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政治二轮复习主干知识必背资料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三政治二轮复习主干知识必背资料

高三政治主干知识必背资料 经济生活部分 ‎1.货币的本质 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能表现其他商品的价值,并能与其他一切商品相交换)。‎ ‎2.货币的基本职能 ‎(1)价值尺度。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是价格的基础。‎ ‎(2)流通(购买)手段。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做商品流通。其公式是:商品—货币—商品。‎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商品价格总额(待售商品量与价格水平的乖积)成正比,与货币的流通速度(次数)成反比。‎ 此外,货币还具有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等职能。‎ ‎3.纸币本位制下的纸币 ‎(1)与金属货币相比,纸币的制作成本低,更易于保管、携带和运输,避免了铸币在流通中的磨损。‎ ‎(2)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在纸币本位制下,纸币具有金属货币所具有的一切职能。‎ 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数量为限度。如果纸币发行量超过这个限度,就会引起物价上涨,影响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的经济秩序,可能发生通货膨胀;如果纸币发行量少于这个限度,会使商品销售发生困难,直接阻碍商品流通,可能导致通货紧缩。‎ ‎4.外汇和汇率 ‎(1)外汇是指以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汇率的变化主要影响国际结算,进而影响到进出口贸易、外资流动、留学、出国旅游等,甚至影响到国内经济的发展。‎ ‎(2)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即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对于人民生活安定、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对世界金融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5.影响价格的因素 第一,供求影响价格 ‎(1)生产地域、时间、气候、宗教、文化等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都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的。‎ ‎(2)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供过于求,价格下跌。‎ 供求影响价格,价格也影响供求。市场供求关系与商品价格之间存在相互制约的关系。‎ 第二,价值决定价格 ‎(1)从根本上讲,价值决定价格,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一般情况下,二者成正比。‎ ‎(2)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商品价值量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商品的价值总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无关;商品的价值总量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成正比。‎ ‎(3)价值规律 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基本规律,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6.价格变动的影响 第一,影响人们生活 ‎(1)一般说来,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当这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 ‎(2)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动,但不同商品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量影响较小(需求弹性小);对高档耐用品的需求量影响较大(需求弹性大)。‎ ‎(3)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还受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互为替代商品的需求与价格变动成正(同)向变动;互补关系商品的需求与价格变动成反向变动。‎ 第二,影响生产经营 ‎(1)调节生产规模;(2)提高劳动生产率;(3)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新版教材:调节生产规模;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 ‎7.影响消费的因素 根本性因素:国家经济发展水平。‎ 主要因素:(1)居民的收入(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当前可支配收入越高,消费水平越高;未来收入预期越高,消费水平越高;居民收入差距越大,总体消费水平越低。‎ ‎(2)物价总体水平。一般来说,物价上涨,人们的购买力普遍降低,会减少对商品的消费量;物价下跌,则购买力普遍提高,会增加对商品的消费量。‎ 此外,消费心理、商品的性能、外观、质量、包装等也能成为影响消费的因素,甚至购买方式、商店位置、服务态度、售后维修与保养情况都能影响人们的消费活动。‎ ‎8.恩格尔系数 即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恩格尔系数过大,必然影响其他消费支出,特别是影响发展资料、享受资料的增加,限制消费层次和消费质量的提高。恩格尔系数减小,表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 ‎9.不同的消费心理 ‎(1)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强调跟风、追星等。(2)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强调张扬个性。(3)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强调不顾实际,盲目攀比。(4)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强调根据实际,讲求实效。‎ ‎10.践行正确的消费原则(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1)量人为出,适度消费——根据承受能力,计划消费。‎ ‎(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避免情绪化,协调消费。‎ ‎(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坚持可持续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5R”(绿色消费):节约资源,减少污染(Reduce);绿色生活,环保选购(Reevaluate);重复使用,多次利用(Reuse);分类回收,循环再生(Recycle);保护自然,万物共生(Rescue)。‎ ‎(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艰苦奋斗并未过时、永不过时。‎ ‎10.生产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 在人类的经济活动中,生产起决定作用,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反作用于生产,分配和交换是联结生产和消费的纽带。‎ ‎11.生产和消费的关系 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消费反作用于生产。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消费对生产具有导向作用;消费能带动新产业的出现和成长;消费为生产创造新的劳动力。‎ ‎12.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落后的社会生产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之间的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必须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为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起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才能摆脱经济文化落后状态,缩小历史遗留下来的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赶上以至超过发达国家,充分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才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 大力发展生产力,就必须通过改革,调整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调整上层建筑中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要通过改革,完善社会主义的各项基本制度,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生机与活力。‎ ‎13.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国有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它掌握着国家的经济命脉,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即体现在控制国民经济发展方向、控制经济运行的整体态势、控制重要稀缺资源的能力上。‎ 非公有制经济是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的重要力量,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发展社会生产、方便人民生产、扩大劳动就业、解决现代化建设中所需求的资金和技术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国家坚持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实行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从根本上说,这是由我国现阶段生产力状况决定的。‎ ‎14.企业和公司 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向社会提供商品或服务的经济组织。它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加者,是国民经济的细胞,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 公司是依法设立的,全部资本由股东共同出资,并由股份形式构成的,以营利为目的企业法人。公司制是现代企业主要的典型的组织形式,具有独立法人地位、有限责任制度和科学管理结构等优点。我国法定的公司形式是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15.企业的生产经营 企业经营的直接目的是利润。利润=生产总值—生产成本。企业能否经营成功,主要取决于: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经营管理好、经济效益好的优势企业,会兼并那些相对劣势的企业;对长期亏损、资不抵债而又扭亏无望的企业,可按法定程序实施破产结算。‎ ‎16.劳动和就业 劳动是劳动者的脑力和体力的支出,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活动。劳动者是生产过程的主体,在生产力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劳动是人类文明进步发展的源泉。我国劳动者分工不同,地位平等,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贡献,都应该得到承认和尊重。光荣属于劳动者。‎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劳动者谋生的重要手段,对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就业使得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生产出社会所需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劳动者通过就业取得报酬,从而获得生活来源,使社会劳动力能够不断再生产。同时,劳动者的就业,有利于其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丰富精神生活,提高人的境界,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党和政府从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的就业政策,制定了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劳动者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树立自主择业观;树立竞争就业观;树立职业平等观;树立多种方式就业观。‎ ‎17.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 实现和维护劳动者权益,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体现了劳动者在国家和社会中的主人地位。我国劳动法规定了劳动者享有的各项权利,是保障劳动者主人翁地位的前提,是充分调动和发挥劳动者的积极性、创造性和智慧,使之成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主力军的保证。‎ 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依据。当劳动者权益受到侵犯时,可以通过投诉、协商、申请调解、申请仲裁、向法院起诉等途径加以维护,而不能采用非法手段施加报复。‎ ‎18.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 作为投资对象,活期储蓄流动性强、灵活方便,适合个人日常生活待用资金的存储,但收益低。定期储蓄流动性较差,收益高于活期储蓄,但一般低于债券和股票。因为银行的信用比较高,储蓄存款比较安全,风险较低,但也存在通货膨胀情况下存款贬值及定期存款提前支取而损失利息的风险。储蓄存款都能获得利息。存款利息=本金×利息率×存款期限。‎ 商业银行是指经营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等业务,并以利润为主要经营目标的金融机构。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有三类:存款业务(商业银行的基础业务);贷款业务(商业银行利润的主要来源);结算业务。‎ ‎19.股票、债券和商业保险 股票是股份有限公司在筹集资本时向出资人出具的股份凭证,是一种高风险、高收益同在的投资方式。股票投资的收入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股息和红利收入;另一部分收入来源于股票价格上升带来的差价。‎ 债券是一种债务证书,即筹资者给投资者的债务凭证,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约定利息,并到期偿还本金。债券是一种稳健的投资。根据发行者不同,债券主要分为国债、金融债券和企业债券。‎ 商业保险是针对风险本身的投资。过购买保险,投保人把风险转移给保险人,使自己所承担的风险损失降到最低点。这不仅体现出保险的保障功能,还显示出保险“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互助特征。投保人和保险人应当遵循公平互利、协商一致、自愿订立的原则,订立保险合同。‎ ‎20.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实行按劳分配,是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按生产要素分配是指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对生产要素(如劳动、资本、技术、土地和管理等)的所有权参与收益分配。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这有利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人民。‎ ‎21.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 收入分配的公平主要表现在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公平的收入分配,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体现,它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 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措施:第一,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第二,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第三,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效率和公平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二者又存在矛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 ‎22.财政及其作用 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国家的收入和支出就是财政,财政的收支是通过国家预算和决算的方式实现的。财政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分配关系。‎ 税收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最普遍的形式,是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来源。组织财政收入是税收的基本作用。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分配政策影响分配。政府职能的实现往往离不开财政支出,政府的活动范围和方向也往往可能通过财政支出体现。‎ 财政收入和支出的关系主要有:财政收支平衡;财政盈余和财政赤字。‎ ‎23.税收及其作用 从本质上看,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有国就有税。有税必有法。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三个基本特征。‎ 我国主要的税种有:增值税、个人收入所得税、企业所得税、消费税、关税等。增值税只对增值额征税,它既可以避免对一个经营额重复征税,又可以防止前一生产经营环节企业的偷税行为。个人所得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 税收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是组织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是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监督管理的重要手段。‎ ‎24.公民依法诚信纳税 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每个公民在享受国家提供的各种服务的同时,必须承担依法纳税的义务。偷税、欠税、骗税、抗税都是违反税法的行为。‎ 依法自觉诚信纳税不仅是公民的基本义务,而且是公民社会责任感和思想道德素养的反映,体现了公民在国家和社会中的主人翁地位。同时,公民要增强对国家公职人员及公共权力的监督意识,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关注国家对税收的征管和使用,对贪污和浪费国家资财的行为进行批评和检举,以维护人民和国家的利益。‎ ‎25.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市场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经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主要是通过市场调节实现的。市场配置资源,主要是通过价格、供求、竞争等因素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 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弱点和缺陷。这会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资源浪费;社会经济不稳定,发展经济波动和混乱;收入分配不公平,收入差距拉大,甚至导致严重的两极分化。‎ ‎26.规范市场经济秩序 要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就必须建立良好的市场秩序。良好的市场秩序依赖市场规则来维护,市场秩序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保障。市场规则是市场运行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它以法律法规、行业规范、市场道德规范等形式,对市场运行的方方面面作出具体的规定。市场交易必须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实守信的原则。诚实守信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 行必不可少的条件。诚信缺失会直接破坏市场经济的运行秩序,直接导致市场秩序混乱、交易萎缩、坑蒙拐骗盛行,进而导致投资不足、经济衰退。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为此,要切实加强社会信用建设,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尤其要加快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 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保证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地进行,使市场能有效地发挥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 ‎2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其基本特征是:(1)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2)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3)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国家能够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办大事。‎ ‎28.宏观调控 宏观调控是指国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的调节和控制。加强宏观调控能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更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共同富裕目标要求国家必须发挥宏观调控的职能。‎ ‎    当前,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国家通过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来实现宏观调控目标。①经济手段是国家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等方式,通过影响其经济利益来调节社会经济活动。经济手段的实质是通过影响利益来调节经济活动。②法律手段是国家通过立法和司法等方式,规范经济活动和市场秩序,调节社会经济关系。③行政手段是依靠国家权力,用行政命令、指示、指标、规定等方式来管理社会经济。‎ ‎29.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第一要义;必须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立场;必须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基本要求;必须把统筹兼顾作为根本方法。‎ ‎30.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要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 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这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要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拉动,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优先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要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要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    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必须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 ‎31.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科技进步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经济全球化最主要的表现是: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资本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是通过跨国公司实现的。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强有力的载体。‎ 经济全球化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它促进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以及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从而推动了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各国生产力的发展,为各国经济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是,当一国经济波动时可能殃及他国,甚至影响全世界,加剧全球经济的不稳定,尤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 目前,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发达国家具有经济和技术上的优势,掌握着推动经济全球化趋势的现代信息技术,因此,它们主导着世界市场的发展,左右国际经济的“游戏规则”。这种经济全球化使世界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两极分化严重。‎ ‎32.世界贸易组织 世界贸易组织是世界上最大的多边贸易组织,与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并称为世界三大经济组织。世贸组织的基本原则,有非歧视原则、透明度原则、自由贸易原则和公平竞争原则。其中最重要的是非歧视原则,包括最惠国待遇原则和国民待遇原则。‎ ‎33.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坚持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长期基本国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逐步建立起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我们必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要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发展服务贸易。提高利用外资综合优势和总体效益,推动引资、引技、引智有机结合。‎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走出去”的条件越来越成熟,要求越来越迫切。实施“走出去”战略是我国对外开放新阶段的重大举措。“走出去”,是指通过到境外投资办厂、对外承包工程与劳务输出等各种形式,与其他国家进行经济技术合作。我们要加快“走出去”步伐,增强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培育一批世界水平的跨国公司。‎ 政治生活部分 ‎1.人民民主专政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保障,人民能够自己管理国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2.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政治性义务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主要有:(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这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2)政治自由。包括包括言论、出版、结社、集会、游行、示威的自由。这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方式,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表现。国家一方面保障公民真正享有和行使政治自由,但自由必须受法律的约束,这种自由是相对的。世界上从来就没有绝对的自由。(3)监督权。包括:批评权、建议权、检举权、申诉权和控告权等。‎ 宪法规定公民必须履行的政治性义务主要有:(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2)遵守宪法和法律。(3)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4)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3.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 ‎(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2)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原则。(3)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4.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主要方式和重大意义 公民可以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人民意志的人进入决策机关,参与、审议、监督、制定决策,这是使各项决策反映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保证。‎ 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的主要方式:(1)社情民意反映制度;(2)专家咨询制度;(3)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4)社会听证制度。‎ 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公民通过各种渠道、采用多种方式参与决策的过程,是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重要环节。它有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有助于决策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有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有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 ‎5.发展基层民主的意义 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理切实的民主权利,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实行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以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的途径。‎ ‎6.农村村民自治与城市居民自治 在农村,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自治组织,是村民民主管理村务的机构。在城市,居民委员会,是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自治组织。他们在维护居民合法权益;管理居民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居民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反映居民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实行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以扩大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必须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重点推进。‎ ‎7.公民的民主监督 在我国,公民可以通过形式,对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进行民主监督。进行民主监督的方式主要包括:(1)信访举报制度;(2)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3)舆论监督制度;此外,还有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等活动。随着政治体制改革的深人,政府将为公民直接行使监督权提供更多、更有效的途径。‎ 公民要负责任地行使民主监督权利,一要敢于同邪恶势力进行斗争,勇于使用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监督权;二要负责任地实行民主监督,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力,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能以举报为名制造事端,干扰国家机关的正常工作,不能围堵、冲击国家机关,不得干扰公务活动。‎ ‎8.公民有序地进行参与政治 公民有序参与政治必须做到:(1)遵循法律、规则、程序;(2)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3)正确处理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9.我国政府的性质和主要职能 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是国家的行政机关,是国家权利机关的执行机关。我国政府的主要职能有:(1)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职能。(2)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职能。(3)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职能。(4)提供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10.我国政府的作用和责任。‎ 我国政府是便民利民的政府,(1)人们的社会生活受到政府的管理;(2)人们享受着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 为人民服务是政府的宗旨,对人民负责是各级政府机关及其公职人员的行为准则,是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必须做到:(1)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2)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3)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政府为公民的求助或投诉提供多种途径,如行政裁决、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公民学会向政府求助或投诉有助于解决自己的困难,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也有助于政府不断改进工作。‎ ‎11.政府坚持依法行政 依法行政是指,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权力由法律授予,行使行政权力必须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政府依法行政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体现了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政府依法行政,(1)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力和自由;(2)有利于加强廉政建设,保证政府及其公职人员不变质,增强政府的威信;(3)有利于防止行政权力的缺失和滥用,提高行政管理水平;(4)有利于带动全社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12.政府行使权力要接受监督 政府权力是一种公共权力,为了维护公共利益,就必须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权力是把双刃剑。既可造福人民,也可贻害无穷。为了防止权力的滥用,需要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政府的权力是法律和人民赋予的,政府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因此,政府必须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确保权力用于为人民谋利益。‎ 政府接受监督是坚持依法行政、做好工作的必要保证。政府只有接受监督,(1)才能提高行政水平和工作效率,减少和防止工作失误;(2)才能防止滥用职权,保证清正廉洁;才能更好合民意、集民智、聚民心,作出正确决策;(3)才能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造福于人民,从而建立对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是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这个机制,(1)靠民主: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鼓励公民参与对政府权力的监督。(2)靠法制:发挥人民民主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这才是最好、最有效的监督。加强法制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就要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健全质询、问责、经济责任审计、引咎辞职、罢免等制度。‎ 我国行政监督体系包括:(1)行政系统外部监督:国家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监督;中国共产党(纪检)的监督;人民政协的监督;社会和公民的监督;司法机关的监督。(2)行政系统内部监督:上级政府部门、法制部门、监察部门、经济审计等部门的监督等。‎ ‎13.有威信的政府 政府的威信是指政府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过程中形成的得到人民认同的威望和公信力。政府的管理和服务是否被人民自觉认可和接受,这是区别有威信与无威信政府的标志。‎ 在我国,政府威信是通过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决策的科学性、依法行政的态度和能力、履行职责的效果以及政府工作人员的道德现象等树立起来的。‎ ‎14.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和职权 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是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共同构成我国国家权力机关的完整体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主要有:(1)立法权。即制定法律的权力。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省、直辖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备案。(2)决定权。决定权是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级人大和县以上各级人大常委会依照法定程序决定国家和社会或本行政区域重大事项的权力。(3)任免权。任免权是各级人大及 常委会对相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及其他组成人员进行选举、任命、罢免的权力。(4)监督权。监督权是监督宪法和法律的实施,监督“一府两院”工作的权力。‎ ‎15.人大代表的职权和作用 我国各级人大代表都由民主选举产生。人大代表的产生方式有两种:县级及县级以下人大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县级以上人大代表由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间接选举产生,任期5年。‎ 人大代表依照宪法和法律制定的各项职权,参加国家权力。人大代表在自己参加的生产、工作和社会活动中,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接受人民的监督。‎ 人大代表依法行使审议权(审议各项议案);表决权(表决各项决定);提案权(人大代表有权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向人民代表大会提出议案);质询权(人大代表有权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政府等机关的工作提出质问并要求答复)。‎ ‎16.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由人民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管理国家社会事务的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即政体。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石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的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实行民主集中制。‎ 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在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的关系上,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在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上,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上,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国家机关的职权,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的两个积极性。‎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一个由许多内容构成的体系。其基本内容包括: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其他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各自的职权;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等。‎ ‎17.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 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我国的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维护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才能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中国共产党注重自身建设,不断完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中国共产党对国家和社会生活实行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中国共产党不仅具有历史和法律赋予的执政资格,也具备与时俱进的执政能力。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是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依法执政有利于保证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党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18.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各民主党派参政的基本点是: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是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 亲密友党。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的领导是政治领导,即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重大方针政策的领导。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多党合作的行为准则:遵守宪法和法律。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人民政协。‎ 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组织形式。此外,人民政协还包括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少数民族人士、各级爱国人士、港澳特别行政区同胞、台湾同胞等。所以,它也是共产党领导的、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是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具有中国特色,适合我国国情,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显著的优越性: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和文化;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 ‎19.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新中国成立后,逐步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处理民族关系,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 ‎20.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适合我国国情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内容。自治权是自治机关根据本地方实际情况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政策,自主地管理本民族自治地方内部事务的权力。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自治机关的自治权,其范围、内容十分广泛,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由我国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决定的。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 ‎21.我国的宗教信仰自由 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这既是社会主义社会对我国宗教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各宗教自身的要求)。‎ ‎22.主权国家的权利和义务 主权国家是国际社会的最基本成员,是国际关系的主要参加者。主权国家的基本要素是人口、领土、政权、主权,其中最重要的是主权。主权是一个国家处理其国内事务和国际事务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主权是国家的生命和灵魂,是国家存在的最重要因素。‎ 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管辖权。主权国家在享有基本权利的同时,必须承担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等义务。‎ ‎23.当代国际组织 国际组织是一些国家、地区或民间团体,出于各种特定目的,通过签订条约或协议的方式,而建立的有一定规章制度的团体。依据不同标准,国际组织可分为不同类型。其中,有政府间的和非政府间的,有世界性的和区域性的,有一般性的和专业性的。‎ 对国际组织作用要做具体分析。有的国际组织受某些大国控制。许多政府间国际组织在国际社会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促进国家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交流与合作;协调国际政治、经济关系;调节国际争端,缓和国家之间的矛盾,维护世界和平;等等。‎ ‎24.联合国 联合国是当代国际社会中最具代表性的世界性、政府间的国际组织。联合国的宗旨简单地说,就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联合国本身及其会员国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各会员国主权平等;各会员国必须履行宪章所规定的义务,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不得对其他国家进行武力威胁或使用武力;集体协作;不干涉任何国家内政,确保非会员国遵守上述原则。‎ 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实行人道主义援助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中国作为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一贯遵循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积极支持按照联合国宪章精神所进行的各项工作,支持联合国的改革;积极参加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活动,对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活动表明,中国是负责任的大国。‎ ‎25.当代国际关系及其决定因素 国际关系是指国家之间、国际组织之间以及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其中最主要的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国际关系的内容是多方面的,有政治关系、经济关系、文化关系、军事关系等,其中最基本的是经济关系。国际关系的形式是多样的,竞争、合作和冲突是其基本形式。‎ 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国家利益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权益,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各国间存在着复杂的利益关系,既存在某些共同利益,也存在利益的差别乃至对立。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利益对立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 ‎26.坚定地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 我国的国家利益主要包括安全利益(如国家的统一、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政治利益(如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制度的巩固)、经济利益(如我国资源利用的效益、经济活动的利益、国家物质基础的增强)等。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利益和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维护国家利益就是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完全正当的、正义的。‎ 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必须增强我国综合国力,提高国际地位。每个公民都要树立国家观念、民族意识,增强民族自豪感、自尊心、自信心,努力学习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努力维护国家安定、社会稳定的政治局面;必须同一切损害国家利益的现象作斗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树立新的安全观、利益观,促进人类进步事业和平发展。‎ ‎27.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世界和平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维护世界和平将给各国经济发展和其他全球性问题的解决创造必要的前提。二战后,国际形势总体稳定。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但当今世界仍不安宁。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和新干涉主义有所上升,有的大国常常打着“自由”、“民主”、“人权”的幌子侵犯别国主权,干涉别国内政;局部动荡频繁发生,粮食安全、能源资源安全、网络安全等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世界和平面临诸多难题和挑战,世界人民争取和维护世界持久和平的任务十分艰巨。‎ 发展问题是指世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发展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二战后,在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中,世界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发展的规模速度超越了以往的历史。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一个基本经济特征。世界经济发展趋于注重提高质量,知识经济方兴未艾,经济可持续发展日益受到关注。但当今世界仍是贫富悬殊的世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还在损害着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发展中国家比较普遍地存在着贫穷和饥饿现象。落后、贫穷、危机、债务这些挥之不去的阴影仍然与人类相伴随。全球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是南北发展不平衡。‎ ‎28.维护和平、促进发展的有效途径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解决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为了和平与发展,必须坚决地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改变旧的国际秩序,建立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国际新秩序。‎ 建立国际新秩序是抑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解决的和平与发展问题的有效途径。中国政府的主张:在国际关系中弘扬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精神,共同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在政治上相互尊重、共同协调,共同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在经济上相互合作、优势互补,共同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方向发展;在文化上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在安全上相互信任、加强合作,坚持用和平方式而不是战争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共同维护世界和平稳定。在环保上相互帮助、协力推进,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中国政府的主张,反映了爱好和平、向往发展的国家和人民的共同要求,赢得了许多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赞赏和支持。中国人民将继续同各国人民一道,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29.目前国际形势的演化 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是当今国际形势的一个突出特点。目前,世界正在形成若干政治经济个力量中心。美国、欧盟、俄罗斯、中国、日本等大国、广大发展中国家和国际组织在国际组织在国际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广大发展中国家是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力量,是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主力军。‎ 世界多极化发展将是一个漫长曲折的充满复杂斗争的演变过程。世界向多极化发展,是建立在多种力量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的基础上,有利于世界的和平发展。但是,霸权主义将长期存在,影响着国际和平与安全。单极与多极的矛盾、称霸与反霸的斗争,将成为相当长一个时期内国际斗争的焦点。‎ ‎30.当代国际竞争 伴随着世界多极化的发展,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当今世界,发展经济和科学技术是世界各国普遍关心的问题。多数国家都以发展经济和科技作为国家的战略重点,努力增强自己的综合国力,力图在世界格局中占据有利的地位。在世界日趋激烈的竞争中,我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我们一定要抓好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增强综合国力。这是我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 ‎31.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一贯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这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的。‎ 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独立自主就是在国际事务中坚决捍卫国家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对国际问题自主地决定自己的态度和对策。‎ 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我国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绝不屈服于任何外来压力。‎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符合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是时代的要求,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它包括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的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32.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 走和平发展道路,就是要把中国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统一起来,把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发展联系起来,把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与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结合起来。中国对内坚持和 谐发展,对外坚持和平发展,这两个方面是密切联系、有机统一的整体,都有利于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中国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这是中国政府和人民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自身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 ‎ ‎ 文化生活部分 ‎1.文化的本质含义 从本质上看,文化属于精神范畴,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文化活动是一种依托物质载体的活动。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还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文化影响着个人、民族和国家,个人、民族和国家在其历史中创造和发展了自己的文化。文化有先进与落后、腐朽之分。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文化具有自身的传承性(文化具有自身运行的规律)和相对独立性(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发展不是同步的,文化发展可能会超前或滞后于经济、政治)。‎ ‎2.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文化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给经济、政治以重大的影响。‎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随着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消费更加丰富,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需要人们有更高的文化素养;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是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3.文化与综合国力竞争 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发展中国家不仅在经济发展上面临严峻挑战,在文化发展上也面临严峻挑战。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的重要精神武器。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4.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和特点。‎ 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是潜移默化、深远持久。人们总要在一定的文化氛围中生活,而一定的文化氛围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5.文化塑造人生 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6.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不同民族和国家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各具特色,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世界文化多样性主要表现在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上。民族节日蕴含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文化遗产对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 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正确的态度是: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平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7.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规律,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没有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各具特色的文化,就不会形成文化的多样性,不会形成世界文化的五彩缤纷的景象。‎ ‎8.文化传播的途径和手段 文化交流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都可视为文化传播。‎ 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是: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 文化传播总要通过一定的媒介才能实现。传媒大体经历了口语、文字、印刷、电子和网络等发展阶段。传媒真正开始面向大众传递信息,是以印刷媒体的推广为标志的。‎ 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经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随着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全球范围的联系日益紧密、便捷,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古代中华文化曾源源不断地向外幅射和传播。中华文化向外的幅射和传播,为中华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在中华文化向外传播的同时,外域文化也不断传入中国,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在世界各经济、政治、文化联系日益密切的今天,我们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同时,我们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友好使者,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9.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没有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积累,没有文化的底蕴。‎ 传统文化继承主要有:传统习俗的继承(是指在一定社会群体中约定俗成、世代相传的风尚、礼节和习惯;它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②传统建筑的继承(建筑被称为凝固的艺术);③传统文艺的继承(文学艺术,被称为民族精神的火炬);④传统思想的继承(包括在长期历史积淀中形成的理论观点、学术思想和道德观念)。‎ 传统文化的特点主要有:相对稳定性(既保留基本特征,又因时而变);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文化有自己的特色、风格和气派,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传统文化中既有精华,也有糟粕。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我们既不能搞全盘否定、全部抛弃,也不能全盘肯定、全部继承。面对传统文化,要辩证地认识它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承、保持和弘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 ‎10.文化继承与发展 文化继承和文化发展是辩证地统一的。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文化继承与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在这一过程中,不断革除陈旧的、过时的旧文化,推出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这就是“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影响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是:社会制度的更替;科学技术的进步;思想运动的推动。‎ 教育是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和创造文化的功能。教育通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双向互动,能够以浓缩的形式重演人类在漫长的历史中走过的认识世界的过程,使人们在有限的学习生涯中获得既有的文化财富。随着教育方式的不断变革,教育对人类文化的传承中将产生越来越大的作用。‎ ‎11.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社会实践不断出现新情况,提出新问题,需要文化不断创新,以适应新情况,回答新问题;社会实践的发展,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资源,准备了更加充足的条件。‎ 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在新的历史时期,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机制体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繁荣中华文化的必由之路。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要成为一个有作为的文化创造者,就必须投身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之中,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之中。‎ ‎12.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和重要途径 立足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有:继承传统,革故鼎新(不能离开传统,空谈文化创新。一个民族和国家如果漠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就会失去文化创新的根基。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社会实践的发展,带来了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变化,要求文化体现新的时代精神);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在社会实践基础上,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既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是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以发展本民族文化的过程;是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相互借鉴,以“取长补短”的过程;是在文化交流、借鉴的基础上,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的过程。在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中,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必须克服两种错误倾向:第一,“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即一味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拒绝接受新文化和任何外来文化的倾向。第二,“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即一味推崇外来文化,根本否定传统文化的倾向。‎ ‎13.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中华文化经历了五千年的发展历程,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和无穷的魅力。古老的中华文化走过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辉煌历程。明清时期,随着西方近代思想文化的传入,中华传统文化思想开始面临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逐渐走向衰微。‎ 实践证明: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才能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汉字与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汉字文化内涵丰富,今天为中华各族人民所通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汉字记载了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和科技成果,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汉字在维护民族团结和统一、对外文化交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汉字为人们跨时空交际提供了便利;汉字对汉语的发展和规范化产生积极影响等。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我国历史上编撰的史书,其规模之大,存留之丰,为世界所仅有。‎ ‎14.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源远流长又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其内容极为丰富:文学艺术绚丽多彩;科学技术注重实用。其区域特征明显: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各地文化长期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互吸收,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其民族特色鲜明: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它们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都是中华文化的骄傲。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兄弟民族文化的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宿感 ,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这种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 ‎15.中华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是中华民族之魂。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中,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爱国主义贯穿于中华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相辅相成,无不体现着爱国主义这个主题。在当代,爱国与爱社会主义是一致的。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16.民族精神的时代特征 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结晶,其形成和发展是长期历史积淀的过程,也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主体,具有深厚的民族性、鲜明的时代性和先进性。如,长征精神等,都是这个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特别是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继续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不断为中华民族精神增添新的时代内容,把中华民族精神提升到了一个新水平。如,“载人航天”精神等,都是这个时期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 今天,如何立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继往开来、与时俱进,继承和丰富民族精神,是我们必须面对的课题。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就是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的强基固本。青年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我们人人都应该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共同续写民族精神的新篇章。‎ ‎17.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的作用;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 ‎18.当代文化生活 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给我们的文化生活带来了许多可喜的变化。它能够满足人们日趋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充实人们的精神生活;可以通过灵活而有吸引力的表现方式,传播科学文化知识;便于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使人们潜移默化地接受正确的价值观念,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易于引导人们的消费观念,推动生产的发展;等等。‎ 文化市场的盲目性和传媒的商业性,也引发了令人忧虑的现象。有些部门和单位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不顾社会效益,肆意生产、销售品位低下的文化产品;有些文化产品借消遣娱乐的名义,以荒诞、庸俗的内容,迎合低俗趣味;有些媒体单纯追求轰动效应,热衷于捕风捉影的“新闻”炒作,不负责任地传播“绯闻轶事”;等等。文化市场越活跃,文化产品越丰富,文化生活越繁荣,越不能放任自流,越需要加强管理、正确引导。‎ ‎19.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文化的需求日益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特点。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应该提供多种类型、多样风格的文化产品。人民大众真正需要的文化,都是先进的、健康有益的文化。只有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才是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 ‎20.提高鉴别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能力 在当前形式多样的文化生活中,还存在着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落后文化属于认识方面的问题,我们要通过科学文化教育,予以改造和剔除。腐朽文化腐蚀人们的精神世界、侵蚀民族精神、阻碍生产力发展、危害社会主义事业的文化。我们要坚决抵制、依法取缔。‎ 我们越追求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越需要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增强抵制落后文化、腐朽文化的能力。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是我们加强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这也是我们对文化生活的必然选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始终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无论是思想内容还是表现形式,都发挥着强有力的导向和示范作用。社会主义文化以其自身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并依靠着社会主义政治和经济力量,在人民大众的文化生活中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 ‎21.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是中华文化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在当代中国,我们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宏伟目标。这个目标,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相适应,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相衔接,与我国深厚文化底蕴和丰富文化资源相匹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路径和目标的关系。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实现中华文化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促繁荣。‎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这个路径是由我国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和党的性质宗旨决定的,是由继承和创新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要求决定的,是由我国文化自身发展规律和人民群众根本意愿决定的,是由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现实需要决定的。‎ ‎22.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前进,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为此,需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文化自觉,是对文化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文化自信,来自于对时代发展潮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深刻把握,来自于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这种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表现为对中华文化发展前途充满信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充满信心、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充满信心。‎ 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社会主义文化,最重要的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23.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必须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向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迈进,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这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必须大力发展科学事业;必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要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亿万人民参加文化建设的伟大实践。要不断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互爱互助、见义勇为的社会风尚。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人民群众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形式。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身体力行,做新时期先进文化的传播者,是当代中国青年成长、成才的必然选择。‎ ‎24.社会主义思想道德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和前进方向。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紧紧抓住思想道德建设这个中心环节。‎ 人们心目中的思想道德模范,总是带有不同时代的印记;人们对思想道德的评判,总会因为不同的生活体验而有所差异。然而,在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涌现的思想道德模范,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感染力。深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要推动学雷锋活动、学习宣传思想道德模范常态化。‎ ‎25.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必须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各方面,使其成为全体人民的自觉追求,不断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 文化的力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凝结其中的核心价值体系的力量;不同文化的竞争,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各自代表的核心价值体系的竞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内核,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凝魂聚气、强基固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根本标识。‎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在意识形态领域,多种文化并存是客观事实。但是,任何社会、任何国家都不会对文化发展方向采取放任的态度。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同时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面对文化发展的这一阶段性特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思想的影响,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26.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 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 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里,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绝对不能混淆,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都必须旗帜鲜明。只有明辨什么是光荣的、什么是可耻的,才能在全社会扶正祛邪、扬善惩恶,引领良好风尚的形成和发展。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根本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27.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 人们通过自省、自律等方式,不断提高思想道德认识、思想道德判断水平,陶冶思想道德情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崇高理想的过程,就是思想道德修养。人们在科学知识、文史知识、艺术欣赏等方面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过程,就是科学文化修养。学习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知识,用人类创造的科学文化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是科学文化修养的重要内容。‎ 良好的科学文化修养能促进思想道德修养;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能促进科学文化修养。科学文化修养的根本意义,在于通过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自觉接受先进文化的陶冶,使自己的思想道德境界不断升华,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不断提高,成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有益于人民的人。一个真正有知识文化涵养的人,也应该是具有崇高理想和高尚道德的人。‎ ‎28.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加强自身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是一个无止境的过程。我们要不断提高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在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是一个不断改造主观世界的长期过程。主观世界是指人们的思想、认识能力和思维能力等观念形态。‎ 在加强自身修养的过程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要脚踏实地,不尚空谈,重在行动,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 生活与哲学部分 ‎1.哲学与生活 哲学就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哲学的任务是寻找光明,在人类生活的路途上点起前行的明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2.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它所涉及到的问题是关于整个世界的最普遍、最一般的问题。方法论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观点。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不存在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不存在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3.哲学与具体科学 哲学是人类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的各种知识进行概括、总结和反思的一门学问。哲学和具体科学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4.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即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这一问题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即思维和存在谁决定谁的问题。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对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5.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的,意识的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它经历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三个发展阶段。‎ 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的,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它包括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两种类型。‎ ‎6.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真正的哲学都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的把握了时代的脉搏,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都可以成为这一时代社会变革的先导,推动时代的步伐,指导社会的变革:它可以通过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它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它可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7.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主要包括:毛泽东思想(精髓是“实事求是”,活的灵魂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邓小平理论(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8.世界的物质性 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具有客观性,可见,自然界是物质的。自然界的物质性要求我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人们的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服从自然,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三者都是客观物质要素。这些要素的客观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9.握哲学上的物质概念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这一概念概括了宇宙间一切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物质的具体形态)的共同本质,而不是指某一种具体的物质形态。‎ 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10.运动与物质、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它涵盖了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其内容既包括了所有变化(空间),又包括了一切过程(时间)。‎ 物质和运动是辩证统一,不可分割的。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是物质的存在方式;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事物的相对静止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基础。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10.正确认识事物运动的规律性 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世界上万事万物的运动都是有规律的;规律的存在和发挥作用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这就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都要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人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深入到事物内部,揭示事物的运动规律,并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11.正确认识意识 从意识的起源来看,它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它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人脑的机能;从意识的内容看,它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从意识的形式看,它主要是感觉和思维。物质世界是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物质决定意识。‎ 人的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人们在反映客观世界的时候总是抱有一定的目的和动机,在实施行动前要预先制定蓝图、目标、行动方式和行动步骤。‎ 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它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不仅能“复制”当前的对象,而且能够追溯过去、推测未来,能够创造一个理想的或幻想的世界;能够通过实践把意识中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创造出没有人的参与永远也不可能出现的东西。‎ 意识活动的这些特点表明:人通过意识活动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能够调节和控制人体生理活动。‎ ‎12.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指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事物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①要做到尊重事物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找出规律作为行动的依据。②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③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尊重客观规律离不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是统一的。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与时俱进,就是我们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 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和前提;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目标和归宿。‎ ‎13.实践的概念和特点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它是一种变革物质对象的活动。它有两层基本含义:(1)凡是实践,都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2)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这是由实践的构成要素的客观性决定的,即实践的主体、实践的对象、实践的手段都是客观的。实践活动的过程具有客观性。实践活动的过程是物质相互作用的过程,这个过程及其结果是受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制约的);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实践是有目的、有意识的能动性活动。任何实践活动都是受意识支配的的,都是在认识指导下的活动。实践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在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中创造出自然界原本没有的东西;在改造社会的实践活动中,创造出新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实践活动不是单个人孤立的活动,而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实践活动具有社会性;实践活动是历史的发展着的,任何实践活动都要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是历史条件的产物)。‎ ‎14.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起决定作用)‎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在实践中完成。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这种反映只有在实践中,在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中才能完成。(2)实践是认识的动力。实践总是不断提出新问题、产生新要求,推动人们去研究,从而获得新的认识;实践为认识活动提供认识工具,促进人的认识的发展;人们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认识能力,从而推动认识的不断深化。(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作为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必须具有把认识与客观事物连接起来的特征。而只有实践才具有这种“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特征。任何主观的东西都不具备这一特征,都不能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即使是科学理论,也不能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从实践中来,最终要回到实践中去。认识本身不是目的,改造世界才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15.真理及其属性 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知识结构、认知能力和水平不一样,对于同一事物往往会得出不同的结论,或者说形成多种不同的认识。但是其中只有一种正确的认识,即真理只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真理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如果不顾过程的推移,不随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丰富、发展和完善真理,只是照搬过去的认识,或者超越历史条件,把适用于一定条件下的科学认识不切实际地运用于另一条件之中,真理就会转化成谬误。真理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的适用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 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在人们探索真理的过程中,错误是难免的。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正确对待错误。‎ ‎16.在实践基础上追求真理 追求真理是一个在实践基础上认识的反复、无限和上升的过程。‎ ‎(1)认识的反复性。从认识的主体来看,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和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生理素质等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从认识的客体来看,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也有一个过程。这就决定了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2)认识的无限性。认识的对象是无限变化发展的;认识的主体是世代延续的;认识的基础(实践)是不断发展的。这就决定了人的认识是无限发展的。‎ 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并不表明它是一种圆圈式的循环运动。“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这就是认识的辩证运动规律。真理永远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它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那些经过实践反复检验的、已经确定的真理并没有被推翻,而是在不断向前发展。可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使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 ‎1.唯物辩证法的部特征 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也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 ‎2.联系及其特征 联系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联系具有普遍性。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孤立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联系具有客观性。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事物的联系可分为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自在事物的联系在人类产生以前就已经存在,当然是客观的。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人类实践的产物,一经形成便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也是客观的。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们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联系具有多样性。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实际生活中,人们容易看到的是那些直接的、表面的和眼前的联系,而往往忽视了间接的、本质的和长远的联系,忽视了相互联系的中间环节。因此,把握联系的多样性,对于我们正确认识事物具有重要意义。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有条件的,即使人们改变条件、创造条件的活动,也是有条件的。因此,我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要把握各种各样的条件,坚持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3.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要求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的观点要求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整体与部分相互联系、密不可分。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 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要求我们要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要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4.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系统具有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势的基本特征。‎ 掌握系统优化方法,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具有它的每一个要素都不能单独具有的功能);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系统的各要素总是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方向发生作用的);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整体功能不是部分的简单相加,整体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掌握系统优化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思维的方式来认识事物,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从整体出发,所各部分、各要素联系起来考察,统筹考虑,优化组合,形成关于这一事物的完整准确的认识。‎ ‎5.发展的实质 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一成不变的事物是不存在的。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6.事物发展的趋势 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新事物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新事物对旧事物进行了“扬弃”;在社会历史领域,新事物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新事物总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人们对新事物的认识也有一个过程;旧事物总是顽强抵抗和极力扼杀新事物。‎ 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前进中有曲折,曲折中向前进。这就要求我们,要对未来充满信心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的幼芽,促使其成长壮大;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勇敢地接受挫折与考验。‎ ‎7.事物发展的状态 量变是指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质变是指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是一种根本的、显著的变化。‎ 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这要求我们,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要果断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8.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联系的根本内容是矛盾,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矛盾,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提供了理解一切事物的“自己运动”的钥匙。认识世界就是认识矛盾,改造世界就是解决矛盾。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9.矛盾的含义及其基本属性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包含着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两个方面。矛盾就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简言之,矛盾是对立统一。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基本属性。‎ 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它包括两方面的含义: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它体现着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哲学上所说的“斗争性”包括了一切差异和对立。也就是说,矛盾双方只要存在差异,就会存在斗争或对立。‎ 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不可分割。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没有斗争性,就没有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贯通,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没有同一性,就没有矛盾统一体的存在,事物同样不能存在和发展。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10.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辩证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且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这要求我们要敢于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坚持一分为二,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不同事物有不同矛盾,这些不同的矛盾构成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 段有不同的矛盾,这种不同的矛盾形成了事物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也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两者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世界上的事物无论怎样特殊,它总是和同类事物中的其他事物有共同之处,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也是没有的。两者在一定场合可相互转化:由于事物范围的极其广大和发展的无限性,在一定场合为普遍性的东西,在另一场合为特殊性。反之,在一定场合是特殊性的东西,在另一场合则是普遍性。‎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理论依据。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就是在矛盾普遍性指导下,探索矛盾特殊性的过程。这一过程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11.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及其辩证关系 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就是主要矛盾,它对事物的发展方向和进程起决定作用;其他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是次要矛盾。‎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这要求我们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又要统筹兼顾,恰当处理次要矛盾。‎ ‎12.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及其辩证关系 同一矛盾包含着两个方面,在事物内部居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就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另一方面是矛盾的次要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地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的。‎ 作为矛盾的两个方面,它们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两者相互排斥,又相互依存,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这要求我们看问题既要全面,又要把握事物的性质,分清主流和支流。‎ ‎13.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辩证法的两点论是有重点的两点论,而不是均衡论;重点论是看到两点中的重点,而不是一点论,我们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 ‎14.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矛盾的特殊性原理要求我们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列宁称之为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解决问题的关键。‎ ‎15.辩证否定观 辩证的否定就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辩证的否定既是发展的环节,又是联系的环节。辩证的否定,既不是简单地肯定一切,也不是简单地否定一切,而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克服的是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保留的是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扬弃”。‎ 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16.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 辩证法是站在事物的前进和上升的立场上来看待事物的,认为现存事物既具有存在的合理性,又必然会走向灭亡。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着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 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辩证法的革命精神和批判性思维要求我们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即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这是我们事业不断取得成功的关键。‎ ‎17.创新的社会作用 ‎(1)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每一进步都是通过创新实现的。创新更新了人们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开辟出更广阔的劳动对象。(2)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是通过理论创新实现的。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前进,永不自满,永不懈怠,这是我们要长期坚持的治党治国之道。(3)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实践永无止境,创新永无止境。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18.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 唯物辩证法主张,用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主张,用孤立的观点、静止的观点、片面的观点看问题。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就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源泉。‎ ‎19.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一方面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与社会存在不是同步的。从根本上说,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但它有时会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又会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另一方面,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能促进社会存在的发展;落后的社会意识则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20.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和矛盾运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和矛盾运动。‎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构成)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力的变化发展,迟早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的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表明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这就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指一定社会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以及该社会的各种思想观点和社会意识形态。‎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构成一定社会的基本形态。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当它不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当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它就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当它为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则束缚生产力 发展,阻碍社会前进。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体现了两者之间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这就是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21.社会发展的实现方式 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社会发展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 在阶级社会里,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主要是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的,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但这一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它只能通过社会主义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加以解决。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改革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22.人民群众及其作用 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在社会物质财富的生产以及生产力的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劳动群众,但从事脑力劳动的知识分子也起着重要作用)。(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的源泉,人民群众不仅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了物质条件,还直接创造了丰富的社会精神财富)。(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通过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创造和改革社会关系,从而不断推动社会历史的进步和发展。人民群众既是社会革命的主体,也是改革的主体)。‎ ‎23.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是: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 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党的群众路线基本内容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民主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也是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并成功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 ‎24.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哲学意义上的价值是指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和功能。它涵盖了各个不同领域事物的价值,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普遍性。‎ 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基础上,会形成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这就是价值观。价值观属于社会意识,对人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价值观影响着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价值观影响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一个人选择什么样的人生道路、什么样的生活方式,都是在一定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指导下进行的;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是我们能否拥有美好生活的航标)。‎ ‎25.人的价值 人的价值是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个人价值是指人的自我价值,即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社会价值是指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奉献,即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自己所属的社会、他人以及自己的需要。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人生活在社会中,总是需要依靠社会创造的财富来满足自己的各种需要。一个人付出了心血和劳动,满足了社会和他人需要,同时,自己也能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得到社会对自己价值的承认,从而实现对自我的满足。‎ 评价一个人的价值,主要看他的贡献。人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可以是对某个人或某个集团的贡献,但最根本的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 ‎26.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人们对事物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以及满足的程度作出判断,就称为价值判断。人们在价值判断基础上进一步作出的选择,就是价值选择。‎ 各种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都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社会存在在不同人的头脑中反映的产物,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人们选择的目标能否实现,实现的程度如何,取决于人们的认识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因此,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就必须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走历史的必由之路。‎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会因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不同。因为随着时空的推移和条件的改变,一定事物的价值以及人们关于它的价值观念也会发生变化。把握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有助于我们正确评价历史和现实中的各种价值观念,防止简单化和片面化倾向;有助于我们的价值观念与时俱进,从而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进行正确的价值选择。‎ 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需要不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也就不同。在阶级社会中,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阶级性。面对同一事物或行为,不同阶级和阶层的人会作出不同的甚至截然相反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由于人们的阶级立场,利益出发点以及时间、地点和条件的不同,势必会产生价值冲突,做出不同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我们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价值标准。当个人的利益与人民群众的利益发生冲突时,要自觉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进行价值选择;当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发生冲突时,要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正当选择。‎ ‎27.人的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1)劳动创造价值。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人只有在劳动中,才能创造价值;一个人在劳动中创造的财富越多,意味着他为满足社会和人民的贡献就越大,他自身的价值就越大。人只有在劳动中才能自由地彰显和发挥自己的智力和体力、意志和情感,从而实现和证明自己的价值。在社会主义社会,劳动是创造人类美好生活,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 ‎(2)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这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客观条件。个人是社会中的个人,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社会。比较个人社会更带有根本性和决定性意义。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强调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并不否认追求人的个性发展。个性不应该表现为人的怪异和陋习,而应该表现于对他人、对社会的独特的贡献方式。‎ ‎(3)在砥砺自我中实现价值,这是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观条件。实现人生价值需要人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的各方面的素质;需要树立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坚持正确的价值观。‎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