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上饶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政治试题(文科零培)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江西省上饶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政治试题(文科零培)

上饶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卷 ‎(文科零培)‎ 考试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在以下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将其填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每小题2分,共计60分)‎ ‎1.黄山,是中华十大名山之一,因峰岩青黑,遥望苍黛而名。宋朝时任张冠卿在《游黄山留题》一诗中写道:“路尽清溪逼画图,乱云深处插天都。雾开虎豹文姿出,松隐龙蛇怪状孤。”材料表明( )‎ ‎①文化是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精神产品 ‎ ‎②黄山的自然美也是一种文化 ‎③文化是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一种现象 ‎ ‎④诗歌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文化的特点、文化的表现形式,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考生对材料中的观点能准确把握其主旨,并与所学知识相结合,需要考生有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同时要善于运用排除法去除说法错误的选项。‎ ‎【详解】①: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①错误。‎ ‎②:纯粹自然的事物不是文化,因此黄山的自然美不是一种文化,②错误。‎ ‎③:游黄山后作的诗表明文化是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一种现象,③符合题意。‎ ‎④:文化的形式从静态角度来说,包括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因此诗歌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点睛】1、文化的特点 ‎①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②每个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 ‎③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2、文化的表现形式 ‎(1)静态形式:包括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 ‎(2)动态形式:包括各种文化活动,即人们进行文化生产、传播、学习、积累的过程,都是文化活动。‎ ‎2.“文化”是相对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 ‎①2019年3月5日,我国召开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 ‎②中国土司遗址在第39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③2019年8月2日,福能集团收购宁德核电10%的股权 ‎④2019年10月1日,某校组织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我国召开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属于政治现象,①不合题意。‎ ‎②④: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因此“中国土司遗址在第39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某校组织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都是文化现象;②④符合题意。‎ ‎③:“福能集团收购宁德核电10%的股权”属于经济现象,③不合题意。‎ 故本题选D。‎ ‎【点睛】文化的内涵 ‎(1)含义: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2)内容: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3.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中国新文学的命运和诉求便与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社会进步紧紧联系在一起。毛泽东同志曾经形象地说,“我们有两支军队”。拿笔的、文艺文学战线上的“军队”为人民民主政权的建立发挥了独特而重要的作用,获得丰硕“战果”。这一论述表明( )‎ ‎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决定社会的发展 ‎ ‎②文化能够让一个国家或民族在精神上不再贫困 ‎③先进的、健康的文化能促进社会的发展 ‎ ‎④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实践中转化为物质力量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并不决定社会的发展,①错误。‎ ‎②:文化并不能让一个国家或民族在精神上不再贫困,②错误。‎ ‎③④:毛泽东同志曾经形象地说,“我们有两支军队”。拿笔的、文艺文学战线上的“军队”为人民民主政权的建立发挥了独特而重要的作用,获得丰硕“战果”。这一论述表明先进的、健康的文化能促进社会的发展;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实践中转化为物质力量;③④正确。‎ 故本题选D。‎ ‎【点睛】文化的作用 ‎(1)实质: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 ‎(2)社会作用: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3)正确理解文化的社会作用 ‎①从本质上看: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但它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②从性质上看:文化有先进与落后、崇高与庸俗、健康与腐朽之分。只有先进的、崇高的、健康的文化,才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社会的发展;而落后的、庸俗的、腐朽的文化,则会腐蚀人们的精神世界,阻碍社会的发展。‎ ‎4.方所书店是一家集书店、美学生活、咖啡、展览空间与服饰时尚等多功能一体的实体书店,找一本喜欢的小说,点杯咖啡,慢慢翻看,享受慢生活。因地处成都春熙路商圈,这里也成为了热门的旅行打卡地。方所书店的走红体现了 ‎①经济文化,文化经济化,经济与文化相互交融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潜移默化的特点 ‎③人们受文化的影响往往是一个消极被动的过程 ‎④人们既是文化的创造者又是文化的享受者 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④ D. ②③‎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④:方所书店的走红说明人们既是文化的创造者又是文化的享受者。集书店、美学生活、咖啡、展览空间与服饰时尚等多功能一体,体现了经济文化,文化经济化,经济与文化相互交融,①④符合题意。‎ ‎②:材料不体现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②与题意不符。‎ ‎③:文化影响即使是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发生的,也不都是消极被动、无目的地接受的。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③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点睛】文化的特点: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知识文化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也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中。‎ ‎5.2019年9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授予于敏等8人“共和国勋章”,授予劳尔•卡斯特罗•鲁斯等6人“友谊勋章”,授予于漪等28人国家荣誉称号。从文化生活角度,这样做( )‎ ‎①是基于文化是国家间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②有利于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③是基于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能够促进社会发展 ‎④能给予人们以深远持久的健康文化熏陶,培育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②: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授予于敏等8人“共和国勋章”,授予劳尔•卡斯特罗•鲁斯等6人“友谊勋章”,授予于漪等28人国家荣誉称号。从文化生活角度,这样做是基于文化是国家间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有利于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①②符合题意。‎ ‎③:只有先进的、健康的文化能够促进社会发展,③错误。‎ ‎④: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能够培育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④不合题意。‎ 故本题选A。‎ ‎【点睛】1、文化与综合国力 ‎①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②对于发展中国家,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国家利益与安全的重要精神武器。‎ ‎③越来越多的国家十分看重文化的巨大作用,把提高文化软实力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千方百计增强本国文化的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中国要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2、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 ‎①潜移默化的影响: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文化氛围看不见、摸不着,却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人们从事文化活动,许多是发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之中的。‎ ‎②深远持久的影响:文化对人的影响,在交往方式、思维方式及生活方式的其他各个方面,都是深远而持久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6.自信心是孩子成才与成功的前提条件,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就是要让孩子不断地获得成功的体验。例如对于胆小怯懦的孩子,就要在民主和谐的家庭或班级氛围中,有意识地让他们担任一定的工作,让孩子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逐渐培养自信和胆量,从而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这表明( )‎ ‎①文化对提升人的精神境界起着决定性作用 ‎ ‎②健康有益的文化有助于解决人的心理问题 ‎③参与各种类型的实践活动有利于健全人格的养成 ‎ ‎④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对人的成长意义重大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优秀文化对提升人的精神境界起着重要作用,但不是决定性作用,①错误。‎ ‎②④: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就是要让孩子不断地获得成功的体验,因此健康有益的文化有助于解决人的心理问题,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对人的成长意义重大;②④正确。‎ ‎③:优秀文化是解决人的心理问题的重要条件而不是主导力量,③错误。‎ 故本题选D。‎ ‎【点睛】1、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来源 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2、文化影响人的表现 ‎(1)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2)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3、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 潜移默化的影响;深远持久的影响 ‎7.在“互联网+”的背景下,曾经囿于一方的黄梅戏、正字戏、白字戏等方言戏剧借助网络广泛传播,观众们在唱腔、功力等方面是“外行只看热闹,内行想看门道”,在唱词内容方面往往是“本地人会心一笑,外地人莫名其妙”。这表明 ‎①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②文化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③不同区域的文化在交流中不断融合 ‎④文化受历史、地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在“互联网+”下,曾经囿于一方的黄梅戏、正字戏、白字戏等方言戏剧借助网络广泛传播,观众们在唱腔功力等方面是“外行只看热闹,内行想看门道”,在唱词内容方面往往是“本地人会心一笑,外地人莫名其妙”。这表明文化受历史、地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文化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②④适合题意;①③材料没有体现,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 ‎8.由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创作的《百家讲坛》特别节目《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于2018年10月8日至19日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节目分为《一枝一叶总关情》《治国有常民为本》《国无德不兴》《国之本在家》《报得三春晖》《只留清气满乾坤》……平语近人,让我们能够十分接近习近平总书记,感悟他的思想和精神,感受他的人格魅力。这些经典名句 ‎①是优秀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使人们获得精神享受 ‎②引起人们的精神共鸣,决定人们认识的广度和深度 ‎③以其特有的感召力和感染力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④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A. ②③ B. ③④ C. ①② D. ①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①:文化离不开物质活动和物质载体,经典名句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主观的,而优秀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是客观的,①错误。‎ ‎②:经典名句不能决定人们认识的广度和深度,而是社会实践决定人们认识的广度和深度,②错误。‎ ‎③④:习近平总书记引用的经典名句让我们能够十分接近习近平总书记,感悟他的思想和精神,感受他的人格魅力,是因为经典名句以其特有的感召力和感染力能够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能使人们获得精神享受,在潜移默化过程中影响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使人们获得思想启示,③④正确且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点睛】文化对人的影响: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②表现: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③特点: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④优秀文化塑造人生: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9.2019年5月15日晚,亚洲文化嘉年华在北京国家体育场“鸟巢”举行。日本的和太鼓、俄罗斯的风情歌舞、巴基斯坦的民谣、土耳其的火舞……这些歌舞节目虽然语言和民俗风情各有不同,但却承载了共同促进亚洲文化繁荣的美好祈愿,它们用文化交融的创意编排给观众带来深刻的情感体验与情感共鸣。材料表明 A. 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B. 五彩缤纷的世界文化蕴含在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之中 C. 民族文化是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D. 文化的交流融合促进了各国文化之间的理解与认同 ‎【答案】B ‎【解析】‎ ‎【详解】A: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不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A错误。‎ B:这些歌舞节目虽然语言和民俗风情各有不同,但却承载了共同促进亚洲文化繁荣的美好祈愿,它们用文化交融的创意编排给观众带来深刻的情感体验与情感共鸣,这表明了五彩缤纷的世界文化蕴含在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之中,B正确。‎ C:民族文化是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C错误。‎ D:“认同”的表述错误,排除D。‎ 故本题选B。‎ ‎10.有着“野生动物天堂”美誉的肯尼亚是世界上最重视环境保护的国家之一。中国企业在蒙内铁路(东起肯尼亚东部港口蒙巴萨,西至首都内罗毕)建设过程中充分体现对肯尼亚文化和自然特色的尊重。沿线车站有的被设计成斑马状,有的外形酷似乞力马扎罗山,有的则是非洲最早民居的模样。在蒙内铁路建设施工过程中,中国企业与当地动物保护部门合作,设置了大型野生动物通道14个、桥梁79座、涵洞式动物通道100多处,保障包括长颈鹿在内的所有类型野生动物自由通过铁路线。中国企业此举( )‎ ‎①坚持了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实现了民族间“文明和谐”‎ ‎②是在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体现了人类共同价值观 ‎③尊重了其他民族文化,彰显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中的优势地位 ‎④做到了在遵循各民族文化平等的基础上,消除差异,理解个性,促进繁荣 A. ①④ B. ①②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分析】‎ 解答本题最快的方法为排误法,即排除题肢本身说法错误的选项,即可得出正确答案,这样既节省了答题时间,又提高了正答率。本题难度不大。‎ ‎【详解】①②:有着“野生动物天堂”美誉的肯尼亚是世界上最重视环境保护的国家之一。中国企业在蒙内铁路建设过程中充分体现对肯尼亚文化和自然特色的尊重。中国企业此举坚持了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实现了民族间“文明和谐”;是在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体现了人类共同价值观;①②符合题意。‎ ‎③: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不能认为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中处于优势地位,③说法错误。‎ ‎④:在遵循各民族文化平等的基础上,要尊重差异,而不是消除差异,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B。‎ ‎【点睛】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1)文化多样性的地位 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2)尊重文化多样性 ‎①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②意义: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③原则: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 尊重文化多样性,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在文化交流中,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11.在文化交流中,一个重要原则是不能有文化中心主义。文化中心主义主要指各个国家、各个民族都易于将自己的生活方式、信仰、价值观、行为规范看成是最好的,是优于其他人的。这要求我们 ‎ ‎①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 ‎②必须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 ‎③必须将各国文化同等对待 ‎ ‎④要认同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②:在文化交流中,一个重要原则是不能有文化中心主义。文化中心主义主要指各个国家、各个民族都易于将自己的生活方式、信仰、价值观、行为规范看成是最好的,是优于其他人的。这要求我们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①②符合题意。‎ ‎③: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不是将各国文化同等对待,③错误。‎ ‎④: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④错误。‎ 故本题选A。‎ ‎12.我国西部大开发中,扶贫攻坚是头等战略,且采取了各种扶贫措施,其中异地移民扶贫措施具有重要的实践战 略意义。但是对于移民而言,一方面在移民过程中带动着文化流动,同时也努力适应迁入地原有居民的文化。材料体现了( )‎ A. 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B. 人口迁徙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C. 教育是古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D. 战争是最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 ‎【答案】B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文化传播的途径的相关知识。于移民而言,一方面在移民过程中带动着文化流动,同时也努力适应迁入地原有居民的文化。这表明人口迁徙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B项正确;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A项说法正确但材料未体现,排除;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不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C项说法错误,排除;各国间互派留学生和访问学者是一种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D项说法错误,排除。故本题选B。‎ ‎【点睛】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1.文化传播的途径:文化传播的途径主要有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小到亲朋聚会、外出旅游,大到各种政治经济文化活动,都是文化传播的途径。 ‎ ‎2.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大众传媒。 ‎ ‎(1)传媒大体经历了口语、文字、印刷、电子和网络等发展阶段,新的传媒出现,并不意味着旧的传媒的消失。 ‎ ‎(2)传媒真正开始面向大众传递信息,是以印刷术的推广为标志的。 ‎ ‎(3)现代社会中的传媒有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形式,这类传媒被成为大众传媒。 ‎ ‎(4)大众传媒的特点:能够最大限度地超越时空的界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 ‎3.对待文化传播的态度:我们既要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13.“书信﹣短信﹣微信”,生动展现了人们所经历的感情交流、信息传播的变革过程。随着现代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传播越来越多地通过网络或手机来实现。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①文化传播要通过一定的媒介才能实现 ‎②现代媒体的出现丰富了文化传播的手段 ‎③网络等现代媒体与报纸等传统媒体都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④传媒真正开始面向大众传递信息是以网络的出现为标志的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材料中强调“书信-短信-微信”,生动展现了人们所经历的感情交流、信息传播的变革过程,表明文化传播要通过一定的媒介才能实现,①符合题意。‎ ‎②:“随着现代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传播越来越多地通过网络或手机来实现”表明现代媒体的出现丰富了文化传播的手段,②符合题意。‎ ‎③:网络等现代媒体与报纸等传统媒体都是文化传播的手段,不是途径,③说法错误。‎ ‎④:传媒真正开始面向大众传递信息是以印刷媒体的出现为标志的,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14.俄罗斯马林斯基剧院上演《中国之夜》音乐会,中国艺术家联袂俄罗斯交响乐队,以不同时期的中国音乐作品传递中国音乐文化,讲述中国故事,受到热烈欢迎。这表明( )‎ ‎①世界各民族能够认同中华文化 ‎ ‎②文化的传播和交融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③文化交流有利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 ‎④文化内容的选择影响着民族文化的传播力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认同的应该是本民族文化,①说法错误。‎ ‎②③:“中国艺术家联袂俄罗斯交响乐队,以不同时期的中国音乐作品传递中国音乐文化,讲述中国故事,受到热烈欢迎”表明文化交流有利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也体现了文化的传播和交融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②③符合题意。‎ ‎④:材料内容体现不出文化内容的选择对民族文化传播力的影响,④不合题意。‎ 故本题选C。‎ ‎【点睛】文化交流的意义 ‎①从“走出去”角度讲,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有利于扩大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②从“引进来”角度讲,有利于学习与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促进中华文化的创新与发展,促进本民族文化发展,增强我国文化竞争力,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实现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 ‎③有利于世界各种文化相互借鉴,取长补短,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15.《上新了!故宫》是首档聚焦故宫博物院的文化创新类真人秀节目。明星嘉宾作为新品开发官跟随故宫专家进宫识宝,探寻故宫历史,并与知名设计师联手每期诞生一个引领热潮的文化创意衍生品,让故宫文化被更多年轻人“带回家”。这一节目的播出( )‎ ‎①说明有价值的文化创新源于文化传播载体的变革 ‎②有利于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 ‎③充分体现嘉宾与知名设计师的智慧是故宫文化创新的源泉 ‎④为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化”提供了有益借鉴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文化创新源于社会实践,①错误。‎ ‎②④:让故宫文化被更多年轻人“带回家”,有利于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为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化”提供了有益借鉴,②④符合题意。‎ ‎③:立足社会实践是故宫文化创新源泉,③错误。‎ 故本题选D。‎ ‎【点睛】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1)二者的关系: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二者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 ‎(2)正确处理:‎ ‎①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这就是文化传承。‎ ‎②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16.2019年两会期间,江西代表团和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卢天锡分别带来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传统村落保护、进一步加强传统建筑保护的建议。人大代表建议加强传统建筑保护是基于( )‎ ‎①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②传统建筑是展现国家和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③传统建筑至今影响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 ‎④传统建筑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艺术瑰宝和重要载体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④:之所以要加强传统建筑保护,是因为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传统建筑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艺术瑰宝和重要载体,①④符合题意。‎ ‎②: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②错误。‎ ‎③:传统思想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社会发展具有深刻影响,③错误。‎ 故本题选D。‎ ‎【点睛】传统文化的表现、特点和影响。‎ 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 传统习俗: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影响。‎ 传统建筑:建筑,被称为凝固的艺术,成为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传统艺术:中国传统文艺,以古代文学、传统戏曲、传统绘画等为代表,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思想:对具体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社会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17.新版教育部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有许多变化,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古诗文不但进了小学一年级课本,而且篇目大幅增加。这是基于(  )‎ ‎①接受艺术熏陶有助于塑造健全人格 ‎ ‎②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③教育决定了文化发展的前进方向 ‎ ‎④教育活动是实现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创新的根本途径 A. ①② B. ①④ C. ③④ D. ②③‎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②:新版教育部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有许多变化,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古诗文不但进了小学一年级课本,而且篇目大幅增加。这是基于接受艺术熏陶有助于塑造健全人格;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①②正确。‎ ‎③:教育并不能决定文化发展的前进方向,③错误。‎ ‎④:教育活动并不是实现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创新的根本途径,④错误。‎ 故本题选A。‎ ‎【点睛】教育的重要作用 ‎①教育有利于提高人的文化素养,展示文化的力量。‎ ‎②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教育有利于推动科技进步,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推动经济发展。‎ ‎③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教育能够促进民族文化交流,发展本民族文化,繁荣世界文化。‎ ‎④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养上始终扮演重要的角色。‎ ‎⑤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培养人才和增强民族创新能力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 ‎18.2019年1月2日,《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习近平强调,两岸同胞都是中国人:血浓于水、守望相助的天然情感和民族认同,是任何人任何势力都无法改变的。对此,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 ‎①中华文化具有巨大的民族凝聚力和无比的优越性 ‎②两岸同胞对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决定了两岸必须统一 ‎③璀璨的中华文化始终是维系两岸人民的精神纽带 ‎④历史实践是两岸同胞渴望统一的情感产生的深层基因 A. ①③ B. ①②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应该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不能认为中华文化具有无比的优越性,①错误。‎ ‎②:两岸同胞对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决定了两岸必须统一,夸大了文化的作用,②错误。‎ ‎③④:习近平强调,两岸同胞都是中国人:血浓于水、守望相助的天然情感和民族认同,是任何人任何势力都无法改变的。这说明璀璨的中华文化始终是维系两岸人民的精神纽带,历史实践是两岸同胞渴望统一的情感产生的深层基因。③④正确。‎ 故本题选D。‎ ‎【点睛】中华文化 ‎①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是激励中国人民几千年来克服艰难险阻。战胜内忧外患、创造丰富生活的强大精神力量,也是激励每一个中华儿女共同创造祖国美好明天的不竭力量之源。‎ ‎②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世界文化大花园中一朵璀璨的奇葩。文化的力量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中。中华文化不仅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的影响,而且对人类的进步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9.京剧的历史大约有150年。清乾隆五十五年,江南久享盛名的徽班“三庆班”入京为皇帝祝寿,继此,许多徽班接踵而来,后来,流行于湖北的汉戏入京,与徽班合作演出,两调合流,再加上京音化,又从昆曲、弋阳、秦腔不断汲取营养,终于形成了一个新的剧种——京剧。后经梅兰芳等艺术大师的演绎与推广,这门戏曲艺术以其独特的神韵成为当今世界公认的中国风尚元素。由此可见京剧 ‎①由徽剧、汉戏、京音、昆曲等剧种共同组成 ‎②独树一帜,展示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③以其独特神韵成为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 ‎④是我国多种传统戏曲的结晶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京剧不是徽剧、汉戏、京音、昆曲等剧种的简单相加,①错误。‎ ‎②④:材料中,流行于湖北的汉戏入京,与徽班合作演出,两调合流,再加上京音化,又从昆曲、弋阳、秦腔不断汲取营养,终于形成了一个新的剧种——京剧,后又经过梅兰芳等艺术大师的演绎与推广,京剧成为当今世界公认的中国风尚元素。由此可见京剧独树一帜,展示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是我国多种传统戏曲的结晶,②④选项正确。‎ ‎③:京剧不是文化传播的途径,③错误。‎ 故本题选D。‎ ‎【点睛】正确区分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和主要手段:‎ 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商业贸易 人口迁徙 教育 大众传媒 地位 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之一 是文化传播的又一重要途径 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意义 不仅通过商品交换将商品中蕴含的丰富文化加以交流,而且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程交流文化 每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都意味着大规模的文化传播,都会对当地经济、政治、文化产生极大的影响 通过学习各种文化课程,能够获得不同的文化知识 依托现代信息技术,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加速了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侧重点 主要强调的是文化怎样传播的问题 主要强调的是文化靠什么传播的问题 联系 文化传播以大众传媒为载体,通过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等传播途径,实现文化的交流和发展。无论是文化传播的途径还是文化传播的手段,都直接影响文化传播的速度、广度和深度 ‎20.习近平同志在甘肃考察时强调:“认真抓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学习党史、新中国史”。开展主题教育,就是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发扬革命传统和优良作风,团结带领人民把十九大绘就的宏伟蓝图逐渐变成美好现实。开展这一主题教育的文化意义在于 ‎①能确保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和管理权 ‎②能增强为民族复兴而不懈奋斗的精神动力 ‎③能增强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 ‎④有利于传承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精神文明创建活动。①:“确保”说法过于绝对化,①错误。‎ ‎②④:开展“认真抓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学习党史、新中国史”的主题教育,就是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发扬革命传统和优良作风,团结带领人民把十九大绘就的宏伟蓝图逐渐变成美好现实,这说明开展这一主题教育的文化意义在于能增强党员为民族复兴而不懈奋斗的精神动力,有利于传承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②④符合题意。‎ ‎③:试题指向“文化意义”,③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21.黄大年,国家“千人计划”专家,他对党、对祖国无限热爱,把毕生精力奉献给祖国教育科研事业,是新时期归国留学人员心系祖国、报效人民的杰出楷模。他秉持“祖国的需要就是最高需要”的人生信条,为实现科技强国梦殚精竭虑,直到生命最后一刻。黄大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我们(  )‎ ‎①爱国主义的旗帜要永远高扬 ‎ ‎②爱祖国与爱社会主义在任何时期都是一致的 ‎③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 ‎ ‎④爱国主义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黄大年秉持“祖国的需要就是最高需要”的人生信条,为实现科技强国梦殚精竭虑,直到生命最后一刻,说明爱国主义的旗帜要永远高扬,①符合题意。‎ ‎②:在当代中国,爱祖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而不是“在任何时期都是一致的”,②说法错误。 ‎ ‎③:黄大年同志对党、对祖国无限热爱,把毕生精力奉献给祖国的教育科研事业,这是爱国主义的具体体现,说明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③符合题意。‎ ‎④:材料不能体现爱国主义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④不合题意。‎ 故本题选B。‎ ‎22.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改革开放铸就的伟大改革开放精神,极大丰富了民族精神的内涵,成为当代中国人民最鲜明的精神标识。这一精神 A.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方向指引 B. 是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的生动诠释 C. 根植于中华传统文化,反映中华民族的共同愿望 D. 凝聚中华民族的共同情感,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答案】B ‎【解析】‎ ‎【详解】B:改革开放铸就的伟大改革开放精神,极大丰富了民族精神的内涵,成为当代中国人民最鲜明的精神标识。这一精神是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的生动诠释,B符合题意。‎ A:改革开放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精神动力而不是方向指引,A说法错误。‎ C:改革开放精神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不是扎根于中华传统文化,C说法错误。‎ D: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D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B。‎ ‎【点睛】改革开放精神的内涵包括脚踏实地的务实精神、革故鼎新的超越精神、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敢闯敢试的攻坚精神、直面难题的担当精神、披荆斩棘的革命精神、只争朝夕的追赶精神等。‎ ‎23.习近平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的实现,必须弘扬中华民族精神。这是因为(  )‎ ‎①中华民族精神是实现中国梦的物质力量 ‎②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保证 ‎③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是凝魂聚气的基础工程,决定着中国梦的实现 ‎④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为实现民族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中华民族精神是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力量,①错误。‎ ‎②④:中国梦的实现,必须弘扬中华民族精神。这是因为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保证;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为实现民族复兴提供精神动力,②④正确。‎ ‎③:“决定着中国梦的实现”夸大了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③错误。‎ 故本题选C。‎ ‎【点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伟大的创造精神、伟大的团结精神、伟大的奋斗精神、伟大的梦想精神,民族精神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丰富和发展。‎ ‎(1)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 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民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中华民族精神具有凝聚和动员力量、展示民族形象的重要功能。大力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可以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 ‎(2)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 ‎①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 ‎②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 ‎③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④是我国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 ‎24.大型电视纪录片《我们一起走过﹣﹣致敬改革开放四十周年》选取107个改革开放的故事、《我的中国心》等耳熟能详的歌曲、恢复高考、女排夺冠等国人心底最为深刻的时代记忆,拉 近了与观众的距离,使人们产生了强烈共鸣。该片的成功之道在于(  )‎ ‎①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②依托新传媒传播正能量,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 ‎③所选题材贴近生活,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 ‎④高度重视社会舆论的引导力和影响力,使传统文化与时代相呼应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大型电视纪录片《我们一起走过--致敬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并没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①不符合题意。‎ ‎②③:大型电视纪录片《我们一起走过--致敬改革开放四十周年》选取107个改革开放的故事、《我的中国心》等耳熟能详的歌曲、恢复高考、女排夺冠等国人心底最为深刻的时代记忆,拉 近了与观众的距离,使人们产生了强烈共鸣。该片的成功之道在于依托新传媒传播正能量,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所选题材贴近生活,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②③符合题意。‎ ‎④:材料并未介绍该片高度重视社会舆论的引导力和影响力,使传统文化与时代相呼应,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点睛】1、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①重要性: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②必要性: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文化建设中极为重要的战略任务,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③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就是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 ‎2.发展大众文化:‎ ‎(1)含义:面向广大人民(文化的方向性问题),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文化的性质问题),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文化的形式问题)的社会主义文化,是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 ‎(2)原因:人们对文化的需求日益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特点,要求提供多种类型、多样风格的文化产品,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3)基本要求:‎ ‎①形式:要提供多种类型、多样风格的文化产品。‎ ‎②内容: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先进的、健康有益的文化。‎ ‎25.2019年6月12日,海南省民政厅发布《关于需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清单的公示》,其中,不规范地名类型中有崇洋媚外,如建业·法国维希小镇、凯撒豪庭小区等;帝王花园小区、珊瑚宫殿被认为名不副实,带有封建色彩;反修桥、灭资桥等被认为含义怪诞离奇。整治不规范地名,有利于 ‎①发展文化产业,繁荣文化市场 ‎②剔除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 ‎③树立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 ‎④保护民族文化,拒绝外来文化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待腐朽文化的态度、文化自觉、文化自信。①:整顿不规范地名与“发展文化产业,繁荣文化市场”无关,①不符合题意。‎ ‎②:地名中的崇洋媚外现象属于腐朽文化,地名带有封建色彩和怪诞离奇,这属于落后文化,②符合题意。‎ ‎③:整治这些不规范的地名,也有利于保护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人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白信,③符合题意。‎ ‎④:“拒绝外来文化”说法错误,④排除。‎ 故本题选C。‎ ‎26.改革开放40年来,时代楷模、英雄模范不断涌现,党中央表彰了100位为改革开放作出杰出贡献的个人,他们中有为大国重器鞠躬尽瘁的科学家,有不畏牺牲冲锋杀敌的钢铁战士,有为国争光的体育健儿,有推动创新的企业家……开展改革开放杰出贡献人物评选活动 ‎①可以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 ‎ ‎②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目标 ‎③有利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④是凝魂聚气、强基固本基础工程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③:本题考查建设文化强国。开展改革开放杰出贡献人物评选活动,有利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①③正确。‎ ‎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为了建设文化强国,②排除。‎ ‎④: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④排除。‎ 故本题选B。‎ ‎【点睛】解答选择题,排除题肢一般有四类情况:‎ ‎(1)排谬(把题肢本身是错误的排除掉);‎ ‎(2)排异(把题肢正确但与题干不吻合的排除掉);‎ ‎(3)排倒(把题肢对题干因果要求颠倒的排除掉);‎ ‎(4)排重(把题肢与题干简单重复的排除掉)。‎ ‎27.唐宋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19年伊始,“学习强国”平台的文化课堂就推出了某教授的系列讲座《唐宋诗词的风骨气韵》,该教授通过唐宋诗词,为我们展现了诗词描绘的时代风采时代精神。学习唐宋诗词 ‎①是促进文化传承的重要渠道和主要手段 ‎ ‎②推动了古典诗词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 ‎③有助于我们坚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信念 ‎④是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客观需要 A. ③④ B. ①④ C. ②③ D. ①②‎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学习唐宋诗词不是促进文化传承的重要渠道和主要途径,①错误。‎ ‎②:“推动了古典诗词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夸大了学习唐宋诗词的作用,②错误。 ③④:材料中,唐宋诗词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唐宋诗词有助于我们坚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信念,是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客观需要,③④正确。‎ 故本题选A。‎ ‎28.国庆档电影《我和我的祖国》在电影院上映之前,在多家高校进行了集中放映,在影片播放的最后,观看电影的学生齐声高唱《我和我的祖国》以表达对伟大祖国的热爱之情。这一行为( )‎ ‎①彰显了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 ②涵盖了中国价值的核心内容 ‎③体现了中国精神的强大力量 ④展示了中国舆论的引导作用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③:国庆档电影《我和我的祖国》在多家高校进行了集中放映,观看电影的学生齐声高唱《我和我的祖国》以表达对伟大祖国的热爱之情,既说明了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又说明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强大力量,①③符合题意。‎ ‎②:中国价值的核心内容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材料中的行为不能全面反映,②不选。‎ ‎④:材料中学生行为是一种自发行为,不是舆论的引导,④错误。‎ 故本题答案为B。‎ ‎29.2019年,启东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举办的“启东好人”评选活动,分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五个类别,每月推出一批上榜人物,在全社会寻找身边的好人,传递社会正能量。举办“启东好人”评选活动有利于 A. 引领社会风尚,左右社会发展 B. 固守传统文化,弘扬社会正气 C. 营造良好氛围,培育核心价值 D. 坚持多元指导,突出主流意识 ‎【答案】C ‎【解析】‎ ‎【详解】A:评选活动并不能左右社会发展,A错误。‎ B:固守传统文化说法错误,B错误。‎ C:举办“启东好人”评选活动有利于营造良好氛围,培育核心价值,C正确。‎ D:坚持一元指导,D错误。‎ 故本题选C。‎ ‎30.五千多年中华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核心价值观的深厚源泉,是广大人民群众千百年来的文化积淀、道德准则和观念形成的丰厚土壤。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 A. 强化落实,使其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B. 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 C. 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D. 充分吸取和借鉴传统文化经世致用的成分,警惕无益和有害成分 ‎【答案】B ‎【解析】‎ ‎【详解】A不合题意,材料未涉及强化落实,使其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B符合题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核心价值观的深厚源泉,是广大人民群众千百年来的文化积淀、道德准则和观念形成的丰厚土壤。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 C不合题意,材料未涉及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D错误,吸取和借鉴传统文化精华,而不是经世致用的成分。 故选:B。‎ 二、非选择题(31题8分,32题10分,33题10分,34题12分,共计40分)‎ ‎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博物馆是征集、典藏、陈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实物的场所,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在促进世界文明交流互鉴方面具有特殊作用。‎ ‎2018年,四川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展出意大利庞贝古城出土文物,意大利那不勒斯国家考古博物馆举办了四川古蜀文明展。2019年1月,“新考工记——中法手工之美”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启幕,参展法国艺术家将中国元素巧妙地揉进创作,充分体现了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之美。博物馆间的交流与合作对推动各国博物馆事业的发展和维护人类文明多样性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并结合材料,分析开展博物馆间的交流与合作对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作用。‎ ‎【答案】①博物馆是促进人类文明传承和发展的重要载体。‎ ‎②博物馆征集、典藏、陈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实物,有利于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修复,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和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更好地传承人类文明。‎ ‎③举办文物展,有利于丰富文化交流的途径,促进文化传播。‎ ‎④展示不同文化的特色,有利于促进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推动文化创新。‎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开展博物馆间的交流与合作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文化生活》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文化的特点、文化遗产的作用、文化交流传播、文化创新等知识的把握,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详解】本题设问指向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并结合材料,分析开展博物馆间的交流与合作对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作用,属于意义类试题。意义类的解答题要遵循由近及远、由表及里、有直接到间接的思维顺序,语言组织要落脚在“有利于”“促进”“增强”“巩固”等句型。通常的“意义”包括经济意义、政治意义、文化意义,所以在审题过程中首先必须明确需要回答的是某一种意义,还是全部意义。‎ 解答本题需要学生具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和很强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吃透教材的基本观点和具有调动和运用知识以及分析和阐述观点的能力。审题关键是抓住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和设问要求,调动运用文化的特点、文化遗产的作用、文化交流传播的途径、文化创新等知识分析回答。‎ ‎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他三十五年如一日行走太行,用科技力量打开百姓脱贫致富之门;他埋头耕耘、无私奉献,直至生命最后一息。他就是河北农业大学教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李保国。李保国常说:“我是农村长大的,过去家里很穷,见不得老百姓穷。我是国家恢复高考后培养的第一届大学生,学农林专业,该用学到的知识为农民做点儿什么。”1981年,李保国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上班仅十几天,他便和另外两名教授一起扎进太行山,搞起了山区开发研究。当时的太行山,水灾旱灾频发,交通不便,十分贫困。李保国和课题组同事用愚公移山精神,跟石头山“较起了劲儿”。前南峪村的荒山秃岭,经李保国和同事们十几年的开发治理,秃岭变成“山顶洋槐戴帽、山中果树缠腰、山底梯田抱脚”的景象,林木覆盖率达90.7%,植被覆盖率达94.6%。为引领太行山百姓脱贫致富,李保国,推广林业技术36项,建立了太行山板栗集约栽培、优质无公害苹果栽培、绿色核桃栽培等技术体系,让140万亩荒山披绿,带领10万农民甩掉了“穷帽子”。‎ 运用民族精神的知识,说明李保国的英雄事迹是怎样体现民族精神的。‎ ‎【答案】①李保国先后完成山区开发研究成果28项体现了创造精神。‎ ‎②他三十五年如一日行走太行,埋头耕耘体现了奋斗精神。‎ ‎③和课题组同事齐心协力、攻克难题,体现了团结精神。‎ ‎④李保国致力于太行山百姓脱贫致富,作为一生奋斗的目标,体现了梦想精神。‎ ‎⑤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李保国埋头耕耘、无私奉献、引领太行山百姓脱贫致富就是爱国的具体表现。‎ ‎【解析】‎ ‎【分析】‎ 本题为体现类主观题,作答时首先:定点,明确考查的知识点,回顾相关知识点。其次:联系,审读材料,在材料分析时要注意分层次,抓关键句。最后:梳理、作答。将材料信息与考察知识点一一对照,作到观点与材料结合。‎ ‎【详解】本题为体现类主观题,要求学生运用民族精神的知识,说明李保国的英雄事迹是怎样体现民族精神的。根据材料信息“为引领太行山百姓脱贫致富,李保国,推广林业技术36项,建立了太行山板栗集约栽培、优质无公害苹果栽培、绿色核桃栽培等技术体系”体现了创造精神;材料信息“他三十五年如一日行走太行,埋头耕耘”体现了奋斗精神;材料信息“经李保国和同事们十几年的开发治理”体现了团结精神;材料信息“他三十五年如一日行走太行,用科技力量打开百姓脱贫致富之门;他埋头耕耘、无私奉献,直至生命最后一息”体现了梦想精神;材料信息“埋头耕耘、无私奉献”体现了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点睛】在长期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伟大的创造精神、伟大的团结精神、伟大的奋斗精神、伟大的梦想精神,民族精神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丰富和发展。‎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业精于勤”“勤能补拙”“天道酬勤”,勤劳是中华民族的立业根基,是我们世代相传的美德。然而,当前劳动教育在学校中被弱化、在家庭中被软化、在社会中被淡化,中小学生劳动机会减少、劳动意识缺乏,轻视劳动、不会劳动、不爱劳动的现象普遍存在。2019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强调:从今年起要狠抓劳动教育。要推进教育法修订,将劳纳入教育方针。要加强引导,将动手实践内容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纳入对政府、教育部门和学校的督导评估中。要健全政策,出台加强劳动教育的指导意见和劳动教育指导大纲,对学校和家庭劳动教育的组织、学段任务、强度要求、教学目标、保障手段等作出详细指导。要找好载体,通过日常家务、手工制作、非遗传承、学工学农、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多种方式加强劳动教育。用好校内校外两种资源,加强职业启蒙教育,抓好综合实践基地建设,依托社会力量和各行各业的专业力量建设学生劳动实践基地。要防止劳动教育中的娱乐化、形式化、惩戒化等问题,将劳动教育融入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引导学生体会到劳动的喜悦,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 结合材料,运用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的知识,说明狠抓劳动教育的必要性。‎ ‎【答案】①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勤劳是中华民族的立业根基,落实劳动教育,才能把我们的传统美德发扬光大。②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面对当前劳动教育被忽视的状况,将‘劳’纳入教育方针,加强引导,强化劳动教育十分必要。③教育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多种方式加强劳动教育,引导学生体会劳动的喜悦,懂得劳动的意义,树立劳动意识,有利于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④随着教育方式的不断变革,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影响越来越大。教育部狠抓劳动教育有利于整合各种教育资源,依托各种力量,加强对中小学生的劳动教育,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方针。‎ ‎【解析】‎ ‎【分析】‎ 本题以2019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强调,从今年起要狠抓劳动教育,引导学生体会到劳动的喜悦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对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详解】材料中,“业精于勤”“勤能补拙”“天道酬勤”,勤劳是中华民族的立业根基,是我们世代相传的美德,故可与从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的角度进行分析。‎ 材料中,面对当前劳动教育被忽视的状况,将“劳”纳入教育方针,加强引导,强化劳动教育十分必要,故可以从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的角度进行分析。‎ 材料中,通过多种方式加强劳动教育,引导学生体会劳动的喜悦,懂得劳动的意义,树立劳动意识,有利于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故可以从教育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扮演着重要角色的角度进行分析。‎ 材料中,教育部狠抓劳动教育有利于整合各种教育资源,依托各种力量,加强对中小学生的劳动教育,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方针,故可以从随着教育方式的不断变革,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影响越来越大的角度进行分析。‎ ‎【点睛】全面认识教育的重要作用:‎ 知识角度 教育的作用 文化的特点 教育是一种文化活动,有利于提高人的文化素养,展示文化的力量 文化与经济、政治、综合国力关系 教育有利于推动科技进步,促进社会经济和民主政治发展,提高综合国力 文化对人的影响 教育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影响人、塑造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文化交流与传播 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能够促进文化交流,发展本民族文化,繁荣世界文化 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发展教育事业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兴盛。他说,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结合材料,运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知识,谈谈如何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答案】①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 ‎②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实现中国梦,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比翼双飞的发展过程,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均衡发展、相互促进的结果。‎ ‎③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我们的文化工作者,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④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 ‎【解析】‎ ‎【分析】‎ 本题属于措施类试题,知识范畴界定明确清晰,解答该题的关键是紧扣知识范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从话题“如何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出发,从如何做的角度、分层次写出相关举措。考查学生整合知识、调动知识、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举措的能力。‎ ‎【详解】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知识,谈谈如何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属于措施类试题。知识范围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相关知识,从材料可以看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我国正处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时期,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可从坚持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推动中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换、创新性发展;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等角度回答。‎ ‎【点睛】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①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 ‎②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③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④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⑤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不断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⑥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促繁荣。‎ ‎⑦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长处,不断创新。‎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