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政治二轮复习第1部分专题整合突破专题8文化作用与文化发展第2课时主观题增分提能教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高考政治二轮复习第1部分专题整合突破专题8文化作用与文化发展第2课时主观题增分提能教案

第二课时 主观题增分提能 ‎ 关于“文化的作用”的命题 ‎【解题思维突破】‎ ‎[真题示例] [2018·全国卷Ⅰ,40(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我国改革开放始于农村,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是我国农村改革的主要发源地。我国农村改革始终是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的。‎ 为发展农村生产力,满足广大农民摆脱贫困、过上富裕生活的期盼,党中央先后出台一系列关于农业改革发展的文件,如1982年发布《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明确肯定“包干到户”等形式的责任制的社会主义性质;1991年颁发《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 14‎ 把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主的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确立为我国农村的一项基本经营制度;2016年制定《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推进“三权分置”改革;2018年出台《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指导农村改革发展不断深入。‎ 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并结合材料,分析先进文化在推动我国农村改革发展中的作用。‎ ‎【答题模板构建】‎ 类型 如何运用文化作用的知识分析问题 记公式 文化的实质+对社会的作用+对个人的作用+对文化自身的作用 背术语 ‎(1)文化的实质角度: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 ‎(2)对社会的作用角度 ‎①总体:不同的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是不同的。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②具体 a.文化对经济的作用。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给予经济以重大影响;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对推动经济建设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提高文化软实力可以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b.文化对政治的作用。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给予政治以重大影响;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随着民主和法治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14‎ c.文化对综合国力的作用。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文化已经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3)对个人的作用角度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②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特点。‎ ‎④文化塑造人生:优秀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4)对文化自身发展的作用:推动文化的交流和传播,推动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推动文化的创新等。‎ ‎ 关于“文化交流与传播——横向角度”的命题 ‎【解题思维突破】‎ ‎[真题示例] [2017·全国卷Ⅲ,38(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以高铁为代表的中国铁路“走出去”,已成为中国制造的“亮丽名片”。‎ 中国铁路项目遍及亚洲、欧洲、北美洲和非洲。在埃塞俄比亚,中国企业近年来为当地培训了1.5万名铁路员工,满足了亚吉铁路建设运营需要。在肯尼亚,7年内将有超过3 000名蒙内铁路的员工在当地和中国接受技术培训。中国企业负责人说,我们不仅要完成铁路工程硬件的良好建设,更注重铁路工程技术和管理经验等软件的完整移交,‎ 14‎ 实现“中国标准”真正为肯尼亚人所用。中国铁路“走出去”越来越成为中外经济往来的桥梁、民心相通的纽带,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传播。‎ 运用文化传播的知识并结合材料,说明中国铁路“走出去”的文化意义。‎ ‎【答题模板构建】‎ 类型 ‎(1)关于推动文化交流和传播的原因 ‎(2)关于推动文化交流和传播的措施 记公式 对世界文化的意义+对中国文化的意义+对经济发展的意义+对政治发展的意义 文化的进和出+文化多样性的要求+途径和手段+文化创新+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 14‎ 背术语 ‎①对世界文化的意义:有利于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②对中国文化的意义 a.从文化引进来看:有利于了解外国文化,有利于我国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学习吸收世界各国优秀文明成果,推进文化创新,促进中华文化的发展与进步,实现文化强国目标。‎ b.从文化走出去看:有利于中华文化传播,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提高我国的文化竞争力,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坚定文化自信。‎ ‎③对经济发展的意义:通过文化交流可以推动各国经济上的互利共赢,有利于世界经济发展。‎ ‎④对政治发展的意义:通过文化交流可以推动各国政治上的平等互利,有利于世界和平。‎ ‎①文化的进和出:倡导交流互鉴,既要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又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②文化多样性的要求:要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要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③途径和手段:要通过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等途径,充分利用大众传媒等手段,积极推动文化交流与传播。‎ ‎④文化创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加强中外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在学习、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⑤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充分发挥经济发展、科技进步、教育发展等对文化传播、交流的推动作用。‎ 14‎ ‎ 关于“文化继承与发展——纵向角度”的命题 ‎【解题思维突破】‎ ‎[真题示例][2019全国卷Ⅰ,40(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走进北京市西胡林村、天津市六街村等传统村落,我们能够欣赏风格独特的民居建筑、丰富多样的村镇空间格局,品味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俚语方言、家风家训、乡约乡规、民情风俗,感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文化韵味。传统村落承载着绚丽多彩的农耕文化,寄托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情感记忆和绵远乡愁,是我国乡村历史、文化、自然遗产的“活化石”。‎ ‎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传统村落衰落、消失的现象时有发生。例如:不少传统村落因缺少产业支撑,医疗、文化、教育等公共服务不能满足现代生活需要,导致人口流失严重,甚至出现“空心化”;古民居、古建筑得不到及时修缮和维护,‎ 14‎ 自然毁损严重;传统工匠越来越少,传统建筑工艺、传统艺术日渐失传;在旅游开发过程中,无视传统村落的自然、历史、文化等个性化特征而盲目拆旧建新、拆真建假,对传统建筑、历史风貌造成破坏性影响,导致“千村一面”。‎ 保护、传承和利用好传统村落,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增强中华文化自信的内在要求。2012年以来,我国大部分传统村落已被列为保护对象。‎ ‎(注:传统村落是指拥有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文化遗产,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的村落。)‎ 有人说:“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传统村落必然走向消亡。”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评析。‎ ‎【答题模板构建】‎ 类型 ‎(1)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的原因 ‎(2)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的要求 记公式 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发展的必要性+文化的一般作用+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继承+发展+创新+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传播 ‎①继承角度:继承传统文化,‎ 14‎ 背术语 ‎①重要地位: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的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②重要影响: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才能兴旺发达;每个人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影响,才能使自己全面发展,更好地创造新生活。‎ ‎③发展的必要性: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反之,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 ‎④文化的一般作用:作为一种精神力量,传统文化影响着社会发展,影响着经济、政治和综合国力的发展;还影响着个人发展,影响人类的交往、实践、思维、认识等。‎ ‎⑤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所以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辩证认识它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与糟粕。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自觉加以改造或剔除。‎ ‎②发展角度:文化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过程中继承。要正确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 ‎③创新角度:立足于社会实践,继承传统,推陈出新,要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克服“历史虚无主义”和“守旧主义”的错误倾向。‎ ‎④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角度:要适应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充分发挥科学技术、教育等在文化继承与发展中的作用。‎ ‎⑤文化传播角度:要充分利用商业贸易等途径和大众传媒等手段,推动传统文化走向世界,提高其影响力。‎ ‎ 关于“文化创新与发展——综合角度”的命题 ‎【解题思维突破】‎ 14‎ ‎【真题示例】[2017·全国卷I,40(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2017年春节期间,大型文化类竞赛节目《中国诗词大会》在中央电视台播出,成为陪伴人们欢度新春佳节的一道文化大餐。‎ ‎《中国诗词大会》节目组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紧紧抓住受众的中国诗词文化情结,在赛制和表现形式等方面大胆创新。比赛诗词涵盖《诗经》、楚辞、唐宋诗词、毛泽东诗词等,主要选自中小学教材,聚焦爱国、仁义、友善等主题。参赛选手来自各行各业,有学生、教师,有工人、农民、公务员,有海外华人、外国留学生。嘉宾现场点评,或分析诗词的深刻内涵,或发掘诗词的道德价值,或讲述诗词背后的历史故事。赛会设置竞猜、“飞花令”等环节,启用水舞台、大屏幕展示等舞美设计,应用新媒体互动、多屏传播等技术手段,打造出一场全民参与的诗词文化盛宴。节目的播出,‎ 14‎ 引起强烈反响,总收视观众超过11亿人次,引发新一轮中国诗词热。‎ ‎《中国诗词大会》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成功案例,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其成功的原因。‎ ‎【答题模板构建】‎ 类型 ‎(1)推动文化创新的原因 ‎(2)推动文化创新的措施 ‎(3)全面梳理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措施 记公式 必要性+重要性+现实意义 根本途径+重要途径(横向和纵向)+发展方向+创新主体+必由之路 横向角度+纵向角度+发展实质角度+内因和外因角度 背术语 ‎①必要性: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 ‎②重要性: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 ‎①根本途径: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 ‎②重要途径之一: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③重要途径之一: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在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中,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④发展方向: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既要克服“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也要克服“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⑤创新主体:要坚定地走与人民群众实践相结合的道路,‎ ‎(1)横向(或空间)角度:文化传播交流的措施。‎ ‎(2)纵向(或时间)角度:文化继承与发展的措施。‎ ‎(3)发展的实质角度:推动文化创新的措施。‎ ‎(4)内因和外因角度: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 14‎ 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③现实意义: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不断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 充分发挥文化创造者的聪明才智。关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理解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基本需求,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 ‎⑥必由之路:在时代的新起点上增强全民族的文化创造活力,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 ‎ 聚焦亚洲文明对话大会 推动中华文化传承发展 要闻点击 ‎  党的十九大强调,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加强中外人文交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背景材料 材料一 2019年5月1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出席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并发表题为《深化文明交流互鉴 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指出璀璨的亚洲文明为世界文明发展史书写了浓墨重彩的篇章。亚洲人民期待一个和平安宁、共同繁荣、开放融通的亚洲。我们应该坚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与时俱进、创新发展,夯实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习近平强调,中华文明是在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中形成的开放体系。未来之中国,必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以更有活力的文明成就贡献世界。‎ 材料二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海外人士高度评价中国举办亚洲文明对话大会,认为大会将为促进多彩、平等、包容的文明搭建交流互鉴的平台,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不同文明凝聚着不同民族的智慧和贡献。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前夕,“大美亚细亚——亚洲文明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亮相。来自不同国家的400多件珍贵文物穿越时空,‎ 14‎ 讲述文明多元共生的千古岁月。会场外,不同肤色、不同着装的与会嘉宾簇集一起,或两两握手相互介绍,或三五成群讨论问题,智慧的火花在交流中相互激荡。‎ 多维视角 角度一: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我国在文化发展中如何做到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 分析:①我们倡导交流互鉴,既要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又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②要通过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等途径,充分利用大众传媒等手段,积极推动文化交流与传播。③要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要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④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加强中外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在学习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⑤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封闭主义”等错误倾向。‎ 角度二: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我国举办亚洲文明交流大会对我国的意义。‎ 分析:①有利于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学习吸收世界各国优秀文明成果,推进文化创新,促进中华文化的发展与进步。②有利于中华文化传播,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坚定文化自信。③有利于提高我国的文化竞争力,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通过文化平等交流等方式推动亚洲和平发展,从而为我国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④有利于在相互尊重中了解外国文化,满足我国人民对外国文化的文化需求。‎ 角度三:结合材料,运用矛盾基本属性的知识,分析如何认识和处理中华文明与亚洲他国文明的关系。‎ 分析:①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基本属性。中华文明与亚洲他国文明之间,既存在同一性,也存在斗争性。②同一性指矛盾双方的相互依赖和相互贯通,‎ 14‎ 中华文明与亚洲他国文明之间存在共生共长的关系,并相互借鉴、融合。③斗争性指矛盾双方的相互区别、相互对立。中华文明与亚洲他国文明之间各有自身的特色,需要相互尊重。④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着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中华文明在与亚洲他国文明求同存异的过程中共同推动亚洲文明的不断发展。‎ 角度四:结合材料,运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知识,分析习近平主席提出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的依据。‎ 分析:①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要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符合当前亚洲文化和政治发展的大趋势。②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要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符合中国人民和亚洲人民的文化利益。③价值观对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具有导向作用。习近平主席提出的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的观念,将引导亚洲各国、乃至世界各国对文明交流互鉴的认识,推动亚洲文明共同体的建立。‎ ‎[教师备选题]‎ ‎ [2016·全国卷Ⅲ,40(2)]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治疗疟疾新方法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是中国本土培养的科学家首次获得诺贝尔奖。‎ 疟疾是威胁人类生命的一大顽疾,困扰了人类几千年。20世纪60年代末,治疗疟疾的常用药物——氯喹或奎宁的药效已经减弱,疟疾的发病率再次升高。为了找到新型抗疟药物,中国政府启动了研制治疗疟疾药物的“523项目”,中医研究院成立以屠呦呦为组长的科研组参加研究工作。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屠呦呦小组与全国7个省市、30多个单位的科研人员协同合作,经过数百次试验、无数次失败,并从《肘后备急方》等传统中草药文献中获得灵感、汲取智慧,最终使用乙醚从青蒿中提取了疗效高的青蒿素,开创了治疗疟疾新方法,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世界卫生组织将青蒿素和相关药剂列入其基本药品目录,以青蒿素为基础的复方药物已经成为疟疾的标准治疗药物。‎ 屠呦呦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是中医中药走向世界的一项荣誉。它属于科研团队中的每一个人,属于中国科学家群体。用现代科学手段不断认识中医药,是我们一代代科研工作者的责任。‎ 结合文化生活的知识,谈谈屠呦呦团队的发现对于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启示。‎ 14‎ 14‎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