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甘肃省武威第十八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甘肃省武威第十八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解析版

甘肃省武威第十八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请考生将第Ⅰ卷每小题答案填在答题卷上,考试结束只交答题卷。‎ 第Ⅰ卷(共48)‎ 一、选择题(共24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多次强调要“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指导当代实践。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知道当代实践,是基于()‎ ‎①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的更好的艺术 ‎②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社会变革的先导 ‎③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方法论的指导 ‎④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答案】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哲学的作用的知识。本题是四选三式的选择题,比较适合用排除。选项②说法错误,因为并不是哲学都是时代精神的精华、社会变革的先导,只有真正的哲学才是,故排除。选项①③④ 都是哲学作用的体现,故本题答案选D。‎ ‎2.‎2015年12月25日,山东省平邑县一石膏矿发生局部坍塌事故,造成29人被埋井下。近年,我国矿难事故屡屡发生,可是,在日常生活中,某些煤矿和建筑企业却把事故发生的原因视为“风水差”、“点儿背”。这是典型的()‎ A. 主观唯心主义 B. 客观唯心主义 C.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D. 把复杂问题简单化 ‎【答案】B ‎【解析】‎ 某些煤矿和建筑企业却把事故发生的原因视为“风水差”、“点儿背”,这种行为把客观存在的某种力量作为世界的本源,这是典型的客观唯心主义观点,故选项B正确,并据此排除选项AC;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的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故排除选项D。故本题答案选B。‎ ‎【考点定位】唯心主义的基本派别 ‎【名师点睛】百舸争流的哲学思想以内容要以“哲学的派别”为主线,立足哲学的基本派别,分析了哲学的基本问题、唯物主义及其形态、唯心主义及其形态。立足马克思主义哲学,主要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条件、基本特征与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从整个教材来看,该问题作为全书的起点,只有明确了世界的本原是物质还是意识,才能合理地认识唯物论、辩证法与唯物史观。在复习本单元过程中把握唯物主义派别与唯物论的联系,唯物主义基本派别与辩证法的联系,唯物主义、唯心主义与唯物史观的联系。‎ ‎3.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 思维与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 B. 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 C. 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D.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选项A错误,因为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而不是辩证关系问题,故排除。选项BC不够全面,因为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思维和存在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问题;另一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故排除。故本题答案选D。‎ 考点:哲学的基本问题 ‎4.美国物理学家卡泼勒曾将老子的哲学思想与现代物理学进行过比较,他认为“‘道’暗示着‘场’的概念,‘气’的概念与量子‘场’的概念也有惊人的类似”。下列对卡泼勒的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 老子的思想为现代物理学提供了哲学指导 B. 老子的思想是现代物理学发展的理论源泉 C. 老子的哲学思想与量子论有相同的科学价值 D. 老子“道”的观念蕴含了朴素唯物主义思想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卡拨勒曾将老子的哲学思想与现代物理学进行过比较,找出了二者的相似之处,通过现代物理学中蕴含的哲思想,可见哲学对物理学发展的指导作用,A正确且适合题意;老子的“道”和“气”与“场”的概念类似,都是指物质的具体形态,说明了老子的观念蕴含了朴素唯物主义的思想,D正确但不是对卡泼勒的观点理解,不适合题意,应排除;B说法错误;老子的哲学思想与量子论没有相同的科学价值,C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A。‎ 考点:本题考查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5.在古代,人们认为哲学是蕴涵着所有知识的母体。到了近代,哲学又成了“科学之科学”。这两种观点()‎ ‎①认为哲学可以代替具体科学 ‎②否认了哲学可以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③认为哲学不能离开具体科学而存在 ‎④看到了哲学对具体科学的作用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④‎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科学之科学”是把哲学当作包括一切科学在内、凌驾于一切科学之上的永恒不变的理论体系。古代哲学家把哲学看成是是蕴涵着所有知识的母体即“知识的总汇”, ①④符合题意,应选;上述两种观点并未否认了哲学可以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②错误,不选;③在材料中未体现,不选,故答案选D。‎ 考点:本题考查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6.新华网最近刊文称,“人生必须放下四样东西”。其中,具有主观唯心主义色彩的观点是()‎ ‎①放下压力:累不累取决于心态 ‎②放下懒惰:奋斗改变命运 ‎③放下狭隘:心宽,天地自然宽 ‎④放下烦恼:快乐其实很简单 A. ①③ B. ①②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主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本原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①③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②强调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④是辩证法的观点,不符合题意,应排除;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A。‎ ‎7.孟子日:“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下列与材料蕴含的哲学观点相同的有()‎ ‎①“心生法生,心灭法灭。心染则国土染,心净则国土净”‎ ‎②精神生于道,形本生于精 ‎③事物不在人的主观意识之中,“理”是事物存在的根据 ‎④心外无物,天下无一物非吾度内者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的体现。“心生法生,心灭法灭。心染则国土染,心净则国土净”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①应选;“精神生于道,形本生于精”“‘理’是事物存在的根据”均是客观唯心主义观点,不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②③不选;“心外无物”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④应选,故本题答案应为C。‎ ‎【点睛】如何判断唯心主义的两种形态:凡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的观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凡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都是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天道)的外化和表现的观点则属于客观唯心主义。‎ ‎8.漫画中公鸡的观点与下列选项的哲学思想一致的是( )‎ A. 理在事先 B. 我在故我思 C. 存在就是被感知 D. 世界的本质是独立存在的“绝对精神”‎ ‎【答案】C ‎【解析】‎ 漫画中的公鸡的“我不叫太阳就出不来”的论调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C项观点也是主观唯心主义。理在事先、世界的本质是独立存在的“绝对精神”于客观唯心主义,故排除选项AD;选项B项属于唯物主义,故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 ‎【考点定位】哲学的基本派别 ‎【解题指导】漫画型选择题利用生动形象的漫画对某些思想、行为进行辛辣而又不失幽默的讽刺或赞扬,从而给人以启迪和教育。漫画型选择题总体设计新颖别致、构思精巧,全面考查考生理解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特别是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这种题一般会给出一幅或一组漫画,有的还会采用图文结合的形式。解题一般分成以下几步:‎ 首先,要读懂漫画(含漫画标题)。漫画本身包含了命题者的命题意图。命题者是想针贬时弊,揭露问题还是想弘扬正气,展示成就。我们可以通过漫画中的人物的神态,动作,表情,言语和其他事物的表面特征以及漫画标题等去揣摩,把握。把握命题者的真实意图,是我们做好这种题目的关键所在。因此,我们在阅读漫画时,要仔细揣摩,要透过漫画中事物的表面现象,特征去抓住其内在的本质,深层次的道理。我们在阅读漫画时,还必须把漫画与书本知识结合起来,多角度联想漫画所折射的教材知识。反对不读漫画,不去仔细揣摩命题者的真实意图,不去联想漫画所折射的教材知识,只单纯看题肢本身正确与否的错误做法。‎ 其次,要读懂题目的选择要求。题目的选择要求往往是限定了知识、答案的范围:是选正确的还是选错误的;是应该坚持的还是应该反对的;是给我们的启示还是反映的什么道理;是经济学的,政治学的,还是哲学的等。此外,还要特别注意题干中的关键词,它往往决定选择题肢的正确与否。‎ ‎9.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天人合一”观念,影响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发展。今天,科学发展观提出统筹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一思想对我国可持续发展必将产生积极的作用。可见()‎ A. 哲学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B. 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C. 哲学能够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D. 哲学能够使我们正确对待社会的变化与发展 ‎【答案】C ‎【解析】‎ 题意强调哲学理念的作用,C项符合题意要求;AB项强调哲学的产生,与题意不符;真正的哲学能够使我们正确对待社会的变化与发展D项错误;正确选项为C。‎ ‎【点睛】哲学的任务就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从哲学是教人如何看待世界,即如何对待宇宙和人生,如何对待知识和规律,如何对待个人和社会、自己与他人的意义上,我们既可以说哲学是指导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工具,又可以说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10.下列不属于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而产生的理论成果是()‎ A.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B. 毛泽东思想 C. 邓小平理论 D.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答案】A ‎【解析】‎ ‎【详解】A不合题意,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就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不是与中国相结合而产生的实践成果。B符合题意,是与中国的革命与建设实践相结合产生的。C符合题意,是与中国改革开放实践相结合而产生的。D符合题意,是与党的建设的实践相结合而产生的。故选A。‎ ‎【点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一个是毛泽东思想,一个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11.一位著名哲学家说:“当年马克思撰写《哲学的贫困》,如今则出现了‘贫困的哲学’。”现实生活中,哲学往往被一些人忽视,而事实证明,一个轻视理论思维的民族是不会有光明未来的。这是因为()‎ A. 哲学的任务就是揭示具体事物发展的规律 B. 哲学是对人们实践活动的概括和总结 C.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说 D. 哲学能为人们的实践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小题考查的是哲学。轻视理论思维的民族是不会有光明未来的是因为哲学能为人们的实践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D符合题意。‎ ‎12.以下选项能够正确反映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演进顺序的是()‎ ‎①存在就是被感知 ‎②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 ‎③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 ‎④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A. ③→④→② B. ②→③→④ C. ③→②→④ D. ②→①→③‎ ‎【答案】C ‎【解析】‎ 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分别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③选项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②选项属于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④选项属于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故D选项正确入选。①选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 ‎【考点定位】唯物主义的三种形态 ‎【名师点睛】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与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虽然都坚持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但二者都有一定的局限性,都是不彻底的、非科学的,只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确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因而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3.马克思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里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高度的()‎ A. 能动性 B. 革命性 C. 科学性 D. 实践性 ‎【答案】D ‎【解析】‎ 根据题目的表述,马克思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里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高度的实践性。故D选项入选。A选项表述错误,排除。B、C选项没有体现。‎ 点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 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的本质特征。‎ ‎(1)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科学的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建构原则,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内容。‎ ‎(2)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人与世界的关系方面,从实践出发理解周围的世界。‎ ‎(3)在历史观中,把实践作为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根据。‎ ‎(4)在认识论中,把实践作为全部认识的基础,离开实践,就不能科学完整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也不可能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神实质。‎ ‎14.认识世界、办好事情,都需要哲学智慧。人们对事物的正确认识,解决问题的巧妙方法,都和一定的哲学智慧联系在一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生活处处有哲学 ‎②哲学源于人们在思维中对认识的追问和思考 ‎③哲学智慧是人们在处理人与外部世界关系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④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哲学是爱智慧或追求智慧,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生活处处有哲学,哲学就在我们身边,①③正确;②错误,因为哲学源于实践;④错误,因为只有真正的哲学才是时代精神的精华。选B。‎ ‎【考点定位】哲学的含义 ‎【重点突破】全面把握哲学的含义 ‎(1)从哲学的本义来看 哲学是爱智慧或追求智慧,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2)从哲学的产生来看 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3)从哲学的内涵来看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4)从哲学的外延来看 哲学有别于具体知识,是对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15. 下列关于哲学、世界观、具体知识之间关系的正确说法是( )‎ A. 哲学是世界观和具体知识的统一 B. 哲学就是科学的世界观和具体知识的总和 C. 哲学决定世界观,世界观决定具体知识 D.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对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选项观点错误,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故排除。B选项观点错误,哲学不是科学的世界观和具体知识的总和,故排除。C选项观点错误,世界观决定方法论,而不是哲学决定世界观,也不是世界观决定具体知识,故排除。D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对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故入选。‎ 考点:本题考查哲学、世界观、具体知识之间的关系 ‎16.当代世界金融危机使“世界重新燃起了对马克思的关注”,马克思故居开始成为旅游热点,《资本论》在德国一度成为畅销书,莱比锡大学重新树立马克思雕像……危机使许多人意识到“马克思还活着”。“马克思还活着”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 A. 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是发展的科学 B. 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C. 具有科学性与完整性的特点 D. 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永远正确的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选项C说法错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特点,C中“完整性”的说法错误。,排除;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D说法错误,错在“永恒”。马克思主义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能随实践的发展而发展,故本题答案选A。‎ 考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点 ‎17.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早在英国留学时就反复阅读了《自然辩证法》和《反杜林论》等哲学原著,并在这些成果的指导下构建了自己的地质力学理论,为我国的石油勘探及建设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李四光的经历说明()‎ A. 哲学以自然科学为基础 B. 哲学研究自然科学、社会发展和工业发展 C. 哲学是对自然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D. 哲学为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材料表明李四光在《自然辩证法》和《反杜林论》等哲学原著指导下构建了自己的地质力学理论,为我国的石油勘探及建设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说明哲学为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D正确且符合题意;材料主要强调哲学对具体科学的作用,A说法正确但在材料中未涉及, 应排除;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B说法错误;哲学研究整个世界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C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D。 ‎ ‎【点睛】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 ‎①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与方法论的指导。‎ ‎②在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上要反对两种错误倾向:一是认为哲学无用,可以不要哲学的“取消论”;二是认为哲学可以取代具体科学的“代替论”。把哲学看作是“科学之科学”,这种“哲学万能论”是十分有害的。‎ ‎③哲学与具体科学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不是多数与少数、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18.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它第一次实现了()‎ ‎①哲学与世界观的有机统一 ‎②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 ‎③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④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A. ①②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③‎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它第一次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②④正确且符合题意;①说法错误;所有哲学都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而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实现,③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B。‎ ‎19.下列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认识错误的是()‎ A.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和发展的过程 B.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主要成果是科学发展观 C.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优秀的思想文化相结合,带有本民族的特点 D.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用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过程 ‎【答案】B ‎【解析】‎ ‎【详解】题目是逆向选择题,问表述错误的选项。A的表达是正确的,不合题意。B表述错误,符合题意。最主要的成果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C表述正确,不合题意。D表述正确,不合题意。故选B。‎ ‎20.目前人们已经知道,太阳约在50亿年前形成,地球的诞生距今也有46亿年之久。由此可见,宇宙间根本不存在上帝和诸神居住的天国,所有天体都是按照自身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这表明()‎ A. 生物产生和进化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 B. 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C. 人类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 D. 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产物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涉及自然界的客观性。A、C、D三项均不符合题目要求。‎ 考点:物质性 点评:考生要认真区别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意识的区别 ‎21.下列各选项都是对物质概念的理解,其中正确的是()‎ A. 物质就是有形或无形的东西 B.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它独立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 C. 物质是由分子、原子、基本粒子等微粒构成的 D. 桌子、凳子、山、水……具有具体形态的东西都是物质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对物质概念的理解。哲学上讲的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根据物质概念可知,物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B正确且符合题意。物质与具体的物质形态有本质区别,A、C、D说法都是错误的;故本题答案选 B。‎ ‎22.有人认为:“人类社会是有意识的人参与的,故不具有物质性。”下列能反驳该观点的是()‎ A. 自然界中的万事万物都是统一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B. 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以及构成要素都是客观的 C. 社会运动的载体是人类的活动 D.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人类社会的物质性。人类社会是由人构成的,尽管打上了人的烙印,但由于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以及构成要素都是客观的,因此,人类社会依然是客观存在的,具有物质性,B正确且符合题意;A与题意不符,应排除;社会运动的载体是生产方式,C错误;D不能反驳题干中的观点,也应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 ‎【点睛】人类社会是物质的:‎ ‎⑴从产生来看、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⑵从构成人类社会的基本要素看,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生产方式。这三者都是客观的物质的要素。这些要素的客观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23.我们说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能集中体现人类社会物质性的客观要素有()‎ ‎①客观实在②生产方式③地理环境④人口因素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人类社会的物质性。我们说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能集中体现人类社会物质性的客观要素有生产方式、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②③④正确且符合题意;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①与题意不符,应排除;故本题答案选D。‎ ‎24.‎ 恩格斯说,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中的生产和再生产。这句话说明()‎ A. 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具有客观的物质性 B. 构成人类社会的基本要素是生产和再生产 C. 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具有客观的物质性 D. 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与自然界没有关系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这三者都是客观的物质的要素,这些要素的客观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故C符合题意,B错误。A与题意不符,题中讲人类社会而不是自然界,D错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考点:世界的物质性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25.请简要阐述世界观、方法论、哲学三者之间的关系。‎ ‎【答案】①世界观人人都有,但一般人自发形成的世界观还不等于哲学(哲学是哲学家依据一定的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把不自觉、不系统的世界观加以系统化、理论化而形成的思想体系),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②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世界观决定科学的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③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又是关于方法论的学说,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解析】‎ ‎【详解】这道题考查世界观、方法论和哲学三个概念直接的联系。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首先是世界观和哲学,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零碎的、自发形成的世界观不是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世界观决定科学的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26.材料一:贝克莱认为,“存在就是被感知”,事物是由人的各种感觉构成的。黑格尔认为,整个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外化”和产物。‎ 材料二:我国北宋哲学家张载提出了以“气”为核心的宇宙结构说。他认为世界是由两部分构成的,一部分是看得见的万物,一部分是看不见的,而两部分都是由“气”组成的。‎ 请结合材料思考回答:‎ ‎(1)材料一两位哲学家的说法分别属于什么观点?二者有什么共同点?‎ ‎(2)材料二集中体现了什么观点?这一观点有何局限性?‎ ‎【答案】(1)贝克莱把人的主观精神当成第一性的东西,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黑格尔把客观精神看作世界主宰和本原,其说法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二者都颠倒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把意识当作世界的本原。‎ ‎(2)材料二中的观点认为“气”是万物之源,把物质的具体形态当作世界的本原,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这一观点只是一种可贵的猜测,没有科学依据;它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了。‎ ‎【解析】‎ 本题以一些哲学家的典型说法为背景材料,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设题考查唯心主义的基本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本题考查考生运用生活与哲学中的基础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本题难度一般。‎ ‎(1)本题要求考生回答材料一中两位哲学家的说法分别属于什么观点并回答二者有什么共同点,具体解答本题考生可根据材料一两位哲学家的说法中的关键信息并转化为相关哲学派别来组织答案:由“存在就是被感知”、“人的各种感觉”可知贝克莱把人的主观精神当成第一性的东西,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由“绝对观念”可知黑格尔把客观精神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其说法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二者的共同点可从都颠倒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把意识当作世界的本原来回答。‎ ‎(2)本题要求考生回答材料二中体现的观点并回答这一观点的局限性,具体解答本题可从“气”一词能判断出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然后依据教材知识回答其局限性即可。‎ ‎27.反物质概念是英国物理学家保罗·狄拉克最早提出的。他在20世纪30年代预言,每一种粒子都应该有一个与之相对的反粒子,例如反电子,其质量与电子完全相同。科研人员通过欧洲航天局的伽马射线天文观测台,证实了宇宙间反物质的存在。他们对宇宙中央的一个区域进行了认真的观测分析,发现这个区域聚集着大量的反物质。这些反物质来源很多,它们不是聚集在某个确定的点周围,而是广布于宇宙空间。‎ 请结合材料思考回答:‎ ‎(1)材料中的“反物质”是哲学上讲的物质吗?请说明理由。‎ ‎(2)反物质的存在是否否定了世界的物质性?为什么?[来源 ‎【答案】(1)①材料中提到的“反物质”不同于哲学上讲的物质,它是指自然科学上所讲的具体的物质形态。‎ ‎②哲学上讲的物质概括了宇宙间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而不是某一种具体的物质形态。‎ ‎③二者是共性与个性、抽象与具体的关系。‎ ‎(2)没有。哲学上讲的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自然科学中的“物质”与“反物质”是具体的物质形态。“反物质”的存在不仅没有否定世界的物质性,反而更进一步证实了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解析】‎ ‎【分析】‎ 这道题主要考查物质的含义、物质与物质具体形态的关系、世界的物质性等内容。要求学生能够辨别物质与物质的具体形态的关系,能够认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物质性。‎ ‎【详解】(1)这道题考查的是物质的含义、物质与物质具体形态之间的关系。考查学生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反物质”是物质的具体形态,不是哲学上讲的物质。理由是物质与物质具体形态的区别和联系:区别是哲学上的物质是对宇宙间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不是某一具体形态。联系是二者是共性和个性、抽象与具体的关系。(2)这道题考查的是世界的物质性。设问要求先判断,再说明理由。理由是自然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反物质是物质的具体形态,也具有物质的共性,即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所以更是验证了世界的物质性。‎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