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03 发布 |
- 37.5 KB |
- 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A版第七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单元综合提升微专题7复习讲义
单元综合提升 微专题7 认识评价类主观题解法 这种设问类型的试题通常会在材料中给出一个重大的社会现象,然后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认识和评价。 “认识评价”类设问往往以“认识”“看法”“理解”等词语为题眼,常见设问有“谈谈你对……的认识”“如何认识……”“如何看待……”“如何评价……”“谈谈对某一现象的看法”“分析(评价)某一现象”等等。近几年,高考中出现了“对……言论加以批驳”这种设问形式。 从分析的对象看,试题或让学生谈对“意义”“积极影响”等的认识,或让学生谈对某种现象、观点的看法。 例1 (2016·海南高考)辨析题 有人认为:既然我国宪法规定公民享有言论自由,那么公民在微信、微博等互联网社交平台上发表言论就不应该有任何的限制。 请运用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辨析。 答案 言论自由是公民政治权利和自由的重要内容,公民有权在微信、微博等互联网社交平台上表达个人看法和意愿。公民在行使言论自由权利的时候,必须尊重他人权利。不能编造谣言、发表危害社会的言论。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公民的言论自由受法律保护,同时必须履行法定义务。 方法总结 第一步,判断表态。阅读完材料和设问后,对题目要求分析的对象(观点、现象或者做法)作出是好还是坏、是对还是错的评价。 第二步,阐述道理。依据设问限定的知识范围,说明作出第一步的判断或者表态的依据。一般需要从依据、重要性、必要性、可能性、危害性等角度分析。 第三步,明确正确做法或观点。如果试题所说的对象(观点、现象或者做法)是正确的,则不需要走这一步;如果试题所述的对象(观点、现象或者做法)是错误的,则需要走这一步,指出正确的做法或观点。 例2 (2015·天津高考)中国是世界文化遗产大国,五千年绵延不断的中华文明史留下了数量众多、异彩纷呈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农历新年——春节,是中国人古老而隆重的传统节日。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变化,它在今天仍然是国人心中辞旧迎新的期盼,迎禧结福的祝愿,家人团聚的温馨。而这样一个重要的节日,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却被当作落后民俗险遭废止。民国政府为了“与国际接轨”,先是采用西历,后又强令废除农历新年,但最终拗不过民情,没能“革”掉春节的“命”。 依据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答案 (1)中国传统文化通过春节等多种形式呈现。 (2)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春节文化传承不断,体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3)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中国人对春节有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4)春节的生命力表明,对中国传统文化不能简单否定,“全盘西化”行不通。 方法总结 这类题目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思考: 第一步:“是什么?”即要解决的材料中的现象、事件、观点是什么。 第二步:“为什么?”主要分析材料中的现象、事件、观点等产生的原因。 第三步:“怎么样?”主要是对材料中的现象、事件、观点等作出评价,如结果怎样、有何意义、作用如何、有何影响等。 第四步:“怎么办?”即要对材料中的现象、事件、观点提出对策、措施、方法、建议或表明态度。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认识”类设问都要分成四个问题,有的可能只有其中的三个甚至两个,我们在答题过程中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 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努力奋斗!” 2018年3月17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五次全体会议上,新当选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的习近平左手抚按宪法,右手举拳进行宪法宣誓。这是中国宪法宣誓制度实行以来,首次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举行的宪法宣誓活动。网民点赞这是最有仪式感的现场。 宪法宣誓,对于中国来说,不仅仅是仪式。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加以说明。 答案 (1)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政治权利和自由,同时规定公民必须履行政治义务。举行宪法宣誓仪式,是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生活的一种形式。 (2)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权力由人民赋予,受人民监督。遵守宪法与法律是国家机关一切活动的根本行为准则。宪法宣誓体现了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敬畏宪法,尊重人民,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 (3)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坚持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举行宪法宣誓仪式也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贯彻党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要求,有利于激励和教育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忠于宪法、遵守宪法和维护宪法权威。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