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03 发布 |
- 37.5 KB |
- 6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高考政治二轮课件:专题三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课件(61张)
专题三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近三年高考命题统计与 预测 网络 构建 复习指要 本专题的知识复习要明确两个方面 , 即个人收入的分配和国家收入的分配。从宏观上把握 “ 一个核心 ”“ 两条主线 ”“ 三大重点 ” 。 一个核心 : 分配。 两条主线 : 个人收入分配、国家收入分配。 三大重点 : 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财政的作用、税收的作用。 考点 1 考点 2 考点 3 个人收入的分配 真题诊断 1 .(2019· 江苏卷 ,12) 为加强癌症、罕见病等重大疾病防治 , 进一步减轻大病患者、困难群众医疗负担 ,2018 年我国将 17 种抗癌药纳入医保目录 ,2019 年又对 21 个罕见病药品给予增值税优惠 , 同时降低并统一大病保险起付线 , 报销比例由 50% 提高到 60% 。材料表明 ( ) ① 城乡居民的实际收入得到较大提高 ② 我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③ 我国公民民主权利有切实物质保障 ④ 再分配是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考点 1 考点 2 考点 3 解析 : 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材料中通过医保目录调整和增值税的调整 , 减轻大病患者医疗负担 , 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 是通过再分配 ( 税收调整 ) 促进社会公平的体现 , ②④ 符合题意 ; 该类措施是通过减少支出来减轻人民负担 , 而不是增加收入 , ① 不符合题意 ; 题干材料未涉及公民的民主权利 , ③ 不选。答案选 C 项。 答案 : C 考点 1 考点 2 考点 3 2 .(2018· 海南卷 ,1) 现阶段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① 企业里工人的工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所得 ② 公有制经济中职工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所得 ③ 工程师提供新技术获得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 ④ 农民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获得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 ④ 考点 1 考点 2 考点 3 解析 :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的分配制度。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正确区分不同的分配方式。工程师提供新技术获得的收入属于按技术进行分配 , 农民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获得的收入属于按土地要素进行分配 , 这些要素都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 , ③④ 正确 ; ① 说法错误 , 国有企业里工人的工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所得 , 非公有制企业里工人的工资收入属于按劳动要素分配所得 ; ② 说法错误 , 公有制经济中职工的工资、奖金、津贴属于按劳分配所得。 答案 : D 考点 1 考点 2 考点 3 命题观察 分析近几年高考题可以发现 , 分配相关考点有点遇 “ 冷 ”, 但也不能忽视对相关知识及热点的把握和关注。本考点命题主要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对完善我国分配制度的理解能力以及对效率与公平关系的把握。备考时 , 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1) 把握知识之间的关系。 除了把握各种分配方式的特点和作用外 , 还要与前面的所有制结构、投资方式相结合 , 与社会收入分配公平相结合。 (2) 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要注意将分配、公平与财政、税收、宏观调控、新发展理念等知识相结合 , 以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考点 1 考点 2 考点 3 核心整合 提纲挈领 考点 1 考点 2 考点 3 要点透析 1 . 分配制度 (1) 生产决定分配 。 辨别区分按劳分配 ≠ 公有制中的分配 ≠ 按劳动要素分配 按劳分配只存在于公有制经济中。但公有制经济中也会存在非劳动收入 , 这些非劳动收入属于按要素分配 ; 非公有制经济中的劳动收入不属于按劳分配 , 而属于按劳动要素分配。 考点 1 考点 2 考点 3 (2) 几种不同的分配方式 。 考点 1 考点 2 考点 3 方法点拨 判断分配方式的标准 (1) 依据范围。 按劳分配只存在于公有制经济范围内 ; 非公有制经济范围内属于其他分配方式。 (2) 依据分配尺度。 凭借劳动获得的收入是劳动所得 ; 凭借管理、技术、信息等获得的收入是按要素分配所得。 (3) 依据形式判断。 工资、奖金等是劳动收入 ; 利息、股息、红利等是资本要素收入。 考点 1 考点 2 考点 3 (3) 正确认识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① 积极影响 :a. 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 ;b. 体现了国家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 ;c. 有利于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涌流 , 增加居民收入 , 推动经济发展。 ② 消极影响 : 由于要素掌握的不均衡 , 从而导致收入差距拉大。 考点 1 考点 2 考点 3 2 . 分配原则 (1) 效率原则与公平原则。 考点 1 考点 2 考点 3 (2) 实现收入分配公平 。 考点 1 考点 2 考点 3 考点 1 考点 2 考点 3 归纳总结 “ 三看法 ” 区分初次分配与再分配 (1) 一看分配的领域 : 初次分配是在创造它的物质生产领域进行的分配 ; 再分配是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的分配。 (2) 二看分配的主体 : 初次分配主要是企业 , 再次分配主要是国家。 (3) 三看分配的手段 : 初次分配主要是对企业职工工资的调整 ; 再分配主要是通过财政支出、税收调整等手段进行。 时政链接 “ 三权分置 ” (1) 我国农村土地 “ 三权分置 ” 是指在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的前提下 , 保护农民承包权益 , 坚持依法自愿有序流转 , 促使承包权和经营权分离 , 形成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 , 经营权流转的格局。 (2)“ 三权分置 ” 使得农民以承包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 获取要素参与分配收入 , 收入分配方式多样化。 考点 1 考点 2 考点 3 命题聚焦 聚焦 一 我国的分配制度 1 . 收入分配是民生之源 , 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 实现收入分配公平是改善民生、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最重要最直接的方式。为此 , 政府要履行好再分配调节职能 , 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 缩小收入分配差距。通过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 缩小收入分配差距的逻辑路径是 ( ) ①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 促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 → 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 → 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②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 提高社会整体消费水平 → 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③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 完善医疗公共服务 → 降低个人和家庭的医疗费用支出 → 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④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 提供公平的教育 → 增强低收入者获取收入能力 → 缩小收入分配 差距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 ④ 考点 1 考点 2 考点 3 解析 :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 有利于完善医疗公共服务 , 进而降低个人和家庭的医疗费用支出 , 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 ③ 正确 ;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 可以实现公平的教育 , 增强低收入者获取收入能力 , 进而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 ④ 正确 ;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 不一定能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 , ① 错误 ; ② 推导逻辑有误 , 因为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才能提高社会整体消费水平。 答案 : D 考点 1 考点 2 考点 3 聚焦 二 按要素分配 2 . 农民张某一家年收入 23 000 元 , 其中承包耕地获得收入 15 200 元 , 入股村办企业分红收入 4 000 元 , 农闲时到私营企业打零工收入 3 000 元 , 种粮补贴、医疗报销等转移性收入 800 元。材料中张某一家的收入分配方式分别是 ( ) ① 承包耕地所获得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 ② 入股村办企业分红收入属于按劳分配 ③ 打零工收入属于按要素分配 ④ 种粮补贴、医疗报销等转移性收入属于初次分配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 ③ 考点 1 考点 2 考点 3 解析 : 按劳分配是在公有制经济范围内进行的分配 , 承包耕地获得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所得 , ① 符合题意 ; 入股村办企业分红收入 , 属于生产要素分配所得 , ② 不符合题意 ; 打零工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 , ③ 符合题意 ; 种粮补贴、医疗报销等转移性收入属于再分配所得 , ④ 不符合题意。 答案 : D 考点 1 考点 2 考点 3 聚焦 三 收入分配公平 3 .2018 年我国多个省市陆续上调最低工资标准 , 在获得社会点赞的同时 , 也有很多经济专家表示质疑。辩证地看 , 这一政策的影响有 ( ) ① 提高劳动报酬比重 , 促进社会公平 ② 发挥市场对劳动力资源的配置作用 ③ 增加财政负担 , 抵消市场调节作用 ④ 加重企业经营成本 , 削弱其竞争力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解析 : 上调最低工资标准有利有弊。一方面可以提高劳动报酬比重 , 促进社会公平 , 另一方面也会加重企业经营成本 , 进而削弱其竞争力 , ①④ 正确 ; 材料反映的是宏观调控 , ② 排除 ; ③ 中的 “ 抵消 ” 说法错误。 答案 : B 考点 1 考点 2 考点 3 国家财政 真题诊断 1 .(2018· 全国 Ⅱ 卷 ,14) 近三年来 , 某国财政赤字率和通货膨胀率的变化如下表所示 。 为了应对这种局面 , 该国可采取的政策措施是 ( ) ① 降低企业所得税税率 ② 央行在市场上出售债券 ③ 降低存款准备金率 ④ 压缩政府开支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考点 1 考点 2 考点 3 解析 : 本题考查财政政策。由表格数据可知 , 该国近三年财政赤字率和通货膨胀率呈上升趋势 , 为弥补财政赤字 , 降低通货膨胀率 , 央行可以通过出售债券 , 压缩政府开支 , 从而减少流通中的货币量 , ②④ 正确 ; 降税属于积极的财政政策 , 无助于抑制通货膨胀 , ① 错误 ; 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属于积极的货币政策 , 会助推通货膨胀率上升 , ③ 错误。 答案 : D 考点 1 考点 2 考点 3 2 .(2018· 全国 Ⅱ 卷 ,38) 阅读材料 ,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考点 1 考点 2 考点 3 材料二 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国家实施了全面推行营改增等内容的降税减负政策 , 截至 2017 年底累计减税超过 2 万亿元。 2018 年 3 月 , 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 , 要进一步为企业降税减负 , 全年要再减税 8 000 亿元。 近两年 , 国家在为企业降税减负的同时 , 财政收入继续稳定增长。 2016 年财政收入比上年增长 4.8%,2017 年比上年增长 7.4%( 同口径 ) 。 (1) 简要说明材料一包含的经济信息。 (2) 结合材料 , 分析企业税负降低与财政收入增长之间的经济联系。 考点 1 考点 2 考点 3 解析 : 本题考查经济生活有关财政与税收的知识。第 (1) 问 , 材料一属于柱形图 , 观察图标横向数据变化 , 提取到的有效信息是财政收入与税收收入均逐年增长 ; 观察图标每年纵向数据 , 加以比较 , 提取到的有效信息是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很大。第 (2) 问 , 解答时要遵循由小到大、由直接到间接的分析方法。降低税负直接影响到企业扩大规模、增加活力、转型升级、效率提高、创新发展 , 最终会带来税源和规模的扩大 , 从而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 答案 : (1) 近 5 年财政收入与税收收入均逐年增长 ; 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绝大比重。 (2) 降低税负 , 能增加企业所得 , 扩大生产规模 ; 能激发企业活力 , 促进转型升级 , 提高生产效率 ; 能激励创新创业 , 扶持小微企业发展 ; 最终能够扩大税收来源和规模 , 增加财政收入。 考点 1 考点 2 考点 3 命题观察 分析近几年高考题可以发现 , 本考点高考命题多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对财政赤字、财政作用的理解能力 , 以主观题中图表类形式考查对财政作用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备考时 , 应注意以下两方面。 (1) 关注我国的财政政策。 要明确我国现阶段实施的是积极的财政政策 , 理解财政赤字与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关系及其对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 (2) 财政作用的考查方式。 有关财政作用的考查 , 选择题和主观题均有所呈现。从背景材料的选取来看 , 侧重于图表、数据、最新的财政政策等 ; 从考查的内容看 , 经常与宏观调控、税收、分配等知识综合起来进行命题。 考点 1 考点 2 考点 3 核心整合 提纲挈领 考点 1 考点 2 考点 3 要点透析 1 . 财政在国民经济运行中的作用 考点 1 考点 2 考点 3 方法点拨 快速辨别财政的作用 凡是国家在民生方面的投入都说明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保障。凡是国家在基础设施工程建设方面的投入都说明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凡是增加或减少税收的材料都说明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考点 1 考点 2 考点 3 2 . 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与宏观调控 (1)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比较。 考点 1 考点 2 考点 3 (2) 实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原因 : 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 , 单纯的市场调节会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资源浪费 ; 社会经济不稳定 , 发生经济波动和混乱 ; 收入分配不公平 , 收入差距拉大。 考点 1 考点 2 考点 3 (3) 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实施 。 考点 1 考点 2 考点 3 3 . 全面认识财政赤字 (1) 含义 : 当年的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的部分 ( 如果财政支出略大于财政收入 , 不属于财政赤字 ) 。 (2) 出现的原因。 ① 财政收支不平衡 : 当年财政支出超过了财政收入 , 财政收支结构失衡。 ② 调节经济 : 出现财政赤字意味着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 通过加大财政支出 , 扩大内需 , 拉动经济发展。 (3) 产生的影响。 ① 经济过热时 : 出现财政赤字 , 会增加消费需求 , 促进物价持续上涨 , 不利于经济平稳运行。 ② 经济过冷时 : 出现财政赤字 , 可以促进消费增加 , 拉动经济发展 , 促进经济回升。 考点 1 考点 2 考点 3 (4) 弥补财政赤字的方式 : 主要通过发行国债。 (5) 如何使用财政赤字资金。 ① 优化赤字资金支出结构 , 引导经济转型升级 ; ② 加强赤字资金管理 , 提高使用效率 ; ③ 遵循财政分配原则 , 维护赤字资金支出的公平性。 归纳总结 正确认识财政赤字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对此要具体分析 , 不能笼统地说有害还是无害。一般来说 , 出现赤字 , 意味着财政支出要靠借债来维持 , 可能引发通货膨胀。但在一定条件下 , 国家通过一定的财政赤字对平衡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 , 实现经济增长 , 保持社会稳定等会有积极作用 。 考点 1 考点 2 考点 3 时政链接 “ 盘活财政存量资金 ” (1) 财政存量资金 , 主要是指一些没有按照预算进度执行、依然趴在账上的沉淀结余资金。 (2) 盘活财政存量资金 , 意味着原来长期滞留在银行账户的财政资金 , 将予以分配使用 , 主要用于支持民生和社会保障支出 , 更好地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近年来 , 李克强总理多次公开表述要盘活财政存量资金。 考点 1 考点 2 考点 3 命题聚焦 聚焦 一 财政的作用 1 . 阅读材料 , 完成下列要求。 2018 年我国财政赤字率保持在 3%, 适度扩大支出规模 , 提高支出的有效性和精准度 , 重点支持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和新医药、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发展。财政资金优先用于支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支持落实 “ 三去一降一补 ” 重点任务 , 支持制造业改造升级。 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知识 , 谈谈积极财政政策在助力经济平稳运行中的作用。 考点 1 考点 2 考点 3 解析 : 本题是意义类试题 , 依据材料信息可知 , 扩大财政支出规模 , 可以刺激消费需求 , 进而拉动经济发展 ; 优化财政资金支出结构 , 可以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 财政资金优先用于支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这一措施有利于增加有效供给 , 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 答案 : ① 扩大财政支出规模 , 可以刺激社会总需求增长 , 拉动经济增长。 ② 保障重点领域开支需要 , 优化财政资金支出结构 , 可以为新兴产业发展提供物质保障 , 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③ 财政资金优先用于支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可以促使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保持基本平衡 , 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 考点 1 考点 2 考点 3 聚焦 二 财政收支关系 2 .“ 加力提效 ” 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赋予 2019 年财政政策的新内涵。对此 , 有专家表示 ,“ 加力 ” 要求实施更大规模减税降费 , 加快支出节奏 , 扩大支出力度 , 较大幅度增加专项债规模 ;“ 提效 ” 要求压缩一般性支出 , 保障民生等重点支出。专家观点给我们的启示是 ( ) ① 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 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保障 ② 加大财政支出力度 , 解决市场调节失灵问题 ③ 财政支出可增加社会总供给 , 改善人民生活 ④ 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 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 ④ 考点 1 考点 2 考点 3 解析 : 专家表示 “ 加力提效 ” 一方面要求实施更大规模减税降费 , 扩大支出力度 , 较大幅度增加专项债规模 , 另一方面要求压缩一般性支出 , 保障民生等重点支出 , 这启示我们要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 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 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保障 , 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 ①④ 正确 ; ② 中的 “ 解决市场调节失灵问题 ” 说法错误 , 排除 ; 财政支出会形成社会购买力 , 是社会总需求的一部分 , 因此扩大财政支出可增加社会总需求 , 而不是增加社会总供给 , ③ 说法错误 , 排除。 答案 : B 考点 1 考点 2 考点 3 征税和纳税 真题诊断 (2019· 全国 Ⅱ 卷 ,13) 为进一步加大对小微企业支持力度 ,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通知 , 自 2018 年 9 月 1 日至 2020 年 12 月 31 日 , 对金融机构向小型企业、微利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放小额贷款取得的利息收入 , 免征增值税。该税收政策发挥作用的路径是 ( ) ① 激发小微企业的经营活力 ② 缓解小微企业的融资困难 ③ 引导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放贷 ④ 改变金融机构税收负担预期 ⑤ 降低金融机构的贷款利率 A. ① → ② → ④ → ③ B. ④ → ③ → ② → ① C. ② → ③ → ① → ⑤ D. ⑤ → ③ → ② → ① 考点 1 考点 2 考点 3 解析 : 本题考查税收作用的相关知识点 , 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该税收政策的实施与降低金融机构的贷款利率无关 , 利率是由中国人民银行确定的 , 排除 ⑤ 。对金融机构向小型企业、微利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放小额贷款取得的利息收入 , 免征增值税 , 有利于减轻金融机构税收负担 , 从而激励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发放贷款 , 有利于缓解小微企业融资困难 , 激发小微企业的经营活力。可见 , 路径 ④ → ③ → ② → ① 符合题意。故选 B 项。 答案 : B 考点 1 考点 2 考点 3 命题观察 分析近几年高考题可以发现 , 本考点高考命题常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对增值税、个人所得税的认识及其作用的把握。备考时 , 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1) 把握重要税种。 从近几年的考查内容看 , 注重考查营改增、个人所得税等 , 特别是个人所得税应引起我们的关注。 (2) 关注时政热点。 在时政上 , 要密切关注我国的税制改革、现实生活中备受关注的公民依法纳税的正反案例。 考点 1 考点 2 考点 3 核心整合 提纲挈领 考点 1 考点 2 考点 3 要点透析 1 . 税收的种类与作用 考点 1 考点 2 考点 3 归纳总结 增值税与个人所得税的主要区别 增值税有利于市场主体公平竞争 , 个人所得税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 时政链接 改革个人所得税制度 (1)2018 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 :“ 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 , 增加子女教育、大病医疗等专项费用扣除 , 合理减负 , 鼓励人民群众通过劳动增加收入 , 迈向富裕。 ” (2) 这次政府工作报告在谈到提高起征点的同时 , 提到 “ 增加子女教育、大病医疗等专项费用扣除 ”, 意味着个税征收不再是 “ 一刀切 ”, 而是因人而异 , 这将有效提高群众的实际收入 , 提升家庭和个人购买力 , 激发市场活力 , 提高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指数。 考点 1 考点 2 考点 3 2 . 依法纳税 (1) 要求。 ① 个人 : 增强纳税人的权利与义务意识 , 自觉依法纳税 , 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关注国家对税收的征管。 ② 国家 : 健全国家税收和财政制度 ; 加大稽查处罚力度 , 严惩违反税法的行为 ; 加强税收宣传 , 教育人们要自觉依法纳税。 (2) 违反税法行为 : 偷税、欠税、骗税、抗税。 特别提醒 区分偷税和骗税 , 主要看其目的。如果采取欺骗、隐瞒等方式为了不缴或少缴纳税款的 , 属于偷税行为 ; 如果采取欺骗、隐瞒等方式为了骗取国家税收优惠 ( 减免、退税 ), 属于骗税行为。 考点 1 考点 2 考点 3 命题聚焦 聚焦 一 个人所得税 1 . 新的个人所得税法于 2019 年 1 月 1 日正式实施。新的个税起征点由 3 500 元 / 月提高至 5 000 元 / 月 , 并增加子女教育、大病医疗等专项费用扣除。新一轮个税改革 ( ) ① 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 , 实现社会公平 ② 说明我国税收是 “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 的 ③ 能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 , 增强消费能力 ④ 是国家财税改革 , 优化税种结构的重要举措 A. ①③ B. ① ② C . ②③ D. ③④ 解析 : 新一轮个税改革增加了子女教育、大病医疗等专项费用扣除 , 这一措施能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 , 增强居民消费能力 , 缩小收入差距 , 实现社会公平 , ①③ 正确 ; ② 与材料主旨内容不符 ; 材料不涉及优化税种结构 , ④ 排除。 答案 : A 考点 1 考点 2 考点 3 聚焦 二 依法纳税 2 .2018 年 10 月 3 日上午 , 备受群众关注的范某 “ 阴阳合同 ” 税案尘埃落定。范某所需补缴的税款、滞纳金以及罚款加在一起 , 超过 8 亿。国家税务总局即将开展专项行动 , 规范影视行业税收秩序 , 对在 2018 年 12 月 31 日前自查自纠并到税务机关补缴税款的影视企业及相关从业人员 , 免予行政处罚 , 不予罚款 ; 对个别拒不纠正的依法严肃处理。该案给我们的警示有 ( ) ① 用欺骗、隐瞒等方式不缴或少缴应纳税款的行为是骗税行为 ② 政府要加强市场监管 , 规范税收秩序 ③ 公民要增强纳税人意识 , 积极关注国家对税收的使用 ④ 公众人物要履行公民应尽的义务 , 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A. ①② B. ①④ C. ③④ D. ②④ 考点 1 考点 2 考点 3 解析 : 范某偷税行为警示政府要加强市场监管 , 规范税收秩序 , ② 正确 ; 范某因偷税被查处 , 并补缴税款、滞纳金以及罚款 , 这警示公众人物要履行公民应尽的义务 , 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 ④ 正确 ; ① 说法错误 , 用欺骗、隐瞒等方式不缴或少缴应纳税款的行为是偷税行为 ; 材料不涉及税收的使用 , ③ 排除。 答案 : D 完善收入分配 实现社会公平 背景材料 1 . 全国各地上调最低工资标准 2019 年 2 月 16 日 , ① 今年居民增收红利将进一步释放。陕西、重庆率先上调最低工资标准 , 多地也将迎来新一轮调整窗口期 。根据最新统计 , 截至今年 2 月 , 上海、广东、北京、天津、江苏、浙江的月最低工资标准超过 2 000 元。其中 , 上海达到 2 420 元 , 为全国最高。 2 . 个人所得税改革 , 工薪阶层普遍受益 2018 年 12 月 2 日 , 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数据显示 : 个人所得税改革实施首月 , 全国个人所得税减税 316 亿元 , 有 6 000 多万税改前的纳税人不再缴纳工资薪金所得个人所得税。 ② 改革实施首月 , 制造业纳税人减税规模最大 , 民营企业减税幅度较为明显 。工资薪金所得减税 304.1 亿元 , 减税幅度 41.3%, 工薪阶层普遍受益。 命题视角 1 . 从经济生活角度 , 分析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带来的影响。 (1) 积极影响 : 上调最低工资标准 , 有利于维护劳动者权益 , 调动职工的劳动积极性 , 兼顾效率与公平 ; 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 ,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 有利于规范收入分配秩序 , 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2) 消极影响 : 可能会增加企业的负担 , 不利于企业的扩大再生产 。 2 . 运用分配的有关知识 , 分析说明怎样实现收入分配公平 , 坚持共享发展。 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 ① 坚持共享发展必须推动生产力发展 , 提高经济效率 , 增加社会财富 ; ② 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 是实现收入分配公平、共享发展成果的重要制度保证 ; ③ 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 , 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 ; ④ 履行好政府再分配调节职能 , 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3 . 完善个人收入分配 , 政府应如何履行好再分配调节职能 ? 完善个人收入分配 , 政府要履行好再分配调节职能 , 完善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要拓宽居民劳动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渠道。要规范收入分配秩序 , 扩大中等收入群体 , 增加低收入者收入 , 调节过高收入 , 取缔非法收入。 创新预测 1 .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 , 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从每月 3 500 元上调至 5 000 元 , 增加子女教育、大病医疗等专项费用扣除。这次个税改革 ( ) ① 有利于减轻中低收入者的税负 , 促进消费水平的提高 ② 是国家财税体制改革、优化税种结构的重要举措 ③ 将会减少国家的财政收入 , 弱化财政杠杆的调控作用 ④ 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 , 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幸福感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 ④ 解析 : 本次个税改革上调个税起征点 , 并增加子女教育、大病医疗等专项费用扣除。可见 , 这次个税改革既有利于减轻中低收入者的税负 , 促进消费水平的提高 , 也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 , 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幸福感 , ①④ 正确 ; 材料与优化税种结构无关 , ② 排除 ; ③ 中的 “ 弱化 ” 说法错误。 答案 : D 2 . 大多数省市落实了 2018 机关事业单位工资调整方案。此次调整向基层倾斜 , 以更好实现社会公平。同时 , 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改革工作进展顺利 , 重点是严格规范薪酬结构 , 建立科学合理的薪酬形成机制 , 对不合理的偏高、过高收入进行调整。坚持共享发展 , 缩小收入差距。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 坚持按劳分配原则 , 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 , 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鼓励勤劳守法致富 , 扩大中等收入群体 ; 增加低收入者收入 , 调节过高收入 , 取缔非法收入。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履行好政府再分配调节职能 , 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 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结合材料 , 运用分配的有关知识 , 分析说明怎样实现收入分配公平 , 坚持共享发展。 解析 : 本题是分析说明型试题 , 作答时首先要明确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 , 然后从发展生产力、坚持和完善我国的分配制度、兼顾效率和公平、发挥政府的再分配调节职能等方面加以分析说明即可。 答案 : 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 ① 坚持共享发展必须推动生产力发展 , 提高经济效率 , 增加社会财富 ; ② 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 是实现收入分配公平、共享发展成果的重要制度保证 ; ③ 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 , 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 ; ④ 履行好政府再分配调节职能 , 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