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山东省济南外国语学校三箭分校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合格考)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山东省济南外国语学校三箭分校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合格考)试题 解析版

山东省济南外国语学校三箭分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合格考)试题 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每题2分,共30个)‎ ‎1.2017年10月,“长城研学实践”第一课《相约长城大海》正式启动。活动以长城为载体,通过长城研学实践的方式传播长城文化,弘扬长城精神,在学生、家长和教师心中创造性地构筑起中国精神、中国价值和中国力量。材料传递给我们的信息有 ‎①中华文化具有独特魅力,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②中华民族精神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文化的力量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④中华民族精神具有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的功能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优秀中华文化才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着积极推动作用,①不选;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力量,②错误;通过长城研学实践的方式在学生、家长和教师心中创造性地构筑起中国精神、中国价值和中国力量,这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也说明中华民族精神具有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的功能,③④正确,故本题答案应为D。‎ ‎2.第31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里约热内卢举行。奥林匹克运动会是在奥林匹克主义指导下,以体育运动和四年一度的奥运会为主要活动内容,促进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道德全面发展,在全世界普及奥林匹克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国际社会运动。表明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②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产生深刻影响 ‎③奥林匹克精神离不开物质载体 ‎④奥林匹克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文化的作用、文化的特点。奥林匹克运动会是在奥林匹克主义指导下,在全世界普及奥林匹克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国际社会运动,这既表明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产生深刻影响,也体现了奥林匹克精神离不开物质载体,②③正确且符合题意;①④说法正确但在材料中未体现,应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 ‎【点睛】本题为理解型选择题,本题难度适中,可以采用释理法解题,就是依据材料提供的事例,对接教材中的相关知识点,题干与题肢体现的事理相一致的就选。要特别注意挖掘材料中隐含的意思,对材料进行完整、准确的理解。‎ ‎3.餐桌礼仪,正是人类用餐和动物解决生理需要区分开来的关键。餐桌礼仪包括怎么动筷子、使刀叉,衣着打扮是否得当、与宴会主人和同桌的客人如何交谈、如何敬酒、正确的入座和离席每个细微的肢体语言都向周边的人泄露着你的信息:身世背景、家教、性格、喜好、人品。在西方,餐桌礼仪一直作为家庭教育的重点。可见 ‎①文化素养的形成需要后天培养 ‎②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③物质活动离不开精神活动 ‎④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在西方,餐桌礼仪一直作为家庭教育的重点”这说明文化素养的形成需要后天培养,①正确;“餐桌礼仪,正是人类用餐和动物解决生理需要区分开来的关键”这说明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②正确;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③错误;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在材料中没有体现,④不选,故本题答案选择A。‎ ‎【点睛】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是指文化可能超前于经济政治而发展,也可能落后于经济政治而发展。是指它于政治经济的发展而言具有不同步性。‎ ‎4.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于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下列能体现“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的有 ‎①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 ‎②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③忽如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 ‎④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②体现的是文化对人具有深远持久的影响,不选;③体现了意识的能动性,不选;①④体现了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入选。所以本题选C。‎ ‎【点睛】做好本题的关键是区分潜移默化与深远持久。“潜移默化”强调的是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无形性和非强制性;“深远持久”强调的是文化对的影响的持续性和稳定性。前者强调影响的方式,后者强调影响的时间。‎ ‎5.冬至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在长期发展中,中华各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节令文化,北方地区有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有吃米团、长线面的习惯。表明 ‎①通过传统习俗可以领略到民族文化的韵味 ‎②不同的文化决定人们在实践中的行为选择 ‎③传统节日是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④各地域的文化既有共性也有各自特色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北方地区有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有吃米团、长线面的习惯”这表明通过传统习俗可以领略到民族文化的韵味,①正确;文化只能影响而不能决定人们在实践中的行为选择,②不选;传统建筑是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③错误;材料中人们在冬至这天都进行相关文化活动,但活动的内容不同,这说明各地域的文化既有共性也有各自特色,④正确,故本题答案选择B。‎ ‎6.‎2017年3月12日,古老的罗马阿根廷剧院迎来中意文化碰撞的剧作一一京剧《浮士德》。不同于西洋歌剧,京剧《浮士德》短小精悍,剧情跌宕起伏,服装绚丽夺目,京剧艺术的唱、念、做、打得以淋漓展现。演出结束时掌声经久不息,演职团队两次返场谢幕,获得观众一致好评。这表明:‎ ‎①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 ‎②文化在交流与传播过程中渐趋统一 ‎③文化交流互鉴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 ‎④中华文化兼收并蓄,具有极强包容性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文化多样性、中华文化的包容性的知识。选项②中“文化渐趋统一”的说法错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立足社会实践,故选项③说法错误;选项①④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B。‎ ‎7.2017年2月,央视一档原创大型文化情感类新节目《朗读者》开播,节目一播出就引来好评如潮。选用一段精美的文字,用最平实的情感通过朗读这种平常媒介来展现出文字背后的精彩人生故事,节目回归到“老百姓”和“生活”原点,让镜头充满真诚,让内容富含人文的温度,引发了观众的强烈共鸣。由此可见:‎ ‎①大众传媒已成为先进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 ‎②文化工作者要做真善美的追求者和传播者 ‎③文化创作要着眼于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 ‎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 A. ②③ B. ①②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节目回归到“老百姓”和“生活”原点说明文化创作要着眼于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故③符合题意;让镜头充满真诚,让内容富含人文的温度表明文化工作者要做真善美的追求者和传播者,故②符合题意;①错误,大众传媒已成为先进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而非主要途径;④正确,但不符合题意,题干并未涉及文化与综合国力的关系。故本题答案为A。‎ ‎8.“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它将充分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曾经的丝绸之路,是东亚强盛的象征,如今的“一带一路”,则承载着新的历史使命:聚集经济合作与人文交流,实现沿线和各国经济与文化的繁荣。“一带一路”能推动沿线各国文化的繁荣,依据是()‎ ‎①拓宽文化交流的途径,促进文化交流 ‎②经济是文化发展的基础,能与文化相互影响 ‎③各国文化在交流中可以相互认同,共同发展 ‎④各民族文化具有世界文化的共性,遵循普遍的规律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①④‎ ‎【答案】A ‎【解析】‎ ‎“一带一路”方便沿线国家开展人文交流,拓宽了文化交流的途径,促进了文化的发展繁荣,①项符合题意;“一带一路”聚集经济合作与人文交流,实现沿线和各国经济与文化的繁荣,体现了经济与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交融,②项符合题意;我们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③项观点错误;材料侧重强调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没有体现文化的共性,④项不合题意。答案选A。‎ ‎9.《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倡议沿线各国建立教育共同体,“通过教育合作交流,培养高素质人才,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提高沿线各国人民生活福祉,是我们共同的愿望。通过教育合作交流,扩大人文往来,筑牢地区和平基础,是我们共同的责任”。这对文化交流与发展的启示是:‎ ‎①求同存异,避免不同文化的分歧 ‎②理解个性,呈现多元共生的局面 ‎③平等交流,维护人类文化的生态平衡 ‎④相互借鉴,辩证分析不同文化的优劣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通过教育合作交流,培养高素质人才,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提高沿线各国人民生活福祉,是我们共同的愿望。通过教育合作交流,扩大人文往来,筑牢地区和平基础,是我们共同的责任”。这启示我们文化交流与发展要理解个性,尊重多样,平等交流,维护人类文化的生态平衡,②③适合题意;文化具有多样性,文化竞争并不排斥文化合作,①错误;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④错误;故本题答案选B。‎ ‎10.神话的核心是人类的真善美,中华神话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和西方神话一样演绎着人类的生存、抗争、发展。中华神话是国际性的语言,可以在世界语境里与西方文化平等对话,在世界版图上讲述中国的起源故事,讲述中国人自己的文化和哲学。把神话作为中华文化“走出去”的载体 A. 有利于传播中华优秀文化,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B. 能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增进中外文化的相互理解 C. 有利于中华文化吸收各国文明成果,促进文化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 D. 有利于集中展示中华民族文化、表达中华民族情感 ‎【答案】A ‎【解析】‎ 把神话作为中华文化“走出去”的载体有利于传播中华优秀文化,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A适合题意;大众传媒能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B错误;本题强调中华文化走出去,不是交流、借鉴和融合,C错误;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D是错误的。‎ ‎11.平昌冬奥会闭幕式上,“北京8分钟”表演颠权了传统的表演方式,让人工智能与演员相互配合表演,彰显了科技改变生活的内涵,传递者北京冬奥会”绿色、开放共享廉洁”的新理念受到高度评价。“北京8分钟”表演获得巨大成功主要得益于 ‎①以新颖的文化活动传达先进理念和时代价值 ‎ ‎②用现代表达手法满足了当代观众的审美需求 ‎③将丰富厚重的民族精神与流行文化有机融合 ‎ ‎④科技创新实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扬弃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北京8分钟”主要体现了人工智能与演员的配合表演,彰显了科技改变生活的内涵,传递着北京冬奥会的新理念,体现了①②;材料没有涉及民族精神,所以③不选;材料强调了科技在表演中的作用,不是对传统文化的扬弃,所以④不选。所以本题选A。‎ ‎12.2018年春节,大型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首播。节目形式新颖,“和诗以歌”,增强了经典诗词的艺术感染力,深受观众喜爱。山区孩子演唱《苔》的天籁之声感人至深,著名歌手演唱的《墨梅》获得网民广泛点赞……这反映传统文化的传承 ‎ ‎①要以开发创新为目的和归宿 ‎②既要不忘本来又要创新思路 ‎③要以满足群众需求为价值导向 ‎④以现代传播手段的运用为前提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文化的传承、发展与创新的知识。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①说法错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④表述错误。节目形式新颖,“和诗以歌”,增强了经典诗词的艺术感染力,深受观众喜爱。这反映传统文化的传承,既要不忘本来又要创新思路,又要以满足群众需求为价值导向,②③符合题意。故选C。‎ ‎13.近几年,由于种种原因,年轻人对春节期间的“文化大餐”——春晚的兴趣在下降。2017年,“@春晚”成为春晚官网内容设计一大亮点。观众可通过下载APP参与节目互动,并分时段推送“春晚明星大拜年”送祝福,从而吸引了许多年轻人的眼球。这启示我们 ‎①传播手段与传播形式的创新是文化传承的前提 ‎②文化传承应重视发挥现代传媒超越时空的优势 ‎③与现代流行文化融合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④文化创新应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结合材料可知伴随着大家对春晚兴趣的下降,春晚官网通过APP让观众参与互动,分时段推送“春晚明星大拜年”送祝福活动,吸引了许多年轻人的关注。该做法启示我们在文化传播过程中应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并结合大众传媒的特性发挥其超越时空的优势进行传播。所以答案选择C。①传播手段与传播形式的创新是文化传承的前提表述错误,继承是发展的前提;③与现代流行文化融合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表述错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立足社会实践。‎ 点睛:‎ 文化交流传播 ‎⑴途径: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总之,小到亲朋聚会、外出旅游,大到各种经济、政治、文化活动,都可以成为文化传播的途径。‎ ‎⑵手段(大众传媒等):①作用: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②地位: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文化创新[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文化创新的意义、创新与继承的关系、创新与借鉴、融合的关系、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 ‎1原因 社会实践 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文化引导、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文化创新不断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文化发展 文化发展的实质是文化创新。文化创新是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不断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 民族文化 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2. 根本目的 ‎ 检验标准 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 内容 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 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在历史与现实、东方与西方的文化交汇点上,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长处,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努力铸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 ‎4途径 根本途径 文化源于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五新、资源、条件),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发展的基本要求,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具体途径 ‎(古今)两个过程:①既是一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②又是一个“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 一个根基: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 是文化创新的根基 一个表现:文化创新,表现在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的努力之中 ‎①两个关系: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②四个倾向:反对“守旧主义”和 ‎“封闭主义”、“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中外)一个要求:博采众长 三个过程:①‎ 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是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以发展本民族文化的过程;②是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相互借鉴,以“取长补短”的过程;③是在文化交流、借鉴的基础上,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的过程 四个原则:①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②要以我为主,③为我所用。④平等交流、相互借鉴、博采众长 ‎5. 主体 人民群众:关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理解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基本需求,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刻苦钻研,锐意创新,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文化作品 ‎6. 基础 文化多样性 ‎14.有人说:“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故乡的面容却是一种模糊的惆帐,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别离后,乡愁是一颗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通过乡愁,我们可以感悟到 ‎①积淀在民族心灵深处的情愫是一个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②留存于民族心理中的传统文化具有历久弥新、生生不息的品质 ‎③一定精神文化的感受总要通过一定的意象和载体来表达 ‎④现代多元文化的碰撞呼唤传统文化的回归与导航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①③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通过乡愁,我们可以感悟到积淀在民族心灵深处的情愫是一个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故入选。②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的乡愁属于传统文化,但题中乡愁与历久弥新、生生不息无关,故排除。④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没有涉及呼唤传统文化的回归与导航,故排除。本题答案选B。‎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的特点、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15.由人民日报社组织编写的《习近平用典》对总书记重要讲话中引用的典故追根溯源,又对其现实意义进行解读,从文化角度阐述和传播总书记治国理政的思想。这表明:‎ ‎①传统思想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被称为凝固的艺术 ‎ ‎②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 ‎③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④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答案】B ‎【解析】‎ 传统建筑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被称为凝固的艺术,①错误;中国传统的经典语句仍被现代人引用,这说明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②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文化创新,③不选;材料表明一些传统经典文化与国家的治理有着密切关联,这说明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④正确。‎ ‎16.“大英博物馆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展览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用百件展品共同讲述200万年来人类文明的历程,如“0号展品”是一套古埃及木棺,制作它的全部材料分别来自黎巴嫩、努比亚、阿富汗和两河流域。按照该展惯例,每至一个国家,都将吸纳一件(组)该国文物作为第101号一起展出,此前澳大利亚站选取的是“全球第一个wifi设备”,中国北京站选取的第101号文物是“宣布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木槌和中国重返世贸组织的签字笔”。由所选展品推断,最符合该展主旨的是:‎ A. 各大洲文明具有独特性和差异性 B. 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 C. 文化具有继承性,没有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积累 D. 资源、技术、思想文化的传播和共享塑造了人类文明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获取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文化具有多样性,是人类社会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文化要在交流中传播。“大英博物馆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展览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说明资源、技术、思想文化的传播和共享塑造了人类文明,D适合题意;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A不适合题意;B、C说法正确但不适合题意。‎ ‎17.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再一次把发展教育事业放在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的优先位置上。关于教育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 教育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扮演重要角色    ‎ ‎②教育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与标志     ‎ ‎③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   ‎ ‎④教育是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和手段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随着教育方式的不断变革,教育在人类文化的传承中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①③适合题意;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与标志,②错误;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但不是手段,④错误;故本题答案选A。‎ ‎18.随着中华诗文经典诵读工程的推进,古诗文诵读在全国范围内如火如荼地开展着。有专家指出,古诗文进课堂,传递给学生的不应该只是被量化的“知识点”,更应该有对传统文化的深入了解与热爱、对民族精神和主流价值观的认同。该观点强调:‎ ‎①古诗文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②古诗文教学在人的教化和培育上扮演着重要角色 ‎③古诗文应成为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④古诗文教学应注重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题目中,有专家指出,古诗文进课堂,传递给学生的不应该只是被量化的“知识点”,更应该有对传统文化的深入了解与热爱、对民族精神和主流价值观的认同。该观点强调古诗文教学在人的教化和培育上扮演着重要角色,古诗文教学应注重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故②④入选。①选项与题意不符,排除。③错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传统建筑被称为凝固的艺术,也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重要标志。选D。‎ ‎19.‎ ‎2016年,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用《国色天香》作为欢迎演出,展示了京剧、婺剧、台州乱弹等剧种,并用现代科技手段,将所有的靓丽色彩和绝招都使了出来,不失为一堂生动的中国戏曲普及课。这场戏曲秀之所以“生动”,是因为主创人员:‎ ‎①注重不同民族文化的平等交流、相互借鉴  ‎ ‎②努力为民族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 ‎③实现了以传统文化为根源的文化创新    ‎ ‎④深刻把握了文化发展的实质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国色天香》这场戏曲秀之所以“生动”,是因为主创人员深刻把握了文化发展的实质,努力为民族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②④项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不同民族文化的平等交流、相互借鉴,①项与题意不符;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③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D。‎ ‎20.“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态,清代尚美,近代尚善”。追寻几千年中国书法发展的轨迹,我们清晰地看到书法与社会同步,强烈地反映出每个时代的精神风貌。这从一个方面启示我们,文化创新:‎ ‎①必须立足社会实践 ‎②要承袭传统文化 ‎③必须体现时代精神 ‎④要在继承基础上发展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追寻几千年中国书法发展的轨迹,我们清晰地看到书法与社会同步,强烈地反映出每个时代的精神风貌。这从一个方面启示我们,文化创新必须立足社会实践,必须体现时代精神,①③项符合题意;对待传统文化不是全盘承袭,而是批判继承,推陈出新,②项说法错误;材料强调文化创新要与时俱进,体现时代精神,不体现在继承基础上发展,④项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C。‎ ‎【点睛】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一方面,社会实践不断出现新情况,提出新问题,需要文化不断创新,以适应新情况,回答新问题;另一方面,社会实践的发展,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更为丰富资源,准备了更加充足的条件。所以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础。‎ ‎21.《王者荣耀》目前已成为全球下载量最大、营收最高的游戏。但是太多的年轻人包括小学生沉迷《王者荣耀》导致一些严重的不良后果。由此可见,对待网络游戏:‎ A.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B. 加强管理,正确引导 C. 依法取缔,坚决抵制 D. 科学教育,改造剔除 ‎【答案】B ‎【解析】‎ 太多的年轻人包括小学生沉迷《王者荣耀》导致一些严重的不良后果,这说明对待网络游戏要加强管理,正确引导,并不是要强调取其精华,去其糟粕,A项不选,B项正确;《王者荣耀》网络游戏不属于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C、D选项不正确,故本题答案选择B。‎ ‎22.南音是中国四大古乐之一,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中国现存历史最悠久的传统古乐其汇集了盛唐以来中原雅乐之精华,又吸取了元曲戈阳腔的特长,并与闽南的民间音乐融会一体,被称为“音乐活化石”。金砖厦门会晤文艺晚会上,《南音随想》节目让观众在缓缓流淌的南音中深深感受到了闽南文化的独特魅力。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南音 ‎①以其民域性彰显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 ‎②在薪火相传中成为民族文明程度重要标志 ‎③在博采众长中永葆文化生命力和创造力 ‎ ‎④以其包容性见证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南音至今已有一千多年,汇集了盛唐以来中原雅乐之精华,又汲取了元曲、戈阳腔的特长,并与闽南的民间音乐融会一体”体现了③④;中华文化的民族性不能彰显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所以①不选;②错误,南音并不是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所以本题选D。‎ ‎23.“天山青松根连根,各族人民心连心。天山青松根连根,民族团结一家亲……”伴随着具有浓郁新疆风格的音乐,各族人民其乐融融生活在一起的和谐画面,一一展现在《民族团结一家亲》的MV中。这个MV一经发布,便被众多媒体及微信公众平台转发,更得到了网友的疯狂点赞。民族团结一家亲是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从文化生活角度看,这是因为 ‎①各地域的文化既有共性也有各自的特色 ‎②中华民族精神维系着中华各族人民的共同生活 ‎③中华儿女对中华文化有着强烈的认同感 ‎④中华文化具有求同存异、兼收并蓄的包容性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不涉及文化的区域性,可见,①选项与题干构不成因果联系,故①不符合题意; “天山青松根连根,民族团结一家亲”,民族团结一家亲是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可见,这是因为中华民族精神维系着中华民族的共同生活,中华儿女对中华文化有着强烈的认同感,故②③正确;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兼收并蓄,而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兼收并畜就是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可见材料没体现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故④不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中华文化、民族文化与区域文化的关系:‎ 中华文化与区域文化 从外部看:中华文化与区域文化是一体;从内部看:中华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由不同的地域文化构成,呈现文化的“多元”化 中华文化与民族文化 从世界角度看,中华文化是世界民族文化的一种。从内部看:中华文化由各民族文化构成。各民族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民族文化的个性 区域文化与民族文化 区域文化与民族文化并不完全重合,区域文化包括民族文化。民族性是区域文化研究中经常要面对的现实问题 ‎24.“红船“财波行,精神深人心。” 红船精神”是“红船”所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波为民的奉献精神。90多年来,“红船精种“一直激场和鼓拜着中国共产党坚持站在历史的高度,走在时代的前列,勇当舵手,引领航向,不断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一一个又一个胜利。“红船精神”‎ ‎①传承了中华民族精神助推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②激发了人们的爱国情感,是一种巨大的物质力量 ‎③是民族精梓的体现,集中表现为中华文化的力量 ‎④凝聚者不屈的民族精神.反映了民族的价值追求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民族精神的作用。整个材料强调了“红船精神”的作用,“红船精神”作为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①④体现了它的作用,正确;②说法错误,“红船精神”是一种精神力量;③说法颠倒,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所以本题选B。‎ ‎【点睛】注意民族精神与“红船精神”的关系:,民族精神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具体表现,“红船精神”是民族精神在一定历史时期的具体体现,它们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25.广西百色市凌云县百门旧石器时代遗址发掘工作目前正在紧张进行。‎2018年6月 20‎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对外介绍称,通过发掘和比对,初步推断遗址距今8万至10万年,该遗址为凌云县首次发掘的旧石器时代遗址。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有 ‎①该遗产能展现历史文化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 ‎ ‎②该遗址是凌云县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③文化遗址是汉民族的伟大历史创造 ‎ ‎④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化遗产的知识。材料中的旧石器时代遗址属于文化遗产,①④正确;②说法错误,民族节日是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③错误,文化遗址是多民族的伟大历史创造。所以本题选B。‎ ‎【点睛】注意区分文化遗产与民族节日: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它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26.‎2017年12月26日,湖北典籍博物馆正式开馆,昔日受到严密保护的“荆楚宝典”从此“走出深闺”,分期分批与观众见面。目前,该馆收藏古籍约150万册,其中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226部。据悉,为防止典籍生虫发霉,这些珍稀宝典常年放置在恒温恒湿的环境里,处于24小时严密监控状态。湖北省重视保护古籍,这是因为 ‎①继承是发展的前提 ‎②古籍是文化的基本载体,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③古籍具有重要的历史、思想和文化价值 ‎④古籍注重实际运用,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A. ①③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重视保护古籍是由于古籍具有重要的历史、思想和文化价值,有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因为继承是发展的前提,故①③符合题意;②错误,文化是文化的基本载体,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④错误,我国古代科技注重实际运用,民族节日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故本题答案为A。‎ ‎【点睛】文化继承与发展的联系 ‎①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②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③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27.剪纸是我国古老的民间艺术。围绕“国是家、勤为本、俭养德、孝为先”等主题创作的剪纸画(如图),是我国传统文化与当代价值有机融合的生动体现。这一艺术创作形式:‎ ‎①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指明了中华文化的发展方向 ‎②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扩大了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 ‎③保留传统文化基本特征,赋予了传统文化新的内涵 ‎④把握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推动了文化在实践中变迁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围绕“国是家、勤为本、俭养德、孝为先”等主题创作的剪纸画,是我国传统文化与当代价值有机融合的生动体现。这一艺术创作形式说明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我们要把握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推动了文化在实践中变迁,③④适合题意;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①错误;②材料没有体现,排除;故本题答案选D。‎ ‎28.地方志记述了某地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综合情况是传承中华文明、发掘历史智慧的重要我体具有极高的收藏和研究价值。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重视修志工作,先后成立了中国地方志小组、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以统一领导全国的修志工作。我国重视地方志的编修是因为它 ‎①超中华文化长和承的重要见证 ‎②具有展示人们精神世界的独特作用 ‎③能将大量的史实记载并传承下来 ‎④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成果丰富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地方志属于史书典籍。我国重视地方志的编修是因为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能将大量的史实记载并传承下来,所以①③正确;②说法错误,文学艺术对于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有独特作用;④说法错误,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所以本题选B。‎ ‎【点睛】注意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汉字和史书典籍。‎ ‎29.“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在古代科学技术领域中有着广泛应用,结出许多丰富多彩的自主创新成果,中国古代传统农业、中医药、冶金、器械、水利、阴阳历等长期处于世界前列。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反映了中华文化 A. 薪火相传,渐趋融合 B. 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C. 生生不息,源远流长 D. 求同存异,兼收并蓄 ‎【答案】B ‎【解析】‎ 中华文化“渐趋融合”的观点在材料中没有反映也不正确,A项不选;中华文化在古代科技领域取得的重要成果表明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B项正确;材料并没有表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C项不选;求同存异,兼收并蓄指的是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材料中并没有体现出这一点,D项不选。‎ 点睛:中华文化具有求同存异兼收并蓄的特点。求同存异侧重于不同文化之间相处时的一种外在的、静止的状态;兼收并蓄侧重于不同文化之间的一种内在的、动态的交流、借鉴与融合。‎ ‎30.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这进一步佐证了:‎ ‎①立足传统文化能够保证文化永葆生命力  ‎ ‎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源于传统文化 ‎③摒弃传统文化会失去文化创新的根基   ‎ ‎④民族文化是维系民族发展的精神纽带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 本题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切入点,考查民族文化的有关知识,考查考生解读信息,运用知识论证问题的能力。只有创新才能永葆文化的生命力,故题肢①说法错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文化源于社会实践,故题肢②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D。‎ ‎【点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强调了民族文化是维系民族发展的精神纽带,④正确。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富营养,强调了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根基,③正确。‎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31.‎ 自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阐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在十九大报告中做出了明确的概括: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面对当前世界经济低迷不振,逆全球化暗流涌动、国际形势动荡多变等问题,针对世界经济领域面临的全球增长动能不足、全球经济治理滞后、全球发展失衡三大突出矛盾,习近平提出中国主张,贡献中国智慧。他说:“只要我们牢固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携手努力、共同担当,同舟共济、共渡难关,就一定能够让世界更美好、让人民更幸福。”‎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多样性知识说明如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答案】①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使不同民族、不同文明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实现共同繁荣。‎ ‎②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要坚持文化平等,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开放包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③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我们应推动文化交流传播,增进共识,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持久和平,让世界更美好、让人民更幸福。‎ ‎【解析】‎ ‎【详解】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多样性知识说明如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本题属于措施类试题。注意题目限定在“文化多样性的知识”作答,考生应首先回顾文化多样性的知识有哪些具体的知识点,构建知识体系,以防在答题时漏点,然后与材料有机结合。材料中“习近平提出中国主张,贡献中国智慧”说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使不同民族、不同文明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实现共同繁荣;材料中“牢固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携手努力、共同担当,同舟共济、共渡难关”说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要坚持文化平等,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材料中“就一定能够让世界更美好、让人民更幸福”说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动文化交流传播,推动社会的进步。‎ ‎【点睛】措施类主观题的解题四部曲:‎ 一、抓主体,措施类的题,解题最关键的是明确谁是措施的实施者(主体),有几个措施的实施者答案就有几个角度,在表述措施的时要以题目设置的情景,站在不同主体角色的视角立场上回答不同内容,所答内容符合角色身份,一定要注意各司其职,切记不要越俎代庖,最后别忘对措施进行综合。‎ 二、定范围,要明确答题的范围,是从经济生活中找对策,还是从政治生活、文化生活或是哲学中找对策,确定了范围,才能找到正确的答题方向。‎ 三、找措施,从教材中找措施。要认真回想教材相关方面的知识,不能随意乱想。从材料中找措施。①如果材料呈现的是问题,那么材料中问题的反面就是方法。如:种植单一的反面就是多种经营;技术水平低的反面就是发展高新技术,科技创新,科技兴国,用先进科技武装企业和职工;失业现象的反面就是扩大就业。②如果材料呈现的是正确做法,‎ 那么只需要对材料中的具体做法加以概括并且结合教材内容组织答案就可以了。从当前时政热点、党和国家重大政策中找措施。‎ 四、联材料,明确了主体、答题范围,找到具体措施后,要联系材料,组织答案,教材中的基本理论必须与题的实际材料结合好,体现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2.某校高二年级校本课程“依托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这一课题展开研讨,请你结合相关材料,展开研究性,学习活动。‎ ‎【破题——弘扬传统】‎ 对于如何打造文化强国,一些人认为,我们应推行照搬西方发展模式——“打造影视强国,建立动漫大国”等发展策略。对此,学者匡野认为.西方的成功经验可以学习借鉴,但不能照搬。我国完全可以扬长避短,在借鉴他人所长的同时,通过对我国传统文化资源进行大力开发与深度挖掘,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与其他文化强国分庭抗礼。‎ ‎【共鸣——培育精神】‎ 某学者认为,文化强国的价值资源还要从传统文化中提炼和培育民族精神,并进行富有时代精神的创造性阐释。倡导“和而不同”,“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的观念;形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思想;追求“不畏强御”“勇者不惧”的精神境界;形成“贫贱不移,威武不屈”的人格追求,等等。‎ ‎【践行——推进发展】‎ 同学们关注到,J省依托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和深厚底蕴创新文化发展方式;坚定不移地贯彻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弘扬主旋律,开展“传统美德教育”、“道德模范评选”等活动。‎ ‎(1)在当前,我国应如何开发和深挖传统文化资源?‎ ‎(2)从文化生活角度,谈谈新时期如何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 ‎【答案】(1)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推陈出新、革故鼎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立足实践,推动传统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2)①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的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③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文化思想的影响。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某校高二年级校本课程“依托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这一课题展开研讨为背景材料,考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文化创新、如何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等知识。第(1)问可从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等方面,回答当前我国应如何开发和深挖传统文化资源;第(2)问可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的作用、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文化思想的影响、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等方面,谈谈新时期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的做法。‎ ‎【详解】(1)本题要求回答当前我国应如何开发和深挖传统文化资源。‎ 从材料可以看出,在如何打造文化强国上有不同的观点,西方的成功经验可以学习借鉴,但不能照搬。我国完全可以扬长避短,在借鉴他人所长的同时,通过对我国传统文化资源进行大力开发与深度挖掘,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与其他文化强国分庭抗礼。可从立足社会实践、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等方面,说明当前我们应如何开发和深挖传统文化资源,推动传统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2)本题要求从文化生活角度,谈谈新时期如何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 从材料可以看出,文化强国的价值资源还要从传统文化中提炼和培育民族精神,并进行富有时代精神的创造性阐释。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是伟大的创造精神,伟大的奋斗精神,伟大的团结精神,伟大的梦想精神。可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的作用、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文化思想的影响、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等方面,谈谈新时期如何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 ‎【点睛】新时代如何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⑴最重要的是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心骨”作用。 ‎ ‎⑵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 ‎⑶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要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汲取各民族的长处。‎ ‎⑷继往开来,与时俱进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 ‎ ‎⑸要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6)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我们人人都应该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