符合题意;哲学家们可能是真理的发现者,也可能是谬误的制造者,①错误;科学理论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④错误。故本题答案选B。‎ ‎1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中国独有的创新理论,植根于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现实土壤,是引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指南,将指引中国经济赢得一个又ー个胜利。这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A. 改变市场经济规律,能避免前进中的困难和曲折 B. 是在理论基础上的实践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先导 C. 正确反映了时代的特点和要求,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有力工具 D. 牢牢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为社会变革提供巨大的物质力量 ‎【答案】C ‎【解析】‎ ‎【详解】A:规律是客观的,不能改变规律,且“避免前进中的困难和曲折”的表述也是错误的,A错误。‎ B: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先导,B错误。‎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植根于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现实土壤,是引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指南,这是因为其正确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有力工具,C正确。‎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提供的是精神力量而不是物质力量,D错误。‎ 故本题选C。‎ ‎12.马克思主义哲学以世界客观性为依据,以实践为基础,以规律为对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性,要求它不可能纯学术化,在政治和价值取向上,它必须关心社会现实问题,直接或间接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历史使命相联系。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 A. 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统一 B. 客观与主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C. 实现了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 D. 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答案】D ‎【解析】‎ 材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D项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性,要求它不可能纯学术化,总是直接或间接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历史使命相联系,体现了其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AC项与题意不符;马克思主义哲学要求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而不是客观与主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B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D。‎ ‎【点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1)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唯物辨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辨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 ‎(2)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首要和基本的观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科学的,就在于它坚持实践的观点,就在于它的全部理论都来自实践,又经过实践的反复检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革命的,就在于它是“改变世界”的科学,指导人类解放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不是偶然的,它有着深厚的阶级基础和理论来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主要是 ‎①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思想 ‎②生物进化论 ‎③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 ‎④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符合题意,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之一; ②不符合题,生物进化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自然科学前提之一; ③符合题意,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之一; ④不符合题意,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自然科学前提之一; 故选:B。‎ ‎【点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有着深厚的阶级基础、自然科学基础和理论来源。‎ 阶级 基础 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 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迫切需要指导自己行动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自然 科学 基础 三大发现: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 从哲学上概括自然科学的成就,全面、深刻地揭示自然界唯物辩证性质的条件已经成熟 理论 来源 德国古典哲学,其中主要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批判地吸取了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14.习近平指出,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科学如何进步,马克思主义依然显示出科学思想的伟力,依然占据着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这是基于马克思主义 ‎①正确反映了物质世界的本质和规律 ‎②能为人们的生活和实践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有益指导 ‎③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有机统一 ‎④是对问题的高度认识和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依然显示出科学思想的伟力,依然占据着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这是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正确反映了物质世界的本质和规律,能为人们的生活和实践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有益指导,①②正确且符合题意;任何哲学都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应排除③;④说法错误,错在“具体方法”;故本题答案选A。‎ ‎15.‎2018年5月5日,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纪念日。在马克思的墓碑上刻着两行字:“以往的哲学家只是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造世界。”这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 A. 阶级性 B. 反思性 C. 实践性 D. 科学性 ‎【答案】C ‎【解析】‎ ‎【详解】C符合题意,“以往的哲学家只是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造世界。”这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实践性; ABD不合题意,均排除。 故选:C。‎ ‎【点睛】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科学的,就在于它正确反映了物质世界的本质和规律,就在于它的全部理论都来自实践,又经过实践的反复检验。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革命的,就在于它是“改变世界”的科学,指导人类解放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6.《荀子·王制》指出: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这启示我们 A. 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统一 B. 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C. 要根据自己的需要利用和改造规律 D. 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忽视客观规律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的大意是说,一年四季应当根据季节根据植物的生长规律播种庄稼,这样庄稼才多,老百姓以后才有充足的粮食。这说明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故B选项符合题意,应选;A不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规律,而不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排除;C说法错误,规律是客观的,不能被改造,排除;D说法错误,发挥主观能动性不能忽视客观规律,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 ‎17.对于“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与“入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的观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前者承认运动的绝对性,后者否认了相对静止 B. 两者从不同的侧面揭示了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 C. 前者夸大了运动的绝对性,后者夸大了静止的相对性 D. 前者揭示了物质运动的规律性,后者否认了运动的绝对性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运动和静止的关系。“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强调运动绝对性,当人第二次再踏进河流时,先前的河水已经流走了,河流已不是以前的河流了,这种说法是正确的;而“人甚至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则是借口事物的绝对运动而否认了事物的相对静止,不承认事物在一定时期内性质的相对稳定性,会陷入不可知论,这种观点是错误的;A正确且符合题意;BCD说法都是错误的,均应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 ‎18. 《诗经·七月》:“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下列与诗歌中的哲理相近的是 A.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B.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C. 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 D. 不饱食以终日,不弃功于寸阴 ‎【答案】C ‎【解析】‎ 本题的诗歌表明在每一不同的节气自然界的表现是不同的,体现了事物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C正确且符合题意;A体现了事物是变化发展的,B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D强调了我们要珍惜时间,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都与诗歌中的哲理不符,均应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 ‎【考点定位】规律的客观性。‎ ‎【名师点睛】本题以古诗为背景,考查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先理解每句诗句的表面意思,然后透过现象把握本质和规律,明确其蕴含的哲理。题中的诗歌体现了事物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然后逐一推敲选项体现的哲理,找出与之相符合的,就可以选出正确的答案。‎ ‎19.亚洲有一种毛竹,最初5年里在地下生根长达几千米,人们几乎看不到它生长。第6年雨季到来时,它钻进地面,以每天60厘米的速度涨到‎30米高。下列选项与其所含哲理一致的有(  ) ‎ ‎①人生譬如滑雪,只有知道如何停止的人才知道如何加快速度 ‎ ‎②旋岚偃岳而常静,江河竞注而不流,野马飘鼓而不动,日月历天而不周 ‎ ‎③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 ‎④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运动与静止的观点,题干说人们几乎看不到它的生长。第6年雨季到来时,它钻进地面,以每天60厘米的速度涨到‎30米高,说明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①③符合题意,②体现的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即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④体现了绝对运动,但是没有体现相对静止的存在,故均与题意不符,故答案应选B。‎ 考点:运动与静止的观点 ‎20.《极简人类史》中写道:“我们的星球已经存在了45亿年之久,生命的出现也有约35亿年。相比之下,人类的出现则是比较晚才发生的事情,不过是地球生命史的眨眼瞬间。尽管如此,在地球上曾经出现过的生物中,人类仍然是最有趣、最奇特的物种之一。在近40亿年里,我们是第一个能将知识代代相传的物种。”材料说明 ‎①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 ‎②人类的意识是人脑所特有的机能 ‎③自然界与人类社会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 ‎④人类社会的存在是主观活动产物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人类的出现则是比较晚才发生的事情,不过是地球生命史的眨眼瞬间,说明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类社会的产生和发展是一个客观过程,故选项①②符合题意;选项③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④说法错误,人类社会的存在是客观的,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 ‎21.“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某地结合当地特色,围绕“一溪三轴连四区,多点汇文湖”的布局,打造集新农村建设、精准扶贫、产业发展及乡村旅游于一体的美丽乡村。这说明该地(  )‎ ‎①重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按客观规律办事 ‎②立足乡村振兴战略要求,提出具体发展思路 ‎③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客观与主观相统一 ‎④充分挖掘本地优势资源,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④:根据题意,某地结合当地特色,围绕“一溪三轴连四区,多点汇文湖”的布局,打造集新农村建设、精准扶贫、产业发展及乡村旅游于一体的美丽乡村。这说明该地重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按客观规律办事;充分挖掘本地优势资源,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①④符合题意。 ②:立足该地实际,提出具体发展思路,②表述错误。 ③: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主观与客观相统一,③表述错。 故本题选B。‎ ‎22. 即使蒙住了眼睛,也不等于世界漆黑一团。这是因为 A. 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B. 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 C.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D. 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中“即使蒙住了眼睛,也不等于世界漆黑一团”强调的是世界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世界的本质是物质,故D选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A、B、C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答案选D。‎ 考点:世界的本质 ‎23. 王夫之说:“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即含动,动不舍静”下列观点与之相符的是 A. 运动和静止都是绝对的 B. 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的 C. 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D. 静止是绝对的,运动是相对的 ‎【答案】C ‎【解析】‎ ‎【详解】ABD: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ABD错误。‎ C:材料中王夫之的话强调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这说明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C正确。‎ 故本题选C。‎ ‎24.“树上结两瓜”这原是讽刺一些人不懂农业生产而异想天开的笑话,如今却在河北省新乐市邯邰镇变成了现实,当地瓜农开始试验搭架,使两瓜吊在空中,由于上下四面透气,成熟期提前了5〜8天,瓜形好,甜度也增加了不少。这表明 A. 客观规律可以被人们创造和改变 B. 人们在自然面前是无所不能的 C. 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造福人类 D. 科学技术的发展可以战胜自然规律 ‎【答案】C ‎【解析】‎ ‎【详解】A错误,“被人们创造和改变”说法错误,违背规律的客观性;‎ B错误,“无所不能”说法错误;‎ C正确,材料所述的“树上结两瓜”的事例说明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造福人类;‎ D错误,“战胜自然规律”说法错误,违背规律的客观性;‎ 故选:C。‎ ‎25.李白《登金陵凤凰台》诗云:“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该诗所蕴含的辩证唯物论道理是(   )‎ A.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 B.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C. 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D. 物质世界是相对运动与绝对静止的统一 ‎【答案】A ‎【解析】‎ ‎【详解】A符合题意,“凤去台空江自流”体现了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晋代衣冠成古丘”体现了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材料说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 BC不合题意,材料强调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而没有体现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也没有涉及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D表述错误,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故选:A。‎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0分)‎ ‎26.材料一:人类最早关注的不是哲学问题,而是具体科学问题,古希腊和古罗马的许多哲学家往往首先是自然科学家。他们孜孜以求地探索着世界某一领域的特殊规律,创建了一门门具体科学。随着实践的不断发展,人们视野的不断开阔,认识不断深化,人们形成了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的观点就是世界观。对世界观加以系统化理论化便形成了哲学。‎ 材料二:自然科学的发展也离不开哲学。从古迄今,没有哪一种科学知识体系不是实际上以某种哲学为指导的,也没有哪一个科学家不是实际上具有某种哲学信仰的,所不同的仅仅表现在自觉的程度上。‎ 结合上述材料,说明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 ‎【答案】(1)哲学和具体科学相互区别,二者研究的领域、回答的问题不同。具体科学研究的是世界某一领域,揭示的是特殊规律。哲学研究的是整个世界,揭示的是一般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2)哲学与具体科学是相互联系 ‎,一方面,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在人类哲学史上,一些自然科学家是在关注和思考某一领域的基础上才思考哲学问题,同时成为哲学家的。离开具体科学,哲学就会枯萎。另一方面,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缺乏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具体科学的发展就会受到影响。‎ ‎【解析】‎ 本题要求结合上述材料,说明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 二者的关系可以从区别和联系两个方面去说明。‎ 相互区别:①具体科学揭示的是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和奥秘;②哲学揭示的是整个世界共同的、普遍的性质和规律。(研究对象和回答问题不同)‎ 相互联系:①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②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点睛】具体科学与哲学的联系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 一方面,哲学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各门具体科学,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哲学以不断丰富的各门具体科学提供的知识为前提。 ‎ 另一方面,哲学对各门具体科学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意义。 ‎ 哲学与具体科学之间又有差别,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 差别之一。哲学从总体上揭示人与世界的关系,研究世界的本质与规律,而各门具体科学从某一方面,某一领域来研究世界,把握某一特殊规律。两者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 ‎ 差别之二。哲学还是一种意识形态。在阶级社会中,哲学与政治密切相关。具体科学中的自然科学则不具有阶级性。‎ ‎27.法国近代著名哲学家拉美特利从物质元素和物质结构上说明世界的统一性,说:“人是机器,人的肌体和心灵的一切活动都是机器运动的一种表现,都是机械运动的一种表现,都是身体上各种机器机械作用的结果。”罗马教皇曾说:“(天主教)信仰并不反对生物进化论。”“如果人的身体源于业已存在的有生命的物质,人的精神和灵魂则是上帝直接创造的。”‎ 拉美特利的观点属于什么哲学观点,它有什么进步性和局限性?罗马教皇的观点是哪一种唯心主义形态?列举其在生活中的具体表现(至少两个)。‎ ‎【答案】(1)①属于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②这种观点在自然科学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但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特点。 ‎ ‎(2)①罗马教皇的说法强调了上帝创造人的精神和灵魂,是一种典型的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②上帝论、封建迷信、宗教思想。‎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拉美特利和罗马教皇的不同观点为素材,考查考生对唯物主义哲学和唯心主义哲学的理解。‎ ‎【详解】本题要求回答拉美特利的观点属于什么哲学观点,它有什么进步性和局限性?罗马教皇的观点是哪一种唯心主义形态?列举其在生活中的具体表现(至少两个)。‎ 在拉美特利的观点中把人看作机器,这属于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然后考生可依据教材知识,从这种观点在自然科学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的角度指出其进步性,从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特点的角度指出其局限性。罗马教皇认为人的精神和灵魂则是上帝直接创造的,这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然后考生可从上帝论、封建迷信、宗教思想等角度列举。‎ ‎28.‎2017年10月2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党章。‎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顺应时代发展,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结合材料,运用哲学与时代的关系分析自觉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依据。‎ ‎【答案】①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地把握了时代的脉搏,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它能够指导我们正确地认识和改造世界。②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它可以更新人们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预见和指明社会前进的方向,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化了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认识,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将进一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推动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解析】‎ 本题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话题设置背景材料,从《生活与哲学》的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哲学与时代的关系等有关知识点的掌握,着重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哲学与时代的关系分析自觉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依据,属于原因类的解答题。联系所学知识可知,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精神生活的构成部分,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任何反映自己时代的客观要求和社会发展趋势的哲学,都可以成为这一时代社会变革的先导,推动时代前进的步伐,指导社会的变革。首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正确反映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把握时代脉搏,是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能够指导我们正确地认识和改造世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进一步推动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说明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29.今天我们已深切地感受到,在某种程度上,生态环境的优劣決定着一个国家和地区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人们能不能过上健康、幸福的生活。回顾近百年来的世界历史,不难发现这实际是一部科技的发达进步史,也是一部环境的”悲情”史。人类在向地球无节制地索取资源和财富时,也一次次遭受大自然的惩罚。一个多世纪来,许多足以造成生态变迁的现象以惊人的速度出现:化石能源过度开发、水资源迅速恶化、空气污染加剧、海平面上升、冰川消融加快,与之相伴的还有热带雨林退化、森林乱砍滥伐以及愈演愈烈的全球气候变暖……‎ 大自然的任何“病症”人类都承受不起。结合材料运用规律的知识说明该观点的合理性。‎ ‎【答案】①自然界中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周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中的一部分。‎ ‎②自然界中事物的运动和发展规律是客现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 ‎③因此,要求人类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一旦违背客观规律使生态环境惠化,必然受大自然的惩罚。‎ ‎【解析】‎ ‎【分析】‎ 本题以人类在向地球无节制地索取资源和财富时,也一次次遭受大自然的惩罚为素材,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详解】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规律的知识说明“大自然的任何“病症”人类都承受不起”这一观点的合理性。‎ 本题属于说明类试题,题目限定规律的知识。‎ 针对材料人类在向地球无节制地索取资源和财富时,也一次次遭受大自然的惩罚。一个多世纪来,许多足以造成生态变迁的现象以惊人的速度出现:化石能源过度开发、水资源迅速恶化、空气污染加剧、海平面上升、冰川消融加快,与之相伴的还有热带雨林退化、森林乱砍滥伐以及愈演愈烈的全球气候变暖……,考生可从自然界中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周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规律是客现的,要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的角度作答。‎ ‎【点睛】政治主观题的答题要求:‎ ‎(1)联想相关知识:通过审设问明确要考查的知识点或知识范围,然后通过审材料,确定要调动和运用哪一个,或哪几个知识点。在联想相关知识时,除了运用设问中所要求的知识点外,还要从该知识点的知识网络中调动一些能解答该题的相关知识点。或者将该知识点分解为几层意思,并以每层意思作为小论点来展开分析,分析中应结合材料中相关信息(即材料语言)。这种情况在解答“怎样体现”类的试题时经常用到。‎ ‎(2)拟写提纲:通过审题,明确了答题的类别、设问的主体,以及考查的知识范围和题意后,必须在草稿纸上拟写提纲,这个提纲不要求写出每个要点的完整意思,只要求写出提示性的字或词。然后,依据这个提示性的提纲逐条写出答案要点。‎ ‎(3)组织答案要点:整个答案必须是教材语言、材料语言、时政语言的有机结合,但每个答案要点不强求三种语言结合,可以是一种语言,也可以两种语言的结合。‎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