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3第4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规范训练(福建专用)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3第4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规范训练(福建专用)

课时规范练24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1.“我很不希望把古代经典的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加入一堆什么西方的东西,我觉得‘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国家主席对“去中国化”的批评,其依据在于(  )‎ ‎①民族文化是维系民族发展的精神纽带 ②吸收外来文化会消除文化的民族特色 ③摒弃传统文化会失去文化创新的根基 ④立足传统文化就能永葆文化的生命力 ‎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017年9月8日,北京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公共必修课启动,到2020年北京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须完成40学时的该课程内容的学习,东城区和通州区作为试点区于11月率先启动。在教师中续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训是因为教育(  )‎ ‎①是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关键一环 ②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可靠保证 ③是实现文化创新性发展的根本途径 ④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3.近年来,专家们呼吁,我国城市面貌在日新月异的同时,整体规划上的大拆大建破坏了城市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历史遗迹。城市建设要强化尊重自然、传承历史、绿色低碳等理念,要有历史文化保护线。对此,有下列不同看法,你赞成的是(  )‎ A.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是文化创新的根基,城市建设中要积极保护优秀文化遗产 B.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环境,破坏了城市文化遗产就意味着传统文化的消失 C.每个城市的文化遗产都是一个城市发展的标签,城市的一切遗迹都应该全部保留 D.传统文化都是特定的历史环境下形成的,时代在不断发展,我们不应该抱残守缺 ‎4.十九大报告强调:“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对如何坚定文化自信,报告作出了理论分析和政策指导,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传统文化,我们应该(  )‎ ‎①继承传统文化的精华,摒弃封建主义的糟粕,弘扬和光大优秀民族传统 ②主张全盘西化,这样才能与当今社会所共同呼吁之民主、自由、平等、科学等价值相适应 ③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④全面继承,加强文化交流,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任何虚拟空间,不能代替经典名著。通过阅读才能探求古代经典名著的本原,追溯经典的本真。对于经典名著的知识和内容,应该重视熟读、精读、细读、慎思,使之融入心灵、血脉,贯于践行。”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角度看,这是因为(  )‎ A.古代经典名著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B.民族文化始终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C.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 D.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 ‎6.“恭喜发财,红包拿来!”近年来出现的微信抢红包大战,使“红包文化”有了更多的表达方式,丰富了传统节日的内容。这表明(  )‎ A.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 B.传统文化可以因时而变 C.文化传承取决于物质载体 D.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 ‎7.宋徽宗的《芙蓉锦鸡图》、林椿的《果熟来禽图》……一部中国制作的名为《美丽的森林》的动画片,利用动画技术将多幅宋代工笔画从画卷中“复活”。短片从第一帧画面开始,古韵悠然,风吹树叶动,鸟飞展翅高,精妙绝伦的宋代古画仿佛有了生命,其精美的画面,浓郁的中国风,深深打动了观众,目前已成为首部冲击2017年度奥斯卡动画短片奖的中国作品。这主要说明(  )‎ A.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纽带 B.有价值的文化创新源于文化传播载体的变革 C.科学技术的运用促进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 D.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科技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8.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这进一步佐证了(  )‎ ‎①立足传统文化能够保证文化永葆生命力 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源于传统文化 ③摒弃传统文化会失去文化创新的根基 ④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导学号45490033〛‎ ‎9.城市发展带动了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城市建设成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引擎。上海徐家汇是著名的现代商业区,同时又富有极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到处是名人故居和历史建筑。近年来,该地在城市建设中强化特色,着力延续历史文脉留住城市“灵魂”,有效利用徐家汇自然景观和历史人文资源,在文化上保持海派历史文脉,让沿路街景、民宅都与现存的无数幢历史保护建筑相协调,保留人们喜爱的老上海城市风貌,充分展现徐家汇具有历史发展脉络、人文特色和丰富内涵的巨大魅力。‎ 结合材料,运用传统文化继承的有关知识,分析徐家汇的经验对城市建设的启示。‎ 参考答案 课时规范练24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1.B ②说法错误,吸收外来文化不一定会消除文化的民族特色;④说法错误,要想永葆文化的生命力,不仅要立足传统文化,还要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发展和创新。‎ ‎2.A ①④符合题意,材料中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教育的各个环节,是因为教育是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关键一环,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②表述错误,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可靠保证;③表述错误,社会实践是实现文化创新性发展的根本途径。所以A项是正确的。‎ ‎3.A A项符合题意;B项说法错误,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但并不是传统文化的唯一体现,不能说“破坏了城市文化遗产就意味着传统文化的消失”;C项说法错误,对于城市的遗迹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全部保留”的说法太绝对;D项说法错误,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故本题选A项。‎ ‎4.B ①符合题意,传统文化中有精华也有糟粕,要继承传统文化的精华,摒弃封建主义的糟粕,弘扬和光大优秀民族传统;②表述错误,主张全盘西化是“民族虚无主义”,忽视了对本民族优秀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是错误的;③符合题意,对于传统文化,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④表述错误,传统文化中有精华也有糟粕,应该批判而不是全面继承。故本题选B项。‎ ‎5.A A项符合题意;B项说法错误,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C项说法错误,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D项不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继承,而不是创新。故本题选A项。‎ ‎6.B 材料中的“近年来出现的微信抢红包大战”“丰富了传统节日的内容”体现了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又可以因时而变,B项符合题意。A项不符合题意,材料未涉及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来源;C项表述错误,文化传承取决于社会实践;D项不符合题意,材料与世界文化无关。故本题选B项。‎ ‎7.C 科学技术是促进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利用动画技术将多幅宋代工笔画从画卷中“复活”,体现了C项。文化创新源于社会实践,文化传播载体的变革有利于推动文化创新,但不是文化创新的源泉,舍去B项。A、D两项虽表述正确,但题干未涉及。‎ ‎8.D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强调了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④正确;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富营养,强调了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根基,③正确;只有创新才能永葆文化的生命力,①错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文化源于社会实践,②错误。答案为D项。‎ ‎9.答案 (1)传统建筑是展现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城市建设要注重对传统建筑的保护,为继承传统文化提供物质载体。(2)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民族性。城市建设要注重保护本地历史和文化特色,以增强人们的认同感。(3)对传统文化要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同时要体现时代精神。城市建设既要不失传统风格,又要与现代化建设相协调。‎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