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四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小结与测评学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四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小结与测评学案

小结与测评 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  ‎ ‎   ‎ ‎[热点材料]‎ 倡导全民阅读 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全民阅读是我们真正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前提和基础,2016年是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等部门倡导和开展全民阅读十周年。‎ 习近平主席强调: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❶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工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❷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❸阅读对于提升公民综合素养、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然而,❹当今国人的阅读现状并不乐观:国民阅读率偏低,阅读的碎片化、快餐化、娱乐化、功利化等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❺继党的十八大在去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倡导全民阅读”之后,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提出“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 设问:(1)结合材料,运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原理,说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2)结合材料,分析“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蕴含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道理。‎ ‎[答题规范]‎ 第一步:获取信息,对接所学知识 信息源 对接知识 ‎❶‎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 ‎❷‎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的目的 ‎❸‎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❹‎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认识发展的动力 ‎❺‎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第二步:结合材料,条理严谨作答 ‎(1)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应该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中不断提高人们的精神追求。②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核心价值观只有通过“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经受了社会实践的检验,才能彰显其生命力和自身价值。③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才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认识发展的动力。针对当今国人的阅读现状,党和政府提出“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②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对提升公民综合素养、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③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继提出“倡导全民阅读”之后,又提出了“建设书香社会”是对阅读重要性认识的深化。‎ ‎1.1930年人类发现冥王星时,看到的只是一个若有若无的光斑,如今它已清晰可见。历经9年多的星际旅行,美国“新视野”号探测器于北京时间‎2015年7月14日19时49分飞越冥王星,成为首个探测这颗遥远矮行星的人类探测器。十多个小时后,美国科学家收到了“新视野”从52亿公里之外传回的信号,整个人类第一次看到了冥王星的高清照片。科学家对冥王星开展探测研究活动表明(  )‎ ‎①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②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能摆脱客观条件的制约 ③太空探测器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促进了认识发展 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B 本题考查实践的基本特征,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从1930年到2015年,人们对冥王星认识的发展表明实践是历史地发展着的,具有社会历史性,①当选;借助于“新视野”号探测器第一次看到冥王星的高清照片,这表明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③当选,答案为B;客观条件制约认识的发展,②错误;④不为材料所反映。‎ ‎2.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极为严重的自然灾害等各种重大挑战,党中央、国务院总揽全局,科学决策,坚持实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一揽子计划及措施,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使国民经济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势头得到了进一步巩固。这说明(  )‎ ‎①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 ②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③认识决定实践的发展方向 ④认识反作用于实践,认识推动实践取得成功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解析:选A 材料说的是面对严峻的挑战和形势,党中央、国务院及时出台、坚持实施一揽子计划及相关政策措施,并取得了明显成效,这体现了①②;③说法错误,实践决定认识,正确的认识才能推动实践取得成功,④表述错误。‎ ‎3.从iPhone到iPhone4,继而衍生出iPhone4s、iPhone‎4c,进而iPhone5、iPhone6。据传iPhone7还会将屏幕升级至1080P水平,并且支持240FPS超慢速摄影等。从认识论看科技一次次跨越和更新表明(  )‎ ‎①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②物质与意识具有同一性 ‎③主体认识受客体因素的制约 ④科技促成实践的新飞跃 A.①③ B.①② C.①④ D.③④‎ 解析:选C 本题考查认识的过程,考查对材料信息的有效解读。iPhone的升级换代和iPhone7支持240FPS超慢速摄影,说明了人的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科技在认识发展中的作用,答案为C;意识与物质具有同一性,②‎ 错误;材料未涉及客体对认识发展的影响,③不当选。‎ ‎4.通常看电视和玩电子游戏被视为能让人恢复精力的休闲方式。但某项研究发现,压力过大的人从事这些休闲活动不仅无法感到轻松,甚至还会感到内疚和失败。该研究说明(  )‎ A.科学认识随着客观规律的发展而发展 B.真理因人们认识的发展而不断被推翻 C.认识指导实践所带来的结果不可预测 D.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决定了认识的反复性 解析:选D 题干不涉及认识的发展、真理的知识,A、B排除;C项说法错误,排除。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看电视和电子游戏,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识,说明认识具有反复性,D符合题意。‎ ‎5.缺乏新药和过度用药使细菌的耐药性与日俱增。2015年美国科学家发现了近30年来第一种新型抗生素,其可以杀死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多种致命病原体,与其他主要攻击细菌蛋白质的多数抗生素不同,它主要通过破坏细菌的细胞壁来消灭细菌,病原体很难对其发展出抗药性,其有望成为人类打败细菌抗药性的“超级武器”。新型抗生素的发现表明(  )‎ ‎①认识根源于矛盾的不断解决 ②认识是不断克服谬误逐步接近真理的过程 ③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不断发展的过程 ④认识产生于社会实践的需要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选D 本题考查认识的产生和发展。新型抗生素的发现是实践的需要,体现了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不断发展的,③④正确;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①错误;真理是如实反映客观存在的认识,认识是不断接近客观现实的过程,②错误。本题选D。‎ ‎6.继多年前的SARS病毒之后,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疫情蔓延再度引发世界广泛关注。韩国MERS疫情来势汹汹,截止‎2015年6月23日已有23人死亡,3 833人被隔离。世界卫生组织正在组织各国科学家加紧对新病毒的研究,试验新的疫苗。这佐证了(   )‎ ‎①世界上总有些事物是人类无法认知的 ②实践与认识要做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③科学的内在价值在于服务人类 ④认识的真理性需要实践的验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D 本题考查实践与认识的关系。①说法错误,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②说法错误,应该是认识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科学研究新病毒,研发新疫苗的目的在于为人类服务,③符合题意;新的疫苗是否成功需要实践的检验,④正确;本题选D。‎ ‎7.《韩非子》载:客有为齐王画者,齐王问曰:“画孰最难者?”曰:“犬马最难。‎ ‎”“孰最易者?”曰:“鬼魅最易。夫犬马,人所知也,旦暮罄于前,不可类之,故难。鬼魅,无形者,不罄于前,故易之也。”画犬马最难,是因为(   )‎ ‎①作品要受客观实际的检验 ②人们无法表现熟悉的对象 ③作者要有实实在在的功夫 ④作者没有自由想象的余地 A.①③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选A 答本题注意设问“画犬马最难”的原因,鬼魅与犬马的区别,犬马是客观事物,鬼魅是人们主观臆想出来的事物,画犬马有客观标准,主观必须符合客观,故①②正确,选A。‎ ‎8.科技日报报道:美国科学家对从人体皮肤提取的多能干细胞进行遗传重组,培育出了一颗拥有人的心脏细胞的微心室。这种“迷你”器官可替代动物实验,将帮助科学家们揭示更多人体心脏形成和发育的秘密。这表明(   )‎ ‎①人们意识活动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 ②实践的发展推动着人类认识的发展 ③人类能根据自身需要创造新的联系 ④科学实验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选A 联系具有客观性,人不能创造联系,③说法错误;生产活动的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④说法错误。①②正确切题。‎ ‎9.150年前,铁路被清政府视为破坏风水的“奇技淫巧”,顽固地拒绝修建铁路,而那时的民众对铁路也是冷眼旁观。150年的风雨变迁,铁路成了经济的生命线,是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有些偏远地区民众热烈期盼铁路能修到家乡。这表明(   )‎ ‎①认识是推动实践发展的动力 ②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③认识带有历史和时代的烙印 ④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解析:选B 对于铁路,150年前和现在的认识不同,体现了认识具有社会历史性,③符合题意;“150年的风雨变迁”是指150年社会实践的发展,铁路成了经济的生命线,使人们对铁路有了新的认识,说明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④正确。本题选B。‎ ‎10.关于人脑的位置感和导航问题困扰了哲学家和科学家许多年。201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获得者对此作出了解答,他们通过科学研究揭示了特化细胞如何协作并执行更高的认知功能及其导航系统的工作原理。这说明(   )‎ ‎①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方法论指导 ③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④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其物质性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选C 201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获得者对人脑的位置和导航问题作出了解答,说明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①‎ 正确;因为人们在实践生活中的需要加大了人们对导航问题的研究,③正确;②④不符合题意;本题选C。‎ ‎11.‎2015年3月28日,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举行“3D打印、数字制造与第三次工业革命”分论坛。3D打印是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以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黏合材料为原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生产各种形状的产品的技术;3D打印不用模具,无需机械加工,能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3D打印技术的发明应用表明(  )‎ ‎①观念的存在能改造世界转化为现实的存在 ‎②生产实践活动的具体形式是不断发展的 ‎③实践是获得认识的唯一途径 ‎④实践是主观与客观的交汇点和连接纽带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C ①说法错误,因为观念的东西必须通过实践才能够转化为现实,故排除;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源泉,但不是获得认识的唯一途径,还可以通过间接经验获得认识,③错误;3D技术的发明应用是对以往打印技术的发展,体现了生产实践活动的具体形式是不断发展的,②符合题意;材料中3D打印技术的发明应用是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结果,说明实践是主观与客观的交汇点和连接纽带,④是对材料的正确解读。故答案选C。‎ ‎12.中国古代天文观测是发达的。我国最早用甲骨文记录了超新星的爆发,但我们没有进一步研究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爆发。《墨经》对所有的几何光学现象都有记载,但没有人问“光的本质是什么”。我们往往强调“用”,能管用就好了,没有进一步进行哲学思考,从而使中国古代哲学既不能从自然科学的发展中吸取营养,又不能为自然科学的发展提供方法论的指导。这启示我们(   )‎ A.自然科学要关注应用 B.哲学应该关注思考 C.理论需要指导实践 D.要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解析:选D 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材料说明中国古代对自然科学的研究制约了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哲学反过来又影响自然科学的发展。这启示我们要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本题选D。‎ ‎13.“发展必须是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必须是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是遵循社会规律的包容性发展。”‎2014年7月29日中央政治局会议作出的这一重大判断,是对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新特征、新趋势的科学把握。这一重大判断,体现了(   )‎ A.实践具有主观性    B.实践的主动创造性 C.实践具有能动性 D.实践的客观物质性 解析:选D ‎ 本题考查实践的客观物质性。材料强调,实践的过程受到客观规律的制约,故选D。实践是客观的,A错误;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B错误;C与题意不符。‎ ‎14.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必须依法治国,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次中央全会的召开,标志着我们党对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和实践上升到一个新的水平,必将推动依法治国迈向新的更高境界。‎ 中国的法治进程:‎ 党的十五大:确立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党的十六大:提出要把依法治国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还把依法治国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项基本内容。‎ 党的十八大:阐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要思想。‎ 党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目标任务,一整套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治理体系加紧构建,全面提升治理能力的改革深入推进。‎ 结合材料,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有关知识,谈谈对我国依法治国方略发展过程的认识。‎ 解析:本题知识范围固定,要求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知识分析,知识包括唯物论和认识论。考生作答时从物质与意识的关系、意识的能动作用、实践与认识的关系、认识的无限性、反复性和上升性的角度组织答案。注意原理与材料的结合。‎ 答案:(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我国根据社会发展实际,解放思想,不断实现对依法治国认识的发展。‎ ‎(2)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把握规律。我国在社会实践中不断深入对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必将推动依法治国迈向新的更高境界。‎ ‎(3)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社会的发展。依法治国方略的发展促进社会的发展。‎ ‎(4)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的动力。不同时期社会建设有不同特点,从而对依法治国的认识不断发展。‎ ‎(5)认识具有无限性、反复性和上升性。要求我们做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从十五大到十八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发布,是逐步积累发展的过程。‎ ‎15.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中国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保护环境是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请探寻“水”中的哲理。‎ 水多——洪涝灾害频繁。2015年,我国336条河流发生了超警以上洪水,损失巨大。‎ 水少——人多水少,是必须面对的基本国情。我国人均水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8%,且时空分布不均,全国近2/3的城市存在不同程度的缺水。‎ 水脏——我国地表水污染依然较重。黄河、辽河为中度污染,海河为重度污染。一些地区“有河皆污、有水皆脏”。‎ 定水策——严守“三条红线(用水总量、用水效率、限制纳污)”,推动发展方式转变,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水利现代化道路。‎ 兴水利——珠江调水,引江济太,南水北调,一个个调水工程使江河成网,水系连通,犹如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动脉,为城乡发展提供着不竭动力。‎ 材料二 2016年元旦,北京雾霾再次来袭,人们非常留恋早前的“APEC蓝”。近几年来“雾霾”已经严重危害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健康安全,究其成因,人们开始深刻反思目前生产生活方式的不良影响,开始呼吁一种以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为核心,从而减低碳排放的低碳生活方式。现在低碳生活方式已成为一种时尚,这必将影响和改善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态环境。‎ ‎(1)结合上述材料,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知识简要说明我们如何才能取得治水事业的成功?‎ ‎(2)结合材料,运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相关知识说明“低碳生活”成为新生活方式的必然性。‎ 解析:第(1)问要求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知识分析治水成功的措施。学生在作答时侧重于从方法论层面组织答案。治水成功需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第(2)问考查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低碳生活”是适应实践的需要产生的,雾霾带来的危害,要求“低碳生活”方式的产生;雾霾气候问题的出现推动人们反思生产生活方式低碳生活方式是为了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 答案:(1)①必须了解和尊重客观实际情况。材料中我们治水必须从我国的水多、水少、水脏的实际情况出发。②必须尊重规律的客观性。我国地表水污染依然较严重,这是不尊重客观规律的结果,而定水策正是尊重客观规律的表现。③必须重视正确意识的指导作用。定水策必将推动我国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水利现代化道路。④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从水多、水少、水脏的实际情况出发,我国定水策、兴水利,这些都体现了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规律改造世界,造福自身。‎ ‎(2)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雾霾造成的危害引导了人们探究雾霾的成因,让人们认识到低碳生活方式的必要性。②实践是认识的动力。雾霾气候问题的出现推动人们反思生产生活方式。③实践是认识的目的。低碳生活生产方式,对生态环境具有改善作用,必然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