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长乐市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福建省长乐市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

政治试卷 命题内容: 《生活与哲学》第1课——第6课 班级 姓名 座号 成绩 ‎ 说明:1、本试卷分第I、II 两卷,考试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2、Ⅰ卷的答案用2B铅笔填涂到答题卡上;Ⅱ卷的答案用黑色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 选择题(本题包括30小题,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 ‎1.哲学总揽一切,综括一般,“仰观宇宙之无穷,俯究万类之运动,观古今之须臾,抚四海于一瞬”。这说明( )‎ A.哲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 ‎ B.哲学是把整个世界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C.哲学是一门包罗万象、囊括万物的综合性科学 ‎ D.哲学是从一般规律中概括和总结出各种特殊的规律 ‎2.“我看到苹果的颜色和形状,嗅到它的气味,摸到它的光滑,尝到它的滋味,就形成对苹果的认识,所以苹果的存在就是我的感觉的相加。”这种观点属于( ) ‎ ‎ A.客观唯心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 ‎3.“自然神就是自然本身,人神就是人本身。”下列与这一观点相同的一组是 ‎①气者,理之依也 ②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 ‎③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④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巨大生命力,在于能够为实践提供科学指导,使人们在认识规律、把握规律、运用规律的基础上更好地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从哲学对社会变革的作用上看,它体现了( )‎ A.哲学对时代具有批判的功能 B.哲学对时代具有塑造、引导的功能 C.哲学有时对社会变革起决定作用 D.哲学总是对社会变革起促进作用 ‎5.宋代诗人陈与义《襄邑道中》诗云“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这说明了(  )‎ A. 运动是永恒的和相对的 B. 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 C. 静止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D. 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6.污染严重是造纸业饱受诟病的主要原因。某省根据当地造纸业发展状况,制定并执行严格的造纸业地方环保标准。在环保高标准的倒逼下,该省造纸业摆脱了脏、乱、散的局面,实现了“金山银山”和“绿水青山”的兼顾、环保与经济转型升级的双赢。这说明(  ) ①重视意识的能动性,就能推动事物发展 ②只有从实际出发,才能获得实践的成功 ③事物能否发展,取决于意识能否反映客观存在 ④发挥主观能动性和按客观规律办事相结合是成功之道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 7.“少年安能长少年,海波尚变为桑田”;“死生有命,富贵在天”;“望梅止渴,心灵手巧”;“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因材施教”上述的观点各体现了 A. 运动具有相对性,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一切从实际出发 B. 运动具有绝对性,客观唯心主义,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一切从实际出发 C. 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客观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观点,运动具有绝对性 D. 形而上学的观点,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运动具有绝对性,客观唯心主义 ‎ 8.“树上结两瓜”这原是讽刺一些人不懂农业生产而异想天开的笑话,如今却在河北省新乐市邯邰镇变成了现实,当地瓜农开始试验搭架,使两瓜吊在空中,由于上下四面透气,成熟期提前了5〜8天,瓜形好,甜度也增加了不少。这表明 A. 客观规律可以被人们创造和改变 B. 人们在自然面前是无所不能的 C. 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造福人类 D. 科学技术的发展可以战胜自然规律 ‎9.《三国演义》写尽了十八般兵器,但没有写到枪炮;《封神榜》写尽商纣宫廷的奢华,却没有提到互联网、高尔夫。这是因为(  )‎ A. 脱离了社会也可以形成意识 B. 人们的意识无法预见未来 C. 意识的内容来自客观存在 D. 意识是自然界发展的产物 ‎10.北京、上海、南昌等地火车站启用人脸识别系统,“刷脸进站”仅需3秒;深圳铁路警方组成“机器人警察编队”,为春运保驾护航;12306官网开发图形验证码,定向锁定“黄牛”……2018年春运,“人工智能”成了关键词。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从本质上讲,人工智能是对人类思维某些功能的模拟 ‎②作为新的实践主体,人工智能的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③虽然与人一样具有意识,但人工智能最终要受制于人 ‎④人工智能的发展,能扩展人类实践活动的深度和广度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1.“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朱自清对荷花的描写体现的哲学道理有(  ) ①不管什么样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②意识能否正确反映客观存在取决于反映者的想象力 ③意识形式的差异性决定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的多样性 ④意识如何反映客观存在受制于反映者的个性知识能力。‎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2.《极简人类史》中写道:“我们的星球已经存在了45亿年之久,生命的出现也有约35亿年。相比之下,人类的出现则是比较晚才发生的事情,不过是地球生命史的眨眼瞬间。尽管如此,在地球上曾经出现过的生物中,人类仍然是最有趣、最奇特的物种之一。在近40亿年里,我们是第一个能将知识代代相传的物种。”材料说明(  ) ①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②人类的意识是人脑所特有的机能 ③自然界与人类社会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④人类社会的存在是主观活动产物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3.竹雕也称竹刻,是在竹制的器物上雕刻多种装饰图案和文字,根据竹材的自然形态,删繁就简,衬托出竹的本质特征和文化寓意,作品遂为文人所接受,并流传至今,成为宝贵的艺术财富。材料蕴含的哲理是 ‎ ‎①竹雕艺术来源于人脑,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②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竹雕艺术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③竹雕艺术是纯意识构建的联系,体现创作的主观性与物质性的统一 ‎④竹雕艺术展现了人类的想象力,是对客观现实的能动反映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②③‎ ‎14.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长期被认为是脑部病变引起的,但最近研究发现,它可能源于肠道细菌,证据显示,随着肠道细菌控制食欲,通过迷走神经影响大脑,改变大脑结构,这一发现为探索帕金森病发病源及其诊疗方法提供了新方向。这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  ) ①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病变的人脑产生了错误的意识 ‎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治疗疾病的需要推动对病因的认识变化 ③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人们在实践中不断发现真理中的错误 ④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对身体各个器官之间的联系要进行具体分析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5.你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可以亲口尝一尝;你想知道砒霜是否有毒,却万万不能试一试。《本草纲目》上写得清清楚楚:“砒,大毒也”。这表明(  )‎ A. 有的认识来源于实践,有的认识来源于书本 B. 任何认识都是在直接接触对象的过程中产生的 C. 来源于亲身实践的认识比来源于书本的知识可靠得多 D. 获得认识的途径不是唯一的 ‎16.狼曾经是令人憎恶和害怕的,人们主张把狼赶尽杀绝。但一些地方由于狼群消失,某些动物种群迅速繁衍,导致植被过度消耗,生态失衡,人类生存环境恶化。现在,人们对狼的作用有了新的认识,不少国家实施了“引狼入室”计划,以求保持生态平衡。这一事例说明(  ) ①不同认识主体的共识才是真理性认识 ②解决实践中的新问题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③纠正谬误、追求真理是认识的目的 ④因受主客观条件的制约,认识具有反复性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7.倒洗澡水,是一件非常普通的事情。然而麻省理工学院一位教授经过细心观察和研究后指出:由于地球的自转,美国的洗澡水漩涡朝逆时针方向旋转;在南半球,漩涡会顺时针方向旋转;在赤道,则不会形成漩涡。他的见解引起了许多人的怀疑,同时也带来了更广泛的实验。水漩涡方向的研究体现了(  ) ①对既有论断的怀疑是真理发展的动力 ②任何真理中都包含着谬误的成分 ③任何客观真理都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④任何真理都有与客观事实相符的属性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8.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开发出一种水稻新种质,株高可达2.2米,具有高产、抗倒状、抗病虫害、耐淹涝等特点。水稻长得比人高的事实(  ) ①强调人类可以创造出世界上没有的物质 ②没有摆脱水稻自身固有的内在属性 ③是无法否认自然界的客观物质性的 ④证明了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9.李克强说,向雾霾等污染宣战,不是说向老天爷宣战,而是要向我们自身粗放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宣战。这表明(  )‎ A. 顺应社会发展规律就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B. 向污染宣战需要从根本上变革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 C. 改善生产与生活方式有助于消除人与自然的斗争性 D. 尊重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是治污成功的关键 ‎20.2018年上半年,我国科研人员从针灸治疗哮喘中获得灵感,首次发现并验证了一个支气管哮喘治疗靶标,为新药研发提供了思路,相关成果已作为封面文章刊登在国际学术杂志期刊《科学·转化医学》上。这表明 ‎ ‎①科学实验的成功取决于人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②尊重医学规律是新药研发思路发现的前提 ‎③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直接现实性 ④物质具有客观实在性和可知性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21.所谓“黑色思维”,就是一些人用消极的、极端的观点看问题,只看黑暗面不看光明面,只看支流不看主流,只看问题不看成绩,满眼都是社会的不良现象,最后得出的结论往往是灰色的、黑暗的而不是光明的、进步的。这种 “黑色思维” 是(  )‎ A. 唯意志主义的 B. 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C. 人脑主观自生的 D. 脱离客观存在的结果 ‎22.“聚光灯效应”是指一个人如果哪里没做好,就会放大自己的缺点,感觉自己站在聚光灯下,害怕所有人发现自己的错误,从而高估别人对自己的外表和行为的关注程度,导致自怨自艾。“聚光灯效应”表明了(  ) ①个人的注意力影响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②感觉这种意识形式是对客观存在的歪曲反映 ③人们在意识指导下可以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 ④人的意识会依据个人活动自觉选择反映的对象。‎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23.内蒙古兴隆沟遗址出土的陶人,是目前所知形体最大、形象最逼真、表情最丰富的红山文化整身陶塑人像。专家依据发现陶人的区域、供奉的房间以及服饰佩戴,确定这尊陶人的身份是红山文化晚期的巫者或王者,并将其称为“中华祖神”。这一研究成果反映了(  )‎ A. 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可以揭示历史之谜 B. 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一个理想的事物 C. 人的认识受自身立场、观点、方法等因素的制约 ‎ D.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和主体差异性 ‎24.当前,国人非常重视养生,一些人喜欢将一些中药当茶饮,认为中药当茶饮有保健作用其无毒副作用。实际上,中草药时不宜长期当做茶饮用的,无论剂量过大还是服用实践过长,都可能发生毒副作用。例如:枸杞湿热身体的效果相当强,但患有高血压、性情太过急躁的人,或平时大量摄取肉类的面泛红光的人不宜泡饮。这一事例蕴含的辩证唯物论的哲学道理是(  )‎ A. 物质决定意识,要求做到主观符合客观,一切从实际出发 B. 物质决定意识,要求做到客观符合主观,一切从实际出发 C. 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D.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目的 ‎25.著名漫画家丰子恺画过一副《卖羊》的漫画:一个农人牵着两只羊,悠闲地走着。一位农民看了这幅画却连连摇头发笑。丰子恺觉得纳闷,上前虚心请教。那农民说:“牵羊只需牵头羊,不管多少只,只要一根绳子把头羊牵好就行了。”这个故事包含的认识论道理是(  ) ①缺乏直接经验的认识具有局限性       ②直接经验比间接经验更具有实践价值  ③来自于亲身实践的认识才是正确认识   ④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才能更好地认识事物。‎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26.2018年3月28日《科技新报》报道,纽约医学中心的医务人员透过新型内视镜检查病人时,发现就在皮肤之下,可能还藏着比皮肤更大的新“器官”,名字叫做间质(interstitium),由于过去的医疗技术没有今日先进,拥有独特结构的流体腔室从未被正确辨识,这说明(  ) ①面对客观条件人类总是具有不可克服的局限性 ②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③先进的医疗技术延伸了人类认识世界的器官 ④医务人员的认识越来越具有直接现实性 A. ①② B. ①④ C. ③④ D. ②③‎ ‎27.双胞胎的哥哥在地球一端遭到不幸,而处在地球另一端的弟弟同时产生了不详的预感。随着现代物理学中“量子纠缠”理论被证实,类似这些过去被视为“迷信”‎ 的神秘心灵感应,将会被得到科学的解释。这说明(  ) ①科学实验是人类不断获得正确认识的重要源泉 ②科学的发展使得人类遇到的难解问题越来越少 ③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背后都有科学的理论支撑 ④任何神秘现象都应该能够被科学的发展所破解。‎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28.以前,人们往往认为一切生物的生长都依赖阳光。现在科学家发现,在水深超过4000米的可见光不能到达的海底,在高温、高压、剧毒、缺氧的环境里,仍然存在大量海底热液生物,它们靠海底热液带的能量进行化合作用合成有机质而生产。这从一个侧面表明(  ) ①对真理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循环过程 ②真理是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③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决定了认识的反复性 ④认识只有不断超越历史条件才能成为真理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29.党的十九大一致同意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党章,这一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这体现的认识论道理是() ‎ ‎①对真理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循环过程    ②认识的无限性决定了真理探索的过程性 ‎③认识的发展是一个不断继承和超越的过程④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30.在牛顿经典力学问世后的200多年间,许多科学家认为,整个宇宙都要服从这一“永恒定律”。20世纪初,爱因斯坦发现牛顿的运动定律只有在宏观低速的情况下才是正确的,一旦进入宏观高速运动领域,它就不再适用了,必须让位于相对论力学。在随后的十几年中,玻尔、海森堡等一些年轻学者,又发现在微观领域内,牛顿定律必须让位于量子力学。这表明(  ) ①真理和谬误相辅相成,共同推动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②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有一个过程 ③创新是对既有理论的突破,要创新就要有批判和发展 ④真理是相对的,已有真理会随着实践的发展而被推翻 A.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40分)‎ 二、简答题 ‎31.电子阅读方兴未艾的背后,“快餐式阅读”也不可避免地成为了主流,在这种趋势的背后,我们看到的却是浮躁的情绪和闭塞的视野。 ‎ ‎“快餐式阅读”随着现代人生活节奏的加快而兴起,并越来越受到青少年的青睐,但这种阅读方式带来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君不见多少青少年为了追 求“悦读”而弃华章名著于不顾,只选择那些图文并茂,抑或只有单纯图片、视频的电子读物。长此以往,不仅会使青少年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退化,乃至逐渐丧 失独立思考的能力,更有甚者还会变成没有思想的“空心人”。 ‎ ‎ 这就像吃饭一样,如果偶尔吃顿“快餐”,细细品味,肯定别有一番风味。但现在却有越来越多的人误把“快餐”当成“正餐”,天天吃、顿顿吃。殊不 知“快餐”固然好吃,却不及“正餐”有营养。毕竟快速的阅读、海量的信息无法承受提升自我、传承文明之重。倘若阅读浅薄化、快餐化、功利化在全社会蔓延,势必会造成整体国民文化水平的“营养不良”。 ‎ ‎ 结合材料 运用意识能动作用的知识,说明我们该如何克服“快餐式阅读”的局限。(20分)‎ ‎32.20世纪70年代以前,疟疾肆虐,严重威胁着人民的身体健康。从1969年1月开始,历经380多次试验,屠呦呦和课题组发现青蒿提取物对鼠虐原虫的抑制率可达68%。但是,后续的实现结果显示抑制率只有12%-40%。为什么在实验室里青蒿提取物不能很有效地抑制疟疾呢?她重新把古代文献搬了出来,细细翻查。终于在青蒿鲜汁里发现了青蒿素。从12%到100%,这个看似极为简单的提取过程,却弥足珍贵。在做青蒿素动物实验时,曾发现有过性转氨酶升高等现象。屠呦呦和她的两位同事决定亲自试服,证实了药物安全,然后才投入临床给病人服用。‎ 结合材料,运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相关知识,分析屠呦呦及其团队的科研历程。(20分)‎ ‎ 高二政治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0小题,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 ‎1-10 BBBBBCBCCB 11-20 BABCDCDCDD ‎21-30 BBAABDBCDC 二、简答题(40分)‎ ‎31.(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阅读书籍应着眼于提升自我人文素养,而不应仅仅以休闲消遣为目的。 (2)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阅读应有所取舍,选择优秀的文化作品,重视深层精神思索。 (3)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通过汲取优秀文化作品的营养,催人向上,使人奋进 。 (4)意识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提高阅读质量,提升认识能力,以更好地改造世界。 (每点5分)‎ ‎32.(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青蒿素的发明是多次试验的结果体现了该原理。‎ ‎(2)实践是认识的动力。疟疾肆虐,威胁人民的身体健康给医学工作者提出了新要求。‎ ‎(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为验证青蒿素的疗效,屠呦呦和另一名科学家亲身尝试新药并证明其疗效,说明了这一点。‎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发明新药就是为了治病救人,体现了这一点。‎ ‎(每点5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