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03 发布 |
- 37.5 KB |
- 2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吉林省长春市田家炳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吉林省长春市田家炳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朱熹小时候就问父亲“天上有何物”;陆九渊三四岁时就问父亲天地有没有尽头并为此而废寝忘食;波普尔八岁时就在思考空间是无限的还是有限的。这些人后来都成了大思想家,应该说这跟他们从小善于思考有关。这些故事说明() ①反思性是哲学的重要特征②哲学源于人们的实践活动 ③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④哲学的任务就是对现存的东西提出质疑 A. ①③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哲学源于人们对世界的思考,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材料中的人物故事说明哲学的重要特征是反思,①正确。 ③:这些人成为哲学家的主要原因就是对世界进行思考,所以③正确。 ②:②正确但与题意无关,排除。 ④:④错误,哲学的任务是指导人们正确的认识和改造世界。 故本题选A。 2. 乔布斯说:“我愿意把我所有的科技去换取和苏格拉底相处的一个下午,因为他把哲学从高高在上的学科变得与人休戚相关”。乔布斯意在说明( ) ①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②哲学是“科学之科学”,是具体科学的概括和升华 ③能自然科学发展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 ④研究自然科学的目的和归宿在于推动哲学进步和发展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我愿意把我所有的科技去换取和苏格拉底相处的一个下午,因为他把哲学从高高在上的学科变得与人休戚相关”的话说明了哲学的重要性,故题肢①③正确;题肢②说法错误,哲学不是科学之科学;题肢④说法错误,研究科学的目的是为了指导实践;故答案选B。 考点:本题考查了哲学的作用的知识。 3.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对这个“物质”的理解,下列观点中正确的是() ①物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 ②物质有其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 ③物质就是各种各样的具体的物质形态 ④物质概括了宇宙间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 A. ②③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④: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物质概括了宇宙间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是对万事万物即具体的物质形态的概括抽象,①④正确。 ②:②错误,物质的具体形态具有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 ③:③错误,把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等同。 故本题选C。 【点睛】理解物质概念时应把握的要点: ① 把握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 它是从万事万物中抽象出来的,只有这种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性,才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同时要把握物质的可知性。 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概括了宇宙间一切客观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而不是指某一种具体的物质形态。 ② 要明确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物质是从物质的具体形态中概括和抽象出来的。没有物质的具体形态,就没有物质。物质只能存在于物质的具体形态之中,万事万物都是物质的具体形态。物质的具体形态除了具有共同的唯一特征——客观实在性外,还有自己的个别特征。我们既不能用物质去代替物质的具体形态,看不到物质世界的多样性。又不能用物质的具体形态去代替物质,看不到世界的统一性。 4.在现实生活中,鸡生蛋,蛋也生鸡,但若是要追问究竟是先有蛋还是先有鸡这一问题时,有人认为先有鸡,有人认为先有蛋,还有人认为鸡和蛋具有同样的遗传物质基础,二者在地球上的出现无所谓先后。当人们对世界“打破沙锅问到底”时,就会形成他们对世界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这种看法和观点() ①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②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③可以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和改造世界④属于世界观范畴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这种观点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故①正确。 ④:材料中的“就会形成他们对世界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就是世界观,故④正确。 ②:②不符合题意,因为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哲学,故排除。 ③:③说法错误,错在了“正确”,因为世界观有正确和错误之分,故排除。 故本题选C。 5.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发现物质存在形态除了有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形态之外,还有第四态等离子态、第五态低温态,此外,还有高密度态、液晶态……目前,人类已经发现的物质形态有十多种,今后可能还会发现更多种。材料进一步佐证了( ) ①事物的复杂性决定了物质世界的不可知性 ②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受主客观条件的制约 ③否定了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④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说法错误,该选项违背了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的观点,属于不可知论的观点。 ②④符合题意,目前,人类已经发现的物质形态有十多种,今后可能还会发现更多种。材料进一步佐证了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受主客观条件的制约。 ③不合题意,材料并没有否定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故选D。 6.福建、台湾隔海相望,同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要素接近,影响两地的天气系统互为上、下游。天气气候的特点决定了闽台气象密切相关,两岸开展气象科技交流与合作,特别是针对灾害性天气的研究、预报和联防,就可以达到很强的互补互利效果。因此,两岸携手提升气象防灾减灾能力极为重要。这里包含的道理有() ①地理环境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②天气气候变化虽然复杂但一定有内在规律 ③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就可以防灾减灾④顺从自然是防灾减灾的根本出路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福建、台湾隔海相望,同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要素接近,影响两地的天气系统互为上、下游”体现了世界的物质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体现了地理环境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①正确。 ②:“针对灾害性天气研究、预报和联防,就可以达到很强的互补互利效果”体现了规律是客观的,是可以被认识和利用的,②正确。 ③:③错误,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要尊重客观规律。 ④:④错误,我们要在尊重自然界的基础上利用自然,为人类造福。 故本题选A。 7.近年来,水墨漫画进入寻常百姓视野,人们在欣赏字与画的同时,也品味了幽默和哲理。下面漫画《心有鱼力就足》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①在实践的基础上,精神力可以转化为物质力 ②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成功的必要条件 ③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 ④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可以突破客观条件限制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①选项观点正确,题干漫画猫通过行动把心中的想法转变为现实。②选项观点正确,题中漫画猫心里的想法促使其取得成功,说明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成功的必要条件。③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干漫画并没有涉及尊重客观规律,故排除。④选项观点错误,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并不能突破客观条件限制,故排除。 【考点定位】意识能动作用、发挥主观能动性 【解题指导】漫画型选择题利用生动形象的漫画对某些思想、行为进行辛辣而又不失幽默的讽刺或赞扬,从而给人以启迪和教育。漫画型选择题总体设计新颖别致、构思精巧,全面考查考生理解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特别是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这种题一般会给出一幅或一组漫画,有的还会采用图文结合的形式。解题一般分成以下几步: 首先,要读懂漫画(含漫画标题)。漫画本身包含了命题者的命题意图。命题者是想针贬时弊,揭露问题还是想弘扬正气,展示成就。我们可以通过漫画中的人物的神态,动作,表情,言语和其他事物的表面特征以及漫画标题等去揣摩,把握。把握命题者的真实意图,是我们做好这种题目的关键所在。因此,我们在阅读漫画时,要仔细揣摩,要透过漫画中事物的表面现象,特征去抓住其内在的本质,深层次的道理。我们在阅读漫画时,还必须把漫画与书本知识结合起来,多角度联想漫画所折射的教材知识。反对不读漫画,不去仔细揣摩命题者的真实意图,不去联想漫画所折射的教材知识,只单纯看题肢本身正确与否的错误做法。 其次,要读懂题目的选择要求。题目的选择要求往往是限定了知识、答案的范围:是选正确的还是选错误的;是应该坚持的还是应该反对的;是给我们的启示还是反映的什么道理;是经济学的,政治学的,还是哲学的等。此外,还要特别注意题干中的关键词,它往往决定选择题肢的正确与否。 8. 在原始文明时期,人类被动接受自然,对自然没有伤害;农业文明时期,人类对自然初步开发,对自然伤害很小,自然基本可以自行修复;工业文明时期人类征服、改造自然,对自然造成的破坏,许多方面难以修复。这表明 ①自然界是按其自身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 ②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必然会造成对自然的破坏 ③顺应自然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④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规律为前提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从反面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必须尊重自然,才能和自然和谐相处,③④符合题意;①观点片面,自然界的发展受到人类实践活动的影响;②说法错误,人类改造自然未必就造成对自然的破坏。所以本题选D。 9. 南昌海昏侯墓出土了近200万枚的五铢钱、数以千计的竹简和木牍,还有编钟、铁编磬和车马坑,其考古价值超过长沙马王堆汉墓,对于复原西汉列侯葬制和园寝制度价值巨大。通过考古能够追溯过去,这说明 ①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②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③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④意识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和主观能动性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通过考古能够追溯过去说明了人的意识具有主观能动性,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不仅能过认识现在,还能够追溯过去,预测未来,选B;②强调了改造世界,不选;④错误,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 【考点定位】意识的特征 【易错分析】学习意识的能动性时要克服以下几个错误观点:①把“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等同于“人的认识在任何时候都是正确的”;②把“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等同于“处于特定历史时期的人们可以将一切客观事物认识穷尽”;③把“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等同于“人的意识能够直接使客观世界发生改变。” 10.沃森是IBM公司开发的人工智能系统,作为电脑医生,沃森每秒可以处理500GB的数据、诊断准确率高且不用休息。但行医远远不是处理数据这么简单,病人和家属的情绪抚慰、实践中细微差别的把握,无论哪一点都离不开人类的医生,这说明 ①人工智能是人脑的延伸,某些功能上是可以替代人类的 ②意识是人脑特有的功能,人工智能始终不具有独立意识 ③人工智能虽然也有意识,但却不如人类的情感丰富细腻 ④人工智能是人类思维的产物,又可以超越人类思维 A. ①③ B. ③④ C. ①② D. ②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②符合题意,根据题意,“电脑医生每秒可以处理500GB 的数据、诊断准确率高且不用休息,但无论哪一点都离不开人类的医生”这说明人工智能是人脑的延伸,某些功能上是可以替代人类的,意识是人脑特有的功能,人工智能始终不具有独立意识; ③表述错误,人工智能无意识; ④表述错误,“超越人类思维”说法错误; 故选C。 【点睛】意识对人们认识世界具有能动作用表现为:意识具有目的性,是指人们在反映客观世界的时候,总是抱有一定的目的,在行动之前还要确定目标、行动方式和行动步骤。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是指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并不限于客观世界有什么就反映什么。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是指意识不仅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意识对人们改造客观世界具有能动作用表现为:意识对人们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意识对人们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11.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看到月亮一个小孩会形象地把它同日常生活中得某些东西联系起来;而一个远离故土的人会以“我寄愁心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抒发自己的离情别绪。这体现了 ①认识活动是主观意识对客观事物反映和思索 ②认识可以因为对同一个客观对象理解的不同而不同 ③认识对象具有能动的反映特性,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④认识可以摆脱客观事物的原貌,实现认识对象的创新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无论是孩子的具体感觉还是远离故土的人的抽象思维,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主观反映,故题肢①正确;但由于主体的立场不同、知识的构成不一样,面对同一事物,人们会形成不同的认识,故题肢②正确;题肢③认识对象——月亮是客观的;④题肢认识是主观的,不能实现认识对象的创新。故本题答案选A。 考点:影响认识的因素 12.大数据泛指巨量的数据集,因其可从中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而受到重视。网民在网上产生的海量数据,记录着他们的思想行为乃至情感,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和很多规律性信息。倘若能够更有效地组织和使用大数据,人类将得到更多的机会发挥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上述材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①对大数据中所蕴含规律性信息的认识程度,决定着对信息有效利用的程度 ②对大数据有效地组织和使用,根于人们对大数据其特有价值的正确认识 ③对大数据的科学认识,有利于人们获得更多的机会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④大数据的产生不依赖于人的意识,但“大数据”本身却可以被人类认识和利用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①错误,认识不能决定对信息有效利用的程度,相反对信息有效利用的程度决定认识程度。 ②:②错误,对大数据有效地组织和使用,根于人们的实践活动。 ③: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对大数据的科学认识,有利于人们获得更多的机会推动社会向前发展,③正确。 ④:大数据的产生是客观事实,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大数据”本身却可以被人类认识和利用,④正确。 故本题选D。 13. 近年来,各地紧密结合各行各业特点,精心设计开展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实践活动,在深化拓展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层面活动的基础上,进一步围绕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目标,围绕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取向,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使之成为全社会的群体意识和共同行动。这说明 ①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能动的物质性活动 ②实践是按照主观的内在本性改造世界的活动 ③实践具有能动性、社会性和客观性的突出特点 ④实践是净化社会风气的有效合理的适应性活动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具有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特征。本题材料中“精心设计开展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实践活动,在深化拓展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层面活动的 基础上,进一步围绕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目标”,体现了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故①符合题意,可以入选;“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使之成为全社会的群体意识和共同行动”,体现了实践活动的能动性、社会性和客观性,故③符合题意,可以入选;②说法错误,实践是客观物质性活动,不是按照主观的内在本性改造世界的活动,排除;④说法错误,实践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地改造世界的活动,不是人类对环境的适应性活动,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 【考点定位】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4. 所谓“克强指数”是英国著名政经杂志《经济学人》在2010年推出的用于评估中国GDP增长量的指标,该指数包括三种经济指标,即“工业用电量新增”“铁路货运量新增”和“银行中长期贷款新增”的结合。“克强指数”的三个结构指标从不同角度显示经济运行状态,并且不同程度具有先行指标属性,集中提供了观察工业生产、能源消耗以及经济运行状态的一组定量观察指标。舆论认为,“克强指数”能够精确反映经济现状,不仅体现在上述三个指标更切合中国经济特征,还体现在具体数据的易于核实上。上述材料表明( ) ①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能够透过现象认识本质,可以揭示事物发展规律 ②意识具有能动创造性,能够推测未来,促进事物的发展 ③人的认识是在实践中不断地深化和发展的,要求我们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④发挥主观能动性,具备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立足点和出发点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克强指数”的三个结构指标的选取,体现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克强指数”能够精确反映经济现状,说明意识能够透过现象认识本质,揭示事物发展规律,①正确且适合题意;“克强指数”指标结构的选取,是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和发展人们的认识的体现,③正确且适合题意;意识有正确和错误之分,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会把阻碍事物的发展,②说法错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立足点和出发点,④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B。 考点:本题考查意识的特点、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15.人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一些心理学家认为,当一个人的大脑回忆真实存在的事情时,眼睛会先向上、再向左转动。而如果去虚构一个画面,即说谎话时,眼球的运动恰恰相反,会先向上、再向右转动。所以,通过观察一个人的眼球运动往往可以判断一个人是否撒谎。但英国心理学家查德·威斯曼教授的研究团队开展的实验显示,通过眼睛来判断人们说谎与否的理论并不成立。这项研究实验佐证了 ①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要在实践中推动认识的深化 ②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世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 ③意识作用在于能动地认识世界和直接改造客观世界 ④科学研究实验能成为检验认识真理性如否的新标准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③选项表述错误,意识不能直接改造客观世界。④选项表述错误,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英国心理学家查德·威斯曼教授的研究团队开展的实验显示,通过眼睛来判断人们说谎与否的理论并不成立。这项研究实验佐证了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要在实践中推动认识的深化,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世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故①②入选。选A。 16. 中非合作论坛的成功举办既激活了欧盟与非洲峰会等既有的对非合作机制,也催生了韩国-非洲论坛等新兴对非合作机制的建立,同时还诱发了与中国开展涉非三边合作的尝试。这表明 ①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 ②事物之间都是有联系的 ③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 ④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中非合作论坛成功举办的意义,表明联系具有普遍性,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故题肢③④符合题意;题肢①说法错误,因为多种区域性涉非合作组织的创立是人为事物的联系,故排除;题肢②说法错误,否定了联系的客观性,故排除。故本题答案选D。 考点:联系观点 17.2100多年前,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一条连接欧亚的陆上“丝绸之路”,2000多年前,中国凭借航海技术开通了与东南亚的海上“丝绸之路”,带动了中国以及沿线国家、地区的发展。从中可以看出() A. 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建立新的联系 B. 联系方式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C. 只要加强联系,就能够促进事物的发展 D. 事物间的联系具有条件性和多样性 【答案】D 【解析】 【详解】D:张骞开辟了陆上“丝绸之路”和中国凭借航海技术开通了与东南亚的海上“丝绸之路”,表明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事物间的联系具有条件性和多样性,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D正确且符合题意。 A:联系是客观的,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而不是自己的需要建立新的联系,A说法错误。 B:B正确但在材料中未体现,应排除。 C:联系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但联系有有利和不利之分,只有有利的联系才能促进事物的发展,C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D。 18.中国古诗词中蕴含了深刻的哲学道理。下列诗句中与“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蕴含的哲理一致的是 A.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B. 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C. 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 D.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体现了是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选项A、B体现了事物是变化发展的,没有体现事物发展的曲折性,故应排除;选项D体现了矛盾具有特殊性,与题意不符合,故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 考点: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19.我国正在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主要包含着两层含义。一是要提前若干年预告,不能今年宣布明年就实施,而要让公众、特别是相关群体有必要的准备期。二是要分步走,先从退休年龄最低的群体开始,从人力资源替代弹性系数低的群体开始,逐步扩展到各类群体,小步徐趋,用较长的一段时间完成平滑过渡。这一政策的内容是基于 ①实践活动,发挥主体的能动性、计划性和目的性 ②事物量变到质变的辩证过程是渐变性和飞跃性的统一 ③在辩证否定的过程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 ④事物矛盾群中的多个矛盾力量具有不平衡性,要善于抓重点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题中“要提前若干年预告”,体现了实践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①正确;“要分步走,小步徐趋”,体现了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②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创新以及主次矛盾的关系,③④不符合题意;答案A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的特点和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20. 我国古代青花瓷绘画装饰清秀素雅,各个时期均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其中,元青花绘画精美生动,其纹样特点既带有一些西亚美术的装饰形式,又带有浓厚的中国民间图案的面貌,布局繁密,风格华丽,与当时织金锦的图案和效果极为相似。元青花的特点表明 ①事物之间联系的客观性制约着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②任何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离不开特定的历史条件 ③矛盾的特殊性构成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 ④实践活动的社会历史性决定着认识活动的无限性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题中材料“元青花绘画精美生动,其纹样特点既带有一些西亚美术的装饰形式,又带有浓厚的中国民间图案的面貌,布局繁密,风格华丽,与当时织金锦的图案和效果极为相似”,既体现了事物矛盾具有特殊性,也说明了事物的存在与发展受历史条件的影响。由此可见,②③两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①④两项在材料中并未体现出来,故不能入选。故本题选C。 21. 如今社会早已不是大鱼吃小鱼的时代,而是群鱼吃大鱼的年代。 一个人干不过一个团队,一个团队干不过一个系统,一个系统干不过一个趋势。团队+系统+趋势=成功。材料体现的唯物辩证法道理是 ①要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加强各方的协同合作 ②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统筹考虑各方面因素 ③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成功的有利条件 ④要把握社会发展的规律,反对单打独斗旧思想 A. ①④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② 【答案】D 【解析】 材料中“一个人干不过一个团队,一个团队干不过一个系统, 一个系统干不过一个趋势”,启示我们要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加强各方的协同合作,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统筹考虑各方面因素,故①④符合题意,可以入选;③不符合题意,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唯物论的观点,不属于辩证法,排除;④不符合题意,把握社会发展的规律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不属于辩证法,排除。故本题答案选D。 【考点定位】系统优化的方法、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 【名师点睛】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1)整体和部分是相互区别的。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含义不同,二者有严格的界限。在同一事物中,整体就是整体而不是部分,部分就是部分而不是整体,二者不能混淆。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从数量上看它是一;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从数量上看它是多。二是二者的地位和功能不同。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2)整体和部分的联系 唯物辩证法认为整体和部分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同时又是相互作用的。整体离不开部分,是由部分构成的,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性作用。部分是整体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者部分。 (3)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的方法论要求 从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内容来看,其方法论应包括多方面的要求。 其中有两点是最基本的、最主要的。 一是树立整体观念和全局的思想,做法是从整体出发,在整体上选择最佳行动方案,实现最优目标。像人们常说的,“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就是选择最佳方案的形象比喻和说明。 二是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这点方法论要求主要是强调必须正确处理好局部和整体的关系,反对裂主义和片面强调某一方面的形而上学思想。 22.在物理研究中,只要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很小,各种物体就能被看作只有质量而无体积和形状的质点。质点忽略了复杂且次要或无关的因素,注重研究运动和受力时物体对系统的影响。这体现的哲学思想方法是() ①认识事物不能忽视次要矛盾②要坚持从局部入手认识整体 ③从事物的个性中把握其共性④解决复杂问题时要突出重点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③④:材料强调了忽略复杂且次要或无关的因素,注重研究运动和受力时物体对系统的影响,体现了从诸多个性事物中把握共性,同时体现了面对复杂事物时要善于抓住重点,故③④符合题意。 ①②:材料强调的是善于抓住主要矛盾而非不忽视次要矛盾,材料体现了个性与共性的关系,而未体现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故排除①②。 故本题选D。 23. 一个年轻人执着追求自己心中的目标,但他一直拿不出令人信服的东西来证明自己。人们惊诧于他那天真般的决定,他却说:“黎明前的黑暗,在充满信念的人眼中,与白昼何异!”下列对材料中年轻人的观点分析正确的有( ) ①该年轻人对前途充满信心,但把事物发展的前进性等同于曲折性 ②该年轻人看到了矛盾双方统一性,但还应看到矛盾转化是有条件的 ③该年轻人强调了主观能动性,但还应充分考虑客观因素的制约 ④该年轻人否定眼前的挫折与失败,回避矛盾,不敢揭露矛盾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中“黎明前的黑暗,在充满信念的人眼中,与白昼何异!”说的是在充满信念的人眼中黑暗可以转化为白昼,但矛盾转化是有条件的,故选②。但该年轻人只注意了主观条件,而忽视了客观条件,故应选③。故该题答案选D。 考点:矛盾的普遍性 24. 民间有食物相克的说法,其中一种说法是,虾与维C含量丰富的食品反映会产生砒霜致人死亡。这种说法有一定的科学依据,虾所含物质与维C反应确实会产生砒霜,但是实际是不可能致人死亡的,因为吃150公斤虾与维C食品才能产生致死的量。这一实例告诉我们( ) ①事物发展是从量变开始的 ②量变到一定程度才有质变 ③矛盾的转化需要一定的条件 ④做任何事都要防微杜渐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题目中,关于食物相克中,虾与维C含量丰富的食品反应会产生砒霜,致人死亡,但是通过实验发现,吃150公斤的虾与维C食品才能产生致死的量,故告诉我们量变到一定程度才有质变,矛盾的转化需要一定条件。故②③入选。①④选项在题目中没有体现。选B。 25. 丝绸之路申遗项目历时长、难度大、要求高、涉及面广,是前所未有的开创性项目,中国和中亚各国为保护丝绸之路遗产和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开展了大量的工作,付出了艰苦的努力。该项目申遗成功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事物发展的道路是前进的、上升的 ②矛盾是普遍的,要善于分析和解决矛盾 ③要扎实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质变创造条件 ④要果断地抓住机遇,实现事物的飞跃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矛盾、质变和量变的关系等知识。丝绸之路申遗项目历时长、难度大、要求高、涉及面广,中国和中亚各国积极应对,开展了大量的工作,启示我们要正视矛盾,要善于分析和解决矛盾,要扎实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质变创造条件,故②③符合题意;①④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本题答案选C。 考点:矛盾、质变和量变的关系 26. 有观点认为,中国人在饭桌上一定要让人喝酒、一定要让人喝醉的劝酒文化传统绝非是礼仪性的,而是有非常明确的实际功能即服从性测试和诚意测试。但随着社会发展、人际关系趋于正常,其实用价值降低,这种文化也就会逐渐淡出主流社会。这说明 ①人际关系的具体形式有一定的社会背景 ②社会观念的变迁决定着社会意识的内容 ③社会意识不会与社会发展状况完全一致 ④社会形态的转变受到社会观念巨大影响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答案】A 【解析】 材料表明劝酒文化是一种人际关系的表现,但随着社会发展,这种代表人际关系的劝酒文化在发生变化,这说明了人际关系的具体形式有一定的社会背景,①正确;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内容,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内容的变化,不是社会观念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内容,②不选;材料表明社会发展了,但劝酒文化并没有完全退出主流社会,这表明社会意识不会与社会发展状况完全一致,③正确;材料表明社会观念的转变受到社会形态的影响,④不选,故本题答案选择A。 【考点定位】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 【特别提示】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表现在5个方面:1.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具有不完全同步性。2.社会意识与经济发展具有不平衡性。3.各种社会意识相互作用。4.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相对独立的历史继承性。5.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27. 浙江省积极推进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探索建立“全员登记、依规领证、凭证服务、积分量化”的新型居住证制度。11地市试点取消城乡户籍差别。这是加强改进社会管理、保障外来人口权益、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重要举措。浙江省政府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哲学依据是 ①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 ②改革的根本目的是社会主义自我完善 ③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④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伴随经济社会的进步,我国及时推进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体现了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户口登记制度改革属于调整上层建筑以适应经济基础的表现,故①④符合题意;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但不属于改革的目的,故排除②;户口登记制度改革属于调整上层建筑而非调整生产关系,故排除③;故本题答案选B。 考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28. 当前我国改革步入“深水区”,要鼓励地方、基层、群众解放思想、积极探索,鼓励不同区域进行差别化试点,善于从群众关注的焦点、百姓的难点中找改革切入点,推动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良性互动、有机结合。这表明改革要 ①积极寻找正确方法回避矛盾 ②树立群众观点,尊重群众首创精神 ③坚持共性与个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④在实践中总结经验,以更好地发挥对实践的决定作用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C 【解析】 题肢①说法错误,因为矛盾具有普遍性,这要求我们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敢的揭露矛盾,并积极的寻找方法解决矛盾,而不是回避矛盾,故排除;题肢④说法错误,因为经验属于认识的范畴,实践决定认识,故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 【考点定位】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29.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文艺创作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这蕴涵的哲学思想有( ) ①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 ②人民群众利益为最高价值标准 ③人民群众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 ④经济基础是由上层建筑决定的 A. ①③ B. ③④ C. ①② D. ①④ 【答案】C 【解析】 “文艺创作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体现了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故题肢①②正确;题肢③说法错误,因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有受规律支配的,故排除;题肢④说法错误,因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故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 【考点定位】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价值选择和价值判断 【方法指导】解题的一般思路:审题干:①审设问,明确设问的指向性和规定性,搞清楚要选的内容,即题意,以及要选的知识点范围;②审主体,明确要选的主体是谁;③审材料,抓住关键的字、词、句,进一步明确题意、主体、范围。 对照题肢:通过回忆相关知识,逐个对照题肢,寻找题肢与题干一致的选项。 排除:凡与题干所要求的知识点不相符的选项就排除,即第一次排除。如果通过第一排除后,只剩一个选项,这个选项则为应选选项。如果剩2个以上的选项,则要进入第二次排除,即择优。 择优:在第一次排除后,对剩下的选项进行“择优录取”,将其中最符合题目要求 (题意、范围、主体) 的选项选出来作为应选选项。 30.受益于传统年画、剪纸、刺绣的濡染,浙江秀洲农民开始拿起了画笔。20多年来,秀洲农民在生产生活中不断创造许多优秀的作品,其中有800多幅画作入选全国各种展览,获奖200多幅次,140多幅被中国美术馆、中央美院等单位和国际友人收藏,200多幅在《美术》、《艺术世界》等国内20多家报刊、杂志上发表。这表明 ①人民群众创造的精神财富来源于传统文化艺术 ②人民群众的实践是创造精神财富的源泉 ③人民群众可以直接创造丰硕的精神财富 ④人民群众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了物资条件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秀洲农民在生产生活中不断创造许多优秀的作品”体现了人民群众的实践是创造精神财富的源泉,人民群众可以直接创造丰硕的精神财富,②③正确;①错误,人民群众创造的精神财富来源于社会实践,而不是传统文化艺术;④颠倒了二者关系,应该是人民群众的物资条件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了条件。 【考点定位】群众观点 【考情分析】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群众的地位与作用的观点属于政治、哲学、文化之间的交叉知识,是高考的敏感地带,必须结合党的性质与宗旨、政府的职能与原则等知识系统掌握: (1)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历史时期,人民群众具有不同的内涵。 (2)无论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还是精神财富的创造,都是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统一。物质财富的创造,越来越需要智力的贡献;精神财富,归根结底是人民群众创造的。 二、非选择题(3小题,共40分) 31.材料一 自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对民生问题持续关注,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 材料二 作为一个有着崇高追求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必须承担起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的责任。既要自觉地立于文化的潮头,用先进文化引领社会思潮,促进社会进步;又要用民族优秀文化滋养民族生命力,建设好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家园;还要满足人民精神生活需求,着力提高全社会的文化生活质量;还需树立强烈的忧患意识,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整体实力和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运用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原理,说明如何处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与改善民生的关系。 【答案】在我国,和谐社会建设与改善民生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二者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相互影响。部分对整体具有重要影响,关键部分对整体甚至具有决定性作用,要重视部分,以局部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改善民生是社会建设的关键部分,对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我们要着重保障和改善民生。整体决定部分,要树立全局观念,着眼于整体,统筹全局。因此要把改善民生置于社会建设的全局之中,统筹兼顾,合理安排。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党中央对民生问题持续关注,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和必须承担起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的责任为背景材料,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设题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难度一般。 【详解】本题要求考生运用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原理,说明如何处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与改善民生的关系。 本题的知识范围是运用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原理,问题指向是说明如何处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与改善民生的关系,属于措施类主观题。 具体解答本题考生可首先明确在我国,和谐社会建设与改善民生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二者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然后结合材料从部分对整体具有重要影响,关键部分对整体甚至具有决定性作用,要重视部分,以局部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角度分析说明改善民生是社会建设的关键部分,对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我们要着重保障和改善民生。 从整体决定部分,要树立全局观念,着眼于整体,统筹全局角度分析说明因此要把改善民生置于社会建设的全局之中,统筹兼顾,合理安排。 【点睛】解答建议、措施类主观题,一是从课本知识中找方法,熟记教材中提到的相关知识;二是从材料中找方法,总结材料中提到的成功做法,找到材料中提到的存在问题,根据问题分别对不同主体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三是主体发散法。回答时必须把观点和材料相结合,注意多角度思考。 32. 央视特别节目《创新中国》网上征集:服装品牌如何创新?网友纷纷发表看法: 看法一 服装品牌,需要继承与创新!创新服装品牌,必须继承民族精神和文化,承载现代气息和流行元素,凸显以人为本心理需要,适应中国乃至世界的服装文化欣赏需求,这就需要不折不挠的追求、探索和创新。 看法二 中国是个纺织大国,但是庞大的纺织品出口却赚不到更多的外汇,这是很令人头疼的事。其根本原因就在于缺少品牌优势。大力发展品牌创新符合市场规律,也符合国家利益! (1)看法一如何体现辩证否定观的哲学道理? (2)根据材料中的看法谈谈创新的意义。 【答案】(1)辩证的否定是联系、发展的环节,其实质就是“扬弃”。也就是说,辩证的否定不是简单地肯定或简单地否定旧事物,而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继承中发展。辩证的否定观要求人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树立创新意识。树立我国的服装品牌,既需要继承民族精神和文化,也需要探索和创新。 (2)创新能够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带来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深刻变革,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创新是时代的引擎,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中国纺织业只有通过创新,形成品牌优势,才能提高国际竞争力,开拓国际市场。 【解析】 试题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辩证否定的有关知识。材料的中心思想就是创新,这就要求我们辨证否定观的相关知识去解释创新。创新就是在继承中发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这正体现了辩证的否定是联系、发展的环节,实质是“扬弃”。辩证否定观的方法论要求—树立创新意识。 (2)本题考查创新的意义,属于课本基础知识,较为简单,要求识记。创新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社会生产关系的变革、对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对民族的进步、国家的兴旺发达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考点:辩证否定观、创新 33.中国普通百姓对环保的关注与日俱增。在《半月谈》杂志所做的“你最关心的事”调查中,环保排在第7位,这说明中国人关心“大我”,重视自己生活的环境与城市,也希望为下一代谋求更多幸福。与此同时,从汽车制造到家居电器,从电子产业到食品行业,国内各行各业的龙头企业也努力践行节能减排。而国内乳业龙头蒙牛致力于成为“全球气候公民”,以十年的生产实践为“绿色GDP”做出积极探索,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 根据上述材料,请用价值观的有关知识,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价值观就是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基础上,形成的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社会存在决定价值观。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普通百姓对环保的关注与日俱增。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有重要导向作用。正确的价值观对人们改造世界具有促进作用,错误的价值观对人们改造世界具有阻碍作用。 【解析】 【分析】 本题以中国普通百姓对环保的关注与日俱增为背景材料,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设题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和理解问题的能力,本题难度一般。 【详解】本题要求考生根据上述材料,请用价值观的有关知识,谈谈你的理解。 本题的知识范围是请用价值观的有关知识,问题指向是根据上述材料,谈谈你的理解,属于理解类主观题。 具体解答本题考生可根据上述材料中“中国普通百姓对环保的关注与日俱增”这一关键信息,从价值观的含义、社会存在决定价值观、价值观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有重要导向作用、正确的价值观对人们改造世界具有促进作用和错误的价值观对人们改造世界具有阻碍作用来回答。 【点睛】做哲学主观题一定要仔细的地审清考查的知识范围,看看是唯物论、认识论、辩证法还是历史唯物主义,还要了解每一块的具体知识,清楚把握每一个具体知识。同时,我们要善于分析材料,条分缕析,将学到的知识细化,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