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葫芦岛锦化高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辽宁省葫芦岛锦化高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考试政治试题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必修4第1~2单元。‎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人因思想而伟大。帕斯卡尔说,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恩格斯也强调,思维着的精神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下列对人的思想或思维着的精神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人的思想是世界的本原 ‎②“最美丽的花朵”是由客观存在决定的 ‎③思维着的精神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④思想的伟大在于它独立于时代之外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该观点是唯心主义,①错误。‎ ‎②③:题目中,思维着的精神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思维着的精神即意识,是由客观存在决定的,其来源于人类的实践活动,②③选项正确。‎ ‎④:思想不能独立于时代之外,④错误。‎ 故本题选C。‎ ‎2.“格局决定结局,思路决定出路。”这句话的合理性在于看到了( )‎ ‎①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②主观能动性对人生的重要作用 ‎③世界观体现方法论 ‎④世界观与方法论相互决定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②:“格局”与“思路”均属于意识的范畴,格局决定结局,思路决定出路,其合理性在于看到了世界观决定方法论,看到了主观能动性对人生具有重要的作用,①②选项正确。‎ ‎③: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③错误。‎ ‎④: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二者不是相互决定的关系,④错误。‎ 故本题选A。‎ ‎【点睛】世界观与方法论:‎ 世界观 方法论 区别 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是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联系 ‎①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二者不可分割。没有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没有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②一般说来,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着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3.在哲学史上,哲学家们围绕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形成两大哲学阵营。下列成语能体现两大阵营对立的是( )‎ A. 事半功倍与事倍功半 B. 刻舟求剑与缘木求鱼 C. 掩耳盗铃与按图索骥 D. 画饼充饥与量力而行 ‎【答案】D ‎【解析】‎ ‎【详解】A: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是两大哲学阵营。“事半功倍”的意思是指用一半的力气,而收到了加倍的功效,事半功倍体现了尊重客观规律;“事倍功半”形容做事的方法费力大,收效小,事倍功半说明了违背客观规律,不体现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A排除。‎ B:“刻舟求剑”属于形而上学的观点,“缘木求鱼”比喻方向或办法不对,不可能达到目的,忽视了规律的客观性,不体现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B排除。‎ C:“掩耳盗铃”“按图索骥”均属于唯心主义,故排除C。‎ D:“画饼充饥”属于唯心主义的观点,“量力而行”属于唯物主义,体现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D正确。‎ 故本题选D。‎ ‎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有其自然科学前提。下列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关系的观点正确的是( )‎ ‎①自然科学的进步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富有生机和活力 ‎②自然科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一致性,这源于二者的研究对象是相同的 ‎③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之科学,为自然科学的发展提供具体的解决方法 ‎④马克思主义哲学能为自然科学的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④:具体科学的发展促进了哲学的发展,故自然科学的进步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富有生机和活力;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与方法论的指导,故马克思主义哲学能为自然科学的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①④选项正确。‎ ‎②:自然科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对象是不同的,②错误。‎ ‎③:“科学之科学”的表述错误,且马克思主义哲学为自然科学的发展提供世界观与方法论的指导而不是具体的解决方法,③错误。‎ 故本题选B ‎【点睛】哲学与具体科学:‎ 哲学 具体科学 区 别 研究对象 整个世界 世界的某一特定领域 任务 揭示整个世界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揭示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 作用 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具体的方法指导 联系 ‎①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离开具体科学知识,哲学就会干涸和枯萎。那种认为哲学可以取代具体科学的看法是错误的。②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缺乏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科学家就会在自己的研究活动中失去正确方向,甚至陷入混乱和失败。任何轻视哲学、否认哲学对具体科学的指导作用的看法,都是错误的、有害的 几乎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神话传说,都有无所不能的神(上帝)。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 各种神话传说都有一个共性:神(上帝)创造了万物和人。各民族的神话传说( )‎ ‎①源于远古人类的头脑,是一种大胆的猜想 ‎②是对客观存在错误的、歪曲的反映 ‎③具有形而上学性和机械性,没有科学依据 ‎④属于唯心主义观点,认为思维决定存在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6. “上帝能够创造一块连他自己都搬不动的石头吗?”如果他能创造这样的一块石头,但他搬不动;如果他不能创造这样的一块石头,你又如何说他是全能的呢?这一悖论从一个角度说明( )‎ ‎①世界是不可以被人认识的 ‎②有神论的观点是荒谬的 ‎③意识能正确反映物质 ‎④世界是客观的,并不是神创造的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5. D 6. C ‎【解析】‎ 本题以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神话传说,都有无所不能的神(上帝)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对哲学生活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5题详解】‎ ‎①:源于人类实践活动,而不是源于头脑,①错误。‎ ‎②④:根据题意,各民族的神话传说是对客观存在错误的、歪曲的反映,认为“神”(上帝)是世界的本源,认为思维决定存在,属于唯心主义观点,②④选项正确。‎ ‎③: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具有形而上学性和机械性,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对世界本原的猜测没有科学依据,题目中的神话传说属于唯心主义,故③选项排除。‎ 故本题选D。‎ ‎【6题详解】‎ ‎①:该观点属于不可知论,①排除。‎ ‎②④:根据题目的表述,这一悖论从一个角度说明“神”是不存在的,有神论的观点是荒谬的,也说明了我们的这个客观物质世界不是神创造的,②④选项正确。‎ ‎③:该观点在题目中没有体现,③排除。‎ 故本题选C。‎ ‎7.习近平对马克思主义哲学高度重视强调要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广大干部和党员。这是基于( )‎ ‎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②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能提高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本领 ‎③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永恒真理,是无产阶级的精神武器 ‎④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哲学的最终形态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②:根据题目的表述,习近平强调要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广大干部和党员,这是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能提高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本领,①②选项正确。‎ ‎③:不存在永恒的真理,③错误。‎ ‎④:“最终形态”的表述否认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不断发展的,④错误。‎ 故本题选A。‎ ‎【点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 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的本质特征。‎ ‎(1)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科学的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建构原则,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内容。‎ ‎(2)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人与世界的关系方面,从实践出发理解周围的世界。‎ ‎(3)在历史观中,把实践作为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根据。‎ ‎(4)在认识论中,把实践作为全部认识的基础,离开实践,就不能科学完整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也不可能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神实质。‎ ‎8.2019年9月8日,四川内江威远县发生5.4级地震,由成都高新减灾所与应急管理部门联合建设的大陆地震预警网成功预警本次地震,内江民众提前2秒、资阳民众提前14秒、宜宾民众提前21秒收到预警,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人员伤亡。由此可见( )‎ ‎①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人可以预见事物的发展 ‎②地震的生成与运行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 ‎③人可以揭示深藏于事物内部的本质和规律 ‎④预测地震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③:题目中,该地震预警系统成功地预警了该次地震,内江民众提前2秒、资阳民众提前14秒、宜宾民众提前21秒收到预警,这说明了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人可以预见事物的发展,人可以揭示深藏于事物内部的本质和规律,①③选项正确。‎ ‎②:该观点在题目中没有体现,②排除。‎ ‎④: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都是客观的,这些要素的客观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④选项错误。‎ 故本题选B。‎ ‎【点睛】正确理解意识活动的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1)自觉选择性 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并不是客观世界有什么就反映什么,意识反映什么源于实践活动的需要。‎ ‎(2)主动创造性 ‎①它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第二,意识不仅能够“复制”当前的对象,而且能够追溯过去、推测未来,能够创造一个理想的或幻想的世界。‎ ‎②意识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通过意识这一“思维的眼睛”,人类可以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揭开自然界之谜和社会历史之谜。‎ ‎9.人没有獠牙,没有利爪,没有厚皮保护,鼻子不如狗,眼睛不如鹰,耳朵也很一般。但人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而且活得越来越精彩。下列关于人能制造和使用工具的观点正确的是( )‎ ‎①制造和使用工具是人的天赋能力 ‎②能制造和使用工具是人与其他动物的最本质区别 ‎③劳动赋予了人战胜万物的力量 ‎④制造和使用工具体现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人可以制造和使用工具,但表述为“是人的天赋能力”是错误的,①错误。‎ ‎②④:题目中,人虽然没有其他动物的獠牙、利爪,没有狗一样灵敏的鼻子,没有鹰一般锐利的眼睛,但是人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这是人与其他动物的本质区别,制造和使用工具体现人类社会的物质性,②④选项正确。‎ ‎③:“战胜万物”的表述不当,且该观点不是对人能制造和使用工具的认识,排除③。‎ 故本题选C。‎ ‎10.英国谚语“滚石不生苔”与我国的“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表达了相同的意思。二者都( )‎ ‎①强调运动对物质存在的重要性 ‎②认为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③强调事物运动是有条件的 ‎④认为具体的物质形态只有在运动中才能存在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④:题目中,“滚石不生苔”与“流水不腐,户枢不蠹”都强调了运动对物质存在的重要性,认为具体的物质形态只有在运动中才能存在,①④选项正确。‎ ‎②: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②错误。‎ ‎③: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③错误。‎ 故本题选B。‎ ‎11.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下列选项能体现材料观点的是( )‎ ‎①岁月不居,时节如流 ‎②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③有机生命的新陈代谢 ‎④地球带着月亮绕太阳转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强调了绝对运动,没有阐述运动与物质之间关系,①排除。‎ ‎②:“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观点属于唯心主义,②排除。‎ ‎③④:“有机生命的新陈代谢”以及“地球带着月亮绕太阳转”均体现了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③④选项正确。‎ 故本题选D。‎ ‎【点睛】准确理解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宏观物体是机械运动的载体,原子、离子等是化学运动的载体,生命有机体是生物运动的载体,生产方式是社会运动的载体,人脑是思维或精神运动的载体。总之,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 ‎12.10岁前是干预和治疗矮小症的黄金期,然而,一些家长不知道孩子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在孩子生长迟缓时盲目等待,固守“晩长”老观念;一些家长则给孩子使用增高保健品,盲目进补。这说明( )‎ ‎①错误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②矮小症是人类干预生长规律的结果 ‎③正确掌握生长规律就可以杜绝矮小症的发生 ‎④规律是客观的,治病要按规律办事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④:题目中,一些家长没有掌握孩子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在孩子生长迟缓时盲目等待,也有一些家长盲目给孩子吃一些增高保健品,这说明了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是客观的,治病要按规律办事,①④选项正确。‎ ‎②: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但不能干预规律,②选项错误。‎ ‎③:“杜绝矮小症的发生”的表述错误,③排除。‎ 故本题选B。‎ ‎【点睛】全面把握规律的客观性:‎ ‎(1)规律的存在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不管人们是否承认它、喜欢它,它都客观存在着。‎ ‎(2)规律是否发挥作用也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规律起不起作用,关键在于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是否存在。条件存在,规律就必然起作用;条件不存在,规律就不再发挥作用。‎ ‎(3)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它要求我们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否则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人在客观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人们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13.开普勒行星运动第二定律,也称等面积定律,指的是太阳系中太阳和运动中的行星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相等的面积。如下图所示,S1=S2=S3。由此可见( )‎ ‎①事物是运动变化着的,事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②运动是事物存在的特殊形态 ‎③行星与太阳之间存在稳定的、必然的、固有的联系 ‎④事物运动的规律是无条件的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③:根据题目的表述,太阳系中的行星围绕太阳处在不断的运动当中,无论是在近日点还是在远日点,在相同的时间内,其扫过的面积是相同的,这说明了事物是运动变化着的,事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行星与太阳之间存在稳定的、必然的、固有的联系,①③选项正确。‎ ‎②:静止是事物存在的一种特殊状态,②错误。‎ ‎④: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有条件的,故事物运动的规律是有条件的,④错误。‎ 故本题选B。‎ ‎14.人脑是人体最复杂的器官。人类的记忆、情绪等是通过多个脑区来实现的复杂过程,这个过程是通过多个脑区形成的网络来实现的。这表明( )‎ ‎①意识是大脑这一器官特有的机能 ‎②有了人脑就有了人的意识 ‎③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 ‎④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意识是人脑所特有的机能,①错误。‎ ‎②:从意识产生的生理基础来看,意识是人脑所特有的机能,从意识的内容来看,它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客观存在通过实践作用于人脑,人脑才会形成意识,不是有了人脑就有了人的意识,②错误。‎ ‎③④:人类的记忆、情绪等是通过多个脑区来实现的复杂过程,这个过程是通过多个脑区形成的网络来实现的。这表明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③④选项正确。‎ 故本题选D。‎ ‎15.一位决定放弃治疗的患者在临出院时问大夫:“回家能吃胡萝卜吗?”大夫安慰病人说:“多吃胡萝卜就能把你的病治好。”该患者吃了一个冬天的胡萝卜,三个月后复查,他的各项指标比预期状况要好很多。这个事例从一个角度说明( )‎ A. 意识活动对人的生理活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B. 客观事物的规律性依赖于人的主观能动性 C. 信心、信念等是战胜病痛的决定因素 D. 对病人而言,精神力量决定物质力量 ‎【答案】A ‎【解析】‎ ‎【详解】A:该患者误将医生安慰自己的话当成了治病的方法,于是在连续吃了三个月的胡萝卜后,身体逐步恢复,这个事例从一个角度说明意识活动对人的生理活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A选项正确。‎ B:客观事物的规律性不依赖于人的主观能动性,B选项表述错误。‎ C:“决定因素”的表述过于夸大了信心、信念的作用,C选项错误。‎ D:物质决定意识,精神力量不能决定物质力量,D选项错误。‎ 故本题选A。‎ ‎16.旋岚偃岳而常静,江河竟注而不流。野马飘鼓而不动,日月历天而不周。这一观点( )‎ ‎①认为运动和静止都是永恒的 ‎②是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的不变论 ‎③属于相对主义 ‎④是陷入形而上学的绝对静止论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该观点只承认相对静止,否认绝对运动,没有认为运动是永恒的,①错误。‎ ‎②④:题目中,这句话的意思是指狂风在吹却是静止的,江河奔流却是静止的,野马驰骋却是不动的,日月轮回却是不变的,该观点是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的不变论,属于形而上学的观点,②④选项正确。‎ ‎③:该观点属于形而上学的绝对静止论,不属于相对主义,③错误。‎ 故本题选C。‎ ‎17.对于自然界中的所有现象有两种不同的认识:一种是宏观层面的相对论;另一种是微观层面的量子理论。然而这两个理论是互不兼容的,截至目前,尚没有将两者统一起来的科学的理论出现。从哲学角度看,这表明( )‎ ‎①不同意识的融合是认识的目的 ‎②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具有能动性 ‎③客观世界是复杂的,对具体事物的真理性认识是多样的 ‎④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具有局限性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实践是认识的目的,①错误。‎ ‎②④:根据题意,人们既可以从宏观层面认识自然界也可以从微观层面认识自然界,说明了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具有能动性;相对论与量子理论这两种认识是互不兼容的,截至目前,尚没有将两者统一起来的科学的理论出现,这说明了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具有局限性,②④选项正确。‎ ‎③:对具体事物的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③错误。‎ 故本题选D。‎ ‎18.2019年4月,国家发改委就《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征求意见;7月,《规划纲要》正式审议通过并印发。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国家发改委印发《规划纲要》是基于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如实反映 ‎②《规划纲要》征求意见有助于主观更全面地反映客观 ‎③国家发改委编制《规划纲要》体现了意识活动的目的性 ‎④《规划纲要》征求意见表明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取决于民意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意识未必都是对客观存在的如实反映,且这也不是国家发改委印发《规划纲要》的依据所在,①选项错误。‎ ‎②③:为了推动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国家发改委起草了《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这体现了意识活动的目的性;在《规划纲要》公布之前,面向社会征求意见有助于主观更全面地反映客观,②③选项正确。‎ ‎④:“取决于民意”的表述错误,排除④。‎ 故本题选C。‎ ‎2019年7月26日,研究人员完成LUX一 ZEPLIN实验(有史以来最敏感的暗物质实验)核心部件—液态氙时间投影室(TPC)的组装。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 为了组装TPC,来自全球37个机构的250名成员聚集在一起,以确保满足项目的机械、光学、电、辐射和清洁要求。由此可见,科学实验活动( )‎ A. 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 B. 能直接使客观世界按人的意志进行改变 C. 目的是认识世界的运行规律 D. 是通过人们协作完成的认识世界的活动 ‎20. 来自SLAC国家加速器实验室的 Tom Shutt 教授说,TPC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的完全组装是一项重大成就,使我们向能够寻找暗物质迈出了重要的一步。这一观点强调( )‎ ‎①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②实践提供的新的认识工具能促进认识的发展 ‎③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 ‎④科学理论对开展科学实验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19. A 20. C ‎【解析】‎ 本题以我国科研人员完成了有史以来最敏感的暗物质实验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对哲学生活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19题详解】‎ A:为了组装该实验装置,来自全球多个机构成员聚集在一起,以确保满足项目的机械、光学、电、辐射和清洁要求,这说明了科学实验活动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A选项正确。‎ B:客观世界不会按人的意志随意改变,排除B。‎ C:科学实验的目的不是为了认识世界的运行规律,C错误。‎ D:科学实验活动是人们改造世界活动,D错误。‎ 故本题选A。‎ ‎【20题详解】‎ ‎①: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①错误。‎ ‎②③:该教授说,TPC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的完全组装是一项重大成就,使我们向能够寻找暗物质迈出了重要的一步。这一观点强调实践提供的新的认识工具能促进认识的发展,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②③选项正确。‎ ‎④:题目中没有强调科学理论的作用,④排除。‎ 故本题选C。‎ ‎21.下图漫画表明 ( )‎ A. 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具有差异性 B. 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具有无限性 C. 对同一确定对象的正确认识有多个 D. 人的职业、性格决定认识的性质 ‎【答案】A ‎【解析】‎ ‎【详解】A:该漫画中,不同的人对半瓶水发表了不同的看法,有幽默感的人认为该瓶子像个大肚子的孕妇,有的人从艺术的角度说瓶子美水也美, 悲观的人认为只剩半瓶水,乐观的人认为还有半瓶水,这说明了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具有差异性,A正确。‎ B:该选项表述不当,从整个人类发展的历史来看,人的认识是无限的,排除B。‎ C:对同一确定对象的正确认识只有一个,C错误。‎ D:实践决定认识,人的职业、性格不能决定认识的性质,D错误。‎ 故本题选A。‎ ‎22.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在长期的革命与建设实践中得出的必然结论,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保障。这一结论( )‎ ‎①是被实践检验过的客观真理 ‎②表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③表明实践是客观见之于主观的活动 ‎④表明真理能推动实践的发展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②:中国革命以及建设必须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保障。这一结论是被实践检验过的客观真理,表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①②选项正确。‎ ‎③: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③错误。‎ ‎④:该选项在题目中没有体现,④错误。‎ 故本题选A。‎ ‎23.下图漫画从一个角度告诉我们( )‎ ‎①直接经验比间接经验更重要 ‎②人们的认识受客观条件的制约 ‎③要在实践中不断发现真理 ‎④要在实践中拓宽视野、提高认识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二者不能说谁比谁更重要,二者同样重要,①排除。‎ ‎②④:漫画中,该条鱼在小溪里认为自己很大,但到了大海里才知道自己很渺小,从一个角度告诉我们人们的认识受客观条件的制约,要在实践中拓宽视野、提高认识,②④选项正确。‎ ‎③:漫画中没有强调要在实践中发现真理的相关知识,③错误。‎ 故本题选C。‎ ‎24.“如果用小圆代表你们学到的知识,用大圆代表我学到的知识,那么大圆的面积是多一点,但两圆之外的空白都是我们的无知面。圆越大其圆周接触的无知面就越多。”下列对这一名言的解读正确的是( )‎ ‎①意识与物质不具有同一性 ‎②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是圆圈式的循环运动,圆圈外的事物无法认识 ‎③我们应正确地认识自己 ‎④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该观点属于不可知论,①排除。‎ ‎②: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是圆圈式的循环运动的观点否认了认识的上升性,圆圈外的事物无法认识的观点属于不可知论,②错误。‎ ‎③④:如果用大圆代表自己学到的知识,那么大圆的面积会多一点,但圆越大其圆周接触的无知面就更多,这告诉我们应该正确地认识自己,也说明了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③④选项正确。‎ 故本题选D。‎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9年8月10-11日,受台风“利奇马”外围云系影响,M市出现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 为全力抗击“利奇马”,M市气象部门同心协力,相关人员24小时在岗在位,加强值班值守,密切关注天气变化,综合研判,与各部门加强联防联动,提前发布天气预报预警、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地质灾害橙色预警和城市内涝风险预警。在抗击“利奇马”的过程中,M市、县气象局发布各类预警信号、重要天气预报,启动并升级重大气象灾害(台风)预警防御Ⅲ级,应急响应为Ⅱ级;同时,全市气象部门通过一体化平台、微信公众号、短信、12121电话等多种渠道对外发布预报预警,提醒广大群众做好防护措施和准备,避免或尽最大可能减轻灾害损失。‎ 运用“探究世界的本质”的有关知识,简要说明材料蕴含的哲学道理。‎ ‎【答案】(1)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台风“利奇马”的形成与运行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2)气象部门分析出台风“利奇马”的运行路径、强度,并判断可能出现的地质灾害等,表明人可以认识事物运动的规律。‎ ‎(3)气象部门提前发布天气预报预警,为防灾抗灾作贡献,最大可能减轻灾害损失,表明人可以利用规律造福人类。(从其他角度作答,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台风“利奇马”对M市产生了重大的灾害影响,M市全力抗灾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对哲学生活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详解】材料中,台风“利奇马”的形成与运行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故可以从规律的客观性的角度进行分析。‎ 材料中,M市气象部门同心协力,密切关注天气变化,综合研判,与各部门加强联防联动,提前发布天气预报预警、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等,故可以从人可以认识事物运动的规律的角度进行分析。‎ 材料中,M市气象部门与各部门加强联防联动提前发布天气预报预警,为防灾抗灾作贡献,最大可能减轻灾害损失,故可以从人可以利用规律造福人类的角度进行分析。‎ ‎【点睛】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统一关系:‎ ‎(1)尊重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的客观性,要求人们尊重客观规律,自觉按规律办事。人们是否按规律办事,决定着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否收到积极的效果;人们按规律办事的程度,决定着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收到的积极效果的程度。‎ ‎(2)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必要条件。①事物的本质与规律隐藏于现象之中,人们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运用抽象思维能力,才能透过事物的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与规律,从而正确地指导人们的行动。②事物不会自动满足人的需要,人们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实实在在的行动,利用规律和条件,才能改造世界,创造美好的生活。‎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上,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伟大实践中创立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宏大的战略眼光勾勒出21世纪中国和21世纪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以科学的理论逻辑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基本问题,以其对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对历史规律的深刻揭示,对现实问题的深入分析,对未来发展的深入思考,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在21世纪中国的新飞跃,当之无愧地成为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成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实践的发展没有尽头,真理的发展就没有止境。‎ 结合材料,运用真理的有关知识对这一观点加以说明。‎ ‎【答案】(1)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要经历一个不断拓展和深化的发展过程。马克思主义应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增加新的内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结晶。‎ ‎(2)客观事物是复杂多样的,所以人们实践的发展没有尽头,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真理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也是永无止境的,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不断发展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上,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伟大实践中创立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对哲学生活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详解】材料中,马克思主义应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增加新的内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结晶,故可以从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要经历一个不断拓展和深化的发展过程的角度进行分析。‎ 材料中,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也是永无止境的,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不断发展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故可以从认识具有无限性,真理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的角度进行分析即可。‎ ‎【点睛】全面理解真理的属性:‎ ‎(1)真理的客观性 ‎①真理的客观性有两层含义:第一,真理内容的客观性。真理的内容来自于物质世界的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真理的内容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第二,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而实践本身具有客观的物质性。‎ ‎②承认真理的客观性,就应当坚持“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2)真理的条件性 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只要再多走一小步,哪怕是向同一方向迈出的一小步,真理就会变成谬误。‎ ‎(3)真理是具体的 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如果我们不顾过程的推移,不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丰富、发展和完善真理,只是照搬过去的认识,或者超越历史条件,把适用于一定条件的科学认识不切实际地运用于另一条件之中,真理就会转化为谬误。‎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贫有千种、困有百样。L县一方面以“精神扶贫”为引领,“扶”起贫困百姓的脱贫志气。借助各类媒体,报道国家脱贫攻坚重大政策和战略部署、重点工作安排、先进经验等,并组建小分队进村入户宣讲;组织专题文艺演出、志愿服务、慈善活动,用爱心暖流融化贫困的坚冰。另一方面不断完善扶贫政策,建立精准防贫机制,加大扶持帮扶力度,举全县之力打好打赢这场硬仗。L县积极为贫困户“量身定做”帮扶措施,让帮扶项目“服水土”,顺利找到脱贫的“开锁钥匙”。‎ ‎(1)结合材料,运用意识的有关知识,说明L县推动精神扶贫所采取措施的依据。‎ ‎(2)结合材料,运用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知识,简要说明L县是如何找到脱贫的“开锁钥匙”的。‎ ‎【答案】(1)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精神扶贫能“扶”起贫困百姓的脱贫志气,引导鼓励贫困群众克服困难、自立自强。‎ 国家的重大扶贫政策能指导扶贫工作的开展,其他地区的先进经验对L县扶贫工作具有借鉴意义。‎ ‎(2)①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要做到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根据不同贫困户的实际情况,“量身定做”帮扶措施,使帮扶项目符合实际。②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要做到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克服安于现状、无所作为的思想。推动扶贫宣传,从精神扶贫角度找到打破贫困坚冰的突破口。‎ ‎【解析】‎ ‎【分析】‎ 本题以L县在扶贫的过程中,一方面以“精神扶贫”为引领,“扶”起贫困百姓的脱贫志气,另一方面,不断完善扶贫政策,加大扶持帮扶力度,举全县之力打好打赢这场硬仗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对哲学生活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详解】(1)材料中,该县以“精神扶贫”为引领,“扶”起贫困百姓的脱贫志气,故可以从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的角度进行分析。‎ 材料中,借助各类媒体,报道国家脱贫攻坚重大政策和战略部署、重点工作安排、先进经验等,并组建小分队进村入户宣讲,有力地促进了该县扶贫工作的开展,故可以从国家的重大扶贫政策能指导扶贫工作的开展,对该县扶贫工作具有借鉴意义的角度进行分析。‎ ‎(2)材料中,该县根据不同贫困户的实际情况,“量身定做”帮扶措施,使帮扶项目符合实际,故可以从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要做到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的角度进行分析。‎ 材料中,该县推动扶贫宣传,从精神扶贫角度找到打破贫困坚冰的突破口,故可以从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要做到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角度进行分析。‎ ‎【点睛】易错点---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办事情就能成功 该观点错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但如果不尊重客观规律,违背规律,盲目发挥主观能动性,对取得成功不但无益,反而有害。因此只有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想问题、办事情才有可能取得成功。‎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早期的希腊哲学家凭观察思考探讨世界万物的本原及其运动发展的规律,因而被称为自然哲学家。米利都学派是希腊早期具有代表性的自然哲学派别。‎ 泰勒斯是古希腊七贤之一,米利都学派的创始人,被称为“科学和哲学之祖”。泰勒斯第一个提出了“世界的本原是什么?”这一哲学问题,并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水是万物的本原。但泰勒斯没有解释原因,而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一书中认为,泰勒斯得到这个想法,也许是由于观察到万物都以湿的东西为养料,热本身就是从湿气里产生,靠湿气维持的(由此产生万物的东西即是本原)。这是引起泰勒斯的想法的一个事实,另一个事实是万物的种子都有潮湿的本性,而水是潮湿本性的来源。‎ ‎(1)根据材料,运用实践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米利都学派哲学观点的产生。‎ ‎(2)请你列举两句我国古代哲学家与泰勒斯观点相近的名言。(用试卷中已出现的名言、成语作答不给分)‎ ‎【答案】(1)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泰勒斯通过观察身边的万物,发现万物靠湿气维持等,得出水是万物本原的结论。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在实践中提出世界本原的问题,并通过实践发现万物的种子都有潮湿的本性,认为水是潮湿本性的来源,给出水是万物本原的答案。‎ ‎(2)①天地合气,万物自生。②天有五行,水、火、金、木、土,分时化育,以成万物。③天地不相干而元气存。④人,物也;物,亦物也。(列举的名言要体现朴素唯物主义观点,还要是中国古代哲学家提出的)‎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泰勒斯第一个提出了“世界的本原是什么?”这一哲学问题,并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水是万物的本原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对哲学生活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详解】(1)材料中,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泰勒斯通过观察身边的万物,发现万物靠湿气维持等,得出水是万物本原的结论,故可以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的角度进行分析。‎ 材料中,泰勒斯在实践中提出世界本原的问题,并通过实践发现万物的种子都有潮湿的本性,认为水是潮湿本性的来源,给出水是万物本原的答案,故可以从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的角度进行分析。‎ ‎(2)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这类试题的答案不是唯一的,允许考生发表不同的看法,鼓励创造性思维。试题在考查考生表达能力的同时,考查考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例如,天地合气,万物自生;天有五行,水、火、金、木、土,分时化育,以成万物以及天地不相干而元气存等。‎ ‎【点睛】准确把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1)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实践不断产生新问题,提出新要求,推动着人们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 ‎(2)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这些工具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促进人类认识的发展。‎ ‎(3)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因为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着自己的主观世界,提高自己判断和推理的能力,从而推动认识的不断深化。‎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