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A版专题09民族精神和文化建设百日闯关系列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A版专题09民族精神和文化建设百日闯关系列

一、【课标解读】——细化课标 预测高考 ‎(一)考点细化 ‎1.掌握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 ‎2.理解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3.明确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的关系;‎ ‎4.掌握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和核心;‎ ‎5.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途径和意义 ‎6.了解文化市场与传媒商业化的影响;‎ ‎7.辨析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表现;‎ ‎8.把握大众文化的丰富内涵;‎ ‎9.理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10.掌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和主要内容;‎ ‎11.掌握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12.理解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的关系。‎ ‎(二)考情分析预测 ‎ (1)以有关的史料和古诗文为载体,考查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 ‎(2)以京剧等传统文化的形成、学习借鉴国外优秀文化元素的事例为背景材料,考查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3)以先进模范群体或英模人物的典型事迹为材料,考查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以长征精神、女排精神、载人航天精神为素材考查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发展及意义 ‎(4)以党的十九大报告有关文化的内容、我国科技创新的内容等材料为素材,考查树立高度文化自信的要求及意义 ‎(5)结合“感动中国”人物评选及道德缺失事件,考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意义等 二、【知识网络构建】——纵横联系 融汇贯通 三、【主干知识梳理】——聚焦考点 点点必到 一、我们的中华文化 ‎1.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 ‎(1)源远流长:‎ ‎①中华文化经历了古代辉煌—近代衰微—现代复兴的过程。(延续性)‎ ‎②见证:汉字与史书典籍。‎ 汉字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是文字。)‎ ‎(2)博大精深 ‎①独特性-----独树一帜,独领风骚。突出表现: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上。‎ 文学艺术,对于反映人们精神生活、展示人们精神世界有独特作用;(作用)‎ 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古代科技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 ‎②区域性-----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A、成因: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 B、不同区域文化的关系:不同区域的文化,长期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互吸收,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特色。‎ ‎③民族性-----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 ‎2.中华文化与民族文化 在中华文化的百花园中,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它们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1)中华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 ‎(2)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各兄弟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熔铸了中华文化。‎ ‎(3)民族文化的地位:它们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4)中华文化的意义:有利于增强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3.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特有的包容性。‎ ‎(1)含义:求同存异: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积极成分。 ‎ ‎(2)意义: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对外域文化的理解。‎ ‎4.中华文化的力量 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是激励中国人民几千年来克服艰难险阻、战胜内忧外患、创造丰富生活的强大精神力量,也是激励每一个中华儿女共同创造祖国美好明天的不竭力量之源。‎ 二、我们的民族精神 ‎1.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的关系 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中;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的精髓。‎ ‎2.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 ‎3.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 ‎(1)原因: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地位)‎ 爱国主义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心中,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维系着华夏大地上各个民族的团结统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祖国发展繁荣而不懈努力。 ‎ ‎(2)特点: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不同的具体内涵;在当代中国,爱国与爱社会主义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3)主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4.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1)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地位、作用)‎ A.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民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B.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 ‎(2)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 必要性:‎ A.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 B.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 C.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3)大力弘扬民族精神,是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 ‎ 5.如何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1)最重要的是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主心骨”作用。    ‎ ‎(2)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 ‎(3)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 ‎(4)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 ‎(5)要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 6.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特征 ‎(1)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优秀文化结晶;‎ ‎(2)民族精神形成于辉煌的古代中华文化中,熔炼于近代中国人民救亡图强。前仆后继奋勇抗争中,更彰显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 ‎(3)近百年来,中华民族精神丰富和发展,主要体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奋斗历程中,体现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时期。‎ ‎(4)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一个民族特有的精神品质,对一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巨大的作用。‎ 三、走进文化生活 ‎1.文化生活色彩斑斓(多样性)的原因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2.文化市场与传媒商业化影响 ‎(1)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了可喜的变化,‎ ‎(2)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也引发了令人忧虑的现象;‎ 所以,文化市场需要加强管理、正确引导。(文化生活的“喜”“忧”的原因)‎ ‎★★★净化文化环境的措施(国家、企业、个人)或如何克服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 ‎(1)从国家角度看:‎ ‎1、(管理引导)文化生活越 繁荣 ,越不能放任 自流 ,越需要加强 管理 、正确 引导。‎ ‎2、(弘扬主旋律)弘扬 主旋律 ,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导向和示范作用。‎ ‎3、(健康文化)着眼于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提倡多样化,大力发展人民群众所 喜闻乐见 的先进健康文化,并努力改造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 ‎4、(文化强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5、(思想道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2)从生产者角度看:(企业责任)企业应自觉承担社会责任,坚持 经济 效益与社会效益相 统一,生产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健康有益的文化产品。‎ ‎(3)从个人角度看:‎ ‎①(公民修养)公民应加强自身 思想道德 修养和 科学文化 修养,增强辨别和抵制腐朽落后文化的能力。‎ ‎②(公民实践)公民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此处红字为新增加内容)‎ ‎3.发展大众文化 ‎(1)含义: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是我们所 倡导的大众文化。(我国的主导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2)为什么要倡导大众文化:人们对文化的需求日益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特点,要求提供多种类型、多样风格的文化产品,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3)怎样发展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文化?‎ ‎①弘扬“一个原则”,即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的原则;‎ ‎②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③努力“三贴近”和“三创新”,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 四、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1、中华民族复兴的必然选择为什么?‎ ‎(1)中国共产党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并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复兴的历史使命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是中华民族、中华文化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3)文化是引领一个民族前行的旗帜。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国运强。‎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2、如何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 ‎(1)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要推动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 ‎(2)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就要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3)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就要加强中外人文交流,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4)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5)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用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推广。‎ ‎(6)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 二、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一)彰显文化自信的力量 ‎1、彰显文化自信的原因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是一种关系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强大力量。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的独立性。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地位作用)‎ ‎2、我们的文化自信,来自对时代发展潮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深刻把握,来自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形成)‎ ‎3、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力量,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关系) ‎ ‎4、如何彰显文化自信?‎ ‎(1)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2)文化自信表现为对中华文化发展前途充满信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充满信心,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充满信心。(怎么办)‎ ‎5,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1)原因:是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必然要求;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 ‎(2)怎么办?‎ ‎①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 ‎②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充分展现中华文化独特魅力和时代价值。进而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怎么办)‎ ‎③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党必须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三、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为什么?‎ ‎(1)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对一个国家一个政党一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2)是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动社会主义繁荣兴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要求;‎ ‎(3)当前我国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增长,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因此,党必须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怎么办?)‎ ‎1、党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此处红字为新增加内容)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怎么办)   ‎ ‎2、党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必须加强理论武装,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凝聚民族复兴的力量。(怎么办?)‎ ‎3、党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必须坚持正确舆论导向,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加强阵地建设和管理,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怎么办)‎ 五、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 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1、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为什么)‎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它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 ‎①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和感召力;‎ ‎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政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遵循。‎ ‎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的有益成果。‎ ‎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就是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性工程。‎ ‎(2)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就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是什么?)‎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2、内化于心 外化于行(怎么办) ‎ ‎(1)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 ‎(2)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3)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 二、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1、为什么?‎ ‎(1)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 ‎(2)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有前途,民族有希望。‎ ‎2、怎么办?‎ ‎(1)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必须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引导人们坚定共同的理想信念。‎ ‎(2)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必须坚持学而信,学而思;学而行;必须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坚定的意志和自觉的行动。脚踏实地,坚持为人民利益不懈奋斗。‎ ‎3、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要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 ‎4、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形成社会风尚,引导人民群众积极投身于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 ‎5、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要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行动。抵制腐朽落后文化的侵蚀。 ‎ ‎6、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要推进诚信建设和志愿服务制度化,强化社会责任意识、奉献意识。大力弘扬传统美德,弘扬志愿精神。‎ ‎7、必须脚踏实地重在行动,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 ‎8、要筑牢理想心念之基;‎ ‎★★(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文化强国?---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提示:从先进文化的角度回答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2)要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3)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社会主义文化;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人民为中心的艺术导向,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主体作用),参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4)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5)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 四、【重点问题直击】——点石成金 寻求突破 一、有关“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命题 ‎[设问模式]‎ ‎(1)当前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2)你认为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意义和途径有哪些?‎ ‎(3)结合材料分析他们是如何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 ‎[答题要素]‎ ‎(1)为什么要这样做?‎ 提示:现实要求+作用+意义 ‎①思想文化现状(高举火炬、极为重要的任务)。②民族精神的作用(精神纽带、精神支柱、精神动力,中华民族之魂)。③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意义(全民族综合素质、国际竞争力、社会主义道路)。‎ ‎(2)怎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旗帜+传统文化+外来文化+时代精神+实践+人民主体 ‎①“主心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②优良传统(继承与发扬)。③外来思想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④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相结合(相辅相成、相互支撑)。⑤立足于实践(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⑥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 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设问模式]‎ ‎(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性。‎ ‎(2)结合材料,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提几条合理化建议。‎ ‎[答题要素]‎ ‎(1)为什么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提示:①文化的实质与作用。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②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有利于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③文化与综合国力。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的重要精神武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有利于激发全民族的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④文化对人具有重要影响。文化对人的影响,既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又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⑤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要自觉把文化繁荣发展作为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重要内容,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基本要求。‎ ‎⑥我国文化领域面临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文化发展同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完全适应,因此,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引领社会思潮,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⑦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关系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关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提示:①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扬与时俱进精神,积极推动文化创新。‎ ‎②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在全社会形成统一的指导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强大的精神力量、基本的道德规范。‎ ‎③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部分,充分发掘其时代价值。‎ ‎④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提高文化开放水平,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⑤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不断进行文化创新,努力铸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 ‎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发挥人民群众在文化创造中的主体作用。‎ ‎⑦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统一。‎ ‎⑧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统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不断提高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⑨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培养高素质的文化人才。‎ 五、【模拟仿真训练】—— 一试身手 扬帆高考 ‎1.一言重于九鼎,经典强师百万。由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创作的《百家讲坛》特别节目《平“语”近人一习近平总书记用典》于2018年10月8日至19日在央视综合频道晚间播出。节目从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文章、谈话中所引用的古代典籍和经典名句为切入点,有“原声微视频”“思想解读”“经典释义”“现场访谈”“互动问答”“经典诵读”六个环节构成。这个节目发挥的作用有 ‎①古为今用、推陈出新,赋予传统文化以时代价值和意义 ‎②念兹在兹的中华智慧结晶承载着民族精神灵魂 ‎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动阐释与广泛传播 ‎④中华经典名句博大精深、历久弥新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A ‎【解析】该节目从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文章、谈话中所引用的古代典籍和经典名句为切入点,赋予了传统文化以时代价值和意义,做到了古为今用、推陈出新,①项符合题意;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文章、谈话中所引用的古代典籍和经典名句,以节目的形式呈现出来,有利于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动阐释与广泛传播,③项符合题意;题干中没有涉及到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②项不合题意;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体现在中华文化的独特性、区域性和民族性,题干中没有涉及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特征,④项不合题意。答案选A。‎ ‎2.不同地方的食物拥有其独一无二的气质,不知不觉地塑造了不同地方的人的个性。川菜的辣带着一丝丝甜,就像悠闲的四川人,总是带着甜甜的体贴;湘菜的辣直接又毫无妥协的余地,就跟那里培养出来的伟人一样;扬州菜则是太平盛世的食物,温暖而抚慰人心。这从一个角度说明 ‎①中华文化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②中华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④地域是文化差异性的主导因素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A ‎【解析】不同地方的食物拥有其独一无二的气质,不知不觉地塑造了不同地方的人的个性。这从一个角度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中华文化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①③项符合题意;材料不体现中华文化的民族性特征,②项与题意不符;地域影响文化差异,但不是文化差异性的主导因素,④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A。‎ ‎3.一场唯美且科技感十足的音乐会——多媒体交响乐《良渚》在本届大会上进行首演,整场演出宏大而深刻,完美再现了“5000年的文明史诗”。这是一次将文化遗产音乐化、考古叙述艺术化的“刺激的尝试”。材料体现了 ‎①文化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活力的保证 ‎②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③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厚重的文化底蕴 ‎④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所特有的包容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A ‎【解析】多媒体交响乐《良渚》是一次将文化遗产音乐化、考古叙述艺术化的“刺激的尝试”,表明文化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活力的保证,①正确且符合题意;它完美再现了“5000年的文明史诗”,这体现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厚重的文化底蕴,③正确且符合题意;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②错误;④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 ‎4.2018年11月28日中国申报的“藏医药浴法―中国藏族有关生命健康和疾病防治的知识与实践”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该遗产项目承载着藏族天文历算、自然博物、仪式信仰、行为规范等传统知识,同时也通过藏族神话、传说、史诗、戏剧、绘画雕刻等形式得以广泛传播。这一现象 ‎①表明不同文化在相互借鉴中共同发展 ‎②能够激发民众对共有的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③是文化传播手段的时代创新 ‎④是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传承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文化遗产的相关知识。题目中没有涉及不同文化在相互借鉴中共同发展,①不符合题意;中国申报的“藏医药浴法--中国藏族有关生命健康和疾病防治的知识与实践”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是是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传承,能够激发民众对共有的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有利于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②④选项入选;列入文化遗产名录不是文化传播手段的时代创新,③表述错误。本题答案选D。‎ ‎5.2018年10月“时光博物馆”在北京正式开馆。“时光博物馆”把记忆实体化,展现改革开放40年来国民衣食住行的经典场景。来“时光杂货铺”回味儿时的熟悉味道,到“岁月流金墙”欣赏过往的经典影音,去“时光留声机”说出自己的变化和家的故事……人们徜徉于“时光博物馆”‎ ‎①见证了中华文化一脉相承 ‎②可以获得和享用文化 ‎③能够得到同样的情感体验 ‎④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解析】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故①错误;置身同样的文化环境,不同人可能会有不同的情感体验,故③错误;材料中,人们来“时光杂货铺”可以回味儿时的熟悉味道,到“岁月流金墙”可以欣赏过往的经典影音,去“时光留声机”可以说出自己的变化和家的故事,可见,人们徜徉于“时光博物馆”可以获得和享用文化,能够使人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故②④正确。故选C。‎ ‎6.南音是中国四大古乐之一,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中国现存历史最悠久的传统古乐,其汇集了盛唐以来中原雅乐之精华,又汲取了元曲戈阳腔的特长,并与闽南的民间音乐融汇一体,被称为“音乐活化石”。2018年8月18日,湘闽文化交流会暨华侨大学湖南校友会活动在长沙举行。活动中,由泉州晋江两市资深南音工作者率队的泉州南音艺术交流团带来了器乐合奏《八面》《梅花操》、弹唱《直入花园》、清唱《元宵十五》等精彩南音表演,让大家认识了南音、了解了南音。从上述材料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南音 ‎①以其民族性彰显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 ‎②在薪火相传中成为民族文明程度重要标志 ‎③在博采众长中永葆文化生命力和创造力 ‎④以其包容性见证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D ‎【解析】‎ 材料强调了南音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汇集了盛唐以来中原雅乐之精华,又汲取了元曲戈阳腔的特长,并与闽南的民间音乐融为一体,这些体现了南音在博采众长中永葆文化生命力和创造力,以其包容性见证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③④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南音的民族性,①与题意不符;②说法错误,南音作为传统古乐,不是民族文明程度重要标志(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所以本题选D。‎ ‎7.—条小船,诞生一个大党。“红船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其内涵是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这说明,“红船精神”‎ ‎①是中国人民团结奋进的重要力量 ‎②体现了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③成为我国新时代文化发展的源泉 ‎④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先进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解析】 “红船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其内涵是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说明“红船精神”是中国人民团结奋进的重要力量,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先进性,①④正确。一方水土、一方文化说的是文化的区域性,材料没体现,②错误。文化发展的源泉是社会实践,③错误。故本题选B。‎ ‎8.我国西部各族人民在久远的历史发展中,创造并形成了包括语言、宗教信仰、自然崇拜、神话传说、故事、歌谣、舞蹈、节日、服饰、建筑、手工艺、礼仪习俗以及生存理念、生活和生产方式等在内的民族文化。这些民族文化 ‎①来自于西部各族人民的社会实践活动 ‎②相互吸收,成为统一的中华民族文化 ‎③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也有各自特色 ‎④能够集中反映中华文化的强大生命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解析】这些民族文化来自于西部各族人民的社会实践活动,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也有各自特色,①③项符合题意;材料强调我国西部各族文化的个性,②项与题意不符;中华民族精神能够集中反映中华文化的强大生命力,④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B。‎ ‎9.‎ ‎2018年11月,“藏医药浴法”一中国藏族生命健康和疾病防治的知识和实践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藏医药浴法是藏族人民以土、水、火、风、空“五源”生命观为指导,通过天然温泉或药浴调节身心平衡。“藏医药浴法”被列入文化遗产名录印证了 ‎①藏医药科学技术具有综合性和实用性,领先世界 ‎②藏医药文化内涵丰富,极具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 ‎③藏族人民的伟大创造丰富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④藏族文化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兼收并蓄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文化遗产的相关知识。“藏医药浴法”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表明藏医药文化内涵丰富,极具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藏族人民的伟大创造丰富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②③正确;中国古代科技具有综合性和实用性特点,但不意味着藏医药科学技术就领先世界,①中的“领先世界”说法绝对化,排除;材料未涉及藏族文化的包容性特点,④与材料无关,排除。故本题选B。‎ ‎10.“国之祭,史之痛,民之愿。”2018年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祭奠仪式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纪念活动开始,全场高唱国歌。随后,防空警报拉响,车辆轮船汽笛长鳴,人们低头默哀……举行这一纪念日活动的意义在于 ‎①慎终追远,注人时代精神 ‎②铭记历史,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③凝魂聚气,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④面向未来,引领文化发展方向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D ‎【解析】举行这一纪念日活动,可以让人民更好地铭记历史,反思历史,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②项符合题意;举行这一纪念日活动目的在于对历史进行正视和反思,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有利于更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③项符合题意;举行这一纪念日活动是为了增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而非时代精神,①项不合题意;举行这一纪念日活动是让人民更好地铭记历史、反思历史,没有体现面向未来,引领文化发展方向的相关内容,④项不合题意。答案选D。‎ ‎11.电视节目《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精选总书记引用的古代典籍和经典名句,以古籍诗词回放、学者专业解读、百姓现身说法的形式,帮助观众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领悟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该节目 ‎①坚持了正确的舆论导向,引导公众学习理论、阅读经典 ‎②彰显了高度的文化自信,展现出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③旨在提高全民科学素养,在全社会形成鼓励创新的氛围 ‎④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说明传统文化是新思想的源泉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解析】该电视节目精选总书记引用的古代典籍和经典名句,以古籍诗词回放等形式,帮助观众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领悟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见,该节目坚持了正确的舆论导向,引导公众学习理论、阅读经典,彰显了高度的文化自信,展现出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故①②正确;材料有助于提高公民的文化素养,不涉及公民科学素养的提高,故③排除;社会实践是新思想的源泉,传统文化不是新思想的源泉,故④错误。故选A。‎ ‎12.近年来,“土味文化”异军突起,一些来自乡间的、具有浓厚乡土味道的文化产品受到追捧。“土味文化”的生产者在这场盛宴中实现了个体的自我表达,而都市受众则通过这种对“他者文化”的追捧满足了娱乐目的和猎奇心理。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土味文化”是中华民族农耕文明的集中反映 ‎②“土味文化”能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 ‎③“土味文化”借助大众传媒的传播而具有价值 ‎④“土味文化”要有生命力必须扎根于现实生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解析】根据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的集中体现可知,①夸大了“土味文化”的作用;都市受众对“土味文化”有娱乐需求和猎奇心理,因而发展“土味文化”可以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的文化需要,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突破点,②入选;“土味文化”的价值在于它能够满足都市受众的需求,大众传媒的传播能够实现其价值、不能改变其价值,③不选;“土味文化”来自乡间、具有浓厚乡土味道,它的生命力正是缘于其扎根于现实生活,④入选。故本题答案为C。‎ ‎13.2018年3月12日,中央电视台播出了“美丽的平凡——社区文化展示”特别节目。节目以“美丽的平凡”为主题,围绕“共建”“奉献”“风采”“传承”四个篇章展开,60多位社区“牛人”参加活动,讲述他们的社区故事,展示社区文化风采。社区文化展示活动 ‎①丰富了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 ‎②是响唱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有效渠道 ‎③发掘了优秀传统文化的经济价值 ‎ ‎④反映了文化对人发展的决定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的作用。围绕“共建”“奉献”“风采”“传承”四个篇章展开社区文化展示活动,是响唱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有效渠道,有利于丰富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①②符合题意;发掘了优秀传统文化的经济价值表述错误,③不选;文化可以影响人,不能对人发展的决定作用,④表述错误。本题答案为A。‎ ‎14.2018年12月10日,2018中国网络诚信大会在京举行。本次大会以“网络诚信美好生活”为主题,旨在进一步凸显网络诚信理念,加强互联网行业自律,大力营造依法办网、诚信用网的网络环境。为此我们必须 A.坚决抵制腐朽文化 B.加强科学文化修养 C.提高思想道德修养 D.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思想道德修养的相关知识。进一步凸显网络诚信理念,加强互联网行业自律,大力营造依法办网、诚信用网的网络环境。为此我们必须提高经营者思想道德修养,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抵制腐朽文化、加强科学文化修养和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相关内容,A、B、D项与材料无关,排除。故本题选C。‎ ‎15.中国范儿公益广告,通过泥塑、年画、剪纸等传统民间艺术形式,采用各层次百姓都认同的艺术手段,用人们喜欢的艺术表现手法,多方位、多角度反映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新面貌,让人民群众感受到了艺术的魅力,深受人们的喜欢。中国范儿公益广告的成功在于 ‎①面向广大人民群众,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 ‎②坚持贴近群众的原则,用通俗文化取代高雅文化 ‎③倡导形式多样化,满足人们多层次的文化需求 ‎④立足市场需求,始终坚持把经济效益放首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解析】‎ 此题考查发展社会主义大众文化的相关知识。中国范儿公益广告,通过泥塑、年画、剪纸等传统民间艺术形式,用人们喜欢的艺术表现手法,多方位、多角度反映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新面貌,深受人们的喜欢。中国范儿公益广告的成功在于面向广大人民群众,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倡导形式多样化,满足人们多层次的文化需求,①③正确;②中的“用通俗文化取代高雅文化”说法错误,排除;文化产业必须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④中的“把经济效益放首位”说法错误,排除。故本题选B。‎ ‎16.向“阴阳合同”开刀,让荧屏选择趋于理性健康、让明星片酬回归合理区间,既是影视产业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对文艺初心的坚守。促进影视业健康发展需要政府 ‎①支持健康有益文化,自觉抵制落后腐朽文化 ‎②遵守职业道德,坚持把社会效益放首位 ‎③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 ‎④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导向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D ‎【解析】此题考查文化建设的相关知识。向“阴阳合同”开刀,让荧屏选择趋于理性健康、让明星片酬回归合理区间,促进影视业健康发展需要政府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导向作用,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③④正确;材料未涉及落后文化、腐朽文化的相关内容,①与材料无关,排除;遵守职业道德,坚持把社会效益放首位,这是对文化企业的要求,而题设要求从政府角度分析,②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17.作为数亿网民赖以生存的第五空间,互联网必须源源不断地提供网上“精神食粮”供給。然而,曾经互联网野蛮生长的事实证明,精神食粮有好坏之分,正能量的“精神食粮”才是网民健康“生长”最需要的营养,才应是新时代网络空间的最大主题。对网络正能量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正能量最有凝聚力,激励人们向真向善创造美好生活 ‎②正能量需要好载体,应打造网民喜闻乐见的优秀网络作品 ‎③正能量是必需品,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起决定性作用 ‎④正能量最有感召力,筑牢理想信念提升科学文化修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解析】③选项“起决定性作用”的表述错误。④选项错误,筑牢理想信念提升思想道德修养。正能量的“精神食粮”才是网民健康“生长”最需要的营养,才应是新时代网络空间的最大主题,故正能量最有凝聚力,激励人们向真向善创造美好生活,正能量需要好载体,应打造网民喜闻乐见的优秀网络作品。①②选项入选。选A。‎ ‎18.‎ 我国是古老的农业大国,农耕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为了将传统农耕文化有机融入现代生活,营造重农强农的氛围,凝聚爱农支农的力量,经党中央批准、国务院批复,自2018年起,我国将每年秋分日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这一节日的设立 ‎①标志着农业成为关乎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 ‎②是祈愿五谷丰登、国泰民安的国家意志的体现 ‎③为我国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增添了新动能 ‎④利于推动传统农耕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解析】农业早已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故①错误;③选项夸大了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的作用,错误;结合材料和图片可知,我国是古老的农业大国,农耕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古代就有庆五谷丰登、盼国泰民安的传统,因此,“中国农民丰收节” 是祈愿五谷丰登、国泰民安的国家意志的体现,故正②确;为了将传统农耕文化有机融入现代生活,营造重农强农的氛围,凝聚爱农支农的力量,我国设立了“中国农民丰收节”,可见,这一节日的设立有利于推动传统农耕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故④正确。故选C。‎ ‎19.电影《李保国》艺术、生动地再现了李保国教授心系群众、扎实苦干、奋发作为、无私奉献的生动场景,是助力脱贫攻坚和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的“活教材”。通过电影宣传李保国教授的感人事迹 ‎①可以发挥道德模范引领社会发展方向的作用 ‎②意在引导人民群众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③保证了党牢牢掌握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 ‎④有利于形成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良好风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解析】‎ 通过电影宣传李保国教授的感人事迹,意在引导人民群众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有利于形成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良好风尚,②④正确且符合题意;德模范既不能引领社会发展方向,也不能保证了党牢牢掌握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①③夸大了道德模范的作用,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C。‎ ‎20.核心价值观是一国之“维”、一国之“纲”,是一个国家、民族的精神旗帜,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莫衷一是,行无依归,那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无法前进。”这启示我们要 ‎①强基固本,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②弘扬主旋律,抵御一切外来文化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③尊重文化多样性,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④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融入社会生活的各方面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知识。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莫衷一是,行无依归,那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无法前进。这启示我们要强基固本,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融入社会生活的各方面,①④正确;弘扬主旋律并不意味着抵御一切外来文化,②中的“抵御一切外来文化”说法错误,排除;材料未涉及尊重文化多样性的相关内容,③与材料不符,排除。故本题选C。‎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成都某村,利用闲置农房院落,引进蓝染、陶艺、篆刻、剧场、音乐酒馆、美术馆和主题民宿等40多个文创项目,吸引了100多位“新村民”慕名而来,如今,该村已形成陶、茶、竹三大特色产业,成为名声在外的文化艺术聚集地。2017年,全村共接待游客18万人次,文创及乡村旅游总收入超9000万元。成都现已启动100个川西林盘(指四川西部农家院落和自然环境有机融合,形成的农村居住环境形态。)的保护修复工作,到2022年,将完成1000个川西林盘整治。在2018年5月份开幕的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上,来自成都乡村的建筑“竹里”入围参展。如今已成了网红建筑,众多市民和游客慕名而来。道明竹编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的竹编手艺在道明镇代代传承。如今,他们设计的竹编艺术品等销量都非常好,村民们传承这门手艺的积极性也很高。发挥新乡贤文化、好家风在乡村自治中的作用。加强家风建设,移风易俗,将收集到的群众意见建议形成村规民约,大家共同遵守,如今该村呈现出水清、花美、人和的景象,现代化的和谐乡村渐渐成了城里人羡慕的“诗和远方”。‎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经济关系的知识,说明重视文化建设对乡村振兴的作用。‎ ‎(2)结合材料,运用中华文化的有关知识,阐述成都采取上述举措的文化意义。‎ ‎【答案】‎ ‎(1)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先进、健康文化会促进社会发展,落后文化则阻碍社会发展。发挥新乡贤文化的引领作用,加强家风建设,有利于发展先进健康文化,破除落后思想,为乡村经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利用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有利于提升文化生产力,推动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 ‎(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彰显中华文化悠久的历史;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保护川西林盘,发展陶、茶、竹文化,可以凸显中华文化的区域特色和丰富内容;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加强国际文化交流,在与其他民族文化和睦相处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 ‎【解析】此题以成都某村打造文化村落为背景材料,考查《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 第(1)问要求“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经济关系的知识,说明重视文化建设对乡村振兴的作用。”属于意义类试题。考生在解答此题时,首先要明确此题的知识范围为“文化与经济关系”的知识,属微观考查。然后材料相关信息分别从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两个方式进行具体分析即可。‎ 第(2)问要求“结合材料,运用中华文化的有关知识,阐述成都采取上述举措的文化意义。”属于意义类试题。考生在解答此题时,首先要明确此题的知识范围为“中华文化”的知识,属中观考查。然后结合材料中的相关信息分别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等方式进行具体分析即可。‎ ‎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18年中国传统的“七夕”节,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匠心打造的特别节目《天下有情人》如期而至。整场节目以歌颂“中国爱情”为主题,节目组深入挖掘七夕文化根脉,首度设置南北双会场,分别取景于“牛郎织女传说起源地”西安昆明池和“中国七仙女传说之乡”新余仙女湖。通过融入相声剧、古典舞、秦腔、评弹等艺术形式,兼顾旗袍秀、夏布扇、腰鼓、撞轿等地方元素,充分展示了“七夕”传统民俗与地域文化之间的渊源关系,极具地方特色。当争,千量青山着意化鹊桥,山水有情作殿堂。节目紧紧围绕“爱在七夕,情满中国”的核心理念,用各种创新和巧思诠释了中华文化的精髓意义。节目邀请到通过精准扶贫关爱使者行动走到一起的六对新人和对国家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几对夫妇,通过讲述普通人的爱情故事,折射出当今国人朴素而美好的爱情观、家庭观和社会观。节目的舞美设计集先进技术与古典韵味之大成,实现真实山水与舞美视觉的完美结合,彰显了自然与科技的和谐美妙,为全国电视观众奉献了一场精彩的文艺饕餮盛宴。 ‎ 材料二 自先秦至当代,中国人“天人合一”的宇宙情怀、“天下一家”的人类情怀、“中和之道”的协调智慧一路走来,款款而行。“礼之用,和为贵”,和平是中国展现给世界的第一印象,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第一法则。“中华民族是热爱和平的民族。一个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一定要在其薪火相传的民族精神中来进行基因测序。有着5000多年历史的中华文明,始终崇尚和平,和平、和睦、和谐的追求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之中。”中国不认同国强必霸的陈旧逻辑,只要秉承包容精神,就不存在什么文明冲突,就可以实现文明和谐。本着和平、和睦、和谐的精神追求,困扰西方世界上百年的一个个命题,被中国智慧一举廓清。中华文明古国,正以崭新的精神面貌和卓越的东方智慧,重返世界舞台中央。 ‎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2018年央视“七夕”节目《天下有情人》的文化价值和意义。‎ ‎(2)结合材料二,运用中华文化的知识,谈谈“命运共同体”的中国元素。‎ ‎【答案】(1)以歌颂“中国爱情”为主题,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依托,具有鲜明的中华文化特色,彰显出文化自信;通过生动多样的艺术形式,挖掘传统节日中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的内容,创新性地融合了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弘扬了民族精神;运用现代先进科技,创新文化传播手段,增强了文化的感染力和感召力,浸润人们的精神世界。‎ ‎(2)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脉相承。“命运其同体的提出,是对中国传统“和”文化的继承和在实践基础上的创新,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的民族特色、民族风格、民族气派。‎ ‎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命运共同体”既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宇宙观和人类情怀,又秉承了中国处理复杂问题的卓越智慧。‎ ‎③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命运共同体”的提出,是引领中华儿女和国际社会创造美好明天的不竭力量源泉。‎ ‎④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命运共同体”是中华民族和平、和睦、和谐精神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发展。‎ ‎【解析】本题以“2018年央视“七夕”节目《天下有情人》”为话题设置情景,从文化生活考查传统文化和中华文化的知识,侧重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探究和论证事物的能力。‎ ‎(1)本小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2018年央视“七夕”节目《天下有情人》的文化价值和意义,从设问指向看属于意义类主观题。结合材料,可以从文化自信、民族精神、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结合、传播手段创新方面回答。‎ ‎(2)本小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二,运用中华文化的知识,谈谈“命运共同体”的中国元素。‎ 解答时需要学生具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和很强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吃透教材的基本观点和具有调动和运用知识以及分析和阐述观点的能力。解题关键是抓住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和设问要求,结合材料,可以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等角度回答。‎ ‎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 ‎2018年10月19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第十二届布鲁塞尔出亚欧首脑会议上,发表题为《共担全球责任 共迎全球挑战》的引导性讲话。李克强总理指出,面对新形势新挑战,亚欧国家作为全球伙伴,应担负起维护世界和平、促进繁荣发展的重要责任。‎ 第一、为维护多边主义发挥引领作用。各国只有携手合作,践行多边主义,才能更好把握全球性机遇,应对全球性挑战。我们要加强协商合作,坚定维护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坚定维护联合国权威,坚定维护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 第二、致力于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世界经济复苏的势头来之不易,仍然需要坚持开放发展的大方向,不断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促进全球分工合作向更加普惠、平衡的方向发展。‎ 第三、以互联互通推动亚欧联动发展。我们要加大基础设施方面的“硬联通”,打造亚欧大交通、大产业、大物流格局。同时也要加强制度政策规则和标准等方面的“软联通”,激发资本、技术、服务和数据等要素的活力。‎ 第四、通过人文交流为亚欧合作注入更大活力。亚欧国家正在书写不同文明对话合作的新篇章。我们要不断增进人民间相互了解和友谊,促进各领域人文交流,让平等、包容的理念深入人心。‎ 结合材料,说明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李克强总理强调亚欧国家应 “担负起维护世界和平、促进繁荣发展的重要责任”的文化生活道理。‎ ‎【答案】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相互影响。通过人文交流可以为亚欧合作注入更大活力,促进欧亚及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文化具有多样性。我们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亚欧国家正在书写不同文明对话合作的新篇章。我们要不断增进人民间相互了解和友谊,促进各领域人文交流,让平等、包容的理念深入人心。不同文化有不同的作用,先进健康文化对社会的发展起促进作用,落后文化、腐朽文化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贸易本质上是互利共赢的,不是“零和”游戏,亚欧各国愿本着互利合作精神,积极推进有关自贸安排,这有助于抵御保护主义、减少贸易壁垒,促进贸易与经济可持续增长,共同维护地区发展繁荣和安全稳定。这里的“合作精神”“多边主义”“开放包容”属于先进文化,“贸易保护主义”属于落后文化,二者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不同。‎ ‎【解析】此题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第十二届布鲁塞尔出亚欧首脑会议上的讲话为背景材料,考查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 设问要求“结合材料,说明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李克强总理强调亚欧国家应 ‎ ‎‘担负起维护世界和平、促进繁荣发展的重要责任’的文化生活道理。”属于体现类试题。考生在解答此题时,首先要明确此题的知识范围为“文化生活”的知识,属宏观考查。然后结合李克强总理的具体讲话内容分别从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发展先进文化,抵制落后文化等方面进行具体分析即可。‎ ‎2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几年,因为网络而走红的名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速度之快令人瞠目。2016年,最有名的网络红人非Papi酱莫属。Papi酱不仅是网红的代表,更是“网红经济”的代表人物。靠自嘲、吐槽段子小视频起家的她,因获得1 200万的巨额首轮融资而名声大振。不过,随着Papi酱的粉丝越来越多,视频传播越来越广,大家发现她的小视频里其实充斥着脏话和极端观点。广电总局下令,要求Papi酱对视频内容的低俗部分进行整改,整改后才可上线。而Papi酱本人回应称自己接受批评,表示会注意自己的言辞与形象,响应网络视频的整改要求,为大家传递正能量。‎ ‎(1)运用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原理,结合材料谈谈你对“网红”文化的认识。‎ ‎(2)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角度,谈谈公民应如何对待“网红”文化。‎ ‎(3)请就政府如何促进“网红”文化健康发展提两条合理化建议。‎ ‎【答案】(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随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网红”文化是时代的产物,满足了人们不同的文化生活需要,有其存在和发展的社会基础。但就其内容而言,“网红”文化有先进、健康与落后、腐朽之分,因此,要辩证地看待“网红”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2)要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增强抵御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能力。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做新时期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播者。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并使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加强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3)对“网红”文化低俗化现象,国家要加强引导和管理。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解析】本题以因为网络而走红的名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速度之快令人瞠目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等知识,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1‎ ‎)本题考查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原理,设问指向结合材料谈谈你对“网红”文化的认识,要从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做角度分析。解答时首先明确考查的知识范围,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随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一方面,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有时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又会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另一方面,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然后调动运用上述知识,结合“网红”文化进行分析,实现理论与材料结合。‎ ‎(2)本题设问指向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角度,谈谈公民应如何对待“网红”文化。解答时首先明确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主要包括:倡导大众文化,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增强抵御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能力;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并使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加强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解答时从上述角度思考分析。‎ ‎(3)本题设问指向请就政府如何促进“网红”文化健康发展提两条合理化建议。对“网红”文化低俗化现象,国家要加强引导和管理。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