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一第10课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讲练测学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一第10课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讲练测学案

‎【考纲细化考题预测】——考纲解读细化面向高考 课标分解 考纲细化 ‎ 考题预测 ‎ 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建设的要求;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结合具体事例,从科学发展观角度,说明促进国家经济发展。‎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小康社会,经济建设的新要求 ‎2.围绕主题 抓住主线;科学发展观,经济持续协调发展 本部分考题集中于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目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内容,题目一般难度不大,但是有部分题目设置产业结构调整的难度稍大,要予以特别注意。‎ 复习过程中关注热点:关注经济新常态、民生、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自主创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节能减排是我国现阶段的重大问题,结合科学发展观的知识考查相关问题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 ‎【每课知识网络】‎ ‎【融汇贯通】‎ 一个思想:科学发展观 两种手段: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 三种体现:经济全球化的三种表现 四项要求:市场多元化、实施“引进来”与“走出去”战略、优化产业结构、应对国际贸易摩擦 五项措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知识是该讲考查重点,其中多以自主创新、经济新常态、“三农”问题、“互联网﹢”经济等为背景,多从措施层面为经济发展出谋划策。‎ ‎【直击真题剖析高考】——真题感受体会命题方向 ‎2017年高考试题 ‎1.(2017年高考全国1文综政治14)国内生产总值(GDP)表示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格总和。下列计入中国GDP的产品或劳务是 A.北京厨师为家人做了一顿丰盛晚餐 B.上海商人购买的一件精美的清代瓷器 C.中国某企业在纽约工厂生产的汽车玻璃 D.外国某企业在武汉工厂生产的空调和冰箱 ‎【答案】D ‎【名师点睛】对于经济学中最基本的概念,我们在日常教学中要格外重视。最基础的东西虽然简单,但是非常重要。GDP是国内生产总值,GNP是国民生产总值,二者一字之差,但是计算范围一个是国界,一个是国民,抓住这一点,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2.(2017年高考北京卷政治38)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谋划首都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新蓝图。‎ 材料二 材料三 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提出要“构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一体化网络”,其中要求重点加强城际铁路建设,强化干线铁路与城际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的高效衔接,加快构建内外疏密有别、高效便捷的轨道交通网络。‎ 材料四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以来,河北省累计签约引进北京市商户23140户,吸引1350多家京津冀高新技术企业落户。一些商业批发、制药行业的企业进行了整体搬迁,一些电子商务企业和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把他们的物流基地和生产基地外迁到河北。2016年,河北省从京津引进项目4100个,资金3825亿元。‎ ‎(2)中心城市的人才、产业的技术等优势和周边辐射和输出,能够带动周边区域以济发展,产生“外溢效应”。在“破解非首都功能、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背景下,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谈谈如何理解北京的“外溢效应”。(10分)‎ ‎【答案】(2)①北京具有经济发展水平、人才、产业和技术等发面的优势,具有产生“外溢效应”的条件和基础。②铁路是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发达、便利的铁路网可以促进区域间的劳动力流动和企业间交流合作,降低物流成本,便于北京各种优势的外溢。③企业外迁不仅直接给周边区域输送人、财、物以及相关产业,增加当地的就业与税收,也产生示范效应,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强北京的“外溢效应”。‎ ‎(其他角度作答,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等级水平 等级描述 水平4‎ 观点鲜明,能明确表达自己的见解;紧扣问题,全面展开论述,或就某点深入分析;知识运用准确、贴切;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水平3‎ 观点比较明确,能表达自己的见解;能扣住问题展开论述,或能就某点分析;知识运用比较准确、贴切;逻辑性较强,有条理 水平2‎ 观点不明确:论述不能集中指向问题,罗列知识;知识运用不正确;论述缺乏逻辑,条理性差 水平1‎ 应答与试题无关;或重复试题内容;或没有应答 ‎【解析】(2)本题考查《经济生活》相关知识,设问指向如何理解北京的“外溢效应”,属于原因类试题,要从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角度分析。解答本题可以从北京的资源优势、外溢的条件、外溢的作用和意义、优化资源配置等角度回答。‎ ‎【名师点睛】收敛性试题主要特点是设问中的知识范围要求很具体,或者具体到某一个知识点,或者具体到一个知识模块。但也有个别试题,会涉及知识的迁移和借用,这就需要学活、用活知识,做到融会贯通。解题思路:读取设问时要把握三点:知识范围(注意答案有时看似超出范围要求,这里有个知识的渗透和借用问题)、待分析的事件、答题角度。收敛性试题的主要思路是:以所要求的知识范围为依据,到材料中寻找相关信息,并有理有据地组织答案;如果所要求的原理用完后仍有重要信息没有分析,就要考虑知识的迁移和借用了。‎ ‎2016年高考试题 ‎1.(2016年高考浙江文综政治5)城乡居民在社会保障方面的差别性待遇一直为社会所关注。2016年初,我国政府发布《关于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意见》,要求各地根据自身情况统一城乡医保的覆盖范围、筹资政策、保障待遇、医保目录、定点管理、基金管理。此举旨在 ‎①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②促进社会公平 ③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④减轻财政负担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考点定位】科学发展观、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名师点睛】本题是考查科学发展观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相关内容。材料中国家的举措是国家要实现城乡一体化的要求。城乡一体化就是要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村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综合研究,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促进城乡在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市场信息、政策措施、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的一体化,改变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城乡在政策上的平等、产业发展上的互补、国民待遇上的一致,让农民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样的文明和实惠,使整个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2016年高考浙江文综政治8)小规模、零散经营在我国农业经济中所占比重大,发展水平低,这是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某村将农户组成农业合作社,利用从外国引进的优良品种和先进技术发展绿色产业,农户收入普遍大幅度提高。材料表明发展农村经济应该坚持 ‎①通过产业发展带动共同富裕 ②引进外资与引进技术相结合 ‎ ‎③通过区域分工实现生产专业化 ④高效农业与生态农业相结合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由材料中“将农户组成农业合作社,利用从外国引进的优良品种和先进技术发展绿色产业”可知,发展绿色产业有利于发展农村经济,①正确;“从外国引进的优良品种和先进技术发展绿色产业”说明该村坚持了高效农业与生态农业相结合,表明了④观点;材料并没有涉及引进外资,也没有涉及区域分工,所以②③不选。故正确答案是B。‎ ‎【考点定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名师点睛】本题的解决需要学生有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仔细分析材料就可发现,材料中根本没有体现引进外资与区域分工的相关问题,这就需要学生在阅读材料时有一定的理解与暂时记忆能力。学生解读材料的关键句“引进优良品种和先进技术发展绿色产业”时结合选项可以轻易的得出该村发展绿色产业致富和该村走上发展高效农业与生态农业相结合的新路和相关信息。此题解决较易。‎ ‎3.(2016年高考全国1文综政治3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3年,习近平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一下简称“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积极响应。‎ 材料一 共建“一带一路”致力于建立和加强沿线各国互联互通伙伴关系,实现沿线各国多元、自主、平衡、可持续发展。“一带一路”建设推动了沿线各国发展战略的对接与耦合,增进了沿线各国人民的人文交流与文明互鉴,让各国人民相逢相知、互信互敬。截至2015年,已有7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表达了与中国合作建设“一带一路”的意愿。30多个国家同中国签署了合作协议,中国与相关国家合作建设了50多个境外经贸合作区。‎ 材料二 国际产能合作是指两个经济体之间进行产能供求跨国或者跨地区配置的联合行动。2015年底,中国已与“一带一路”沿线20余个国家签订了产能合作协议。开展跨国产能合作的中国产业,既有以轻工、家电为主的传统优势产业,以钢铁、平板玻璃为主的富余产能优势产业,又有以通信设备、轨道交通为主的装备制造优势产业,同时还带动了通讯等优势行业的相关技术和标准“走出去”。‎ 埃及是“一带一路”沿线的重要国家,中埃国际产能合作取得了积极成果。截至2015年底,中埃苏伊士经贸合作区第一期吸引了68家企业入驻,初步形成了石油装备、高低压电器、纺织服装、新型建材、机械制造等产业园区。合作区吸引投资近10亿美元,年销售额约1.5‎ 亿美元,年纳税约2亿埃镑,为当地创造了2000多个工作岗位。‎ 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并结合材料,说明推动“一带一路”国际产能合作对沿线国家和中国是双赢的选择。‎ ‎【答案】‎ 沿线国家:扩大产品供给;增加税收;扩大就业,提高居民收入;提高相关产业的技术水平。‎ 中国:扩大产品市场化;促进优势产能“走出去”;提高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解析】‎ ‎【考点定位】就业的意义、科技的重要性、经济全球化、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名师点睛】考查的是考生对“一带一路”这个时事热点的理解情况,备考中应该都有涉及,这提示政治复习必须关注时事热点。‎ ‎4.(2016年高考天津文综政治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实施“走出去”战略是我国对外开放新阶段的重大举措,海外并购已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重要方式。‎ ‎(1)解读材料一中的经济信息。‎ 材料二 当今世界各国经济联系日益紧密,2016年伊始,中资企业的几笔海外并购令人瞩目,并购的领域侧重于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并购的对象是拥有先进技术和品牌影响力的企业。并购既可以使中资企业迅速切入高端市场,也可以使被并购企业借助中国企业的关联渠道,特别是依托“一带一路”,进一步扩展销售渠道和全球影响力。‎ ‎(2)依据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阐明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意义。‎ ‎【答案】‎ ‎(1)①2015年较2014年中资企业海外并购项目的数量与金额上升,数量增长快于金额增长。‎ ‎②中资企业海外并购行业拓宽,结构优化。‎ ‎(2)①有利于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品牌竞争力。②有利于推动我国对外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③有利于推进经济全球化进程,促进经济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考生的读图能力。做这种图表题,考生一要认真看图表的标题,确定图表的有关内容,二是仔细的看图表中的文字和数字,三是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分析。本问有两幅图,分别是“2014——2015年中资企业海外并购项目数量与交易金额”“1995年与2015年中资企业海外并购覆盖行业对比”,从第一幅图中,可以看到2015年比2014年的数量和金额都在增长,而且数量的增幅要超过金额;第二幅图中,很明显可以看出中资海外并购的行业有大规模的拓宽,这说明海外并购的结构不断优化。‎ ‎【考点定位】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 ‎【名师点睛】本题涉及到了企业如何经营才能成功的相关问题,关于企业怎样经营才能成功的问题,从经济生活角度常见的回答有:①正确的经营战略;②提高自主创新能力;③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与形象;④通过兼并、强强联合,实现优势互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竞争力;⑤遵守法律和法规,承担社会责任;⑥转变企业的发展方式;⑦创新利用外资方式,优化外资利用结构,开展国际化经营;⑧坚持以质取胜和市场多元化战略;⑨要有规则意识和利用世贸组织规则的本领;⑩自觉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提高经营者和劳动者的素质。‎ ‎2015年高考试题 ‎1.(2015年高考四川政治3)201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7.4%,低于7.5%的目标;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为48.2%,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城镇新增就业1322万人,超额完成新增就业1000万人的目标。这意味着 ‎①我国经济结构更加趋于优化 ②服务业成为我国经济的主导 ‎③第三产业吸纳就业的能力强 ④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创新驱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①③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上升,说明我国经济结构更加趋于优化,同时,伴随服务业的比重上升,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上升,说明第三产业吸纳就业的能力强,故入选。②选项观点错误,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较大,但服务业并没有成为我国经济的主导,故排除。④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事例涉及的信息是服务业和就业,并没有涉及创新驱动,故排除。‎ ‎【考点定位】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名师点睛】本题可以运用正选法,题中服务业增加值比重提高,说明我国经济结构更加趋于优化,而服务业的发展,带来新增就业人数的增加,说明第三产业吸纳就业的能力强;选择题的排除法,基本的包括排误法和排异法,就本题而言,题目选项中“服务业成为主导”的措辞明显错误,题目选项中“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创新驱动”,显然题干中没有相关信息,是主观臆造的说明,可以加以排除。‎ ‎2.(2015年高考海南政治3)2014年我国网络零售交易额达2万多亿元,其中生鲜电商的交易额约为130亿元,同比增长221%,占全部生鲜交易的10%。从供给角度看,我国生鲜电商高速发展的主要原因在于( )‎ ‎①居民收入增加引起消费偏好发生改变 ②行业发展潜力巨大且吸引了大量投资 ‎③新技术的运用改变了人们的购买习惯 ④商业模式的改变降低了行业进入门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考点定位】本题热点网络交易为时政背景,考查供给量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名师点睛】解答本题首先需要学生高度的概括能力,比如根据题意可以概括总结出我国网络交易迅猛发展,电商高速发展。其次审题是关键,抓住题意的关键词,此题的关键词是“从供给角度”,可以排除不属于供给角度的,很容易选出正确选项。本题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以及审读材料的能力。‎ ‎3.(2015年高考海南政治1)2014年我国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上升3个百分点,达到51.2%;服务业增加值占GDP增加值的比重由46.9%提高到48.2%,继续超过第二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速明显高于工业平均增速。这表明在我国( )‎ ‎①经济发展方式正在积极转型 ②产业结构更趋优化 ‎③创新成为经济增长的首要驱动力 ④经济发展质量全面提高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我国在进行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拉动,更多依靠科技进步。①②符合题意入选;题意没体现创新是首要驱动力,③不符合题意排除;题意只是反映了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服务业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不能反映经济发展质量的全面提高,④排除。故答案选A。‎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行经济结构调整的知识。‎ ‎【名师点睛】本题难度比较大,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审题,读懂题意,根据材料获取有效信息。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有“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服务业不断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不断增长”,从中概括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经济结构的调整升级。本题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以及审读材料的能力。‎ ‎4.(2015年高考广东文综政治26)某农业园区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成立土地经营权流转合作社,整合散户。吸纳资金、土地、技术入股,形成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的经营方式。吸引500多名外出务工农民返乡创业。解决200多名贫困人口的就业问题,这种模式 A.完善了就业机制,扩大了就业规模 B.用公司股份制代替了家庭土地承包制 C.是农业先进生产力的体现和标志 D.整合了农业生产要素,降低了经营成本 ‎【答案】D ‎【考点定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名师点睛】解答本题,可以运用正选法和排除法,正选法,题干强调整合散户,形成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的经营方式,这种模式显然起到了整合农业生产要素,降低经营成本的作用;排除法,对于一些不符合材料信息的说法,可以逐一排除,解决200多名贫困人口的就业问题,显然仅仅扩大了就业规模,并没有完善就业机制,经营方式的改变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家庭土地承包制,题中经营模式体现农业先进生产力,但却不是农业先进生产力的标志,生产工具才是先进生产力的标志。‎ ‎5.(2015年高考重庆文综政治6)发达国家在外包制造业的时,也将污染排放外包给发展中国家,研究表明,中国22%的一氧化物和17%的黑碳颗粒物排放与出口商品制造有关,这警示我们从根本上治理污染应:A.将污染产业转移到其他落后国家      B.关闭造成污染的外向型制造企业 C.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   D.抵制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分工体系 ‎【答案】C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名师点晴】在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形势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尤为重要。要注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几点内容: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经济结构战略调整、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等。注意本题里面的“根本”二字。本知识点还经常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并且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经济全球化和对外开放等知识综合考查。‎ ‎6.(2015年高考福建文综政治3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同心逐梦的中国,正在以博大宽广的胸怀、心系天下的情怀,奏响“一带一路”交响曲,谱写自贸区战略新华章。‎ 材料一 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倡议,得到了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热烈响应。2015年3月,福建被国家定位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2015年4月,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简称福建自贸区)正式建立,实施范围涵盖平潭、厦门和福州三个片区。‎ 材料二 依法治国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自2013年以来,在党中央领导下,全国人大健全法制,国务院统筹协调,各有关部门协同实施,社会各界群策群力,福建自贸区筹建工作依法有序推进。目前,福建省围绕立足两岸、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战略要求,确立了自贸区重点实验项目186项,涉及体制创新、对台开放、投资管理、法制保障、市场监管等方面,自贸区建设全面铺开。‎ ‎(1)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运用《 经济生活)相关知识,概述“福建自贸区”和“海丝核心区”的建设,对福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将产生的积极影响(12分)‎ ‎【答案】(1)①有利于实施自主创新驱动战略,增强创新能力,为福建经济发展提供新动力;‎ ‎②有利于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③有利于抓住机遇,扩大和深化闽台经济合作;‎ ‎④有利于深化改革,推进制度创新,提高抵御国际风险的能力;‎ ‎⑤有利于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答对4点即可,若考生从其他角度作答,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考点定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名师点晴】本题以“一带一路”、福建自贸区建设为背景,考查经济生活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对外开放的知识,旨在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能力和论证探究问题的能力。复习备考时一定要掌握这些试题的解题思路,归纳概括答题方法。‎ ‎【聚焦考点突破核心】——课堂讲解重点难点突破 考点一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 ‎【归纳总结】‎ ‎1.小康社会 ‎(1)总体小康 ‎①表现:微观上,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宏观上,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大大增强。 ‎ ‎②特点: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2)全面小康目标:本世纪头二十年,我们要集中力量,建设全面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2. 经济建设的新要求 ‎(1)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2)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 ‎(3)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 ‎3.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社会的比较 总体小康 ‎ 全面小康 ‎ 不 ‎ 同 ‎ 点 标准 低标准的小康。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只有800多美元 ‎ 较高标准的小康。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将超过3 000美元,达到中等收入国家水平 ‎ 生活 ‎ 质量 ‎ 不全面,偏重于物质消费的小康 ‎ 更全面,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小康 ‎ 社会 ‎ 发展 ‎ 状态 ‎ 发展很不平衡。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不同收入群体之间存在差距 ‎ 发展比较均衡。将缩小地区、城乡、各阶层的差距;将加快中西部地区、农村地区的发展,体现共同富裕原则 ‎ 相同点 ‎ 都是小康社会,都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总体小康是我国目前已经达到的小康水平,全面小康社会是本世纪头二十年的发展目标,二者只是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 ‎ ‎【知识拓展】‎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衡量一国经济增长水平的基本指标,表示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格总和。‎ 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与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一样,是一种不平衡的发展过程。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得更快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率先实现现代化;相对落后的地区,则要奋起直追,加快发展。‎ ‎【易错警示】‎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只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一个方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还包括政治、科教、文化、社会等方面。‎ ‎2.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是一种不平衡的发展过程。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得更快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率先实现现代化,相对落后的地区,则要奋起直追加快发展。‎ ‎3.国内生产总值(GDP)与国民生产总值(GNP)‎ ‎(1)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价值的总和。‎ ‎(2)国民生产总值(GN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国民在一定时期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价值的总和。‎ ‎(3)国民生产总值(GNP)和国内生产总值(GDP)都是表示一国经济总量的指标,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国际上通常使用国内生产总值(GDP)来衡量国家经济实力。‎ ‎4.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现代化。‎ ‎(1)现代化是指以科技革命为推动力、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 ‎(2)工业化一般是指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 ‎(3)信息化是指培育、发展以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的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 ‎(4)城镇化主要是指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过程。 ‎ 点拨:我国正处于工业化的中期→我国实现工业化目标的时间是2020年→我国实现工业化的方向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新型工业化的方式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工业化是实现现代化的基础→工业化发展必然推动城镇化进程。‎ ‎5.全面小康就是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小康社会。这种观点正确吗?为什么?‎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其混淆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与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要在21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建设全面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的小康社会,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富裕的小康社会;21世纪中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是现代化建设“第三步”的战略目标。‎ ‎【典题探究】‎ ‎【例1】二十世纪末,我国基本实现了小康但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我国要实现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是(  )‎ ‎①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必然结果  ②本世纪头二十年要实现的奋斗目标 ‎ ‎③我国所有制改革的必然要求  ④实现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第三步目标的重要步骤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D ‎【变式精练】‎ ‎1.2016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意见》,对农民工、中高等院校毕业生、退役士兵、科技人员等返乡下乡人员到农村开展创业创新给予政策支持。这有利于 ‎①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②发展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 ‎③推进农业需求侧结构性改革 ④通过市场促进资源优化配置 A. ③④ B. ②③ C. ①② D. ②③‎ ‎【答案】C ‎【解析】本题以政府下发的有关农村经济发展的文件为情境,考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有关知识,考查考生解读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论证问题的能力。政策支持农民工、中高等院校毕业生、退役士兵、科技人员等下乡开展创业创新,显然能够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另外,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有利于发展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①②正确,③错误。材料反映的是政府的宏观调控,④错误。故答案选C。‎ ‎2. 现代服务业具有智力型、技术型、知识产权化和高附加值的特征。据统计,服务业每万元增加值的用电量、占有资本分别约为工业的15%和60%。这表明 ‎①现代服务业成为了具有竞争力的支柱产业  ②发展现代服务业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 ‎③发展现代服务业有利于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④发展现代服务业就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 ‎3.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深圳时,要求深圳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①要追求经济增长的高速度  ②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 ‎③要建立合理有序的分配格局,消除收入差距 ④要增强发展协调性,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答案】C ‎ ‎【解析】此题考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必须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能单纯追求速度,排除①。建成全面小康社会,要缩小收入差距,而不是消除收入差距,排除③。②④有利于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的实现。‎ 考点二 围绕主题 抓住主线 ‎【归纳总结】‎ ‎1.科学发展观 ‎(1)地位: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2)内涵:‎ ‎①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②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不断在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取得新成效。‎ ‎③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全面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④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要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各方面利益关系,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 ‎2.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1)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2) 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①地位:这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②措施:要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拉动,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优先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3) 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①地位: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一体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②措施: “坚持一条道路”要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坚持两个方针”:要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形成两个关系”: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4) 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①地位: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②措施:必须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 ‎【知识拓展】市场经济三个主体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的作用 ‎(1)国家:是社会再生产的调控者和引导者,主要通过宏观经济政策、计划,特别是通过财政和税收政策调节社会生产与需求,维护社会公平的分配,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打造良好的客观环境。‎ ‎(2)企业:是社会再生产的组织者和实施者,以追求利润为目的,在市场竞争中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树立自己的竞争优势,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并积极“走出去”,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但是企业生产必须依据消费者个人消费需求和国家宏观政策,自觉承担相应社会责任。‎ ‎(3)劳动者(消费者):劳动者是企业生产必需的前提条件,劳动者要提高自身素质,推动企业科技进步。作为消费者,消费趋向引导着企业生产,对生产具有反作用,所以消费者应该树立保护环境、绿色消费观念。‎ ‎【易错警示】‎ ‎1.要理解好科学发展观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二者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坚持科学发展观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的重要保证;另一方面,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结果。‎ ‎2.坚持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而不仅仅是指要发展经济。‎ ‎3.低碳经济。‎ ‎(1)内涵: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 ‎(2)实质: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国内生产总值(GDP)的问题。‎ ‎(3)核心: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点拨:“低碳经济”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体现了可持续发展战略,有利于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符合人类的长远发展需要,有利于充分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有利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4)我们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一定要记清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二者关系不可颠倒。‎ ‎4.由“经济增长方式”到“经济发展方式”意义重大。‎ 由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反映了我们党对经济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 经济增长强调财富“量”的增加,而经济发展强调经济“质”的提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包括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即从主要依靠增加资源投入和消耗来实现经济增长的粗放型增长方式,转变为主要依靠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来实现经济发展的集约型发展方式,而且包括结构、质量、效益、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转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符合世界性经济增长方式变革的一般规律,更关系到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5.关于“三农”问题的综合分析。‎ ‎(1)为什么要重视“三农”问题?‎ ‎①我国农业基础设施落后,基础地位脆弱,农业仍然是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最薄弱的环节;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收入差距拉大。‎ ‎②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重视“三农”问题有利于促进整个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有利于使我国在国际竞争中保持独立自主的地位。‎ ‎③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重视“三农”问题,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扩大国内消费需要,拉动经济增长。‎ ‎④重视“三农”问题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 ‎(2)怎样解决“三农”问题?‎ ‎①完善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坚持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②加大财政对“三农”问题的支持力度。‎ ‎③大力发展农业科学技术,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④调整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中的二、三产业。‎ ‎5.如何调整经济结构?‎ ‎(1)优化产业结构。‎ ‎(2)调整消费、投资、出口结构。‎ ‎(3)调整资产结构。对资产进行改组,改变低水平重复建设,组建有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 ‎(4)调整地区结构。‎ ‎(5)调整城乡结构。‎ ‎(6)调整所有制结构。‎ ‎(7)调整收入分配结构。‎ ‎【典题探究】‎ ‎【例2】‎2017年2月5日,新华社授权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要求把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主线。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 ‎①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②有利于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消除城乡差别 ‎③有利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④有利于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实现农产品供求平衡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② D. ③④‎ ‎【答案】D ‎【变式精练】‎ ‎4. ‎2016年12月14日至16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12月19日,财政部和农业部联合发布《建立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农业补贴制度改革方案》, 针对当前的农业粮食供求结构失衡,产量、进口、库存“三量齐增”的结构性问题提出了指导性意见。下列措施中有利于解决我国粮食供求结构失衡的是 ‎①减少进口,提高我国农产品市场占有率 ②强统筹协调,提高补贴资金使用的指向性 ‎③放开耕地保护制度,提高耕地使用效率 ④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答案】B ‎5.‎2016年10月27日,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要求,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依法依规有序淘汰落后产能和过剩产能,加快发展绿色低碳产业,打造绿色低碳供应链。该要求旨在 ‎①发展绿色制造工艺,进一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②切实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消费端转型升级 ‎③更好发挥宏观调控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④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知识。该要求的主要目的在于实现产业调整升级,提高国民经济发展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故②④符合题意,选C。①不是国务院印发该要求的目的,不选。③说法错误,不选。故答案选C。‎ ‎6. ‎ ‎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当前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仍然是推进去库存、去产能、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的“三去一降一补”工作。下列做法属于推进“三去一降一补”的是 ‎①国家免征新能源汽车购置税 ②企业借债进行投资,追求高收益 ‎ ‎③继续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④河北计划减压钢铁产量3186万吨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D ‎【解析】国家免征新能源汽车购置税与推进“三去一降一补”无关,①不选;企业借债进行投资,追求高收益不属于“三去一降一补”,②不选;继续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有利于补短板,河北计划减压钢铁产量3186万吨有利于去产能,③④正确,故本题答案选择D。‎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