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 ‎ 一、选择题(每题2分,满分48分)‎ ‎1.“青衿”是周朝学子的服装,因此“青衿”多用来指代读书人;“巾帼”乃指古代妇女的头巾和发饰,后作为妇女的代称:“乌纱帽”是古代官吏戴的一种帽子,后来则是官老爷的代称;“黄裳”原指黄色的下衣,但在古代黄色表示尊贵,穿黄裳意味着高居尊位,因而“黄裳”就成了将做君主的太子的别称。这些现象折射出文化 ‎ ‎①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产物 ②具有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 ‎③是对一定经济与政治的反映 ④具有不同的民族风格和民族特色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汉字大体来源于两个系统:一是图画系统,一是刻画系统。以图画系统为主,刻画系统为辅。这些原始文字属于表意字范畴,所描绘的或者是具体事物的形象,或者是生活当中的场景,都是“近取诸身,远取诸物”。这一事实说明 ‎ ‎①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 ②文化自身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③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④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2019年8月31日,“公园城市青春式-垃圾分类小提案”路演及颁奖典礼在成都市万科·华茂广场隆重举行,11名小学生在专家面前进行路演,分享自己关于垃圾分类的小创意。开展这一活动是基于 ‎ ‎①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活动 ②通过文化活动提升文化素养 ‎③文化素养是社会发展的基础 ④文化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4.一个小孩子看到月亮,可能会形象化地把它同日常生活中的某些东西,如盘子和镜子等具体的事物联系起来;而一个远离家乡的成人看到月亮时,则会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来抒发自己的离情别绪。由此可见 ‎ ‎①人的世界观是各种文化因素交互影响的结果 ‎②每个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 ‎③人的文化素养需要在实践中逐步培养 ‎④人们自发形成的世界观是零散的、不自觉的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5.一位书法家说:读书法作品,我们可以不记得作品的文词,不记得每一笔画怎么写,留在脑海里印象最深刻的是作品的情性,富于“形质”的情况是书写心声的最深刻的表露……可见 ( )‎ ‎①人们可以通过一定“形质”来把握“情性”‎ ‎②“情性”可以剥离文词、笔画等形质而存在 ‎③人们可以排除一切“形质”来表露“情性”‎ ‎④“情性”可以通过文词、笔画等形质表露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6.近年来,文化创意已经成为杭州这座世界名城的“金名片”。2018年,杭州文创产业在多种挑战叠加下,砥砺奋进,创新发展,交出了一份速度与质量并举的发展答卷。全市文创产业实现增加值3347亿元, 同比增长11.6%, 占GDP比重达24.8%, ‎ 产业总实力再创新高,成为全市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性产业。材料体现了 ‎ A.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B.文化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C.文化是经济的派生物 D.文化为经济提供方向保证 ‎7.“重男轻女”本来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思想意识,是生产资料私有制财产继承关系的反映。但直到今天,这种思想依然残留在一些人的头脑里。这说明 ‎ ‎①文化的发展总是落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②文化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并不是完全同步的 ‎③文化可以脱离经济而存在 ‎④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8.中国古典诗词往往蕴涵着丰富的文化生活道理。下列对应正确的是 ‎ ‎①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文化环境会对人产生重要影响 ‎②粗增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优秀文化能塑造人生 ‎③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一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④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如果把大学和高等学府比作象牙塔的话,那么作为国内屈指可数、堪称世界一流顶尖大学的北大,就是屹立在众塔之尖上的一颗“光华四射”的璀璨明珠!在如此浓厚的学习、学术、研究风气之中,过去20年间北大保安有500余名成群逆袭,有的考上了研究生,有的还当了大学老师,可说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与此中情理一致的是 ‎ ‎①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②蓬生麻中,不扶而直 ‎③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 ④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全球化时代的文化交流创造了一个兴趣接近的跨国界受众群体,中国传统文化在那些同样尊崇传统的国家具有独特的传播魅力。由此可见 ‎ ‎①文化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 ‎②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高 ‎③不同国家人们的文化价值认同趋于同一 ‎④传统文化主导着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进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从天下为公、世界大同,到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再到仁者爱人、以德立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对于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具有重要启示意义。中国理念之所以能为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提供启示,是因为它 ‎ ‎①反映了世界各民族实践的普遍规律 ‎②符合世界各国人民的根本要求 ‎③以中国经济政治为基础,具有中国特色 ‎④包含着世界各民族的文化个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2.日前,中国文化遗产传播剧《遇见大运河》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国家大剧院上演。千年运河的兴衰荣枯、保护运河的赤诚之心,引起现场观众的强烈共鸣。中国文化遗产传播剧的成功上演 ‎ ‎①有助于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②表明不同民族文化具有共性 ‎③说明文化多样性要以文化交流为前提 ‎④能增强中华传统文化的国际领导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2020年2月24日,是农历的二月二。农历二月初二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龙头节”象征着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民谚“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寄托了人们祈龙赐福的美好愿望。这表明 ‎ ‎①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②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 ‎③透过民族节日及习俗我们可以领略不同民族文化的韵味 ‎④民族节日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4.‎2019年7月6日,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举行的第43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来自中国的“良渚古城遗址”项目经世界遗产委员会审议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世界遗产总数达55处,位居世界第一。 “申遗”有利于 ‎ ‎①向世界展现伟大的中华文明②避免各类世界文化遗产遭到破坏 ‎③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④丰富和发展中华文化内涵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5.我国航天事业的每一次新的成功发射,都是对上一次发射的进一步提高,技术都在原有基础上又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下列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继承就是要否定发展 ②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 ‎③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④先有继承而后有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6.42年前的‎5月11日, 《光明日报》发表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掀起了一场全国性的真理标准大讨论。真理标准大讨论成为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先导,揭开了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序幕。由此可见 ‎ ‎①思想运动往往催生社会变革,促进文化发展 ‎②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着社会制度的变化,也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 ‎③文明的发展离不开思想的解放,要推动思想再解放改革再深入 ‎④思想运动使文化传递,储存方式发生了根本变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7.课堂上传来朗朗的读书声,细细一听,你会发现,读《论语》《孟子》、唐诗宋词的有很多;校园里传来孩子们的欢声笑语,走进一瞧,你会看到,许多渐渐被人所淡忘的地方戏曲、特色手工艺在恢复生机:更有许多承载着文化内涵的雕塑、标语,用于提高学生素养的书法,国画课在全国各地校园蓬勃发展……传统文化进校园 ‎①彰显了文化积累是文化继承的基础②发挥了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 ‎③有利于促进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④反映了传统文化已渗透进生活各领域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8.《诗经小雅·鹤鸣》记载: “它山之石,可以为错……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意思是可以借助外力来提高自己的见识,改正自己的缺点、错误。“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文化生活》依据是 ‎①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②各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是文化创新的根基 ‎③文化交流、借鉴和融合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 ‎④发展文化要克服“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错误倾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9.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进行文化创新,这是因为 ‎ ‎①文化创新决定社会实践的发展 ‎②文化创新能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③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④创新是一个民族永葆生命力和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A.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中国传统美学认为美有阳刚之美与阴柔之美。徐悲鸿用“骏马秋风冀北,杏花春雨江南”这副对联作了精妙的概括。每句以三个具体形象,分别象征两种截然不同状貌的美,前者是“气概”,后者是“神韵”:前者是动态的刚性美,后者是静态的柔性美,把中国人的审美意境表达得十分传神。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 ‎ ‎①中国传统文化能够鲜活地表达中国人的审美 ‎②文化因自然因素的不同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③文化的价值就在于深切体验不同的审美意境 ‎④不同的自然环境决定了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1.‎2018年10月24日,1000多名来自各行各业的书法爱好者们齐聚庄子故里--蒙城,现场笔歌墨舞。当天,第五届中国(蒙城)汉字写字节暨第二届“庄子杯”全国大书法比赛颁奖典礼隆重举行。举办汉字写字节的文化生活依据是 一 ‎①汉字是中华民族代代传承、绵延不绝的重要文明标志 ‎②汉字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维系中华民族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 ‎③汉字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和集中展示 ‎④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着中华文化发展的基本轨迹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2.“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中国历法独创的二十四节气蕴含了古人对“天”追问的智慧,对推动中国农牧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这说明 ‎①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 ②中国科技长期居于世界前列 ‎③二十四节气反映了人们的精神向往 ④中华民族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3.‎2018年6月13日,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吉祥物龙娃“中中”在郑州揭晓。 “中”是河南的特色方言,表达肯定、鼓励和赞誉的意思。龙娃胸前的中国传统服饰图案取自郑州出土的商代经典青铜器“商鼎”,体现举办地郑州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龙娃“中中”的设计体现了 ‎ ‎①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 ‎②不同区域文化相互交流、借鉴、吸收,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特色 ‎③中华文化历久弥新、源远流长,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无穷魅力 ‎④受历史、地理等因素影响,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4.汉代是中国饮食文化的丰富时期,这归功于中西(西域)饮食文化的交流,引进了芝麻、葡萄、黄瓜、菠菜等蔬菜,还传入了一些烹调方法。由此可见 ‎ ‎①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②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③中华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④文化的交流与借鉴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二、非选择题(共4题,计52分)‎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9年5月22日‎,华为任正非接受了中国媒体的采访,就美国制裁华为的相关问题作出了回答。当日下午任正非再次接受了央视记者董倩的独家专访。采访期间任正非多次谈到了文化问题,他认为“唯有文化才能生生不息”。在提及中美贸易话题时,更是指出中美贸易根本的问题是教育水平,一个国家强大的基础在于文化素质的强大,美国不光在全球输出他的产品,也输出他的文化。他认为文化对一个国家、一个企业至关重要,文化才是根本层面的东西,是基因,是种子,物质资源终会枯竭,唯有文化才能生生不息。一个国家强大的基础是什么?有硬件基础,比如说铁路、公路、交通设施、城市建设、自来水各种环节的硬件设施,硬件设施是没有灵魂的,灵魂在于文化、哲学、教育,在于人类文化素质,要用文化去熏陶人。‎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社会作用”的相关知识,结合中美贸易战谈谈你对“唯有文化才能生生不息”的理解。 (9分)‎ ‎26.某中学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要求,开展了主题为“慎独自省,重塑道德人格”的一系列校园文化活动。通过建设道德模范事迹展示长廊、举办道德讲堂等活动全面营造道德文化氛围。以日常行为检查和班会活动为载体,引导学生从细微处入手,通过增强自省意识、发扬自律精神,检查自己的言行,自觉纠正言行偏差,并不断 为自己提出更高的道德要求,实现从自发到自觉、从外表到内心、从被动到主动、从他律到自律的行为转变。积极开展社会帮扶和文明志愿者活动,促使学生在社会道德的践行中,培养道德情感,提升道德水平。‎ 该校开展一系列校园文化活动体现了文化对人影响的哪些道理。 (11分)‎ ‎27.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是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举办进博会,是中国着眼于推动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中国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的重大举措。‎ ‎“进博会”充分展示了国家形象、经贸发展成就和特色优势产品。中国国家馆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为主线,展示中国改革开放巨大成就。英国国家馆集中展现了来自医疗和生命科学、创意产业、人工智能及大数据等领域的世界领先企业。越南国家馆展出果干、工艺品、传统服饰等。动漫制作、文化艺术、境外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在“进博会”上精彩亮相。可以说, “进博会”也是各国文化交流的舞台,是四海宾朋,万商云集的进口博览会。引起中外媒体的广泛关注,人民日报将它形容为“一次合作共赢的‘东方之约’”, “一席开放融通的贸易盛宴”, “一曲活力澎湃的恢宏乐章”。‎ 结合材料并运用所学文化知识,谈谈“进博会”是如何促进文化交流与传播的。 (16分)‎ ‎28.2019年7月,良渚古城遗址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个中华文明存世5000余年的重要例证得到全世界的认可。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地处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园区按照“保护第一、最小干预、真实可逆”的原则,在充分尊重遗产真实性、完整性和保护有效性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大型遗址展示的成功经验,运用绿植标识、模拟复原、小品雕塑、数字演示、场馆展示等手段,开展遗址保护展示,科学、立体、全面地展示良渚古城遗址的文明特征、价值内涵,让文化遗产保护成果为全民所共享。此外,园区内引入5G技术,让古城更加智慧化,增强游览的体验 性,让这座刚刚获选世界遗产的历史景区更具魅力。‎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良渚古城是如何创新遗址体验的。 (16分)‎ 政治答案 ‎1~5BBDDD 6~10ADACA 11~15AACBB 16~20BCDCA 21~24CBDB ‎1.B【解析】①③符合题意,材料中“青衿”、“巾帼”、乌纱帽”等词的别称的形成都表明文化乃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产物,是对一定经济与政治的反映:②不合题意,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强调的是文化与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是亦步亦趋的,材料没有涉及;④不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文化的民族特色和风格。‎ ‎2.B【解析】这些原始文字属于表意字范畴,所描绘的或者是具体事物的形象,或者是生活中的场景,来源于人们的生活,这说明文化是人类所特有的,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的,①④说法正确;②③与题意不符。‎ ‎3.D【解析】①不合题意,与材料主旨无关:③说法错误,经济是社会发展的基础:②④符合题意。‎ ‎4.D【解析】①不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影响人的世界观的因素:④不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人们的世界观的形成和特点:②③符合题意,材料表明每个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人的文化素养需要在实践中逐步培养。‎ ‎5.D【解析】②错误,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情性”不能剥离文词、笔画等“形质”而存在;③错误,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人们不能排除“形质”来表露“情性”;①④符合题意。‎ ‎6.A【解析】A符合题意;B错误,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C错误,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并不是经济的派生物:D不合题意,题干并未体现文化为经济提供方向保证。‎ ‎7.D【解析】①说法错误,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文化的发展可能先于也可能落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③说法错误,经济决定文化,文化不可以脱离经济而存在:②④符合题意。‎ ‎8.A【解析】①②对应正确:③前后不能对应,“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不能表明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④前后不能对应,“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体现了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9.C【解析】①不合题意,“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形容人的本性难以改变,并未体现文化对人潜移默化的影响:③不合题意,以石坚丹赤为喻,说明具有高洁品质的人是不会因外界压力而改变操守的,即使粉身碎骨,精神也是永存的,并未体现文化对人潜移默化的影响;②④符合题意。‎ ‎10.A【解析】①②符合题意:③说法错误,认同的应该是本民族文化,且“趋于同一”的说法不利于文化多样性的展现:④说法错误,“主导”着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进程的说法夸大了中华文化的作用。‎ ‎11.A【解析】③不合题意,材料中强调的是中国理念对世界有共性的指导意义,而不是强调中国特色:④说法错误,中国理念包含着世界各民族的文化共性,而不是个性:①②‎ 符合题意。‎ ‎12.A【解析】③说法错误,文化交流要以文化多样性为前提:④说法错误,“国际领导力”的说法夸大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作用:①②符合题意。‎ ‎13.C【解析】①②③正确;④错误,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14.B【解析】①③符合题意:②说法错误,“避免”各类世界文化遗产遭到破坏的说法夸大其作用:④不合题意,“申遗”有利于保护文化遗产,但不会丰富和发展中华文化内涵。‎ ‎15.B【解析】①④错误,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也不能有先后之分;②③符合题意,“技术都在原有基础上又得到了进一步发展”表明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16.B【解析】①③正确:材料没有体现②:④错误,使文化传递、储存方式方面发生的根本变革的是科学技术的进步。‎ ‎17.C【解析】①说法错误,文化继承是文化创新的基础:材料没有体现④:②③符合题意。‎ ‎18.D【解析】①错误,物质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②错误,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是文化创新的根基;③④正确,“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文化生活》依据是文化交流、借鉴和融合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发展文化要克服“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错误倾向。‎ ‎19.C【解析】①说法错误,应该是社会实践决定文化创新:③说法错误,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和源 泉;②④符合题意。‎ ‎20.A【解析】把中国人的审美意境表达得十分传神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能够鲜活地表达中国人的审美,不 同地区用不同词句来表现体现出文化因自然因素的不同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①②符合题意:文化的价值就在于为社会服务,③说法错误:不同的自然环境影响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但不能起决定作用,④说法错误。‎ ‎21.C【解析】①④符合题意,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着中华文化发展的基本轨迹,是中华民族代代传承、绵延不绝的重要文明标志:②错误,传统文化是维系中华民族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③错误,中华民族节日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和集中展示。‎ ‎22.B【解析】“二十四节气”对推动中国农牧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这说明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①正确:中国古代科技长期居于世界前列,不是中国科技长期居于世界前列,②不选:二十四节气反映的是古代科技,它只是对时令物候规律的反映,并没有反映人们的精神向往,我国的文学艺术反 映人们的精神向往,③不选:二十四节气蕴含了古人对“天”追问的智慧,说明中华民族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④正确。‎ ‎23.D【解析】①不合题意,材料并没有强调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②不合题意,材料不能体现不同区域文化相互交流、借鉴、吸收,渐趋融合;③④符合题意。‎ ‎24.B【解析】②与材料主旨内容无关:③不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中华文化的民族特色:①④符合题意,材料强调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能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也说明文化的交流与借鉴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25.(9分)‎ ‎①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中美贸易的根本问题是教育水平问题,一个国家强大的基础在于文化素质的强大。‎ ‎②‎ 文化和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同时文化反作用于经济。只有重视科学技术,大力发展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才能使我国在中美贸易中更好地应对未来挑战。‎ ‎③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一个国家强大的基础不能仅看硬件基础,还要不断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26.(11分)‎ ‎①文化对人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2分)‎ ‎②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3分)‎ ‎③文化对人影响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特点。(3分)‎ ‎④文化塑造人生,优秀文化丰富了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了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3分)‎ ‎27.(16分)‎ ‎①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进博会是各国文化交流的舞台,促进各国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②大众传媒具有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进博会依托大众传媒能够最大限度地超越时空局限促进文化的交流传播。‎ ‎③进博会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促进文化相互交流、借鉴和融合,推动文化发展。‎ ‎④中国举办进博会,既有利于热情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各国优秀文化成果,同时也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28.(16分)‎ ‎①借助现代科技,创新良渚文化的保护、展示、体验和传播方式,扩大良渚文化的影响力。‎ ‎②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正确处理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在实践的基础上将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有机融合。‎ ‎③面向世界、博采众长,结合自身实际,借鉴国外大型遗址展示的成功经验。‎ ‎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新理念,努力实现让文化遗产保护成果由人民共享。‎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