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03 发布 |
- 37.5 KB |
- 1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A版高考政治人教版一轮复习作业:必修3第三课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作业
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第三课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编者选题表 知识点 题号 难易度 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1、13、15 易、难、难 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 关系 3、4、5、6、7 易、难、中、中、难 世界文化多样性的意义 5、7、13 中、难、难 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和 手段 8、9、10、14、15 中、易、难、中、难 推动文化交流的意义 2、5、11、12 中 一、选择题 1.(2018·重庆江津等七校联考)2016年11月30日,中国“二十四节气”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它是中国第31个列入该名录的项目。从文化的角度对其意义加以描述,你认为表述最准确的一组关键词是( ) A.大众文化、文化创新、文化丰富性、文化创新与发展 B.传统文化、文化发展、文化多元性、文化传播与开发 C.历史文化、文明演进、文化民族性、文化批判与继承 D.历史文化、文明演进、文化多样性、文化传承与保护 解析:D 本题主要考查文化多样性。“二十四节气”是中国的文化遗产,是我国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对于研究中华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展现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它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有利于更好地传承与保护,故D符合题意;A中的“文化丰富性”、B中的“文化多元性”、C中的“批判与继承”等都不能表达“二十四节气”申遗的意义。 2.(2018·广东广州一模)我国曾向世卫组织赠送中医针灸铜人,向联合国赠送和平尊,向英国女王赠送苏州刺绣,也曾收到过卢旺达的非洲手鼓、印度泰姬陵的仿真石质模型等国礼。赠送国礼有利于( ) ①促进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共通共荣 ②以独特民族文化促进外交关系的发展 ③展示本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 ④提高本国文化产品的市场利润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A 本题主要考查文化的交流与传播、文化与政治的关系。国礼承载的是民族文化,赠送国礼有利于促进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共通共荣,①符合题意;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赠送国礼有利于促进外交关系的发展,②符合题意;赠送国礼有利于展示民族文化,③说的是民族精神的作用,排除;赠送国礼对本国文化产品的利润没有直接影响,排除④。 3.(2016·江苏卷,23)尽管中西方建筑在材料运用、设计理念上有诸多不同,但美国建筑大师赖特却从中国古代先哲老子的教诲中汲取养分,并以其作为创作思想的重要渊源。这说明( ) A.中华文化的内容极为丰富 B.中华文化走在世界的前列 C.文化是民族创造力的源泉 D.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解析:D 本题考查文化的多样性。中西方建筑在材料运用、设计理念上存在诸多不同,表明文化具有民族特色,文化是民族的;美国建筑大师能够从中国古代先哲的教诲中汲取养分,说明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具有共性,即文化是世界的,D符合题意。A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在古代社会,中华文化曾长期走在世界的前列,B说法过于绝对。实践是创造的源泉,C错误。 4.(2017•全国Ⅱ卷,19)近年来,大批中国游客到俄罗斯参观“阿芙乐尔”号巡洋舰、斯莫尔尼宫、列宁墓等,感受俄罗斯红色文化的魅力。同时,毛泽东故居等中国红色旅游项目越来越受到俄罗斯人的喜爱。中俄两国之间红色旅游发展得益于两国的红色文化( ) ①是推动两国文化发展的主导性因素 ②是满足两国民众文化需求的重要资源 ③既具有共同的精神内涵又各具鲜明特色 ④规定着各自民族文化内容和形式的多样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C 本题考查文化交流的有关知识。大批中国游客到俄罗斯感受俄罗斯红色文化的魅力。同时,毛泽东故居等中国红色旅游项目越来越受到俄罗斯人的喜爱。中俄两国之间红色旅游发展得益于两国的红色文化满足了两国民众文化的需求,既具有共同的精神内涵又具有鲜明特色,②③正确;①中的“主导性”说法错误;④中“规定着”说法错误。 5.(2018·山东青岛质检)2017年,“欢乐春节”在全球140个国家和地区的500余座城市举办了包括专场演出、广场巡游、庙会、影视播放、美食互动等10多个门类的2 000多项文化活动,海外受众超过2.8亿人次。我国打造“春节品牌”活动的文化价值在于( ) ①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②推动不同民族间的文化交流 ③促进文化融合,实现世界文化趋同 ④开拓国际文化市场,输出中华文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A 本题主要考查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在全球140个国家和地区举办“欢乐春节”活动,有利于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推动不同民族间的文化交流,①②符合题意;③中“实现世界文化趋同”的说法违背了文化的多样性;我国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打造“春节品牌”活动的目的并不是“输出中华文化”,④错误。 6.(2018·山东烟台诊断)2018年,中国“欢乐春节”活动以春节庙会、非遗互动、校园联欢、美食品鉴等20多个类别的项目,给世界人民,包括5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人民送去了中国新年的问候。如在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一场关于狗年文化的“欢乐春节”讲座吸引了上百位市民,让当地民众不仅了解了中国生肖文化,也对象征财富、除灾、和平的狗年充满期待。“欢乐春节”活动的成功举办,充分说明( ) ①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文化创新要博采众长,求同存异 ③不同民族文化应该在相互交流中走向统一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B 本题主要考查文化的多样性、文化对人的影响。“欢乐春节”讲座吸引了上百位市民,让当地民众对象征财富、除灾、和平的狗年充满期待,说明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①④符合题意;文化创新要博采众长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求同存异是文化包容性的要求而不是文化创新的要求,②排除;③中文化“走向统一”的说法违背了文化的多 样性。 7.(2018·北京石景山统测)春节前夕英国首相特雷莎·梅与丈夫访问上海豫园并学习剪纸。有英国媒体报道称:“很不幸,这对夫妻把‘福’字拿倒了,让周围的人都会尴尬。”孰不知在中国的“倒”和“到”谐音,有些人会选择将“福”字倒贴,以表达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未来的祝愿。这一事件表明( ) ①文化具有多样性,不同国家的文化各具特色 ②中华文化独具魅力,其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 ③人们社会交往的方式,都带有各自的文化印记 ④应加强交流,增进人们对不同文化的相互理解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B 本题主要考查文化的多样性。中国人将福“倒”谐音为福“到”,体现了中国文化的民族特色和世界文化的多样性,①符合题意;英国媒体对倒“福”字的不理解说明应加强文化交流,增进人们对不同文化的相互理解,④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提升和人们交往方式的差异,②③与题意不符。 8.(2018·河北衡水质检)大型政论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讲述了习近平总书记带领13亿中国人民攻坚克难、砥砺奋进,扎实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故事。在央视播出后,在国内外引发观看热潮和强烈共鸣。该纪录片的成功( ) ①显示出大众传媒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②得益于文化传播途径和传播方式的日渐多样 ③有利于促进文化的交流、传播与创新 ④有利于促进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A 本题主要考查文化传播的手段。电视属于大众传媒。《将改革进行到底》在央视播出后,在国内外引发观看热潮和强烈共鸣,显示出大众传媒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有利于促进文化的交流、传播与创新,①③符合题意;材料只体现了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没有体现其他传播方式和多样化的传播途径,以及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排除②④。 9.(2018·广东湛江二模)如今,AR技术已经深入到日常生活中,西北工业大学2017年发出的全国首封AR高考录取通知书可以通过扫码,查看动态校情校史介绍、学科特色展示等内容,不仅让信息动起来,也借助新媒体新技术的力量让未来“活”起来。这表明( ) ①动态校情校史介绍等内容的展示离不开物质载体 ②AR技术在文化传递、沟通、共享中发挥了强大功能 ③大学校园文化通过大众传媒的传播从而具有独特价值 ④科学技术所开拓的生产力创造了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A 全国首封AR高考录取通知书,承载着校情校史、学科特色等文化内容,①符合题意。利用AR技术,既让信息动起来,又让未来“活”起来,②符合题意。通过大众传媒的传播,大学校园文化的独特价值得以彰显,排除③。题干强调科学技术影响文化发展,④与题意不符。 10.(2018·福建泉州一检)2017年12月,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古老文明与新锐科技在乌镇浪漫交融:秦始皇陵的兵马俑、紫禁城的端门数字馆、敦煌莫高窟的壁画……散落在广阔中华大地上的国之瑰宝,通过互联网交互系统在江南水乡邂逅。通过“互联网+中华文明”的结合,陈列在博物馆里的文物可以与寻常百姓家的生活深度融合,厚重的传统文化可以跳出轻盈的舞步。这说明( ) ①科技进步是文化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动力 ②文化传播手段的创新促进了传统文化与当代生活的对接 ③运用现代传媒有利于更好地展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④“互联网+中华文明”以其先进性推动中华文化从历史走向未来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C 本题考查对传统文化、文化传播的手段的理解,渗透政治认同和科学精神。互联网交互系统作为一种新的传播手段让古老文明与寻常百姓家的生活深度融合,促进了传统文化与当代生活的对接,让厚重的传统文化跳出轻盈的舞步,更好地展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②③符合题意;科技进步是影响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因素,但不是根本动力,①说法错误;“互联网+中华文明”是文化传播的一种先进技术手段,但其对中华文化的发展是否发挥推动作用要看对该技术手段运用时的价值选择,④说法有误。 11.(2018·湖南郴州一模)2018年春节晚会上有个相声节目《我爱诗词》,向广大人民群众展示了诗词的魅力。诗、诗歌魅力无穷,尤其是中国的古诗,甚至不少爱好诗词的中国专家学者自豪地说:“诗是不可译的,中国古典诗歌更是不可译的。”但这也是中国古典诗歌的缺憾,如果我们不创新形式走出去,就会影响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发挥文化的基础性作用,向其他国家传播中华文化 ②重视文化交流,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③创新文化传播方式,加强与不同国家的文化交流与学习 ④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促使东西方文化相融合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B 本题考查对外文化交流。以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必备知识,渗透科学精神和公共参与。题旨强调我们要创新形式,推动中国古典诗歌走向世界,加强与不同国家的文化交流与学习,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②③符合题意。一定的经济决定一定的文化,文化不起基础性作用,舍去①。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要吸收借鉴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促使东西方文化相融合”错误,舍去④。 12.(2018·江西赣州一模)中英文化体验中心于2018年2月23日在英国伦敦成立,揭牌仪式后,来自英国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孔子学院的师生以及中英两国的艺术家与小朋友们表演了中国传统舞蹈、武术、二胡独奏和钢琴独奏等文艺节目。中英文化体验中心的成立( ) ①推动了文化传播,有利于增进中英两国的友谊 ②有利于扩大中华文化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③有利于加强文化交流,实现中英文化的融合 ④说明中华文化得到英国民众的广泛认同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A 本题考查文化交流的意义。以文化交流的必备知识,渗透科学精神和政治认同。成立中英文化体验中心,有利于促进两国的文化交流,①②应选。③错在“融合”,④错在“广泛认同”。 二、非选择题 13.(2018·河北衡水质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7年6月10日,是我国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作为承载人类历史和文化记忆的世界遗产,究竟应该怎样认识?我国保护世界遗产面临哪些主要挑战?如何处理好遗产保护与利用的矛盾?“遗产大国”如何才能迈向“遗产强国”?一系列问题发人深省。 截至2018年7月,我国共有世界遗产53项,其中自然遗产13项、文化与自然双遗产4项、文化遗产36项。中国的世界遗产总数位居世界第二位,是名副其实的世界遗产大国。世界遗产是人类文明历史的见证,那些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不仅对每个国家,而且对整个人类都是不可取代的无价之宝。因此,对文化遗产进行全面的保护、传承和利用,对于提高国家和民族的软实力意义非同寻常。 不过,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必须要避免急功近利、走样变味,避免违反规律的草率操作与竭泽而渔的过度开发,以免动机良好而措施不当的“保护”反倒成为毁坏文化遗产的罪魁祸首;要从维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高度,正确处理好中央与地方、全局与局部、当前与今后的关系,凡是涉及上述关系的,都要坚持人民利益至上的原则,牢固树立全局意识和大局意识。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我们要对文化遗产进行全面保护、传承和利用的文化价值。 (2)请为文化遗产的保护写两条宣传标语,要求每条宣传语不得超过20字,主题鲜明、言简意赅、朗朗上口。 解析:第(1)问要求说明对文化遗产进行全面保护、传承和利用的文化价值,可以从文化遗产的地位和作用、尊重文化多样性、文化自信等角度进行分析。第(2)问为文化遗产的保护写宣传标语,宣传标语必须主题鲜明,言简意赅,最好是对偶或对仗句式,字数不超过20字,言之成理即可。 答案:(1)①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文化遗产见证了人类文明的历史,对于每个国家甚至整个人类都有不可替代的意义。②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那些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不仅对每个国家,而且对整个人类都是不可取代的无价之宝。③对文化遗产进行全面的保护、传承和利用有利于我们树立文化自信,提高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软实力,从而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 (2)示例:①文化成就未来,遗产不容忘怀。②保护历史文化,启迪现代文明。③手牵手保护文化遗产,心连心共筑精神家园。④保护文化遗产,珍藏历史精华。⑤保护文化遗产,彰显文明中华。 14.(2018·福建厦门一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随着移动支付技术的逐渐成熟,“互联网+知识”推动知识付费业态迅速发展,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购买知识付费平台上的知识产品,让知识变现更加快捷,创新知识传播的渠道和形式,为学习者认知世界提供了多元视角。一些深奥的理论被转化成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大众传播,有利于拉近学习者与传授者的距离,提高学习效率。而付费的形式不仅有助于鼓励知识生产者不断生产和分享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也给学习者带来付出感和代价感,督促他们更加主动地去学习。知识付费在传统的教育培训与普通免费信息的中间地带,催生出一片新生知识的园地。 《知识付费经济报告》的数据显示,55.3%的网友有过知识付费行为。但也有人认为,知识付费方式容易让人养成依赖性,求知者获得了知识,却失去了存疑、寻找、分析、判断、论证的过程。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播的知识,谈谈知识付费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解析:本题以文化传播的必备知识考查调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渗透科学精神和公共参与。解答时,要解读材料中付费业态、学习者多元视角、拉近学习者与传授者的距离、中间地带和新生知识的园地等关键信息,调动文化传播的途径、手段和意义等主干知识,采用手段+目的的逻辑方式组织答案。 答案:(1)经济活动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知识付费能调动知识生产者创造、传播优质知识的积极性,促进学习者更加主动地学习。 (2)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途径。知识付费推动的教育方式变革,扩大了人们的知识视野,提高了知识获取的效率,推动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3)依托大众传媒的知识付费,创新了知识选择、传承和学习的方式,有效扩大了文化的影响力。 (4)知识付费的学习方式,可能削弱学习者的思考能力,给文化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15.(2018·广西桂林等三市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8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贵州黔东南分会场惊艳亮相,独具民族特色的元素与新时代贵州新风貌融为一体,3 000多名侗族、苗族、瑶族等少数民族演员身着民族盛装纵情欢歌,《蝉之歌》带来浓郁的民族风情,侗族大歌《尽情欢歌》再现了贵州少数民族热热闹闹过新年的氛围,非物质文化遗产“舞龙嘘花”绚丽舞动,苗族歌曲《对歌对到日落坡》展示了苗族民俗文化和传统技艺。鼓楼,风雨桥,大银角;芦笙,木鼓舞……最具贵州代表性的民族文化元素、历史文化、红色文化首次在央视大舞台集中呈现,构成了一幅民族团结、进步、和谐、发展的大美黔东南画卷。让世界看到了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显著成就,分享了贵州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也展现了新时代多彩贵州各族人民努力奋斗的精神风貌和砥砺奋进的崭新画卷,这必将为贵州省、黔东南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贵州黔东南春晚分会场的设立将会给当地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 (2)某学校开展“民族文化进校园”教育系列活动,请你为该校设计两项活动,并简要说明活动的目的。 解析:第(1)问要求分析分会场对当地发展的影响。材料主要涉及展示民族文化、推动地方发展等,启示我们从文化多样性、促进文化传播、提高文化自信、文化的作用等角度进行分析。第(2)问需要围绕“民族文化进校园”主题,设计两项活动并说明目的。 答案:(1)①不同少数民族的特色文化,体现了文化的多样性,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通过不同的文化形式,展示侗族、苗族、瑶族等各少数民族文化的魅力。②一定的文化是由一定的经济决定的,文化对经济有一定的反作用。春节晚会上多姿多彩的各民族文化,是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体现,也将给贵州经济带来新的推动力。③借助大众传媒手段展示贵州黔东南的少数民族文化活动,有助于贵州黔东南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和发展。④激发少数民族群众的自豪感与自信心,增强精神力量,丰富精神世界,起到鼓舞激励作用。 (2)示例:①开展关于“说家乡”的活动。目的:激发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和民族自信。②组织开展一项健康有益的传统文化民俗活动。目的:感受节日喜庆,学习了解本地过节传统和风俗习惯。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