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03 发布 |
- 37.5 KB |
- 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一轮复习人教A版江苏专版讲义:第九单元文化与生活引文类选择题专练Word版含答案复习讲义
引文类选择题专练 1.孔子说:“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孔子的话中错误之处在于( ) ①违背了社会公平原则 ②看到了公平的社会意义 ③割裂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④把平均主义当成公平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 B 解析 孔子强调“均”即公平,但又把公平绝对化,犯了平均主义错误,从而不利于效率的提高,故③④符合题意;①②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B。 2.民国时期,著名私人企业家荣德生曾给国民政府写信说,“若论国家经济,统治者富有四海,只须掌握政权,人民安居乐业,民生优裕,赋税自足……能用民力,不必国营,国用自足。不能使用民力,虽一切皆归官办,亦是无用。因官从民出,事不切己,徒然增加浪费而已”。这告诫我们当前经济制度深化改革要( ) A.进一步增强国有经济主体地位 B.保持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C.使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平等 D.使各类所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平等 答案 C 解析 材料强调使用民力,告诫我们要使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平等,C项符合题意。 3.“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的意思是,治理洪水的人使洪水畅通,管理百姓的人让百姓表达自己的想法。这给我国政府的启示是( ) ①要扩大公民的政治权利,彰显我国的国家性质 ②加强民主监督是预防腐败的必要条件 ③要创造条件,让人民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保障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 ④公民的言论自由是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的基础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C 解析 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因此,政府必须自觉接受人民监督,创造条件,让人民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保障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②③符合题意;公民的政治权利是法律规定的,不能随意扩大或缩小,①说法错误;选举权与被选举权是公民 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的基础,④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C。 4.古语说,“贪如火,不遏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为适应新的实践需要,中共中央修订发行了《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有利于全面从严治党,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②发挥了社会监督的作用,完善行政监督体系 ③党员干部必须廉洁用权,自觉维护人民根本利益 ④要把全面从严治党作为我国当前工作的中心环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②错误,与“完善行政监督体系”无关;④错误,我国当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5.“目贵明,耳贵聪,心贵智。以天下之目视,则无不见也。以天下之耳听,则无不闻也。以天下之心虑者,则无不知也。”(春秋《管子·九守》)。这对我国治国理政的启示是( ) ①治国理政必须扎根于人民群众创造性实践之中 ②要切实推进协商民主更广泛多层次制度化发展 ③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党群众路线的重要体现 ④中国人民政协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A 解析 材料中的引言体现了民主的政治思想,①说明治国理政离不开人民群众,②说明治国理政要发扬协商民主,都是正确的。③④说法虽正确,但不是对我国治国理政的“启示”,与题意不符。 6.某政协委员在接受采访时总结了他对自己当了多年政协委员的感受:以前,政协委员“不说白不说,说了也白说”;现在变成了“说了不白说,关键是说得出来还是说不出来”。下列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①我国民主政治建设逐步完善 ②政协委员参政议政的渠道得到了拓展 ③政协委员要不断提高参政议政的能力与水平 ④政协委员应提高自身能力,以更好地行使国家权力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③ 答案 D 解析 政协委员“说了不白说”,体现了我国民主政治建设逐步完善,故①当选;“关键是说得出来还是说不出来”,意味着政协委员要提高参政议政的能力与水平,故③当选。②在材料中未体现;④表述错误,政协委员不能行使国家权力。故选D。 7.西方学者约瑟夫·奈曾就柏林墙倒塌感慨:“早在柏林墙倒塌之前,西方的影视就已经‘穿 墙而过’影响了一大批人。如果没有西方流行文化经年累月传递的那些影像,光凭锤子和压路机是难以推倒柏林墙的。”这表明( ) ①文化对政治具有反作用 ②文化的差异是不同意识形态的反映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④政治是文化的基础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答案 C 解析 文化既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也有非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②错误;经济是文化的基础,④错误。 8.席慕容说:“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离别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从文化生活角度看,下列诗句与之蕴含的道理一致的是( ) 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②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③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 ④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从文化生活角度看,题干中的材料体现了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①④符合题意;②③不符合题意。 9.“人生是一场负重的狂奔,需要不停地在每一个岔口作出选择。而每一个选择,都将通往另一条截然不同的命运之路。”从文化角度看,对人的选择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影响的是( ) A.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B.特定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 C.受教育程度和家庭教育环境 D.家庭经济基础和所在地区经济状况 答案 A 解析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故选A。其他选项不符合题目的要求。 10. “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上讲话指出:“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一切有抱负、有追求的文艺工作者都应该追随人民脚步,走出方寸天地,阅尽大千世界,让自己的心永远随着人民的心而跳动。”这是因为( ) ①人民群众原汁原味的生活是文艺创作的源泉 ②文艺的发展取决于文艺创作方法的与时 俱进 ③文艺工作者的创作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 ④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一致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B 11.“天共水,水远与天连;天净水平寒月漾,水光月色两相兼”“黄毯悄然换绿坪,古原无语释秋声;马蹄踏得夕阳碎,卧唱敖包待月明”。两句诗词分别描述了江南水乡与蒙古草原两种不同的风光,这体现了中华文化( ) A.薪火相传,源远流长 B.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C.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D.求同存异,兼收并蓄 答案 C 12.“互联网难免有点杂草,但是不能有毒草。”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A.网络文化就是我们所提倡的先进的、健康有益的大众文化 B.应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的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 C.应该借鉴外来文化,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 D.应该提倡经典文化,抵制和拒绝流行文化 答案 B 解析 “互联网难免有点杂草,但是不能有毒草”,强调了要加强文化建设,B项符合题意。 13.“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这句话( ) A.说明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 B.夸大了思维的作用 C.强调了哲学的指导作用 D.认为哲学与生活不可分 答案 C 解析 “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这句话没有强调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也没有夸大思维的作用,A、B不选;这句话强调了理论思维即哲学对民族的指导作用,C正确;该观点没有强调哲学与生活不可分,D不选。 14.唐代诗人白居易说过:“天育物有时,地生财有限,而人之欲无极。以有时有限奉无极之欲,而法制不生期间,则必物暴殄而财乏用矣。”白居易的这一认识启示我们( ) ①要合理地配置资源,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 ②要缩小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公平 ③办事情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 ④要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答案 A 解析 材料观点认为资源是有限的,而人的欲望是无限的,故启示我们要合理地配置资源,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另一方面,也告诉我们办事情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故①③入选。②④表述与题意无关。 15.“清明早,小满迟,谷雨种棉正当时。”“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头伏萝卜二伏芥,三伏里头种白菜。”农谚是劳动人民的经验结晶,它对于农业生产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对于上述农谚认识正确的是( ) ①农谚具有通俗性,易于劳动群众指导实践 ②农谚具有科学性,是无可辩驳的终极真理 ③农谚具有普遍性,适用于整个国家农业生产 ④农谚具有地域性,南方和北方要具体分析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①正确,认识指导实践;“终极真理”说法错误,排除②;③体现的是矛盾普遍性、共性,但棉、麦、白菜不是全国都种,错误;④体现的是矛盾特殊性,正确。 16.习近平主席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上的发言中引用欧阳修的名言,“善治病者,必医其受病之处;善救弊者,必塞其起弊之原”。下列表述与该观点蕴含的哲理相近的是( ) A.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 B.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C.丛林一转语,矛盾生诸方 D.攻其一点,不及其余 答案 A 解析 “善治病者,必医其受病之处;善救弊者,必塞其起弊之原”,说明处理问题要抓住根源即抓住主要矛盾。A项寓意要抓住重点,正确。 17.“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启示我们( ) ①要正确处理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坚持树立全局观念 ②要正确处理实践和认识的关系,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 ③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中国梦的实现贡献自己的力量 ④要批判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 B 解析 题干“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说明要正确处理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立足整体,树立全局观念,体现了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中国梦的实现贡献自己的力量,①③符合题意。②④说法正确,但均不符合题意。 18.朱敏才曾是一名外交官,妻子孙丽娜曾是一名高级教师,退休后两人没有选择安逸的日子,而是奔赴贵州偏远山区支教。“他们走过半个地球,最后在小山村驻足,他们要开一扇窗,让孩子们发现新的世界。”下列诗句蕴含的哲理与材料中相一致的是( ) ①乱极则治,暗极则光,天之道也 ②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③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④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C 解析 材料蕴含的哲理是在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②④与之相符。①体现的是矛盾的观点;③体现的是发展的观点。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