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03 发布 |
- 37.5 KB |
- 2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广西南宁市二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文科)
南宁二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段考试题 (文科)思想政治 本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注意请将答案写入答题卡中,写在试卷内无效) 一、选择题(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请把所选答案的序号字母填入答题卡相应的空格内。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1.2019年4月16日,《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的重要文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文章指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之所以重视哲学社会科学是因为它 ①可以为人们提供世界观与方法论的指导 ②与生活密切相关,产生于人类社会实践 ③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科学之科学 ④能够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哲学的作用、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①④: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这是因为哲学社会科学可以为人们提供世界观与方法论的指导,也是因为正确的哲学能够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①④符合题意。 ②:材料强调的是哲学的地位和作用,不是强调哲学的产生,②不符合题意。 ③: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但不是科学之科学,③错误。 故本题选B。 【点睛】本题属于组合选择题,可采用排误排异法解答,排误即排除本身表述错误的题肢,如③,排异即排除与题意不符或与题意无关的题肢,如②。本题即可确定选B。这样的方法解题准确率较高。 2.2019年4月10日,位于全球各地的“视界望远镜”拍摄到的首张黑洞图像新鲜“出炉”。这张在全球多地同步公布的“大片”,证实了神秘天体黑洞的存在,使得爱因斯坦的百年猜想终得检验,将帮助回答星系中壮观喷流如何产生并影响星系演化等前沿问题。这表明( ) ①黑洞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一部分 ②黑洞是世界的本原 ③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④人类完全揭开了黑洞的面纱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③:“视界望远镜”拍摄到的首张黑洞图像,证实了神秘天体黑洞的存在,使得爱因斯坦的百年猜想终得检验,将帮助回答星系中壮观喷流如何产生并影响星系演化等前沿问题。这表明黑洞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一部分,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人们能够正确地认识事物,①③符合题意。 ②:物质是世界的本原,而不是黑洞是世界的本原,②错误。 ④:证实了神秘天体黑洞的存在,使得人类有望揭开黑洞神秘的面纱,而不是完全揭开了黑洞的面纱,④错误。 故本题选B。 【点睛】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 (原理内容: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 方法论: 辩证法的革命精神和批判性思维要求①我们要创新,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②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 3.“人病则忧惧,忧惧则鬼出”与“理生万物,理在气先”,这两个观点的根本分歧在于 A. 对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的回答不同 B. 对“什么是意识”这一问题的回答不同 C. 对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问题的回答不同 D. 对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问题的回答不同 【答案】C 【解析】 【详解】“人病则忧惧,忧惧则鬼出”属于唯物主义观点;“理生万物,理在气先” 属于唯心主义观点,这两个观点的根本分歧在于对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问题的回答不同,C符合题意;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对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不同回答,而不是对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的回答不同,也不是对“什么是意识”这一问题的回答不同,A、B与题意不符;D体现的是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分歧,与题意不符。所以本题选C。 【点睛】理解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分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的。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的,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4.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下列看法中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的是( ) ①万物的基础是原始物质,是基本元素 ②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 ③每一个遇见,都是命中注定 ④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③④: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每一个遇见,都是命中注定;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③④符合题意。 ①:万物的基础是原始物质,是基本元素属于朴素唯物主义观点,①与题意不符。 ②: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②与题意不符。 故本题选D。 【点睛】唯心主义分为两种,①主观唯心主义、②客观唯心主义 ①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东西,当成第一性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如王阳明“心外无物”、贝莱克“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 ②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如朱熹“理生万物”“理主动静”、黑格尔的“绝对精神”。 5.我国古代经典著作和历史典故中的许多成语简短精辟,蕴含着深刻的哲学道理。下列能 够同时体现哲学史上“两个对子”的是 A. 实事求是与掩耳盗铃,沧海桑田与刻舟求剑 B. 理在事先与断章取义,瑕不掩瑜与本末倒置 C. 防微杜渐与微不足道,盲人摸象与鬼使神差 D. 返璞归真与审时度势,唇齿相依与乐极生悲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哲学史上的“两个对子”的理解。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哲学史上的“两个对子”是指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实事求是与掩耳盗铃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沧海桑田与刻舟求剑是辩证法与形而上学,A适合题意;理在事先与断章取义是唯心主义与形而上学,瑕不掩瑜与本末倒置是辩证法与形而上学,B不合题意;防微杜渐与微不足道均是辩证法,C不合题意;唇齿相依与乐极生悲均是辩证法思想,D不合题意;故本题选A。 6.“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理论只有来源于实践,作用于实践,才会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源于孜孜不倦的实践和探索,体现的是历史的眼光、缜密的思维、深刻的洞察和博大的胸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 ①终结了哲学史上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纷争 ②表明哲学的基本问题也是生活中不可回避的问题 ③有力地证明了哲学对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巨大促进作用 ④说明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源于孜孜不倦的实践和探索,体现的是历史的眼光、缜密的思维、深刻的洞察和博大的胸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表明哲学的基本问题也是生活中不可回避的问题,说明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②④正确且符合题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不能终结哲学史上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纷争,①错误;哲学有正确和错误之分,只有真正的哲学才对社会发展和变革的起巨大促进作用,③错误。故选B。 7.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月亮的圆缺变化影响着我们的身体:人在月缺时气血较虚,月圆时气血比较旺盛。月亮的盈亏变化与人体脏肝功能、气血盛衰息息相关。因此养生时一定要利用好这种变化,及时调整不同时段的养生重点。这项研究结论佐证了( ) ①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②物质具有可知性,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物质 ③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有规律的 ④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②:现代医学研究证明,月亮的盈亏变化与人体脏肝功能、气血盛衰息息相关。因此养生时一定要利用好这种变化,及时调整不同时段的养生重点。这项研究结论佐证了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物质具有可知性,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物质,①②符合题意。 ③:材料强调现代医学研究证明了月亮的圆缺变化影响着我们的身体,不体现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有规律的,③与题意不符。 ④: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④错误。 故本题选A。 【点睛】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人们在反映客观世界时,总是抱有一定的目的和动机,不同于动物无目的的本能的活动。 (2)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不仅能够“复制”当前的对象,而且能够追溯过去、推测未来,能够创造一个理想的或幻想的世界。 (3)意识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8.2019年10月12日,北流市发生5.2级地震,广西多地有震感,引发群众广泛关注。关于地震,专家指出:“地震是地壳的正常运动,随着时间的变化地壳都会有一些变动,地球一直牌震动状态,震动是地球的常态。”专家的观点告诉我们( ) ①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 ②静止是相对的,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③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④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载体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 ①③:“地震是地壳的正常运动,随着时间的变化地壳都会有一些变动,地球一直处于震动状态,震动是地球的常态。”专家的观点告诉我们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①③符合题意。 ②:材料强调的是运动,没体现静止,②与题意不符。 ④:材料强调物质都在运动中,不体现运动的物质载体,④与题意不符。 故本题选B。 【点睛】运动与物质的关系 A、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形而上学的观点。 B、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载体、主体)。离开物质谈运动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9.2019年4月2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延庆出席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式,并发表题为《共谋绿色生活,共建美丽家园》的重要讲话,强调顺应自然、保护生态的绿色发展昭示着未来,地球是全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中国愿同各国一道,共同建设美丽地球家园,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材料体现了 ①自然界的存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②物质决定意识,要做到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③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自觉选择性 ④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按客观规律办事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意识活动的特点、物质决定意识、发挥主观能动性。①: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①错误。 ②:物质决定意识,要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②错误。 ③:“中国愿同各国一道,共同建设美丽地球家园,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说明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自觉选择性,③符合题意。 ④:“顺应自然、保护生态绿色发展昭示着未来,地球是全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说明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按客观规律办事,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10. 一个人没有梦想,就好像童年没有童话一样,会失去斑斓的色彩。为梦想而努力不会让你瞬间变得伟大,但会让你的每一天都充满希望。梦想不一定能成就你的人生,但一定能丰富你的人生。从哲学角度看,这是基于 ①人的意识影响实践发展的趋势和结果 ②意识对外部世界的反映具有自觉选择性 ③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④意识能够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梦想会让你的每一天都充满了希望,丰富你的人生,说明了人的意识影响实践发展的趋势和结果,题肢①说法正确;我们要做一个有美好的梦想的人,说明了意识对外部世界的反映具有自觉选择性,题肢②说法正确。题干主要强调的是意识的能动作用,没有体现意识的本质,题肢③不符合题意;人能够能动的改造客观世界,题肢④说法错误。本题选择A选项。 11.一个人的青春是平庸无奇还是璀璨夺目,“觉醒”堪称关键变量。“觉醒”了的青年,遇见深林,可以辟成平地,遇见旷野,可以栽种树木,遇见沙漠,可以开掘井泉,即使处于痛苦、困厄之中,也能潜心积蓄站起来的力量。下列选项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意识能动性是对事物正面的的反映②高昂的精神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推动作用 ③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④精神力量可以直接转化为物质的力量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②③:一个人的青春是平庸无奇还是璀璨夺目,“觉醒”堪称关键变量。“觉醒”给人勇气和动力,能让人积极向上,战胜各种困难。体现了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对人们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推动作用,②③符合题意。 ①:意识能动性既包括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又包括意识反作用于物质,并非是对事物正面的反映,①说法错误。 ④:精神力量只有通过实践活动才能转化为物质的力量,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点睛】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1)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即通过实践把意识中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创造出没有人的参与永远也不可能出现的东西。 (2)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意识活动依赖于人体的生理过程,又对生理过程有着能动的反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12.2019年9月25日,习近平出席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投运仪式并致辞。习近平在致词中指出,“奇迹是干出来的,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实践充分证明,中国人民一定能,中国一定行。”这是因为 ①实践是按照主观内在本性改造世界的物质活动 ②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能动的物质性活动 ③实践是处在主客观交汇点上的直接现实活动 ④实践是人类改造世界的有效合理的适应性活动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按照主观内在本性”的表述错误,排除①。 ②③:习近平在致词中指出,“奇迹是干出来的,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实践充分证明,中国人民一定能,中国一定行。”这是因为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能动的物质性活动,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②③正确。 ④:“适应性活动”的表述错误,排除④。 故本题选C。 13.我国科学家利用化学物质合成了4条人工设计的很酒酵母染色体,首次实现人工基因组合成序列与设计序列的完全匹配,它可以加快在基因组重排、环形染色体进化领域的研究进度,为人类环形染色体疾病、癌症和衰老等提供研究与治疗模型,标志着人类向“再造生命”又迈进一大步。这项科学研究说明 ①科学实验作为人类基本实践活动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过程 ②实践活动所形成的人为事物的联系星现出多种多样的特征 ③科学研究所形成的新联系一经产生便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 ④科技能创新物质运动的形式和规律,从而更好地造福人类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联系的客观性和多样性的知识,考查学生分析和理解问题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审题。材料中,我国科学家利用化学物质合成了4条人工设计的很酒酵母染色体,首次实现人工基因组合成序列与设计序列的完全匹配,它可以加快在基因组重排、环形染色体进化领域的研究进度,为人类环形染色体疾病、癌症和衰老等提供研究与治疗模型,标志着人类向“再造生命”又迈进一大步,这项科学研究说明实践活动所形成的人为事物的联系呈现出多种多样的特征,科学研究所形成的新联系一经产生便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②③正确;社会生产实践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过程,而不是科学实验,①错误;规律是客观的,不能说科技创新物质运动的规律,④错误。故选C。 【点睛】联系具有客观性: (原理内容):联系是客观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方法论): A、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B、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 14.抑郁症是影响人类生活最严重的精神疾病之一,目前较难医治。近日,某科学实验团队通过对氯胺酮快速抗抑郁的全新神经机制的研究,揭示了快速抗抑郁分子的作用机制,为研发新型抗抑郁药物提供了新的方法。对此,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①掌握发病机制和创新抑郁症的医治规律是治愈抑郁症的关键 ②发现快速抗抑郁分子的作用机制是该科学研究的最终目的 ③治疗抑郁症是发现快速抗抑郁分子作用机制的价值所在 ④研究快速抗抑郁全新神经机制产生于治疗抑郁症的需要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 ③④:材料中“某科学实验团队通过对氯胺酮快速抗抑郁的全新神经机制的研究,揭示了快速抗抑郁分子的作用机制,为研发新型抗抑郁药物提供了新的方法”,这说明研究快速抗抑郁的全新神经机制产生于治疗抑郁症的需要,治好疗抑郁症是发现快速抗抑郁分子的作用机制的价值所在,③④符合题意。 ②: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而不能说发现快速抗抑郁分子的作用机制是该科学研究的最终目的,②错误。 ①:掌握发病机制和创新抑郁症的医治规律是治愈抑郁症的前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治愈抑郁症的关键,①错误。 故本题选B。 【点睛】实践是认识的基础①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一切认识,无论是直接经验还是间接经验,从其根源来看,都来自于人类的实践活动;②实践是认识的动力,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促进人们认识的发展,随着实践的深入,人们创造了越来越先进的认识工具,这些认识工具也会延伸人的认识能力,人的认识能力也在不断进步;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只有实践满足客观、物质性的要求,能够成为检验标准;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一切认识活动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改造世界,为了服务于实践。 15.我们通常认为在自然环境中生长吃的是天然食物,产的蛋营养价值自然比人工饲养的普通鸡蛋高。但专业检测结果表明,土鸡蛋和普通鸡蛋的营养价值差别非常小,主要是适合人群不同,因胆固醇含量不同,土鸡蛋更适合儿童食用,普通鸡蛋则更适合中老年食用。这说明( ) ①主观经验不可靠,获取真理需要亲身实践 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够正确认识事物 ③真理性认识会在发展中不断地被推翻 ④认识事物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②④:我们通常认为在自然环境中生长吃的是天然食物,产的蛋营养价值自然比人工饲养的普通鸡蛋高。但专业检测结果表明并非如此,土鸡蛋和普通鸡蛋的营养价值差别非常小,主要是适合人群不同。这说明认识事物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够正确认识事物,②④符合题意。 ①:并非主观经 验都不可靠,获取真理的途径有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并不需要事事都亲身实践,①错误。 ③:真理性的认识在发展中不会被推翻,而是不断完善和发展,③错误。 故本题选C。 【点睛】矛盾的特殊性原理要求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即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反对对具体事物不作具体分析,千篇一律地用一种方法解决不同事物的矛盾,反对把理论当成不变的教条,生搬硬套。 16.“如果把错误关在门外的话,真理也要被关在门外。”不能把错误关在门外是由于( ) ①真理和谬误之间没有严格的界限 ②真理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 ③对谬误的科学扬弃可以发现真理 ④真理中包含一定的谬误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②③:“如果把错误关在门外的话,真理也要被关在门外。”这说明不能把错误关在门外是由于真理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对谬误的科学扬弃可以发现真理,②③符合题意。 ①:真理和谬误相伴而行,但真理和谬误之间有着严格的界限,①错误。 ④:真理和谬误之间有着严格的界限,真理中并不包含谬误,④错误。 故本题选C。 【点睛】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真理和谬误的界限不容混淆。 真理形式是主观的,内容上是客观的,客观性是真理的基本属性。因为:真理的内容来自于物质世界的客观事物及规律,真理的内容不依赖于人和人类的主观意志;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 17.澳大利亚、美国、日本和中国研究人员组成的国际研究团队选择了18种常见水稻品种,在实验种植中模拟21世纪末大气二氧化碳的估计浓度水平,通过对比试验研究发现,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可让大米中B族维生素等营养元素的含量降低,但并非所有水稻品种都会受到影响。材料表明 ①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 ②事物的联系都是具体的 ③人类可以认识自然界的奥秘 ④人类可以利用规律造福自身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通过对比试验研究发现,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可让大米中B族维生素等营养元素的含量降低,但并非所有水稻品种都会受到影响,这表明事物的联系都是具体的,人类可以认识自然界的奥秘,②③正确;材料讲的是自在事物的联系,不是人为事物的联系,①不选;材料没有涉及人类可以利用规律造福自身,④不选。故答案为C。 18.南水北调工程实施以来,惠及北京、天津等沿线19座大中城市,缓解了北方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局面。北京、天津等已压减地下水开采量逾8亿立方米,北京市城市河湖水质明显改善,遏制了多年来地下水水位下降趋势。这一事实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有( ) ①联系是普遍的,要通过创新观念直接解决南北水资源不平衡问题 ②联系是多样的,要善于根据南北水资源的特点建立新的联系 ③联系是客观的,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要避免改变事物间的联系 ④联系是具体的,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要把握事物联系的条件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②④:南水北调工程实施以来,惠及北京、天津等沿线19座大中城市,缓解了北方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局面。这一事实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有联系是多样的,要善于根据南北水资源的特点建立新的联系;联系是具体的,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要把握事物联系的条件,②④符合题意。 ①:意识不具有直接现实性,创新观念并不能直接解决南北水资源不平衡问题,①错误。 ③:联系是客观的,但人在联系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因此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必须改变事物间原有状态,建立事物间的具体联系,③错误。 故本题选C。 【点睛】联系具有客观性: (原理内容):联系是客观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方法论): A、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B、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 19.2018年10月23日,港珠澳大桥开通。其开通可有效促进湾区内部人、物、资金、技术等创新要素的高效流动和配置,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更具活力的经济区,打造国际高水平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这表明 ①推动事物的发展需要坚持用综合思维的方式 ②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 ③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 ④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A. ①③ B. ①② C. ③④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港珠澳大桥通过有效促进湾区内部人、物、资金、技术等创新要素的高效流动和配置,进而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更具活力的经济区,打造国际高水平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这表明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推动事物的发展需要坚持用综合思维的方式,①②适合题意;联系具有客观性,人们不能随心所欲的创造联系,③中“根据自己的需要”说法错误,排除;材料未体现关键部分功能对整体功能的作用,④与材料无关,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 20.“盘扣”是中国传统钮扣的起源和鼻祖,蕴含着深厚的中华文化。在盛泽纺织创意园里,“80后”盛泽小伙黄秋停创办的中式服装定制坊,以创新改良旗袍为主打,中式男装及丝绸伴手礼为辅,将传统、经典、时尚、流行有机结合,让包括“盘扣”在内的许多老工艺,焕发了新的生命力。下列诗句与“老工艺的新诠释”蕴含哲理一致的是 A.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B. 月满中秋夜,人人惜最明 C.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D.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答案】A 【解析】 【详解】A:“老工艺的新诠释”,反映了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体现了这一观点,A符合题意。 B:“月满中秋夜,人人惜最明”体现的是人的一种主观愿望,与材料主旨无关,B不符合题意。 C:“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是强调由于山脚下与山顶的山寺因气候条件不同,因此花盛开的时间也不一样,体现了矛盾具有特殊性,C不符合题意。 D:“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指要重视量的积累,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 21.5G即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是超越4G的一个大的标准体系,其中一部分技术需要基于当前技术的演进,另一部分则是相对更加革命性的技术,这两部分技术相辅相成,从而实现了一个无缝的升级。可见 ①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 ②新事物从一开始就比旧事物更强大 ③新出现的事物才是真正的新事物 ④新事物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产生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④:5G即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是超越4G的一个大的标准体系,其中一部分技术需要基于当前技术的演进,另一部分则是相对更加革命性的技术,这两部分技术相辅相成,从而实现了一个无缝的升级,这说明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新事物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产生,①④符合题意。 ②: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新事物一开始往往比旧事物更弱小,②表述错误。 ③:时间先后并不是判断新旧事物的标准,后出现的事物未必是新事物,③表述错误。 故本题选C。 22.2019年10月10日,新一轮中美经贸高级别磋商在华盛顿顺利结束。磋商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为解决当前中美经贸摩擦迈出关键一步。此次磋商中实现实质性进展的领域也都是中美双方存在着巨大共同利益的领域,求同存异、相向而行符合两国利益。从哲学上看( ) ①“异”注重斗争性,“同”更加强调同一性 ②中美间的“斗争”是相对的,“同一”是绝对的 ③中美间的“同一”寓于中美之间的“斗争”之中 ④中美间既“同一”又“斗争”推动中美关系的发展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④:此次磋商中实现实质性进展的领域也都是中美双方存在着巨大共同利益的领域,求同存异、相向而行符合两国利益。从哲学上看“异”注重斗争性,“同”更加强调同一性,中美间既“同一”又“斗争”推动中美关系的发展,①④符合题意。 ②:中美间的“斗争”是绝对的,“同一”是相对的,②错误。 ③: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中美间的“斗争”寓于中美之间的“同一”之中,③错误。 故本题选D。 【点睛】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双方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同一性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23.一位神经科学教授经过调查后发现:中国人在处理汉语时主要使用左脑的额中回,它是大脑中负责运动的区域。人脑中负责处理英文的则是左脑的颞项区,它是大脑中负责听的区域。另外中英文本身也有很大差别,汉字是象形文字而英文则是表音文字,因此,他得出的结论是:儿童学习英文需要多听,学习中文则需要多写。该教授得出的结论所反映的哲学道理是 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是矛盾问题的精髓 ③承认矛盾的特殊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 ④矛盾的特殊性规定了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殊本质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分析】 此题考查联系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的相关知识。 【详解】①:解决矛盾的关键是抓矛盾的主要方面,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矛盾特殊性的方法论,①说法错误。 ②④:该神经科学教授经过调查后发现中国人在处理汉语和英文时,使用的大脑部位有所不同,并由此认为儿童学习英文需要多听,学习中文则需要多写。该教授的结论表明事物具有自己的特点和不同,矛盾具有特殊性,特殊性规定了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殊本质,②④符合题意。 ③: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③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D。 24.“上班能拼车,在家能看病,一条微信登门洗衣……”,近年来,与互联网有关的新业态高速发展,但无序竞争,网络欺诈,隐私侵权等问题也让人们对新业态产生疑惑。这要求我们 ①抓主流,但又不忽视支流②抓主要矛盾,但也要重视解决次要矛盾 ③坚持否定,积极推动旧事物的灭亡④对未来充满信心,但也要正视问题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材料中,与互联网有关的新业态高速发展,但同样也带来一系列问题,这要求我们抓主流,但又不忽视支流,①正确。 ②:材料强调的是矛盾的主次方面,而没有涉及主次矛盾,②不符合题意。 ④: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与互联网有关的新业态作为新事物具有远大前程,需要对未来充满信心,但也要正视问题,④正确。 ③:针对与互联网有关的新业态存在的问题,我们要坚持辩证否定,而不能笼统地说坚持否定,③错误。 故本题选B。 二、非选择题。(3小题,共52分) 25.阅读正面材料,回答问题。 2019年3月1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形成了以《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外资企业法》为主的外商投资法律体系,但已难以适应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需求。《外商投资法》明确提出设立外商投诉工作机制,采用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管理,并对保护外商知识产权、不得强制技术转让等方面关注较多,适应了外商诉求变化的趋势,提供了与时俱进的法治保障。这部法律的出台标志着中国已迈向全面开放、高水平开放的新征程。 结合材料并运用“求索真理的历程”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出台《外商投资法》的理由。 【答案】 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推进,在如何优化营商环境、吸引外资等方面产生了新问题,提出了新要求,推动了《外商投资法》的出台。②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出台《外商投资法》,有利于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推动我国迈向全面开放、高水平开放的新征程。③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外商投资法》的出台适应了外商诉求变化的趋势,能够与时俱进地适应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需要,实现了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④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要求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推进,我国外商投资法律体系必须与时俱进,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 【解析】 【分析】 本题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的出台为背景材料,考查求索真理的历程的有关知识。 可结合材料,从实践是认识基础,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等方面,说明我国出台《外商投资法》顺应了实践发展的需要,实现了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有利于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推动我国迈向全面开放、高水平开放的新征程。 【详解】本题要求结合材料并运用“求索真理的历程”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出台《外商投资法》的理由。 从材料可以看出,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推进,在如何优化营商环境、吸引外资等方面产生了新问题,提出了新要求,推动了《外商投资法》的出台。出台《外商投资法》,有利于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推动我国迈向全面开放、高水平开放的新征程。《外商投资法》的出台适应了外商诉求变化的趋势,能够与时俱进地适应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需要,实现了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推进,我国外商投资法律体系必须与时俱进,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 可运用“求索真理的历程”的有关知识,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要求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等方面,说明我国出台《外商投资法》的理由。 【点睛】实践和认识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一切认识,无论是直接经验还是间接经验,从其根源来看,都来自于人类的实践活动。(获得认识的途径:亲身参与实践,获得直接经验;通过学习获得间接经验。)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实践中不断产生新的问题,提出新的要求,推动人们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从而推动认识不断深化。 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通过实践,人们可以把自己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在此过程中,人们把指导自己实践的认识和产生的结果加以对照,从而检验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从实践中来,最终还要回到实践中去。认识本身不是目的,改造世界才是认识的目的。如果有了正确的认识,却脱离实践,不为实践服务,那么这种认识就失去了它的实际意义。 (2)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认识对于人们的实践具有推动作用;错误的认识对于人们的实践具有阻碍作用。 方法论:要求我们首先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积极参与实践; 同时我们要树立正确的认识,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我们历来坚持的教育方针,是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原则。20世纪50年代,根据毛泽东同志的讲话精神,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写进了党的教育方针。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劳动教育是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育融合在一起的,劳动教育在五育中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劳动教育的本质在于通过“以劳促全”,实现“以劳树德、以劳増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 结合材料,运用整体与部分的知识分析劳动教育与全面发展教育的关系。 【答案】①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整体由部分组成,部分影响整体,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全面发展教育是整体,由德智体美劳教育共同构成,劳动教育在五育中具有重要地位,加强劳动教育,可以以劳促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融合发展。②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劳动教育应体现全面发展教育的目标要求。 【解析】 【分析】 本题以了党的教育方针为背景材料,考查整体与部分的知识。 可结合材料,从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整体由部分组成,部分影响整体,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等方面,分析劳动教育与全面发展教育的关系。 【详解】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整体与部分的知识,分析劳动教育与全面发展教育的关系。 从材料可以看出,全面发展教育是整体,由德智体美劳教育共同构成,劳动教育在五育中具有重要地位,劳动教育应体现全面发展教育的目标要求。加强劳动教育,可以以劳促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融合发展。 可运用整体与部分的知识,从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整体由部分组成,部分影响整体,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等方面,分析劳动教育与全面发展教育的关系。 【点睛】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 (1)(原理内容):整体和部分又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部分。(方法论):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于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强调整体) (2)(原理内容):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方法论): 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强调部分) 2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垃圾分类是今年最热的话题之一。2019年起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启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到2020年底46个重点城市将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2025年底前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将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 材料一 2019年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施行,上海开户了生活垃圾分类“强制时代”。按照总体部署,继上海之后,全国另外45个城市也将跟进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 推进垃圾分类不仅可以有效利用可回收物,变废为宝,保持环境,它还是一个城市管理能力和市民素质的综合体现,是城市文明的重要标志,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事实上,不仅北上广,全国三分之一以上的城市已深陷“垃圾围城”困局。发展越快垃圾越多,垃圾堆正像日益逼近的高墙把城市空间越挤越窄,所以从源头减量入手,实施垃圾分类回收已是不得不为,刻不容缓。 材料二 《上海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刚开始宣传的时候,有些居民很排斥,有些居民处于“理念上认同,行动上滞后”的阶段……上海市各城区深入党政机关、学校、社区、园区等地,开展《条例》宣教月活动,不断营造浓厚的依法分类的社会氛围。全市充分运用各类宣传媒介宣传垃圾分类的重要性,把生态文明教育渗透融入到大街小巷社区;设立“生活垃圾分类科普体验馆”,普及垃圾分类知识;在每个投放点安排1—2名志愿者值守,指导居民正确分类投放;同时通过先进表彰、社区红黑榜等公示方式,增强居民垃圾分类积极性;居民每次投放完垃圾还可以通过扫描桶上安装的智能积分卡进行积分,积分到一定数量后,通过上海市推行的绿色账户来换油换米。 探索是艰辛的,经验是宝贵的。现在越来越多的城市已经或正在出台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将垃圾分类纳入立法。住建部环卫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负责人表示,上海出台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在政策上具有表率作用,可以推动全国垃圾分类工作的进展,但他建议各地还要根据各自实际情况来制定分类标准和规则,不可简单模仿。 (1)结合材料一,运用发展观的有关知识分析推进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的必然性。 (2)上海的经验对推动全国垃圾分类工作具有带着作用和示范效应。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知识结合材料二加以分析。 (3)假如南宁实行垃圾分类管理工作,请你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 【答案】(1)①发展具有普遍性,要求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坚持与时俱进。当前,我国三分之一以上的城市已深陷“垃圾围城”困局,推进生活垃圾强制分类是为了变废为宝,保护环境之举。②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发展越快垃圾越多,基于此我们必须从源头减量入手,强制推进生活垃圾分类。③事物发展是前进行和曲折性的统一,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推进生活垃圾强制分类需要我们不断克服前进中的各种困难,按照国家总体部署,有字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2)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这要求我国的垃圾分类工作必须坚持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②上海结合本地区的实践,不断探索,收到了成效,取得了宝贵的经验,这些做法和成果对全国垃圾分类工作具有示范作用,可在全国推广。③全国各地有着与上海不一样的实际情况,在借鉴上海经验的基础上,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只有制定符合本地实际的垃圾分类标准、宣教方式、奖惩规定等,才能有力有序地推动本地的垃圾分类工作。 (3)借鉴上海经验,从本地实际出发;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宣传,提高市民素质;完善生活垃圾分类设施等。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推进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工作为背景材料,考查发展观的有关知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哲学方法论建议等。 第(1)问可结合材料,从发展具有普遍性、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事物发展是前进行和曲折性的统一等方面,说明我国三分之一以上的城市已深陷“垃圾围城”困局,推进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势在必行。 第(2)问可结合材料,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这要求我国的垃圾分类工作必须坚持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等方面,对上海的经验对推动全国垃圾分类工作具有带动作用和示范效应进行分析。 第(3)问可从学习垃圾分类知识,提高市民垃圾分类意识、借鉴上海经验,从本地实际出发制定垃圾分类政策、完善生活垃圾分类设施等方面提出合理化建议。 【详解】(1)本题要求结合材料一,运用发展观的有关知识分析推进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的必然性。 从材料可以看出,当前,我国三分之一以上的城市已深陷“垃圾围城”困局,推进生活垃圾强制分类是为了变废为宝,保护环境之举。我们必须从源头减量入手,强制推进生活垃圾分类,不断克服前进中的各种困难,按照国家总体部署,有序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可运用发展观的有关知识,从发展具有普遍性,要求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坚持与时俱进;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事物发展是前进行和曲折性的统一,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等方面,分析推进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的必然性。 (2)上海的经验对推动全国垃圾分类工作具有带动作用和示范效应。本题要求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知识结合材料二加以分析。 从材料可以看出,上海结合本地区的实践,不断探索,收到了成效,取得了宝贵的经验,这些做法和成果对全国垃圾分类工作具有示范作用,可在全国推广。全国各地有着与上海不一样的实际情况,在借鉴上海经验的基础上,制定符合本地实际的垃圾分类标准、宣教方式、奖惩规定等,才能有力有序地推动本地的垃圾分类工作。 可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从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这要求我国的垃圾分类工作必须坚持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等方面,对上海的经验对推动全国垃圾分类工作具有带动作用和示范效应进行分析。 (3)假如南宁实行垃圾分类管理工作,本题要求请你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 可从南宁的实际出发借鉴上海经验,做到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宣传,提高市民素质,从源头上治理垃圾、制定符合本地实际的垃圾分类标准,完善生活垃圾分类设施等方面,就南宁实行垃圾分类管理工作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 【点睛】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坚持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坚持这一原理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事物,掌握“由特殊到普遍,再由普遍到特殊”的认识秩序;有助于学会“解剖麻雀、抓好典型,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等科学的工作方法。 反对:注意既要反对只看到矛盾的普遍性,忽视矛盾的特殊性,看不到事物之间的差别;又要反对只看到矛盾的特殊性,忽视矛盾的普遍性,看不到万事万物的联系。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