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03 发布 |
- 37.5 KB |
- 2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黑龙江省大庆十中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解析版)
大庆十中2019学年高二年级 政治考试试题 题号 一 二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60.0分) 1. 下列关于文化与综合国力关系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①综合国力是一个国家生存和发展所拥有的各方面力量的总和 ②经济的文化含量日益提高,文化的经济功能越来越强,文化已经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③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中的作用日显突出 ④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的重要精神武器,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中重要的物质力量。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答案】C 【解析】本题为反向选择题,要求选择不正确的选项. ①符合题意,“综合国力是一个国家生存和发展所拥有的各方面力量的总和”,没有表明文化与综合国力的关系; ②不合题意,“经济的文化含量日益提高,文化的经济功能越来越强,文化已经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说法正确,故排除; ③不合题意,“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中的作用日显突出”,说法正确,故排除; ④符合题意,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中重要的精神力量,而不是物质力量. 故选:C. 本题考查:文化与综合国力 ①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②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反向选择题虽然不常见,但也是选择题中的一种重要题型.也是最容易让学生忽视的.因此,需要我们特别关注. 2. “乡愁是一碗水,乡愁是一杯酒。乡愁是一朵云,乡愁是一生情。”“游子,你可记得土地的芳香。妈妈,你可知道儿女的心肠。一碗水,一杯酒……”这蕴含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 A.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B. 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 C.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相互影响 D. 文化依附于一定的物质载体 【答案】D 【解析】A不合题意,材料中的乡愁体现了文化对人有深远持久的影响,不是潜移默化的影响; B不合题意,材料中没有涉及实践活动; C不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文化与经济的关系; D符合题意,一碗水、一杯酒、一朵云都可寄托乡愁,体现了文化依附于一定的物质载体。 故选:D。 本题考查:文化的特点 ①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 ②文化又是人们的一种素养。 ③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本题考查文化与物质的关系,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一方面要把握材料要阐明的主旨,并和所学知识对应起来,另一方面运用排除法去除不合题意的选项。 1. 2018年10月28日10时08分,重庆万州公交车坠入长江致15人死亡。11月2日,重庆公交车坠江原因公布,事发当天,48岁女乘客刘某因错过下车地点与司机发生争吵,两次持手机攻击正在开车的司机,司机右手放开方向盘还击,之后,车辆失控,导致坠江。惨痛教训再次提醒我们,公交司机、广大乘客懂得管理情绪,也需要在全社会培育健康的汽车文化。这是因为( ) ①驾驶员的文明素养需要后天自觉培养 ②汽车文化决定驾驶员的驾驶行为 ③汽车文化是广大驾驶员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④健康的汽车文化能丰富驾驶员精神世界、提升文明行车素养。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答案】D 【解析】①④符合题意,重庆万州公交车坠入长江的惨痛教训再次提醒我们,公交司机、广大乘客懂得管理情绪,也需要在全社会培育健康的汽车文化,是因为文化是人的一种素养,但不是与生俱来的,驾驶员的文明素养需要后天自觉培养,健康的汽车文化能丰富驾驶员精神世界、提升文明行车素养; ②说法错误,文化属于意识范畴,只能影响但不能决定人的行为; ③说法错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广大驾驶员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故选:D。 本题考查:文化的特点;文化对人的影响 1、文化的特点 ①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 ②文化又是人们的一种素养。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知识文化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获得和享用文化。 ③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2、文化对人的影响 ①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着人。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也是塑造健全人格的过程。 ②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优秀文化作品对人有哪些影响?)优秀文化作品,总能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使人深受震撼、力量的倍增,成为照亮人们心灵的火炬、引领人们前进的旗帜。而由此产生的精神力量,往往历久不衰,激励人们不断创造美化幸福的生活。 ③优秀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优秀文化为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题考查文化的特点、文化对人的影响,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考生对材料中的观点能准确把握其主旨,并与所学知识相结合,需要考生有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同时要善于运用排除法去除说法错误的选项。 1.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大力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加强话语体系建设,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增强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强调讲好中国故事是因为( ) ①文化决定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②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③中国故事是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④讲好中国故事有助于提升我们的文化自信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①说法错误,文化只能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②符合题意,“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增强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可见之所以要讲好中国故事,是因为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③说法错误,传统建筑是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④符合题意,文化自信来自于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因此讲好中国故事有助于提升我们的文化自信。 故选:D。 本题考查:文化与综合国力;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 1、文化与综合国力 地位作用: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2、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 (1)含义: ①文化自觉,是对文化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 ②文化自信,来自于对时代发展潮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深刻把握,来自于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 (2)表现: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表现为对中华文化发展前途充满信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充满信心、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充满信心。 本题考查文化与综合国力、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考生对材料中的观点能准确把握其主旨,并与所学知识相结合,需要考生有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同时要善于运用排除法去除说法错误的选项。 2. “三日不读书,则义理不交于胸中,对镜觉面目可憎,向人亦言语无味。“数据显示,2018年国内有声阅读的市场规模或将近45 亿元,呈现出稳定增长的趋势。据此判断( ) ①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将得到保障 ②新时代呈现文化塑造人的新形式 ③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日趋重要 ④文化产业将进一步推动经济发展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①不合题意,材料中强调的是文化产业的发展,而有利于保护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的是发展文化事业,材料没有涉及; ②④符合题意,题目强调2018年国内有声阅读的市场规模呈现出稳定增长的趋势,有利于人们通过有声阅读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也有利于经济的发展,表明新时代呈现文化塑造人的新形式,也说明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产业将进一步推动经济发展; ③不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文化与综合国力的关系。 故选:C。 本题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1、文化对人的影响 文化塑造人生: (1)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①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着人。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②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2)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①优秀文化作品总能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成为照亮人们心灵的火炬、引领人们前进的旗帜。 ③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这种先进文化,总是给人以无穷的精神力量。 (3)优秀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①人的全面发展,表现在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等各方面得到全面提高。 ②优秀文化为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1)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 ①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 ②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2)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①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②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 ③文化产业迅速崛起,文化消费更加丰富,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本题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及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考生对材料中的观点能准确把握其主旨,并与所学知识相结合,需要考生有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同时要善于运用排除法去除与材料无关的选项。 1. 《穿越故宫来看你》最近刷爆朋友圈。明成祖朱棣从画像中跳出来,大跳hip-hop舞蹈,再一路出宫自拍,发着各种QQ 表情,刷着朋友圈……用户记住了这个“潮流”皇帝,也记住了这个“萌贱”画风的品牌:故宫淘宝。“故宫淘宝”是故宫文化服务中心开设的官方销售网店,希望通过电子商务的形式传播故宫文化。在涉足新媒体尤其是招了一群“蛇精病”的创意人员之后,“故宫淘宝”现已成为爆款IP.这说明( )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产业的发展促进经济发展 ②大众传媒具有文化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强大功能 ③人们在创造文化的过程中享用文化 ④故宫藏品是我国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A. ②④ B. ①② C. ①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①符合题意,故宫淘宝借助电子商务的形式传播故宫文化,体现了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产业的发展促进经济发展; ②表述错误,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强大功能; ③符合题意,故宫招聘了创意人员创造文化,也让人们喜欢上故宫文化,体现了人们在创造文化的过程中享用文化; ④表述错误,文化遗产是我国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故选:C。 本题考查: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1)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文化产业、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2)文化的特点: ①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 ②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生活、接受知识文化教育而培养出来的。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实践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③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文化是通过物质活动或物质载体体现出来的。 解答本题最快的方法为排误法,即排除题肢本身说法错误的选项,即可得出正确答案,这样既节省了答题时间,又提高了正答率。本题难度不大。 1. 2018年2月发布的《中国话语海外认知度调研报告》显示:近两年中国话语在国外的认知度大幅提升,汉语拼音“中为洋用”正在成为英语圈国家的一种新现象。“春节”、“气功”等中国传统文化类词汇知名度排前,“高铁”、“支付宝”、“网购”等新兴词汇,“中国梦”、“一带一路”等新时代政治词汇获得较高关注。当今全球的汉语热与中国国力和影响力的上升是密不可分的。这说明( ) ①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 ②推广汉语是世界文化多元化的需要 ③综合国力的提升有助于文化的传播交流 ④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①符合题意,中国国际影响力的提升,促进了汉语热,体现了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是政治经济的反映; ②不合题意,选项与题干无关; ③符合题意,全球的汉语热与中国国力和影响力的上升是密不可分的,体现了综合国力的提升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④不合题意,题干没有涉及文化对经济的反作用。 故选:B。 本题考查: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文化与综合国力 1.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1)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2)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能够为经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发展文化产业,有利于促进文化生产力发展,充分发挥其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 ②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提高人们的文化素养有利于人们更好地参与政治生活,推动民主和法制建设;弘扬和培育民族文化,有利于抵制西方少数国家借助文化渗透的方式,竭力推销自己的价值观念的文化霸权主义,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思想保证。 2.文化与综合国力 (1)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地位:文化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2)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作用:提高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本题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一方面要把握材料要阐明的主旨,并和所学知识对应起来,另一方面运用排除法去除不合题意的选项。 1. 最近,中国某小镇模仿法国风格的建筑在网上受到热议。大到埃菲尔铁塔,小到路灯、雕塑、植被,让人真假难辨。其实,缺了非物质文化的滋养,建筑再雄伟也缺少脊梁;而有了乡愁和人文的淬火,哪怕穿越千年,安身之所也能成为精神家园。这是因为() ①文化首先必须是民族的,然后才能是世界的 ②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③文化日益成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④优秀传统文化能够适应社会变迁,历久弥新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分析】 此题考查传统文化的继承和文化与经济的关系等知识,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准确把握题意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解答】 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故①错误;缺了非物质文化的滋养,哪怕建筑再雄伟也缺少脊梁;而有了乡愁和人文的淬火,哪怕穿越千年,安身之所也能成为精神家园,是因为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文化日益成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故②③正确;材料没有涉及优秀传统文化能够适应社会变迁,历久弥新,故④不选。 故选C。 1. 2017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质量之魂,存于匠心。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恪尽职业操守,崇尚精益求精,培育众多“中国工匠”,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打造“中国品牌”,需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这是因为( ) ①文化对人的思想和行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②文化对提升国家创造力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③工匠精神是解决我国创新不足的主导力量 ④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文化反作用于经济。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答案】C 【解析】①④符合题意,打造“中国品牌”,需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这是因为文化对人的思想和行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因为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文化反作用于经济; ②说法错误,文化对提升国家创造力有着重要的影响,而不是决定性的作用; ③说法错误,科学技术是解决我国创新不足的主导力量。 故选:C。 本题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1)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特点。 (2)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为了正确验证自己所选的选项是否正确:一可用排除法,排除错误选项;二是正选法,直接选择正确选项,二者结合,相互印证以提高正确率。 2. 小说《哈利·波特》英文原版中惊现中式英语“long time no see”(很久不见),Dama(大妈)、Tuhao(土豪)等一些新词也在海外媒体或口头交际中成为热点,让人感叹中国对世界的影响正在不断突破经济领域。目前,已有245个汉语借词在牛津英语词典中“安家落户”。这说明 ①文化的影响力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增强 ②不同的文化在传播和交融中逐步趋同 ③说明尊重文化多样性需要认同其它民族文化 ④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④ D. ②③ 【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文化与经济的关系、文化的多样性,考查调动知识分析理解材料的能力。中国对世界的影响正在不断突破经济领域,已有245 个汉语借词在牛津英语词典中“安家落户”,说明文化的影响力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增强,也说明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①④符合题意;文化具有多样性,不会在传播和交融中逐步趋同,②错误;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需要尊重和认同本民族文化,③错误。故选B。 1. 陕西省地方戏“华阴老腔”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声腔刚直高亢、磅礴豪迈,却因表现形式单调难以吸引观众,面临传承危机。2016年,华阴老腔演出团队与摇滚歌手与合作,将传统民族音乐与现代摇滚音乐相结合,在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联袂演唱《华阴老腔一声喊》,引起巨大反响。“华阴老腔”焕发新的生机给我们的启示有( ) ①优秀传统文化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 ②满足人民大众需要的优秀传统文化才有强大的生命力 ③与现代流行文化融合是优秀传统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④传播手段与传播形式的创新是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前提。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华阴老腔’声腔刚直高亢、磅礴豪迈,却因表现形式单调难以吸引观众”“华阴老腔演出团队与摇滚歌手与合作,将传统民族音乐与现代摇滚音乐相结合”正体现了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因此: 选项①②表述正确,与题意相符,应选; 立足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因此选项③观点错误,不选; 传播手段与传播形式的创新有利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但不是传承的前提。因此选项④观点错误,不选; 故选:A。 本题是文字材料型组合选择题,考查的知识点主要有: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具体如下: ①我们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应该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②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后果。继承与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即文化传承。 对待传统文化的继承方面的题目要注意选项中的表述,切记批判继承;针对组合选择题排除法最佳。 2.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介绍了我国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风貌的有代表性的饮食文化。该片在电视台播放后引起了极大关注,产生了广泛影响。通过《舌尖上的中国》,人们感受到的,不仅有美食的味道,还有历史的味道、人情的味道、家乡的味道,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 《舌尖上的中国》之所以引起高度关注并产生广泛影响,是因为( ) ①中华餐饮文化蕴含着浓郁的人文情怀 ②中华餐饮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反映 ③现代传媒极大地提升了中华餐饮文化的魅力 ④现代传媒丰富和扩展了中华餐饮文化的内涵。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①符合题意,人们感受到的,不仅有美食的味道,还有历史的味道、人情的味道、家乡的味道,表明中华餐饮文化蕴含着浓郁的人文情怀,故①当选; ②错误,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反映”,排除; ③符合题意,《舌尖上的中国》通过艺术的形式,传承了中华各民族、各地区传统的美食文化,电视属于大众传媒,表明现代传媒极大地提升了中华餐饮文化的魅力,故③当选; ④说法错误,中华文化的内涵是一定的,现代传媒并不能丰富和发展,排除. 故选:B. 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特点,大众传媒.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极其富有人文情怀. 现代社会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是大众传媒,即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面向大众传播信息的媒介.大众传媒的作用:能够最大限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本题考查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材料新颖,考查方法灵活.正确解题要求考生能够从生活出发,准确理解各个选项本身的意思. 1. 在谈到中美间文化差异时,一位美国媒体人丹·密茨说过,美国文化是“横”的,历史短,电影中喜欢谈未来;中国文化是“竖”的,历史悠久,电影中喜欢讲历史,如果“横”“竖”加在一起将会很有力。如果“横”“竖”加在一起,更有利于 ①中美文化相互学习借鉴,丰富两国文化内涵 ②促进中美文化交流,相互融合、走向同一 ③消除中美文化差异,推动两国文化创新与发展 ④增进中美人民相互理解,促进两国合作与发展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文化交流的意义,考查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横”“竖”加在一起,即中美文化加强交流借鉴,有利于中美文化相互学习,增进中美人民相互理解,促进两国合作与发展,①④正确;文化具有多样性,“走向同一”“消除中美文化差异”的说法错误,排除②③。故选B。 2. 当今时代,网络己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我们不是“自投罗网”,就是被“网罗其中”。网络发展使人们的信息传递、诉求表达、社会交往、思维习惯等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对上述材料认识正确的是( ) ①科技进步对文化传播有重要影响 ②文化传播需要一定的物质载体 ③科技进步是文化进步的根本动力 ④现代传媒取代了传统传媒的作用。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答案】A 【解析】①②符合题意,“网络发展使人们的信息传递、诉求表达、社会交往、思维习惯等都发生了深刻变化”表明科技进步对文化传播有重要影响,也说明文化传播需要一定的物质载体; ③说法错误,科技进步是文化进步的重要因素,但不是根本动力,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④说法错误,新的传媒的出现并不意味着旧传媒的消失,旧传媒仍在发挥着作用。 故选:A。 本题考查:科学技术对文化发展的影响;文化与物质的关系 1、科学技术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当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使收集、选择、传递、储存文化资源的手段和方式发生了根本变革,极大地促进了文化传播、继承和发展。 2、文化与物质的关系 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一方面要把握材料要阐明的主旨,并和所学知识对应起来,另一方面运用排除法去除错误的选项。 1. 在一个“读首诗再睡觉”的微信公众号上,常有几万人一起读诗。优美的图片、悦耳的声音,再配以雅俗共赏的解析文字,让人们重温诗的美好,让参与者的心灵得到滋润。这表明( )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②大众文化能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 ③文化环境可以影响人的文化素养 ④大众传媒具有文化沟通和共享功能。 A. ③④ B. ①④ C. ②③ D. ①② 【答案】A 【解析】①不合题意,材料不能表明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②不合题意,材料不涉及大众文化能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 ③符合题意,“优美的图片、悦耳的声音,再配以雅俗共赏的解析文字,让人们重温诗的美好,让参与者的心灵得到滋润”,这表明文化环境可以影响人的文化素养; ④符合题意,“在一个‘读首诗再睡觉’的微信公众号上,常有几万人一起读诗”,表明大众传媒具有文化沟通和共享功能。 故选:A。 本题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来源,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 (1)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2)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 文化的传播越来越依靠大众传媒,现代社会中的传媒有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形式,这类传媒被称为大众传媒。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本题为理解型选择题,可以采用释理法解题,就是依据材料提供的事例,对接教材中的相关知识点,题干与题肢之间体现的事理相一致的就选。要特别注意挖掘材料中隐含的意思,对材料进行完整、准确的理解。本题难度适中。解答时注意排除无关选项。 2. 在中国文学博物馆,4D电影《甲骨文》向观众展示着甲骨文的产生、发展和演变历程。还原古代生活场景时,影院画面、音响和座椅巧妙配合,带观众穿越数千年,讲述甲骨文字形时,立体图形灵活转换,让观众感受古人造字的智慧。从中看出( ) A. 科技是推动文化发展的决定因素 B. 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促进了文化传播 C. 甲骨文的出现,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D.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科技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答案】B 【解析】推动文化发展的决定因素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而不是科技,因而选项A观点错误,不选; 4D电影《甲骨文》中的影院画面、音响和座椅巧妙配合,立体图形灵活转换,让观众感受古人造字的智慧。这些都表明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因此选项B符合题意,应选; 文字的出现,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因此选项C观点错误,不选; 材料并未体现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因而选项D不选; 故选:B。 本题是文化生活题,考查的知识点有: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文化与经济的关系、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具体如下: ①依托现代信息技术的大众传媒是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②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文化在国际竞争力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 ③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主要有:社会制度的更替、科技的进步、思想运动。 本题着重考查影响文化的因素中的科技这一方面,有关的表述应牢记于心。 1. 2016年9月,中国歌剧舞剧院复排的民族歌剧《小二黑结婚》在北京上演。该剧既保留了原汁原味的地域性音乐风格,又融入了时尚元素,洋溢着青春气息,在表演样式,舞美设计、服装造型等方面进行了新的探索,演出取得了极大成功,受到观众热烈欢迎。这表明( ) ①优秀传统文化具有超越时空的艺术价值 ②只有赢得市场,优秀传统文化才有价值 ③只要引入流行元素,优秀传统文化就能很好地传承 ④善于推陈出新,优秀传统文化才能满足人们的新需求。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①④符合题意,材料中中国歌剧舞剧院复排的民族歌剧《小二黑结婚》,既保留了原汁原味的地域性音乐风格,又融入了时尚元素,得到现代观众的欢迎,说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超越时空的艺术价值,也说明善于推陈出新,优秀传统文化才能满足人们的新需求; ②表述错误,优秀传统文化不一定要通过市场才能表现出价值; ③表述错误,说法不全面,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不仅仅需要引入流行元素,还需要其它条件。 故选:B。 本题考查: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①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②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我们才能够作出正确的文化选择,成为自觉的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 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一方面要把握材料要阐明的主旨,并和所学知识对应起来,另一方面运用排除法去除错误的选项。 1. 2017年中国话剧迎来了110周年。话剧来源于西方,但中国话剧经过110年的发展,逐渐成为一门有中国民族文化特色的艺术。这表明( ) ①文化传播的手段具有多样性和相对稳定性 ②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③对待传统文化应该坚持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④借鉴外来文化必须以我为主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①不合题意,材料体现不出文化传播的手段的多样性和相对稳定性; ②④符合题意,“话剧来源于西方,但中国话剧经过110年的发展,逐渐成为一门有中国民族文化特色的艺术”表明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也说明借鉴外来文化必须以我为主; ③不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与外来文化的关系,没有涉及如何对待传统文化。 故选:C。 本题考查: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文化创新与借鉴、融合的关系 1、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 ①由于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规律,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所以,文化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②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所以,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 ③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2、文化创新与借鉴、融合的关系 (1)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是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以发展本民族文化的过程;是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相互借鉴,“取长补短“的过程;是在文化交流和文化借鉴的基础上融汇出新的过程。 (2)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一方面要把握材料要阐明的主旨,并和所学知识对应起来,另一方面运用排除法去除不合题意的选项。 2. 一名南京小伙设计的《茶典》被评为“2018世界最美的书”。该书的设计将东方传统的阅读习惯与设计的审美视觉相融合,挖掘纸张“创意的温度”,唤起读者亲身体验传统纸张的魅力。这说明( ) ①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②颠覆传统是文化创新方向 ③包装设计是文化传播关键 ④继承基础上实现文化发展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文化的特点和文化在继承中发展的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解题关键要求学生准确解读题干主旨。材料中,该书的设计将东方传统的阅读习惯与设计的审美视觉相融合,挖掘纸张“创意的温度”,唤起读者亲身体验传统纸张的魅力,这说明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要在继承基础上实现文化发展,①④正确;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是文化创新方向,而不能说颠覆传统,②错误;文化传播需要关注文化产品的包装设计,但包装设计并不是文化传播关键,③错误。故选B。 1. 微信营销是伴随着微信的火热而兴起的一种网络营销方式,越来越多的商家以及个人选择在微信端进行营销。材料表明( ) ①新兴媒体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②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③文化创新能够促进社会实践的发展 ④网络文化对经济发展起促进作用。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①说法错误,新型媒体属于大众传媒,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②符合题意,越来越多的商家以及个人选择在微信端进行营销,体现了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③符合题意,微信营销是伴随着微信的火热而兴起的一种网络营销方式,越来越多的商家以及个人选择在微信端进行营销,体现了文化创新能够促进社会实践的发展; ④说法错误,网络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因此“网络文化对经济发展起促进作用”的说法过于绝对。 故选:C。 本题考查:文化与经济的关系、文化创新的意义 1、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对推动经济建设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2、文化创新的意义: ①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 ②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解答本题最快的方法为排误法,即排除题肢本身说法错误的选项,即可得出正确答案,运用此方法的前提是熟练掌握相关基础知识,本题难度不大。 2. 80多年来,红军长征这一人类历史上最壮丽的远征吸引了国外许多作家和记者,诞生了许多优秀作品。埃德加•斯诺著《红星照耀中国》,哈里森•索尔兹伯里写《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向全世界展现了长征这部壮丽史诗,引起强烈反响。这表明( ) ①革命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革命文化具有历久弥新的精神价值 ③革命文化的内涵是在交流过程中确定的 ④革命文化通过大众传媒的传播而具有价值。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①符合题意,国外许多作家和记着写出许多中国红军长征的优秀作品,表明革命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符合题意,“80多年来,红军长征这一人类历史上最壮丽的远征吸引了国外许多作家和记着,诞生了许多优秀作品,向全世界展现了长征这部壮丽史诗,引起强烈反响”表明革命文化具有历久弥新的精神价值; ③表述错误,革命文化的内涵早已确定,而不是在交流过程中确定的; ④表述错误,说法片面,革命文化在革命年代就具有很大的价值,指引着革命前进的方向,不只是通过大众传媒的传播才具有,且材料不体现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 故选:A。 本题考查:文化的作用;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 1、文化的作用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2、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 (1)由于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规律,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所以,文化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2)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所以,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 (3)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一方面要把握材料要阐明的主旨,并和所学知识对应起来,另一方面运用排除法去除错误的选项。 1. 京剧作为国粹,珍视传统,但不守旧。京剧演绎的《王子复仇记》用西方熟悉的故事情节,演绎中华文化的审美和情怀;3D京剧电影《霸王别姬》实现了京剧“外在体现”与“内在体验”的巧妙结合。新时代,京剧焕发出新生机。其背后的原因是( ) ①在创新的基础上汲取传统文化的营养 ②积极吸收古今中外一切有益文化成果 ③注重内容形式和传播手段的不断创新 ④积极探索中外文化的相互融合和同一。 A. ①② B. ①④ C. ③④ D. ②③ 【答案】D 【解析】①错误,应是在汲取传统文化的营养基础上进行创新。 ②正确,“京剧演绎的《王子复仇记》用西方熟悉的故事情节,演绎中华文化的审美和情怀”说明积极吸收古今中外一切有益文化成果。 ③正确,“3D京剧电影《霸王别姬》实现了京剧“外在体现”与“内在体验”的巧妙结合”说明注重内容形式和传播手段的不断创新。 ④错误,中外文化各具特色,“同一”说法错误。 故选:D。 本题考查:文化传承与创新。 1.面对传统文化,要辩证地认识它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别其中的精华和糟粕。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必须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成为自觉的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 2.文化创新的途径。 (1)根本途径(实践):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和基础。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2)基本途径之一: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文化创新必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努力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一方面,我们不能离开传统,空谈文化创新;另一方面,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 (3 )基本途径之二: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加强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做到博采众长。学习、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优秀文化成果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4)坚持正确方向,反对错误倾向:文化创新要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反对“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本题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对材料信息分析、理解的能力,较为简单。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学生运用知识对材料信息的把握。 1. “扬帆未来,我们心手相牵!”2017年9月4日晚,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文艺晚会《扬帆未来》,在厦门隆重举行。这是一台兼具中国闽南特色和中西文化交融的文艺晚会,欢迎金砖各国贵宾。晚会构思巧妙,南音、戏曲、木偶等古老元素始终贯穿于晚会中;设计极有创新,向世界完美展示了独特的闽南文化。以充满闽南特色、世界语言,充分运用现代化视听手段,又与西方文艺表现形式相融合,受到了全国观众的欢迎和高度好评。这说明( ) ①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 ②满足人民大众需要的优秀文化才有强大的生命力 ③传统现代交织共存、中西文化兼容并包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④传播手段与传播形式的创新是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前提。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①符合题意,“设计极有创新,向世界完美展示了独特的闽南文化”表明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 ②符合题意,“以充满闽南特色、世界语言,充分运用现代化视听手段,又与西方文艺表现形式相融合,受到了全国观众的欢迎和高度好评”说明满足人民大众需要的优秀文化才有强大的生命力; ③说法错误,立足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④说法错误,文化继承是文化创新的前提和基础。 故选:A。 本题考查:文化创新的意义;发展大众文化 1、文化创新的意义 ①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 ②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文化创新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是民族文化永葆生命力的重要保证,因此要通过文化内容形式的创新推动民族文化的繁荣; ③文化创新能够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播,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2、发展大众文化 (1)原因: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人们对文化的需求日益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特点。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应该提供多种类型、多样风格的文化产品。 (2)含义:大众文化是指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 (3)要求: ①应该提供多种类型、多种风格的文化产品; ②提供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和呼声,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 ③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 ④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促繁荣。 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一方面要把握材料要阐明的主旨,并和所学知识对应起来,另一方面运用排除法去除错误的选项。 1. 2018年10月28日,为时四天的“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圆满闭幕。现场不仅有精美的产品可以参观,还有来自世界各地的美食。此次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 ) ①是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②是文化传播与交流的途径 ③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④展示了世界文化文化的多样性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①说法错误,大众传媒是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②④符合题意,根据题目中“现场不仅有精美的产品可以参观,还有来自世界各地的美食”可知,此次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是文化传播与交流的途径,展示了世界文化文化的多样性; ③说法错误,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故选:D。 本题考查:文化传播的途径;文化的多样性 1、文化传播的途径 (1)三条重要途径 ①商业贸易。商人进行贸易活动时,不仅通过商品交换将商品中蕴含的丰富文化加以交流,而且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程交流文化。 ②人口迁徙。每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都意味着大规模的文化传播。 ③教育。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是一种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 (2)其他途径:小到亲朋聚会、外出旅游,大到各种经济、政治、文化活动,都可以成为文化传播的途径。 2、文化的多样性 坚持文化多样性的原因: ①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也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②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本民族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本题考查文化传播的途径、文化的多样性,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考生对材料中的观点能准确把握其主旨,并与所学知识相结合,需要考生有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同时要善于运用排除法去除说法错误的选项。 2. 2017年12月15日,北京2022年冬奥会会徽正式发布(如图)。名为“冬梦”的会徽以汉字“冬”为灵感来源,图形上下部分分别展示滑冰和滑雪运动员的姿态。中间舞动的线条代表举办地起伏的山峦、赛场、冰雪滑道和节日飘舞的丝带,为会徽增添了节日喜庆的视觉感受,也象征着北京冬奥会将在中国春节期间举行。这表明( ) A. 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B. 汉字是中华文化创新的基础和源泉 C. 文化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 D. 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答案】A 【解析】A符合题意,2022年冬奥会会徽是人们在生活实践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这说明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B说法错误,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础和源泉; C说法错误,注意优秀文化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 D不合题意,冬奥会不是民族节日,不能体现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故选:A。 本题考查:文化的特点 ①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 ②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生活、接受知识文化教育而培养出来的。 ③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一方面要把握材料要阐明的主旨,并和所学知识对应起来,另一方面运用排除法去除不合题意和错误的选项。 1. 受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的启示,某县政府和企业把“文化车间”建设提上议事日程并积极推动企业文化建设,政府和企业这样做的理由有( ) ①“文化车间”建设能够丰富职工的精神世界 ②“文化车间”建设会直接影响企业经济效益 ③人们的精神产品源自物质载体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离不开特定的文化环境。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某县政府和企业把“文化车间”建设提上议事日程并积极推动企业文化建设”,政府与企业之所以这样做,正是因为看到了企业文化的作用与影响。因此: 选项①直接陈述企业文化的积极作用,正确; 文化本身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并不能直接作用于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选项②观点错误,不选; 经济决定政治文化,人们的精神活动源自实践活动。因此,选项③观点错误,不选; 选项④从文化产生影响的途径来表述,观点正确,符合题意,应选; 故选:B。 本题是文化生活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文化的作用与影响。 ①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是人们的精神活动及其产品,依赖于一定的物质载体。 ②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源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源自于特定的文化活动。 ④文化影响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⑤优秀的文化能塑造人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组合选择题最佳办法就是排除法。 1.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人生第一所学技。中国人历来重视家风的教育和传承,留下了“岳母刺字”“孔融让梨”“孟母三迁”等无数经典故事。今天,我们重视家训家风,是因为( ) A. 家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B. 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 C. 家风是各种文化因素交互影响的结果 D.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强制的、深远持久的 【答案】B 【解析】A错误,优秀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家风不一定都是优秀文化,排除; B正确且符合题意,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人生第一所学技,表明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故当选; C不符合题意题意,家风是各种文化因素交互影响的结果,不能成为我们重视家训家风的原因,排除; D错误,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一般不是强制的、有形的,排除。 故选:B。 本题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来源 ①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 ②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本题考查考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考生在分析题肢的时候,要结合材料进行思考,排除题肢中与材料无关以及本身说法错误的,从而筛选出正确的选项。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的理解和把握。 2. 中国大学生在求职时往往谦逊乖巧,不好意思提报酬高低。在招聘时,中国老板可能会认为这个年轻人礼貌、谦逊、好学,当即拍板雇用了他;而外国老板则认为求职就是一个赤裸裸的买卖过程,不提报酬不可理解,说明年轻人素质不高,反而不会聘用他。材料说明( ) ①文化素养高的人就业机会更多 ②人们在实践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③文化影响人们的思维力式 ④文化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答案】C 【解析】①说法错误,“文化素养高的人就业机会更多”的说法过于绝对,文化素养高有利于就业,但还需要其它条件; ②不合题意,材料不体现人们获得和享用文化的内容; ③④符合题意,中国老板与外国老板对求职要求不同理解是受不同文化的影响,表明文化影响人们的思维力式和认识活动。 故选:C。 本题考查:文化对人有影响 表现: ①文化影响着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人们在相互交往中,总要采取一定的方法和形式。各种社会交往方式,都带有各自的文化印记。交往方式中的文化影响,有的取决于价值观念,有的源于风俗习惯、文化程度等。人们交往方式的差异,见诸交往时使用的语言、器物、符号等,也见诸交际过程中的行为举止。 ②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不同的文化环境、不同的知识素养、不同的价值观念,都会影响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以及认识事物的深度和广度,影响人们在实践中目标的确定和行为的选择,影响不同的思维方式的形成。 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一方面要把握材料要阐明的主旨,并和所学知识对应起来,另一方面运用排除法去除不合题意和错误的选项。 1. “长大了以后,再拉着妈妈的手,想起儿时的不孝顺,我心里好难受。”伴随着2015年央视春晚上儿女们对母亲说出的心里话,无数人不荼泪眼婆娑。《拉住妈妈的手》唱得无数人心怀感伤,这表明( )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②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 ④优秀文化塑造人生,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答案】B 【解析】①③符合题意,《拉住妈妈的手》唱得无数人心怀感伤,表明歌曲触动了人的内心深处,体现了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故①③当选; ②④不符合题意,材料不能反映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也不表明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故排除②④. 故选:B. 本题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 (1)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来源: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2)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表现: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3)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特点. (4)文化塑造人生,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世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解答本题应运用的解题方法为排异法,即排除题肢本身尽管正确,但与题干的规定性无关的,即可得出正确答案.运用此类方法解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的理解和把握,难度中等. 2.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在太湖边上的杨湾村,夜里曾“聒噪”的蛙声,如今成了农民增收的资源。有人根据当地青蛙多的特点,想到在银色月光里听着蛙唱。喝着碧螺春,可能是城里人向往的惬意生活,于是用这个文化创意建起“青蛙村”,搞起休闲游,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这体现了( ) A. 文化对经济发展有促进的一面 B. 文化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基础 C. 文化创意增强了人的精神力量 D. 古典文化提升了人的需求层次 【答案】A 【解析】A正确,用这个文化创意建起“青蛙村”,搞起休闲游,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说明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反作用于经济,故当选。 B错误,颠倒了文化与经济的关系,故排除。 C错误,材料中没有强调文化对人的影响,故排除。 D错误,需求层次由经济发展程度决定,故排除。 故选:A。 本题考查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政治和经济。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材料的内容说明了文化反作用与经济。 本题考查学生应用知识分析理解材料的能力,学生必须要熟练掌握相关知识。有一定难度。 二、简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0分) 1. 2017年,站在历史的重要节点上,我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全民族的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得到激发,中国的文化强国之路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7年,我国文化建设进一步发展。各地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弘扬红船精神,极大鼓舞了各族人民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决心和干劲;加快文化产业提质转型升级,文化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显著提升;文化对法治的支撑涵养作用不断增强,为社会的良性运行提供重要促动力;“慧眼”卫星遨游太空,C919大型客机飞上蓝天,量子计算机研制成功,一大批重大科技领跑世界。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社会”的知识,分析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材料二 《开学第一课》是自2008年起教育部与中央电视台合作的大型公益节目,于每年新学年开学之际推出。这一节目针对中小学生的特点而设计,靠他们喜欢的方式,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陶冶,有利于增强教育的针对性;每年都是针对当年最重要的事情选定节目内容,有利于增进教育的实效性。2017年9月《开学第一课》主题为“中华骄傲”。中华骄傲,是文化的骄傲,是民族的自信。这份骄傲和自信,深深镌刻在我们民族的记忆里,流淌在我们文化的血脉中。 (2)结合“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说明《开学第一课·中华骄傲》节目的意义所在。 【答案】(1)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弘扬红船精神,鼓舞了各族人民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决心和干劲。②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文化反作用于经济政治,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文化建设促进了我国经济政治的发展与进步。③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发挥文化生产力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促进了我国经济发展。④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文化法治的支撑涵养作用不断增强,推动着依法治国进程的加快。⑤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我国加强文化建设,有助于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2)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节目为青少年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创造良好的文化生活氛围。②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交往方式,也影响着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唤起人们在生活中对真善美的追求。③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开学第一课》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使人们在潜移默化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熏陶,把中华文化的自信与骄傲镌刻在我们民族的记忆里,流淌在我们文化的血脉中。④优秀文化塑造人生。节目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解析】(1)此题考查文化与社会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知识分析材料的能力。题目要求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社会”的知识,分析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此题实际是考查文化的作用,因此考生可从文化的实质、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文化与综合国力几个方面介绍分析说明。 (2)此题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考查学生调动知识分析材料的能力。题目要求结合“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说明《开学第一课·中华骄傲》节目的意义所在。设问限定知识范围,根据材料,考生可从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来源、表现、特点以及优秀文化塑造人生等方面进行说明。注意结合材料组织答案。 1.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2016年9月4日晚,G20峰会文艺晚会《最忆是杭州》震撼盛放。 G20晚会的成功离不开创作团队每个人的努力。如所有的场景、舞蹈都要在湖面,三伏酷暑,演员们练了一遍又一遍;晚会的灯光、舞台的材质、表演道具等的选择也几经更换,反复推敲、反复试验……晚会创作,深入挖掘杭州的古老民间传说、神话,西湖人文历史的代表性元素得以重现,同时借助高科技手法再造“西湖雨”,反映雨中西湖和西湖之雨的自然神韵;一曲古琴、中国鼓与大提琴的对话,呈现了中西合璧的《高山流水》,传递出中国与世界各国相知相近的美好寄望。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的途径”的知识,说明《最忆是杭州》文艺晚会是如何做到震撼盛放的。 【答案】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最忆是杭州》文艺晚会的震撼盛放,得益于在社会实践基础上的文化创新。经过创作团队、演员的反复演练,反复试验的实践,创造出了震撼的晚会。②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是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之一。深入挖掘杭州的传说、神话及人文历史的代表性元素,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过程,借助高科技手法再造“西湖雨”是“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的过程。③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是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之一。古琴、中国鼓与大提琴的对话,中西合璧、文化交融的演出及《高山流水》的创作说明需要面向世界,在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中,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以发展本民族文化。 【解析】此题考查文化创新的途径,考查调动知识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分析阐释问题的能力。设问限定的知识范围明确,包括根本途径和基本途径。设问要求结合材料说明《最忆是杭州》文艺晚会是如何做到震撼盛放的,即如何实现文化创新的。考生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等角度结合《最忆是杭州》文艺晚会的成功因素组织答案即可。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