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A版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作业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A版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作业

课时练 求索真理的历程 一、选择题 ‎1.(2019·河南郑州检测)目前,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阅读观念深入人心,年轻父母们越来越重视孩子的阅读问题。很多家长的问题也随之而来;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读什么书最好?该怎么选书?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童书分级阅读”的呼声越来越高。但在呼声之中,还存有一些类似“有无权威分级标准”“细化阅读是否必要”的争议。这充分说明(  )‎ ‎①人们对分级阅读的认识没有对错之分 ②分级阅读的科学性有待于实践的检验 ③对于分级阅读的可行性很难达成共识 ④分级阅读产生于孩子的阅读实践活动 A.①②   B.①③ ‎ C.②④   D.③④‎ C [认识有对错之分,①表述错误;有争议并不代表很难达成共识,③表述错误;题干材料强调伴随孩子读书的发展,在分级阅读问题上产生一些不同认识,②④入选。]‎ ‎2.艾滋病、乙肝等慢性病毒感染疾病一直困扰着人类的发展。经过反复的探索与实验,我国科学家于近期发现了一群新的CD8+T细胞亚类并掌握了其抑制病毒复制的机制,这一发现为根治上述疾病提供了新的可能。材料表明(  )‎ ‎①通过亲身参与实践活动才能获得对事物的正确认识 ②实践的客观需要推动着人们不断进行新的探索与研究 ‎③只有实践才能检验主观认识与客观事物是否相符合 ‎④人类的认识是随着实践的不断发展而无限发展的 A.①②   B.②③ ‎ C.①③   D.②④‎ D [题干强调科学家经过反复的探索与实验找到一直困扰人类慢性病毒感染疾病的方法,因而②④符合题意;人们获得正确认识的途径有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①表述错误;③表述正确,但与题干主旨不符。]‎ ‎3.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新常态,其明显特征是增长动力实现转换,经济结构实现再平衡。认识不到新常态下的新趋势、新特征、新动力,不仅难以适应新常态,更难以把握经济工作的主动权。材料从哲学上提醒我们(  )‎ ‎①要认识到实践是人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 ②要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 ③要认识到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④要认识到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 A.①③   B.①④ ‎ C.②③   D.②④‎ C [材料强调,现在我们做好经济工作必须面对经济新常态这一新变化、新条件,故②③符合题意。]‎ ‎ 4.为深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持续释放改革红利,国务院已经先后取消和下放7批共632项行政审批等事项。一系列简政放权的举措持续发力,大大激发了市场活力。这说明(  )‎ ‎①实践活动具有能动性 ②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 ③意识具有直接现实性 ④真理在实践中超越自身 A.①②   B.①③ ‎ C.②④   D.③④‎ A [政府取消和下放的行政审批事项是为了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持续释放改革红利,这体现了①②;③错误,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④与题意不符。]‎ ‎5.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诱因对人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在此背景下,“低碳经济”“低碳技术”“‎ 低碳生活方式”“低碳城市”等新概念应运而生。这说明(  )‎ ‎①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②世界观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 ③哲学与自然和社会密切相关 ④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A.③④   B.①④ ‎ C.②④   D.②③‎ B [能源的使用属于客观存在、实践活动,“低碳经济”等新概念属于意识、认识,正是因为前者,才产生了后者,这体现了①④;②③的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 6.《韩非子·说林上》记载:一年春天,管仲跟随齐桓公去打仗,冬天返回时迷失了路。管仲说:“老马之智可用也。”于是,他们让老马在前面走,军队在后面跟着,果然顺利地找到了返回的路。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①老马识途功能的客观实在性取决于人的发现 ②正确认识老马识途的功能是解决迷路问题的关键 ③用老马找到返回的路体现了人的意识活动的能动性 ④老马之“智”与人之“智”归根到底都源于实践 A.①③   B.①④ ‎ C.②③   D.②④‎ C [老马识途的功能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①错误;知道老马识途并跟老马找到返回的路,这是具体分析老马识途的功能、发挥意识能动性的体现,②③正确;人之“智”源于实践,但意识是人特有的,④错误。]‎ ‎7.安全生产是生产发展的底线。缺乏安全意识是最大的安全隐患,麻痹大意往往导致生产事故频发。从哲学上看,安全意识之所以成为安全生产的关键,是因为(  )‎ ‎①人的意识决定了实践发展的方向和进程 ②人的意识影响实践发展的趋势和结果 ③人的意识是促成实践中的矛盾转化的重要条件 ④人的意识不同,实践结果的性质就会不同 A.①③   B.①④ ‎ C.②③   D.②④‎ C [①观点错误,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人的意识不能决定实践发展的方向和进程;②正确,根据意识的能动作用可知,人的意识影响实践发展的趋势和结果;③正确,人的意识能够指导人的实践活动,因而可以成为促进实践中的矛盾转化的重要条件;意识不决定实践,人的意识不同,实践结果的性质不一定不同,④观点错误。]‎ ‎8.(2019·河北邯郸模拟)过去在地面上,像青藏高原这样的极寒地区地震台网不能完全覆盖,面积广阔的海洋我们也观测不到。但随着电磁监测试验卫星“张衡一号”的上天,人们就可以不受这些自然环境的约束,对全疆域进行实时观测。这表明(  )‎ ‎①人们能改变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有利联系 ②新的认识工具的出现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 ③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上,实践的内容、水平会不同 ④人们能摆脱条件制约,把握事物的本质联系 A.①②   B.①④ ‎ C.②③   D.③④‎ C [“随着电磁监测试验卫星‘张衡一号’的上天,人们可以不受这些自然环境的约束,对全疆域进行实时观测”体现了新的认识工具的出现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②正确。从过去观测不到到不受自然灾害的约束,体现了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上,实践的内容、水平会不同,③正确。①不符合题意。④错误,人们不能摆脱历史条件的限制。]‎ ‎9.即使像1+1=2这样简单的公式,也有它不成立的地方。例如,在计算机二进制中,1+1=10‎ ‎。这说明(  )‎ A.人的认识只能是近似正确的 B.真理的客观性是相对的 C.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D.人的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 C [在计算机二进制中,1+1=2的公式不成立,说明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C正确。A错误,认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其中与客观事物相符合的认识是正确的认识,是真理。B错误,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真理与缪误的界限不容混淆。D不符合题意。]‎ ‎10.观察下图,图中右侧的白色矩形要显得比左侧的黑色矩形大,其实两个矩形是一样大的。最近,科学家对这一长期令人困惑的现象作出了合理解释。原来人眼有响应明暗的功能,亮和暗在人眼视网膜上的处理过程由两个不同的通道完成。这说明(  )‎ ‎①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②认识具有无限性、上升性 ‎③违背规律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④人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获得真理性认识 A.①②   B.①③ ‎ C.②④   D.③④‎ C [材料中“最近,科学家对这一长期令人困惑的现象作出了合理解释”既表明了人类认识具有无限性和上升性,也说明了人们可以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正确地认识事物,②④符合题意;①③说法正确,但材料没有体现,排除。 ]‎ ‎11.(2019·河北唐山模拟)关于碘盐,网络上争议不止。有网友称:我国补碘这么多年,不需要再食用碘盐;沿海地区吃海鲜多,靠食物补碘即可……也有观点认为,碘缺乏后果严重,应继续补碘。关于碘盐的争议体现出(  )‎ ‎①人的认识是不断向前发展的 ②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③事物的复杂性决定了认识的反复性 ④认识具有上升性和无限性 A.①③   B.①④ ‎ C.②③   D.②④‎ C [材料体现了认识的差异,没有涉及认识的发展,排除①和④。是否食用碘盐关键看地域,体现了真理的条件性,故②正确;客观条件的复杂性,导致人们认识差异性的存在,认识差异性的存在,凸显了认识的反复性,故③正确。]‎ ‎12.(2019·湖南长沙检测)美国布朗大学的科学家们设计了一款计算机模型用以模拟冥王星的演化过程,并用美国航空航天局“新视野”号探测器收集的数据填充了该模型,进而得出冥王星当前确实有一个地下海洋的研究结论,改变了以往在这一方面模棱两可的说法。这表明(  )‎ ‎①人类对宇宙的认知往往受到实践条件的限制 ②科学实验推动着人们对宇宙认识的不断深化 ③人们对宇宙的真理性认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④从模糊走向精准是现代科学研究的必经之路 A.①②   B.①③ ‎ C.②④   D.③④‎ A [通过新的探测器收集的数据填充了相关模型,进而得出冥王星当前确实有一个地下海洋的研究结论,改变了以往在这一方面模棱两可的说法,体现了人类对宇宙的认知往往受到实践条件的限制,说明了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体现了科学实验推动着人们对宇宙认识的不断深化,故①②正确。]‎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万卡特拉曼·莱马克里斯南、托马斯·施泰茨和阿达·尤纳斯三位科学家因“对核糖体的结构和功能的研究”而获得2009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核糖体在细胞中的工作,是根据DNA所含有的各种指令,合成不同的蛋白质。如果细菌的核糖体功能得到抑制,那么细菌就无法存活。在医学上,目前许多抗生素通过阻滞细菌核糖体的功能而治愈多种疾病,但出现病原微生物对抗生素的“抗性”新问题,进一步了解核糖体,有助于研制出疗效更好的抗生素。‎ ‎3名获奖者通过独立的研究和科学实验,使用了X射线结晶学的方法得到了核糖体的三维结构,绘制出3D模型。在原子水平上分析了由几十万个原子构成的核糖体的结构和功能,扫清了目前抗生素研究中的许多障碍,并弄清了一些细菌的抗药机制。如今已被应用于开发新的抗生素,直接帮助了挽救生命及减少人类的痛苦,也为科学探索提供了新工具。‎ 结合材料,运用实践和认识关系的知识,说明三位科学家的科学实验过程。‎ 解析 本题是说明型题,考查知识点明确,涉及实践与认识的关系。答题时注意要全面,不能仅从实践决定认识的角度来回答,还要注意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此外还要注意这两个方面各自的表现。‎ 答案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通过科学实验,获得了核糖体的三维结构,绘制出3D模型。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针对病原微生物对抗生素的“抗性”新问题,通过科学实验,在原子水平上了解核糖体结构和功能,扫清了抗生素研究中的许多障碍。③实践是认识的目的。通过科学实验,开发出新的抗生素,帮助挽救了生命及减少人类的痛苦。④科学理论指导实践。研究成果应用于开发新的抗生素,为科学探索提供了新工具。‎ ‎14.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回应时代呼声而形成的新思想,必然会成为反映该时代本质特征的理论飞跃;从一个时代向新时代跃升之际而形成的新思想,则会成为划时代的理论飞跃。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期,中国迈进了新时代,产生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结合材料,运用求索真理的历程的相关知识说明党是怎样追求和发展真理的。‎ 答案 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中国迈进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推动着党不断探索,产生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②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党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丰富和发展真理,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发展。③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不断发展与创新的过程。中国共产党敢于创新,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不断发展自己的指导思想,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重要的思想保证。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