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03 发布 |
- 37.5 KB |
- 2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吉林省吉化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政治 第I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一个科学家,他首先必须有一个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必须掌握一个研究科学的科学方法,他才能在科学研究上不迷失道路。”钱学森这段话告诉我们 A. 具体科学以哲学为基础 B. 科学研究活动都是自觉接受哲学指导的 C. 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指导 D. 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中“一个科学家,他首先必须有一个科学的人生观、宇宙观”,然后才能“在任何时候都不致迷失道路”,体现了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C项符合题意;具体科学是哲学发展的基础,A项观点错误;科学家的研究活动都是自觉或不自觉接受哲学指导的,并非都是自觉,B项观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哲学为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没有涉及到“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D项不合题意。答案选C。 【点睛】正确理解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哲学 具体科学 区 别 研究 对象 整个世界 某一特定领域 任务 揭示整个世界变化发展的一般规律 揭示世界某一特定领域的规律 作用 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方法论指导。 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具体方法指导。 联系 ①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②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2.2017年10月2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写入党章。从哲学与时代的关系上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②对“中国梦”的实现起决定作用 ③是对新时代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正确反映 ④是新时代国情同理论的具体统一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把握的时代的脉搏,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是我国真正的哲学,因此,从哲学与时代的关系上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故①正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中国梦”的实现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但不起决定作用,故②错误;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重大问题,因此,是对新时代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正确反映,故③正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理论同新时代国情的具体统一,故④错误。故选A。 3.马克思主义为人类社会提供了最科学、最完整、最严谨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下列能够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完整性的是( ) ①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 ②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③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在科学的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结合 ④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凌驾于其他一切科学之上的“科学之科学”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它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第一次在科学的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结合。①③项与题意相符;所有哲学都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②项说法错误;马克思主义哲学并不是凌驾于其他一切科学之上的“科学之科学”,④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A。 【点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1)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唯物辨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辨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 (2)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4.哲学史上存在着“两个对子”。下列能体现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区别的是 ①“天地之变,阴阳之化”(荀子)和“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康德) ②“气者,理之依也”(王夫之)和“水是万物的始基”(泰勒斯) ③“物是观念的集合”(贝克莱)和“未有此气,已有此理”(朱熹) ④“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德谟克利特)和“我思故我在”(笛卡尔)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④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荀子的“天地之变,阴阳之化”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康德的“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属于主观唯心主义,①正确且符合题意;②中的两种观点都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不能体现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区别,应排除;③中的两种观点都属于唯心主义,不能体现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区别,也应排除;德谟克利特的“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属于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属于主观唯心主义,④正确且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D。 5.马克思认为:“一切存在物,一切生活在地上和水中的东西,只是由于某种运动才得以存在、生活。”这说明: ①运动是物质的运动,运动离不开物质 ②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和存在方式 ③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物质离不开运动 ④不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物质和运动的关系。①:材料强调的不是运动离不开物质,而是强调物质离不开运动,①不合题意。 ②: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②错误。 ③④:马克思的话说明,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都是运动的,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体现了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物质离不开运动,不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③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6.“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从哲学上看,这一现象表明( ) A. 不同的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有差别的 B. 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C. 意识是物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D. 人脑总是不能如实地反映外界事物 【答案】B 【解析】 【详解】B:“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说明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B符合题意。 A:材料没有体现不同的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有差别的,A与题意不符。 C:材料没有涉及意识的起源问题,C与题意不符。 D:人脑可能如实地反映外界事物,也可能错误地反映外界事物,D观点错误。 故本题选B。 7.我希望,有朋自远方来,岁月不改其性,红尘不染其心,倾心畅谈,大杯痛饮。我希望长河悠远,岁月无痕,大地不老,阳光普照。从哲学角度看 ①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不存在“不改其性”的朋友 ②物质的运动具有绝对性,不存在“大地不老”的现象 ③物质决定意识,人在红尘面前是无能为力的,“不染其心”是不可能存在的 ④物质的根本属性是客观实在性,“岁月无痕”表达的是一种美好的祝福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从诗内容上看,作者希望大地不老,岁月不改。但从哲学角度看,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物质的运动具有绝对性,不存在“不改其性”的朋友,也不存在“大地不老”的现象,①②项符合题意;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具有能动作用,人在红尘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③项说法错误;物质的根本特性是客观实在性,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运动,④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A。 【点睛】运动与物质的关系: A、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形而上学的观点。 B、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载体、主体)。离开物质谈运动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8.雾霾天气的直接原因是该时间段冷空气较弱和持续干旱,大气扩散条件非常差,根本原因是大气污染严重。关于“雾霾”天气的认识,以下观点正确的是 A. 自然界中事物是按照自身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 B. 自然规律具有客观性,人不能违反客观规律,否则会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 C. 物质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随着时间的推移,雾霾就会“烟消云散” D. 意识具有客观性,人们认识规律,采取得力的措施,可以解决“雾霾”天气 【答案】B 【解析】 【详解】雾霾天气的直接原因是该时间段冷空气较弱和持续干旱,大气扩散条件非常差,根本原因是大气污染严重。这说明规律具有客观性,我们要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否则就会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B适合题意;A说法正确但不合题意,排除;随着时间的推移,雾霾就会“烟消云散”说法绝对,排除C;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D是错误的;故本题答案选B。 9.诺贝尔生理学奖获得者发现了特定的神经定位细胞--大脑GPS细胞,初步解决了几个世纪以来困扰着科学界的“大脑如何在复杂环境中定位路径”的问题。这一发现证明了( ) ①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②意识是对自然现象的反映 ③探索真理是认识的目的 ④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世界的物质性、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意识的本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①④:诺贝尔生理学奖获得者发现了特定的神经定位细胞--大脑GPS细胞,初步解决了几个世纪以来困扰着科学界的“大脑如何在复杂环境中定位路径”的问题,这一发现证明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①④符合题意。 ②: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②错误。 ③:实践是认识的目的,③错误。 故本题选C。 【点睛】本题属于组合选择题,可采用以下方法解答:1.排除法。就是对照题干规定性,先找出错项,再找出与题意不符或者与题意无关的选项,依次排除错项、与题意不符或者与题意无关的选项的方法,本题可排除②③。2.代入法。就是在弄清题干要求的前提下,先从参与组合次数最多的选项人手,对其正误进行分析判断,然后代入,从而排除错误选项的方法。3.组合法。即以题干的要求为标准,先审视所列的各项,判断出很有把握的正确选项,然后将正确选项组合,再到题肢中寻觅答案的方法。 10.李白《登金陵凤凰台》诗云:“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该诗所蕴含的辩证唯物论道理是( ) A.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 B.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C. 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D. 物质世界是相对运动与绝对静止的统一 【答案】A 【解析】 【详解】A符合题意,“凤去台空江自流”体现了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晋代衣冠成古丘”体现了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材料说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 BC不合题意,材料强调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而没有体现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也没有涉及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D表述错误,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故选:A。 11.2019年3月15日,国家医保局发布《2019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国家将根据医保基金支付能力适当扩大目录范围,优化药品结构,进一步提升基本医保药品保障水平,缓解用药难用药贵问题。国家根据实际调整医保目录反映了 A. 规律是客观的,人们可以创造利用规律 B.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C. 意识的内容和形式都是客观的 D. 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 【答案】B 【解析】 【详解】A:规律具有客观性,人们不能够创造规律,故A错误。 B:国家根据实际调整医保目录,这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故B正确。 C: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C错误。 D: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故D错误。 故本题选B。 12.“捂脸”表情(见图)以它丰富的情感内涵,委婉的表达方式,受到了许多人的喜爱。一千个人眼中便有一千种“捂脸”:遇到好事了,捂脸;遇到坏事了,捂脸;认错的时候,捂脸;太尴尬了,捂脸材料表明 ①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 ②意识受主观因素影响,正确性往往因人而异 ③认识因对同一个客观对象理解的不同而不同 ④认识对象具有能动性,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捂脸”表情以它丰富的情感内涵,委婉的表达方式,受到了许多人的喜爱。一千个人眼中便有一千种“捂脸”,这说明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认识因对同一个客观对象理解的不同而不同,①③适合题意;意识受主观因素影响,但正确性只有一个,②是错误的;认识主体具有能动性,真理是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④是错误的;故本题答案选A。 【点睛】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并不意味着有了人脑就一定有意识;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并不意味着意识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并不意味着意识与客观事物会完全一致,客观世界中没有的东西,意识能反映出来,恰恰说明了意识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是一种能动的反映,不是照镜子式的机械反映。 13.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必须既“治愚”又“扶智”,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引导困难群众学技术、找门路,自己摘掉贫困帽。从哲学上看,这是因为 ①意识是人脑的特有机能 ②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控作用 ③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④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既‘治愚’又‘扶智’,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说明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控作用、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故选项②④符合题意;选项①③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 点睛:意识的能动作用: (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①意识活动的目的性;②意识活动的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①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②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有重要的调控作用。 (3)意识有正确和错误,先进和落后之分,只有正确的、先进的意识会促进食物的发展,落后的意识则会阻碍事物的发展,因此不能一味地说意识对事物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4)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意识活动不具有直接现实性,考生要注意区分。 14.狼曾经是令人憎恶和害怕的,人们主张把狼赶尽杀绝。但一些地方由于狼群消失,某些动物种群迅速繁衍,导致植被过度消耗,生态失衡,人类生存环境恶化。现在,人们对狼的作用有了新的认识,不少国家实施了“引狼入室”计划,以求保持生态平衡。这一事例说明 ①不同认识主体的共识才是真理性认识 ②解决实践中的新问题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③纠正谬误、追求真理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④因受主客观条件的制约,认识具有反复性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表述错误,真理性认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不同认识主体的共识不一定是真理性认识; ②符合题意,材料强调随着生存环境恶化,人们对狼的作用有了新的认识,不少国家实施了引狼入室计划,以求保持生态平衡,表明解决实践中的新问题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③表述错误,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④符合题意,材料中由“狼曾经令人憎恶和害怕,人们主张把狼赶尽杀绝”到生态环境恶化后,不少国家实施了引狼入室计划以求保持生态平衡,表明因受主客观条件的制约,认识具有反复性。 故选:C。 15.一直以来“剪刀手”是很多人拍照时的惯用手势。但是最近日本国立信息友,拍照时摆V字手势,很有可能被盗取指纹信息,从而造成重大损失。这告诉我们 ①认识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不断深化 ②人们对同一对象会产生不同的认识 ③要获得对事物的正确认识必须借助于实践 ④任何事物都存在有利的一面和不利的一面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知识。拍照时摆V字手势,很有可能被盗取指纹信息,从而造成重大损失。这告诉我们要获得对事物的正确认识必须借助于实践;认识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不断深化,①③符合题意;人们对同一对象的认识可能会相同,②表述错误;④表述错误,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但不都是有利的一面和不利的一面。本题答案为B。 16.新年前夕,国家主席习近平通过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互联网,发表了2019年新年贺词。一句“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让我们心潮起伏,热泪盈眶。之所以要强调努力奔跑是因为 ①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将理想变为现实 ②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实践的对象和主体具有客观物质性 ③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实践活动目的性能为我们指明方向 ④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不同时期的实践活动目标是不同的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实践的特征。①③:之所以要强调努力奔跑是因为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将理想变为现实,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实践活动目的性能为我们指明方向,①③符合题意。 ②④与题意构不成因果关系,排除。 故本题选B。 17.“真理与谬误只差一步。人发怒时好把真理说成谬误,人高兴时又把谬误当成真理。”这句话说明真理和谬误存在一定关系。关于真理与谬误的关系,从哲学角度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真理和谬误都是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②真理和谬误往往相伴而行 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④在一定条件下真理和谬误可以相互转化。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真理。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一定条件下真理与谬误相互转化,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②④符合题意当选;真理是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谬误不是,①错误排除;③不是关于真理和谬误的关系,不符合题意排除,故答案为B。 18.“24小时营业、没有收银员,扫码开门、自主选购、结算支付解锁出门。”这就是众所周知的“无人便利店”。它的优势就是数据的跨平台打通。通过互联网将消费者线上和线下的购买行为数据打通,根据消费者过去的历史购物记录,让消费者在商场里更快地找到想要的货物。这体现了 ①联系具有客观性,人们可以根据固有联系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 ②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基于人的需要的联系 ③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多样性,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④自在事物与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联系的相关知识。“无人便利店”通过互联网将消费者线上和线下的购买行为数据打通,根据消费者过去的历史购物记录,让消费者在商场里更快地找到想要的货物。这表明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多样性,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也表明联系具有客观性,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①③正确;联系具有普遍性不意味着任何事物之间都有联系,且联系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②中的“任何事物之间”和“基于人的需要”说法错误,排除;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自在事物的联系与人无关,并不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④中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说法错误,排除。故本题选B。 19.在我国,农业兴,百业兴;农业稳,全局稳。这一国情所体现的哲学道理有( ) ①整体和部分有不可分割的联系 ②整体功能小于部分功能之和 ③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的性能会对整体的性能状态起决定作用 ④部分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整体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①:农业兴,百业兴,农业稳,全局稳,体现了整体和部分有不可分割的联系,①符合题意。 ②:当部分以合理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功能就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当部分以欠佳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功能就小于各部分功能之和,②错误。 ③:材料中农业与百业、全局的关系,体现了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的性能会对整体的性能状态起决定作用,③符合题意。 ④: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④错误。 故本题选B。 【点睛】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1)区别: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帅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2 )联系:整体由部分构成,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方法论: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要求我们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同时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20.“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对苏轼的《琴韵》理解正确的是( ) ①琴声是人的活动的产物,具有鲜明的“人化”特点 ②琴声来自于琴与指之间的相互作用,与人的主观世界无关 ③琴、指、琴声以及三者之间的联系都具有客观实在性 ④只要指与琴发生相互作用,就能产生美妙的音乐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③:“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说明琴声是人在弹琴后发出的声音,琴声是人的活动的产物,具有鲜明的“人化”特点,体现了琴、指、琴声以及三者之间的联系都具有客观实在性,①③正确。 ②:琴声是人在弹琴后发出的声音,琴声也离不开人的弹奏,与人的主观世界有关,该选项中琴声与人的主观世界无关,说法不对,②排除。 ④:该选项的说法太绝对,故④排除。 故本题选B。 21.科学监测发现,由于人类不当和无限制的科学考察活动,加快了南北两极气候变暖,从而影响了海洋生物圈。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看,上述事实说明 ①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 ②事物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③人为事物的联系不具有客观性 ④把握联系的多样性对正确认识事物有重要意义。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联系相关知识。材料强调了“由于人类不当和无限制的科学考察活动,加快了南北两极气候变暖,从而影响了海洋生物圈”,体现了②④;①说法错误,联系具有普遍性,但不是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④错误,不管是自在事物的联系,还是人为事物的联系都具有客观性。所以本题选C。 22.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发挥香港——深圳、广州——佛山、澳门——珠海强强联合的引领带动作用,深化港深、澳珠合作,加快广佛同城化建设,提升整体实力和全球影响力,引领粤港澳大湾区深度参与国际合作。这一规划反映的辩证法道理有 ①合理利用部分之间的联系,推动整体发展 ②强化各部分的作用,用关键部分的发展统率整体 ③重视外部联系,发挥其对事物发展的决定性作用 ④优化系统内部结构,实现整体功能最大化 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④ D. ②③ 【答案】A 【解析】 【详解】《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体现了合理利用部分之间的联系,优化系统内部结构,推动整体发展,实现整体功能最大化,①④项符合题意;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但关键部分的发展不能统率整体,②项说法错误;外部联系不能对事物发展起决定性作用,③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A。 【点睛】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 (1)(原理内容):整体和部分又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部分。(方法论):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于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强调整体) (2)(原理内容):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方法论): 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强调部分) 23.王安石的“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与苏轼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有异曲同工之妙。二者都告诉我们 ①人们的认识受各自所处的环境、地位的影响 ②人们的追求、境界不同,认识也就必然不同 ③看问题、办事情要从大处着眼,树立全局意识 ④只有透过现象把握本质,才能真正认识事物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王安石的“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与苏轼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都告诉我们人们的认识受各自所处的环境、地位的影响,看问题、办事情要从大处着眼,树立全局意识,故选项①③符合题意;选项②④说法过于绝对化,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 24.下列四句名言:“一着不慎,全盘皆输”“不拘常例,不违常情”、“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体现的哲理依次为( )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②关键部分的性能对整体起决定作用 ③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④既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又要尊重规律 A. ①-③-④-② B. ①-②-③-④ C. ④-③-①-② D. ②-④-③-①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联系的普遍性、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②:“一着不慎,全盘皆输”反映了关键部分的性能对整体起决定作用,②第一位。 ④:“不拘常例,不违常情”反映了既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又要尊重规律,④排第二位。 ③:“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反映了事物是普遍联系的,③排第三位。 ①:“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反映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①排第四位。因此,正确的排序为②-④-③-①。 故本题选D。 第II卷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 25.2018年是高考制度恢复四十一周年。四十一年来,无数个令人振奋的高考故事,已经积淀为深刻的集体记忆,实践证明,高考制度符合国情,焕发了我国科教事业的生机活力,选拔了千百万优秀学子。这既是普通人实现梦想、向上流动的重要渠道,更是培育人才、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制度支撑。时代在变,高考也在变。招生制度从定向招生到“双轨制”再到实行“并轨”,从赋予高校自主招生权到探索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再到改变成绩是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四十一年来,高考不断打破“一考定终身”“唯分取人”的窠臼,在探索中前进、在改革中发展。 教育部决定,到2020年全面建立新高考制度,更好地发挥高考作为教育改革“指挥棒”的作用,进一步破解科学性、公平性等时代课题。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不可忽视。教育是国之计,也是民之生,影响当下,更关乎未来。 结合材料,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分析教育部决定进行高考制度改革的主要原因。 【答案】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时代在变,高考也应变,所以教育部决定进行高考制度改革。②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教育是国之计,也是民之生,影响当下,更关乎未来。教育部决定全面建立新高考制度,有利于更好地发挥高考作为教育改革“指挥棒”的作用,进一步破解科学性、公平性等时代课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解析】 【详解】本题设问直接,考查的知识点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首先,明确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物质决定意识(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表现在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要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其次,分析材料。从材料中找出重要的信息点:时代在变,高考也在变(一切从实际出发);全面建立新高考制度,更好地发挥高考作为教育改革“指挥棒”的作用(发挥正确意识的促进作用)等。把所获得的这些重要信息与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相结合组织答案即可。 26.“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鸡儿跑”,这是内蒙古半农半牧草原上恢复生态、建设“美丽中国”的新鲜场景。草原散养牧鸡,鸡吃草籽、昆虫,不用饲料添加剂,提高了肉蛋品质、增加牧民收益,又能有效控制草原虫害。牛羊改吃农田秸秆,既可让过度放牧的草场得到休息,又把大量秸秆变废为宝,避免其田间焚烧带来的空气污染,而粪便或沼渣还田又增加了农田地力。这一新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运用规律的知识,分析说明材料中“草原牧鸡、农田秸秆喂牛羊”这一建设“美丽中国”新模式所体现的哲学道理。 【答案】①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要求人们必须遵循规律,按规律办事,不能违背规律。草原养鸡、农田秸秆喂牛羊这一新模式,有利于恢复草原生态和农田地力,保护生态平衡,体现了人在生产活动中遵循与利用自然规律,促进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②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在认识、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这一新模式体现了人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自然规律,大胆创新,打破传统生产模式,趋利避害地改造自然,实现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和可持续发展。 【解析】 【分析】 本题的切口小,直接考查学生对规律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记忆。解答本题需要学生认真分析材料中对“草原牧鸡、农田秸秆喂牛羊”这一建设“美丽中国”新模式进行细致的分析,以从中找出答题的思路。本题材料中“草原牧鸡,鸡吃草籽、昆虫”、“农田秸秆喂牛羊,既可让过度放牧的草场得到休息,又把大量秸秆变废为宝”,等表明规律具有客观性,按客观规律办事;这一新模式体现了人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大胆创新打破传统生产模式,趋利避害地改造自然,实现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和可持续发展,说明了人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在认识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详解】本题考查规律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用规律的知识分析“草原牧鸡.农田秸秆喂牛羊”这一建设“美丽中国”新模式所体现的哲学道理,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草原牧鸡.农田秸秆喂牛羊”的做法尊重了规律的客观性,并且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正确发挥了主观能动性。考生从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加以分析即可。 【点睛】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 (1)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只有认识了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才能有效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否则,必然受到规律的惩罚。 (2)认识和利用规律又必须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客观规律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但要做到这件事,决不是轻而易举的,规律是事物和现象内在的本质联系,它看不到也摸不着,人们要想掌握客观规律就必须下一番功夫。 (3)方法论: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易错点 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是相互制约的关系 提醒 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不是相互制约的关系。人们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规律的制约,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客观规律为前提。二者不可分割,也不能并列,更不能颠倒。片面强调规律的客观性而否定主观能动性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思想;夸大主观能动性而否认客观规律的制约性是唯心主义思想。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一定的发展实践都是由一定的发展理念来引领的,实践告诉我们,发展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进程,发展环境不会一成不变,发展条件不会一成不变,发展理念自然也不会一成不变。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五大发展理念不是凭空得来的,是我们在深刻总结国内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的,也是在深刻分析国内外发展大势的基础上形成的,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也是针对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五大发展理念在在中国发展的过程中被证明是科学的发展观,并指导我国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结合材料,从实践与认识的关系的角度,分析我党提出五大发展理念的哲学依据。 【答案】①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五大发展理念是在总结国内外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五大发展理论是针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的,发展环境、发展条件的变化,推动了发展理念的创新,是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和发展。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五大发展理念在中国发展的过程中已被证明是科学的发展观。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五大发展理念指导我国经济社会科学发展。⑤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理念是行动的先导,科学的理论是行动的指南。五大发展理念指导我国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解析】 【分析】 本题以理念与实践的关系为话题设置试题情境,以中国共产党对发展理念的探索为材料,从《生活与哲学》的知识角度设置问题,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阅读材料分析材料、描述阐释事物、探究论证问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详解】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从实践与认识的关系的角度,分析我党提出五大发展理念的哲学依据。知识限定比较具体,属于微观考查。考生可先回顾实践与认识的关系的相关知识,关于这一原理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另一个是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因此考生可以从必然性和重要性两个角度结合材料进行说明即可。考生运用这些知识要点结合材料分析,形成答案要点。①来源角度:联想主干知识: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五大发展理念是在总结国内外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②动力角度:联想主干知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五大发展理论是针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的,发展环境、发展条件的变化,推动了发展理念的创新,是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和发展。③:标准角度:联想主干知识: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五大发展理念在中国发展的过程中已被证明是科学的发展观。④目的角度:联想主干知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五大发展理念指导我国经济社会科学发展。⑤认识反作用角度:联想主干知识: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理念是行动的先导,科学的理论是行动的指南。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五大发展理念指导我国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点睛】此题考查学生对于课本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把握,难度适中,得分关键在于抓住题干。题中要求考生结合材料,注意题目知识限定,分析我党提出五大发展理念的哲学依据,属于依据类解答题。考生在分析说明时,要尽量做到知识要点与材料解读一一对应。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8年5月12日,是人类载人航天活动57周年纪念日。载人航天工程是当今世界高新技术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航天探索向来伴随着高风险,任何一点疏漏都可能造成灾难。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是包括航天员、空间应用、飞船、运载火箭、发射场、测控通信、着陆场和空间实验室八大系统的宏大系统工程,涉及众多高新技术领域。“零瑕窥”“零失误”“万无一失”是各单位的一贯要求,不放过任何细节。全国数千个单位、十几万科技大军自觉服从大局,坚持统一指挥和调度。 结合材料,运用整体和部分关系的知识,说明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为什么能够成功? 【答案】①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各大系统,自觉服从大局,坚持统一指挥和调度,团结协作,实现了整体优化。 ②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这要求我们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各系统、各领域始终坚持“零瑕疵”“零失误”“万无一失”,十分注重细节,有力保证了航天工程的成功。 【解析】 【详解】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整体和部分关系的知识,说明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为什么能够成功。 从材料可以看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各大系统,自觉服从大局,坚持统一指挥和调度,团结协作,实现了整体优化。各系统、各领域始终坚持“零瑕疵”“零失误”“万无一失”,十分注重细节,有力保证了航天工程的成功。可运用整体和部分关系的知识,从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这要求我们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说明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能够成功的原因。 【点睛】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 (1)(原理内容):整体和部分又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部分。(方法论):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于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强调整体) (2)(原理内容):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方法论): 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强调部分)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