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文)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文)试题 解析版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10月月考政治(文)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1.2018年6月18日,日本大阪北部地区发生6.1级地震。对此,人们不可回避地思考一系列带有哲学性质的问题:为什么会发生地震?人们能否预报地震?人类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应如何处理与自然界的关系?这表明 ‎①实践活动是为了适应哲学发展的需要 ‎②哲学思想产生于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 ‎③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 ‎④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日本大阪北部地区发生6.1级地震。对此,人们不可回避地思考一系列带有哲学性质的问题:为什么会发生地震?人们能否预报地震?人类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应如何处理与自然界的关系?这表明哲学思想产生于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②③适合题意;哲学适应实践发展的需要,①错误;④材料没有体现,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 ‎2.数学家怀特海在《科学与近代世界》一书的序言中说:“时代思潮是由社会的有教养阶层中实际占统治地位的宇宙观所产生的。人类活动中如科学、美学、伦理学都可能产生宇宙观,而又受宇宙观的影响。……哲学具有批判宇宙观的功用……哲学的功用是缓慢的。思想往往要潜伏好几个世纪,然后人类几乎是突然间发现它们已经在习惯中体现出来了。”这一段话体现了 ‎①各门具体科学要以哲学为基础,随着哲学的发展而发展 ‎②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说,对研究各门具体科学有指导作用 ‎③哲学和各门具体科学的关系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④哲学以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并随着具体科学的发展而发展 A. ②③ B. ②④ C. ①② D. ①③‎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时代思潮是由社会的有教养阶层中实际占统治地位的宇宙观所产生的人类活动中如科学、美学、伦理学都可能产生宇宙观”体现了哲学以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并随着具体科学的发展而发展,“哲学具有批判宇宙观的功用”体现了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说,对研究各门具体科学有指导作用,选B;①不选, 颠倒了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③表述正确但与题意无关。‎ 考点: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 ‎3.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认为: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法国哲学家柏格森认为:事物和状态不过是我们的心灵所采取的一种观点。这两种观点 ‎①都回答了世界的本原问题 ‎②前者是朴素唯物主义,后者是客观唯心主义 ‎③体现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分歧 ‎④体现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答案】D ‎【解析】‎ 此题考查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知识,考查学生分析解读材料的能力。赫拉克利特认为“火”是世界的本原,这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事物和状态不过是我们的心灵所采取的一种观点。”这种观点认为物质依赖于意识,是唯心主义观点,这两种观点都回答了世界的本原问题,体现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故①④符合题意;题中观点未体现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分歧,故③不符合题意;柏格森是把人的主观精神当作世界的本原,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故排除②​。故选D。‎ ‎4.以下说法中属于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的是 ‎①心外无物 ②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③气者,理之依也④生死由命富贵在天 A. ①④ B. ①② C. ③④ D. ②③‎ ‎【答案】D ‎【解析】‎ 选项①不符合题意,心外无物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排除;选项②符合题意,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属于唯物主义观点,应选;选项③符合题意,气者,理之依也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应选;选项④不符合题意,生死由命富贵在天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排除。故本题答案选D。‎ 点睛:判断是否是唯物主义,就看物质决定意识,还是意识决定物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问题展开的。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又意识,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的,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5.2017年6月,《新科站报道,美国科学家借助夏威夷凯克天文台近20年的数据,获得了银河系中心超大质量黑洞附近两颗恒星SO—1和SO—38的清晰运行轨迹,发现这两颗恒星的运行方式没有偏离广义相对论;同时,也未发现第五种基本力存在的证据。这—发现佐证了 ‎①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哲学是“科学之科学”观点的错误性 ‎③唯心主义是一朵“无实花” ‎ ‎④意识能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意识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通过意识这一“思维的眼睛”,人类可以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的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美国科学家借助夏威夷凯克天文台近20年的数据,获得了银河系中心超大质量黑洞附近两颗恒星SO—1和S0—38的清晰运行轨迹,发现这两颗恒星的运行方式没有偏离广义相对论;同时,也未发现第五种基本力存在的证据。这—发现佐证了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能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①④适合题意;②③本身说法正确但不适合题意,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 ‎6.马克思说:“哲学家并不像蘑菇那样是从地里冒出来的,他们是自己的时代、自己的人民的产物,人民的最美好、最珍贵、最隐蔽的精髓都汇集在哲学思想里。”这说明:‎ ‎①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 ‎②哲学是对时代的经济和政治的正确反映 ‎③哲学能够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④哲学的产生始终离不开人们的实践活动 A. ②④ B. ③④ C. ①② D. ①④‎ ‎【答案】D ‎【解析】‎ 材料强调哲学和哲学家的来源,说明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哲学的产生始终离不开人们的实践活动。①④项符合题意;任何哲学是对时代的经济和政治的反映,只有真正的哲学才是对时代的经济和政治的正确反映,②项错误;③项与题意无关;正确选项为D。‎ ‎【点睛】哲学来源于时代,是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精神生活的构成部分,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7.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反对把自己的哲学视为“纯粹思辨的观念”和“书斋里的学问”,强调“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从而实现了哲学的变革。这表明 ‎①是否研究时代的迫切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往旧哲学的本质区别 ‎②关注与无产阶级利益相关的现实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要求 ‎③哲学社会功能的缺失是以往旧哲学区别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显著标志 ‎④为无产阶级提供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工具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使命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题中强调“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从而实现了哲学的变革。说明关注与无产阶级利益相关的现实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要求,为无产阶级提供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工具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使命,②④适合题意。①③项错误,排除;故本题选C项。‎ ‎【考点定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征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获取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实践基础上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8.刘云山在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深入研究阐释系列重要讲话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和科学体系,掌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把正确政治方向、价值取向、研究导向体现到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各领域。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 ‎①具有自然科学前提,是科学理论的来源和基础 ‎②具有深厚的阶级基础,是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物质武器 ‎③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④具有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特点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深入研究阐释系列重要讲话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和科学体系,掌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把正确政治方向、价值取向、研究导向体现到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各领域。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真正的哲学,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③④适合题意;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来源于社会实践,①错误;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精神武器,②错误;故本题答案选D。‎ ‎【点睛】在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问题上,要反对两种错误倾向:一是认为哲学无用,可以不要哲学的“取消论”;二是认为哲学可以取代具体科学的“代替论”。把哲学看作是“科学之科学”,这种“哲学万能论”是十分有害的。哲学与具体科学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并不是整体与部分、多数与少数的关系。‎ ‎9.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源。”这一重要论述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由此可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发展 ‎①必须把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作为引擎 ‎②要敢于突破原有理论的适用条件 ‎③要注重研究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 ‎④必须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发展,要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故①③符合题意;要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的成规陈说,故排除②;创新要立足于实践,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故排除④。故本题答案选A。‎ ‎【考点定位】树立创新意识 ‎【名师点睛】关于创新的多角度理解。‎ ‎(1)创新就是对传统的突破,是在过去的知识、经验、技能基础上的飞跃。创新的科学内涵就是突破 、质变和飞跃。具体说来,创新具有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的规定性。‎ ‎(2)从理论上说,创新就是首先提出的独创性见解,并且这种见解能够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也就是说创新是理性认识的新飞跃。‎ ‎(3)从实践上说,创新就是新发展、新创造,就是取得全新的创造性成果的过程。‎ ‎(4)树立创新意识的哲学依据。‎ ‎①辩证法角度:树立创新意识是辩证否定观和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二者共同的方法论要求,也是发展原理的方法论要求。‎ ‎②唯物论角度:创新是主观能动性的表现,体现了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 ‎10.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发现的一枚米粒大小的原始海绵动物化石显示,至少6亿的年前,地球上就已出现原始动物。这是迄今全球发现最早且可信的原始动物实体化石。原始海绵动物化石的发现,佐证了 ‎①人类社会的发展是有规律的 ‎②自然界的事物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 ‎③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④认识具有直接现实性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①选项强调的是人类社会,与题意无关。④选项错误,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题目中,根据原始海绵动物化石可以看出自然界的事物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故②选项入选。“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发现的一枚米粒大小的原始海绵动物化石显示,至少6亿的年前,地球上就已出现原始动物”说明了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故②③表述正确入选。本题选B。‎ ‎【考点定位】探究世界的本质 ‎11.“大自然是善良的慈母,同时也是冷酷的屠夫。”人类自诞生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与自然灾害共存,防灾减灾救灾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永恒课题。提高防灾减灾救灾的水平,我们要 ‎①不断提高认识和利用自然规律的能力 ‎②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③改造对人类有害的规律,为人类造福 ‎④尊重自然、顺应自然,放弃改造自然的努力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如果违背规律,必然要受到惩罚。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要求遵循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人在客观规律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为人类造福。人类提高防灾减灾救灾的水平,需要遵循规律,不断提高认识和利用自然规律的能力,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①②适合题意;规律具有客观性,不能改造,③是错误的;④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 ‎12.研究发现,一个人头部面部特征的年龄变化受到人体内在变化规律的影响,但也有一些指标是不会随年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比如男性头长和鼻指数。容貌的这种特点就会给大年龄跨度的人脸识别提供极为重要的参考,从而为一些疑难刑事案件的侦查提供方便。这说明]‎ ‎①物质世界具有客观性 ‎②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服务 ‎③人们突破规律的制约,可以限制容貌变化的不利影响 ‎④物质世界在进行绝对运动的同时也存在相对的静止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题目中,我们可以根据头长和鼻指数等容貌特点为一些疑难刑事案件的侦查提供方便。这说明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服务,故②入选。题目中,研究发现,一个人头部面部特征的年龄变化受到人体内在变化规律的影响,但也有一些指标是不会随年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表明了物质世界在进行绝对运动的同时也存在相对的静止。故④入选。①选项与题意无关。③选项表述错误,排除。选D。‎ ‎13.在长征途中,毛泽东非常重视情报工作,及时掌握敌方的部署与动向,根据敌我双方力量的变化,寻找敌方薄弱环节,灵活调动军队,四渡赤水,终于摆脱了敌兵的围追堵截。‎ 毛泽东用兵如神的奥秘在于 ‎①重视调查研究,依据不断变化的情况决定军事部署 ‎②把对战争规律的真理性认识作为军事行动的出发点 ‎③善于在瞬息万变的战场形势中掌握和利用战争规律 ‎④认识到红军将士的主观能动性在战争中起决定性作用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题目中,在长征途中,毛泽东非常重视情报工作,及时掌握敌方的部署与动向,根据敌我双方的力量的变化,寻找敌方薄弱环节,灵活调动军队,四渡赤水,终于摆脱了敌兵的围追堵截,这种用兵的方法重视调查研究,依据不断变化的情况决定军事部署,善于在瞬息万变的战场形势中把握和利用战争规律。故①③选项入选。②选项错误,出发点一定是客观实际。④选项表述错误,排除。选B。‎ ‎14.随着智能化时代的到来,人工智能已渐渐地深入到我们的生活当中并且不断更新换代。2017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第一次将人工智能写入其中。关于人工智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人工智能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②人工智能是对人类思维活动的模拟 ‎ ‎③人工智能集合了人类智慧与电脑优势 ‎④人工智能具有独立的意识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人工智能集合了人类智慧与电脑优势,是对人类思维活动的模拟。②③项符合题意;人工智能是对人类思维活动的模拟,本身不具有独立的意识,也不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故①④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C。‎ ‎【点睛】人工智能是对人的意识、思维的信息过程的模拟。人工智能不是人的智能,但能像人那样思考、也可能超过人的智能。‎ ‎15.2016年5月,习近平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全国代表大会上强调,科技创新要尊重科学研究灵感瞬间性、方式随意性、路径不确定性的特点,允许科学家自由畅想、大胆假设、认真求证。从认识论看,这是因为 ‎①发挥想象力是实现科技创新的重要条件 ‎②科技创新是用新获得的认识取代已有的认识的过程 ‎③科技创新是一个基于实践的探索未知的过程,充满着不确定性 ‎④科技创新充满偶然性,不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一般规律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科技创新需要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科学家要立足于实践、实事求是、脚踏实地,但由于科技创新是一个充满未知和不确定性的过程,科学家也需要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同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自由畅想、大胆假设、认真求证,①③两项符合题意;真理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并不是新知识“取代“旧知识,而是知识在自我超越中不断完善,②项观点错误;科技创新固然充满偶然性,但客观规律总是存在的,④项观点错误。答案选A。‎ ‎16.漫画《紧随其后》中管理者的努力于事无补的原因有 ‎①只注意意识的目的性,而忽视其创新性 ‎②只注意联系的多样性,而忽视其普遍性 ‎③只注意存在对思维的决定性,而忽视思维的相对独立性 ‎④只注意愿望与效果的斗争性,而忽视其同一性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为漫画题,首先审题,漫画《紧随其后》中管理者的努力于事无补,因为他只注意意识的目的性,而忽视其创造性,只注意存在对思维的决定性,而忽视思维的相对独立性,他只注意联系的多样性,而忽视其条件性,只注意愿望与效果的统一性,而忽视其斗争性,因此①③正确,②④是错误的,应排除掉,本题应选A。‎ 考点:本题考查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17.与“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包含哲理相近的是 A. 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 B.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C.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D.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坐面论道是在说认识,不如起而行之,说明实践的重要性,A说的是量变质变,重视量的积累,与题意不符;B练习一千支乐曲之后才能懂得音乐,观察过一千柄剑之后才知道如何识别剑器,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当选;C说的是人们对同一事物的反映,因其立场、世界观、人生观、思维方法以及知识构成的不同,会得出不同的结论,与题意无关;D强调的联系的观点,与题意不符。‎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18.人们不小心打破花瓶除了沮丧别无他法,丹麦物理学家雅各布·博尔却在打破花瓶时细心收集碎片,按重量的数量级分类,由此发现不同重量级间的倍数关系,于是“碎花瓶理论”产生,这一理论在恢复破损文物等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体现的哲理是()‎ ‎①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②认识的差异源于认识主体的不同 ‎③获得真理是人的认识的根本目的 ‎④服务实践是科学理论的价值所在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丹麦物理学家雅各布•博尔却在打破花瓶时细心收集碎片,按重量的数量级分类,由此发现不同重量级间的倍数关系,这说明哲学源于实践,①适合题意;“碎花瓶理论”在恢复破损文物等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说明服务实践是科学理论的价值所在,④适合题意;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每个人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不同,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②是错误的;认识的根本目的是指导实践,③是错误的;故本题答案选B。‎ ‎【考点定位】哲学与生活 ‎【归纳总结】哲学的作用 ‎1.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哲学的任务就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从哲学是教人如何看待世界,即如何对待宇宙和人生,如何对待知识和规律,如何对待个人和社会、自己与他人的意义上,我们既可以说哲学是指导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工具,又可以说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2.哲学对具体科学的学习、研究具有指导作用 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科学家的研究活动都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在某种世界观的指导下进行的。‎ ‎3.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1)任何反映自己时代的客观要求和历史趋势的哲学,都可以成为这一时代社会变革的先导,推动时代的步伐,指导社会的变革。‎ ‎(2)哲学对社会变革的作用,首先体现在它可以通过对社会的弊端、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还体现在它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19.法国科学家声称,经过对比实验发现,喂食转基因玉米的老鼠发生肿瘤的风险更高,寿命更短。报告发出后,某机构展开调查后认为,该科学家研究的手段存在一些不足,其结论不能作为评估转基因玉米健康风险的有效依据。这佐证了 ‎①任何正确的认识都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②完善研究手段才能获得正确结论 ‎③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决定了认识的反复性 ‎④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从认识的主体来看,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还会受到不同的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生理素质等条件的限制。从认识的客体来看,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也有一个过程。所以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题中强调转基因研究较为复杂,不能一蹴而就得出正确的结论,说明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决定了认识的复杂性,同时说明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③④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①说法过于绝对,排除。完善研究手段是获得正确结论的因素之一,而不是唯一手段,②选项观点错误,排除。故本题答案选D。‎ ‎【考点定位】认识的反复性 ‎20.“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拓展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2017年2月,教育部等11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要求各地将研学旅行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推动研学旅行健康快速发展。开展研学旅行的认识论依据是:‎ ‎①直接经验比间接经验更有用 ‎ ‎②参与社会实践可以促进知与行的统一 ‎③直接经验是验证间接经验正确与否的标准 ‎④认识的发展是一个实践与认识相互促进的过程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教育部等11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要求各地将研学旅行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推动研学旅行健康快速发展。开展研学旅行的认识论依据是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认识的发展是一个实践与认识相互促进的过程,要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②④适合题意;不能说直接经验比间接经验更有用,①错误;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③错误;故本题答案选C。‎ ‎21.马克思、恩格斯在《〈共共产党宜言〉1872年德文版序言》中指出,不管最近25年来是完全正确的,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上述论断说明的认识论道理有:‎ ‎①认识的真理性依主体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②认识的真理性不受时间、空间、条件的制约 ‎③真理性认识能够经受住不断发展着的实践的检验 ‎④真理性认识只有与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推动实践发展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真理的相关知识。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基本属性是客观性,①说法错误,不能说真理依据主体变化而变化;真理是客观的,也是具体的有条件的,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②说法错误;材料体现了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真理性认识只有与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推动实践发展,③④适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D。‎ ‎22.恩格斯指出,认识中“不仅每个已经解决的问题都引起无数的新问题,而且每一个问题也多半都只能一点一点地、通过一系列常常需要花几百年时间的研究才能得到解决”。对这种认识现象的合理解释是 ‎①主客观条件件的限制决定了认识的反复性 ‎②认识的局限性意味着达不到真理性认识 ‎③真理与谬误的转化使认识呈现为封闭式循环运动 ‎④认识对象、认识主体和实践的无限发展导致认识的无限性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恩格斯认为认识中“不仅每个已经解决的问题都引起无数的新问题,而且每一个问题也多半都只能一点一点地、通过一系列常常需要花几百年时间的研究才能得到解决”。说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决定了认识的反复性。①项正确;真理是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认识,认识虽然有局限性,但只要我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是可以认识和发现真理,②项错误;真理与谬误作为一对矛盾,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但这并等于说使认识呈现为封闭式循环运动,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并不表明认识是一种圆圈式的循环运动,相反,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③项错误;认识对象是无限变体发展着的物质世界,作为认识主体的人类是世代延续的,作为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因此认识对象、认识主体和实践的无限发展导致认识的无限性。④项正确;正确选项为B。‎ ‎ 【名师点睛】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真理和谬误的界限不容混淆。真理都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真理都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我们既要坚持真理,又要发展真理。‎ ‎23.下列四句理财名言分别体现的哲理依次为 理财名言 体现的哲理 把握商机的头号敌人便是拖延 ‎100%理财资金=50%稳守+25%稳攻+25%强攻 股票有涨有落,但打着信心标志的股票将让你股海畅游 积极性投资时,要把可承担风险比重作为资金分配参照 ‎①意识调节控制着人体生理活动 ‎②要把握时机促成质变 ‎③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④要把握联系的条件性 A. ①②③④ B. ②④③① C. ②①③④ D. ②③①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意识的作用、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系统优化的方法、联系的多样性。“把握商机的头号敌人便是拖延”体现了要把握时机促成质变,“100%理财资金=50%稳守+25%稳攻+25%强攻”强调理财产品要保持合理的结构,体现了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股票有涨有落,但打着信心标志的股票将让你股海畅游”体现了意识对人体生活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积极性投资时,要把可承担风险比重作为资金分配参照”,强调了投资与风险的关系,体现了要把握联系的条件性,②③①④的对应顺序正确,故本题答案选D。‎ ‎24.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商家开始采用线上用户与线下商品与服务相结合的交易模式(如图所示)。从这一模式中我们可以看出 ‎①自在事物的联系具有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②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构成了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③人们可以发挥意识能动作用建立新联系 ‎④系统具有内部结构优化趋向的基本特征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①选项表述错误,题目中表述的是人为事物的联系,而不是自在事物的联系。②选项表述错误,事物的矛盾运动是推动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题目中,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商家开始采用线上用户与线下商品与服务相结合的交易模式。从这一模式中我们可以看出人们可以发挥意识能动作用建立新联系,系统具有内部结构优化趋向的基本特征。故③④入选。选D。‎ 点睛:联系具有客观性意味着人们无法改变事物间的联系 点拨:(1)联系是客观的,是指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2)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原有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25.古人云:“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事者,不足以谋一时。”这告诉我们 A. 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 B. 必须树立整体观念和全局思想 C. 要按规律办事,实事求是 D. 要学会系统优化的方法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通过对名言、谚语、古文诗词等传统文化蕴含的哲理的理解,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事者,不足以谋一时。”这告诉我们要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B适合题意;其他选项均不合题意,排除。‎ ‎26.我国圆珠笔头曾长期依赖进口,原因在于其原料不锈钢由碳、硅、锰等十几种元素构成,而且需要按特定的比例添加,否则元素不能均匀分布,钢材就不合格。“小笔头,大秘密”折射出制造“大国”与“强国”的差距。这启示我们 A. 任何事物之间都是联系的,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B. 系统与要素是相互区别的,要从局部出发,立足部分 C. 要着眼于系统的有序性,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D. 用综合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做到统筹考虑优化组合 ‎【答案】D ‎【解析】‎ 我国圆珠笔头曾长期依赖进口,原因是我国的技术水平达不到。“小笔头,大秘密”折射出制造“大国”与“强国”的差距。这启示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做到统筹考虑优化组合,D项符合题意;联系具有普遍性,是说任何事物都处于联系中,孤立的事物不存在,并不是说任何事物之间都是联系的,因为联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A项说法错误;看问题做事情要立足整体,从整体出发,B项说法错误;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C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D。‎ ‎【点睛】系统优化的方法:‎ ‎(原理内容):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系统具有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方法论):①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 ‎②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 ‎③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④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27.张骞通西域、郑和下西洋,开辟了中国和世界经贸往来、文化交流的通道。今天,“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和推进,使中国与沿线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联系更加紧密,中国由此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也为沿线国家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材料说明 ‎①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属性,创造条件,建立新的联系 ‎②自在事物的联系也离不开人的参与 ‎③人为事物的联系是由人的需要决定的 ‎④正是事物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了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答案】C ‎【解析】‎ 古代的张骞通西域、郑和下西洋,今天的“一带一路”,说明人们根据固有联系,建立新的联系,事物之间的联系构成事物的变化发展,故选项①④符合题意,应选;选项②说法错误,自在事物的联系与人的参与无关,排除;选项③说法错误,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 点睛:关于“联系”的考查中经常出现的几个误区:‎ ‎(1)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有条件的,并非任意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也就是说只有进入矛盾统一体内部的两个事物才存在着联系。‎ ‎(2)联系具有客观性,并不否认人的主观能动性,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3)整体功能并非一定大于部分功能之和。只有整体内部各个要素之间科学、有序组合时,才能使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4)一般来说,部分不能决定整体,但是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28.2017年3月,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健全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给干事者鼓劲,为担当者撑腰。这意在激励广大干部群众 ‎①敢想敢做,突破客观物质条件的制约 ‎②勇于尝试,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③大胆开拓,敢于否定一切权威和传统 ‎④坚定信念,正确对待前进道路中的挫折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健全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给干事者鼓劲,为担当者撑腰,这意在激励广大干部群众勇于尝试,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坚定信念,正确对待前进道路中的挫折,②④正确且符合题意;敢想敢做,不能摆脱客观物质条件的制约,①说法错误;大胆开拓,并不是完全否定一切权威和传统,③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C。‎ ‎【点睛】解答本题最快的方法为排误法,即排除本身说法错误的选项,即可得出正确答案,这样既节省了答题时间,又提高了答题效率,但前提是对教材知识的准确识记和理解,本题难度适中。‎ ‎29.传统能源汽车便于人们使用但由于其污染问题正在受到限制,而新能源汽车低污染但由于充电不方便等尚未完全被人们所接纳。对于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使用,要有一个渐进过程。这说明 A. 新事物的成长是一个从被拒绝到被接纳的过程 B. 发展的实质是新出现的事物取代旧事物 C. 事物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引起质变和飞跃 D. 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 ‎【答案】D ‎【解析】‎ 人们对新事物的接受需要一个过程,但不是一个拒绝到接纳的过程,故A错误;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新出现的事物不一定是新事物,故B错误;事物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引起质变,但不一定是飞跃,因为飞跃强调的是前进和上升,故C错误;新能源汽车由于充电不方便等尚未完全被人们所接纳,体现了事物发展道路是曲折的,新能源汽车低污染,更环保,属于新事物,其发展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前途是光明的,故D正确。故选D。‎ ‎【点睛】‎ 把握区分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准:‎ 判断新旧事物,不能以事物出现时间的先后,以事物一时力量的强弱、发展速度的快慢、是否成熟和完善或从事物的名称、旗号等表面形式上去判断。其根本标准在于是否同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相符合,是否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 ‎30.“中国人民相信,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今天,中国人民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近平主席的这段话体现了 ‎①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 ‎②事物发展前途是光明的 ‎③矛盾无时不在、无处不有 ‎④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联系具有条件性,事物之间不都是相互联系的,故①错误;材料中“今天,中国人民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说明事物发展前途是光明的,故②正确;材料不涉及矛盾的普遍性,故③不符合题意;材料强调,只要我们坚持走下去,就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说明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故④正确。故选C。‎ ‎【点睛】准确把握量变与质变的区别与联系:‎ 量 变 质 变 区别 性质 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 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 特点 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 根本的、显著的变化 呈现状态 统一、相持、平衡和静止 统一物的分解、平衡和静止的破坏 结果 事物还是其自身,没有变成另一事物 事物不再是自身,而变成了另一事物 联系 辩证关系 ‎ ①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②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 ③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 方法论 ‎ ‎①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②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1)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过程中两种不同的状态。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并不断地经过“量变—质变—新的量变—新的质变”两种状态的循环往复,不断前进。  (2)从事物发展的全过程来看,质变更为重要。只有质变,才完成了量变,才肯定和巩固了量变所获得的成果;只有质变才能产生新质的事物;只有质变才能引起新的量变,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但并不是说量变就不重要了,没有量的长期积累,是不会有质变的产生的,所以必须重视量的积累。‎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31.2017年11月12日,第9个天猫双11全球狂欢节落下帷幕,全天交易额达912.17亿元。从2009年11月11日开始,“双十一”俨然成为中国网民自己的狂欢节。‎ 材料一:这是一个商业社会,“双十一”就是这个商业社会开出的一朵奇葩。然后这朵奇葩又联系着家庭成员的信用卡(家庭关系),联系着快递(社会关系),联系着各种商战(商业关系),于是“双十一”就像涟漪一样蔓延出了各种社会关系和现象,慢慢地就开始进化成了一种叫做“文化”的东西。——华商报评论 结合材料,运用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相关知识,从网购者角度谈谈应如何理顺关系,理性过好“双十一”狂欢节。‎ ‎【答案】①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指导有利于促进事物的发展。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制约购物行为,在“双十一”中理性消费。 ‎ ‎②意识的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正确认识和充分利用“双十一”中商家的商战,货比三家,做出正确的购物选择。‎ ‎③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从家庭收入的实际出发,量入为出,适度消费,理顺家庭关系 ‎【解析】‎ 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一和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知识,从网购者角度谈谈应如何理顺关系,过好“双十一”狂欢节,本题考查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知识,属于措施类主观题,具体解答本题考生可结合材料从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意识的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等角度来分析说明。‎ ‎【考点定位】意识能动作用。‎ ‎【方法总结】答题步骤:先审题,后构思,最后作答。具体来说:‎ ‎(1)学会审题:这是解答主观题的关键。①审设问范围:首先明确题目考查的知识范围和考查意图,然后联系相关知识,形成综合性的信息认识。②审设问指向:明确设问的指向性和规定性,分清题干要求答题的类型,即回答“是什么”、或“为什么”、或“怎么样”、或“怎样体现”中的哪一类。有时还需要明确主体有几个,不同主体的言论和行为各是什么。③审材料:解读、获取和提炼材料中的有效信息,这是答题的依据。材料中关键的句子要作为“材料语言”写入答案要点中。‎ ‎(2)学会构思:通过构思来理清答题思路,搞清用什么原理(单个原理还是多个原理)以及如何运用该原理进行表达,找准答题的切入点,最好采取在心中打草稿的方式来理清答题思路。‎ ‎(3)学会作答:理清思路以后,就可动笔作答了。作答时,要注意答案段落化,段落要点化,要点条理化,语言科学化,正确运用学科语言(学科术语),认真工整地书写(要书写清楚),将答案准确完整地表达出来即可。‎ ‎32.中国共产党对治国理政方式的探索经过了艰辛的历程。这一探索历程是在总结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继承中华传统文化精华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完成的,既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又反映了人类文明共同的价值追求。‎ 时间 会议 内容 ‎1978年 十一届三中全会 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 ‎1997年 十五大[来源 确立“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2007年 十七大 提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012年 十八大 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2017年 十九大 提出“深化依法治国实践”‎ 结合材料,从认识论角度,谈谈中国共产党在这一探索历程中是如何追求和发展真理的。‎ ‎【答案】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中国共产党总结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并根据实践产生的要求和问题,不断对治国理政方式进行探索。②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要求我们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随着具体时空的推移,中国共产党不断完善和发展治国理政方式和理念,以实现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解析】‎ ‎【详解】本题要求结合材料,从“认识论”角度,谈谈中国共产党在这一探索历程中是如何追求和发展真理的。‎ 从材料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总结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并根据实践产生的要求和问题,不断对治国理政方式进行探索,不断完善和发展治国理政方式和理念,以实现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可运用认识论的相关知识,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等方面,谈谈中国共产党在这一探索历程中是如何追求和发展真理的。‎ ‎【点睛】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实践中不断产生新的问题,提出新的要求,推动人们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从而推动认识不断深化。‎ B. 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 原理内容:(1)认识具有反复性。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也需要一个过程,因此人们对其本质的认识同样需要一个过程。‎ ‎(2)认识具有无限性。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3)认识具有上升性。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并不表明认识是一种圆圈式的循环运动,相反,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那些经过实践反复检验的,已经确定的真理并没有被推翻,而是不断向前发展。)认识的发展是一个辩证否定的螺旋式上升过程,‎ ‎(4)(方法论要求:)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要求我们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不断涌现的时代楷模、道德模范、最美人物、身边好人等先进典型,在全社会引起了强烈反响,从他们的身上,我们看到一种精神、一种品格、一种力量,他们以实际行动,生动诠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谛,充分展示了当代中国人的精神风貌。‎ ‎2008年,我国开始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黄大年用最短的时间辞职、卖掉房子和诊所、办好了回国手续。归国七年多来,他担任国家多个技术攻关项目的首席专家,经常工作到凌晨,几乎没有休过寒暑假和节假日,甚至多次累倒在工作岗位上,这种工作状态,直到生命最后一刻。以他带领的团队研制出的我国第一台万米科学钻——“地壳一号”为标志,配备自主研制综合地球物理数据分析一体化的软件系统,使我国的深部探测能力已经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局部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国际学界惊叹中国正式进入“深地时代”,黄大年被誉为新时代海归科技报国的楷模,实现了自己“振兴中华,乃我辈之责”的誓言。‎ 回国之前,黄大年在英国已拥有了优越的科研条件和高效率的研究团队,他的家庭也早已超出了衣食无忧的水平线,他已成为少数跻身英国精英阶层的华人之一,在回答为什么选择回国这一问题时,黄大年朴实而简洁的回答:“我是国家培养出来的,从来没觉得我和祖国分开过,我的归宿在中国。”“我惦记着养育我成长的这片土地。”黄大年被评为2017年感动中国人物。‎ 结合材料,请运用整体和部分的关系,说明应如何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的关系。‎ ‎【答案】整体与部分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密不可分。‎ 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整体性能状态影响部分。要求我们既要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国家利益地位高于个人利益,没有国家培养和提供的客观条件,个人利益也无从实现,要坚持个人利益要服从和服务于国家利益。‎ 整体离不开部分,部分功能及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要求我们要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个人利益的实现有助于推动国家发展,民族振兴。国家也要尊重和保护个人合法利益。‎ ‎【解析】‎ 本题以时代楷模黄大年的先进事迹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这个知识点的把握程度。试题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探究和论证事物的能力。‎ 回答本题,考生可从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既要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又要重视部分,用部分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我们要坚持个人利益要服从和服务于国家利益,同时国家也要尊重和保护个人合法利益的角度进行说明。‎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小康社会”是由邓小平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规划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蓝图时提出的战略构想。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深入,其内涵和意义不断地得到丰富和发展。在20世纪末基本实现“小康”的情况下,中共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中共十八大报告确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和建成一字之差,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坚定与自信,也标志着我们实实在在地登上了一个新台阶。‎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从现在到二〇二〇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从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 结合材料,用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分析中共关于“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的科学性。‎ ‎【答案】事物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 要重视量的积累。党关于小康社会的目标从提出到十八确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深入,其内涵和意义不断丰富和发展,这是一个量的积累过程,正是重视了这个量的积累,党才有了坚定与自信。‎ 要果断抓住时机,促成质的飞跃。从现在到二〇二〇年这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实现质的飞跃。‎ 确定从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全面建成小康目标的实现,为我们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质变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 ‎【解析】‎ 本题要求结合材料,用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分析中共关于“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的科学性。需要调用的知识是“量变和质变的关系”,属于分析类型的意义类主观题。量变和质变的关系是:(1)量变是质变的积累;(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3)质变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然后具体分析关于“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符合二者的辩证关系即可。‎ 点睛:正确理解发展与量变、质变的关系 ‎(1)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过程中两种不同的状态。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并不断地经过“量变——质变——新的量变——新的质变”两种状态的循环往复,不断前进。‎ ‎(2)从事物发展的全过程来看,质变更为重要。对于事物的发展而言,只有通过质变才有发展,如果仅停留在量变阶段,仍然不叫发展。但并不是说量变就不重要了,没有量的长期积累,是不会有质变的发生的,所以必须重视量的积累。在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要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