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新高考2020届高三政治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模拟试题(五)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山东新高考2020届高三政治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模拟试题(五)

山东省新高考政治模拟试卷(五)‎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若不考虑其他因素,用D表示某商品的需求曲线,下面的经济现象与图像一致的是 ‎①取消新能源汽车增值税优惠对新能源汽车需求量的影响符合图(I)‎ ‎②高铁提高运行速度对航空客运需求的影响符合图(I)‎ ‎③煤炭限产能后煤炭价格上涨对天然气需求量的影响符合图(Ⅱ)‎ ‎④旅游景区的门票价格上调对游客需求量的影响符合图(Ⅱ)‎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Ⅰ图表示某商品价格不变,需求减少。政府给生产新能源汽车的企业一定的增值税补贴,会影响生产者对新能源汽车的市场供给量。如果取消新能源汽车增值税优惠,会增加新能源汽车经销商的负担,导致新能源汽车的供给量减少,选项与图像含义不符,①不符合题意。‎ ‎②:Ⅰ图表示某商品价格不变,需求减少。高铁与航空客运互为替代品,高铁提高运行速度会使人们对高铁需求量增多,转而减少对航空客运的需求量,②符合题意。‎ ‎③:Ⅱ图表示某商品价格上涨,需求减少。煤炭与天然气互为替代品,煤炭限产能后价格会上涨,人们会减少煤炭的需求量,转而增加对天然气的需求,选项与图像含义不符,③不符合题意。‎ ‎④:Ⅱ图表示某商品价格上涨,需求减少。价格影响需求,旅游景区的门票价格上调,游客的需求会减少,即对它的消费会减少,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2.作为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试点,某村将闲置多年的20亩村办企业用地的使用权入市交易,并从交易收益中拿出615万元入股某商旅综合公司,使村民每年获得了分红。这告诉我们()‎ A. 股份合作制是农村集体经济的重要形式 B. 深化改革能够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 C. 只有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才能实现共同富裕 D. 按土地要素贡献分配成为农村分配的主要方式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作为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试点”“某村将闲置多年的20亩村办企业用地的使用权入市交易,并从交易收益拿出615万元入股某商旅综合公司,使村民每年获得了分红”,我们可以感知题目的主旨是告诉我们农村集体经济改革的影响,因此: ①A项表述虽然正确,但与题意不符,因而不选; ②B项表述正确,且符合题意,当选; ③C项表述错误,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仅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一种方式,因此不选; ④D项观点错误,题中村民所获得的分红确实属于按土地要素分配。但是农村经济的主要形式是集体经济,因此农村分配的主要方式依然是按劳分配,所以不选; 故本题正确的答案为B。‎ ‎【点睛】正确认识各种收入。‎ 劳动收入:劳动收入即劳动所得,是相对于不劳而获的剥削收入和资金收入而言的。形式多样,如按劳分配收入、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收入、按劳动要素分配的工资收入等。‎ 非劳动收入:按资本分配的收入,如利息、股息;风险收入,如红利。‎ 合法的劳动收入和非劳动收入都受到国家保护。‎ 工资收入不一定是按劳分配收入。例:私营外资企业中工人获得的工资属于按劳动要素分配。‎ 劳动收入不一定是按劳分配收入。例:个体劳动收入或非公有制企业中的劳动收入不属于按劳分配收入。‎ 非劳动收入不一定是剥削收入,只有在雇佣劳动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中的企业主凭借资本获得的收入才是剥削收入。‎ ‎3.企业聚焦品牌管理和供应链管理,控制产品企划和营销网络,将“设计、生产、运输配送”环节外包,与供应商、加工商和物流企业建立联盟,通过联合开发产品、数据共享,加快市场反应速度。该模式体现的企业经营理念是()‎ ‎①整合上下游资源,实现优势互补 ‎②通过专业化分工,提高效率 ‎③通过兼并收购,扩大企业规模 ‎④增加市场份额,提高利润率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企业的经营与发展的知识。根据题干信息,将“设计、生产、运输配送”环节外包,与供应商、加工商和物流企业建立联盟,体现了企业合理利用社会资源,进行专业化分工,优势互补,提高企业竞争力,①符合题意。通过联合开发产品、数据共享,加快市场反应速度,说明该模式提高了企业的效率,②符合题意。与供应商、加工商和物流企业建立联盟,并不属于企业的兼并收购,③不选。材料不体现增加市场份额,提高利润率,④排除。故选A。‎ 点睛:一家企业能否经营成功,取决于很多因素 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一家企业,只有战略定位准确,才能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为企业插上腾飞的翅膀。反之,一家企业在战略上定位不准,就会遭受挫折,甚至导致破产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企业的竞争优势是多种多样的,如价格、产品质量、服务水平、品牌效应等。这些优势的取得,或是由于企业掌握了独特的技术,或是由于企业的管理水平较高,或是以上因素的综合。企业必须在这些方面有所作为 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 企业的信誉和形象作为一种无形资产是经过长期的努力形成的。它渗透在企业经营和管理的每一个环节,通过产品和服务在市场上形成本企业的竞争优势。企业是否诚信经营,关系到企业成败。企业如果通过不正当手段谋取利益,不会真正取得成功,违法者还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兼并破产 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规律作用的必然结果。要通过强强联合或企业兼并,实现优势互补、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提高企业竞争力 社会责任 遵守法律法规、公民道德,保护环境,支持慈善事业 其他措施 企业经营是一项系统工程,应从多方面采取措施:要进行公司制改革,建立完善的组织机构;实现经济发展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面向市场组织生产和经营;提高劳动者素质;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战略;等等 ‎4.所谓“挤进效应”是指政府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时,能够诱导民间消费和投资的增加,从而带动产出总量或就业总量增加的效应。2019年,我国财政工作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继续实施降税减费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并适当加大力度。下列能够产生“挤进效应”举措的有 ‎①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国债发行规模→投资增加→刺激经济增长 ‎②下调增值税税率→增加财政收入→刺激总需求增长→促进经济增长 ‎③加大公共财政支出→生产规模扩大→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增长 ‎④降低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增加市场货币供应量→消费扩大→经济发展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国债发行规模,有利于投资增加,刺激经济增长,①项能够产生“挤进效应”;加大公共财政支出,有利于生产规模扩大,从而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增长,③项能够产生“挤进效应”;下调增值税税率,不利于增加财政收入,②项传导错误;降低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属于货币政策而非财政政策,④项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A。‎ ‎【点睛】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经济平稳运行要求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保持基本平衡,避免出现大起大落。在经济增长滞缓、经济运行主要受需求不足制约时,政府可以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通过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减少税收,刺激总需求增长,降低失业率,拉动经济增长。反之,在经济过热、物价上涨、经济运行主要受供给能力制约时,政府可以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通过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抑制总需求,稳定物价,给经济“降温”。‎ ‎5.《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指导意见》逐步探索、稳步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不以转口贸易和加工制造为重点,而以发展旅游业、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由此可见,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建设将 ‎①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 ‎②符合海南发展定位,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③体现海南特色,打造更高层次、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 ‎④大力发展基础产业,培育服务型经济发展新优势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的相关知识。海南自由贸易港以发展旅游业、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表明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建设将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也将体现海南特色,打造更高层次、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①③正确切题。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建设并未涉及加工贸易转型升级,②不符合题意;海南自由贸易港发展的产业并非基础产业,④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为A。‎ ‎6.为切实谋划好2019年市政府十件民生实事,进一步增强全市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S市政府决定在全市范围内广泛征集2019年为民办实事的意见和建议,这做法的主要预期效果是:‎ ‎①让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监督政府的工作 ‎②促进政府重大事项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 ‎③引导公民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④充分尊重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决策权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②③:S市政府决定在全市范围内广泛征集2019年为民办实事的意见和建议,这一做法有利于引导公民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民主决策,从而促进政府重大事项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②③符合题意。‎ ‎①:材料反映的是民主决策,不体现民主监督,①与题意不符。‎ ‎④:S市政府这一做法充分尊重了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但公民没有决策权,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点睛】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 ‎(1)公民通过各种渠道、采用不同方式直接参与民主决策过程,是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重要环节。‎ ‎(2)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的有重大意义。有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 有利于决策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 ‎7.习近平指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唯有老老实实深入调查研究,把问题找准,把解决问题的办法研究透,才能把中央精神和工作部署落到实处,使各项工作缜密而务实地推进。根据材料,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民意是决策的重要信息资源,调查研究可以促进科学决策 ‎②调查研究创新了公民政治参与的方式,保障了公民的知情权 ‎③求真务实是政府的工作要求,调查研究是政府决策和工作的必要程序 ‎④党员领导干部要勇于负责,法定职责必须为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③:唯有老老实实深入调查研究,把问题找准,把解决问题的办法研究透,才能把中央精神和工作部署落到实处,使各项工作缜密而务实地推进。这说明民意是决策的重要信息资源,调查研究可以促进科学决策,政府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调查研究是政府决策和工作的必要程序,①③符合题意。‎ ‎②:调查研究没有创新公民政治参与的方式,②错误。‎ ‎④:本题强调决策机关科学民主依法决策,不是党员领导干部要勇于负责,排除④。‎ 故本题选B。‎ ‎8.‎2019年9月27日,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各民族人民手挽着手、肩并着肩,共同努力奋斗。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面贯彻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坚持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共建美好家园,共创美好未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 )‎ ‎①坚持民族平等,实现优先发展、同步繁荣 ‎②坚持民族团结,推动社会进步、民族复兴 ‎③贯彻民族政策,实行区域自治、公民作主 ‎④履行公民义务,维护民族团结、国家统一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②④: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坚持民族团结,推动社会进步、民族复兴,同时要履行公民义务,维护民族团结、国家统一,②④符合题意。‎ ‎①: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而不是优先发展,更不是同步繁荣,①说法错误。‎ ‎③: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贯彻民族政策,实行区域自治和人民当家做主,而不是公民做主,③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9.近日,中美两国互释善意,中国于‎2019年9月11日公布了一份将被排除加征关税的美国商品清单,美国则宣布对2500亿美元中国输美商品上调关税由‎10月1日推迟到‎10月15日。两国此番举动的原因是 A. 中美国家性质不同,利益追求、对外政策也会不同 B. 中美存在着复杂的利益关系,共同利益是合作的基础 C. 我国坚持国家利益至上,坚决维护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D. 随着社会的发展,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正在形成 ‎【答案】B ‎【解析】‎ ‎【详解】B:中美两国互释善意,原因是中美存在着复杂的利益关系,共同利益是合作的基础,B符合题意。‎ A:中美国家性质不同,利益追求、对外政策也会不同,但两国间存在共同利益,这是两国合作的基础,A与题意不符。‎ C:材料强调中美两国互释善意的原因,C强调本国的国家利益,与题意不符。‎ D:材料强调中美两国关系改善的原因,不涉及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正在形成问题,D与题意不符。‎ 故本题选B。‎ ‎【点睛】‎ 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①国家利益不是抽象的,归根到底是该国统治阶级意志和利益的体现。②各国间存在着复杂的利益关系。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的对立则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③国际关系的实质是一种利益关系。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10.近年来,故宫博物院参观环境变好了,开放区域扩大了,文化活动增加了。根据人们不断变化的生活需要,故宫工作人员深入挖掘文化资源,并对其加以创意,使故宫文化产品逐渐变成了“网红”一般的存在。这说明( )‎ ‎①有价值的文化创造来源于优秀传统文化 ‎②现代信息技术是推动文化创新发展的根本因素 ‎③传统文化可与当代人的文化和生活需求对接 ‎④对优秀传统文化要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传统文化的创新。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造的来源,①错误。‎ ‎②:社会实践是推动文化创新发展的根本因素,②错误。‎ ‎③④:根据人们不断变化的生活需要,故宫工作人员深入挖掘文化资源,并对其加以创意,使故宫文化产品逐渐变成了“网红”一般的存在,这说明传统文化可与当代人的文化和生活需求对接,也说明对优秀传统文化要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③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点睛】1.继承传统,推陈出新,这是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之一。必须不断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文化创新,表现在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的努力之中。坚持正确方向,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反对“封闭主义”、“守旧主义”,与“民族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倾向。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用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推广。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充分展现中华文化独特魅力和时代价值。进而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 ‎2‎ ‎.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础,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文化创新源于社会实践,又引导、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 ‎11.“中国珍贵典籍史话丛书”是“中华古籍保护计划”支持立项的珍贵典籍普及推广项目,由国家图书馆组织实施。目前已完成书稿26部,首批10种史话已经由国家图书馆出版社正式出版,其中有《文苑英华》《永乐大典》等。古籍的保护 ‎①见证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 ‎②是中华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 ‎③保留了中华文化的历史文脉 ‎④彰显了中华文化鲜明的时代性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③正确,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通过对古籍的保护保留了中华文化的历史文脉,见证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 ②错误,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④错误,民族精神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特征, 故选C。‎ ‎1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思想是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发展。之所以说这一思想是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是因为它 ‎①正确地反映了我国时代发展的任务和要求②反映不同社会在经济和政治上的发展状况 ‎③正确地总结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④对生产实践和社会变革起到具体指导作用 A. ①③ B. ①②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 此题考查哲学与时代精神的相关知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思想是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发展。这是因为它正确地反映了我国时代发展的任务和要求,正确地总结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①③正确;哲学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②中的“不同社会”说法错误,排除;哲学对生产实践和社会变革提供一般的方法论指导,不能提供具体的方法指导,④中的“起到具体指导作用”说法错误,排除。故本题选A。‎ ‎13.狼曾经是令人憎恶和害怕的,人们主张把狼赶尽杀绝。但一些地方由于狼群消失,某些动物种群迅速繁衍,导致植被过度消耗,生态失衡,人类生存环境恶化。现在,人们对狼的作用有了新的认识,不少国家实施了“引狼入室”计划,以求保持生态平衡。这一事例说明 ‎①不同认识主体的共识才是真理性认识 ‎②解决实践中的新问题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③纠正谬误、追求真理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④因受主客观条件的制约,认识具有反复性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表述错误,真理性认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不同认识主体的共识不一定是真理性认识; ②符合题意,材料强调随着生存环境恶化,人们对狼的作用有了新的认识,不少国家实施了引狼入室计划,以求保持生态平衡,表明解决实践中的新问题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③表述错误,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④符合题意,材料中由“狼曾经令人憎恶和害怕,人们主张把狼赶尽杀绝”到生态环境恶化后,不少国家实施了引狼入室计划以求保持生态平衡,表明因受主客观条件的制约,认识具有反复性。 故选C。‎ ‎14.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明确“分区域”和“分领域”两条推进路径,突出“示范区”和“新片区”两个重点区域引领带动作用。这说明,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①要解决好“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主要矛盾②要坚持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③要紧紧扭住“一体化”和“高质量”这个牛鼻子④要着眼关键部分寻求最佳方案,实现最优目标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特殊性、主要矛盾、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①:在复杂事物中,主要矛盾只能有一个,其他为次要矛盾,①错误。‎ ‎②:“示范区”体现要坚持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分区域”和“分领域”体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②符合题意。‎ ‎③: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突出“示范区”和“新片区”两个重点区域引领带动作用,这表明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要紧紧扭住“一体化”和“高质量”这个牛鼻子,③符合题意。‎ ‎④:要立足整体寻求最佳方案,实现最优目标,④错误。‎ 故本题选C。‎ ‎【点睛】1.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 整体是指事物的全局,是事物发展的全过程。部分是指事物的局部,是事物发展的某个阶段。‎ 两者相互区别:①整体和部分的地位和作用不同。整体统率部分,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②整体和部分的功能不同。整体具有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 两者相互联系:①整体和部分不可分割。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②整体和部分相互影响。整体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到部分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3)方法论: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同时,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也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世界上的事物无论怎样特殊,它总是和同类事物中的其他事物有共同之处,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变。‎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 ‎3.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含义:主要矛盾是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次要矛盾是处于被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关系: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方法论: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同时,又要统筹兼顾,处理好次要矛盾。‎ ‎4.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它主要有三种情况:一是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矛盾,这些不同的矛盾构成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二是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这些不同的矛盾形成了事物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三是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 矛盾特殊性要求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解决问题的关键。‎ 反对对具体事物不作具体分析,千篇一律地用一种方法解决不同事物的矛盾,反对把理论当成不变的教条,生搬硬套。‎ ‎15.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写到:“人的感觉、感觉的人性,都是由于它的对象的存在,由于人化的自然界,才产生出来的”。“而且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特别是人与自然界的和谐”。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①人化自然是劳动实践活动的必然结果 ②社会和谐是走向生态文明的实践路径 ‎③社会意识决定于社会存在并起反作用 ④人类和社会历史统一于自然界之中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③:题中强调实践对于自然界的重要性,说明人化自然是劳动实践活动的必然结果,同时说明社会意识决定于社会存在并起反作用,①③符合题意。‎ ‎②:题中强调实践对自然界的重要性,而不是强调社会和谐对实践的重要性,②说法错误。‎ ‎④:题中强调实践对自然界的重要性,而不是强调自然界对人和社会的重要性,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B。‎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题,共55分。‎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 ‎ 材料二我国消费进入新时代,服务性消费已经占到了国内居民消费支出的40%以上。但我国服务领域的供给与居民的需求并不匹配,幼儿教育、看病难看病贵、养老等既是民生痛点,也是消费堵点。为此,我国将进一步放宽服务消费领域市场准入,持续引导社会力量进入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服务、教育培训等居民需求旺盛的服务消费重点领域,支持社会力量和市场提供更多高品质的服务产品。‎ 概括材料一包含的经济信息,并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我国进一步放宽服务消费领域市场准入的原因。‎ ‎【答案】信息:2014—2018年,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发展,恩格尔系数不断下降,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呈上升趋势,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呈下降趋势,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相对较低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消费发挥了基础作用)。‎ 原因:①放宽服务消费领域市场准入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效满足居民服务性消费需求的要求。‎ ‎②有利于持续释放内需潜力,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 ‎③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激发服务业市场活力。‎ ‎④优化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解析】‎ ‎【分析】‎ 此题以放宽服务消费领域市场准入,持续引导社会力量进入旅游、文化、等服务消费重点领域为背景材料,考查《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详解】‎ 本题要求概括材料包含的经济信息,并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我国进一步放宽服务消费领域市场准入的原因。相当于设置两个问题,属于分析说明类试题。考生在解答第一问时,首先要明确此题的知识范围为“经济生活”的知识。然后分析,纵向比较图1中2014—2018年,国内生产总值持续增加,恩格尔系数不断下降,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图2中比较消费、投资和出口对经济的影响,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呈上升趋势,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呈下降趋势,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相对较低等方面进行概括即可。‎ 考生在解答第二问时,结合材料中我国服务领域的供给与居民的需求并不匹配,放宽服务消费领域市场准入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效满足居民服务性消费需求的要求;引导社会力量进入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服务、教育培训等居民需求旺盛的服务消费重点领域,优化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支持社会力量和市场,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激发服务业市场活力等方面进行具体分析即可 ‎【点睛】解答原因类试题一般做到“两审读,一发散,一结合”。所谓两审读,第一是审读主干材料,依据主干材料抽取主体信息和主旨信息;第二是审读设问,通过设问明确指示的指向范围,或者主体指向。一发散就是依据设问或者主干信息,明确问题核心,以问题核心为中心,发散相关有效知识点。一结合,结合发散指向与设问核心,正确作答。‎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共产党成立90多年来,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务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建立新中国,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使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勇于直面问题,敢于刮骨疗毒,集中整治“四风”,深化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紧紧抓住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制定治国理政的战略方针;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凝聚起13亿多中国人民的磅礴力量。‎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概括从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伟大历程中可以得到的历史结论,并说明中国共产党是怎样做到“不忘初心”的。‎ ‎【答案】(1)历史结论: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为中华民族、为中国人民谋利益的政党,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没有白身的特殊利益。②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人民前进、不断夺取新胜利的核心力量,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领导核心。(考生如答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人民的正确选择”等答案,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给分)‎ ‎(2)措施:①坚持从严治党,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密切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③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考生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给分)‎ ‎【解析】‎ ‎【详解】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概括从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历程中可以得到的历史结论,并说明中国共产党是怎样做到“不忘初心”的,本题的知识范围是政治生活知识,本题有两问:一是概括从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历程中可以得到的历史结论,本题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具体解答本题考生可结合材料从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执政理念、地位、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人民的正确选择等角度来回答,其它角度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给分。二是说明中国共产党是怎样做到“不忘初心”的,属于措施类主观题,具体解答本题考生可结合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并转化为中国共产党的相关知识来组织答案:集中整治“四风”,深化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可从坚持从严治党,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密切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来回答;“紧紧抓住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制定治国理政的战略方针”,可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来回答;“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凝聚起13亿多中国人民的磅礴力量”,可从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来回答;考生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给分。‎ ‎18.‎2018年5月9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退出旨在解决伊朗核问题的伊核协议,同时签署总统备忘录,恢复对伊朗政权的经济制裁。特朗普这一举动受到了国内外的强烈批评。民主党领袖们纷纷抨击特朗普撤出伊核协议的决定。参议院少数党党鞭杜宾称退出伊核协议是一个错误的决定,众议院少数党领袖佩洛斯也批评特朗普的决定“危险、冲动”。甚至部分共和党议员也公开反对特朗普的这一决定。特朗普的权威再次受到了挑战。‎ 运用《国家与国际组织常识》知识,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运用美国政体的有关知识,简要说明特朗普有权决定美国退出伊核协议的理由。‎ ‎(2)运用“美国两党制”的知识,分析特朗普退出伊核协议的总统令遭到国内反对的原因。‎ ‎【答案】(1‎ ‎)美国实行总统制共和制政体,总统居于主导地位。美国实行三权分立的政体,行政权属于总统,总统有权发布发布拥有法律效力的行政命令。因此,特朗普有权决定美国退出伊核协议。‎ ‎(2)美国实行两党制,尽管两大政党都是资产阶级政党,但两党又代表了资产阶级内部不同利益集团的利益。两党在伊核协议问题上的政策主张有明显差别,客观上形成相互制衡,因此民主党反对特朗普退出伊核协议。同时,美国民主党和共和党都没有约束党员的党纪,没有义务服从党组织的指示,部分共和党议员也公开反对特朗普的这一决定。‎ ‎【解析】‎ ‎【分析】‎ ‎(1)本题要求运用美国政体的有关知识,简要说明特朗普有权决定美国退出伊核协议的理由。该题属于原因类试题。知识范围是“美国政体的有关知识”,答题指向是“说明特朗普有权决定美国退出伊核协议的理由”。因此,可以从美国实行总统制共和制政体,总统居于主导地位,美国实行三权分立的政体,行政权属于总统等角度说明特朗普有权决定美国退出伊核协议的理由。‎ ‎(2)运用“美国两党制”的知识,分析特朗普退出伊核协议的总统令遭到国内反对的原因。该题属于原因类试题。知识范围是“美国两党制”。解答该题,需紧扣“特朗普退出伊核协议的总统令遭到国内反对”这一话题,从美国两党制代表了资产阶级内部不同利益集团的利益,在伊核协议问题上的政策主张有明显差别,遭到反对党的反对;从美国政党的特点,部分共和党议员的反对等角度,进行分析,阐释特朗普退出伊核协议的总统令遭到国内反对的原因。‎ ‎【详解】(1)本题要求运用美国政体的有关知识,简要说明特朗普有权决定美国退出伊核协议的理由。‎ 可从美国实行总统制共和制政体,总统居于主导地位,拥有行政权,有权发布发布拥有法律效力的行政命令,来说明特朗普有权决定美国退出伊核协议的理由。‎ ‎(2)本题要求运用“美国两党制”的知识,分析特朗普退出伊核协议的总统令遭到国内反对的原因。‎ 可从美国两党分别代表资产阶级内部不同利益集团,在伊核协议问题上的政策主张有明显差别,客观上形成相互制衡,因此民主党反对特朗普退出伊核协议。同时由于美国两党都没有约束党员的党纪,党员没有义务服从党组织的指示,致使部分共和党议员也公开反对特朗普的这一决定。‎ ‎【点睛】美国政党的特征和两党制的实质:‎ ‎(1)美国政党的特征 ‎①美国政党的主要职能,就是组织选举。‎ ‎②民主党和共和党的组织结构均为四层金字塔结构,各委员会之间没有上下级垂直领导关系,只有工作上的联系;‎ ‎③民主党和共和党都没有固定的党纲,也没有约束党员的党纪。‎ ‎(2)美国两党制的实质 ‎①美国两党制实质上是为资本主义制度服务的政党制度,是维护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经济基础、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一项政治制度。‎ ‎②表现:‎ 首先,美国两党在意识形态和阶级基础方面,没有本质区别。它们都维护资本主义民主制度,都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都赞同美国现行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都推崇美国的个人主义价值观。‎ 其次,两党相互牵擎,避免背离美国的基本价值观。两党在一些具体议题上的政策和主张有明显差别,但这些政策上的差别不过是充当着使两党制得以运行的基础。‎ 再次,两党相互牵擎,避免各自权力的滥用。两党制实质上是资产阶级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相互监督和制衡的机制保障。‎ ‎19.“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因为它不但具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还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 ‎——摘自《列宁全集》第38卷 ‎“只有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物质生产过程中,阶级斗争过程中,科学试验过程中),人们达到了思想中所预想的结果时,人们的认识才被证实了。人们要想得到工作的胜利即得到预想的结果,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合于客观外界的规律性,如果不合,就会在实践中失败。”‎ ‎——摘自《毛泽东选集》第1卷 运用所学哲学知识,谈谈你对上述论断的理解。‎ ‎【答案】(1)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物质性活动,是一种直接现实性的活动,它能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成现实的存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2)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能够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和对照,检验主观认识与客观事物是否相符合。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只有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解析】‎ ‎【分析】‎ 本题以革命导师列宁和毛泽东同志的论断为话题,考查实践的相关知识,需要从具体的论断中提取信息,与哲学原理相结合。‎ ‎【详解】列宁同志的论断中 “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哲学依据是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还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说明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是一种直接现实性的活动,它能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成现实的存在。‎ 毛泽东同志的论断中“只有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人们达到了思想中所预想的结果时,人们的认识才被证实了”,说明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唯一标准;“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合于客观外界的规律性”说明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只有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8年12月18日‎,在隆重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为弘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改革精神,党中央、国务院表彰了100名改革开放杰出贡献者,充分肯定他们在历史条件下做出的正确选择。从小岗村农民达成的“大包干”协议到以步鑫生为代表推行企业承包制,都用自己的大胆实践,为改革开拓出了一条新路。改革不仅需要实践的探索,还需要理论的创新。厉以宁等经济学家为国企改革建言献策。四川长虹的倪润峰等优秀企业家将股份制和国企改革大胆结合,为国企改革探索出了成功经验。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兴起,以马云、马化腾为代表的一批创业者建立不同于传统工商业模式的新业态、新模式。‎ ‎100个名字涵盖了我国农业、工商业、经济、科技、文化、体育等各方面,见证了40年来改革开放的风雨历程。改革开放之所以能够克服各种困难坚定前行,党的正确领导起到决定性作用。除此以外,各个行业不断涌现出的杰出人物起到了重要的先锋模范作用也是不可或缺的。正是有他们的出现,给整个社会树立了榜样,激励着国人投身于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 ‎(1)改革开放40年实践证明,以100名杰出贡献者为代表的人民群众推动了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发展。结合材料,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知识加以分析说明。‎ ‎(2)从文化影响人的角度并结合材料说明表彰改革开放突出贡献者的意义。‎ ‎(3)某班举办以“学习改革先锋,启航理想人生”为主题的班会。请围绕主题就如何实现人生理想提出两条建议 ‎【答案】(1)①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②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企业承包制等改革调动了生产的积极性,推动了工农业生产的发展。③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在改革开放中直接创造和提供了许许多多的精神财富。④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直接参与并推动了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 ‎(2)改革开放突出贡献者表现出来的精神是先进文化的集中体现。表彰改革开放突出贡献者,有利于弘扬他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改革精神,发挥榜样的作用;有助于人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做出的正确价值选择(树立正确的“三观”),有利于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激励和影响着广大中华儿女投身改革开放事业。‎ ‎(3)答案示例:改革创新,奉献社会,实现价值;努力学习,完善自我,勇于实践;明确目标,坚定信念,持之以恒;敢为人先,爱岗敬业,实现理想。‎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取得巨大成就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对文化生活与哲学生活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本题通过让考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对社会热点进行分析,考查的是考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详解】(1)本题第一问要求考生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加以分析。本题着重考查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相关知识,即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首先,材料中,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企业承包制等改革调动了生产的积极性,推动了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故可以从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的角度进行分析;其次,可以从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的角度进行分析;最后,可以从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的角度,分析说明人民群众直接参与并推动了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 ‎(2)本题第二问要求考生从文化影响人的角度并结合材料说明表彰改革开放突出贡献者的意义。意义类非选择题主要是给出一定的背景材料,要求学生对材料中所呈现的事件、采取的措施或提出的方案等所具有的意义或影响作出具体分析。故考生要会审题,做到思路清晰,要紧扣材料,力求准确全面,体现一定的综合性。本题中可以从弘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改革精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做出的正确价值选择以及优秀文化塑造人生的角度进行分析作答即可。‎ ‎(3)本题第三问要求考生就如何实现人生理想提出两条建议。这类试题的答案往往是融开放性、探究性、实践性、生成性、自主性、价值性等为一体,突出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能力。例如,改革创新,奉献社会,实现价值;努力学习,完善自我,勇于实践;明确目标,坚定信念,持之以恒等。‎ ‎【点睛】规范化答题的一般步骤:‎ 第一步:审设问 ‎1、明确知识范围:‎ ‎ 知识类别:经济学、哲学、政治学 ‎ 知识形态:微观、宏观 ‎2、明确问题指向:‎ ‎ 单一型: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 复合型:谈认识、作分析 ‎3、明确设问主体:‎ ‎ 经济学:政府、企业、个人等 ‎ 政治学:国家、政党、公民等 第二步:审材料 ‎1、读材料时既要把握材料中的显性信息,又要把握材料中的隐性信息。‎ ‎2、回归教材,试题虽然千变万化 , 但都离不开用教材的内容来解答。读题时 , 必须判明答题要用到教材中的哪几课、哪几节、哪几框的内容。这样就缩小了思考的范围。‎ ‎3、根据题目的要求恰如其分地引用、组织某方面的知识,做到有的放矢,不可眉毛胡子一把抓。‎ 第三步:调用知识(回归教材)‎ ‎1、依据关键词,直接调用(关键词本身是学科基本概念,则直接调用)‎ ‎2、把握知识联系,联系调用(依据关键词,通过演绎、推导,找到可用知识)‎ ‎3、概括具体信息,归纳调用(关键词比较具体,与学科理论不能直接对应'则先归纳再调用) ‎ ‎4、依据设问,有效调用(知识调用要根据设问的要求,有的放矢地调用,反对盲目堆砌和过度引申)‎ 第四步:确定答题思路 ‎1、确定大逻辑:要点之间的逻辑,包括有几个要点,要点之间如何排列;‎ ‎2、确定小逻辑:要点自身的逻辑,即要点如何展开,包括有几个关键词,如何排列。‎ 第五步:写答案 ‎1、层次分明,要点序号化——反对不分段落层次的“一块板”      ‎ ‎2、表述准确,语言学科化——反对使用文学化、生活化语言 ‎3、逻辑严密,表述简洁化——反对语句冗长、画蛇添足 ‎4、字迹工整,卷面美观化——反对字迹潦草、错字连篇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