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02 发布 |
- 37.5 KB |
- 2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福建省三明市三地三校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政治试题 解析版
三明市三地三校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联考高二思想政治试题 1.2018年9月16日17时第22号台风“山竹”在广东台山海宴镇登陆,截至2018年9月17日18时,台风“山竹”造成广东、广西、海南155万人受灾,4人困灾遇难,1人失踪,700余间房屋倒塌或严重受损。对此,人们思考了一系列带有哲学性质的问题:人们能否提前发出准确预警?人们如何把灾害带来的损失降至最低?这表明 A. 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 B. 哲学智慧产生于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 C. 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D. 开展实践活动是为了适应哲学发展的需要 【答案】B 【解析】 【详解】A、C选项错误,题目中没有涉及到哲学作用。D选项错误,哲学产生于实践的需要。因为台风给人们造成了巨大的财产损失,于是人们在实践中产生了带有哲学性质的思考,这表明了哲学智慧产生于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B选项正确。 2.2018年5月28日,习近平在两院院士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破除一切制约科技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正所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出自《周易•系辞下》)。从“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这一观点中可以知道中国古人 ①已经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②认识到运动是事物的存在方式 ③正确揭示了社会运动的规律 ④初步树立了机械的唯物论观点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辩证法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强调是事情发展到了尽头,就要转变,有了转变才会通达,,能通达才能持久发展下去,体现了事物是运动变化发展的,这说明中国古人已经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也说明了中国古人认识到运动是事物的存在方式,故①②正确;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可见,材料没体现规律,故③ 不符合题意;机械的唯物论认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就是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可见,材料没体现,故④不符合题意。故选A。 3.“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下列与王阳明这首诗哲学观点一致的是 A. 天地合而万物生 B. 气者,理之依也 C. 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D. 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儒学的发展情况,意在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万化根源总在心”表明作者认为心是世界万物的本原,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第一性的东西,认为客观世界以及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A、B、C均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一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不合题意;D是主观唯心主义,适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D。 4.下列各选项中,体现围绕哲学的基本问题而产生的哲学基本派別对立的是 ①“心病终须心药医,解铃还须系铃人”与“天不变,道亦不变” ②“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与“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③“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与“理在事先,理生万物” ④“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与“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此题考查哲学基本派别的相关知识。哲学基本派别对立即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心病终须心药治,解铃还须系铃人”蕴含的哲理是联系的观点,“天不变,道亦不变”蕴含的是静止的观点,二者没有体现哲学基本派别的对立,①不符合题意;“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认为“火”是世界的本原,唯物主义观点,“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认识“吾心”是世界的本原,属于唯心主义观点,二者体现了哲学基本派别的对立,②符合题意;“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强调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理在事先,理生万物”强调意识是世界的本原,二者体现了哲学基本派别的对立,③符合题意;“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蕴含的哲理客观唯心主义观点,“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蕴含的矛盾的对立统一观点,二者没有体现哲学基本派别的对立,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 5.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指出,近来一些民营企业在经营发展中遇到市场融资转型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成因是多方面的,是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等多重矛盾问题碰头的结果。这些困难是发展中的困难、前进中的问题成长中的烦恼,定能在发展中得到解决。”这段话启示我们 ①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曲折性与前进性的统一 ②把握联系的多样性,有利于正确认识事物 ③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问题的关键 ④承认矛盾的特殊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联系的多样性、事物的发展、矛盾的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①错误;“是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等多重矛盾问题碰头的结果。”说明把握联系的多样性,有利于正确认识事物,②正确;“近来一些民营企业遇到市场融资转型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定能在发展中得到解决”,说明矛盾具有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问题的关键,③符合题意;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④错误。故本题选B。 【点睛】关于事物的发展 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 事物发展的状态:量变和质变。 事物的发展是曲折性与前进行的统一,事物发展的方向(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矛盾 事物发展的源泉:矛盾 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6.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40周年。40年间,改革开放成为中国发展最显著的特征,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40年来,我们解放思想、勇于创新,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创造了当今令人瞩目、可以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材料反映了: ①审时度势,用正确的社会意识推动社会的发展 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推动发展、创造奇迹的基础 ③主要矛盾决定事物发展,要善于把握主要矛盾,抓重点 ④促进矛盾的斗争性向矛盾的同一性转化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反映了40年来,我们审时度势,用正确的社会意识推动社会的发展。我们抓住了改革开放这一中国发展最显著的特征,创造了当今令人瞩目、可以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①③项符合题意;一切从实际出发,从国情出发是推动发展、创造奇迹的基础,②项说法错误;矛盾双方的转化并不是矛盾的斗争性向矛盾的同一性转化,④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B。 【点睛】正确认识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原理内容: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它不仅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而且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着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着阻碍作用。 方法论要求: 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要求我们一定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7.2018年12月8日凌晨2时2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嫦娥四号探测器。嫦娥四号任务的工程目标,一是实现国际首次地月拉格朗日L2点的测控及中继通信:二是实现国际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探测。这说明 ①科技的发展有利于开辟更广阔的认识对象 ②探测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③探测的根本目的是获得对月球的全面认识 ④月球的复杂性决定了认识的反复性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嫦娥四号探测器具有明确的目标任务,体现了我国的月球探测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②项符合题意;嫦娥四号探测器的成功发射,两个“首次”体现了科技的发展有利于开辟更广阔的认识对象,推动认识的发展,①项符合题意;探测活动形成了新认识,其根本目的是将探测成果应用于实践活动,③项观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人的认识具有反复性,体现的是认识具有无限性和上升性,④项不合题意。答案选A。 8.绿色发展指数和公众满意程度不仅展示了当年各省份绿色发展情况,还将纳入五年一次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考核,考核结果将成为各省份党政领导综合考核评价、干部奖惩任免的重要依据。这说明 ①基于实践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②正确的价值判断与选择必须以人民为中心 ③价值观对人的行为具有驱动和制约作用 ④社会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答案】D 【解析】 【详解】绿色发展指数和公众满意程度不仅展示了当年各省份绿色发展情况,还将纳入五年一次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考核,考核结果将成为各省份党政领导综合考核评价、干部奖惩任免的重要依据。这说明价值观对人的行为具有驱动和制约作用,正确的价值判断与选择必须以人民为中心,自觉站在人民的立场上,②③适合题意;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①说法正确但没有体现,排除;④材料没有体现,排除;故本题答案选D。 9.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认真学习贯彻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久久为功、扎实推进,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改善环境、补齐短板,让广大农民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据此,下列的哲学解释正确的是 ①久久为功、扎实推进--认识事物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 ②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分析具体原因,解决具体问题 ③改善环境、补齐短板--努力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 ④获得感、幸福感--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价值标准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及群众观的有关知识,考查学生分析解读材料的能力。久久为功、扎实推进,体现了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排除①;因地制宜、精准施策,体现了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②正确;改善环境、补齐短板,体现了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排除③;让广大农民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这体现了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价值标准,④正确。故选C。 10.在我国现阶段,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 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和政策体系, 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因为 ①矛盾具有特殊性, 城乡发展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②矛盾具有普遍性, 解决农村问题也能解决城市发展问题 ③主要矛盾决定事物发展方向, 要集中力量解决社会主要矛盾 ④重点论和两点论是统一的,要坚持城乡统筹发展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在我国现阶段,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 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和政策体系, 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因为矛盾具有特殊性, 城乡发展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重点论和两点论是统一的,要坚持城乡统筹发展,①④项符合题意;农村与城市特点不同,解决农村问题不等于能解决城市发展问题,②项说法错误;材料不涉及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③项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B。 【点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11.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农村发生着深刻的变革。我国的农村土地由改革开放之初的“土地所有权归集体,承包经营权归农户的‘两权分离’”到现在的“坚持农村土地农民集体所有权,实行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的‘三权分置’”。这一改革 ①是我国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②遵循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 ③顺应了我国基本国情的变化,但没有改变农民对农村土地的所有权性质 ④反映了我国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是我国农村土地所有制性质的根本变革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农村发生着深刻的变革,由“两权分离”到“三权分置”,是我国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遵循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解放和发展的农村生产力,①②项符合题意;农村土地的所有权属于集体经济性质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土地的所有权不属于农户,③④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A。 【点睛】“三权分置”是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自我完善,符合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展现了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持久活力,有利于明晰土地产权关系,更好地维护农民集体、承包农户、经营主体的权益;有利于促进土地资源合理利用,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推动现代农业发展。 12.2018年7月22日,青岛传来喜讯,袁隆平院士“海水稻”团队试种的包括“海水稻”在内的80多个水稻品种分批成熟。经测产,这些品种都超出了全世界水稻4.539吨/公顷的平均产量。“海水稻”试验种植取得的阶段性成功 ①表明真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 ②佐证了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 ③说明只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够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 ④证明了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A. ①②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表述错误,真理没有反复性。②符合题意,海水稻的试种成功体现了我们对海水条件下水稻生长规律的认识,体现了人能够正确认识世界。③表述错误,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与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④符合题意,材料中提到“经测产”是成功的,证明了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故选B。 【点睛】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的辩证关系原理:1、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和前提;2、认识和利用规律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3、把尊重客观规律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结合起来。 13.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部署新设一批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会议要求,设立的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要着力在跨境电子商务各环节的技术标准、业务流程、监管模式和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先行先试,为推动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对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提出这一要求,是基于跨境电子商务 ①是复杂事物,先行先试可以降低解决突出难题的成本 ②发展道路曲折,先行先试能为其他地区发展扫清障碍 ③是新生事物,先行先试可以使其他地区避免发展失误 ④发展有规律,先行先试获得的经验其他地区可以借鉴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先行先试,是因为跨境电子商务涉及环节众多,是复杂事物,先行先试可以降低解决突出难题的成本,①符合题意;“为其他地区扫清障碍”说法过于绝对,②排除;“避免发展失误”说法过于绝对,②排除;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先行先试获得的经验为其他地区借鉴,④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典型试点”“经验推广”一般体现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1)二者相互联结 ①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寓于”即“存在于”“包含于”的意思。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意指任何“个别”都包含着“一般”,任何“共性”都存在于“个性”之中。不能认为一般包含个别、共性包含个性,因为共性撇开了事物的具体特点,只是概括、抽象了共同点、共同本质。导致这样的错误往往是对普遍性(共性)与特殊性(个性) 的含义理解不够,混同于“多数”与“少数”的关系,或者“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②另一方面,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再特殊的事物,总是与它同类的事物有某种共同点,总是具有同类事物的一般规律。不包含普遍性的特殊性是没有的。 (2)二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①从空间上看,在一定范围内是普遍性的东西,在另一范围内则变为特殊性的东西,反之亦然。 ②从时间上看,在一定阶段上是普遍性的东西,在另一阶段上则变为特殊性的东西,反之亦然。两者的区分是相对的,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是由客观世界范围的极其广大和事物发展的无限性决定的。 14.“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郑板桥的诗启示我们: A. 杰出人物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B. 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C. 要坚持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 D. 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通过对名言、谚语、古文诗词等传统文化蕴含的哲理的理解,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郑板桥的诗说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的主体,这启示我们坚持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C适合题意;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A错误;B、D是人民群众主体地位的表现,不是启示,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 15.漫画《掉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①矛盾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 ②矛盾普遍性中包含着特殊性 ③关键部分对整体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认识事物的基础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材料中强调了老人和小孩都掉牙,体现了矛盾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即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但是老年人的掉牙和孩童时期的掉牙其生理基础是不同的,体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认识事物的基础,①④正确;②不选, 因为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不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③与材料无关。选B。 考点: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重点突破】正确理解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不是“多数和少数的关系、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从事物的性质上来讲的,二者的关系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而多数和少数、整体和部分是从范围上来讲的,可见有根本的区别。 (2)不能说“普遍性包含特殊性”。因为各种特殊性、个性是千差万别、丰富多彩、具体生动的,而普遍性、共性是抛开了事物各自特殊的东西,是抛开了许多丰富多彩、具体生动的个性、特殊性,只是概括、抽象出了它们的共同的本质。 16.国家《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指出,要引导青年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青年的坚定信念,外化为青年的自觉行动。从哲学上看,这是因为: ①价值判断是在价值选择的基础上作出的 ②价值观是衡量价值判断正确与否的尺度 ③价值观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 ④只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才能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国家《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指出,要引导青年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青年的坚定信念,外化为青年的自觉行动。从哲学上看,这是因为价值观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有利于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③④适合题意;价值选择是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做出的,①错误;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规律,自觉站在人民的立场之上,②错误;故本题答案选B。 17.中华文化是家国文化,家国思想根深蒂固。《孟子》中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下列古语体现的哲理与材料相一致的是: ①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②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③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 ④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名言名句体现哲理的题目是哲学选择题中常见的考法,做这类题目,考生首先要弄懂材料中名言名句的意思,分析其中体现的哲理后再去分析题肢,看哪个选项所体现的哲理与其相符合。“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体现了个人与家庭、个人与国家的关系,实际上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①③体现了联系的普遍性,不合题意;②④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适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D。 【点睛】本题属于名言名句选择题,做好这类题目,需要有一定的文学功底,阅读理解题好题干所表达的意思,同时也需要对已有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排查,从中抽取出符合题意的知识点加以分析对照可见,这类型题目在高考中是算难度较高的题型,但通过同学们有意识的去整理、储备以往书本练习考试中出现的同类型题目也能做到熟能生巧,提高答题正确率。 18.古语云:“玉不琢,不成器”。工匠精神不仅体现了对产品精心打造、精工制作的理念和追求,更是要不断吸收最前沿的技术,创造出新成果。大国工匠能够十年如一日靠着传承和钻研,凭着专注和坚守,匠心筑梦的内在原因是 ①爱国敬业在生产活动中内化为高度的价值自觉 ②利用社会条件,客观的条件是实现价值的前提 ③作出符合人民利益的正确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④重视量的积累,因为量变的发生必然引起质变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答案】A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知识。本题要寻找大国工匠匠心筑梦的内在原因,那是因为大国工匠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①③与题意相符;题意并没有强调社会客观条件的作用,②项不选;量变要积累到一定程度才能引起质变,④不选。答案选A。 【点睛】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特点和标准。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往往会因人而异,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主观性;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会因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而不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客观性,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必须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19.“百善孝为先,孝乃德之本”,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文化对维护社会和家庭的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封建社会的“愚孝”.长期以来也成为束缚人们思想和行为的枷锁,诸如“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等.在当代社会,传承孝文化: ①以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要“厚古薄今,古为今用” ②一分为二的看问题,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③辩证否定的观点看问题,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④以实践的观点看问题,要“身体力行,事必躬亲”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文化对维护社会和家庭的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封建社会的“愚孝”长期以来也成为束缚人们思想和行为的枷锁,诸如“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等。在当代社会,传承孝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坚持全面的观点看问题,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辩证否定的观点看问题,②③适合题意;厚古薄今是错误的,排除①;获得认识可以亲身实践,也可以学习书本知识,事必躬亲说法错误,排除④;故本题答案选C。 20.新个税法将于2019年1月1日起全面施行。此次税改的亮点不只是将起征点由3500元上调至5000元,还首次引入专项附加扣除概念,明确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普通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赡养老人支出6项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的具体范围和标准。此次个税法调整的哲学依据有 ①坚持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②调整上层建筑以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与完善 ③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④调节个人收入,促进社会公平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此次税改的亮点不只是将起征点由3500元上调至5000元,还首次引入专项附加扣除概念,明确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普通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赡养老人支出6项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的具体范围和标准。此次个税法调整坚持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是调整上层建筑以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与完善,①②适合题意;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③错误;④是个税法调整的经济意义,不是哲学依据;故本题选A。 21.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新年贺词中号召“必须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从中我们可以得到的哲学启示是: A. 解放思想,敢想敢干 B. 实事求是,求真务实 C. 把握规律,富有创造 D. 深入调查,重视实践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通过对名言、谚语、古文诗词等传统文化蕴含的哲理的理解,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必须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启示我们实事求是,求真务实,B适合题意;敢想敢干、富有创造、深入调查不符合题目要求,排除A、C、D三项;故本题答案选B。 22.“吾家现研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元代诗人画家王冕通过为自己所画梅花赋诗《墨梅》,描写了梅花的劲秀芬芳、卓然不群,表达了他不向世俗献媚的坚贞和淡泊名利的胸襟。这首《墨梅》可以反映: ①梅花的价值源于其自身的功能和属性 ②人的喜好对梅花价值的实现并无影响 ③现实存在完全脱离社会的“自我实现” ④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他对社会的贡献 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④ D. ②③ 【答案】A 【解析】 【详解】哲学意义上的价值是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和功能,因此梅花的价值源于其自身的功能和属性,①符合题意;人的喜好对梅花价值的实现有着重要的影响,②错误;现实不存在完全脱离社会的“自我实现”,③错误;“不向世俗献媚的坚贞和淡泊名利的胸襟”说明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人的价值不在于他从社会收获了什么,而在于他对社会奉献了什么,④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A。 23.我国的许多名言名句中蕴含着丰富的哲理。下列名言名句与其所蕴含的哲理对应正确的是 ①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重视量的积累 ②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发挥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 ③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④九仞之积,犹亏一篑之功——要坚信前途是光明的,准备走曲折的路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量变与质变的关系,意识的能动作用。“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体现了辩证否定观要求我们要树立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②不符合题意;“九仞之积,犹亏一篑之功”体现了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要求我们要重视量的积累,④不符合题意。答案为B 24.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指出,广大青年一定要坚定理想信念。“功崇惟志,业广惟勤。”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没有理想信念,就会导致精神上“缺钙”。中国梦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也是青年一代应该牢固树立的远大理想。上述材料从唯物论角度看体现了: A. 物质与意识是辩证统一的 B. 物质决定意识 C. 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 D. 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答案】A 【解析】 【详解】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没有理想信念,就会导致精神上“缺钙”。中国梦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也是青年一代应该牢固树立的远大理想。上述材料从唯物论角度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A适合题意,D错误;B只强调了物质的决定作用,没有涉及意识的能动作用,排除;C是认识论角度,不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A。 25.习近平总书记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善于向古人借智慧,常以“适当的引经据典”阐明透彻的思想。下面对习近平总书记引用的语句,所蕴含的哲理分析正确的是 ①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既要重视直接经验,又要重视间接经验 ②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领导者 ③积土为山,积水为海----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要重视量的积累 ④修其心治其身,而后可以为政于天下-----价值观有时对行为选择起决定作用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读万卷书”是获取间接经验,“行万里路”是在实践中获得直接经验,①正确且符合题意;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历史的主人、社会财富的创造者、社会变革的主力军,但不是社会变革的领导者,因为人民群众的思想境界是参差不齐的,政党作为阶级的先进分子的组织是社会变革的领导者,②不选;“积土为山,积水为海”生动地体现了质变离不开量变,必须重视量的积累,③正确且符合题意;价值观对人的行为有导向作用,但作为意识的东西任何时候都不会发挥决定作用,④错误。故本题答案为C。 【点睛】本题重点剖析:价值观的作用 (1)从领域看,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有重要导向作用。一方面,价值观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另一方面,价值观影响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 (2)从性质看,正确的价值观对社会和人生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错误的价值观对社会和人生具有消极的导向作用。 26.300余年前,顾炎武先生批评两晋亡于清谈,后人有“空谈误国”之说。300余年后,中国共产党人有勉于史,在“空谈误国”的清醒之外,更强调“实干兴邦”。从哲学角度看,“空谈”之所以“误国”是因为 ①忽略了意识的能动性 ②割裂了理论和实践的关系 ③陷入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错误 ④没有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空谈误国”在于批评割裂“知”与“行”关系的行为;“空谈”是指脱离实际的谈、脱离实践的谈,没有从实际出发、对行动和实践没有指导意义,所以会“误国”。由此可见,②④两项符合题意,正确;空谈也是人的一种意识,不过是错误的意识,空谈并没有忽视人的意识,①说法错误;空谈没有做到从实际出发,故不是唯物主义,③说法错误。该题选D。 考点:本题考查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7.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但“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因此,“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上述引文包含的认识论道理有: ①要把学习与实践统一起来,在实践中运用知识 ②学习旨在通过实践把握事物的规律 ③不断汲取他人的经验和智慧是认识的重要来源 ④虚心学习他人经验能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通过对名言、谚语、古文诗词等传统文化蕴含的哲理的理解,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材料中引文强调实践第一的观点,强调要将获得知识与在实践中运用知识结合起来,虚心学习他人经验能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①④适合题意;②材料未体现,排除;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汲取他人的经验和智慧是获得认识的一条途径,③观点错误;故本题答案选C。 28. 《论语·子路篇》:“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欲速,则不达”的哲学寓意是 A. 要取得事业成功,必须按常规办事 B. 要提高办事效率,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C. 实践是认识来源 D. 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人有主观能动性,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必要条件。“欲速,则不达”体现了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答案为D 考点:本题考查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29.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这是唐代李商隐在《咏史》中对前朝历史进行的非常精确的概括和总结,同样适用于当代以及未来万世。这给我们的有益启示是 ①“成”与“破”都由主要矛盾决定的,要抓住重点 ②“成”由勤奋和节俭而筑就的,要重视量的积累 ③“破”是由奢侈而逐步完成的,要有创新思想 ④“成”与“破”都是一面镜子,要全面看问题 A. ②④ B. ③④ C. ①③ D. ①②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事物发展是从量变开始的,当量变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引起质变,我们要要重视量的积累。“成”由勤奋和节俭而筑就的,要重视量的积累,②符合题意,入选。矛盾具有同一性,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会向自己相反方向转化。“成”与“破”都是一面镜子,要求我们全面看问题,④也符合题意,入选。因此正确答案为A。材料没有体现主、次要矛盾矛盾的关系,①不符合题意,排除。发展的实质是事物是的前进和上升。由奢侈而导致的“破”是历史的倒退而不是创新。③观点错误,不选。 考点:唯物辩证法发展观 30.“创新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该观点蕴含的哲理是: ①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外部力量作用的结果 ②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③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④辩证的否定是对既往的否定和对现实的肯定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题目中,“创新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 该观点蕴含的哲理是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故②③入选。①选项表述错误,辩证否定是事物内部因素作用的结果。④选项表述是形而上学的否定观。选C。 31.我国农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付出了资源环境代价,出现耕地质量下降、地下水超采、农业面源污染加重等问题。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要求,发展生态农业则是坚持科学的发展现、实现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为此我们必须确立发展绿色农业就是保护生态的观念,着力推进绿色农业发展。全国各地加强了生态农业、绿色农业宣传教育活动,为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农业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为加快形成资源利用高效、生态系统稳定、产地环境良好、产品质量安全的农业发展新格局服务。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论有关知识说明我国应如何发展生态农业、绿色农业。 【答案】①物质决定意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发展生态农业、绿色农业应认识到我国农业发展的现状。 ②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要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我们必须确立发展绿色农业就是保护生态的观念,加强生态农业、绿色农业宣传教育活动。 ③规律具有客观性,要求我们尊重农业发展的客观规律,发展生态农业、绿色农业。 ④人可以在尊重客观规律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发展生态农业、绿色农业必须保护生态环境,形成农业发展新格局,实现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我国农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付出了资源环境代价,出现耕地质量下降、地下水超采、农业面源污染加重等问题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唯物论等知识的把握,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详解】本题设问指向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论有关知识说明我国应如何发展生态农业、绿色农业,属于措施类试题。解答时首先明确考查的知识范围是唯物论,主要包括: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规律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然后调动运用上述知识,结合发展生态农业、绿色农业进行分析,按照世界观、方法论和材料分析的顺序答题。 32.经党中央批准、国务院批复,自2018年起,将每年农历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这是第一个在国家层面专门为农民设立的节日。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将极大调动起亿万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升亿万农民的荣誉感、幸福感、获得感。举办“中国农民丰收节”可以展示农村改革发展的巨大成就。 运用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说明党中央决定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的现实意义。 【答案】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党中央立足乡村发展的客观实际,依托深厚悠远的中国传统农耕文化资源,决定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 ②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促进实践的发展。中国农民丰收节的设立和庆祝,有助于全社会营造重视“三农”工作的氛围,增强广大农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激发社会各界建设美丽乡村的积极性,推动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事业的发展。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将每年农历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等知识的把握,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详解】本题考查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设问指向党中央决定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的现实意义。意义类的解答题要遵循由近及远、由表及里、有直接到间接的思维顺序,语言组织要落脚在“有利于”“促进”“增强”“巩固”等句型。解答时首先明确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包括: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检验标准、目的),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促进实践的发展。然后调动运用上述知识,结合党中央决定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细化分析意义。 【点睛】收敛性试题主要特点是设问中的知识范围要求很具体,或者具体到某一个知识点,或者具体到一个知识模块。但也有个别试题,会涉及知识的迁移和借用,这就需要学活、用活知识,做到融会贯通。解题思路:读取设问时要把握三点:知识范围(注意答案有时看似超出范围要求,这里有个知识的渗透和借用问题)、待分析的事件、答题角度。收敛性试题的主要思路是:以所要求的知识范围为依据,到材料中寻找相关信息,并有理有据地组织答案;如果所要求的原理用完后仍有重要信息没有分析,就要考虑知识的迁移和借用了。 33.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对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青少年的偶像崇拜影响其价值观的形成。上海社科院发布的《上海“00后”青少年心目中偶像调查报告》显示,习近平、毛泽东、邓小平和周恩来四位政治领袖高居前位;马云、钱学森、雷锋、袁隆平、鲁迅、爱因斯坦和一些当红艺人进入前15位。这折射了青少年对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取得成就的积极认同和对伟大人物的崇敬心理,他们更看重偶像的个性品质、奋斗经历、社会成就。 结合材料,运用价值观导向作用的相关知识,分析青少年的偶像崇拜折射出的价值取向对其健康成长的引领作用。 【答案】①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导向作用。青少年在学习偶像过程中,形成的贡献国家、奉献社会的价值取向,对他们正确认识和评价事物以及改造世界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②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青少年对习近平、马云等偶像的优秀个性品质、拼搏奋斗的精神、奉献社会的追求的认同,能够引领其形成优秀的个性品质,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生活方式,实现人生价值。 【解析】 【分析】 本题以青少年对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取得成就的积极认同和对伟大人物的崇敬心理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价值观导向作用等知识的把握,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详解】本题考查价值观导向作用的相关知识,设问指向青少年的偶像崇拜折射出的价值取向对其健康成长的引领作用,属于意义类试题。意义类的解答题要遵循由近及远、由表及里、有直接到间接的思维顺序,语言组织要落脚在“有利于”“促进”“增强”“巩固”等句型。解答时首先明确知识指向: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坚持集体主义价值观,反对个人主义价值观。然后调动运用上述知识,结合青少年的偶像崇拜折射出的价值取向分析对其健康成长的引领作用,实现理论与材料的有机结合。 34.材料:一桥连三地,天堑变通途。历经6年的前期准备和9年的建设,港珠澳大桥于2018年10月24日正式开通。为实现海陆空交通的互不影响,大桥采取了世界首创的桥、岛、隧一体方案。全长6.7公里的海底隧道,由33节大型沉管在海底对接而成,每个沉管重量超过8万吨,而沉管对接的精度达到了厘米级。这在世界桥梁建造史上是前所未有的技术创新。在隧道两端有两座人工岛,为了快速成岛,采用深插式钢圆筒围护技术,创造了中国奇迹,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制造的力量。在整体桥梁的设计上,大桥主体桥梁大量采用预制钢结构建造,总用钢量足以建造十座鸟巢。精湛的施工工艺,让大桥使用寿命长达120年,成为世界桥梁建设新的标杆。 作为中国从桥梁大国走向桥梁强国的里程碑之作,港珠澳大桥被业界誉为桥梁界的“珠穆朗玛峰”。请运用系统与要素的辩证关系加以分析说明。 【答案】①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要求我们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②港珠澳大桥采取了世界首创桥、岛、隧一体方案。在整体桥梁的设计上,大桥主体桥梁大量采用预制钢结构建造,让大桥使用寿命延长,这是着眼于事物整体性的表现,是在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③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和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海底隧道由33节大型沉管在海底对接而成,每个沉管之间对接的精度达到了厘米级。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港珠澳大桥的设计及开通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系统与要素的辩证关系等知识的把握,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详解】作为中国从桥梁大国走向桥梁强国的里程碑之作,港珠澳大桥被业界誉为桥梁界的“珠穆朗玛峰”。请运用系统与要素的辩证关系加以分析说明。解答时首先明确考查的知识范围,主要包括: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要求我们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然后调动运用上述知识,结合港珠澳大桥的设计细化分析,实现理论与材料的有机结合。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