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03 发布 |
- 37.5 KB |
- 2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内蒙古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10月月考政治试题
一机一中高二年级月考政治试题 一、选择题 1.2018年10月12日,某校组织义务植树活动,某班班主任让学生提出劳动分工方案。一个男生说:“所有的人都分配等量的劳动,这样最公平。”一个女生反驳说:“这样不公平,我们女同学力气小,应该有差别地分配劳动量才公平。”为此,大家围绕“什么是公平”展开了激烈的讨论。由此可见 ①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②哲学源于思维的争辩 ③哲学争论的根源在于思维的出发点不同 ④生活处处有哲学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④:题中强调在实践中产生了关于公平的观点分歧,说明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同时说明生活处处有哲学,①④符合题意。 ②: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而不是源于思维的争辩,②说法错误。 ③:哲学争论的根源在于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而不是思维的出发点不同,③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B。 【点睛】哲学与我们的生活的关系 (1)哲学的智慧不是从人们的主观情绪中凭空产生的,而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的活动中,在处理人与外部世界关系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2)哲学具有的作用。 ①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②从哲学的本义:爱智慧或追求智慧。哲学就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③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地变化与发展,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正确对待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正确对待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正确对待进与退、得与失、名与利,从而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 ④从哲学的任务上看,哲学能在人类生活的路途上点起前行的明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2.“黑与白,直线与斜线,点与面……绘画中蕴涵了很多对比和冲突;不懂辩证的画家,是创造不出好的作品的。”说明( ) A. 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B. 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C. 具体科学为哲学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D. 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答案】D 【解析】 【详解】D:不懂辩证的画家,是创造不出好的作品的。”说明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D符合题意。 ABC:选项ABC均不符合题意,不选。 故本题选D。 3.霍金在《大设计》里说:“自然发生说是有物而非无物存在的原因,是宇宙和人类存在的原因。没必要借助上帝引燃蓝色导火线,让宇宙诞生。”下列与斯蒂芬·霍金的世界观相一致的有 ①道者器之道,无其器则无其道 ②精神生于道,形本生于精 ③气化流行,生生不息,是故谓之道 ④道之为物,惟恍惟惚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霍金认为“自然发生说是有物而非无物存在的原因,是宇宙和人类存在的原因。没必要借助上帝引燃蓝色导火线,让宇宙诞生”,其观点属于唯物主义观点,“道者器之道,无其器则无其道”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符合题意,故①项正确。 ②:“精神生于道,形本生于精”是唯心主义的观点,与题意不符,故②不选。 ③:“气化流行,生生不息,是故谓之道”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符合题意,故③项正确。 ④:“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是唯心主义的观点,不符合题意,故④不选。 故本题选B。 4.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说:“当一个人年轻的时候,不要让他耽误了对哲学的研究;当他年老的时候,也不要让他对他的研究产生厌倦,因为要获得灵魂的健康,谁也不会有太早或太晚的问题。”之所以要重视哲学的研究,是因为 A. 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 B. 凡是哲学都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 C. 真正的哲学,能够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D. 哲学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答案】C 【解析】 【详解】A:任何哲学都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但哲学有正确与错误之分,并不是所有的哲学都是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A错误。 B: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B错误。 C:题中强调重视哲学的研究的原因,在于能够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C正确。 D:题干强调重视哲学的研究的原因在于哲学的作用,而不是哲学的产生,D错误。 故本题选C。 【点睛】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 (1)区别: ①含义不同: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哲学就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 ②世界观人人都有,而哲学只有经过系统学习的人才能掌握。 ③一般人的世界观往往是自发的、零散的、缺乏理论论证的,而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有一套理论体系。 (2)联系: 哲学以世界观为内容和基础,没有世界观就没有哲学,世界观以哲学为最高表现,二者不能截然分开。 整个世界包括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客观世界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主观世界指人的意识领域。 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 (1)区别:含义不同。世界观是指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人们用这种观点作指导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成为方法论。方法论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观点。 (2)联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不存在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不存在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 世界观与方法论和哲学的关系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我们可以说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又是关于方法论的学问。 5.第二十四届世界哲学大会协议备忘录签字仪式于2014年3月26日在北京大学举行,确立第二十四届世界哲学大会将于2018年在北京举行,这是继韩国后第二次在亚洲国家举办国际哲学盛会。2018年8月13日上午,第二十四届世界哲学大会开幕式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这是拥有一百多年传统的全球最大规模哲学会议第一次来到中国,哲学的作用及发展也更为国人所关注。这段话表明 ①哲学的研究对象为世界的一般本质和规律 ②哲学从一般规律中概括和总结出各种个性规律 ③哲学是一门“放之四海皆真理”的综合性科学 ④哲学能够发挥给人智慧、让人聪明的作用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②选项错误,哲学从各种个性中总结概括一般规律;③选项错误,哲学有正确与错误之分,没有“放之四海皆真理”的科学;第二十四届世界哲学大会开幕式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这是拥有一百多年传统的全球最大规模哲学会议第一次来到中国,哲学的作用及发展也更为国人所关注,这表明了哲学的研究对象为世界的一般本质和规律,哲学能够发挥给人智慧、让人聪明的作用。①④选项入选;正确选项为B。 【点睛】哲学的任务就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从哲学是教人如何看待世界,即如何对待宇宙和人生,如何对待知识和规律,如何对待个人和社会、自己与他人的意义上,我们既可以说哲学是指导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工具,又可以说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6. 德国物理学家朗克说:“研究人员的世界观将永远决定着他的工作方向。”这表明( ) ①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②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 ③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④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③ 【答案】A 【解析】 【详解】“研究人员的世界观将永远决定着他的工作方向。”这表明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①②正确且适合题意;哲学有正确和错误之分,只有真正的哲学才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③④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A。 7.哲学家库恩说:“特别在公认的危机时期,科学家们必须转向哲学分析,作为揭开他们领域中的谜的工具。”此观点表明 A. 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B. 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 C. 哲学是具体科学发展的基础 D. 哲学对具体科学有指导作用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题干中的观点认为哲学能够帮助科学家解决他们研究领域遇到的难题,这说明哲学对具体科学的研究能够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D符合题意;A不是哲学对具体科学的指导作用,不符合题意;B说的是具体科学对哲学的作用,而材料描述的是哲学对具体科学的作用,不符合题意;具体科学才是哲学的基础,C观点错误。故本题答案选D。 考点:哲学与具体科学 8.习近平在《求是》杂志发表重要文章《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中国共产党人之所以将辩证唯物主义作为自己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因为辩证唯物主义( ) ①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②把握了时代脉搏,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③是指导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 ④在社会历史研究领域坚持了辩证法 A. ②③ B. ①④ C. ①②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②:中国共产党人之所以将辩证唯物主义作为自己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因为辩证唯物主义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成为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①②符合题意。 ③:辩证唯物主义是指导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③说法正确但不是本题的原因,排除。 ④:历史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研究领域坚持了唯物论和辩证法,④错误。 故本题选C。 9.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结合我国实际和时代特点,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使之更好地发挥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重要功能。这表现为真正的哲学 A. 正确反映了时代的特点和要求,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有力工具 B. 是对社会生活的总结和升华,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 C. 牢牢地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为社会变革提供巨大的物质力量 D. 是“科学之科学”,可以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表明真正的哲学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把握了时代的脉搏,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有力工具,A项符合题意;哲学是对社会生活的总结和升华,并非所有的哲学都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而只有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是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前进的方向,B项说法错误;真正的哲学把握了时代的脉搏,为社会变革提供巨大的精神力量而非物质力量,C项说法错误;真正的哲学可以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但不是“科学之科学”,不是凌驾于科学之上的科学,D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A。 【点睛】 真正的哲学之所以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就是因为它们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把握了时代的脉搏,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有力工具。 10.哲学不是宗教,但它也能给人以信仰;哲学不是艺术,但它也能给人以美感;哲学不是科学,但它也能给人以真理;哲学不是伦理,但它也能教人以向善。哲学就是一种建立在通晓思维的历史和成就的基础上的理论思维。由此可见 ①哲学是研究具体科学的基础, ②哲学具有帮助人们追求真善美的教化功能 ③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科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④哲学的理论思维依赖于思维的历史和成就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②④:题中事例强调哲学的作用,哲学具有帮助人们追求真善美的教化功能,同时题干强调哲学就是建立在通晓思维的历史和成就的基础上的理论思维,说明哲学的理论思维依赖于思维的历史和成就,②④符合题意。 ①: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而不是哲学是具体科学的基础,①说法错误。 ③: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而不是科学,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③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D。 11.博士学位的英文是Ph.D.,即Doctor of Philosophy,也就是“哲学博士”,表示任何一门专业的学科,学到最后所抵达的境界都是哲学的层次。从中可以看出 ①哲学是检验各门具体科学的标准 ②哲学思维寓于各门具体科学之中 ③哲学是对各门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④各门具体科学都应以哲学为基础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题中材料“任何一门专业的学科,学到最后所抵达的境界都是哲学的层次”,表明哲学与具体科学之间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且我们知道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故②③两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哲学属于主观范畴,不能检验认识正确与否,故①项表述错误,不能入选;哲学以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故④项表述错误,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C项。 考点:本题考查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12.2018年1月11日,李克强总理在出席澜湄合作第二次领导人会议时,提及河流与水,并以此详细阐释澜湄精神。“水是生命之源,澜沧江一湄公河流域承载着数以千万计的人口。这个地区历史上曾出现过动荡,在国际形势错综复杂的今天,我们沿澜湄流域六国聚在一起宣誓一种精神,即同饮一江水,共为命运共同体的澜湄精神。”从哲学角度来看,总理讲话体现了 ①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②物质与运动的关系 ③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④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答案】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材料的主题是“河流与水,并以此详细阐释澜湄精神”。河流与水是物质层面的,以此详细阐释澜湄精神是意识层面的,主要涉及的是物质与意识、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①④符合题意;选项②③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 13.老子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对于老子所说的道,历来解说不一。有的人认为,道是脱离物质实体而独自存在的最高原理;有的人则认为,道是指宇宙处在原始状态中的混沌未分的统一体。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前者认为老子的观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 ②老子认为物质和意识都是世界的本原 ③后者认为老子的观点属于朴素唯物主义 ④老子的观点蕴含着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 材料中的“道是指宇宙处在原始状态中的混沌未分的统一体”,这一观点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③正确;“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体现了辩证法的观点,④正确;“道是脱离物质实体而独自存在的最高原理”,是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①错误;②说法错误,老子的观点体现了辩证法思想,没有体现出物质和意识都是世界的本原。所以本题选D。 【点睛】理解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分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的。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的,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14.“所以立天地者,水也。成天地者,气也。水土之气,升而为天”与“劳动过程结束时的结果,在劳动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两种观点分别属于 A.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观点 B.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观点 C. 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 D.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中“所以立天地者,水也。成天地者,气也。水土之气,升而为天”的观点,认为水是根本,水里的混浊部分,下沉了就成为了土,水变为蒸汽,就成为了天。由此可见,该观点把水这一具体的物质形态当成了世界的本原,否认了世界是神创造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本题中“劳动过程结束时的结果,在劳动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的观点,强调的是实践具有能动性,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属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由此可见,D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A、B、C三项不符合题意,故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D项。 考点:本题考查唯物主义的类型。 15.2018年8月8日,由中通客车牵头申报的国家科技部“十三五”重点研发计——“新能源汽车专顶高效纯电动客车动力平台及整车集成关键技术”项目,顺利通过科技部第一阶段的评估验收。它集行业最先进纯电动客车技术于一身,除镁合金外,还多处应用了碳纤维等轻质材料,创造了行业镁合金纯电动客车的新记录。由此可见 ①客观与主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②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③人的意识能突破新能源汽车工业化生产规律的制约 ④人们对科学真理的追求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A. ①③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说法错误,应该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②符合题意,材料中顺利通过科技部第一阶段的评估验收,表明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③说法错误,规律是客观的,“突破”规律制约的观点错误,人们只能认识和利用规律;④符合题意,材料中创造了行业镁合金纯电动客车的新纪录,说明了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故本题答案选C。 【点睛】规律的客观性: ①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②规律的客观性要求我们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一旦违背客观规律,必然受到规律的惩罚。②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16.某企业在招聘会上开出的招聘要求:本岗位只招处女座员工!因为公司决策层相信:处女座员工是把风险控制得最好的。从哲学角度看,该公司决策层 ①在世界观上认为客观精神主宰着外在事物 ②在世界观上认为人的思维决定事物的发展 ③犯了典型的客观唯心主义错误 ④犯了典型的机械唯物主义错误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客观唯心主义。从哲学角度看,该公司决策层在世界观上认为客观精神主宰着外在事物,犯了典型的客观唯心主义错误,①③正确且符合题意;②④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A。 17.英国哲学家休谟认为:“一切外部的事物都不过是人们的一些主观感觉和印象。因此,人们在认识中只能和感觉发生关系,不能超出感觉之外。”与之相对立的观点是 ①我思故我在 ②天下无独燃之火,世间安得有无体独知之精 ③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被人的头脑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④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②③:天下无独燃之火,世间安得有无体独知之精,是唯物主义,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被人的头脑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是唯物主义,②③符合题意。 ①:题中休谟的观点是主观唯心主义,我思故我在也是主观唯心主义,设问要求与之相对立的观点,①说法错误。 ④:题中休谟的观点是主观唯心主义,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也是主观唯心主义,设问要求与之相对立的观点,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18.极移,是指地球自转轴相对于地表的位置会缓缓飘移的现象,1900-2000年间地轴每年飘移约10厘米。过去科学家认为冰期后反弹是导致极移的主因,而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科学家收集整个20世纪的数据,发现了造成地轴飘移的其他原因:格陵兰岛冰盖损失以及地函对流。上述研究成果说明 ①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②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③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④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科学家收集整个20世纪的数据,发现了造成地轴飘移的其他原因:格陵兰岛冰盖损失以及地函对流”,体现了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①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物质是运动的,而非强调运动的主体,②不符合题意。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说法正确,但是与题意无关,③不符合题意。“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科学家收集整个20世纪的数据,发现了造成地轴飘移的其他原因:格陵兰岛冰盖损失以及地函对流”,体现了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思维可以正确反映存在,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 19. 理学是中国古代最为精致、最为完备的理论体系,有人将它分为三大派别:气本论,以张载为代表,提出了“太虚即气“、“气化万物“、“一物两体”的观点;理本论,以程朱为代表,主张“理在气先”;心本论,以陆王为代表,认为“人皆具有心,心皆具是理”。这三大派别的观点包含着 ①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 ②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③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的对立 ④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气本论的观点是唯物主义的观点,理本轮的观点是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心本论的观点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因此,这三大派别的观点包含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的对立,本题①③符合题意;这三大派别的观点没有包含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②与题意不符,应排除;这三大派别的观点没有包含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④与题意不符,应排除;本题应选B。 20. 自有人类以来,思想领域内的斗争就一刻也没有停止过,如“古今异俗,新故异备”与“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这种斗争( ) ①体现了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②属于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斗争 ③从属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斗争 ④是哲学史上最高形式的斗争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哲学中的两个对子。“古今异俗,新故异备”与“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的斗争体现了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从属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斗争,①③符合题意入选;上述观点的斗争没有涉及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斗争,②不符合题意排除;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不是哲学史上最高形式的斗争,④不符合题意排除。本题答案选A。 【考点定位】哲学中的两个对子 21.农业部发布的消息显示,2018 年我国农业农村经济继续稳中有进,呈现生产形势稳中向好,市场供给总体平稳,二、三产业量效齐增的局面。这表明 ①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 ②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 ③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如实反映 ④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②④:题中强调我国农业农村经济稳中有进,说明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②④符合题意。 ①:题干强调物质与运动、静止的关系,并没有涉及世界的本原,①说法错误。 ③: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但并不是对客观存在的如实反映,③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D。 22.有一副对联,上联是“橘子洲,洲旁舟,舟行洲不行”,下联是“天心阁,阁中鸽,鸽飞阁不飞”。与这副对联所含哲理相一致的是 ①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②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③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即含动,动不舍静 ④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这幅对联有动有静,动静结合,②③项与这副对联所含哲理相一致;①项是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的相对主义和诡辩论,不符合题意;“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体现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④项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C。 【点睛】任何物质都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动和静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23.唐代诗人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有诗:“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下列古诗句中蕴含的哲理与白居易观点相似的是 A.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B.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C.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 D. 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唯物论、规律的相关知识。材料中白居易的诗表明事物的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A项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与题意不符;C项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与题意不符;D项只承认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也与题意不符;B项指画的凋落、春的消逝、时光的流逝都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为B。 【点睛】诗词名言(成语俗语)类选择题在哲学试题中比较常见,对诗词名言(成语俗语)的理解把握要结合语文知识,借助文言文阅读,努力古文阅读、诗文名言鉴赏能力,还要求对哲学的原理熟练理解与把握。 解答诗词名言(成语俗语)类选择题,要注意学科间的知识渗透,努力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具体方法如下: 要透过现象把握本质。解答时,考生需综合提炼题干材料所蕴含的主旨,宁依据此主旨,对接题肢中国的基本理论点,选择相符合的题肢。 排除错误选项,就是针对题干中的名言警句,将断章取义、望文生义或绝对化臆想的题肢加以排除。 24.2018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人民日报》当日发表社论指出,表决通过《宪法修正案》是时代大势所趋、事业发展所需、党心民心所向。此次宪法修定中所蕴含的哲理有 A. 坚持在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中把握事物 B. 坚持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C. 坚持一切从我党的科学理论出发,与时俱进 D. 坚持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的统一 【答案】AD 【解析】 【详解】 此题考查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关系、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的关系的相关知识。表决通过《宪法修正案》是时代大势所趋、事业发展所需、党心民心所向。从哲学角度看,此次宪法修订根据时代发展需要,对部分内容进行了修改。这坚持了在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中把握事物,坚持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的统一,A、D项正确;我们要坚持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B项中的“客观与主观……的统一”说法错误,排除;我们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不是从主观出发,党的科学理论属于主观范围,C项说法错误,排除。故本题选AD。 【点睛】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1.静止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或者说物体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的运动。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2.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1)区别: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 (2)联系: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3.反对两种错误倾向:①一是只承认相对静止而否认运动--形而上学的不变论。②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25.在第73届世界科幻小说大会上,中国作家刘慈欣的科幻小说《三体》获得科幻义坛最高荣誉——雨果奖。这部虚构性文学作品讲述的是具有想象力的故事,故事根植于中同古代和近代历史,一部分内容取自实际生活,让人回味无穷。这说明 ①科幻小说是不依赖于原型的主观创造 ②现实生活是作家发挥想象力的基础 ③文学作品体现了对原型的摹写和创造的统一 ④凭空产生的意识,其形式具有多样性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②③:题中事例强调故事根植于中国古代和近代历史,一部分内容取自实际生活,说明现实生活是作家发挥想象力的基础,同时说明文学作品体现了对原型的摹写和创造的统一,②③符合题意。 ①:科幻小说属于意识,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科幻小说也依赖于原型的主观创造,①说法错误。 ④:客观小说并不是凭空产生,也是依据现实生活,人类发挥意识的主动创造性的产物,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B。 26.漫画(文字为:书上说摘苹果要用梯子)主要讽刺了 ①不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现象 ②脱离生活实际而拘泥于书本知识的现象 ③否认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标准的现象 ④书本知识不符合客观实际的现象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切从实际出发。题中漫画强调照搬照抄书本知识,脱离生活实际的现象,没有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①②符合题意;漫画中的照搬书本,没有涉及其是否否认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标准,③不符合题意;④选项观点表述错误,并不是所有的书本知识都不符合客观实际的现象,排除。本题选A。 【点睛】客观规律与意识的能动作用 ①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 A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B尊重客观规律,实事求是,并不是否认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它要求我们要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C要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的统一。 ②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A为什么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B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到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要统一。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的统一。 27.近年来,很多小学为迎合家长需求,大搞“神童”教育,小学“中学化”倾向严重。这种“揠苗助长”的做法没有认识到 A. 事物的运动有其自身的规律 B. 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C. 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统一 D. 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可以相互制约 【答案】A 【解析】 此题考查规律。学生的成长有其自身的规律,小学“中学化”倾向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没有认识到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具有不可抗拒性,人们的行动一旦违背了规律的要求,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神童”教育和小学“中学化”这种拔苗助长的行为没有尊重学生的成长规律,最终反而会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厌烦,不利于其健康成长。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28.分享经济平台能够解决生产的供需信息不对称问题。以设备、产品等闲置生产能力的共享实现协作生产,不仅降低了成本,还提高了资源利用率。由此可见,分享经济 ( ) ①是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促进资源优化配置的有效方案 ②在认识和改造市场规律的基础上实现人与资源的和谐统一 ③成功与否取决于人们对资源配置规律的正确把握程度 ④是依据资源配置规律而提出的重要理念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分享经济是是依据资源配置规律而提出的重要理念,是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促进资源优化配置的有效方案,①④正确且符合题意;规律是客观的,是不能改造的,②说法错误;客观规律始终制约着人的主观能动性,分享经济成功与否取决于是否尊重资源配置规律,③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B。 29. 《经济日报》载文指出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和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要处理好“务虚”与“务实”的关系,要妥善处理好“尽力”与“量力”的关系。根据材料,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①坚持“务实”要实,从对实际情况的动态认识出发,适时调整对策 ②做到“务虚”不虚,要坚持求真务实的精神,力求实效 ③“尽力而为”是态度,看到了意志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④“量力而行”是科学的做法,正确把握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和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要处理好“务虚”与“务实”的关系,要妥善处理好“尽力”与“量力”的关系。坚持“务实”要实,从实际情况的动态出发,适时调整对策,①错误;做到“务虚”不虚,要坚持求真务实的精神,力求实效,②适合题意;“尽力而为”是态度,看到了发挥主观能动性,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③错误;“量力而行”是科学的做法,正确把握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④适合题意;故本题选C。 30. 早期人类的生产生活往往依赖河流,视河流为主宰命运之神而顶礼膜拜。工业革命后,人类以河流的主人自居,肆意开发利用河流,遭到了河流的报复。今天,人们重新认识人与河流的关系,致力于追求人与河流的和谐。由此可见 ①实践是物质性的活动,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 ②实践具有目的性,认识的最终目的是形成理性认识 ③实践具有历史性,认识必然打上历史和时代的烙印 ④实践是有意识的活动,认识是促进实践发展的动力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叙述的是人对河流的认识过程。①说法正确,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 ②说法错误,认识的最终目的是指导实践,认识的根本任务是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透过现象认识本质; ③说法正确,表明了实践的水平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提高; ④说法错误,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故选B。 31.2018 年是改革开放 40 周年,40 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们立足我国的基本国 情,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同时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 度创新,不断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推动改革开放迈入新境界, 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改革开放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奥秘在于 ①重视意识作用,在理论创新的基础上推动改革开放 ②坚持革命批判,在创新中不断开拓改革开放新境界 ③坚持实事求是,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状况适时调整政策 ④遵循发展规律,把制度和政策的创新作为改革落脚点 A. ①② B. ①①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知识。选项①说法错误,实践决定认识,故排除;选项④说法错误,落脚点应该是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故排除。选项②③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C。 32.北京、上海、南昌等地火车站启用人脸识别系统,“刷脸进站”仅需3秒;深圳铁路警方组成“机器人警察编队”,为春运保驾护航;12306官网开发图形验证码,定向锁定“黄牛”……2018年春运,“人工智能”成了关键词。对此认识正确是 ①从本质上讲,人工智能是对人类思维某些功能的模拟 ②作为新的实践主体,人工智能的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③虽然与人一样具有意识,但人工智能最终要受制于人 ④人工智能的发展,能扩展人类实践活动的深度和广度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意识的本质、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从本质上讲,人工智能是对人类思维某些功能的模拟人工智能的发展,①正确且符合题意;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人工智能的发展,能扩展人类实践活动的深度和广度,④正确且符合题意;人是实践的主体,人工智能不能作为实践的主体,人工智能的活动是对人类思维某些功能的模拟,不具有主动创造性,②说法错误;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工智能没有意识,③错误;故本题答案选B。 【点睛】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1)人们在实践中不断遇到的新问题、产生的新要求,推动着人们去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 (2)实践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认识工具和技术手段,从而推动认识的发展。 (3)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从而推动认识的不断深化。 33.李克强用“骑自行车”来比喻中国经济的发展方向:“稳”不意味着不动,“不动就会像骑自行车,会摔下来,所以我们要稳中求进,稳中有为。”这说明 A. 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是统一的 B. 只有保持静止才有利于事物的发展 C. 规律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被认识和改造 D. 事物是相对运动和绝对静止的统一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通过对名言、谚语、古文诗词等传统文化蕴含的哲理的理解,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李克强用“骑自行车”来比喻中国经济的发展方向:“稳”不意味着不动,“不动就会像骑自行车,会摔下来,所以我们要稳中求进,稳中有为。”这说明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A适合题意,B、D是错误的;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C错误;故本题答案选A。 34.近年来人工智能产业蓬勃发展,在很多领域,人工智能的能力已经超越了人类的大脑功能,比如网络搜索引擎,它有无限的存储量,有极快的运算速度,它的能力让人类望尘莫及。这说明 ①人工智能具有主动创造性,能创造出新的物质形态 ②人工智能能够模仿人的思维,让机器拥有更高的智能化水平 ③人工智能能够延伸人的认识器官,推动实践发展 ④人工智能终将代替人类,改变其“工具”属性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 材料说明人工智能能够模拟人的思维,让机器拥有更高的智能化水平。人工智能能够延伸人的认识器官,推动实践发展,②③项符合题意;主动创造性是意识特有的功能,人工智能是对人的思维的模拟,不具有主动创造性,也不可能最终代替人类,①④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C。 【点睛】人工智能不具备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无法形成意识。人工智能只是一种物质工具,是对人的智能的延伸,与人的意识有本质区别。“无论最终结果是什么赢家都是人类”,人工智能是人类智能的物化,是对人类思维活动的模拟,只能接受人的指令,其发展依赖于人类实践水平。 35.美国某研究小组曾经做到过让一束光停留了16秒。时隔半年,德国某研究小组让光在一种不透明晶体中静止了60秒。整个操作可设想为:打开门,让一束光进入暗室,然后关上门,一分钟后再打开,让光出去。暗室就是这种不透明晶体,它拥有一种特性--电磁诱导透明效应,这让它在一束特定频率的控制激光下能够变得透明,相当于暗室的门打开了。但这20秒,已经称得上是研制量子中继器的一个里程碑式的成果了。这一科技成果佐证了 ①意识活动的主动选择性能够正确预测未来 ②运动与物质密不可分 ③人可以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认识客观世界 ④事物的变化总是前进的、上升的,需要对未来充满信心 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②③:题中让光停留较短时间的实验说明运动与物质密不可分,同时说明人可以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认识客观世界,②③符合题意。 ①: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能推测未来,并不是都能正确预测未来,①说法错误。 ④:事物的变化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需要对未来充满信心,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36.长期以来科学家们知道血液中维生素D水平低的人罹患心脏病中风,心力衰竭和心房颤动的风险更高,因此一般人群常服用维生素D来维持心血管健康,但科研人员经过大型临床试验发现:一般人群服用维生素D补充剂不会降低患病的风险。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深化和发展认识 ②正确认识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③认识反复性决定认识对象复杂性 ④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研究人员经过大量的临床试验,发现一般人群服用维生素D补充剂不会降低患病的风险,体现了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在实践基础对认识的不断深化和发展,①④项符合题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是正确解决问题的关键,②项说法错误;认识对象的复杂性决定了认识的反复性,③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B。 【点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从实践中来,最终还要回到实践中去。认识本身不是目的,改造世界才是认识的目的。如果有了正确的认识,却脱离实践,不为实践服务,那么这种认识就失去了它的实际意义。 37.扎比瓦卡是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足球赛吉祥物,该吉祥物以西伯利亚平原狼为蓝本。在俄罗斯民间故事《伊万王子与灰狼》里,狼是忠诚勇敢的化身,扎比瓦卡,俄语意为“进球者”。国际足联和世界杯组委会称将其提名为吉祥物,旨在强调忠诚勇敢的重要性,这说明 A. 意识活动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B. 意识对人体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作用 C. 意识能够决定社会的发展 D. 意识能创造出自然界原来没有的事物 【答案】A 【解析】 【详解】在俄罗斯民间故事《伊万王子与灰狼》里,狼是忠诚勇敢的化身,扎比瓦卡,俄语意为“进球者”。国际足联和世界杯组委会称将其提名为吉祥物,旨在强调忠诚勇敢的重要性,这说明意识活动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A适合题意;B说法正确但材料没有体现,排除;物质决定意识,C错误;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即通过实践把意识中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创造出没有人的参与永远也不可能出现的东西,D错误;故本题答案选A。 38.近日,浙江大学医学院干细胞与再生医学中心利用自主研发的高通量单细胞测序平台“Microwell-seq”,对来自小白鼠近50种器官组织的40余万个细胞进行了系统性的单细胞转录组分析,绘制出全球首个哺乳动物的细胞图谱。这说明 ①意识依赖于物质,意识发挥作用离不开一定物质条件 ②意识具有目的性、选择性和创造性,因此其内容是主观的 ③意识离不开物质,意识是人脑对物质形态的一种客观反映 ④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事物最终都能为意识所反映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意识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任何意识都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主观反映,②③表述错误,排除。该测序平台对来自小白鼠近50种器官组织的40余万个细胞进行了系统性的单细胞转录组分析,绘制出全球首个哺乳动物的细胞图谱,说明意识依赖于物质,该实验证明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①④正确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哲学的第二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认为思维能够正确认识存在是可知论,认为思维不能正确认识存在是不可知论。 39.人们对“两山”关系的认识过程:第一阶段是用绿水青山去换金山银山;第二阶段是既要金山银山,也要保住绿水青山;第三阶段是绿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银山。对这一认识过程的正确解读是 ①第一阶段认识的局限,在一定历史条件下难以避免 ②第二阶段的认识也具有真理性,只不过后来被更高水平的认识所推翻 ③第三阶段的认识也只适用于一定的条件和范围 ④三个阶段共同说明,人类永远前进在接近真理的路上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③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真理的条件性。真理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并不能被推翻,而是不断向前发展,②错误;人类永远前进在接近真理的路上,意味着人类不能获得真理,这实际上是否认正确认识的可能性,属于不可知论,④错误;①③正确且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D。 40.2018年12月8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嫦娥四号探测器,开启了月球探测的新旅程。嫦娥四号探测器后续将经历地月转移、近月制动、环月飞行,最终实现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开展月球背面就位探测及巡视探测,并通过已在使命轨道运行的“鹊桥”中维星,实现月球背面与地球之间的中维通信。这说明 ①探索宇宙规律的科学实验活动是具有社会历史性的物质活动 ②嫦娥四号探测器的成功发射体现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 ③嫦娥四号探测器的研制、发射以及月球探测体现了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④嫦娥四号探测器月球探测表明对月球认识是一个无限循环的过程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③符合题意,嫦娥四号探测器后续将经历地月转移、近月制动、环月飞行,最终实现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开展月球背面就位探测及巡视探测,并通过已在使命轨道运行的“鹊桥”中维星,实现月球背面与地球之间的中维通信。这说明探索宇宙规律的科学实验活动是具有社会历史性的物质活动,嫦娥四号探测器的研制、发射以及月球探测体现了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②错误,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④错误,嫦娥四号探测器月球探测表明对月球的认识是一个无限上升的过程。故答案为B。 二、非选择题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校园环境是最生动和形象的绿色教材。某校针对水、电、纸等用能用量过大、白色污染和废物利用率低等实际,制定了《建设绿色校园管理办法》,提出一系列具体措施,如:推进节电、节水和节纸设备的改进和更新;逐步完善校园用能用量的管理机制加强对污染源的识别,有效控制学校的各种污染源,拒绝白色污染增强垃圾分类意识,进行垃圾分类指导,提高废弃物回收利用率课堂讨论中,萌萌同学向同学们提出《你的“微贡献”,就是绿色校园的成绩单》的倡议。 请结合材料并运用意识能动作用的知识来谈谈我们应如何响应这一倡议。 【答案】①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要增强建设绿色校园的目的性,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和措施。②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要增强对校园建设实际的认识,创新绿色校园创建方式,为建设绿色校园出谋划策。③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积极的作用,要树立正确的意识。要以绿色发展理念指导绿色校园活动的深入开展。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某校针对水、电、纸等用能用量过大、白色污染和废物利用率低等实际,制定了《建设绿色校园管理办法》,提出一系列具体措施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对哲学生活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详解】本题要求考生运用意识能动作用的知识来谈谈我们应如何响应这一倡议。根据题目答题知识范围的限定,一方面,可以从意识活动的特点的角度,分析说明要增强建设绿色校园的目的性,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和措施;要增强对校园建设实际的认识,创新绿色校园创建方式,为建设绿色校园出谋划策;另一方面,可以从正确的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的角度,分析说明要以绿色发展理念指导绿色校园活动的深入开展即可。 【点睛】正确理解意识活动的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1)自觉选择性 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并不是客观世界有什么就反映什么,意识反映什么源于实践活动的需要。 (2)主动创造性 ①它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第二,意识不仅能够“复制”当前的对象,而且能够追溯过去、推测未来,能够创造一个理想的或幻想的世界。 ②意识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通过意识这一“思维的眼睛”,人类可以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揭开自然界之谜和社会历史之谜。 42.2017年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中国目前生态环境保护形势依然严峻。 材料一面对生态保护和发展经济的两难困局,智慧的A市人想出了“生态补偿”的办法来破解,对保护自然生态有功的企业和个人进行补贴。在近两年的摸索中,A市市政府不断完善补偿办法,提高补偿标准,新的补偿办法根据不同类型、不同地区以及村落大小、人口多少,实现差别化补偿。 材料二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于2015年1月1日实施,这部被称为史上“最严”的环保法从多个角度体现出前所未有的环境保护、治理力度,法律条款从47条增加到70条,雾霾治理入法、首次设计“按日计罚”制度、明确生态保护红线、扩大环境公益诉讼的主体……大修后的环保法,直指违法成本低、环保意识弱等环境治理顽疾。环境保护已成为社会利益冲突的重要触发点,中国需要在保护环境和经济增长、居民就业与环境质量等之间寻找恰当的平衡点,更好地落实政府和排污单位的责任。建设生态文明,也需要每个公民心中树立绿色出行、节能节水等理念,珍惜环境资源,规范自身行为,保护环境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 (1)结合材料一,运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知识,说明A市处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矛盾的举措。 (2)结合材料二,从辩证唯物论的角度分析,我国为什么把加强环境保护,建设生态文明放在突出地位。 【答案】(1)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为解决生态保护与发展经济的两难困局,A市提出了“生态补偿”的办法。 ②实践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通过实践摸索,A市不断完善补偿办法、提高补偿标准。 ③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A市探索并不断完善“生态补偿”办法有利于解决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 ④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证明生态补偿办法切实可行,能够破解困局。 (2)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环境问题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②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增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可以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③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要求人们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建设生态文明,是尊重自然客观规律,顺应经济发展规律之举。 ④自然界是客观的,要求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建设生态文明,有利于保护自然环境,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解析】 【分析】 本题以“环境保护”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哲学生活》的角度设置相关问题,着重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详解】(1)本问要求学生结合材料一,运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知识,说明A市处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矛盾的举措。学生需要明确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包括四个方面的问题,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归宿。然后结合材料逐一进行分析即可。 (2)本问要求学生结合材料二,从辩证唯物论的角度分析,我国为什么把加强环境保护,建设生态文明放在突出地位。本问属于原因类试题。解答这类题目要弄清试题的设问对所考查的知识范围的限定、设问所规定的试题的类型以及设问所规定的行为主体等方面。本问中学生需要从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角度、意识的能动作用、规律的客观性以及自然界的客观性等角度进行分析。 【点睛】如何运用辩证唯物论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 运用辩证唯物论原理分析材料提出的问题或分析材料体现的辩证唯物论道理是近几年政治试题经常选用的设问方式。回答此类问题首先应明白辩证唯物论包括哪些道理,然后结合材料和设问逐一分析即可。 一般来说,辩证唯物论主要包括两个原理:一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包括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二是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包括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等也是考试经常涉及的内容。 4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十八大以来,国内外形势变化和我国各项事业发展都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重大时代课题,这就是必须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并且要根据新的实践对经济、政治、法治、科技、文化、教育、民生、民族、宗教、社会、生态文明、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统一战线、外交、党的建设等各方面作出理论分析和政策指导,以利于更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围绕这个重大时代课题,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取得了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结合材料,运用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的相关知识,分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所蕴含的哲理。 【答案】①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随着客观实际的变化,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深化,达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②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十八大以来,国际局势纷繁复杂的,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重大时代课题,围绕该课题,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对哲学生活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详解】本题要求考生运用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的相关知识,分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所蕴含的哲理。材料中,随着客观实际的变化,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深化,达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故可以从真理的特点的角度分析;材料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等规律的认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故可以从认识的特点的角度进行分析即可。 【点睛】认识过程的特点: ①认识具有反复性。从认识的主体看,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还会受到不同的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生理素质等条件的限制。从认识的客体看,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也有一个过程。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②认识具有无限性。认识的对象是无限的变化着的物质世界,作为认识主体的人类是世代延续的,作为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因此,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③认识具有上升性。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表明,对真理的追求是一个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真理总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它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