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03 发布 |
- 37.5 KB |
- 2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A版专题11唯物辩证法百日闯关系列
一、【课标解读】——细化课标 预测高考 (一)考点细化 1.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 2.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 3.系统优化方法; 4.发展的内涵和实质; 5.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 6.发展的量变与质变状态; 7.矛盾的概念及基本属性; 8.矛盾的普遍性; 9.矛盾的特殊性; 10.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11.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12.辩证否定观; 13.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 (二)考情分析预测 (1)结合我国及国际社会中发生的热点问题,如中美贸易冲突、食品安全、“一带一路”战略等给我国经济发展及与其他国家关系带来的影响,考查联系的观点、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等 (2)结合有关诗词歌赋、名言名句、俗语格言及有关转变发展方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等热点问题,考查发展的观点 (3)结合人与自然的关系、中美关系、中印关系等,以考查对立统一的观点 (4)结合当前的各项改革试点工作、坚持中央的领导和各地方特色相结合等,考查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5)结合党和政府工作的重点,如当前我国着力解决民生问题,考查主次矛盾的关系 (6)结合对我国科技发展的成就、传统文化继承等,考查辩证的否定观与创新意识 二、【知识网络构建】——纵横联系 融汇贯通 三、【主干知识梳理】——聚焦考点 点点必到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唯物辩证法部分) ◆贯穿于唯物辩证法的三个重要范畴:联系、发展、矛盾。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的特征。联系的根本内容是矛盾,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矛盾,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的特征由矛盾决定,所以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承认矛盾,主张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形而上学的根本观点:否认矛盾,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一、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部分) 1、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提示:联系的观点包括联系的普遍性、联系客观性、联系多样性) (1)什么是联系?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2)联系的普遍性: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是一幅由种种联系交织起来的画面。其中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3)联系的客观性: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方法论)它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4)联系的多样性: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方法论)它要求我们,要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2、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 (1)整体与部分是相互区别的。含义不同;地位、作用、功能不同。 (2)整体与部分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部分离不开整体;整体离不开部分;关键的部分可以决定整体的功能。 (3)方法论: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同时,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3、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1)系统的基本特征:整体性、有序性、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2)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注意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3)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二、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部分) 1、发展的普遍性。 自然界是发展的;人类社会是发展的;人的认识是发展的。 2、发展的实质(什么是发展?) 发展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发展不是运动变化,不是质变;判断事物先后的标准主要看它是否符合客观发展规律,是否有远大的前途和强大的生命力;不是以力量的先后表面的形式作为判断标准) 3、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发展的趋势:前途光明,道路曲折。) (1)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因为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2)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因为新事物战胜旧事物必然经历一个漫长和曲折的过程。 (3)方法论: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对未来充满信心,鼓励、支持、保护新事物,促使其成长壮大。又要准备走曲折的路,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勇敢地接受挫折和考验。 4、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发展的状态) (1)量变是事物的增减和场所得变迁,是一种渐进不显著的变化。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一种根本的显著的变化。 (2)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返,不断前进。 方法论: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反对两个极端:急于求成和优柔寡断。 三、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唯物辩证法的矛盾分析法部分) 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1)矛盾的含义 (2)矛盾的同一性 (3)矛盾的斗争性 (4)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是对立中的同一,是包含差别的对立,矛盾的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存在;(此处黑字为新增加内容)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所以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5)方法论:坚持一分为二的分析方法。(两点论、两分法)。 2、矛盾的普遍性原理。 (1)矛盾的普遍性含义: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2)方法论: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事物,我们都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3、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1)矛盾的特殊性含义: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2)矛盾的特殊性的表现。一是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二是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三是同一事物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方面也各有特殊性。 (3)方法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含义:是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地位: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意义: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也是我们正确解决问题的关健。 (提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从辩证法的角度,依据是矛盾的特殊性; 一切从实际出发从唯物论的角度,依据是物质决定意识;) 4、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1)二者相互联结。普遍性离不开特殊性;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 (2)二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5、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原理。 (1)区别: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矛盾,其中必有一种矛盾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这就是主要矛盾。其他矛盾处于被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这就是次要矛盾。 (2)联系: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3)方法论: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同时,又要统筹兼顾,处理好次要矛盾。 6、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原理。 (1)区别:一个矛盾有两个方面,其力量是不平衡的。其中,必有一方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这就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另一方处于被支配地位,是矛盾的次要方面。 (2)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3)联系: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4)方法论: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全面,又要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 提示:区分主要矛盾、次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次要方面: A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外延:就复杂事物中包含许多矛盾相互比较二言的,比较的结果主要矛盾只有一个,次要矛盾可以多个;作用主要矛盾决定事物发展的进程;方法论: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同时,又要统筹兼顾,处理好次要矛盾;常用语:关健、中心、主题、突破口、核心等); B矛盾的主要和次要方面:外延指同一矛盾的双方相互比较而言的,比较的结果:矛盾的主要方面只有一个,而次要方面也只有一个,作用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方法论: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全面,又要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常用词:主流、主体、性质、方向、大局、本质、总体上看、利弊、优势、形势等) 7、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论。 (1)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哲学依据: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原理;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原理。 (2)两点论和重点论的含义。 (3)两点论和重点论的联系:两点之中有重点;重点是两点中的重点。 (4)我们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反对一点论和均衡论。 (提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从辩证法的角度和一切从实际出发从唯物论的角度) 8、什么是矛盾分析的方法? 矛盾分析的方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主要是: (1)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坚持两点论、两分法。 (2)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善于把握重点和主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 第十课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唯物辩证法的辩证否定观部分) 1、辩证否定观与创新意识。 (1)什么是辩证的否定? 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是事物联系的环节。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2)辩证否定观的要求 ①必须树立创新意识。 ②要有革命批判的精神。(既不能肯定一切,也不能否定一切。) 2、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要求 (1)密切关注变化着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陈规陈说, (2)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 (3)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 3、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1)创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2)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3)创新推动人类思维方式和文化的发展。(4)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总结:创新的依据: 1、(从辩证发的角度):事物是不断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2、(从辩证发的角度):辩证的否定是实现发展的根本途径其实质是扬弃要求必须树立创新意识 3、(从辩证发的角度):创新的社会作用:创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创新推动人类思维方式和文化的发展。 4、(唯物论角度):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客观实际是变化发展的,因此必须发扬创新精神,才能达到主客观具体历史的统一;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客观实际相结合,要求我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5、(从认识论角度)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真理永远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综合探究:一、新发展理念的内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此处黑字为新增加内容) 要求: 1、树立创新发展理念,就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 2、树立协调发展理念,就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在增强国家硬实力的同时注重提升国家软实力,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 3、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就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4、树立开放发展理念,就必须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内外需协调、进出口平衡、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引资和引技引智并举,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 5、树立共享发展理念,就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 二.新发展理念体现辩证法观点: (1)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具有内在联系的;体现了辩证法的联系观; (2)体现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原理(区分缓急在兼顾一般时要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重点突破); 体现了矛盾的特殊性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4)体现发展观点(善于把握发展的普遍性,渐进性和飞跃性,及求真务实又稳扎稳打,既求真务实又与时俱进。) 四、【重点问题直击】——点石成金 寻求突破 1.联系观 (1)联系的普遍性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识别的关键词:影响,制约,关系到,引起,相结合,合作,协作,协调,正确处理…之间的关系,…一体化、系统化,有利于,会促进,会带来,统一,意义,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相关,处理……关系,同时,导致,后果,离不开,一致性、连续性等。 (2)整体与部分是辩证统一的,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密不可分。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同时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识别的关键词:顾全大局、国家与各地区或某地区、东、中、西部、国家与各单位、各部门、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关系、发展的全过程与某一阶段之间的关系、足球、篮球、排球等集体项目,强调的是相互配合、整体势力,要培养队员集体意识、全局观念、事关全局、树立全国一盘期的思想、组成部分、环节、全局、大局、局部、战略长远高度、地区分割、地方保护主义、分裂、独立等。 (3)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识别的关键词:结构调整、系统工程、资产重组、优化组合等 2.发展观 (1)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发展的实质,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识别的关键词:创新、更新、刷新、发展、提高,新产品,新局面,新形势,长远利益,前瞻性,从……到……的发展过程(上升、前进)等 (2)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要求我们要对未来充满信心,又要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 识别的关键词:某事物成长经历艰辛困苦的过程,最终取得了胜利或成功、在挫折中前进、前途光明,道路曲折、前进中遇到困难与挫折、严峻挑战等。 (3)事物的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要求我们既要做好量的积累,又要促进事物的质变 识别的关键词:循序渐进、有计划、分阶段或分步骤实施、防微杜渐、适度、火候、分寸、尺度、一次次、从…做起、一蹴而就、过度、急于求成等。 3.矛盾观 (1)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具有普遍性要求我们:①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②坚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或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识别的关键词:既……又……,一方面,另一方面、尽管……但是、利与弊、双刃剑、机遇和挑战、优势和劣势、优点和缺点、居安思危、正视、化解矛盾,面对现实等 (2)矛盾具有同一性,矛盾双方相互依赖、相互贯通,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识别的关键词:双方依存,既……又……,双方转化、转变,化……为……,变……为……等。 (3)矛盾的特殊性,要求我们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识别的关键词:因地(时)制宜,因人而异,特色,根据……的特点,针对,量身定做,独特,根据当地当时实际等 (4)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是矛盾的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一般和个别的关系。它们相互联结,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要求我们要坚持把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统一起来,坚持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识别的关键词:搞试点,推广经验,借鉴……的经验,典型示范;在……理论、思想、政策、精神的指导下,根据当地实际;号召;不照抄照搬、死板硬套,解剖麻雀;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同与异等 (5)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要求我们办事情要抓中心、抓重点、抓关键,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又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处理好次要矛盾。 识别的关键词:集中精力,关键、重点、中心、重心,突破口,突出问题,根本,重中之重,骨干力量,核心,首要地位、第一要务等 恰当处理次要矛盾的关键词:要学会弹钢琴,反对单打一、统筹兼顾,协调发展、舍本逐末等 (6)矛盾主要方面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因此,我们在着重把握主要方面,要抓主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识别的关键词:以…为主体、以…为主导、分析形势、巨大成绩……存在不足(困难和问题)、九个指头与一个指头、主流、支流、利大于弊、判断性质、辨清方向、识大局、总体上、总的来看,还有……问题、公有制为主体、评价人的功与过、评价工作的得与失等。 4.辩证的否定观 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发展的环节,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实质是“扬弃”。要求我们立足实践,树立创新意识。 识别的关键词:吸取、保留和改造、肯定又否定、克服消极的保留合理的、继承与发展、继承与创新、对待传统文化、突破传统、理论创新、创新精神、敢于创新、与时俱进、解放思想、突破陈规旧俗、创新、新产品,新思路,新方案,新突破、解放思想、大胆吸收借鉴、;反面的有:抛弃、全盘否定、完全彻底否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就是,不是就不是等。 五、【模拟仿真训练】—— 一试身手 扬帆高考 1、19年1月7日,浙江自贸区输电主线路进行通电试验,该项目将浙江自贸区所在的舟山群岛与大陆相连,施工难度极大,广大科技工作者克服了种种难题,并创下了14项该领城的世界纪录,这一工程的建成意味者舟山将拥有直通大陆的输电“高速公路’将带动舟山乃至整个长三角经济的发展。材料说明了 ①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能否成功取决于认识的水平 ②主体活动的目的性能动性主动遵循了规律的客观性 ③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改变事物之间的固有联系 ④人们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是改造世界的必要条件 A.②④ B.①② C.③④ D.①③ 【答案】A 【解析】①选项夸大了人的认识水平对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的作用,错误;事物之间的固有联系是客观的,发挥主观能动性不能改变事物之间的固有联系,故③错误;广大科技工作者克服了种种难题将浙江自贸区所在的舟山群岛与大陆相连,这一工程的建成意味者舟山将拥有直通大陆的输电“高速公路’将带动舟山乃至整个长三角经济的发展,这说明了人们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是改造世界的必要条件,也说明了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主体活动的目的性能动性主动遵循了规律的客观性,故②④正确。故选A。 2、当前,浙江省丽水市在落实推进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试点工作,积极探索推动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抵押工作,打通农村宅基地和住宅的确权抵押、银行信贷等过去试点工作中的“症结”之处。这一改革试点工作所蕴含的哲理是 ①根据人的需要建立新的联系 ②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 ③事物变化过程中量变必然导致质变 ④辨证法的革命批评精神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解析】 浙江省丽水市在落实推进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试点工作,体现了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通过积极探索推动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抵押工作,打通农村宅基地和住宅的确权抵押、银行信贷等过去试点工作中的“症结”之处,体现了辩证法的革命批评精神,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②④项符合题意;联系具有客观性,可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而不能根据人的需要建立新的联系,①项说法错误;量变并不必然导致质变,量变只有积累到一定程度才能引起质变,③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C。 3、漫画《以人为本》(作者:何青云)给我们哲学启示是 A.遵循系统要素有序性使系统功能最大化 B.成功改造世界需坚持正确价值观的指导 C.实践的社会化程度往往决定实践的结果 D.量变的积累能带来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 【答案】B 【解析】漫画《以人为本》讽刺的是人浮于事的现象,明明可以一个人做的事,却有越来越多的人做,这凸显了某些人在工作和生活中没有以正确的价值观作为行动的指导,故B项符合题意;系统的有序性强调的是系统各要素发生作用的顺序和方向,A与题意无关;实践的社会化程度并不能决定实践的结果,故C表述错误;D与漫画主旨不符;正确选项为B。 4、下图漫画《不要与风打架》表明 A.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 B.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C.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由其规律支配的 D.人能够在把握规律的基础上利用规律 【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主观能动性的相关知识。漫画《不要与风打架》中的文字“千万不要和风打架,就算你武功再高,风没伤着你,你伤风了,也会感冒”,这表明人们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受客观规律和条件的制约,B项正确;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A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界发展一样,受其自身的发展规律支配,C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漫画内容未体现人们认识和利用规律的相关知识,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5、被誉为“现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港珠澳大桥,历时8年、耗资数千亿,2018年10月终于迎来通车的历史性时刻。港珠澳大桥是连接香港、珠海、澳门的超大型跨海通道,将为三地联动发展注入新动力。港珠澳大桥的成功建设表明 A.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决定性作用 B.粤港澳地区将可以实现经济互联互通同步发展 C.人们可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建立新的有利的联系 D.有利于实现资源优势互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答案】D 【解析】此题考查区域协调发展、联系的客观性的相关知识。港珠澳大桥是连接香港、珠海、澳门的超大型跨海通道,港珠澳大桥的成功建设将为三地联动发展注入新动力。这表明港珠澳大桥的成功建设有利于实现资源优势互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D项正确;财政是宏观调控的手段之一,在资源配置中不起决定作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A项中的“决定性作用”说法错误,排除;B项中的“同步发展”说法错误,排除;联系具有客观性,人们只能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联系,建立新的联系,C项中“根据自身发展需要”说法错误,排除。故本题选D。 6、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关心并指导京津冀协同发展。2019年新年伊始,习近平考察的第一站就选择了京津冀。他强调,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做好长期作战的思想准备。他要求,京津冀协同发展要保持“历史耐心和战略定力”、“向改革创新要动力”。从中我们深刻领会到 ①改革创新精神是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根本动力 ②京津冀的协同发展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③部分决定整体,要加强系统优化,实现科学发展 ④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对发展不可或缺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B 【解析】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做好长期作战的思想准备”说明京津冀的协同发展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对发展不可或缺,本题②④符合题意,应选B;矛盾是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根本动力,①观点错误,应排除;③没有正确认识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应排除。 7、丰子恺先生的漫画《建筑的起源》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A.会玩积木的孩子,将来都能成为建筑师 B.主动发明联系,建筑人才要从娃娃培养 C.从小有了大梦想,将来就能做出大事业 D.尊重客观规律,按教育规律来培养学生 【答案】D 【解析】漫画型选择题利用生动形象的漫画对某些思想、行为进行辛辣而又不失幽默的讽刺或赞扬,从而给人以启迪和教育。漫画型选择题总体设计新颖别致、构思精巧,全面考查考生理解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特别是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丰子恺先生的漫画《建筑的起源》启示人们尊重客观规律,按教育规律来培养学生,D适合题意;A、C说法过于绝对,排除;联系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B错误;故本题答案选D。 8、如果把传统龙头企业比作“大象”,那么互联网上的小商户只能叫“蚂蚁”。在互联网环境下与灵活的“蚂蚁军团”作战,庞大的体量以及传统组织形式带来的大企业病,很可能让“大象”的优势转变为劣势。数百万只“蚂蚁”聚合起来,吃掉“大象”并非没有可能。材料蕴含的哲学思想有 A.关键部分可以发挥整体的最佳功能 B.部分功能之和一定条件下大于整体功能 C.人们可以创造事物间的自在联系 D.人为事物的联系可以改变客观规律 【答案】B 【解析】A选项错误,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不具备的功能,故部分不能发挥整体的功能。C选项错误,自在事物的联系在人类产生之前就已经存在了,故人不能创造自在事物的联系。D选项错误,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故不能改变规律。当部分以合理有序状态组成整体时,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当部分以不合理的无序的状态组成整体时,整体功能小于部分功能之和,故B选项表述正确,入选。 9、下图漫画启示我们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要 ①发挥正确认识的指导作用,做到未雨绸缪 ②形成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做到永不言败 ③坚信前途是光明的,做到勇往直前 ④把握矛盾的对立统一,做到居安思危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解析】本题以漫画为素材,考查学生的图文信息解读能力和哲学思维品质。“生活中最大的懊丧是潮水涌来时,还没有找到做舟的木板”,启示我们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要发挥正确认识的指导作用,做到未雨绸缪,①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做事情要未雨绸缪,不是强调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②不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做事情要未雨绸缪,不是勇往直前的精神品质,③不符合题意。“生活中最大的懊丧是潮水涌来时,还没有找到做舟的木板”,启示我们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要把握矛盾的对立统一,做到居安思危,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 10、70年一路走来,中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新征程上,不管乱云飞渡、风吹浪打,我们都要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以坚如磐石的信心、只争朝夕的劲头、坚韧不拔的毅力,一步个脚印把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这说明 ①社会的发展是人民群众意愿作用的结果 ②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要敢于面对挑战 ③量变和质变的辩证统一构成事物的发展 ④促进新事物成长,离不开正确的主观因素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④ 【答案】D 【解析】①选项夸大了人民群众意愿对社会发展的作用,犯了唯心主义错误,①排除;正是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故③错误;材料中,新征程上,会遇到管乱云飞渡、风吹浪打,但我们要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以坚如磐石的信心、只争朝夕的劲头、坚韧不拔的毅力,一步个脚印把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这说明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要敢于面对挑战,促进新事物成长,离不开正确的主观因素,故②④正确。故选D。 11. 下图漫画启示我们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要 ①发挥正确认识的指导作用,做到未雨绸缪 ②形成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做到永不言败 ③坚信前途是光明的,做到勇往直前 ④把握矛盾的对立统一,做到居安思危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解析】 本题以漫画为素材,考查学生的图文信息解读能力和哲学思维品质。“生活中最大的懊丧是潮水涌来时,还没有找到做舟的木板”,启示我们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要发挥正确认识的指导作用,做到未雨绸缪,①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做事情要未雨绸缪,不是强调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②不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做事情要未雨绸缪,不是勇往直前的精神品质,③不符合题意。“生活中最大的懊丧是潮水涌来时,还没有找到做舟的木板”,启示我们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要把握矛盾的对立统一,做到居安思危,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 12、“颜值即正义”是一句很流行的网络用语。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对于一个相貌英俊漂亮的人往往会认为他的其他方面也很优秀,甚至他的朋友家人都很出众,其实并不尽然。“颜值即正义”这一观点 ②不懂得矛盾就是对立统一,未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 ②无视事物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作出的形而上学判断 ③看到了矛盾具有特殊性,坚持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④不懂得把握事物的性质必须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答案】A 【解析】 “颜值即正义”属于以偏概全,可见,这一观点不懂得矛盾就是对立统一,未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看问题,故①正确;“颜值即正义”认为一个相貌英俊漂亮的人往会认为他的其他方面也很优秀,甚至他的朋友家人都很出众,可见,这一观点无视事物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作出的形而上学判断,故②正确;“颜值即正义”没有把握矛盾的特殊性,没有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③错误;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④错误。故选A。故选A。 13. 2018年“退群”当选为年度高频热词,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退出伊核协议,并重启对伊朗的制裁,后又扬言退出《中导条约》,加剧了与俄罗斯的矛盾和纷争,美国一系列的“退群”行为将会给世界局势带来不确定的因素。这启示我们 ①矛盾具有统一性,重视同一性推动事物变化发展 ②调整事物的关键部分,会制约事物整体功能发挥 ③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联系的客观性为前提 ④整体和部分是辩证统一的,必须坚持二者的统一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 【答案】C 【解析】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变化发展,①错误;材料体现了部分对整体的影响,但没体现关键部分的调整制约事物整体功能发挥,②排除;美国一系列的“退群”行为,加剧了与俄罗斯的矛盾和纷争,将会给世界局势带来不确定的因素,这启示我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联系的客观性为前提,故③正确;美国是世界的一部分,美国一系列的“退群”行为将会给世界局势带来不确定的因素,这启示我们整体和部分是辩证统一的,必须坚持二者的统一,故④正确。故选C。 14.当前,浙江省丽水市在落实推进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试点工作,积极探索推动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抵押工作,打通农村宅基地和住宅的确权抵押、银行信贷等过去试点工作中的“症结”之处。这一改革试点工作所蕴含的哲理是 ①根据人的需要建立新的联系 ②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 ③事物变化过程中量变必然导致质变 ④辨证法的革命批评精神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解析】浙江省丽水市在落实推进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试点工作,体现了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通过积极探索推动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抵押工作,打通农村宅基地和住宅的确权抵押、银行信贷等过去试点工作中的“症结”之处,体现了辩证法的革命批评精神,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②④项符合题意;联系具有客观性,可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而不能根据人的需要建立新的联系,①项说法错误;量变并不必然导致质变,量变只有积累到一定程度才能引起质变,③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C。 15.2018年9月18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稳投资不是要走过度依赖投资的老路,但也不能不要投资。要加大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有效投资,以扩大内需推进结构优化民生改善。之所以这样强调,是因为 ①要否定以往经验,避免重蹈以往过度依赖投资的覆辙 ②要坚持适度原则,通过适度规模投资保持经济发展活力 ③要善于抓主要矛盾,以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为投资重点 ④要把握自在联系,通过扩大内需促进结构优化民生改善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C 【解析】①选项“否定以往经验”的表述错误。④选项错误,题目中表述的是我们要把握的人为事物的联系而不是把握自在事物的联系。要加大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有效投资,以扩大内需推进结构优化民生改善。之所以这样强调,是因为要坚持适度原则,通过适度规模投资保持经济发展活力,要善于抓主要矛盾,以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为投资重点。②③选项入选。选C。 16.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关心并指导京津冀协同发展。2019年新年伊始,习近平考察的第一站就选择了京津冀。他强调,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做好长期作战的思想准备。他要求,京津冀协同发展要保持“历史耐心和战略定力”、“向改革创新要动力”。从中我们深刻领会到 ①改革创新精神是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根本动力 ②京津冀的协同发展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③部分决定整体,要加强系统优化,实现科学发展 ④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对发展不可或缺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B 【解析】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做好长期作战的思想准备”说明京津冀的协同发展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对发展不可或缺,本题②④符合题意,应选B;矛盾是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根本动力,①观点错误,应排除;③没有正确认识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应排除。 17. “农,天下之大业也。”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需要着力重视和办好村里的“关键小事”。浙江省宁海县的“小清单”解决了乡村治理大问题,诠释着村事需要村民说事、议事、主事的朴素道理,注解着乡村振兴需要依靠一件件小事去成就。“三农”无小事,乡村振兴无小事,“三农”之事,处处关键,“小事”中有大视野,“小事”中有大文章,通过“小事”的改变来推动农村全面深化改革的大局。这告诉我们 ①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②“小事”与“大局”往往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③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④矛盾的次要方面在一定条件下也可决定主要方面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C 【解析】 “三农”无小事,乡村振兴无小事,“三农”之事,处处关键,“小事”中有大视野,“小事”中有大文章,通过“小事”的改变来推动农村全面深化改革的大局。材料告诉我们“小事”与“大局”往往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要着力重视和办好村里的“关键小事”,集中力量解决好主要矛盾,②③项符合题意;材料不涉及真理问题,①项与题意不符;矛盾的次要方面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主要方面,但不能决定主要方面,④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C。 18. 下边漫画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①要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②人的认识具有自觉选择性 ③统筹全局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 ④树立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解析】漫画启示我们,既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从整体出发认识事物和系统,又要把事物和系统的各个部分、各个要素联系起来进行考察,统筹考虑,优化组合,统筹全局,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①③项符合题意;②④项在漫画中没有体现;正确选项为B。 19.装备制造业是国之重器,制造巨头乃兴国脊梁。江苏徐工集团始终坚持以突破核心技术为目标,推动工程机械制造整体创新并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迈进,成为中国制造走向世界的领头羊。从文化的角度来看,中国“徐工”成为中国制造走向世界的领头羊,是因为 A.创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B.文化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 C.文化创新能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D.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文化创新的作用的相关知识。江苏徐工集团始终坚持以突破核心技术为目标,推动工程机械制造整体创新并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迈进,成为中国制造走向世界的领头羊。从文化的角度来看,这表明文化创新能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C项正确;题设要求从文化角度分析,A项是从哲学角度进行的分析,不符合题意,排除;文化反作用于经济,不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B项中的“根本动力”说法错误,排除;材料强调的是文化创新对社会实践的作用,D项强调的是社会实践对文化创新的作用,与材料不符,排除。故本题选C。 20. 2018年5月21日,嫦娥四号“鹊桥”中继屈成功发射,这是我国航天事业的最新成果,也是全体航天人拼搏的成果。“鹊桥”发射标志着我国率先掌握了地月中继通信技术,这为后续嫦娥四号成功着陆月球背面开展探测任务奠定关键性基础。这表明 ①嫦娥四号“鹊桥"中继星成功发射,说明实践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 ②嫦娥四号“鹊桥”中继星与嫦娥四号是新旧事物的关系 ③科研工作者的创新意识是嫦娥四号成功发射的首要前提 ④科学家的探月探索方案来自实践的需要并指导科学探索和研究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答案】A 【解析】材料表明嫦娥四号“鹊桥"中继星作为我国航天事业的最新成果,它的成功发射,说明实践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上,实践活动的内容、形式、规模和水平是各不相同的。同时说明了科学家的探月探索方案来自实践的需要并指导科学探索和研究,①④项符合题意;嫦娥四号“鹊桥”中继星与嫦娥四号存在着前后相继的历史联系,但不是新旧事物的关系,②项说法错误;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是嫦娥四号成功发射的首要前提,③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A。 21.材料一:2018年9月2日晚,雅加达亚运会闭幕式上,随着五星红旗缓缓升起,“杭州8分钟”惊艳登场:从两千年前,西湖边翠竹林一段武侠传奇开始,到现代亚运会赛场上的健康阳光形象收梢;曲风悠扬但气势磅礴的“杭州时间”演出,领舞的杭州姑娘坐在荷叶上向全亚洲发出邀请,此刻,每个中国人都非常熟悉的名曲《春江花月夜》开始演奏,一轮明月缓缓升起,舞者们在舞台上翩翩起舞,颇具江南风情。 材料二:2018年8月6日晚,2022年杭州亚运会会徽正式发布。 会徽名为“潮涌”,其主体图形由扇面、钱塘江、钱江潮头、赛道、互联网符号及象征亚奥理事会的太阳图形六个元素组成,下方是主办城市名称与举办年份的印鉴,两者共同构成了完整的杭州亚运会会徽。扇面造型反映江南人文意蕴,赛道代表体育竞技,互联网符号契合杭州城市特色,太阳图形是亚奥理事会的象征符号。钱塘江和钱江潮头是会徽的形象核心,绿水青山展示了浙江杭州山水城市的自然特质,江潮奔涌表达了浙江儿女勇立潮头的精神气质,整个会徽形象象征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潮的涌动和发展,也象征亚奥理事会大家庭团结携手,紧密相拥,永远向前。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杭州8分钟”向世界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哪些特征。 (2)结合材料二,说明“杭州亚运会会徽”的设计体现的唯物辩证法道理。 【答案】(1)①从两千年前一段武侠传奇开始,到现代亚运会赛场上的健康阳光形象,展现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②演奏名曲《春江花月夜》,颇具中国江南风情,月圆之夜寄托着杭州的美好情怀,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③领舞的杭州姑娘坐在荷叶上向全亚洲发出邀请,展现了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 (2)①会徽“潮涌”,由扇面、钱塘江、钱江潮头、赛道、互联网符号及象征亚奥理事会的太阳图形六个元素组成,体现了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要求我们树立全局观念和重视部分的作用;②整个会徽形象象征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潮的涌动和发展。体现了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③杭州亚运会会徽选取诸多杭州山水和人文因素。体现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④整个会徽形象象征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潮的涌动和发展,也象征亚奥理事会大家庭团结携手。体现了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要求我们坚持共性与个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⑤钱塘江和钱江潮头是会徽的形象核心,江潮奔涌表达了浙江儿女勇立潮头的精神气质,这在整个会徽设计中,抓住了重点和关键,体现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要求我们着重解决主要矛盾,同时不忽视次要矛盾。 【解析】本题以雅加达亚运会闭幕式上“杭州8分钟”惊艳登场和“杭州亚运会会徽”的设计为背景材料,从分别从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角度设题考查中华文化的特征、唯物辩证法的知识,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本题难度一般。 (1)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杭州8分钟”向世界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哪些特征,本题的知识范围是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问题指向是结合材料一,分析“杭州8分钟”向世界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哪些特征,属于体现类主观题,具体解答本题考生可结合材料一中的关键信息并转化为中华文化的特征的知识来组织答案:“从两千年前一段武侠传奇开始,到现代亚运会赛场上的健康阳光形象”,展现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演奏名曲《春江花月夜》,颇具中国江南风情,月圆之夜寄托着杭州的美好情怀”,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领舞的杭州姑娘坐在荷叶上向全亚洲发出邀请,展现了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 (2)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二,说明“杭州亚运会会徽”的设计体现的唯物辩证法道理,本题的知识范围是唯物辩证法道理,问题指向是结合材料二,说明“杭州亚运会会徽”的设计体现的唯物辩证法道理,属于体现类主观题,具体解答本题考生可结合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并调动唯物辩证法的相关知识来组织答案:会徽“潮涌”,由扇面、钱塘江、钱江潮头、赛道、互联网符号及象征亚奥理事会的太阳图形六个元素组成,体现了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要求我们树立全局观念和重视部分的作用;整个会徽形象象征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潮的涌动和发展。体现了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杭州亚运会会徽选取诸多杭州山水和人文因素。体现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整个会徽形象象征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潮的涌动和发展,也象征亚奥理事会大家庭团结携手。体现了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要求我们坚持共性与个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钱塘江和钱塘江潮头是会徽形象的核心,江潮奔涌表达了浙江儿女勇立潮头的精神气质,这在整个会徽设计中,抓住了重点和关键,体现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要求我们着重解决主要矛盾,同时不忽视次要矛盾。 22、2019年1月2日,《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材料一台湾是中国一部分、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历史和法理事实,是任何人任何势力都无法改变的!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在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台湾同胞定然不会缺席。台湾是中国的领土,台湾前途在于国家统一,台湾同胞福祉系于民族复兴。“台独”势力及其分裂活动严重损害两岸同胞整体利益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绝不会得逞,必将被历史抛弃。祖国必须统一,也必然统一。这是70载两岸关系发展历程的历史定论,也是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材料二两岸同胞都是中国人,血浓于水、守望相助的天然情感和民族认同,是任何人任何势力都无法改变的!两岸同胞同属中华民族,都受中华文化哺育,中华文化是两岸同胞心灵的根脉和归属,有着共同的血脉、历史、文化连结,有开展两岸经济文化社会交往的需求、改善和发展两岸关系的愿望。我们秉持“两岸一家亲”理念,团结两岸同胞共同奋斗,形成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强大动力。这样,我们增强彼此文化纽带,深化一家亲情,就一定能拉近心理距离,共同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可以说,国家强大、民族复兴,从根本上决定着两岸关系的走向和祖国完全统一的最终实现。 (1)结合材料一,运用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的知识,说明台湾是中国一部分,台湾前途在于国家统一的理由。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我们应该如何促进祖国完全统一的最终实现。 (3)某校团委拟开展“两岸一家亲”主题活动,请你为该活动拟三条宣传标语。(注:每条20字以内,不可抄袭材料) 【答案】(1)整体与部分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台湾是中国一部分,两岸同属一个中国是历史和法理事实。在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台湾同胞定然不会缺席。实现祖国统一,是两岸同胞整体利益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之所在,台湾是中国的领土,台湾前途在于国家统一。 (2 )①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都受中华文化哺育,两岸同胞要共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两岸文化交流与合作,增进对民族文化的认同。②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两岸同胞要增强彼此文化纽带,深化一家亲,拉近心理距离,共同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③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共同繁荣的精神动力。两岸同胞要弘扬和传承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秉持“两岸一家亲”理念,共同奋斗,促进祖国完全统一的最终实现。 (3)①和谐两岸,比翼双飞。②一衣带水两岸亲,两心相印一家人。③两岸手牵手,幸福在招手。 【解析】本题以“两岸同胞一家亲”为背景材料,从生活与哲学、文化生活等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学生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对材料重要信息的获取能力、理解能力和概括能力。特别是第三小题,更是考查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1)本题考查哲学中的“整体与部分”的相关知识。关于整体与部分的知识点主要有:整体与部分相互联系、密不可分: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对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等。 中国与台湾的关系(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也就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运用课本上整体与部分辩证关系相应的知识点结合材料组织答案即可。 (2)本题考查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从设问“我们应该如何促进祖国完全统一的最终实现”中,明确本题要作答的是我们该怎么做:怎样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文化生活角度可以从传统文化、中华文化、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等方面考虑。运用课本上相关的知识点结合材料组织答案即可。 (3)这一题既考查了课本上的知识,又考查了学生的语文功底。标语,既要简捷明了,还要朗朗上口。做好这一题,必须围绕一个中心“两岸一家亲”。本题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注意字数限制)。 23、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坚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大力加强家庭文明建设,广泛开展文明家庭创建活动,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建设新时代的家风文化,涌现出一大批尊老爱幼、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的文明家庭。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要以好的家风支撑起好的社会风气,家风正则民风淳,家风正则政风清,家风正则党风端。家风是无言的教育,良好家风的涵养绝非一蹴而就,需要长期的熏陶与积淀。是累寸土之功,积细流之举的过程;是批判继承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过程;是用社会主义精神进行改造和熔铸,使之升华为社会主义新文化、新道德,并凝聚激发为强大的正能量的过程。 (1)结合材料并运用唯物辩证法发展观的有关知识分析如何涵养良好家风,促进社会和谐。 (2)以“建设美丽家庭,涵养时代家风”为主题,列举两条宣传标语。要求主题鲜明,朗朗上口,每条限20个字以内。 【答案】 (1)①发展具有普遍性,其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让传统家风与时代精神相结合,使之升华为社会主义新文化、新道德,并凝聚激发为强大的正能量,做到与时俱进;②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克服不良习气,批判继承传统道德不是一帆风顺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③事物的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要重视量的积累。家风的涵养要坚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是一个长期的过程;④辩证的否定观及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要求树立创新精神,坚持“扬弃”,要批判继承中华民族传统道德。 (2)答案示例:①宣传家庭美德,争创文明社区。②弘扬家庭美德,倡导精神文明。 【解析】此题以我国加强家风建设为背景材料,考查《生活与哲学》的相关知识。 第(1)问要求“结合材料并运用唯物辩证法发展观的有关知识分析如何涵养良好家风,促进社会和谐。”属于措施类试题。考生在解答此题时,首先要明确此题的知识范围为“发展观”的知识,属中观考查。其次,要明确从哲学角度解答措施类试题,理论分析必须突出方法论要求。然后结合材料中有关家风建设的相关信息分别从发展具有普遍性,坚持发展观点看问题;坚持事物发展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坚持量变与质变的统一;树立创新精神等方面进行具体分析即可。 第(2)问要求“以‘建设美丽家庭,涵养时代家风’为主题,列举两条宣传标语。要求主题鲜明,朗朗上口,每条限20个字以内。”属于开放性探究类试题。此类试题答案具有开放性,考生只需围绕主题和相关要求,任意列举两条宣传标语即可。 2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文化是有生命力的,有生命的东西就不会静止不动,它一定要生长、要发展。这个过程是新陈代谢的过程,也是文化的开新与守成过程。开新是为了发展,守成也是为了发展。传统文化会不断通过新陈代谢丰富自己、发展自己。所以,守成并非只守着老祖宗哪点家底,也包括守住后来通过新陈代谢所获得的一切新东西。一种文化越是善于吸收新文化包括外来文化,将其化为自己的营养,越会获得更加旺盛的生命カ。如何改造从古代承袭下来的文化,使其成为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新时代的文化,这是文化的开新与守成问题,也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核心问题 (1)结合材料,运用对立统一知识,阐释文化开新与守成的关系。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如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3)否认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历史虚无主义的重要表现。某校高三(二)班拟以反对历史“虚无主义”为主题召开班会,请你写一份不少于3条的发言提纲。 【答案】(1)文化的开新与守成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既对立又统一。文化的守成着重强调传统文化的继承,文化的开新着重强调文化创新与发展,两者具有斗争性。文化的开新要建立在守成的基础之上,而文化的守成也必然要求坚持文化开新,两者具有统一性。文化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在对立中把握统一,正确处理文化的开新与守成的关系,推动文化的繁荣发展。 (2)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批判继承,推出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有益成果,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增强文化自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3)提纲示例:①认同本民族文化。②守护民族英雄、弘扬民族精神。(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社会主义制度、发展道路充满信心)③勇于担当,做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解析】本题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话题设置背景材料,从《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模块设置问题,考查人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矛盾对立统一的相关知识,着重考查学生提取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论证和探究问题、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意在提高学生的政治认同和科学精神。 (1)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对立统一知识,阐释文化开新与守成的关系。本题设问范围明确为《生活与哲学》中对立统一的知识,设问指向是说明类主观题。文化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继承和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所以二者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考生只需结合该原理依据材料阐述即可:开新与守成是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二者有统一性,又有斗争性,要在开新与守成的统一中把握对立,对立中把握统一。 (2)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如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本题没有明确限定范围,结合设问考生应该主要调动和运用《文化生活》二单元和四单元的相关知识,从设问指向看属于措施类主观题。具体考生可以从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批判继承推陈出新(或者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增强文化自信、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等角度进行分析和阐述。 (3)本题要求考生以反对历史“虚无主义”为主题召开班会,写一份不少于3条的发言提纲。本题属于开放类主观题,要求观点鲜明,知识运用恰当、准确;逻辑严密,条理清晰。言之有理即可,如:①认同本民族文化。②守护民族英雄、弘扬民族精神。(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社会主义制度、发展道路充满信心)③勇于担当,做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2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变化图 (1)运用经济常识,描述图中经济信息。 (2)从1978年到2017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22.8倍。人均GDP和恩格尔系数的变化会影响到消费品进口额的增长。运用经济常识分别简要解释其原因。 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的变化和发展,都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必要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首届上海进口博览会上,玲琅满目的进口商品吸引了众多商家和市民的眼球。有观点认为:扩大消费品进口是满足我国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根本之策。 (3)运用上述原理简要评析该观点。 【答案】(1)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不断下降。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均GDP持续增长,人民收入不断增加,为人们生活质量的改善提供了物质基础,人民对消费品的需求扩大,对消费品的种类、质量也有了更高要求,带来我国消费品进口额不断增长。(人均GDP增加→收入增加→消费需求提升→消费品进口增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不断下降,反映了人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结构升级,人们更注重多元化、多层次、个性化、高品质、服务好的消费品,带来我国消费品进口额不断增长。(恩格尔系数下降→消费水平提高,消费需求多元化、多层次→消费品进口增长) (3)答案示例:在我国现阶段,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要充分发挥内、外因两个方面的作用。其中,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从根本上来说应该立足于发展本国的生产,增加消费品的有效供给,提高消费品的质量。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必要条件,通过适当的消费品进口,有助于弥补国内生产及供给的不足,能更好地满足人们多元化的生活需求。同时,进口消费品的增加,还可以倒逼国内相应的产业升级,促使企业转型。该观点忽视了发展国内生产这一根本的内部因素在满足人民美好生活中的作用,片面强调夸大了进口消费品等外部条件的作用,因而是错误的。 【解析】本题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变化为背景材料,考查恩格尔系数、影响消费的因素、内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等。第(1)问可根据图中数据线的变化情况,描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不断下降,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第(2)问可从经济发展是提高消费水平的根本因素、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消费需求升级带动消费品进口增长等方面简要分析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对消费品进口额增长的原因。可从恩格尔系数下降、消费水平提高、消费结构升级、消费品进口增长等方面简要解释恩格尔系数的变化会影响到消费品进口额增长的原因。 (1)本题要求运用经济常识,描述图中经济信息。 认真研读图表,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不断下降,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并以此进行描述。 (2)从1978年到2017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22.8倍。人均GDP和恩格尔系数的变化会影响到消费品进口额的增长。本题要求运用经济常识分别简要解释其原因。 从材料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均GDP持续增长,人民收入不断增加,人民对消费品的需求扩大,对消费品的种类、质量也有了更高要求,带来我国消费品进口额不断增长。可从经济发展是提高消费水平的根本因素、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消费需求升级带动消费品进口增长等方面简要解释其原因。 从材料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不断下降,居民消费水平提高,消费结构升级,带来我国消费品进口额不断增长。可从恩格尔系数下降、消费水平提高、消费结构升级、消费品进口增长等方面简要解释其原因。 (3)本题要求运用内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简要评析扩大消费品进口是满足我国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根本之策这一该观点。 从材料可以看出,通过适当的消费品进口,有助于弥补国内生产及供给的不足,能更好地满足人们多元化的生活需求。同时,进口消费品的增加,还可以倒逼国内相应的产业升级,促使企业转型。说明该观点看到了扩大消费品进口在满足我国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指出,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从根本上来说应该立足于发展本国的生产,增加消费品的有效供给,提高消费品的质量。以此说明该观点忽视了发展国内生产这一根本的内部因素在满足人民美好生活中的作用,片面强调夸大了进口消费品等外部条件的作用,因而是错误的。可从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必要条件,在我国现阶段,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要充分发挥内、外因两个方面的作用等方面,对该观点进行评析。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特色小镇,是以特色产业和产业文化为核心、以创业创新为因子,多种经济元素聚合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是一种全产业链融合、各种创新要素聚合的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平台。 材料一:近年来,各地涌现出一批在有限的空间里充分融合产业功能、旅游功能、文化功能、社区功能的特色小镇,在构筑产业生态圈的同时,形成了令人向往的优美风景、宜居环境和创业氛围。文化是特色小镇的“内核”,通过重点挖掘历史文化,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延续历史文化根脉、传承工艺文化精髓,把文化基因植入产业发展全过程,培育创新文化、历史文化、农耕文化、山水文化,汇聚人文资源,形成了“人无我有”的区域特色文化,增强文化吸引力,带动了当地相关产业的发展。 材料二:特色小镇建设中也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有的“东施效颦”、缺乏特色,导致低水平重复、同质化竞争;有的政企定位不清,行政命令代替市场规律;有的内涵定位不准,把特色小镇当成招商引资的抓手。甚至变相搞房地产开发。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我国发展特色小镇的意义。 (2)结合材料二,运用矛盾分析法的相关知识,分析如何妥善解决特色小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3)请你就新时代如何创新特色小镇建设提出合理化建议。 【答案】(1)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特色小镇借力区域文化,助推经济发展。 ②发展特色小镇有利于继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促进区域文化传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③发展特色小镇有利于推动当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增强认同感和归属感. (2)①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突出地城文化、时代特征,避免重复建设。②在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上.要坚持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既要有明确的市场定位,又要有必要的行政干预③在特色小镇建设过程中,要分清主次,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 (3)①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的实际,破除疆化的思想观念。 ②培养批判思维能力,在继承中发展和创新。 ③要注重城镇与山水.田园有机相融,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解析】本题以特色小镇建设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文化生活》《哲学生活》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文化与经济、文化传播、继承发展传统文化、文化自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矛盾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矛盾就是对立统一、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创新等知识点的把握,着重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1 )解答本题,首先要注意把握考查的知识范围是“文化生活的知识”,设问是“分析我国发展特色小镇的意义”。其次分析该材料和设问,根据材料联系课本知识整合答案。具体可结合材料中“各地涌现出一批在有限的空间里充分融合产业功能、旅游功能、文化功能、社区功能的特色小镇”、“通过重点挖掘历史文化,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延续历史文化根脉、传承工艺文化精髓,把文化基因植入产业发展全过程”、“增强文化吸引力,带动了当地相关产业的发展”等关键信息,从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有利于继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促进区域文化传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推动当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增强认同感和归属感的角度回答即可。 (2)解答本题,首先要注意把握考查的知识范围是“矛盾分析法的知识”,设问是“分析如何妥善解决特色小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其次分析该材料和设问,根据材料联系课本知识整合答案。根据材料中有的“东施效颦”、缺乏特色,导致低水平重复、同质化竞争,可从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角度回答;根据材料中有的政企定位不清,行政命令代替市场规律,可从矛盾就是对立统一,要坚持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的角度回答;根据材料中有的内涵定位不准,把特色小镇当成招商引资的抓手。甚至变相搞房地产开发,可从要分清主次,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角度回答。 (3)解答本题,首先要注意把握考查的设问是“请你就新时代如何创新特色小镇建设提出合理化建议”。其次分析该材料和设问,可根据设问中“新时代”、“创新”、“特色”这些关键词,从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的实际,破除疆化的思想观念;培养批判思维能力,在继承中发展和创新;要注重城镇与山水田园有机相融,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角度回答即可。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