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03 发布 |
- 37.5 KB |
- 2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福建省宁德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2019-2020年福鼎四中高三第一学期政治半期考试卷 考试总分:100 分 考试 时间: 90 分钟 一.选择题(共24小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48分) 1.要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必须强化质量基础支撑,提升产品和服务品质,让更多国内外用户选择中国制造、中国服务,从而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这说明 ①商品的高品质决定商品的高价值 ②商品的使用价值影响其价值的实现 ③商品的使用价值决定商品的市场需求 ④商品的供给质量对其需求量具有重要影响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商品的基本属性的相关知识。强化质量基础支撑,提升产品和服务品质,让更多国内外用户选择中国制造、中国服务。这表明商品的使用价值影响其价值的实现,商品的供给质量对其需求量具有重要影响,②④正确;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二者呈正比关系,①中的“品质决定……价值”说法错误,排除;商品的使用价值影响着商品的市场需求,但不起决定作用,③说法错误,排除。故本题选C。 2.李克强总理在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持续合理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低保、优抚等标准,完善社会救助制度。这样做经济生活依据是 ①物价上涨会直接影响居民的消费水平 ②收入差距是消费的基础和重要前提 ③居民消费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 ④社会总体消费水平高低与收入差距有密切联系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不符合题意,题意主旨与“物价上涨”无关;②表述错误,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居民消费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社会总体消费水平高低与收入差距有密切联系;③④正确且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D。 【点睛】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 1、根本因素是:国家的经济展水平。 2、主要因素:居民收入。①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们的可支配收入越多,对各种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量就越大。②居民消费水平也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如果预期收入高,消费水平可能就高;反之,人们就会节制当前的消费。③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联系。人们的收入差距过大,总体消费水平会降低;反之,收入差距缩小,会使总体消费水平提高。 3、重要因素:物价物价变动影响人们的购买力。 4、主观因素:消费观念、消费心理。 3.纷繁复杂的经济生活中存在许多“双刃剑”现象,即同一事实或措施,有时会产生不同的两种效果。下列描述中,正确体现这一现象的是 ①人民币升值不利于我国企业扩大出口,但有利于转变外贸发展方式 ②纸币发行量过多易引起通货膨胀,纸币发行量不足易引起通货紧缩 ③经济全球化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同时也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 ④承担社会责任有利于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但不利于企业竞争力的提高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解答本题首先需要考生明确“双刃剑”现象,即同一事实或措施,有时会产生不同两种效果。然后根据选项中的表述依次分析作答即可。①选项中人民币升值对我国企业出口不利,但有利于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符合“双刃剑”现象,故入选。②选项中表述了两种措施,而不是一种,不符合“双刃剑”现象,故排除。③选项中经济全球化是一种事实,该事实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同时也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符合“双刃剑”现象,故入选。④选项虽然表述了同一措施,但是表述“不利于企业竞争力的提高”是错误的,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有利于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也有利于企业竞争力的提高。其产生的效果是相同的而不是不同的,不符合“双刃剑”现象,故排除。选B。 4.细心的体育服装店店主子涵长期对店内商品的售价与销量进行统计。依据统计数据,她绘制了A款运动鞋与B款高档运动服的需求曲线示意图(如图)。为迎接网络购物节,子涵针对这两款商品推出了优惠策略:对A的价格只进行象征性调整,对B实行较大幅度让利,同时推出“A+B”的更大幅度组合优惠。这一策略的合理性在于 ①A的需求弹性较大,调价对其销量无实质性影响 ②B的需求弹性较大,大幅让利可增加其销量 ③B的让利空间较小,大幅度降价会造成利润亏损 ④A和B可以组合消费,实行组合优惠可带动B的需求量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店主子涵绘制的需求曲线示意图可知,B的需求弹性较大,大幅让利能更大幅刺激消费者需求增加,大幅增加销量,②入选;羽毛球与羽毛球拍是互补的,推出组合优惠策略既能借用B的需求带动A的需求增加,也能借用A的需求带动B的需求增加,④可选;A的需求弹性较小,调价对其销量影响较小,①对A的需求弹性大小判断错误,排除;让利空间的大小取决于价格与成本的差额的大小,从材料中不能得出该信息,故A的让利空间大小不能判断,同时,由于A的需求弹性较小,大幅度降价并不会显著增加销量,但是否会造成利润亏损也要看销售额与成本的大小关系,材料也无相关信息,故结论③不能得出。故选D。 5.随着高考的结束考生和家长们掀起了新一轮的消费热潮,引发了“后高考经济”的火爆。然而,“后高考经济”似乎也成为了浪费的温床,孩子们跟随潮流大量购置不必要且价格不菲的奢侈品,一些经济不太好的家庭甚至举债消费。对此,我们应倡导 ①抑制消费,艰苦奋斗 ②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③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④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我们要倡导适度消费,既要反对超前消费,又要反对抑制消费,①观点错误。 ③:材料没有体现我们要保护环境,绿色消费,③与题意不符。 ④:“孩子们跟随潮流大量购置不必要且价格不菲的奢侈品”说明我们在消费时不能盲目跟风随大流,要倡导避免盲从,理性消费,④符合题意。 ②:“一些经济不太好的家庭甚至举债消费”说明我们在消费时不能超出自身的经济承受能力范围,要倡导量入为出,适度消费,②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6.“刷脸支付”这种新兴的支付方式已经逐步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就像当初二维码支付一样,新鲜的同时,也给消费者带来了更快速便捷的支付体验。这说明 A. 消费为生产创造动力 B. 消费拉动经济增长 C. 生产决定消费 D. 生产反作用于消费 【答案】C 【解析】 【详解】“刷脸支付”这种新兴的支付方式给消费者带来了更快速便捷的支付体验。这说明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和方式,C项符合题意;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A项说法错误;材料不体现消费拉动经济增长,B项与题意不符;消费反作用于生产,D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C。 【点睛】生产决定消费:人们的消费,从根本上讲,不是由人们的主观愿望决定的,而是由客观的物质生产状况决定的,生产决定消费。 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我们消费的对象,首先必须生产出来,否则就谈不上消费。例如,在古代,即使是皇帝也享受不到看电视的乐趣。 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计算机、智能手机等高科技电子产品的出现和广泛应用,改变了以往的生产方式,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消费和娱乐的方式。 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没有远程网络技术的发展,就没有足不出户、快捷方便的网络教育,就没有网络医疗、网络购物。 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没有汽车生产的大发展,就没有人们对家庭轿车的普遍需求。 7.2018年12月30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开展消费扶贫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指导意见》指出,消费扶贫是社会各界通过消费来自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产品与服务,帮助贫困人口增收脱贫的一种扶贫方式,是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的重要途径。大力实施消费扶贫 ①有利于调动贫困人口依靠自身努力实现脱贫的积极性 ②通过增加贫困地区农产品的附加值来提高农民的收益 ③能更好地发挥消费对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基础性作用 ④是我国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根本性举措,具有可持续性 A. ②④ B. ②③ C. ①④ D. ①③ 【答案】D 【解析】 【详解】“消费扶贫是社会各界通过消费来自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产品与服务,帮助贫困人口增收脱贫的一种扶贫方式,是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的重要途径”说明大力实施消费扶贫有利于调动贫困人口依靠自身努力实现脱贫的积极性,能更好地发挥消费对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本题①③符合题意,应选D;材料没有体现通过增加贫困地区农产品的附加值来提高农民的收益,②与题意不符,应排除;我国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根本性举措是大力发展生产力,④观点错误,应排除。 8.某国有控股企业改革分配机制,高薪聘用科技人员,逐步实行员工持股参与分配的方法,允许他们以科技成果入股。此举有利于 A. 充分发挥国有经济的主体作用 B. 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促进社会公平 C. 通过再分配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 D. 完善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体制机制 【答案】D 【解析】 【详解】该国有控股企业的这一举措有利于完善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体制机制,激发持股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D项符合题意;公有制经济是主体,国有经济是主导,A项说法错误;这一举措会拉开收入差距,B项与题意不符;这一举措属于初次分配而不是再分配,C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D。 【点睛】为什么要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①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要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②健全生产要素分配的制度,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这有利于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推动经济发展。 9.习近平总书记曾说,中国经济就像一块蛋糕,我们不仅要把“蛋糕”不断做大,同时还要把“蛋糕”分好。分好“蛋糕”必须 ①坚持居民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按劳分配 ②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 ③使发展的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④保护劳动所得,限制过高收入,促进公平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分好“蛋糕”必须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使发展的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②③项符合题意;我国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分好蛋糕就必须坚持这一制度,而不能仅仅只有按劳分配,①项说法错误;我们要保护劳动所得,调节过高收入,而不是限制过高收入,④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B。 【点睛】如何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缩小收入差距? ①根本措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增加居民收入。 ②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 ③增加居民收入,着重保护劳动所得,鼓励勤劳守法致富,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 ④要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要履行好政府再分配调节职能,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⑤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 ⑥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过程中都要兼顾效率与公平。 10.2018年7月31日,中央要求财政金融协同发力,有效服务实体经济,并要求以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来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下列属于积极财政政策的有 ①减税降费 ②增发国债 ③增加财政收入 ④降低基准利率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财政政策。①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干,积极财政政策是多支出少收入,减税降费符合与其相符,入选。②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干,增发国债所形成的收入会用于专项财政支出,符合积极财政政策,入选。③选项观点与题干不符,积极财政政策是多支出少收入,增加财政收入与其不符,排除。④选项观点与题干不符,降低基准利率是货币政策,而不是财政政策,排除。故本题选A。 11.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大力发展实体经济。这是因为实体经济是() ①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②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 ③我国的立国之本 ④是财富创造的根本源泉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大力发展实体经济。这是因为实体经济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是财富创造的根本源泉,题肢②④说法正确。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题肢①说法错误;四项基本原则是我国的立国之本,题肢③说法错误。故本题选择D选项。 12.中国上演了拥抱全球化和不断扩大开放的“三步走”。1957年春季在广州创办了广交会即“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2007年,“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正式改为“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2018年我国在上海举办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国从最初的单向出口交易平台转变为进出口双向平台,从“卖全球”到“买全球”。这“三步走”折射出中国 ①秉承开放共赢理念,培育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 ②把握世界经济发展的脉动,不断引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③积极拓展各国根本利益,书写构建全球利益共同体的新篇章 ④诠释对外务实合作新内涵,激发开放型经济发展新动力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发展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三步走”是中国逐渐拥抱全球化和不断扩大开放的“三步走”,从最初的单向出口交易平台转变为进出口双向平台,从“卖全球”到“买全球”,表明中国秉承开放共赢理念,培育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诠释对外务实合作新内涵,激发开放型经济发展新动力,①④符合题意;“三步走”折射出中国从最初的只卖不买逐渐转变为既卖又买的历程,并不能折射出中国“把握世界经济发展的脉动”,经济全球化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经济全球化,中国不引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②错误;“拓展各国根本利益”是各个国家自己的事情,中国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③错误。故选C。 13.珠江西岸仓储用地充裕、人工成本较低、产业配套设施齐全,但仓库资金远低于香港和珠江东岸;同时由于珠江口的天然阻隔和跨江通道不足,香港对珠江西岸的产业辐射能力有限,珠江东西两岸的经济发展不平衡。港珠澳大桥的建成开通将加强粤港澳地区的经济社会联系,将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打造成为世界第四大湾区经济带。可见港珠澳大桥的开通 ①促进粤港澳之间生产要素的流动,降低互通成本 ②化解三地政策壁垒,形成双向互济开放格局 ③拓展粤港澳发展空间,推动经济协调发展 ④保护外商投资合法权益,拓展开发的广度深度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⑧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中,港珠澳大桥的建成开通将加强粤港澳地区的经济社会联系说明港珠澳大桥的开通有利于促进粤港澳之间生产要素的更好流动,降低流通成本,助推彼此发展空间,推动经济协调发展,故题肢①③正确;题肢②表述错误,港珠澳大桥的开通有利于解决天然阻隔和跨江通道不足,但不能完全化解三地政策壁垒,故排除;材料强调港珠澳大桥的开通的作用,无法起到保护外商投资合法权益,故夸大了港珠澳大桥的作用,排除题肢④;故本题答案选A。 14.2020年1月1日,我国将正式实施《外商投资法》。该法规定,我国实行高水平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建立和完善外商投资促进机制,营造稳定透明,可预期和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该法的实施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的积极效应是 ①改善外商投资环境→利用外资额增加→壮大经济发展动力→拉动国民经济发展 ②实行投资便利化政策→促进企业走出去→利用国际市场资源→提升国际竞争力 ③完善外商投资促进机制→扩大对外开放→引进来深入发展→增加我国就业和税收 ④营造公平竞争环境→坚持自由贸易原则→扩大对外贸易→发挥我国经济比较优势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我国对外开放的相关知识。实施《外商投资法》,营造稳定透明,可预期和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可以改善外商投资环境,有利于吸引外商投资,利用外资额增加,可以壮大经济发展动力,拉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①符合题意;正式实施《外商投资法》,实行投资便利化政策,有利于我国引进外资,而不是促进企业走出去,②表述错误;《外商投资法》通过完善外商投资促进机制,可以扩大我国对外开放水平,促进引进来深入发展,进而增加我国就业和税收,③符合题意;题干的《外商投资法》,是资本全球化的表现,与坚持自由贸易原则和扩大对外贸易无关,④不合题意。本题选B。 15.梁启超超高度重视思想的力量。他指出:“思想者事实之母也。欲建造何等之事实,必先养成何等之思想。”“凡一国之进步以学术思想为之母”。该观点的合理性在于肯定了 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可以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②文化的力量可以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中直接转换为物质力量 ③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进步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④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进步决定于思想文化的繁荣 A. ③④ B. ①④ C. ②③ D. ①③ 【答案】D 【解析】 【详解】②选项错误,文化的力量不能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④选项错误,思想文化的繁荣不能起决定作用。题目中,梁启超指出:“思想者事实之母也。欲建造何等之事实,必先养成何等之思想。”“凡一国之进步以学术思想为之母”,该观点的合理性在于肯定了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可以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进步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①③选项入选。选D。 16.党的十八大以后,以习近平总书记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吸取“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见善则迁,有过则改”“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等中国古代仁政思想的精华和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提出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目标”的思想。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①把“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作为发展的源泉 ②具有跨越古今和横贯中外的普遍、强大生命力 ③具有鲜明时代性和实践性、民族性和科学性 ④是对优秀历史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吸收了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是对优秀历史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④项符合题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吸收了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又融入了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符合时代要求,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实践性、民族性和科学性,③项符合题意;文化发展的源泉是社会实践,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作为发展的源泉,①项观点错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把党的指导思想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不具有“跨越古今和横贯中外”的特点,②项观点错误。答案选D。 17.2019年元旦、春节期间,中央宣传文化部门和全国各地有关部门广泛开展了“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活动,全国各级宣传文化部门组织小分队近12万支,在各地开展慰问演出、送戏下乡、书画展览等一系列文化活动,将欢乐和文明送到千家万户,营造欢乐样和的节日氛围,凝聚起团结进取、奋发图强的强大精神力量。该做法 ①营造良好文化氛围,潜移默化提升人们素养 ②发展公益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 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④开展文化传播活动,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A. ①② B. ①④ C. ③④ D. ②③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②符合题意,全国各级宣传文化部门组织小分队近1.2万支,在各地开展慰问演出、送戏下乡、书画展览等一系列文化活动,将欢乐和文明送到千家万户,营造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凝聚起团结进取、奋发图强的强大精神力量。该做法营造良好文化氛围,潜移默化提升人们素养,发展公益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③不合题意,材料不涉及深化文化体制改革;④不合题意,材料不能体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故选A。 【点睛】发展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 ①地位和作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具体要求: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要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18.秋分,是我们传统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自古便受到官方和民间的重视,并形成了丰富的秋分节气 民俗。经党中央批准、国务院批复,自2018年起,将每年农历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这是我国首个专门为农立的节日。该节的设立利于 ①传承、保护中华优秀传统农耕文化 ②博采众长,推动中华文化繁荣兴盛 ③农民实现丰收愿望,增强精神动力 ④农民增强职业认同,焕发奋斗精神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中国农民丰收节”是根据秋分节气民俗设立,是我国首个专门为农民设立的节日,有利于传承、保护中华优秀传统农耕文化,有利于农民增强职业认同,焕发奋斗精神,①④两项符合题意;材料做法没有体现通过博采众长,推动中华文化繁荣,②项不合题意;该节日可以焕发农民奋斗精神,但不一定能实现农民丰收愿望,③项不合题意。答案选B。 19.党的十八大以后,以习近平总书记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吸取“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见善则迁,有过则改”“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等中国古代仁政思想的精华和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提出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目标”的思想。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①把“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作为发展的源泉 ②具有跨越古今和横贯中外的普遍、强大生命力 ③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实践性、民族性和科学性 ④是对优秀历史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吸收了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是对优秀历史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④项符合题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吸收了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又融入了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符合时代要求,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实践性、民族性和科学性,③项符合题意;文化发展的源泉是社会实践,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作为发展的源泉,①项观点错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把党的指导思想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不具有“跨越古今和横贯中外”的特点,②项观点错误。答案选D。 20.北京故宫博物院开发出“故宫口红”“故宫面膜”等1万余种文创产品,让600岁的故宫一下子年轻起来……文创产品从曲髙和寡的阳春白雪,转变为圏粉无数的寻常物件,它们承载的传统文化也以一种新的姿态融人现代人的生活。材料体现了 ①事物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实现自身发展 ②尊重文化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成功 ③人类实践活动的多样性决定了联系的多样性 ④一切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A. ②④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②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事物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实现自身发展”说法错误,自在事物的发展与人没有关系,与实践也没有关系,①错误;“文创产品从曲髙和寡的阳春白雪,转变为圏粉无数的寻常物件”,它们承载的传统文化也以一种新的姿态融人现代人的生活,这说明在尊重文化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成功,也说明一切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②④符合题意;联系的多样性决定了人类实践活动的多样性,③错误。故选A。 21.2019年1月11日,嫦娥四号着陆器与玉兔二号巡视器完成互拍,通过“鹊桥”中继星从月球背面传回清晰照片,标志着探月工程嫦娥四号任务画下圆满句号。我国成为首个实现月球背面软着陆与巡视探测的国家,这也进一步打开了“未知的月球”,为人类不懈探索与和平利用太空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材料表明() ①发挥意识活动主动创造性能够突破历史条件的限制 ②先进的认识工具延伸了人的认识器官,促进了认识发展 ③探月本身不是目的,和平利用太空才是探月的最终目的 ④对以往探月成果的辩证否定是我国探月取得进展的根本途径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突破历史条件限制”表述不妥,①错误。 ②③:材料“我国成为首个实现月球背面软着陆与巡视探测的国家,这也进一步打开了“未知的月球”,为人类不懈探索与和平利用太空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表明先进的认识工具延伸了人的认识器官,促进了认识发展;探月本身不是目的,和平利用太空才是探月的最终目的,②③正确。 ④:材料未体现“对以往探月成果的辩证否定”,同时,此选项中的“根本途径”说法不妥,④排除。 故本题选C。 22.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我们将举全党全国之力,坚决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确保兑现我们的承诺。推进打赢脱贫攻坚战,需要我们 ①抓住时机促成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②相信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就能改变事物变化的必然趋势 ③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好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积累 ④坚定信心,坚持愿望和结果之间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思维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的相关知识。推进打赢脱贫攻坚战,需要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好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积累,抓住时机促成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①③正确;事物的发展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②中的“改变事物变化的必然趋势”说法错误,排除;愿望和结果之间是对立统一的,④中的“绝对不相容的对立”说法错误,排除。故本题选A。 【点睛】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1.事物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这要求我们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客观事物质变创造条件。 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这要求我们要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3.质变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发展是由量变到质变,又在质变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 23.下边漫画告诉我们 ①矛盾具有普遍性,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②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③矛盾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用一般指导个别 ④矛盾双方相互联结,要从对立中把握统一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矛盾的相关知识。漫画中的文字“必要的约束也是一种保护”表明“约束”与“保护”之间相互联结,我们要从对立中把握统一,④正确;同时也表明矛盾具有普遍性,“约束”虽在一定程度了限制了我们的行动,但这也对我们起到了“保护”的作用,①正确;材料未涉及事物发展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的相关内容,②与材料无关,排除;材料未涉及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的相关内容,③与材料无关,排除。故本题选C。 24.习近平总书记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善于向古人借智慧,常以“适当的引经据典”阐明透彻的思想。下面对习近平总书记引用的语句,所蕴含的哲理分析正确的是 ①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既要重视直接经验,又要重视间接经验 ②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领导者 ③积土为山,积水为海----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要重视量的积累 ④修其心治其身,而后可以为政于天下-----价值观有时对行为选择起决定作用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读万卷书”是获取间接经验,“行万里路”是在实践中获得直接经验,①正确且符合题意;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历史的主人、社会财富的创造者、社会变革的主力军,但不是社会变革的领导者,因为人民群众的思想境界是参差不齐的,政党作为阶级的先进分子的组织是社会变革的领导者,②不选;“积土为山,积水为海”生动地体现了质变离不开量变,必须重视量的积累,③正确且符合题意;价值观对人的行为有导向作用,但作为意识的东西任何时候都不会发挥决定作用,④错误。故本题答案为C。 【点睛】本题重点剖析:价值观的作用 (1)从领域看,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有重要导向作用。一方面,价值观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另一方面,价值观影响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 (2)从性质看,正确的价值观对社会和人生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错误的价值观对社会和人生具有消极的导向作用。 二.非选择题(共三题,共52分)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改革又一重大制度创新。“三权分置”坚持了土地集体所有权,稳定了农户承包权,放活了土地经营权,有利于引导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促进农民收入稳步增加,助力农村“脱贫攻坚”顺利开展。 为完成 “脱贫攻坚”目标,实现社会公平,M县探索“土地流转+种植+养殖”的发展方式,坚持和完善相关分配制度;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合作模式,实现农民增收与公司效益“共赢”;坚持开发扶贫与救济扶贫“双轮驱动”,对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织牢社会保障“网”。 结合材料,运用“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的相关知识,谈谈如何实现“脱贫攻坚”目标。 【答案】①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脱贫攻坚提供制度保证; ②着重保护劳动所得,鼓励勤劳守法致富,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合作模式,实现农民增收与公司效益“共赢”; ③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坚持开发扶贫与救济扶贫相结合,履行好政府再分配调节职能,健全社会保障、转移支付再分配调节机制。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④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深化农村改革,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统筹城乡 【解析】 【分析】 本题属于措施类的主观题,以脱贫攻坚这一热点话题为背景,要求运用“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的相关知识,分析应如何完成“脱贫攻坚”的目标,结合教材即是考查如何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 【详解】材料中“M县探索“土地流转+种植+养殖”的发展方式,坚持和完善相应的分配制度”因此涉及到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其为脱贫攻坚提供制度保证; “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合作模式,实现农民增收与公司效益“共赢”;”涉及到着重保护劳动所得,鼓励勤劳守法致富,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坚持开发扶贫与救济扶贫“双轮驱动”,对丧失劳动能力贫困人口,织牢社会保障“网”。” 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努力缩小收入差距; 最后我们要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 【点睛】如何促进收入分配公平 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供制度保证。 增加居民收入,保护劳动所得,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 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要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着重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的问题。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需要,把握国内经济发展新常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其关键点和重点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党的十九大报告在第五章指出,“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2018年1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专门就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进行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现代化经济体系,是由社会经济活动各个环节、各个层面、各个领域的相互关系和内在联系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这个有机整体囊括多方面内容,包括要建设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建设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建设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体系,建设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开放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经济体制。以上几个体系体制是统一整体,要一体建设、一体推进。 (1)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回答新发展理念分别解决的是哪些问题 (2)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回答如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答案】(1)①创新发展注重解决的是发展动力问题②协调发展注重解决的是发展不平衡问题;③绿色发展注重解决的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④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内外联动问题⑤共享发展解决的是社会公平正义问题 (2)①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坚实基础。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财富创造的根本源泉,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②建设现代经济体系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③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大力度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强化举措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深化改革加快东北等老工业区基地振兴,发挥优势推进中部地区崛起,创新引领率先实现东部地区优化发展,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建设现代经济体系为背景材料,考查对新发展理念的把握以及建设现代经济体系的理解。第(1)问可从新发展理念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等方面,回答新发展理念分别解决的是哪些问题。第(2)问可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等方面,说明需要采取的措施。 【详解】(1)本题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回答新发展理念分别解决的是哪些问题。 从材料可以看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需要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可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从创新发展注重解决的是发展动力问题、协调发展注重解决的是发展不平衡问题、绿色发展注重解决的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内外联动问题、共享发展解决的是社会公平正义问题等方面,回答新发展理念分别解决的问题。 (2)本题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回答如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从材料可以看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需要建设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建设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建设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体系,建设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开放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经济体制等。可运用所学知识,从大力发展实体经济以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坚实基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解决好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以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等方面,回答如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点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坚实基础。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财富创造的根本源泉,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营造脚踏实地、勤劳勇敢、实业致富的发展环境和社会氛围,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大力度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强化举措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深化改革加快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发挥优势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创新引领率先实现东部地区优先发展,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故宫博物院拥有近600年历史、规模宏大的宫殿群、186万余件藏品,是名副其实的传统文化宝库。提炼、解读其中的优秀元素并转化到当代生活中,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参与感、认同感、获得感和自豪感,对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故宫博物院面向公众征集文化产品创意,把具有历史特色的丰富文化资源提炼出来,创作出手机壳、紫砂壶等文创产品,让高冷严肃的宫廷文化融入现代生活。经过三年多努力,故宫博物院建成全世界博物馆中最强大的数字平台,人们可以通过网站、微博、微信等随时随地浏览故宫文物的信息。2019年故宫博物院举办的“贺岁迎祥——紫禁城里过大年”“紫禁城上元之夜”文化活动,通过文物展览、实景搭建、虚拟现实体验等多种方式,让人们全方位、沉浸式地感受宫廷年俗和传统节庆文化。此外,故宫博物院的文化创意展已经走进比利时的布鲁塞尔、韩国的首尔、澳大利亚的悉尼等地,让全世界人民都能感受到中国文化的魅力。 (1)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生活知识,探究如何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众生活、增强文化自信。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离不开文化创新。据此有人认为,“文化创意者的灵感是激发故宫文化生机与活力的根本保障。”请运用认识论的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评析。 (3)请就如何增强故宫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提出三条建议。 【答案】(1)①引导公众创新挖掘、继承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满足大众参与感,增强对我国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 ②创新、传承传统节日文化的形式,增强大众认同感,充分肯定我国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③运用现代科技拉近优秀传统文化与观众的距离,提高大众获得感,深刻把握时代发展潮流;④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交流和传播,提高大众自豪感,彰显中国文化的价值。 (2)①认识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文化创意者的灵感属于认识范畴,文化创意者正确的灵感能促进故宫文化的创新发展,激发故宫文化的生机与活力;看到了文化创意者的灵感对文化文化创新的作用,具有一定的合理性。②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来源。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故宫文化的创新发展受到故宫丰富的文化资源、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和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等因素的制约,但根本上受社会实践发展的制约。③我们要立足与实践,坚持正确认识的指导。文化创意者的灵感是影响故宫文化创新发展的因素而不是根本保障,我们要立足于社会实践,综合认识和利用各种因素促进故宫文化的创新发展。 (3)答案示例:在国外举办故宫文化的主题艺术节;扩大含有故宫文化元素的商品出口;开展故宫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的国际合作。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故宫博物院的文物宝藏为背景材料,考查文化生活、认识论等相关知识。第(1)问可结合材料,从立足社会实践、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创新和传承传统节日文化的形式、运用现代科技拉近优秀传统文化与观众的距离、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交流和传播等方面,探究如何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众生活,增强文化自信。第(2)问可结合材料中的观点,说明此观点看到了文化创意者的灵感对文化创新的作用,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该观点没有看到要社会实践发展是制约故宫文化创新发展的根本因素,因此观点有一定的局限性。可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认识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等方面,对材料中的观点进行评析。第(3)问可围绕主题,从举办主题艺术节活动、召开故宫文化遗产保护研讨会或学术会议、拍摄宣传片、生产和出售故宫文化创意产品等方面提出建议。 【详解】(1)本题要求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生活知识,探究如何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众生活、增强文化自信。 从材料可以看出,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众生活,要增强文化自信,满足大众参与感,增强对我国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增强大众认同感。要充分肯定我国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提高大众获得感。要深刻把握时代发展潮流,提高大众自豪感,彰显中国文化的价值。可运用文化生活知识,从引导公众创新挖掘、继承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创新和传承传统节日文化的形式、运用现代科技拉近优秀传统文化与观众的距离、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交流和传播等方面,探究如何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众生活、增强文化自信。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离不开文化创新。据此有人认为,“文化创意者的灵感是激发故宫文化生机与活力的根本保障。”本题要求请运用认识论的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评析。 文化创意者的灵感属于认识范畴,文化创意者正确的灵感能促进故宫文化的创新发展,激发故宫文化的生机与活力。材料中的观点看到了文化创意者的灵感对文化创新的作用,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要指出,故宫文化的创新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但根本上受社会实践发展的制约。由此说明文化创意者的灵感是影响故宫文化创新发展的因素而不是根本保障,因此观点有一定的局限性。可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认识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等方面,对材料中的观点进行评析。 (3)本题要求请就如何增强故宫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提出三条建议。 可从举办主题艺术节活动、召开故宫文化遗产保护研讨会或学术会议、拍摄宣传片、生产和出售故宫文化创意产品等方面提出建议。 【点睛】实践和认识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一切认识,无论是直接经验还是间接经验,从其根源来看,都来自于人类的实践活动。(获得认识的途径:亲身参与实践,获得直接经验;通过学习获得间接经验。)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实践中不断产生新的问题,提出新的要求,推动人们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从而推动认识不断深化。 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通过实践,人们可以把自己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在此过程中,人们把指导自己实践的认识和产生的结果加以对照,从而检验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从实践中来,最终还要回到实践中去。认识本身不是目的,改造世界才是认识的目的。如果有了正确的认识,却脱离实践,不为实践服务,那么这种认识就失去了它的实际意义。 (2)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认识对于人们的实践具有推动作用;错误的认识对于人们的实践具有阻碍作用。 方法论:要求我们首先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积极参与实践; 同时我们要树立正确的认识,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